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武漢黃陂 > 黃陂嫂子

黃陂嫂子

發布時間:2020-12-30 20:14:26

1. 孫水林的先進事跡

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與弟弟孫東林兄弟20年堅守一個不變的承諾。
為了搶在大雪封路之前給已經回武漢的農民工發上工錢,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家,一家五口不幸 在車禍中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弟弟孫東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33.6萬元工錢發到60多名民工手上。當弟弟孫東林在哥哥出事之後不是著急去料理後事,而是在找到哥哥遺體之後驅車15個小時趕回老家,搶在除夕之前將幾十萬的工錢發給老家一起出來的農民工。
貧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雖然已是黃陂區泡桐街小有名氣的建築商,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倆的房子,在街上並不顯眼,甚至有些寒酸。這棟兩層的民房是兄弟倆在外打工10多年後,於1990年前後所蓋。在此之前,兄弟倆及年邁的父母等一家多口人,一直擠住在鄉下的兩間土坯平房裡。
孫水林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輟學。遵從父親的安排,他學了一門木匠手藝,年僅十幾歲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在弟弟孫東林的印象中,家裡因為吃不飽飯,曾搬過兩次家:一次是在他5歲時,一家人從黃陂老家搬到了黃石陽新縣,聽說在那裡,只要肯幹活就能填飽肚子;另一次是在他10多歲時,一家人又遷徙到盤龍城。直到哥哥靠木匠手藝撐起一家人的生計,他們才最終回黃陂區泡桐街老家,蓋了兩間土坯平房,安定下來。「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在那兩間土房子里結的婚。」孫東林說。
作為窮人家的孩子,孫東林也很早就嘗到了打工的艱辛。13歲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間,孫東林央求哥哥帶他到三陽路一家建築工地,想掙點下學期的學費。整整幹了11天,卻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工錢,這種記憶讓他刻骨銘心。
哥哥孫水林話不多,很少提及類似的遭遇。在孫東林初中畢業跟隨哥哥打工後,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錢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說而已。

2. 黃陂最牛土話~「業裸」是在黃陂話中常見的......

1、她叫我和你去,叫你明天到他家裡做客,你明天要是不到他家做客,他會以為你我沒跟你說,所以你明天一定要去他家做客。
2、八月十五吃月餅,喝熱茶,越吃越有味。
3、嘎嘎-外婆
大大 -奶奶
爹爹-爺爺
姆眉 -媽媽
嘎公-外公
伯伯 -爸爸
密子 -妹妹
單選題——
1D,2B,3D,4B,5B,6C,7A,8A,
多選題——
板沙
A,亢奮。C,手舞足蹈。D,翻來覆去
往人嘎氣
A,出閣。B,到奶奶家去。C,出嫁。
舍了
A,折本了。C,完了。D,掉的大

最下面的條件限制,不用做。

3. 武漢最有名的特色小吃是什麼

武漢雖然沒有太多的風景名勝和人文景觀,可是武漢的小吃可是一絕,凡到過武漢的人必須美美的吃上一頓後方才算真正來過武漢。

到過武漢的人一定吃過武漢的小吃,煲仔飯、大集綠豆包子、二七路的牛肉麵粉、歸元寺附近的石頭餅、紅燒蹄、烤麵包、糧道街的漢堡包、南京包子、武漢昌橋頭的長江鮮魚、青椒拌皮蛋、武大門口的白吉饃夾臘汁肉、鮮湯、鴨子鍋仔、「水貨」味碟、涼拌脆皮魚、牛肉鍋貼餃、五香芝麻蔥油餅、蔥香軟餅、「水貨」湯包、豆皮、鮮肉雞汁煎包、煲仔、牛骨頭、家族火鍋、沖浪魚、臭豆腐和藕丸子、雞汁煎包、熏肉大餅、三鮮面、熱乾麵、燒梅和蒸餃、花江狗肉、糯米包油條、饅頭回鍋肉、牛肉粉……
蝦球!!!這個難登大雅之堂的東西,很多人嫌它不幹凈,對它敬而遠之,而它卻是很多人的最愛!!!!
毛豆,一個很不錯的小菜!!!!

干燒鯰魚,可惜用的是埃及鯰魚,不過味道還是不錯的,是店裡的招牌菜之一!!!!

徐嫂的糊湯粉,好吃!!!還可以買根油條撕成小塊放進去,味道就更妙了!!!!

在油鍋里的周記歡喜坨

生煎包,這個也很多人排隊

燒烤乾子(豆腐),這個好吃,強烈推薦!!!!

小桃園的豆皮炒臘肉,豆皮很好吃!!!

小桃園的雞湯,名不虛傳!!!注意!!!裡面的是粉絲,不是魚翅:)

小藍鯨的酸辣藕帶

「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這就是如雷貫耳的清蒸武昌魚啦!!!!

不過武昌魚不是武漢的,是鄂州的。因為武昌古稱「江夏」,鄂州才是「武昌」

臭桂魚,真得很臭,向臭豆腐一樣,能夠忍受它的臭味的話就可以品嘗到一道美味佳餚!!!

千張肉絲

紅燒蝦球

精武路的鴨脖子

米粑

糖油粑

豆腐花

泡菜苕絲炒肉絲

熱乾麵——香就一個字

面窩——「哭」的麵包圈

三鮮豆皮

糍粑魚

珍珠肉丸

酒糟湯園

粉蒸肉

小籠湯包

炸丸子——藕圓子

圖片在:http://bwater.blogchina.com/3844849.html

4. 武漢話對親人的特別稱呼

「爹爹、家家、娘娘、老大大、鬏辮子」,知道這些是在叫誰嗎?這是武漢話的親戚稱呼。最常見的稱呼,比如曾祖父,由於現代人晚婚晚育較多,許多孩子並沒有見過曾祖父,所以像「太爹爹」、「老爹爹」這種武漢叫法快失傳了。如父親,在武漢的叫法就有很多種,老武漢稱爸爸,蔡甸人稱爹,曾有童謠唱道,「一個伢的爹,拉包車」。上世紀80年代左右出現謔稱「老頭」,頭讀作「tó」或「té」,這在方言學里是「小稱音變」現象,如黃鶴樓的樓,有時讀成「ló」。90年代以後,受港台影視的影響,青年人改稱「老爸」。黃陂甚至還有叫叔叔的,這是因為舊社會子女多,生活困苦,又因缺醫少葯等因素,造成不少幼兒夭折,於是產生一種迷信觀念,如果小孩不稱爸而稱叔,就好養活。武漢本地人叫哥哥,都習慣叫「拐子」,其實「拐子」一詞源於舊社會幫會中對老大的稱呼,民間借用過來稱哥哥,「拐子」在武漢也泛指與自己同輩年長的男性。武漢人對於妻子的弟弟一般稱舅弟、舅爺,最有趣的叫法是「鬏(音同舅,讀一聲和四聲)辮子」,但這種稱呼對於獨生子女來說,已經沒有機會叫了。像「娘娘」這個稱謂,如果讀二聲和四聲(liánɡliànɡ)時,是指嬸嬸,即叔父的妻子;如果讀一聲(liānɡliānɡ),是指爸爸的姐妹,即姑姑。武漢話親戚稱呼大全:關系常用稱呼曾祖父太爹爹曾祖母老太祖父爹爹祖母太、大外祖父家公爹爹外祖母家家、「ɡāɡā」祖父的兄弟伯祖父、叔祖父祖父的嫂子、弟媳伯祖母、叔祖母(嬸婆)祖父的姐夫、妹夫姑祖父(姑公)祖父的姐妹姑祖母(姑婆),姑太祖母的兄弟舅公、舅爺爺、舅爹爹祖母的嫂嫂舅祖母、妗婆祖母的姐夫、妹夫姨祖父、姨公祖母的姐妹姨婆、姨太外祖母的兄弟老舅爺外祖母的姐妹姨家家父親老té母親姆媽兒子伢女兒丫頭孫子孫娃孫女孫姑娘哥哥拐子弟弟兄弟伯父伯伯伯母伯伯叔父幺爹嬸嬸娘娘(liánɡlianɡ)姑媽娘娘(liānɡliānɡ)姑丈姑伯、姑爹舅舅舅伯、舅爺舅媽舅娘姨媽姨伯、姨姨丈姨爹外甥外外岳父老親爺岳母老親娘兒媳媳婦伢女婿女婿伢姐夫姐夫哥弟媳弟媳婦妹夫妹夫子妻弟鬏辮子妻妹姨妹婆家婆屋裡娘家娘屋裡

5. 信守觀後感600字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觀看了為了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拍的電影。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地震時孩子們被救援的經過。在這部電影中,最使我感動的是在生命的最後一刻時,這群學生也想著要堅強地活下去,好好地活下去,是這個信念讓他們堅持到了最後!當我看到一位母親因為看著自己的女兒被壓著,而自己卻無能為力撕心裂肺地喊著時,我的心也為之一震,此刻,這個母親是多麼的無助啊!

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的並不僅僅是一群努力和勇敢與命運抗爭的學生老師們,更看到了全中國人民的團結!俗話說得好:「一方有難,八方支援。」而現在這八個字將成為全中國的精神寫照!團結就是力量,我相信只要我們團結在一起,汶川的同胞們將會重建一個更加美好的家園!一個充滿愛的家園!

我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驕傲!還有,我想喊出自己的心聲:「汶川加油!中國加油!

6. 要關於誠信的真實現代的故事

信義兄弟——孫水林 孫東林事跡:

孫水林和孫東林兄弟倆是湖北人,20年來兄弟兩人一直從事建築工程行業,按照往年的習慣,春節前,也就是年三十之前,在孫氏兄弟手下幹活的農民工兄弟都會到武漢的孫水林家中領一年的工錢。

從1989年在外承包工程開始,無論遇到多大的困難,20多年來他們倆從沒違背過這個不成文的約定。

2010年的2月9號,那天正是農歷臘月二十六,孫水林因為在北京催的款太少,就去天津找弟弟孫東林借錢,好給農民工發工資。孫水林不顧弟弟的勸阻,當天就帶著26萬元現金又匆匆走上返鄉的行程。

孫東林說:他說得趕緊回家,我說不是說好了嘛,明天早上5點鍾走嘛,他說不行,那明天就大雪封路就回不了家了。那到時候大年三十的,差工人的錢不合適。

沒想到兄弟二人這一別竟然成為永別,由於高速公路路面結冰,在河南境內的高速路上發生了重大車禍,20多輛車連環追尾。除了身在武漢上學的二女兒孫雲、孫水林夫婦和三個孩子在車禍中全部遇難。

看著哥哥一家人遭遇了如此劫難,孫東林悲從心生,當他從悲痛中稍稍緩過來之後,他想起哥哥匆忙趕路的初衷,想起在家裡等待領工資的農民工兄弟們,而此時已經是臘月二十八了。

孫家親戚:我們勸他現在不著急,工人賬過年以後再算也行嘛,是不是,因為出了這個事。他就執意說不行。

孫東林:不能讓人家工人罵咱們哥們兒不地道,人家辛辛苦苦一年,讓人家年都過不去。我家過不去,也就我一家了,再一個,不能讓我哥哥還來生債,因為我哥哥那天臘月二十六趕回來,就是為了發工資。

此時在車禍現場的孫東林一邊跟交警協商節後事故處理的相關事宜,一邊又打電話回家安撫父母,隨即拿上在哥哥車上找到的26萬元現金,連夜往老家趕。

在農歷臘月二十九早上到家見到父母之後,他也不敢說出全部實情,只是告訴老人哥哥一家出了車禍,而嫂子和孩子都留在醫院處理後事,之後孫東林沒有時間再去安慰父母,他要兌現哥哥的承諾,把工資發給農民工。

孫東林一定要替哥哥發工錢,可是哥哥孫水林的賬單已經在車禍中遺失,在沒有任何憑據的情況下,弟弟孫東林不知道每人究竟該發多少錢、甚至不知道該給誰發錢。

孫東林:你們憑良心報,你們報多少我給多少,你們也不能昧著良心,我也不黑良心,咱們就來個良心賬。

農民工:那時候差我一萬塊錢,到最後算賬我說那個錢就別慌了算啥啊,我說那給五千得了,他說不行,當給多少就是多少,不能差人家賬。

農民工:當時我是第一個最先領到工資的,我當時都不相信,當然挺意外,當時我把這個錢拿到手的時候,我的手都還在顫抖。

臘月29的當天下午,26萬元現金全部發完了,可是還有一些農民工沒有領到工資,總共還有7萬多元的缺口,於是孫東林拿出自己6萬多元的積蓄,還沉浸在喪子之痛的老母親也拿出了一萬元養老錢,總共發放了33萬6000元。到臘月二十九晚上8點,農民工的工資全部兌現。

這個總數跟哥哥孫水林生前所說的數目相差不多。

誠信大於天、諾言比金貴。二十年來,孫水林用時間證明著誠信,在他罹難之後,弟弟孫東林繼續用實際行動兌現了哥哥當初的承諾、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

(6)黃陂嫂子擴展閱讀:

孫東林,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泡桐鎮人,建築商人,武漢東方建築集團有限公司項目經理。2011年9月20日,在第三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榮獲全國誠實守信模範稱號。

2010年2月24日,湖北省總工會授予兄弟倆「湖北省五一勞動獎章」;3月3日,湖北省文明委授予二人「湖北省道德模範特別獎」;3月26日,全國總工會授予兄弟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9月,兄弟倆入選「中國好人榜」;

1月8日,人民網「責任中國」評選委員會授予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及其母親「2010年度十大責任公民」;1月15日,湖南衛視攜手網路娛樂舉辦的2010年度沸點頒獎典禮,授予兄弟倆「最給力網路民星」。

7. 武漢遊玩啊

1.武漢長江大橋(來武漢不能不看啊,萬里長江第一橋)
武漢長江大橋位於湖北省武漢市,大橋橫跨於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龜蛇鎖大江),武漢長江大橋於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於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在當時得到了前蘇聯政府的幫助,蘇聯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武漢長江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後在「天塹」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橋,也是古往今來,長江上的第一座大橋,是我國第一座復線鐵路、公路兩用橋,建成之後,成為連接我國南北的大動脈,對促進南北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東湖梨園(東湖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武漢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位於武漢市的東部,總面積8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3平方公里,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毛澤東主席自建國後除了中南海外,在東湖居住的時間最長。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的核心景區之一——聽濤景區以秀麗的江南風光和源遠流長的屈子文化而聞名。景區內岬灣交錯、樹種繁多,內堤路將多個半島相連在一起,亭閣相望,岸線綿長,四季景色美不勝收。東湖聽濤景區還建有全國內陸最大的海沙沙灘浴場、中國第一座寓言雕塑園、楚風園、鱷魚園等。梨園景區在東湖西北岸,與對岸灘頭相望。為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主要園林之一。建國後培育,佔地500餘畝,種有各種果樹和名貴花木,其中以梨為主,因以園名。園中所有樹木,皆依地勢而起伏,高低重疊,蒼翠幽深。一年四季,繁花不斷,沁人心脾,尤其梨花盛開時,酷似無數粉蝶滿園飛舞,殊為壯觀。
東湖四季皆可游覽,素有「春蘭、秋桂、夏荷、冬梅」之美譽。三月蘭花四月櫻,湖面平如鏡,鳥雀唱山林;七月流火,熱不可當,因湖水之浸潤,區域氣溫低於市內平均氣溫,入泳場以消暑,倚繁蔭而納涼,攀山頂可采風,秋高氣爽,桂蕾綻放,十里飄香,萬株紅葉,層林盡染;隆冬嚴寒,瑞雪紛揚,梅花吐蕾綻放,疏影橫斜,冷艷暗香,淑女雅士,紛至沓來。
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聽濤景區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萬人次,是首批國家級風景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和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
3.武漢江灘(中國最大的江灘了,比上海的黃浦江江灘大多了)
武漢江灘為漢口江灘、武昌江灘、漢陽江灘、青山江灘(部分與武昌江灘重合)的總稱。其中漢口江灘設施最為齊全名氣也最大。
武昌江灘
武昌江灘現在已建成四期:武昌江灘一,二,三期西起於武船,東止於秦園路,武昌江灘全長6200米。從新生路到中山路,至大成路,再到紫陽路,4萬平方米蔥郁的綠帶,給冬日的江面帶來許多生氣。「梭子景燈」、「紡車雕塑」、「武昌古城門」等景觀,令這個用新型材質鋪裝而成的休閑游園有了文氣。「芳草青青樹成蔭,小徑綿綿曲折行,江風陣陣送涼意,隔岸萬家燈火明。」
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於長江武漢市區北岸,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龍王廟景點相連,與江漢路步行街相接,與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贊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閑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就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閑適.
漢陽江灘
漢陽江灘(僅建成一期):起於晴川閣,止於建港船廠,全長1424米,佔地9萬平方米。 漢陽江灘泳池也是目前漢陽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游樂項目最豐富的頂級泳池。曾獲得13個世界游泳冠軍的「蝶泳王」劉黎敏也加盟了泳池的管理。
4.武漢江漢路(年輕人必去的休閑購物好地方)
位於漢口江岸與江漢兩區之間,東南起自沿江大道的武漢關,向西北延伸,穿中山大道,至解放大道。沿路與黃陂街、洞庭街、鄱陽街、花樓街、江漢一、二、三路、銘新街、吉慶街等垂直相交,全長1550米。
江漢路始名於20世紀30年代,曾有「車馬如梭人似織,夜深歌吹未曾休」的詩名來形容它,也有「小香港」的提法。在此,還可見30年代遺留下來的西洋建築,曾是有名的商業門點集中區。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現在成為漢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人流量大,店鋪達400餘家,其中有經營特色的專業店和老字型大小90多家,近30個行業。老字型大小的包括解放前繁盛一時的人民飯店、璇宮飯店、孫中山親筆所書「精益求精」店名的精益眼鏡店、為抵制日貨而開的國貨百貨大樓,現名中心百貨大樓、專賣洋鍾表的亨達利鍾錶店、冠生園、華康副食、滋美食品廠、武漢中葯店、四季美湯包館.
5.中山公園(風景不錯,鬧中取靜)
武漢中山公園是全國百家歷史名園之一,始建於二十世紀初,經過幾代人的艱辛創業,已成為集游覽、觀賞、文化、娛樂、飲食、游藝等多項服務功能於一身的大型綜合性公園,是武漢鬧市中的綠寶石。 中山公園佔地32.8萬平方米,其中水上面積6萬平方米。綠地率91%,古樹名木140株。最觀功能分前、中、後區。其中西合璧的園林風景,淳樸雋永的人文景觀,驚險有趣的游樂項目一直受到廣大遊人的贊譽。
二OO一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對中山公園進行了大規模改造工程,奮戰十個月,公園舊貌變新顏,園林景點如門樓雄姿、棋盤山色、金龍戲水、四顧春色、素春茹冰、松月凝碧、湖心秋月、勝利之光、虹霓大展、廣場鴿哨等令人留連忘返;人文景觀如武漢受降堂、受降紀念碑、大門樓、張公亭等令人深沉遐思;大型游樂項目如過山車、峽谷漂流、太空飛棱、豪華碰碰車、勇敢者轉盤、兒童城、西遊記宮等令人回味無窮。武漢中山公園是遊人的樂園,是遊人心中的詩、心中的歌……
6.漢正街(全國小商品集散地,價格便宜,外地人購物可以去淘寶)
漢正街位於武漢漢口的繁華地帶,它的存在為武漢的歷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現在漢正街在全國十大市場中名列前茅,過去的漢正街則把握著武漢早期商業的命脈。漢正街自古就有『天下第一街』之美譽。現在在武漢已有了東漢正街、西漢正街。據記載,漢正街是「古漢口之正街」,是漢口歷史上最早的中心街道,是萬商雲集,商品爭流之地。早期的商人中間流傳著這樣幾句話:要做生意你莫愁,拿好本錢備小舟。順著漢水往下走,生意興隆算漢口。漢水發源於陝西,由此注入長江,幾百年以前,陝西商人乘船順流而下,將貨物運到漢正街販賣中轉。漢正街就是由最初的貨物集散地發展而來的。
7.湖北省博物館(漢風楚韻,了解楚地風情的好地方)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於1953年,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的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省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省最重要的文物收藏、研究和展示機構,屬國家旅遊局4A級旅遊景區(點)。湖北省博物館前身是建國之初成立的湖北省人民科學館。1953年3月16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原科學館的基礎上,成立湖北省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處位於武昌水陸街,1956年遷至水果湖,1960年遷至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1963年1月,湖北省博物館正式成立,3000平方米的陳列樓建成並對外開放;1999年1月,建築面積5717平方米的編鍾館建成開放;2005年12月,楚文化館建成開放;2007年9月,新館綜合陳列館建成開放。
館區內綠蔭掩映,綜合陳列館、楚文化館、臨時展覽館等高台基、寬屋檐、大坡面屋頂的仿古建築三足鼎立,構成一個碩大無朋的「品」字。其總體布局高度體現了楚國建築的中軸對稱、「一台一殿」、「多台成組」、「多組成群」的高台建築布局格式。整個建築風格突出了楚國多層寬屋檐、大坡式屋頂等楚式建築特點,建築外牆為淺灰色花崗石裝飾,屋面採用深藍灰色琉璃瓦鋪裝。室外環境按景觀式、園林式的特點進行布局,通過雕塑小品、休息庭院、園林綠化、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等形式,營造出與博物館主體建築和諧配套和濃郁的歷史文化氛圍,給觀眾提供一個休閑、舒適、幽雅、公園式的室外游覽空間。是風景秀麗的東湖之濱的一顆燦爛的明珠,也是武漢市一座光彩奪目的標志性建築和對外開放的一大精品名牌景觀。豐富並且有著地方特色的珍貴藏品和不斷取得的科研成果,以及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顯著成就,使本館在海內外享有一定聲譽。世界上最龐大的青銅樂器曾侯乙編鍾、中國冷兵器時代的翹楚之作越王勾踐劍、地質年代早於北京人的鄖縣人頭骨化石等,都在中國古代文化發展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有著極高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並具有世界意義。
8.武漢紅樓(辛亥革命100年之時,了解中國歷史正當時)
武漢紅樓位於蛇山南麓閱馬場北端。武昌起義後,為鄂軍都督府(湖北軍政府)辦公地。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因主體建築為紅磚砌牆、紅瓦覆頂的紅色兩層樓房,故又稱「紅樓」,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1981年,紀念辛亥革命70周年時,在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即清末湖北諮議局的舊址,武昌起義勝利後,革命黨人在此建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即湖北軍政府)建立了紀念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在紅樓內開辟的以紀念辛亥革命為主題的專題性紀念館,由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題寫館名,紀念館佔地28畝,建築面積6000多平方米,館內收
藏有與辛亥革命有關的歷史文物1000多件,歷史照片10000餘張,分為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孫中山先生生平事跡展覽、黃興先生生平事跡展覽等基本陳列;紀念館樓前建有碧樟廣場,廣場中矗立有國父孫中山先生的銅像。
9.司門口戶部巷(武漢小吃一條街,品武漢小吃必去)
戶部巷位於武昌自由路,是一條長150米的百年老巷,其繁華的早點攤群20年經久不衰。清朝時候,這條百米小巷曾因毗鄰藩台衙門而得名.武漢人將用早點,稱為「過早」。這最初來自了清代的一首《漢口竹子枝詞》。後在別的城市被敷衍甚至忽略的早餐,被武漢人隨意而隆重的提升「過年」般「過」的位置。以「小吃」聞名的戶部巷,就是武漢最有名的「早點一條巷」。小巷入口處,銘刻著武漢市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何祚歡寫的小記:「漢味早點米當先,戶部巷裡快熱鮮」,另一頭的巷口兩座石獅矗立,上方是著名書法家陳義經用泰山石刻風格題寫的:「漢味早點第一巷」。戶部巷的鋪面以家庭為單位鋪陳開來,樓上是住家,樓下是賴以生存的食店。這里的早點夠老,夠味道。有石婆婆的熱乾麵、徐嫂子的鮮魚糊湯粉、陳家的牛肉麵、高氏夫婦的稀飯和煎餅、萬氏夫婦的米酒等30多種特色小吃,較好地保留了武漢飲食文化的特色。
戶部巷經典美食:
面窩:
面窩是武漢人「過早」常用品之一。它是一種以米粉為原料,加上蔥花和面窩。據說為清光緒年間漢正街燒餅小販所創制。面窩油炸後兩面金黃、外酥內軟、窩中脆,深受武漢人喜愛
油條:
其實是我國各地普遍流行的一種傳統食品,但這里的油條與眾不同,其獨到特點是色澤赤金黃,30餘厘米長,立起不彎,松酥泡脆,爽口噴香.如再將油條折斷成三到四節,從鍋中取出蒸熟的糯米攤到板布上搞平,撒上少許芝麻及白糖,再將折斷的油條放到糯米上用力卷,內有油條外包糯米團,再撒點白糖,要上一碗清米酒或牛奶、豆漿,吃起來十分愜意,別有一番情意。
熱乾麵:
熱乾麵是武漢人「過早」中特別喜愛的大眾化食品,它便宜實惠,花上2塊錢,就可以舒舒服服填飽肚子。傳統的武漢熱乾麵,撣的面軟綿爽口中透出一股嚼勁,既不沾牙也不夾生堅硬,用筷子挑面,芝麻醬滑爽而不纏,香氣撲鼻。面條裡面沒有任何湯水,被燙過以後,就著熱勁完全膨脹開來,還把醬完全吸了進去。漲開的熱乾麵放在嘴裡的感覺是糯糯,原汁原味的面香和醬里的芝麻香。尤其是芝麻磨碎了摻在醬里,特別誘人。三兩口,沒什麼感覺一碗面就進到肚子里了。
豆腐腦 :
光吃面,會覺得有點太干,再來一碗豆腐腦(也叫豆腐花)就非常不錯了。白白的是甜豆花,加了麻油、蝦皮、香菜、蔥花的是咸豆花,隨客人的需要決定口味。
熱乾麵和豆花,是早點的最佳組合
糊粉湯:
糊粉湯是一種用魚骨熬成的湯加上勁道的米粉,不同於任何其他米粉,它非常的濃稠,並且加有足量的胡椒。油條和糊湯粉是早點不錯的搭配選擇。米粉的彈性,油條的清脆,糊粉湯的濃鮮,搭配起來,讓人有暢快淋漓,欲罷不能之感。
歡喜坨:
是一種碩大無朋的空心麻元。優質的歡喜坨,有撒了黑芝麻的油衣,酥脆卻一點也不油膩,內層軟香的糯米包裹著甜甜的豆沙餡,讓人吃了,真的很「歡喜」
糖糍粑:
由糯米精製而成,蒸熟了調味,煎成長條型,外焦內甜,非常可口。
豆皮:
豆皮是武漢人「過早」的一種主要食品。所謂豆皮,一共有三層。第一層是綠豆粉兌上麵粉和鮮雞蛋,第二層是糯米,第三層是鮮肉、鮮菇、鮮筍等等的餡,放在一口巨大的平底鍋里做成1厘米厚。吃的時候,切成正方形的一塊一塊。第一層是金黃油亮的,看上去敲進去不少雞蛋。糯米顆顆晶瑩發亮。肉丁和香菇更是誘人。油重而不膩,吃進去,脆、軟、鮮,感受齊全。
蛋花米酒:
生雞蛋同熱米酒沖出來的食品,味道甜美,香氣恬人。
10.武漢大學珞珈山
珞珈山,原名羅家山,亦名落袈山。珞珈山現在這個名字,是國立武漢大學首任文學院院長聞一多先生改的。珞,是石頭堅硬的意思;珈,是古代婦女戴的頭飾。「落駕」與「珞珈」二字諧音,寓意當年在落駕山篳路藍縷、辟山建校的艱難。珞珈山坐落在在湖北武昌東郊。巍峨橫亘,岡巒連綿,花木蔥蘢,建築明麗,地處東湖之濱,山光水色,交相輝映,成為一組勝景,遠近傳聞。海拔93米。其東部山腳高低起伏,吞吐曲折,湖水拍擊,噴珠濺玉;山腰佳木交碧,奇花織錦,籬笆錯落,房舍雅緻;每年櫻花盛開時,落英繽紛,令人陶醉。從山腰至山頂,林深茂密,搖蒼飛翠,遮日蔽月,深幽秘邃。珞珈山之上下,巨岩層現,奇石峭立,小徑曲繞,異鳥時鳴。武漢大學坐落在珞珈山之西部,依山構造,建築富麗。近山湖水中有浪淘石,累累羅列,附近還有六一紀念亭、六一烈士墓等革命紀念建築物和航海俱樂部、游泳池等體育設施,使此山更顯輝煌瑰麗,益增遊人欣賞雅興。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位於前理學院和老圖書館的下方。道兩旁的櫻花樹枝幹壯實、排列整齊。每年的3月至4月初,繁花滿枝。櫻花花期僅為一周,每到落花時節,落英繽紛的櫻花又為大地鋪上了一層淺淺的「花毯」。每年開花時節,賞花的遊人絡繹不絕。

8. 武漢有什麼特產可以帶走的

武漢,我很喜歡這里,因為這里的特產美食,讓人不能忘記。


熱乾麵。

我們都知道陽澄湖大閘蟹,你卻不知道梁子湖大河蟹。「千古江夏詩文在,梁子湖畔蟹正肥。」這是余秋雨先生在文化節開幕式上現場即興作詩。說明了著大河蟹,真是不僅營養豐富而且很好吃。


武漢的特產不僅僅是上面這幾樣,還有很多呢。親愛的朋友,不如親自去武漢,去品嘗吧。

9. 信義兄弟的事跡

新年不欠舊年薪今生不欠來生債與弟弟孫東林兄弟20年堅守一個不變的承諾。
為了搶在大雪封路之前給已經回武漢的農民工發上工錢,孫水林連夜從天津駕車回家,一家五口不幸在車禍中遇難。為替哥哥完成遺願,弟弟孫東林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將33.6萬元工錢發到60多名民工手上。當弟弟孫東林在哥哥出事之後不是著急去料理後事,而是在找到哥哥遺體之後驅車15個小時趕回老家,搶在除夕之前將幾十萬的工錢發給老家一起出來的農民工。
貧寒之家走出打工兄弟
雖然已是黃陂區泡桐街小有名氣的建築商,孫水林、孫東林兄弟倆的房子,在街上並不顯眼,甚至有些寒酸。這棟兩層的民房是兄弟倆在外打工10多年後,於1990年前後所蓋。在此之前,兄弟倆及年邁的父母等一家多口人,一直擠住在鄉下的兩間土坯平房裡。
孫水林初中畢業後,因家境貧寒輟學。遵從父親的安排,他學了一門木匠手藝,年僅十幾歲就在外干起了木匠活。在弟弟孫東林的印象中,家裡因為吃不飽飯,曾搬過兩次家:一次是在他5歲時,一家人從黃陂老家搬到了黃石陽新縣,聽說在那裡,只要肯幹活就能填飽肚子;另一次是在他10多歲時,一家人又遷徙到盤龍城。直到哥哥靠木匠手藝撐起一家人的生計,他們才最終回黃陂區泡桐街老家,蓋了兩間土坯平房,安定下來。「我哥哥和嫂子就是在那兩間土房子里結的婚。」孫東林說。
作為窮人家的孩子,孫東林也很早就嘗到了打工的艱辛。13歲那年他正上初中,暑假期間,孫東林央求哥哥帶他到三陽路一家建築工地,想掙點下學期的學費。整整幹了11天,卻沒有拿到一分錢的工錢,這種記憶讓他刻骨銘心。
哥哥孫水林話不多,很少提及類似的遭遇。在孫東林初中畢業跟隨哥哥打工後,他才明白,打工要不到工錢是常有的事,只是哥哥不說而已。
二十年堅持不拖欠工錢
1989年前後,已在建築工地打工多年的孫水林,在朋友的建議下,帶著弟弟孫東林,漸漸地拉起一支建築隊伍,開始在河南、北京等地承包一些裝修工程。憑著自己的口碑,這支隊伍由最初的十幾名老鄉發展到今天,最高峰時達200餘人。手下的農民工不僅有來自家鄉湖北的,還有許多來自河南河北內蒙古等地的。「後來我們兄弟倆分開單干時,哥哥總是跟我說,如果農民工跟你辛辛苦苦幹了一年,你還拖欠他們的工錢,明年誰還會跟你干呢?這樣,你手上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最後可能一個都不剩,最後只有你替別人打工的份。所以,這20多年來,我們兄弟倆無論多麼困難,也決不會拖欠農民工一分錢。這是我們兄弟一條不成文的約定。」孫東林說。
多次拿出積蓄墊付工資
在弟弟的記憶里,哥哥拿出積蓄墊付工錢的事,不下十餘次。
1993年,恰逢亞洲金融危機。年底,孫水林在北京多個工地的工程款都要不到錢,他四處籌措款項未果,最後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都拿出來,先行給農民工墊付了工錢。
上世紀90年代,孫水林在北京平谷縣承包一所學校的工程。他帶領40多名工人加班加點兩個月,終於在新學期開學前完工,但6萬余元工錢對方卻一直不給。無奈之下,孫水林從家裡拿出剛攢的一點積蓄,支付了工錢。後來,孫水林將對方告上法庭,法院判對方支付6.5萬元。這筆錢至今仍未到位。
2002年前後,孫水林在武漢承包了一項4000平方米的裝修工程,連設備帶材料共投入95萬元,對方時至今日仍欠58萬元。當年的工錢,孫水林是向弟弟借了7萬余元支付的。「在那麼困難的情況下,我哥也沒欠一分錢工錢。」孫東林說。
工錢結算決不拖到初一
「還是那句話,新年不欠舊年賬,今生不欠來生債。外地農民工回家過春節前,我們就將他們的工錢先全部結清。離我們老家近的農民工,部分沒結算的尾款,我們就趕在大年三十前回家。臘月二十九,把家鄉的農民工兄弟喊到家來結算,決不拖到正月初一。」孫東林說。
為了安全,以前兄弟倆都是帶著銀行卡,回到家鄉再從銀行取現。前年臘月二十八,孫東林到銀行排了幾個小時的隊,結果輪到他時銀行要下班,無法大額取現。第二天,孫東林一大早就趕到黃陂區街上的銀行排隊,中午時分終於取到錢。這天,兄弟倆一直忙到次日凌晨,總算把所有的工錢結清。
今年春節前,兄弟倆吸取去年的教訓,決定直接帶現金回家結算。
大年三十前舉辦清欠宴
每年結算工錢的時候,也是家中最熱鬧的時候。幾十名工人擠得滿滿當當,兄弟倆買來酒肉,大擺宴席,招待前來拿工錢的老鄉們。20年來,每年臘月二十九,接到電話沒接到電話的農民工,都會如約來到兄弟倆家,清欠宴如期舉行,最後在歡鬧中散去。
對於這種做法,孫水林倖免於難的二女兒孫雲曾有怨言,「太吵鬧」。昨天,女孩眼裡閃動著淚花說:「現在我很懷念,今後再也不會有那樣的場景。」
暴風雪來臨前連夜啟程
正是兄弟倆20年來堅守的這一承諾,讓孫水林趕上了2月10日(去年臘月二十七)凌晨南蘭高速上的那起重大車禍。
去年12月,北京建築工地。外地農民工結清一年的工錢後陸續返鄉,只有家鄉來的幾十人約30萬元的尾款沒有結。
由於工程款難收,工地放假後,孫水林一直留在北京催款。2月4日左右,只收到11萬元工程款的孫水林給弟媳打電話:「今年的賬不好收,你給我准備一些錢。」
2月9日,孫水林從北京回到天津的暫住處,原本打算隔一天再走。吃過晚飯,孫水林來到相隔不遠的弟弟孫東林家。
「我上次給你打電話借的錢,你准備好沒有?」一進門,孫水林就問弟媳。「10萬夠不夠?」「不夠,你給我15萬吧。」
弟媳正做晚飯,孫水林就到網上查看天氣預報,結果發現從天津回漢的沿途即將出現雨雪天氣。
說話間,弟弟孫東林回來了。孫水林說:「我今晚就得走,不然明後天大雪封路,就走不成了。」「明天一早走不行嗎?」孫東林有些擔心。「不行,我得趕回去把工人的工錢結了,賬我都算好了。」
見哥哥已經決定,孫東林沒再勸阻,讓妻子拿出15萬元現金。孫水林將這15萬元和自己籌措的11萬現金打包,放到後備廂,回家接上家人,在夜色中出發了。
這一次如同往年一樣的出發,竟成兄弟倆的永訣。

10. 過年了想回家可回不去我們農民工要工資就這么難,一年了老闆一分錢不

現在法律規定不準拖欠農民工錢 所以你可以去找警察尋求幫助

閱讀全文

與黃陂嫂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