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前川街歷史人物

黃陂前川街歷史人物

發布時間:2021-01-15 10:01:11

Ⅰ 前川的歷史

前川街道: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文教坊的是二程的誕生地,1998年城關鎮更名前川街道,取程顥的詩句: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以紀念二程在黃陂的影響和貢獻。
蔡店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北,根據民間傳說,明代有蔡氏兄弟二人在此開設小店,接待過往的客人。後來此地成為一個交通便道,店鋪日益增多,於是發展成為集鎮。因為是蔡氏兄弟首居,所以叫蔡店。
橫店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南,清末有幾家飯館和小雜貨鋪,居民不足百人。傳說以前這里是南來北往的一個大驛道,老橫店即為驛站(又名煙燈),面積約三、四百平方米,因店房多為坐北朝南方向,橫排於驛道的兩旁,故名橫店。
灄口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南,原為較大的驛鋪,清代曾在此設置巡檢司。歷史上這里是鄂豫交通要津。附近有3500年前的盤龍城外,相傳灄口東面早年有一「營盤城」,為一小土城,可能有過駐軍;還有東岳廟、馬王廟、禪定寺、文昌宮等名勝古跡,可見當時灄口的規模。根據《中國地名大辭典》註:灄口一帶晉代曾置灄陽縣,北周廢。
祁家灣街道:位於前川西,清末為一小集鎮,街道駐地人多姓祁。
三里橋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南,相傳此地原有一條天然形成的排水大溝,給過往的行人帶來很大的不便。清代末年,由附近的鄉紳集資,於溝上建了一石橋,當時稱為三眼橋,後逐步演變為現在的名字。1954年橋被毀沒。
長軒嶺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北,以建在一條長3華里的山岡上而形似車軾,「軾」即「軒」,《說文》:「軾」為古代輿車前橫木。)而得名。根據泊漠港出土的晚商或西周銅器斷定,早在3 000多年前,此地就有類似盤龍城的先進文化。根據《湖北通志》記載,這里曾設置過木蘭縣,後廢。此後這里一直是鄂豫的交通要道。相傳明代中葉,有一餘姓人家在嶺南開設小店,人稱余家店。明代為一驛鋪,自木蘭山宗教聞名後,朝山進香者絡繹不絕,商業活動日漸繁榮,可以說長軒嶺與木蘭山關系密切。
姚家集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北,明代即已經形成集鎮,相傳舊時有兄弟二人在此開設了兩個小店,一名仁和店,一名太和店。清代,因當地有一個姚姓人名聲顯赫,官至巡撫,太和店被改稱為姚家集。當時姚家集因位於彭城河(也叫姚蔡河,為灄水河上游的支流)北岸的小山坡,因而房屋和街道都依山而建,河邊有百級台階與街道相連。
羅漢寺街道:位於黃陂前川北,舊稱青龍崗。明末清初,因附近修建了供奉羅漢的寺廟,所以改名羅漢寺。
六指街道:位於前川東,原為湖埠,明代中期已經發展為小集鎮。傳說明洪武二十五年,一位手生六指的老人名張稅胡,由江西上饒縣遷移到這里定居,以開茶館和飯店維持生活,後來逐漸發展為小集鎮,人們根據首居老人的生理特點,定名為六指店。

Ⅱ 前川街道的街道概況

黃陂區前川街是區委、區政府駐地,區域面積148.3平方公里,轄16個社區居委會、58個行政村,人口19.96萬人,其中農村人口8.11萬人。
2012年,前川街地方財政收入達到8.23億元,收入總量和增長率均居全區第一。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708元,同比增長14.6%。全街實現農業總產值6.9億元,同比增長12%,實現農產品加工產值11.6億元,同比增長24%;農業用地產出達到13735元/畝,其中蔬菜種植、水產養殖產出率優勢明顯;鄉村休閑游收入達到2031萬元,同比增長58%,休閑農庄增至18家。
2012年,前川街先後獲得「全省百強鄉鎮」第四名、「市十佳街鄉鎮」等榮譽稱號。
武漢軌道交通7號線,七號線是漢口中心區與武昌中心區的直達通道,並溝通北部和南部兩大新城組群。七號線二期工程再向兩端延伸,東方馬城站向黃陂區延伸,經停馬池站、宋家崗站、天河機場站,止於前川新城站。其中,前川至東方馬城10站32km,橫店至天河機場一站7km。、
發掘前川特有的文化寶藏,加強人文景觀建設。前川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名邑重鎮,我們的先祖在這片熱土上創造了燦爛的歷史文化,遺留下大量的文物古跡,構塑了豐富的人文景觀。昔日「黃陂八景」即有五景在前川(「甘露呈祥」、「魯台望道」、「夜台釣月」、「鐵鎖龍潭」、「西寺晚鍾」),尤以「二程」文化卓然獨秀。這是前川誕生的胎記、精神的寶庫、獨特的地標。它使前川活力四射,魅力無窮。因此,在城市建設中應予精心保護,已經損毀的重要文物要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盡可能修復,還應新建一些新的人文景觀,以彰顯前川豐富的文化底蘊。
依託黃陂廣場和萬基國際廣場,積極引入餐飲、娛樂、服裝、家電等知名品牌企業,把前川打造成集購物、娛樂、文化、美食於一體的綜合商務休閑中心。全區現有漢口北國際商品交易中心,黃陂廣場,萬基國際廣場,武漢百聯奧特萊斯廣場四大綜合性購物廣場,包括遊行品牌、大型商超、數字影院、美食街區和星級酒店等各種商業業態。
將前川建設與黃陂區旅遊緊密結合起來,把前川建設成為武漢江北重要景區。前川是黃陂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處黃陂旅遊中軸線上的中樞位置上。是「武漢後花園」中的「中心花園」、是黃陂區這座宏偉大廈的「客廳」。因此,應將前川的建設納入全市、全區旅遊的總體布局,興建一批自然景色優美,又富含文化韻味的名勝景點,使漢北旅遊的遊客返程途中,樂於駐足前川,流連忘返,成就在陂「二日游」以至「多日游。
下轄社區,村委會:前川、光榮、東寺、康樂、民安、雙鳳、新村、潘家田、龍潭、錦綉、沙港、油崗、雷段、桃花、付店、棗林等。武漢市至黃陂區城關公路通過,交通較便利。前川街黨工委街道辦事處堅決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於全區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關鍵抓園區的發展戰略,緊緊抓住國家實施中部崛起和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試驗區的歷史機遇,全街上下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手抓現有工業做大做強,一手抓引進大企業大項目,舉全街之力支持油崗工業園區的建設,街級工業經濟步入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軌道。
黃陂正進入由傳統農村向新型城市、由農業大區向經濟強區轉變的重要時期,是經濟轉軌、社會轉型的關鍵階段。這是發展的必然,雖然它是一個比較長的過程,但是進程在加快。這次對前川新城發展戰略規劃的調研和研究,從大家的發言來說,重在突出前川在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戰略地位。推進前川新城的建設,無論是從區域經濟發展的高度上,從社會進步的程度上,還是從統籌城鄉發展的力度上,都很有必要。從區里的發展情況看,前川不僅僅是政治中心,也應該是經濟中心,還應該是交通樞紐中心。「前川活、全區活,前川興、全區興」,這個道理大家都清楚。這關繫到全區科學、可持續發展。從社會進步方面看,城市是一個社會發展進步的標志,城市也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高的標志。從城鄉統籌發展上講,產業集中,居民集聚,用地集約,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勢必促進城鎮化,而城鎮化又是工業化的有效載體。所以,城鎮化與工業化相互依存。那麼,黃陂從農村到城市的轉變,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邁進,必須突出前川新城這個中心,必須發揮前川的龍頭帶動作用。

Ⅲ 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有幾個村

前川街是由原魯台、前川、環城三個街合並而成的,下轄11個社區居委會和63個村委會,總人口18.7萬人。

Ⅳ 黃陂前川街雙鳳大道388號女屍是那裡人

像這樣的問題,屬於是保密類的,公安部門也不會說出來或者宣傳出來,建議你打電話到當地的派出所或者公安局去咨詢!

Ⅳ 黃陂區前川街王艷明是什麼級別

你好,你的問題回答如下:
1、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辦事處屬於正縣處級別編制。
2、所以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街道辦事處主任都是正縣處級別,相當於普通的縣長、區長級別。
3、副書記、副主任是副縣處級別。相當於普通的副縣長、副區長級別。
4、下屬部門是正科級別,與孝感市普通的鄉長、鎮長、街道辦事處主任級別相同。

Ⅵ 誰能介紹一下黃陂縣的一些資料呀

黃陂 開放分類: 地理、武漢、湖北 『陂』字有三種讀音:bei,pi,po。念『bei』時指『陂塘』、『陂池』:念『 pi』時是專用於『黃陂』(湖北黃陂):念『po』時指『陂陀』(不平坦)。 優越的發展條件 黃陂獨特的區位優勢,豐厚的多種資源,完備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優良的投資環境,是投資創業的一片熱土,企業發展的成功搖籃。 區位優勢獨特。黃陂與武漢市中心城區一水相依,南部近30公里沿線五橋相連。全區近半國土面積已融入大武漢的經濟繁榮圈,是武漢市外延擴張由南至北推進的唯一腹地。 各種資源豐厚。黃陂土地資源充足,是武漢市最大的土地資源儲備地;旅遊資源豐富,有距今年3500年歷史的商代遺址盤龍城,被認證為「大武漢城市之根」。有花木蘭故事得名的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川、木蘭天池和國家級森林公園—素山寺,以及日、月、星湖等為主體的947平方公里的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譽為「武漢的後花園」。有宋代理學家程頤、程顥得名的魯台「雙鳳亭」等名勝古跡、人文景觀。其中,木蘭生態旅遊區被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列為《中國二十一世紀議程》優先投資項目,並同商代盤龍城遺址被列為武漢市「十五」重點開發項目;社會資源廣博,黃陂有「無陂不成鎮」之美譽,是湖北第一台鄉、第二僑鄉。 基礎設施完備。水電設施網路化。全區建有水廠27座,容載比合理的變電站13座,完全能滿足生產、生活需要;通訊設施現代化。實現了傳輸數字化、交換程式控制化,無線尋呼、移動通訊網路覆蓋全區;交通設施立體化。形成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路,岱黃路、機場路、黃土路、漢施路、川龍大道、巨龍大道、318國道、市外環線等四通八達,公路運輸暢達。京廣線、京九京廣武麻連絡線、陽邏電廠鐵路專用線等境內交錯,鐵路運輸快捷。武漢天河國際機場坐落區內,空運條件優厚。境內灄水河與府河、長江航運相連,水運優勢明顯。 優厚的產業基礎 改革開放以來,黃陂區不斷擴大開放,著力營造優質的投資環境,積極鼓勵國內外客商投資,全區經濟實現了持續、健快速發展。2004年,全區實現本區生產總值160億元。到目前,共引進各類項目(企業)612個,引進資金總額近59億元。全區以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等為主體的工業格局已經形成。以工程農業、高新技術農業為主體的現代化農業正在向縱深推進。以木蘭生態旅遊為主體的旅遊業產業,已成為區域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經過多年的引進、開發和建設,黃陂已形成由盤龍城經濟開發區和天河航空城等構成的南部經濟發展帶、中部前川衛星城區和北部木蘭生態旅遊區,「一帶兩區」三大強勢板塊的開放引進接收載體。目前,這里客商紛至沓來,招商引資勢頭強勁,開發建設熱火朝天,聯動互惠效應形成,發展商機如珠誘人。 根據市委、市政府「南突北擴」和打造武漢國際航空物流港新城及發展臨空產業的戰略,「十五」期間,黃陂區的發展思路是:強力推進第二產業發展,帶動第一產業提高,促進第三產業興起。重點接納和發展的投資領域為:機械及汽車零部件、建築建材業、服裝產業、冶金化工、醫葯產業、農產品及輕工食品加工、文化旅遊業、城市基礎設施及物流業。 優質的創業環境 黃陂區堅持實施「項目興區、項目活區、項目強區」的發展戰略,不斷加大環境的創新力度,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招商、安商、活商、親商的運作機制,進一步完善了鼓勵國內外客商來黃陂投資興業的政策機制和對投資客商實行了時間從快,手續從簡,賦稅從輕,服務從優的「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一個窗口」對外的服務機制。與此同時,在全區深入開展人人都是投資環境的實踐行活動,調動了全區人民支持招商、參與招商、服務招商的積極性,親商意識和誠信意識不斷得到加強,為客商創造了優質寬松的投資環境。 水利資源 黃陂區處於江漢河湖水網的邊緣地帶,境內河流湖泊縱橫交織,水利資源豐富。全區共有大小河流31條,河流總流長708.72公里,流域面積3504.3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灄水、界河、府河和注入北湖的五條河流,多為南北流向。其中灄水河是區內最長河流,源於大別山南麓大悟縣境內,從北向南縱貫黃陂匯入長江,境內流程90.71公里。全區有水庫89座,其中大、中型水庫7座:夏家寺、梅店、院基寺、泥河、礦山、巴山寨、三姑井,總承雨面積573平方公里,總庫容量71573萬立方米,有效庫容34388萬立方米,正常蓄水面積10.22萬畝,灌溉面積68.31萬畝。主要湖泊有武湖(180平方公里)、童家湖(48平方公里)、後湖(12.9平方公里)、西湖(9.24平方公里)、什仔湖(2.5平方公里),湖泊總面積252.64平方公里,承雨面積1243.7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徑流量10.9億立方米。 南部平原湖區先後進行了漢北河下游改道、灄水下游改道、圍墾滅螺等大型水利工程。先後建成武湖、後湖、四聯垸、什仔湖泵站。北部和中部低山丘陵地帶,對水庫設施進行了整修加固,擴寬延伸夏家寺、梅院泥、礦巴三大灌溉系統的聯結渠道,使全區形成河湖相通,庫渠相連,北蓄南排的水利體系。總蓄水能力達96351萬立方米,控水面積1281.5平方公里,有效水量52766萬立方米。 境內地下水儲量2.2億立方米,分鬆散堆積層孔隙水、基岩裂隙水、碳酸鹽岩岩溶裂隙水3種主要類型。地下水溫17—24℃,礦化度低於淡水,適宜農作物灌溉。北部還有斷裂循環型地下熱水。 自然地理 黃陂區位於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地跨東徑114°09′—114°37′,北緯30°40′—31°22′。東與紅安縣、新州區接壤,西隔小悟山、界河與孝感市毗連,南抵府河與武漢市城區相望,北與大悟縣交界。區境南北最大縱距10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境域周長273.5公里。國土總面積2261平方公里。 區境北依大別山南麓,南臨長江,整個地勢北高南低,自北向南逐漸傾斜。形成西北低山區,東北丘陵區、中部崗狀平原區和南部濱湖平原區4級階梯。西北低山區海拔150—180米,全區最高點雙峰尖873.7米。東北丘陵區海拔50—150米。中部崗狀平原區海拔30—50米。南部濱湖平原區海拔20—30米,最低處為16.5米。全境有灄水、界河及北湖三大水系和由5個主要湖泊構成的自然水系。地貌特徵構成全境「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的格局。 黃陂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熱量豐富,四季分明,年平均無霜期255天。年均日照時數約1540—2180小時。由於地形復雜,各地日照時數及百分率有差異,山地陰陽坡的差異比較明顯,但基本能滿足農作物的需求。年均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間,雨量分布的時空差異較大,洪澇乾旱時有發生,對全區工農業生產影響嚴重。 境內平均氣溫為15.7℃—16.4℃。一年中,以1月最低,月平均氣溫2.4℃—3.2℃;7月最高,日平均氣溫28.4℃,有的年份出現在8月。歷年極端最低氣溫為零下15.5℃,極端最高氣溫為40.7℃。 礦產資源 已初步探明可資利用的礦產資源有金礦、銅礦、磷錳礦、白雲岩、河砂、紅砂、高嶺土、石英砂岩、石英岩、礫卵石、淺粒岩、綠片岩、石英絹雲母片岩、螢石、輝綠岩、玄武岩、花崗岩及礦泉水等二十餘種。 金礦分布石門、塔耳及蔡店三地,屬小規模金礦。除石門尚未開采外,塔耳、蔡店兩地均因資金緊缺,開采一年多後停采停煉。銅礦分布在李集、長軒嶺、蔡店三地,銅的品位為0.75—3.96%之間,屬小型礦。磷錳礦系小型礦床規模,磷的工業儲量92萬噸,錳的工業儲量70萬噸。白雲岩3.56億立方米,年開采量45萬噸左右。河砂累計開采量在1億噸左右,尚未開采地段及儲量已不太多。紅砂總儲量在300萬噸以上。石英砂岩的地質儲量在1億立方米左右,石英岩地質儲量250萬噸,年開采量3萬噸。花崗岩地質儲量5億立方米,已開始少量開采和加工。綠片岩1億立方米,高嶺土總儲量220萬噸。

Ⅶ 黃陂廣場的簡介

行政區域: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項目位置:黃陂區黃陂大道387號交通狀況:公交前川客運中心站,292路建築類型:板樓物業類別:普通住宅開發商:武漢源洋錦綉置業有限公司物業公司:武漢弘基源洋商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物業費:1.10元/月/平方米
均價:4800起價:4800價格說明:均價4800元/平方米付款方式:銀行按揭貸款,公積金貸款,分期付款,一次性付款歷史價格: 價格時間 最高價 均價 最低價 2011年11月08日 -- 4800 -- 2011年11月08日 -- 4800 -- 2011年10月13日 -- 4800 -- 產權年限:70年容積率:3.00綠化率:40總戶數:1300建築面積:300000平方米佔地面積:90000平方米

Ⅷ 黃陂區的名勝古跡

1、盤龍城遺址

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遺址是中國早期城市遺址,時代一說為商代早期,一說為夏代,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盤龍城經濟開發區葉店楊家灣盤龍湖畔。

2、魯台山古墓葬群

魯台山古墓葬群位於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道魯台村,屬周代遺址,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灄水東岸的魯台山西南,1977年底、1978年初發現。

3、雙鳳亭

雙鳳亭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魯台山,佔地36平方米,為紀念北宋著名理學家程頤、程顥兄弟而建。雙鳳亭是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4、龍王尖遺址

龍王尖遺址位於武漢市黃陂區。明清山寨遺址。佔地面積約1.5平方公里。周長12公里,分設東南西北四個寨門,寨牆由條石壘砌而成,平均高35米,最高處達45米,寬13~15米。

5、作京城遺址

作京城遺址屬漢代古城址,位於黃陂區李集鎮作京城村。遺址呈不規則「亞」字形,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為140米,殘高2—6米,夯築城垣頂寬約12米,基寬約30米,北、東、南三面有城門遺跡,城外有護城河遺跡。

Ⅸ 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梁安里148號

黃陂區各鄉鎮郵政編碼

地名 郵政編碼
黃陂區

閱讀全文

與黃陂前川街歷史人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