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設中的中國美麗鄉村—安吉,與之前有什麼區別
安吉縣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
中文名稱: 安吉縣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湖州市
政府駐地: 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
電話區號: 0572
郵政區碼: 313300
地理位置: 浙江省西北部
面積: 1886平方公里
人口: 45萬
氣候條件: 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龍王山,大竹海,吳昌碩故居,山黃浦江源第一漂,靈峰勝境
車牌代碼: 浙EC、浙EF、浙EM、浙ES、浙EZ
安吉縣位於浙江省西北部,北緯30°38',東經119°53',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迅速崛起的一個對外開放景區,東鄰湖州市郊區、德清縣;南接杭州市餘杭區、臨安市;西與安徽省寧國市、廣德縣交界;北連長興縣。全縣轄16個鄉鎮(開發區),人口45萬,面積1886平方公里,建縣於東漢中平二年,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漢靈帝賜名「安吉」取之《詩經》「安且吉兮」。安吉經濟發展迅速,竹製品、轉椅、茶葉、筍製品、農用機動車、建材等產品都有上規模生產,具有輕紡、造紙機械、食品、化工、礦產資源開發等門類齊全,上規模的基礎工業,出口產品多種,涌現多種省優、部優產品、一批國優產品。 安吉縣縣人民政府駐地:遞鋪鎮靈芝西路1號,郵政編碼:313300。身份證代碼:330523。長途電話區號:0572。 車牌號:浙EC、浙EF、浙EM、浙ES、浙EZ。 城市名片 中國白茶之都、中國竹鄉、轉椅之鄉、水電之鄉、中國生態第一縣等。
安吉自然景觀
春秋時期,始築故鄣城(今址安城鎮古城村),曾一度作為越國首都,至秦代設鄣郡於此。漢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更設鄣郡為丹陽郡,遷治宛陵,並在鄣郡故地設故鄣縣。東漢末期,因故鄣縣轄境廣袤遼闊(大致包括今安吉縣全境、長興縣西南一部和安徽省廣德縣全境、郎溪縣一部),為強化控制,朝廷於黃巾大起義的第二年,即靈帝中平二年(185),割故鄣縣南境置安吉縣,縣治設於天目鄉(今孝豐鎮),取《詩經》:「安且吉兮」句,為安吉得名之始,故鄣、安吉兩縣均隸屬丹陽郡。安吉建縣始於此,至今已1800餘年。後有撤廢。三國吳寶鼎元年(公元266年),安吉屬新設的吳興郡。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廢郡並縣,安吉縣被撤,並入綏安縣。綏安初屬宣州,仁壽二年(公元602年)又改屬湖州。義寧二年(公元618年)復置安吉縣,屬吳興郡。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安吉改屬桃州。武德七年,安吉縣又被撤銷,並入長城縣(今長興縣),屬湖州。唐麟德元年(664),恢復安吉縣建制,隸湖州。安吉縣經過七十多年的撤而復設,從此穩定下來.唐開元二十六年(738),將縣治北移至今安城鎮址附近。宋元兩代,南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改湖州為安吉州,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改安吉州為湖州路,安吉仍分屬安吉州和湖州路。元至正十八年(公元1358年),安吉屬長安州(後改為長興州)。至正二十七年,又屬湖州府。明憲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析安吉縣分置孝豐縣。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升安吉縣為州,領孝豐縣。清高宗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安吉州復降為縣。民國初年,廢府設道,安吉、孝豐兩縣同屬錢塘道;民國 16年(公元1927年)道廢,直屬浙江省;後又相繼歸屬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六特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吳興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一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浙江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58年孝豐並入安吉時,仍屬嘉興專區(1970年改稱嘉興地區)。1983年7月,撤銷嘉興地區設立湖州、嘉興兩市後,安吉屬湖州市至今。截至2009年12月,安吉縣轄10個鎮、5個鄉:遞鋪鎮、孝豐鎮、 安吉自然景觀
梅溪鎮、報福鎮、杭垓鎮、良朋鎮、高禹鎮、章村鎮、天荒坪鎮、鄣吳鎮;昆銅鄉、溪龍鄉、皈山鄉、上墅鄉、山川鄉。 安吉自然景觀
毛竹蓄積量和商品竹均名列全國第一,是著名的「中國竹鄉」。特產有白茶、冬筍干、板栗、山核桃等。安吉又為全國聞名的「白茶之鄉」,安吉白茶在2000年被評為中國國際茶博覽會國際名茶金獎。安吉礦產資源豐富,被譽為「金砂」的黃砂、石英石、花崗岩、膨潤土等資源儲量大,質量地好,開發前景廣闊。安吉境內群巒疊嶂,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秀竹連綿,是新崛起的生態旅遊縣。位於靈峰山麓的竹子博覽園,集旅遊、娛樂、休閑、科研為一體,佔地600餘畝,各類竹種300餘種,被譽為「世界一流的竹種園」。龍王山海拔1587.4米,是黃浦江的源頭,奇峰怪石,古木異草,保存有1200畝的原始森林,為浙北第一峰,屬省級自然保護區,有許多稀有動植物,被稱為天然的物種園和基因庫。世界級特大型電力企業——華東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位於天荒坪大溪山巔,電站總裝機容量180萬千瓦,規模為亞洲最大,世界第二。電站與奇峰翠竹渾然一體,煞是壯觀。附近有藏龍百瀑、九龍峽、龍慶園等景點。
安吉縣
安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南朝梁文學家吳均是故鄣(安吉)人;一代藝術大師吳昌碩先生的故里在安吉鄣吳;著名林學家陳嶸誕生在安吉。縣內旅遊資源主要依託天荒坪風景名勝區、安吉竹鄉國家森林公園、龍王山自然保護區等。在那裡,有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她上庫海拔近千米,為世界上水頭最高的抽水蓄能電站,高山平湖,極具觀賞性。有世界上品種最全,面積最大的竹類公園——安吉竹子博覽園和展示竹之文明史的全國惟一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有曾拍攝過《卧虎藏龍》的中國大竹海景區,藏龍百瀑景區,有千年古剎靈峰寺,有集詩、書、畫、印於一身的吳昌碩先生之紀念館等等。 安吉地處浙江省西北部,鄰近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城市,被譽為「都市後花園」。安吉山清水秀,環境優美,也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內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這里「川原五十里、修竹半其間」;這里,「修竹拂雲當戶聳,暗泉明玉繞亭飛」。安吉,建縣於東漢靈帝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取《詩經·無衣篇》「安且吉兮」之意,至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安吉山川秀美,人傑地靈,尤以「竹」而聞名天下,素有「中國竹鄉」之美譽。這里有世界上散生、混生竹種最為齊全的安吉竹博園,有「竹類大觀園」之稱,園內的中國竹子博物館收錄了人類五、六千年的竹文化史;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雄偉壯觀;《卧虎藏龍》、《像霧像雨又像風》外景拍攝地中國大竹海;森林公園靈峰寺千年古剎鍾鼓悠揚;黃浦江源—龍王山無限風光在顛峰。此外,藏龍百瀑、大漢七十二峰、白茶谷、芙蓉谷、吳昌碩紀念館……處處皆美不勝收。近年來,安吉旅遊業發展迅猛。2002年接待遊客達206萬人次,旅遊收入十分可觀,並在創建最佳人居環境和旅遊大縣,在走生態立縣——生態經濟強縣的道路,政府對旅遊業的發展也給予了許多優惠政策、措施,並把招商引資工作列為縣委、縣府1號工程。 安吉縣
人文景觀獨特,古跡較多。是近代藝術大師吳昌碩的故鄉,被譽為昌碩文化之鄉。縣內有其故居,衣冠冢和十年耕讀的「蕪園」,縣城建有吳昌碩紀念館和昌碩公園。靈峰山腳的靈峰山公園古木參天,始建於五代的靈峰寺在其景區內,是千年古剎,香火鼎盛。獨松關、靈芝塔、運鴻塔、奉憲禁碑、安城古城牆、古城遺址等古跡均有源遠歷史。 安吉生態環境優越,旅遊資源豐富,屬最佳人居環境。中國大竹海、白茶谷、九龍峽、芙蓉谷等景點,讓遊客領略獨特的自然風光、竹海、奇峰,山林中建有多處避暑山莊和度假村
旅遊線路如下:(1)浙北大峽谷,有著豐富的人文景觀及燦爛的歷史文化(2)懸崖皮筏漂流,可以感受到劃著橡皮艇,穿梭急流,飄在空中,所以號稱「天上第一漂」的美譽(3)中南百草原 園內林深花奇、鹿奔雁翔,八景十八園,,植被覆蓋率達95%,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
安吉縣是全國聞名的竹鄉
安吉濃郁的鄉土風情孕育了璀璨的民間藝術,竹鄉的民間藝術也充分展示了安吉人民智慧厚重的民風。舞蹈、舞獅、犟驢子、旱船、花燈等民間踩街活動形式多樣,廣為流傳;竹雕、竹刻、竹編等工藝技術精湛,巧奪天工;戲曲、書畫藝術流派紛呈,異彩四射。2000年,安吉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書畫)之鄉稱號。繼承吳昌碩大師遺風的民間書畫,良好的生態環境孕育而生的風光攝影,以日常竹製生活工具為演奏樂器、民間藝人自編自演的打擊樂《竹樂》,都是蜚聲海內外的安吉民間藝術精粹。 安吉節慶活動 4月清明節前後 湖州含山蠶花節 4--5月 湖州苕溪茶會 中國湖州國際湖筆文化節 9月 南太湖捕撈節 9-10月 中國竹鄉生態旅遊節 農歷重陽節前後 莫干山登山節
境內有兩座大型水庫,兩座中型水庫,各類山塘水庫5000餘座。水力資源蘊藏量7.7萬千瓦,現已開發利用3.5萬千瓦。全縣已建成100多座小水電站,年發電能力突破1億千瓦時。動態總投資近100億元的國家重點工程— 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達180萬千瓦,相當於6個浙江秦山核電站一期容量,工程經過建設者歷時8年的緊張建設,全部機組已於2000年底正式並網發電。
氣候特徵
安吉氣候宜人,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總特徵是:光照充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安吉縣農業資源豐富,擁有竹筍、白茶、高山蔬菜等一大批名優、新、特、農產品,農業產業化經營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安吉環境優美,大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准,水體質量極大部分在二類水體以上。 竹子博物館
2004年平均氣溫偏高,雨水略偏少,光照充分。特點是冬季(1-2月)雨水充沛,開春雨水偏少,梅雨正常;台訊期有多次台風外圍影響,但利多弊少;秋旱較重,年末降大雪;冬季氣溫略偏高,有階段性寒凍;初春回溫快,但春季溫度變幅大,有春寒出現;出梅後高溫明顯;秋季低溫出現偏早。年平均氣溫16.6℃,較常年平均高1.0℃,全年除9月、10月的平均氣溫較常年低0.1℃和0.4℃外,其餘月份均偏高。年極端最高氣溫38.7℃,出現在8月8日,極端最低氣溫-8.5℃,出現在1月25日。全年≥35℃高溫日37天。無霜日243天,較常年偏多。穩定通過10℃的回暖期在3月27日,比常年提前3天。 年降水量:1344.1mm,接近常年值1400mm,雨日140天,比常年平均偏少24天,全年出現2次暴雨,其中6月25日出現日雨量97.4mm的暴雨,是大范圍的梅汛期暴雨;7月15日出現日雨量61.4mm,是局地性的雷陣雨暴雨。 中國大竹海
7月份出現了三次大風天氣,3日受「蒲公英」台風外圍的影響,風大雨大,12小時雨量30mm,達短時暴雨,最大風力7-8級,12日和30日的局部的強對流天氣,風力達9-10級,三次大風天氣造成一些莊稼倒伏、一些樹木、簡易廠房、車棚、廣告牌、雨篷遭風損,強對流還使不少用電設備、家用電器被雷擊損壞。秋旱較重災不重,從9月15日到11月8日,該時段雨量11.2mm,和常年量154.6mm相比,只佔了7%,也是1960年來同時段最低值。 年日照時數2009小時,比常年值多160小時。
經濟概況
安吉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迅速,位於縣城的浙江省安吉經濟開發區,佔地442公頃,地理位置優越,投資政策優惠。安吉有上規模的經濟工業園區多處,重點發展綠色工業。全縣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產業結構繼續改善。2009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59.52億元,比上年增長11.2%,高於全市1個百分點,增幅位居全市第一。在159.52億元的國民生產總值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8.13億元,增長1.1%;第二產業增加值77.27億元,增長9.9%,其中工業增加值67.28億元,增長8.4%;第三產業增加值64.13億元,增長15.5%,第三產業增加值比重突破40%,比上年提高1.4個百分點。 經計算,2009年全縣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為34978元,按6.831年平均匯率折算為5120美元,首次突破5000美元大關。 在統計數據中,2009年我縣農林漁牧業穩定發展。2009年,在國家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和市場價格回升的引導下,我縣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增長,確保了農業生產的平穩增長,實現農業增加值18.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超南潯、德清,總量排名全市第二。 產業結構繼續優化,工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2009年三次產業結構更為均衡,從上年的12.0∶49.2∶38.8調整為11.4∶48.4∶40.2,第三產業比例上升,首次突破40%,高出全市比重3.9個百分點,我縣工業比重比去年略有下降,總比例為48.4,依然占據主導地位。 第三產業快速增長,分別超過一產、二產14個百分點和5.6個百分點。2009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增長15.5%,增幅全市第一,比全市平均水平高0.7個百分點,對全縣增長貢獻率達56.1%。從各行業增加值情況看,金融業與房地產業增長最快,分別增長34.7%與23.2%,增速較上年相比,分別提高13.7、10.5個百分點;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其他服務業分別增長3.0%、15.4%、9.3%和14.5%。
風景名勝
龍王山
黃浦江源頭坐落在浙江安吉龍王山自然保護區內,主峰(海拔)1587.4米,這里雲纏霧繞,連綿起伏的群山,長達二十餘里的大峽谷,雄險的山勢,幽深的原始森林,奇特的飛瀑,爛漫的杜鵑,磅礴的雲海,瑰麗的日出,「天公造化千澗匯就黃浦源頭」在海拔1350米處,有自然歷史遺產千畝高山沼澤地,是地質學上的奇觀,也是亞熱帶罕見的自然景觀一絕。 龍王山上,山勢險要,形成奇峰異石和懸崖陡碧,有多處優美的天然風景點。如仙人洞、龍頭瀑布、雲龍飛瀑、水滴石穿、仙人鋸板、水車岩等十餘處,並有著古老而有趣的不少民間傳說。這里的植被豐富,生態平衡,行跡所至,雲錦杜鵑滿山開放,密林之中流鶯婉轉動聽。這里動植物資源豐富多彩,經考察鑒定有138科、406屬、668種,其中屬國家二、三類保護的稀有珍貴樹種不下幾十種,「四不像」、「梅花鹿」「娃娃魚」等稀有動物也間有出沒。游者登攀而上,自有超凡脫俗、飄渺迷幻之感。山上氣候變化萬千,宛如五彩繽紛的萬花筒。時而雲蒸霧起,如天女散花,布滿僧深溝巨壑,朦朦朧朧,一片如煙如紗;轉眼間又雲散霧消,群峰疊翠,水木清華。可以體會到郭熙所說的「雲來山更佳,雲去山如畫,山因雲晦明,雲因山高下」的美學情趣。
大竹海
安吉竹林面積98萬畝,毛竹蓄積量居全國之冠;有十分豐富的地下礦產資源,現已查明金屬與非金屬礦藏42種,其中膨潤土、石灰石、花崗岩、石英砂、黃砂等貯量大、質量 好、品質高,安吉黃砂被譽為「金砂」,「安吉紅」花崗岩在華東地區首屆花崗岩博覽會上得分第一。膨潤土儲藏量在1000萬噸以上,已成為亞洲和國內最大的生產加工基地。安吉還有豐富的土特產,如筍干、板栗、山核桃、白茶、白果、竹葉黃酮。中國大竹海地處安吉南大門港口,是該縣距省會杭州最近的一個旅遊景區。清代王顯承的《竹枝詞》寫道:「遙憐十景試春遊,東嶺迢迢一徑幽。記得碧門村口去,籃輿輕度到杭州。」《孝豐縣志》記載:港口境內與餘杭交界的幽嶺,「其嶺峻絕,修竹蒼翠,拂人衣裙」,峰巒綿延起伏,坡陡峻峭,峽谷深邃,故得名「幽嶺」。自南宋後與獨松、百丈並列為「天目斗關」,形勢險要,歷史上為兵家必爭之地。近年來,隨著國內生態旅遊的興起,竹鄉安吉,這塊美麗的凈土,正日益成為都市遊人嚮往的綠色之地。與此同時,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竹鄉的吃、住、行、游、購、娛等設施日益完善。便捷的高等級公路,把安吉與上海、杭州、南京、蘇州等緊密相連。距杭州58公里,離湖州55公里,至上海215公里,於南京235公里……這里的竹,依山傍水竹連竹,山連山,滿目蒼翠。風吹竹涌,風止竹靜。進入竹海,遊人恍若置身於綠色夢幻之境。萬頃竹波,竹聲濤濤。這里是奧斯卡獲獎電影《卧虎藏龍》林間戲的拍攝地。
吳昌碩故居
吳昌碩(1844--1927),名俊、俊卿,字昌碩,別號缶廬、苦鐵、大聾,浙江省安吉縣人。吳昌碩誕生在苦難深重的舊中國,青少年時期即逢戰亂,輾轉逃亡,歷盡艱險。中年時期過著「飢看天」的窘迫生活,一生飽經風霜,而這正是其藝術得以深廣博大的生活基礎,時代造就了這位巨人,豎起了中國美術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家鄉人民為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家,於1986年建成了吳昌碩紀念館,1998年吳昌碩紀念館新館交付使用,新館坐落在昌碩公園內,館舍與環境融為一體。紀念館共有展廳面積500平方米,二樓設有《吳昌碩生平圖片展》及《吳昌碩作品展》,一樓為臨時展廳,可供舉辦各類展覽,館內藏有吳昌碩的書畫印章、詩文信札、生前用物,其後人、弟子以及當代知名書畫家的作品。紀念館編輯出版了《館藏吳昌碩作品集》、《吳昌碩》等。吳昌碩紀念館已成為安吉縣對外交流的窗口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竹海荷花山
荷花山景區位於安吉黃金旅遊線,全國生態示範村安吉天荒坪余村。這是一個非常自然而神奇的全新景區,一山擁九峰,北高南低,山體橢圓似花瓣,狀似一朵盛開的蓮花,山上竹海茫茫,綠色滔滔;山中泉水淙淙,碧河盈盈;林中小路曲回盤繞,鳥鳴幽幽。後梁時代的吳越王錢鏐也正是看中了這塊靈山秀水,在此親手操辦建成華東地區最大的尼姑庵—隆慶庵.此庵深藏在竹海蓮峰下。因庵擇靈地,有求必應,因此香火極盛。景區以四古為特色,有千古不衰的生物物種—百歲娃娃魚;有千年古樹之王——銀杏;古村、古樹、古庵、古生物融為一體,如同一道古畫。在這里您可以領略佛門凈地幽雅深厚的佛教文化氣息,凄美動人的傳奇故事,感受竹鄉風情,山野妙趣。相信美不勝收的荷花山會使您心情神貽,留戀往返。這里是一片未曾污染的純凈之土、這里是一處遠離喧囂的世外桃源、這里有歷史久遠的福壽文化、這里有千古不衰的生物物種、這里更有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態……
黃浦江源第一漂
黃浦江源第一漂景點,位於中國竹鄉——浙江安吉縣遞鋪鎮鶴鹿溪村境內。漂流全程長達4.5公里,60分鍾遊程。途中起伏落差適宜,時而水流平緩,時而急流險灘,她以「生態參與性旅遊」為核心理念,是觀光和娛樂完善的融合。一路行程,兩岸風光旖旎、水面野鴨伏鶩、水底魚蝦助興,水草伴隨著竹筏搖曳。可謂一路行程一路景,田園風光橫趣生。景區不遠處「鱷魚山」巍然聳立,胡宗南、諸樂三等名人軼事給當地留下了不少美妙的傳說。覽遍天下清麗地,黃浦江源第一漂。游黃浦江源第一漂流景點,需要你有勇有謀、有膽有識。參與漂流必須勇闖五關。第一關:蜻蜓點水;第二關:乘風破浪;第三關:急流勇進;第四關:飛流直下;第五關:二龍戲筏,同舟共濟。時下,正是旅遊旺季。看慣了高樓大廈、車水馬龍,梳理一下自己的心境,來黃浦江源第一漂,領略大自然山水相融、人世間和衷共濟的激情人生吧!一定不虛此行。
藏龍百瀑
藏龍百瀑景區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天荒坪,距縣城25公里、杭州68公里、湖州62公里、上海230公里,離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僅一公里,是新近開發的原始生態景區,坐落在密林險崖、群瀑之中,是由眾多瀑布蜿蜒而下所組成,故名「百瀑」。瀑布落差最高達60米,為浙江省罕見的瀑布群。俗話說深山藏寶,景區內有多種野生動物和珍貴的中葯材,近百種國家保護樹種。兩岸千米高山對峙,奇石碧潭,古樹參天,空氣清新。瀑潭澗溪,龍吟傳聲,原始古樸。景區夏天氣溫涼爽,寧靜幽雅。冬天百瀑冰凌,天造奇觀,雪景迷人,堪稱「江南一絕」,景物令人回味,木橋、棧道、茅廊、索橋,更為您的游興添上幾分喜悅。同時景區內還有一段太平天國「小梁山」的歷史故事,以及後人所保留的遺跡,呈現給您的又是一番動人的歷史場景。「藏龍百瀑」沉睡千萬年,龍年醒來,橫空出世,撩開神秘面紗。一個集奇、特、驚、秀、幽於一體的原始景區等待著您的光臨。
中南百草園
中南百草園是長三角地區最大的新型旅遊休閑觀光園之一,距縣城3.7公里,佔地3500餘畝,已投資1.5億元。園內林深花奇、鹿奔雁翔,有八景十八園,景色極其秀美,植被覆蓋率達95%,是天然的綠色大氧吧,是安吉生態的縮影,是國內外名人頻繁來訪的知名景點。園內有全球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群落,有千年朱家古井。是省野生動物馴養基地;全國野生動物保護科普教育基地;清華大學、復旦大學EMBA總裁班培訓基地;上海市和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等高校的生態環境教育實踐基地;現為聯合國環境與可持續發展教育提供活動空間;是東吳名將朱治、朱然的故里;已承辦國際旅遊小姐冠軍總決賽、國際山地極限運動等多項高檔賽事;是旅遊觀光、團體拓展運動、休閑度假和國際會務的好去處。已通過ISO9001和ISO14001管理體系認證,成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目前正在申報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南百草園是一個奇特的全新景點,她可以和其它任何景點組合最佳旅遊線路,越來越被旅遊界所推崇。
竹博園
安吉竹博園位於中國著名的竹鄉——浙江省安吉縣境內。距杭州65公里,湖州64公里,上海226公里,南京230公里,交通非常便利。安吉竹博園是國「AAAA」級旅遊景區,是竹鄉旅遊的經典之作,王牌景點。到竹博園游覽,可以一覽世界各國的奇篁異筠,洞悉千載的竹子加工利用史。清風搖曳,竹影婆娑,佔1200畝的園內,遍植各類竹子400餘種。置身其間,彷彿走進竹的海洋,它們有的偉岸凌空,有的低矮匍匐;或細如棒針,有的葉大如帛;有的色彩斑斕,有的古怪扭曲。 秋冬觀竹,可觀竹的形態,觀竹稈的顏色和形狀,觀竹葉形,而春夏之際,觀看竹筍,則更是興趣盎然。且不說筍殼呈黑綠色的烏芽筍,紫紅色的金竹、青色的四季竹,花的角竹,也不說形如纓花槍的槍刀竹,甜的甜筍,苦的苦竹,單說那哺雞竹和黃甜竹,就讓人瞧上半天了。 在翠竹從中,運用獨具匠心的造景藝術,述說源遠流長的竹子傳說和典故。泥牆壘築的茅草房,栩栩如生地訴說著孟宗哭竹的故事;特異造型的竹廬,活靈活現地再現斑竹傳說;「墨竹院」,翰墨飄香;「竹峰棧道」,更著實體驗了一番《卧虎藏龍》中竹林騰飛的意境。 中國竹子博物館是6000年竹文化的濃縮,是中國一流、世界領先的竹子專業博物館。全館佔地12000平方米,分歷史廳、資源栽培廳、文學藝術廳、工藝集萃廳、國際陳列廳等八個展廳。竹編《清明上河圖》,《蘭亭序》,世界最粗最大的巨龍竹,實心的古里竹等。以豐富的展品,詳實的史料,了解中國豐富的竹資源、悠久的竹歷史和光輝燦爛的竹文化。 竹博園內還備有豐富多彩的活動和節目。如鳥藝表演、跑馬、賽車、野營、燒烤、垂釣、穿竹迷宮、破梅花八卦陣、聽竹音樂、賞竹舞、或是湖上盪舟、或是林中品茶……韻致窮!
九龍峽
九龍峽景區位於浙江省安吉縣境內,以擁有世上獨一二的千年白茶而得名,距世界第二、亞洲第一的天荒坪抽水蓄能電站僅2公里。距縣城27公里、杭州70公里、上海240公里、湖州64公里。當您步入九龍峽時,一軸濃墨重彩的山水畫便展現在您的面前,蒼山碧樹、陡壁懸崖、花藤翠竹、秀水逶迤、峰迴路轉、目不暇接、萬古的馨靜,曠世的幽謐,恍若進入仙境。在這里,九條大瀑布恣意奔瀉,相傳是龍的九子在此游戲玩耍。登上古道、棧道、木橋,它們有的象嫻靜的少女,斯斯文文流積成藍瑩瑩的深潭;有的翻江倒海、奔騰不羈呼嘯而下;有的似天上銀河、白練倒掛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有的彷彿從天際騰空而泄、不可一世,惹得一峽秀水百瀑千姿、盡顯風流。蔥郁茂盛的原始林,險崖突兀、虯樹偃側、靈木仙草、世塵不染、原汁原味的生態風貌,令人心肺頓洗、寵辱皆忘。歡迎您來這里盡情領略這寧靜、純真和大自然富有生機的恩賜。
大石浪風景區
深溪大石浪地處浙北地區,中國竹鄉安吉縣報福鎮深溪河畔,這里是黃浦江的發源地,是古原生態的博物館。大石浪處於海拔300米至1200米之間,高差800餘米,垂直高度260米,有100層樓高,是亞洲第一大石浪,現稱「東亞大石浪」。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地質之父李四光考察此地,推斷此系第四紀冰川遺跡。也有科普學家推論大石浪的地殼變動,亞歐大陸板塊擠壓造成山崩地裂所致。
天下銀坑
「天下銀坑」景區以中國竹鄉萬頃竹海為背景,以亘古奇石為點綴,有山的雄偉,有水的靈秀,更有千古流芳的歷史傳說。身臨其境,您會由衷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曾獲得奧斯卡最佳音樂獎的美籍華人譚盾游畢感言:「銀坑美景天下秀」。 景區區位優勢獨特。它坐落在安吉天荒坪核心旅遊區內,距「竹博園」、「天荒坪電站」、「藏龍百瀑」、「黃浦江源第一漂」等著名景點車程均在15分鍾以內。它是「中國毛竹產業化示範基地」,「毛竹科技現代園區」,更是中國獨一二的「生態影視基地」。景區分:竹海俯瞰區、奇竹觀賞區、峽谷戀石區、生態影視區、仙子賜茶區。 景區內山路蜿蜒,有緩有急,起伏不斷;一路上聽得流水聲聲,有若瀑布轟鳴,有若小橋流水,各不相同;置身於竹的海洋中,滿目蒼翠,涼風習習,讓人盡消胸中濁氣;景區面積廣闊,湖泊溫柔,峽谷崢嶸,是舉行各種戶外體育、健身項目的理想之所。 馮小剛執導的《夜宴》已在此「開席」,譚盾、葉錦天、袁和平、章子怡、葛優、吳彥祖、周迅等多位國際級主創、主演都如約「赴宴」,黃健中執導的由著名演員陳寶國、尤勇等加盟的大型電視連續劇《越王勾踐》在此關機。 華誼兄弟又一部巨作《心中有鬼》紛至沓來,范冰冰、劉若英、黎明將齊聚「天下銀坑」。 在《夜宴》的媒體見面會上,馮小剛導演深情地說:「安吉「天下銀坑」景區不僅是旅遊者的天堂,更是電影人的福地!」並欣然題字:「銀坑竹海甲天下」。
❷ 浙江安吉慶合建設有限公司怎麼樣
浙江安吉慶合復建設有限公司是制2017-04-25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湖州市安吉縣昌碩街道雲鴻西路247號(銘鴻公寓)3幢205室。
浙江安吉慶合建設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523MA29JFX387,企業法人陸雲,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浙江安吉慶合建設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浙江安吉慶合建設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❸ 安吉縣建設銀行2015年招聘錄取名單公示
安吉縣建設銀行2015年招聘錄取名單公示請登錄華圖網校官網的銀行招聘考試一欄進行查詢!
推薦參考《《《安吉縣建設銀行2015年招聘錄取名單
❹ 安吉在建設中國美麗鄉村中的工作亮點及不足
近年來,我縣致力於建設中國美麗鄉村、推動竹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政府推動、百姓參與、上下合力」的良好氛圍,效果顯著。安吉的中國美麗鄉村和竹產業發展更是全國山區半山區縣市典範,倍受社會各界的肯定和中央省市級各類媒體的關注。縣宣傳部門為提高安吉知名度與美譽度,積極為安吉對外宣傳進行吆喝,營造聲勢。一是主動走出去。宣傳部門及時將縣內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和竹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整理,製作宣傳資料由部領導親自前往北京、上海等地與主流媒體進行溝通,爭取在全國有影響的媒體上報道安吉建設與發展成果;二是誠心請進來。在與主流媒體溝通的同時,創新形式力邀媒體到安吉采風,實地感受安吉的中國美麗鄉村建設和竹產業對安吉地方經濟的推動作用和提高農民生活的重要影響,通過記者體驗、百姓暢談等形式生動報道;三是做大做強外宣工作。由常委宣傳部長、分管部長親自帶隊到北京、上海等地與主流媒體負責人聯系協商,力爭播精品、上頭條、擴影響。目前溝通的均是在長三角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媒體,如中央電視台、上海東方電視台等。繼2009年9月15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以《經典中國輝煌60年》為題頭條報道我縣良好生態環境與建設成果後,12月27日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再次以《浙江安吉竹產業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為題報道了我縣竹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以及如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實現安吉經濟社會快速協調發展。12月28日,央視一套與央視新聞頻道在7點至8點時段的《朝聞天下》欄目中分別以《村莊名片》、《記者體驗:竹子改變生活》、《農民2009:農民老李的致富三級跳》、《數字增收》為題全面報道安吉縣政府在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與地理優勢情形下,政策支持、技術幫扶、產銷跟蹤,因地制宜推動竹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切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成功做法與典型經驗。通過以記者體驗、農民說安吉、數字證實等不同形式報道安吉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與竹產業發展,使安吉對外形象進一步提升,知名度進一步擴大,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作為全國權威主流媒體的中央電視台在重點欄目如此高頻率報道安吉,在安吉對外宣傳歷史上罕見的。這也反映了安吉對外知名度與影響力在擴大,安吉政府帶領農民增收致富效果是明顯的,更是符合安吉山區半山區自身特點的。 浙江省安吉縣委縣政府按照生態立縣理念,注重領導方式、思想觀念、載體平台、制度政策、服務方式的五大創新,充分發揚安吉人兼容並蓄、敢為人先、虛心有節、挺拔向上的竹精神,以打造「中國美麗鄉村」為抓手,全力把全縣187個行政村建設成為「村村優美、家家創業、處處和諧、人人幸福」的全國生態環境最優美、村容村貌最整潔、產業特色最鮮明、公共服務最健全、鄉土文化最繁榮、農民生活最幸福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據安吉縣委副書記王樹介紹,為保證中國美麗鄉村建設的科學有序,縣委縣政府把全縣作為一個大鄉村來規劃,把每一個村當作一個景點來設計,把每個農戶當成一個小品來改造。現已把全縣所有行政村劃分為40個工業特色村、98個高效農業村、20個休閑產業村、11個綜合發展村和18個城市化建設村,並出台了《中國美麗鄉村實施意見》,明確了實施架構、評價標准、考核辦法、獎勵政策和長效管理機制,使「中國美麗鄉村」建有方向、評有標准、管有辦法,使新農村建設從一個宏觀的方向性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工作實踐,創造了具有鮮明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安吉模式」,培育了「敢為人先、堅忍不拔、同心協力、求真務實」的「安吉精神」。 王樹告訴記者,安吉縣通過實施環境、產業、素質和服務「四大提升工程」,大力推進「中國美麗鄉村」建設行動,使安吉經濟社會發展邁上了新的台階,昔日被國務院列為太湖水污染治理重點區域的安吉,如今被稱為中國竹鄉、中國白茶之鄉、中國椅業之鄉、中國竹地板之都、長三角最具投資價值縣,成為長三角地區大城市產業轉移、要素外溢的「首選之地」和都市人群摒棄浮躁、回歸自然的「休閑樂園」。 據了解,安吉農村產業發展按照「一產調優提效、二產調強提質、三產調大提速」的發展思路和「一產接二連三」的產業互動目標,培育發展了一批具有區域特色、競爭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使農業變強了,2008年,全縣竹產業銷售額達108億元,白茶產值7.8億元,已建成農業休閑觀光園區13個,面積7萬畝。2009年上半年,全縣休閑農業園區共接待遊客307萬人次,旅遊收入12.25億元,拉動農民收入增長2.3個百分點;「農家樂」經營戶達520戶,8800餘張床位,全年可接待遊客68萬人次,解決農民就業3萬人,實現收入1億元。讓農民變富了,2008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10343元,高於浙江全省農民人均收入1000多元。農民富不僅表現在經濟上的富庶,還表現在農民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農民的保障水平不斷提升,農民的文化生活不斷豐富。把農村變美了,建成了全國優美鄉鎮12個,省級生態鄉鎮13個;形成了體系完善的「戶集、村收、鄉運、縣處理」的農民生活垃圾處理網路,垃圾收集率達95%;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1%,建成生態公益林100萬畝,空氣質量和水質量保持Ⅱ級以上,走進安吉就像到了一個巨大的生態公園,山美、水美、田園美。城鄉也更加和諧了,縣城以山為脈,以水為徑,形成群山環繞水穿城、青山碧水綠綿延的生態城市形態,廣大農村把生態村建設與小康示範村創建等有機結合起來,整體推進,全縣城鄉收入差距比達到1.96:1,一些經濟活躍鄉村的農村戶口甚至已經成為讓城裡人羨慕的身份。 良好的生態環境也是一種優勢資源,關鍵是如何把生態資源變成生態效益。安吉基於這種理念,大力挖掘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的潛力,集中精力打造中國名牌農產品和優勢農產品,讓越來越多的農民增收致富,同時耐心尋找跨越式發展之路,利用生態環境優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業,建設大都市後花園,打造休閑度假天堂。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發展,讓安吉人得到了第一桶金,大批城市遊客的到來又使安吉的第三產業迅猛發展。農民由一產「接二連三」(靠一產優勢發展二產、再靠生態優勢發展三產)正在向「跨二進三」(跨越二產,依靠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直接進入三產)發展,闖出了一二三產聯動、綜合協調發展的新路子。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著名三農問題專家溫鐵軍認為,對於「安吉模式」應該全面、系統地來看待和認識,其中有很多值得總結、借鑒和推廣的經驗和理念。比如「安吉模式」把各地的領導幹部忽視的生態資源轉化成了資本,大力發展農業三產化,讓農民分享到了第三產業的資本收益,使農民靠三產增收,而不是靠一產增收,實現了跨越性的發展,這為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再添一計。再比如,安吉一個縣的產值僅相當於蘇南的一個村,一個縣的財政僅相當於蘇南的一個鄉,但是安吉新農村建設的基本建設水平卻達到了日韓的水平,而且不是一個兩個點,可以隨處下車,隨處去看。這也為新農村建設怎麼搞、怎麼以極低的成本讓千家萬戶實現生態農業環保農村、是不是只能在高度發達地區才搞得成、是不是財政拿足夠的錢才搞得成提供了活生生的範例。 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局長甘士明在發言時說,美、新、富、榮四大要素構建了美麗鄉村,支撐了「安吉模式」,走出了一條適合安吉特點的新農村建設發展路子,也為推進新農村建設提供了有益的嘗試,做了最好探索。特別是把保護生態和經濟發展有機結合起來,突出農民創業和農民增收這個根本著眼點,依靠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打造鄉村旅遊產業,拓展農業的發展功能,使把整個農業產業附加值得到了最大提升,創新了農業產業創新模式,很有推廣價值;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把資源進行充分地整合,吸收相關的社會資本和農民資本來進行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用以獎代補的這一點點資金撬動了比較大的社會資源來共同建設新農村,也值得借鑒。 與會專家認為,「安吉模式」演示了新時期中國農業、農村生態與產業協調發展的運作軌跡,體現了通過發展第三產業、特別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增加農民收入的創新思路,實踐了山區、半山區、丘陵地區推進生態立縣和生態強縣的發展方式,揭示了特定地區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本規律,具有較強的推廣價值。從「安吉模式」的理論依據和實踐價值看,有四條經驗值得借鑒:一是堅持以農為本發展戰略,跨二進三,實現「三農」跨越式發展。安吉圍繞竹子、白茶、蠶桑這三個農業主導產業做足文章,大力發展二三產業,真正做到了農業「接二連三」,同時大力打造縣域經濟整體品牌優勢,形成了「中國竹鄉」、「中國首個生態縣」和「中國美麗鄉村」三張亮麗的「名片」,進而使農業在「接二連三」的同時實現「跨二進三」,變農業資源為農業資本,在要素重新定價、重新分配中占據主動,實現了「三農」跨越式發展。二是堅持生態先行發展戰略,強調自然和諧與生態文明,推動「三農」可持續發展。安吉善於挖掘和保護生態、善於經營生態,通過優良的生態和優質的服務,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生態效益,把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產生了綠色GDP,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三是堅持文化立縣發展戰略,內促外延,走內涵式發展道路,實現「三農」科學發展。安吉憑借底蘊深厚的文化,立足於文化消費的民族性、生態性和專業性,作好農村文化消費這篇大文章。通過不斷挖掘與傳承,大力發展「一村一品」的農村文化,涌現出了書畫村、畲族文化村、生態屋、山民博物館等各具魅力的文化景觀和文化現象,形成了發展農村的第三產業、吸引城市遊客的一大賣點。四是堅持精神傳承發展戰略,突出理念思路轉變,實現「三農」和諧發展。安吉把「奮戰五年·再造安吉」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精神支柱,傳承先賢遺風,弘揚安吉精神,上下同心,一年連著一年抓,一屆接著一屆抓,一事跟著一事抓,鍥而不舍,不斷在推進中完善,在落實中提升;通過充分尊重農民意願,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真正做到了全縣覆蓋、全民參與,共同打造美麗鄉村、共同建設幸福和諧的美好家園。 「安吉模式」對推進全國新農村建設有三大啟示:一是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走城鄉一體化的道路,採取一二三產業統籌發展的模式,統一規劃,一起推進,統籌發展。「三農」問題的解決,並非只有依靠工業化和城市化。「安吉模式」通過開發內源改變了農業弱質本性,使農民可以不離開自己的故土,也能做到安居樂業,生活在清新的自然風光中,享受著城市的現代文明,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具有創新意義的「三農」解決方案。二是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沒有統一的模式可循,但必須有統一的發展思路。每個地方都有自己不同的區位條件、地緣優勢、產業優勢,應該准確定位,科學決策,選擇符合自身特點的發展道路。農業資源可以轉化為農業資本,山區的生態、環境和文化作為重要的資源同樣可以轉化為資本。只有著力拓展生態、文化的功能,向休閑、觀光、旅遊、環保等方面轉移,才能實現農村的良性循環,才能拓展農業的多種功能。安吉的實踐告訴我們,山區縣的資源在山水,潛力在山水,山區縣的發展完全可以摒棄常規模式,走出一條通過優化生態環境帶動經濟發展的全新道路。三是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統籌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包含環境建設、節能減排、傳承農耕文化、發展休閑農業等豐富內容。老百姓的幸福感並不一定與GDP的增長成正比,在人們解決了溫飽問題,生活水平達到小康後,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是影響人們幸福感的直接因素,他們需要綠色GDP、務實GDP;農民收入與財政收入的增長並無必然關聯,富民與強縣並非完全是同一個概念,安吉2008年的財政收入不足15億元,但安吉農民人均收入達到10343元表明,強縣並不等於富民,只有富民基礎上的強縣才最值得推崇。 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主任王守聰告訴記者,舉辦此次研討會就是集中有關部門、地方和專家學者的智慧,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安吉模式」進行梳理和研究,探討在農村推廣「安吉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為通過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促進新農村建設樹立一個鮮活而又生動的典型。 王守聰透露,今年10月底,農業部還將聯合國家旅遊局、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安吉舉辦「中國(安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高層論壇」,屆時將召開「中國旅遊協會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分會成立大會」和舉辦「2009首屆中國(安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遊節暨中國美麗鄉村節」,進一步通過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推進山區、半山區的新農村建設。
❺ 未來幾年安吉縣將怎樣發展建設交通
單錦炎書記一行實地踏看了曉南線梅溪段工程建設、11省道繞城線起點段、宏宇物內流中心和容交通客運中心樞紐新址,認真聽取了安吉縣交通運輸局今年以來工作完成進度、下半年工作安排和未來五年發展規劃等方面情況的匯報。
單錦炎書記對安吉縣交通運輸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認為安吉縣交通運輸局班子團結一致,工作思路清晰,重點突出,今年幾項重點工程建設推進有力,並指出,交通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先導性產業,交通運輸部門要當好「再戰五年,幸福安吉」的先鋒。
單錦炎書記要求,下一步縣交通運輸部門要加快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休系,建設大交通。一是項目帶動,今、明兩年要投產一批項目,並確保一批重大前期項目取得新進展;二是民生推動,大力推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加大財政對公共交通的扶持力度,大力提升公共交通形象;三是管理聯動,外部管理上要提升服務能力和監管能力,內部管理上要加強廉政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同時要做大做強國有資產,運作好交通平台。
凌建榮副縣長、張建樂書記也就下一步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