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上海新天地簡介
上海新天地(Xintiandi·Shanghai)是一個具有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都市旅遊景點,它是以上海獨特的石庫門建築舊區為基礎改造成的集餐飲、商業、娛樂、文化的休閑步行街。以中西融合、新舊結合為基調,將上海傳統的石庫門里弄與充滿現代感的新建築融為一體。上海新天地就是由石庫門建築與現代建築組成的時尚休閑步行街。是一個具上海歷史文化風貌的都市旅遊景點。
上海新天地坐落在市中心,淮海中路南側、黃陂南路和馬當路之間,毗鄰黃陂南路地鐵站和南北、東西高架路的交匯點。
它佔地三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六萬平方米。這片石庫門建築群的外表保留了當年的磚牆、屋瓦、石庫門、彷彿時光倒流,置身於20 世紀20年代。但是,每座建築內部,則按照21世紀現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節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為國際畫廊、時裝店、主題餐館、咖啡酒吧……。譚永麟、成龍等百位香港明星經營的「東方魅力餐飲娛樂中心」,是明星文化結合餐飲的創意,那裡將是追星族經常可以與心中偶像交流的場所;台灣著名電影演員楊慧珊經營的琉璃工房主題餐廳,將使遊客置身於七彩水晶宮中用餐;法國餐廳的巴黎歌舞表演和地下酒窖餐室令人神往;日本音樂餐廳夜夜搖滾樂繞梁不絕;巴西烤肉餐廳帶來了南美風情表演……。
那裡的時尚精品店緊追國際流行色,不遜半步,中華文化商場出售的是藝人工匠們獨創的居家用品、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完全是地道的中國味。露天廣場上豐富多彩的文化表演讓旅客有許多的參與。石庫門博物館通過對一幢樓的重新布置、傢具擺設,原汁原味地再現20世紀初上海一家人的生活形態,讓遊客在懷舊尋根的情緒中了解上海的歷史文化。也可通過博物館的圖片、錄像了解上海新天地從石庫門建築舊區到時尚休閑步行街的演變。
新天地的石庫門里弄處處體現21世紀的舒適和方便,自動電梯、中央空調、寬頻互聯網,一應俱全。消費者上網可以迅速查詢商店價格和餐廳、酒吧的菜單,以及電影院上演的電影,並可能以預定座位,還可直接網上瀏覽,觀賞新天地露天廣場及餐館內的文化表演。走進新天地,更多的時尚和新潮,讓人看不完也看不夠;更多的參與和投入,讓人開心一天玩不夠。上海新天地將成為中外遊客領略上海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形態的最佳去處,也是具文化品位的本地市民和外籍人士的聚會場所。
上海新天地於1999年初開工建設,將於2007年6月全部建成。目前,營業場所已對外開業,2007年底全部開業。那裡亦古亦西的建築風格和經營特色讓人耳目一新。從它腳手架尚未完全拆落的那一刻起,各路明星、藝術家、企業家、銀行家、駐滬外交官紛至沓來,流連忘返。國際模特兒大賽、時裝表演、日本鬼太鼓座表演、著名影星的電影新聞發布會等時尚文化活動,紛紛選擇在上海新天地登場亮相。
B. 上海 石庫門的是怎樣蓋的
一、 上海石庫門建築的特點
石庫門是最具上海特徵的建築樣式和居住空間,是海派歷史建築的重要代表。石庫門起源於十九世紀中葉,最初出現於英租界,其後擴展到法租界、上海老城廂內外及近郊一帶。因為太平軍的三次進駐,江浙大批有產階級及上海富人擁入租界「避難」,而石庫門建築就是為了滿足新移民的居住理念而誕生的。
石庫門建築是上海近代民居的典型代表,其特點是:
(一)結構特點:石庫門建築內部既有體現江南院落民居風格的天井、客房、廂房等,外牆又融合了歐洲排聯式的結構特點,是中西合璧的結晶,更體現了中華民族聚族而居、以合為主,分而不隔、互相照應,對外封閉、對內敞開等等特點。其中石庫門住宅最顯著的特點是,群體布局緊湊,相互毗連,成片縱向或橫向排列,比四合院佔地省,比歐美式洋房造價低。
(二)裝飾特點:為迎合買家追求安全的心理需求,特別在住宅的「門」上大做文章,以花崗岩石料為門框,黑色厚重木料為門。於是,建築得名「石庫門」。石庫門建築的裝飾性特別強,在山牆、過街樓都有重點裝飾。造型和裝飾多採用西式建築風格,也以吉祥文字裝飾門頭,體現了共性與個性的統一。
(三)生活特點:原以大家庭傳統生活模式為主,後被單身和幾戶小家庭共住的石庫門弄堂文化所取代。鄰里間生活關系密切,人員復雜。
石庫門里弄住宅,是近代中西居住建築文化交流的見證,真正是「中西合壁」。大量里弄所構成的城市形態及其背後所代表的城市生活,既保留傳統江南民居鄰里親睦的生活狀態,也吸收了西方近代的設計理念、建築元素,具有舒適方便的特點。
二、 上海石庫門建築經歷的階段
上海的石庫門里弄住宅起源於清同治年間,19世紀70年代在里弄木板房基礎上改建而成,逐漸發展,算來,已具有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石庫門建築歷史發展經歷了兩個階段:
(一)早期石庫門
早期石庫門里弄,產生於19世紀70年代,到20世紀初達到高峰。石庫門里弄初起時,受原有居住習慣影響,一般都建造得還比較寬大,多為正間帶兩廂的「三上三下」房屋。之後,隨著人口的膨脹與地價的飛漲,房屋建造更加窄小簡陋,「二上二下」與「一上一下」的石庫門里弄也先後問世。「一上一下」的里弄,排距不足4米,建築間距不足3米,每幢房子只有天井、客堂、客堂樓、亭子間、曬台和灶披間。到後來,連進門就是房間、上下層僅兩個統間、洗了衣服須曬在弄堂里的所謂「東洋房子」也出現了。早期石庫門建築,最突出的特徵是採用具有濃鬱江南傳統民居的建築特點,但整體上又採用歐美聯排住宅的組合方式布局。早期石庫門里弄主要集中在今黃浦區一帶,因為年代較長,現大多被拆除,或被改造。
(二)後期石庫門
後期石庫門里弄住宅出現在1910年代以後,其特點保持了原有形式,而逐漸採用混凝土結構與使用新穎材料,在建造規模上也普遍擴大,總體布局上呈現明顯的總弄、支弄的格局,建築排列更加有序。後期石庫門大都建造在法租界比較冷僻的地段。新式里弄比較考究,外觀有英國式、法國式、西班牙式、立體式等分別,環境也比較清凈,但租金相當昂貴,居住的多為中產之家。典型建築,在我們盧灣區淮海中路的老漁陽里(1918年)、尚賢坊(1924年)、黃陂南路的梅蘭坊(1930年前後)等。
C. 上海新天地有什麼好玩的
上海新天地有石庫門建築、濱江大道、人文地理等許多好玩的地方。
上海新天地位於淮海中路南側,東至黃陂南路,西到馬當路,北沿太倉路,南接自忠路,佔地面積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萬平方米。新天地是一個以石庫門建築為主體,有著歐式風情的休閑和娛樂總匯,匯集了格式的酒吧、餐廳和夜總會,是上海新建景觀之一。
旅遊注意事項
1、要勻不要急勻速行走最省體力,而且有利於保持良好心態;急一陣歇一陣的走路方式最累人。
2、快去慢返上午出遊的路可走得稍快,傍晚返程則要慢些走,以免疲勞的關節、肌腱受傷。
3、走階不走坡上下山時盡量走石階,少走斜坡。這樣較符合力學和生理要求,安全又省力。
4、走硬不走軟在水泥、瀝青、石板等硬地上行走比在草地、河灘、濕地等軟地面行走更省勁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