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楚劇打懶婆

黃陂楚劇打懶婆

發布時間:2021-01-07 13:31:38

㈠ 楚劇的形成有什麼歷史背景

1850年的一個黃昏,在孝感地區生活著的人們三五成群向離開家門,連說帶笑地向不遠處的土盪方向走去。

雖然人們已經經歷了一天的勞動,但是大家絲毫不感覺到疲憊,反而興致勃勃,臉上帶著興奮的表情互相議論著。

張家大哥說道:「李家兄弟,你也要去土盪看『哦呵腔』?昨天我就聽說哦呵腔的藝人要來咱們這里表演,今天提前收工半個時辰,帶著老婆孩子捧個人場。」

李家大哥聽到對方的話後,連連點頭:「是啊,我跟大哥你的想法一樣。咱們這窮鄉僻壤的比不了城裡,每天都有大戲看,好不容易盼來了一個哦呵腔的戲班子,是一定要帶著家人一起去樂和樂和的。」

兩家人一邊說著一邊向土盪的方向走去。到了土盪的時候,他們發現這里已經圍了好多人,圍了給身邊的鄉親多空出來一些地方,一些大人乾脆讓孩子騎在脖子上。

「咚、咚、咚」,一陣鼓聲響起,扮演成一對夫妻的兩個哦呵腔的藝人出現在人們的面前。兩個人表演的是一出家庭戲,講的是老婆從雞窩撿了一枚雞蛋,讓老公給偷吃了,老婆和老公生氣的故事。

藝人詼諧的語言和傳神的表演讓大家沉浸在歡樂之中,笑聲伴隨著藝人的表演此起彼伏,接連不斷。

楚劇早期的藝人為農民,也有部分鄉鎮手工作坊工人,開始並不進行演出,僅僅是自唱自樂。1851年以後,演唱花鼓戲,即楚劇,逐漸成了一種謀生的手段。

楚劇最早的戲班,是出現在清代光緒年間的黃陂彭家沖艾九爹和黃陂橫店張麵糊籌組的兩個戲班。當時,這種楚劇戲班的唱腔只有哦呵腔、悲腔、四平腔以及思兒、探親家等小調。一個戲班只有七八個人,常演劇目也不多。

1850年,當時的文人葉調元所著的《漢口竹枝詞》劇中就有這樣的描述:

俗人偏自愛風情,浪語油腔最喜聽。

土盪約看花鼓戲,開場總在兩三更。

文中所提到的花鼓戲,就是後來改稱為楚劇的黃孝花鼓。

楚劇在形成的初期,只在農村元宵節玩燈時演唱,所以又俗稱「燈戲」,後來才逐漸出現農閑時演出的麥黃班,和常年演出的四季班。

1900年,在湖北農村演出的黃孝花鼓戲班開始進入漢口附近的沙口、水口兩鎮,在茶園里清唱。兩年以後,開始有黃孝花鼓戲班進入漢口德租界的清正茶園演出,開創了楚劇進入城市演出的歷史。

黃孝花鼓戲時期的名家有鄒金順、邱東之、湛駝子、熊三元、楊德安等。其中,名聲最大的是「四喜」,即徐壽喜、李德喜、曹建喜、張四喜。羅家官唐又出了個羅福禮。後來,羅福禮又培養了黃登堂、黃登應、黃同生、黃進民、黃康樂、黃康義。

在黃孝花鼓戲的名家中,歷史上有記載的比較有名的楚劇早期名家有陳哈子、談角雲等。丑角藝人陳哈子最初拜其叔陳苟金為師,是有名的丑角藝人,他的一出《北攔馬》享譽於孝感水鄉。鄉人稱贊他說:「吃雞要吃雞胯子,看戲要看陳哈子。」

陳哈子教過很多燈班,傳有很多徒弟。較有名氣的有小生陳雲芳、丑旦陳身端。

談角雲的祖上世代唱戲,他自幼就在科班中學藝。談角雲戲路寬,花旦、老旦、丑角都能拿得起來,他的拿手戲有《打豆渣》、《活捉三郎》、《北攔馬》、《吊樓》、《曬羅裙》等劇目。談角雲嘴風好,吐字清楚,有武功,生前傳授的徒弟有:黃小俠、何增光、彭滋生等。

1926年以前,在黃孝花鼓戲還沒有命名為楚劇之前這100多年裡,演員都是清一色的男士。

在這個時期黃孝花鼓舞台上有一位勇敢的女性,第一個沖破「真旦」不能上台的禁錮,屢次出演女性形象。這個勇敢的女子,就是著名楚劇真旦藝名「白蓮花」的胡桂香。

胡桂香1899年出生於一個小商人家庭,是孝感市人。15歲時,胡桂香與黃孝花鼓戲戲班藝人羅柏山相識並相愛,還學了許多花鼓戲摺子戲和一些全本戲。18歲成親後,兩人便隨戲班出外接戲並演唱,但由於世俗的嚴重偏見,胡桂香當時還不敢上前台正式唱旦戲。

1926年春節剛過,因為一些特殊的原因,胡桂香所在的戲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在這個時候胡桂香鼓足勇氣和丈夫一起,在廣水火車站合演了一出《打懶婆》的花鼓戲小喜劇。胡桂香一上前台,她那柔美的身段、俊俏的扮相、清澈圓潤的唱腔,一下子轟動了廣水和鄰縣的群眾,大家都來爭睹「真旦」的風采。

胡桂香作為真旦上台,這個新聞不但轟動了應山、孝感,在武漢戲劇界也引起強烈的反響。

1926年8月,黃孝花鼓戲正式改名為楚劇後,胡桂香上台演出的次數也就越來越多了,她曾在孝感創造了連演40多場不停的紀錄。

辛亥革命後,黃孝花鼓戲戲園開始在漢口各國的租界內出現。最先演唱黃孝花鼓戲的租界戲園有四海昇平樓、共和昇平樓、玉壺春茶園等,座位都有1000多個。

當時,最受歡迎的花鼓戲演員有花旦小寶寶、小官寶和花旦兼小生的小雙紅等。戲班常演出的劇目有《蔡鳴鳳辭店》、《張德和辭店》、《胡彥昌辭店》、《雲樓會》、《花樓會》、《東樓會》、《西樓會》等。

由農村進入城市演出,是黃孝花鼓戲發展史上的重大轉折。為適應城市觀眾的欣賞口味,黃孝花鼓戲開始廣泛吸收移植本地其他劇種的劇目來充實自己。

這一時期,黃孝花鼓戲從演單邊戲、小戲、折戲,轉為演出故事連貫、情節曲折、有頭有尾的連台本戲,如《合同記》、《賣花記》、《打龍袍》、《蝴蝶杯》等就是其中的代表劇目。

㈡ 楚劇MP3,MP4或視頻的具體下載地址

去土豆網,搜索楚劇,很多的。

閱讀全文

與黃陂楚劇打懶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