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楚國的歷史
據《世本》、《古今姓氏書辯證》及《元和姓纂》等所載,黃帝的子孫在商末有個叫鬻熊的版,很有學權問,做過周文王的老師。其子事文王,早卒。曾孫熊繹以王父字為氏,成熊姓。周成王分封先王功臣時,封熊繹於荊楚,建都於丹陽(今湖北秭歸東南),建立了楚國。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一度強大起來,勢力擴展至中原,為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223年,楚滅於秦。楚君的後人多以熊為姓,稱為熊氏,史稱熊氏正宗,即江西熊氏。 今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的大熊灣(無雜姓)和小熊灣(有雜姓)的熊氏為南北遷移時由江西遷至於此。
詳細請瀏覽網路。
❷ 國家為什麼大力建設武漢而不是鄭州
武漢屬於中國的中部,處於中心地帶,能起到交通樞紐的重要作用,以他為中心幅射周邊大部分省市非常方便。
國家大力建設是因為他有上面的優勢,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方面都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武漢作為中部老大的地位從民國時期酒店奠定了,民國時漢口是全國第四大城市,漢陽是中部最大的工業城市,當時,武昌,漢口,漢陽還沒有合並,當時地位武漢指的是武漢地區,不是武漢市。
解放後,就按地區劃分,一個地區一個重點發展的中心城市,當然是基礎最好,最強的城市了,東北的沈陽,北方的北京,東部的上海,南部的廣州,中部的武漢,西部的成都。
而長沙在中國大城市裡面經濟一直排20左右,自然不能和中國四大城市比了。
即使到目前,長沙飛速發展,武漢衰落時期的今天,其經濟水平也只有武漢的百分之70,科教實力,區域地位,工業實力,政府扶持力度都遠遠不及武漢。地位相差懸殊,自然武漢是中部老大了,因為中部沒有任何一個城市能和武漢比。
(2)黃陂區治庸擴展閱讀:
武漢市是中部6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鄭州只是地級市,行政就不在一個級別。武漢在2010年就已經是國家指定的幾大國家中心城市了。
鄭州是2019年很不正常地擠上國家中心城市,名列幾個國家中心城市倒數第一,各數據比別的中心城市還差很遠,卻給自己加了個「重要的」中心城市經濟。
位置境域
武漢市位於湖北省東部、長江與漢水交匯處,地理位置為北緯29°58′—31°22′,東經113°41′—115°05′。武漢市東西最大橫距134千米,南北最大縱距約155千米。
最東端位於新洲區徐古街將軍山村,最西端位於蔡甸區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於江夏區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於黃陂區蔡店街道李沖村。
❸ 「治庸問責」自查自糾報告怎麼寫
為了進一步加強幹部隊伍作風建設,營造求真務實、幹事創業的良好工作氛圍,根據黃陂區委、黃陂區政府相關文件精神,結合黃陂區治庸辦掀起「責任風暴」實施「治庸計劃」***區***局[2011]7號文件精神實施方案的要求,現就我所積極開展自查自糾活動。通過開展一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使我深刻認識「治庸問責」是轉變工作作風、端正工作態度、提升自身形象標尺。結合自身實際,將自查自糾結果匯報如下:
一、當前存在的缺點與不足
(一)理論知識學習不夠深入。平時由於工作較多,對專業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夠全面,淺償輒止,缺乏刻苦鑽研精神,沒有深入挖掘理論內涵,把握精神實質,思想上缺乏緊迫感,其次不能將理論與實際有機結合起來,工作中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現象。
(二)工作中缺乏創新意識,滿足於工作現狀。缺乏鑽研精神,對新形勢下工作的新情況、新問題認識不夠,沒有很好地從實際出發,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與適應新形勢工作發展的要求有差距。
二、存在問題的重要原因
對理論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首先是認為工作忙起來沒時間學,把學習擺在了次要位置,其次是認為可有可無不想學,總感到工作和學習關系不大,學不學一個樣,造成了政治嗅覺上的遲鈍。
三、今後努力的方向
經過分析,找到了問題,查明了原因,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從以下幾方面做起,切實改變作風,加強自身建設:
(一)進一步提高對政治理論學習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學習的自覺性。事實上,學習的過程是一個提高自我的過程,也是一個工作創新的過程,更是一個經驗積累的過程,只有勤於學習,善於學習,才能厚積博發,游刃有餘,才能在錯綜復雜的情勢下技高一籌。因此,今後要不斷提高自身政治理論水平的同時,注重將理論與工作實踐相結合,做到學以致用,學用相長。克服和糾正輕視理論學習傾向,糾正理論學習不夠深入的問題,更加自覺處理好工作和學習關系,深入系統的學習理論知識,進一步掌握精神實質,指導好工作實踐。用作樹新風、強作風的標准對照檢查自己,約束自己。
(二)樹立開拓創新思想,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增強工作主動性,對工作敢想敢幹,實踐就象一葉方舟,在波濤洶涌的大海上航行,盡管征途可能充滿險阻,充滿批評,但它必竟有到達彼岸的希望,如果畏首畏尾,躊躊不前,只會望洋興嘆,不能負重前行,那就只能坐失良機,所以工作中要積極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闖出新路子,創造性地開展工作。
(三)要改進工作作風,求真務實,狠抓落實。端正良好的工作態度,積極進取,將工作落到實處,嚴禁杜絕形式主義。深入了解當前形勢,培養正確的價值取向,使分管的工作和目標得以圓滿完成。
總之,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著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論和專業素養,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把工作落到實處。開拓進取,全面推進,使工作取得更好的成績。
❹ 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來歷
楚國,又稱荊、荊楚,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楚國國君羋(音Mǐ)姓熊氏。最早興起於丹江流域的丹水和淅水交匯的淅川一帶,最終在前223年亡於秦國。其全盛時的最大轄地大致為現在的湖北、湖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浙江、貴州、廣東部分地方。
族源大致可分為以下幾說:
《史記·楚世家》:「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昌意之子也。」楚國詩人屈原在其《離騷》中亦稱:「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胡厚宣在《楚民族源於東方考》(北京大學《史學論叢》第一冊,1934年)認為楚之始祖為祝融。
華夏說:王族出自華夏,夏商周三代分封諸侯國一直奉行「夏君夷民」的做法。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ISBN:9787802224735,中國華僑出版社,2008年)和胡厚宣《楚族源於東方考》認為楚為東夷族。
苗蠻即上著說:楚人來自中原,但臣民大多為苗蠻。
西方民族說:認為楚之先祖高陽氏顓頊來自在中國西北境,即昆侖山一帶,還有學者認為楚人是來自西亞拜火教的米地亞人。
民族融合說:楚先民是由華夏高陽氏的一支,南下與當地土著融合的結果。
起源
楚之先祖出自黃帝之孫,昌意之子,帝顓頊高陽氏。顓頊後第五代曾孫吳回,是帝高辛氏的火正(火官),主管天火與地火,能光融天下,帝嚳命曰祝融。其部落分布在商都朝歌的南方(今河南新鄭一帶)。吳回之子陸終,生有六子,幼子曰季連,羋姓,是楚之先祖。季連之後曰鬻熊,如同服侍父親一樣跟隨周文王,其曾孫熊繹,當周成王時,封為楚子(楚國國君,爵位為子爵)。
西漢史家司馬遷在《史記·楚世家》中記載西周初期楚人領袖熊繹:「當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此一論述認為商末周初,楚先人祝融的後裔從北方遷徙至「丹陽」。「楚鬻熊居丹陽,武王徙郢」,楚國國都在楚武王時期從丹陽遷至郢,據考古學家劉玉堂、王紅星、高崇文研究,古「丹陽」位於丹水和淅水交匯之處(今河南省淅川縣丹江口水庫淹沒區),因處丹水之北,故稱為丹陽。國學大師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楚之先亦顓頊後,始起在漢水流域丹、淅水入漢水處,曰丹陽」,而楚國的宰相墓子庚墓和大量楚國貴族墓在淅川縣倉房鎮的香嚴寺下寺附近的發現,印證了古丹陽位於河南淅川境內。楚國歷史有800多年,其中有300多年在丹江流域建都。
❺ 武漢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武漢,也被稱為江城,座落在長江和漢江交匯處。根據考古發現和記載,人類五千年前就居住在這里。這個城市的發展可以追溯到3500年前的盤龍城。
這個古鎮的舊址位於黃陂縣,這是在長江流域發現的商代的第一個城市。東周時期(公元前770-221)武漢被楚國統治很長一段時間。因而,楚國文化成為了今天武漢文化的基礎。
由河流劃分,武漢分為武昌、漢陽、漢口鎮,它們的歷史、規模和發展速度都各有不同。
武昌
武昌是在三國初期建立的。吳國准備和蜀國爭奪荊州,並且將吳國都城從建業(今南京)遷到了鄂縣,改名武昌。舊時武昌擁有先進的手工業,例如造船、冶金、鑄造硬幣、青瓷和白瓷製造業。值得一提的是自三國開始黃鶴樓的興與衰。這座塔的每次修繕都反映了不同時期的特點,說明了武昌的歷史文化轉變。
漢陽
漢陽的名字是和漢江緊緊聯系在一起的。在中國古代文化里,陽(相對於陰)表示山的南面,河的北面。漢陽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位於龜山的南面漢江的北面。這個名字是在隋朝606年改名自漢津。漢陽在唐朝年間(618-917)迅速發展。漢陽,尤其是鸚鵡島(鸚鵡洲)地區一直是長江中游商人的貿易中心,有著繁榮的商業和手工業。
漢口
歷史上,原與漢陽相連,是漢陽縣屬地,直到明朝1474年。在當時,漢江改道,在龜山的北面山腳下匯入長江,分離了兩個城市。之後漢口成為了一個全新的貿易口岸,在名聲上和發展速度上大大超越了武昌和漢陽。
當代武漢
武漢在中國現代史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大約在17世紀,漢口就像「東方芝加哥」,位列中國四大名鎮之一。在它1861年開放為通商口岸之後,漢口成為了最大的內陸貿易港。很多國家,包括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和日本都在這里設立了租界,其中大部分設立了領事館。
後來,在1911年的武昌起義揭開了辛亥革命的序曲,這標志著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結束。1926年,武昌、漢口和漢陽合並成了現代的武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武漢被批准為命脈工程和冶金工業城市。八年後,第一個橫跨長江承載公路和鐵路的雙層大橋通車了。
❻ 黃陂區中醫院新區分院級別是多少
渣子醫院,產檢從頭到尾都是這里,包括順產生孩子,比超檢查一個沒落下,每次按時產檢按醫生要求做,愛樂維鈣片按時按醫生要求開,回家也按時吃,抽血化驗四維排畸比超做得不要太詳細太多。每一次產檢醫生說都是正常的,比超也是正常,到生的那天照的比超都是胎兒好好的,順產的那天孩子腹裂十幾公分,腸子外露,盡然產檢那麼多次沒查出來,只聽見孩子的哭聲微弱,都沒給我看怕我受不了這個刺激,結果要老公做決定,醫生建議最好放棄,最終只有放棄治療,不放棄的話孩子大人都受罪。破醫院給我帶來的是今生最慘痛的代價,老實的老公沒找醫院扯皮,就是醫院里有個親戚,因此才來這里檢查,所有發生的事就這樣不了了之,他怕親戚在醫院里不好做。到目前為止只減免了住院的幾天費用,所有生寶寶的費用照出,好想跟這個醫院無關,更可悲的是住院費還是親戚出面跟院長協商的,醫院遇到我們這家懦弱的人真是燒了高香沒給它鬧事,終於讓我也體會到擁有一個無能的男人的悲哀!哎,說多了都是淚,生寶寶的傷口也沒處理好,疼到現在依舊沒痊癒。天啊!十月懷胎,這個該死的醫院就這樣斷送了孩子的性命,也讓我痛不欲生,讓我所有的家人沉浸在悲痛中,不是老公家人的阻止和老實,對我來說是他們都是庸人,不還給我和孩子一個公道,我的慘痛代價希望給那些選擇這個醫院的孕婦們一個警惕也是一個血教訓,不要讓悲劇重演……為了自己和寶寶選擇靠譜的醫院吧!費用高點都無所謂主要是安心。這個醫院給我帶來了終生的陰影,可憐我那夭折寶寶,這個醫院就是兇手,也是我今生的噩夢,讓我抑鬱,難過傷心💔,看著為孩子准備的衣服床奶瓶,簡直讓我😭得眼睛都要瞎了!
❼ 歷史上姓萬的名人有哪些
1、萬章
萬章,孟子高足弟子。一生追隨孟子,為孟子所喜愛。北宋政和五年(1115年)封為博興伯,從祀於孟廟西廡。萬章是最早揚名於歷史的萬姓先人。萬章對整理、編著《孟子》一書有一定貢獻。後人為紀念萬章為其修建了享殿陵園。
2、萬全
萬密齋,醫聖。原名萬全,號密齋。生於羅田大河岸,是我國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與李時珍齊名的著名醫學家,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多年,以兒科、婦科、痘診科享有盛譽。
在養生保健理論和實踐方面獨樹一幟,譽滿鄂、豫、皖、贛,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所著《萬密齋醫學全書》對臨床醫學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子目有《萬氏兒科》、《婦科發揮》等10多種,108卷。
3、萬勝
萬勝,,元末義軍領袖,明夏政權右丞相。元代德安府黃陂縣(今武漢市黃陂區)人。初從明玉珍起義,後任明玉珍所建大夏政權之司馬,因功升右丞相。
夏主寵愛之妻以弟婦故稱為明三。玉珍去世後,萬勝與知樞密院事張文炳之間存有隔閡,萬勝暗中派人殺死張文炳。張文炳曾善待明玉珍的養子明昭,所以明昭又假託太後彭氏旨意,弔死萬勝。
4、萬表
萬表,字民望,號九沙山人、鹿園居士,浙江鄞縣人,祖籍定遠。生於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卒於世宗嘉靖三十五年,年五十九歲。曾任明朝的都督同知。
表通經術,著書亦富,有《海寇前後議》、《濟世良方》、《灼艾集》、《經濟文錄》、《玩鹿亭稿》八卷等,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5、萬斯同
萬斯同,清初著名史學家。字季野,號石園,門生私謚貞文先生,浙江鄞縣人,師事黃宗羲。康熙間薦博學鴻詞科,不就。
精史學,以布衣參與編修《明史》,前後十九年,不署銜,不受俸。《明史稿》五百卷,皆其手定。著有《歷代史表》、《紀元匯考》、《儒林宗派》、《群書辯疑》、《石園詩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