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果有個好導演可以把老山戰役或7.12拍成電影,意義不比現在央視成天放的那些垃圾軍事題材的電影電視劇更大
這些資料摘自何處我想不起來了,首先感謝作者,並把資料送給你
中國關內戰場的日本陸軍師團詳解
「七七」事變後投入中國關內戰場的日本陸軍地面師團
日本陸軍地面師團是具有固定編制的基本戰術兵團,師團之上的軍、方面軍、總軍都是領率機關的番號,所轄部隊依任務而配屬。日本陸軍在戰爭期間還組建了幾種有固定編制但規模小於師團的野戰兵團,包括獨立混成旅團、混成旅團、獨立步兵旅團、獨立坦克旅團、機動旅團、海上機動旅團、騎兵旅團、警備旅團、獨立警備隊。除「戰車師團」、「高射師團」、「飛行師團」外的「師團」為步兵、炮兵、騎兵(搜索)、工兵、輜重兵合成編制。按合成程度、員額的差異,戰爭前期的師團劃分為四單位制、三單位制、兩旅團制,戰爭後期的師團劃分為甲、乙、丙、丁種。
1933年5月長城抗戰後至1937年「七七」事變前駐在關內的侵華日軍主要是平津地區的日本中國駐屯軍6000餘人(作戰部隊是中國駐屯步兵旅團)、駐上海地區的日本海軍第3艦隊上海特別陸戰隊5000餘人。「七七」事變爆發後,7月11日日本內閣正式通過向中國派兵的決定,意味著全面侵華戰爭的展開。當天,陸軍教育總監香月清司中將被任命為中國駐屯軍司令以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陸軍第20師團同時奉命緊急動員開赴華北。自第20師團於1937年7月19日從朝鮮抵達天津,至1945年4月12日以在華日軍部隊編組第129、130、161師團,戰爭期間日本陸軍投入中國關內戰場共62個地面師團。本文按投入、編組時間順序(同一年度內可能按戰區或批次區分)分述各師團基本情況,並對幾種常見中國資料中的訛誤予以訂正。
1.第20師團(常設):1915年組建,1937年7月19日從朝鮮抵達天津加入中國駐屯軍,參加7月28日南苑戰斗;華北方面軍成立後先後隸屬第1軍、直屬方面軍;1937年8、9月在平漢路北段作戰,10月中旬沿正太路舊關、娘子關攻太原;1939年11月調回朝鮮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川岸文三郎、牛島實常、七田一郎;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第18軍在新幾內亞向澳軍繳械。
2.第5師團(常設):188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陸大沽加入中國駐屯軍,於昌平以南集結8月16日投入南口作戰;後編入華北方面軍,在平綏路東段作戰攻佔張家口、蔚縣等地,9月下旬在平型關作戰,10月上旬至忻口作戰,11月8日攻佔太原;1938年1月轉用於青島、膠濟路;1938年3月參加徐州會戰的臨沂、台兒庄戰斗;10月12日調入華南第21軍,10月22日登陸珠江口攻佔佛山;1939年9月自華北方面軍轉隸關東軍;11月15日調回第21軍參加桂南作戰在欽州灣登陸,11月24日佔領南寧,12月投入昆侖關爭奪戰;1941年11月調南方軍第25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板垣征四郎、安藤利吉、今村均、中村明人、松井太久郎(其中板垣征四郎列名「28個甲級戰犯」);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第2軍在南太平洋馬魯古群島塞蘭島的比魯向澳軍繳械。(註:據[9]第198-199頁,由陸軍省次官桂太郎、參謀次長川上操六主持的日本陸軍兵制與軍備改革發生於1886-1889年,1888年廢除東京、仙台、名古屋、大阪、廣島、熊本六鎮台設置第1-6師團。資料[10]日軍師團條目記載第1-20師團及近衛師團成立時間大部分是錯的,例如第1-6師團顯然不可能成立於改革前的1884年。)
3.第6師團(常設):188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登陸大沽加入中國駐屯軍,於廊坊集結後部分兵力參加南口作戰,8、9月在保定作戰;轉隸第10軍於11月4日在金山衛以西登陸投入淞滬戰場,11月13日在安亭、南翔地區作戰,12月從南路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殺」兇犯之一,後進占蕪湖;編入第11軍於1938年7月參加武漢會戰沿合肥、黃梅、黃陂、臨湘攻擊;1939年3月南昌會戰擔任西北方向阻擊;9月18日始第1次長沙會戰在中路作戰;1939年冬季作戰在鄂東南地區;1941年9、10月參加第2次長沙會戰,1941年12月-1942年1月參加第3次長沙會戰(此時已改為三單位制);1942年11月調往南太平洋隸屬第8方面軍第18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谷壽夫、稻葉四郎、町尻量基、神田正種;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第8方面軍第17軍在布干維爾島向澳軍繳械。首任師團長谷壽夫作為戰犯於1947年在南京被處決。
4.第10師團(常設):1898年組建,1937年8月中旬自日本本土登陸大沽於天津集結,後編入第2軍,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東路作戰,占泊頭、德縣,11月上旬攻佔臨邑、商河,12月占濟南;1938年1月占兗州;3月參加徐州會戰在滕縣、台兒庄、豫東作戰;武漢會戰時自合肥沿六安、潢川、信陽攻擊;1939年8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磯谷廉介、篠冢義男;1944年底調往第14方面軍,菲律賓戰役被擊潰,殘部在呂宋島碧瑤以北山區向美軍繳械。
5.第14師團(常設):1905年組建,1937年9月上旬自日本到達塘沽編入第1軍,在平漢路北段作戰,10月攻佔石家莊,11月在冀南邯鄲及安陽作戰;1938年5月徐州會戰擔任豫東蘭封圍攻;6月隸屬第2軍,1939年9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土肥原賢二、井關隆昌(其中土肥原賢二列名「28個甲級戰犯」);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南方軍帛琉地區集團在帛琉群島向美軍繳械。
6.第16師團(常設):1905年組建,1937年9月11日從日本抵達天津,加入華北方面軍第2軍,9月中、下旬在津浦路北段西路作戰;10月17日轉隸上海派遣軍,於淞滬會戰末期登陸白茆口,攻擊常熟方向,12月作為中路沿丹陽、湯山攻打南京,是「南京大屠殺」兇犯之一;1938年1月返回華北方面軍第2軍,5月徐州會戰擔任北路圍攻及豫東作戰;9月武漢會戰在葉集方面作戰;在第11軍編成內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之鍾祥戰斗;1939年7月調回日本,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中島今朝吾、藤江恵輔;1941年11月編入南方軍第14軍;菲律賓戰役時隸屬第14方面軍第35軍,在萊特島戰敗潰散。
7.第108師團(特設):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以第8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即編入華北方面軍第2軍,11月參加冀南作戰攻佔邢台;1939年11月調回日本,1940年2月21日撤編,歷任師團長下元熊彌、谷口元治郎。(註:1944年7月12日在中國東北以第9獨立守備隊為基幹另行組建關東軍第108師團至戰爭結束。[5]第271頁稱1939年末復員撤銷4個師團,顯然將第108師團誤列入。)
8.第109師團(特設):1937年8月26日在日本本土以第9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1937年9月11日抵達天津配屬第2軍,部分兵力參加津浦路北段東路作戰,10月轉向平漢路占邢台,部分參加太原會戰;1938年1月部分兵力參加攻佔周村、博山;1939年9月調回日本,1939年12月24日撤編,歷任師團長山岡重厚、阿南惟幾、酒井鎬次。(註:1944年5月22日以小笠原群島父島要塞守備隊之混成第1、2旅團為基幹另組建第109師團,其主力在硫磺島戰役中戰敗覆滅。)
9.第3師團(常設):1888年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陸吳淞、張華浜,編入上海派遣軍,9月6日攻佔寶山,11月4日突破蘇州河;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蚌埠擔任南路圍攻;在第2軍編成內1938年9月底參加武漢會戰之潢川方向戰斗;轉隸第11軍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之隨縣作戰,9月第1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0年5月初棗宜會戰擔任右翼;1941年9、10月第2次長沙會戰攻佔株洲;1941年12月-1942年1月第3次長沙會戰擔任西路;1942年5月浙贛會戰在南昌、臨川作戰;1942年12月改為三單位制;1943年5月參加鄂西會戰宜都戰斗;11月參加常德會戰;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東路;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攻入貴州都勻附近;1945年4月18日列為中國派遣軍直轄,5月從南寧退出廣西經湖南北調,「八一五」時到達岳陽東北雲溪一線,後轉至鎮江繳械投降;第3師團即「名古屋師團」是日本陸軍常設師團,1937年8月侵入中國關內參戰至戰敗投降經歷中日戰爭全過程,歷任師團長藤田進、山脅正隆、豐島房太郎、高橋多賀二、山本三男、辰巳榮一。
10.第11師團(常設):1898年組建,1937年8月23日自日本本土登陸川沙編入上海派遣軍,9月在上海羅店作戰,1938年1月調回國內,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山室宗武;戰爭結束時屬本土第2總軍第15方面軍第55軍在高知縣繳械。
11.第9師團(常設):1898年組建,1937年10月初自日本本土到達吳淞編入上海派遣軍,師團長吉住良輔,在蘊藻浜、大場一帶作戰,12月沿金壇攻打南京;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蒙城一線擔任南路圍攻;後編入第11軍,1938年7月投入武漢會戰贛西北方向;1939年6月調回日本;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第10方面軍在台灣新竹繳械。
12.第13師團(特設):1937年8月在日本本土重組,1937年10月1日在吳淞口登陸,編入上海派遣軍,在蘊藻浜、大場一帶作戰,12月夾江攻打南京;1938年2月攻佔蚌埠地區,1938年5月徐州會戰在蒙城一線擔任南路圍攻,5月13日佔徐州;1938年6月編入第2軍,武漢會戰時自合肥沿霍山一線攻擊;1938年12月因第2軍司令部調回日本轉隸第11軍;參加1939年5月隨棗會戰,1939年9月第1次長沙會戰在東路作戰;1939年冬季作戰在鍾祥、京山地區;1940年5、6月棗宜會戰擔任左翼攻擊宜昌;1941年10月在宜昌攻防作戰以配合第2次長沙會戰;1942年12月改為三單位制;1943年2月在監利、華容作戰;1943年5月鄂西會戰在宜都作戰;1943年11月常德會戰攻佔常德;1944年5-8月長衡會戰擔任東路;1944年9-11月參加桂柳會戰於1944年底攻佔貴州獨山,後回防廣西宜山地區;1945年4月18日直屬中國派遣軍,6月從宜山地區退出廣西開往華東,「八一五」前夕到達湖南衡陽、零陵一線,後隨第11軍轉至江西湖口繳械投降;在中國戰場戰敗投降的日軍師團中,只有第13師團與第3師團是1937年參戰的,對於重組的第13師團而言這也是它的全部歷史,歷任師團長荻洲立兵、田中靜壹、內山英太郎、赤鹿理、吉田峰太郎。
13.第101師團(特設):1937年9月1日在日本本土以第1師團預備役人員組建,1937年9月22日開始到達淞滬戰場編入上海派遣軍,在虹口方向作戰;後隸第11軍1939年3月18日在德安南發起攻擊佔領南昌,1939年11月調回日本,1940年3月撤編,歷任師團長伊東政喜、齋藤彌平太。(註:[5]第271頁稱1939年末復員撤銷4個師團,顯然將第101師團誤列。)
14.第18師團(特設):1937年9月9日在日本本土重組,1937年11月4日登陸金山衛以東在第10軍編成內參加淞滬會戰,11月13日進占嘉善,12月攻打南京西南方向;後進占杭州;1938年10月12日調第21軍登陸大亞灣,10月21日攻佔廣州;1940年1月桂南作戰攻佔賓陽;1941年4月登陸馬尾攻陷福州,11月調南方軍第25軍;在中國期間的師團長是牛島貞雄、久納誠一、百武晴吉、牟田口廉也;日本戰敗投降時隸屬緬甸方面軍第33軍在泰緬邊境向英軍繳械。
15.第114師團(特設):1937年10月12日在日本以第14師團預備役人員編組,歷任師團長末松茂治、沼田徳重。1937年11月8日在金山衛登陸入列第10軍參加淞滬會戰,11月25日攻佔長興,12月攻打南京擔任南路,是「南京大屠殺」兇犯之一;1938年2月轉隸華北方面軍,5月徐州會戰參加北路圍攻;1939年6-7月參加魯南、魯西作戰,8月調回日本(此時師團長沼田徳重已因作戰負傷不治而亡),1939年9月撤編。
16.第26師團(三單位制):1937年7月11日日軍參謀本部令關東軍獨立混成第1、第11旅團向中國關內開進,9月30日即以獨立混成第11旅團為基幹組建第26師團(1939年1月14另組建獨立混成第11旅團),是日軍第一個三單位制師團,在中國期間師團長是後宮淳、
Ⅱ 孝感東城區戶口上哪個中學
孝感市教育局關於印發《2015年孝感城區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方案》的通知(孝教發[2015]27號)規定:
市文昌中學學區:北起文化路沿城站路——仙女路——分絲路西側到交通西路南側(仙女路、分絲路西的居民仍屬三里棚學區),南到槐蔭大道以北;東起園林一路西側,西至後湖堤。原屬文昌中學學區的市環保局、文昌中學宿舍、市文體局、市檢察院、孝感賓館、市司法局、市公安局、市物價局、市勞動保險局、市工商局、市建委、市教育局、市交通局、孝感高中、孝感學院、市中心醫院、軍分區、市財政局、市水產局、市大修廠、一技校、市工校、市電大學區。城站路以西到仙女路、分絲路以東(含路西居民)、交通西路以南。群聲社區(交通路以北、北京路以西、體育路以南、長征路以東)。華中光電公司。
市楚澴中學學區:南起槐蔭大道北側,西至園林一路、二路(均指路東)及老地建公司、付沖村到長征路一線,北到建設東路南側(三江集團及付沖村十一組、十二組除外),東由玉泉路(指路西)、北京二路(路西)至北京路以西。原屬該校學區的湖北職院、孝感生物工程學校、市客運公司、市廣電局、市供電公司、市石油公司。 城站路以東、交通路以南到文化路、付沖路、長征路、建設東路、東到北京路以西。
航天中學學區:三江集團職工子女,其父母只要有一方在三江集團工作(無論下崗與否)均屬航天中學學區。
區實驗中學學區:槐蔭大道以南,縣河以北,玉泉南路以西,環城西路以東。
區車站中學學區:南起黃陂西路到城站路至長征路;北到航空路;西至城肖路;東到環河。北京路以東的南到孝天路,西到北京路,北到107復線的區域,暫作為車站中學學區過渡。通中路以北、八里街以南、長征路以西、城站路以東。北由體育路出城站路至黃陂西路,東到北京路,南起交通東路北側出長征路拐八里街到城站路直至交通西路(含238廠一生活區),西到航空路東側。
區西湖中學學區:北到北京二路(玉泉路至北京路段、含香澳路步行街)、南到縣河以北;東到北京路以西,玉泉路以東。107復線以西,乾坤大道以南,北京路以東,縣河以北,暫作為西湖中學學區過渡。
市丹陽中學學區:第一塊為:孝天路以南,乾坤大道以北,北京路以東,107國道(復線)以西(及原三江航天集團所屬各單位)。第二塊為:體育路以南、交通東路沿孝天路以北、長征路以東、天仙路以西。。
永新中學學區:北環路以南,老環河(縣河)以北至城隍潭橋頭,航空路、永新路、後湖堤、西門橋河以西,環河堤以東。
孝南區實驗中學學區:原孝南區書院中學學區的老環河(縣河)以南,316國道以北,玉泉南路以西,環河堤以東(卧龍鄉村組除外)片區和西門外正街。
Ⅲ 武漢數字電視客服電話
武漢數字電視辦理網點:
武漢廣電數字電視營業廳:武漢市漢口雲林街14號 85771111
武漢廣電網路公司營業廳:武漢市香港路229號 85764542
江岸區營業站:武漢市工農兵路二炮招待所內 82886132
武昌區營業站:武漢市武昌積玉橋中山路171號(省建行學校內) 88218610
橋口區營業站:武漢市建設大道333號 83661635
漢陽區營業站:武漢市漢陽馬滄湖博力花園A棟 84834145
各城區廣播電視管理處:
江岸區: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120號 82788455
江漢區:武漢市新華下路15號(江漢區政府大院內) 85481500
漢陽區:武漢市漢陽鸚鵡大道222號1樓營業廳 84842798
橋口區:武漢市橋口區幸樂村特1號檔案局10樓 83786852
青山區:武漢市青山區25街59門1號 86866470
洪山區:武漢市洪山區珞瑜村57號 87214437
武昌區:武漢市武昌區政府大樓731房間 88936381
各遠城區廣電局:
黃陂區:武漢市黃陂區廣播電視網路中心 85906855
東西湖:武漢市東西湖廣播電視局 83251419
江夏區:武漢市江夏區廣播電視局大樓 52100128
漢南區:武漢市漢南大道507號漢南區廣電局營業廳 51485097
蔡甸區:信號暫未通
新洲區:信號暫未通
用戶申告有線網路維護服務、咨詢有線數字電視業務,統一撥打客服熱線:85771111
Ⅳ 武漢數字電視客服電話號碼是多少
武漢數字電視辦理網點:
武漢廣電數字電視營業廳:武漢市漢口雲林街14號 85771111
武漢廣電網路公司營業廳:武漢市香港路229號 85764542
江岸區營業站:武漢市工農兵路二炮招待所內 82886132
武昌區營業站:武漢市武昌積玉橋中山路171號(省建行學校內) 88218610
橋口區營業站:武漢市建設大道333號 83661635
漢陽區營業站:武漢市漢陽馬滄湖博力花園A棟 84834145
各城區廣播電視管理處:
江岸區:武漢市江岸區勝利街120號 82788455
江漢區:武漢市新華下路15號(江漢區政府大院內) 85481500
漢陽區:武漢市漢陽鸚鵡大道222號1樓營業廳 84842798
橋口區:武漢市橋口區幸樂村特1號檔案局10樓 83786852
青山區:武漢市青山區25街59門1號 86866470
洪山區:武漢市洪山區珞瑜村57號 87214437
武昌區:武漢市武昌區政府大樓731房間 88936381
各遠城區廣電局:
黃陂區:武漢市黃陂區廣播電視網路中心 85906855
東西湖:武漢市東西湖廣播電視局 83251419
江夏區:武漢市江夏區廣播電視局大樓 52100128
漢南區:武漢市漢南大道507號漢南區廣電局營業廳 51485097 蔡
甸區:信號暫未通 新洲區:信號暫未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