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義馬市的建市原因及歷史
自己寫太慢了 復制了網路上的 呵呵 1981年中央批准建市 和深圳一塊批得,原因當然是因為義馬有煤啦!
義馬市地處黃河流域,在兩京(西安、洛陽)之間的崤澠故道上,為秦(靈寶)、漢(新安)兩函谷關之間的咽喉地帶,自古以來,兵家必爭,商賈必越。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中華民族的先輩在這里定居生活,繁衍生息。秦時置新安縣,故城在今千秋路街道下石河村及其附近,歷秦、漢、晉、南北朝各代約800餘年。北魏年間,新安縣城東移,設西新安,隋初撤西新安為澠池縣所轄。古往今來,武攻文治,朝代更迭,在義馬的土地上踏遍了譜寫人類歷史篇章、馳騁時代風雲的英雄們的足跡。
義馬市因境內義馬村得名。本為驛馬,義馬似由驛馬而得名。又傳唐秦瓊在此飲馬,後「飲」演為「義」,故名。1981年改為義馬市。
1995年,報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千秋鄉撤鄉設鎮。千秋鎮轄付村、梁溝、石門、郭庄、二十里鋪、三十里鋪、馬嶺、禮召、裴村、千秋10個村民委員會、97個村民小組;行政區域與設鎮前的鄉相同,未調整變更。
1997年,報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常村鄉撤鄉設鎮。常村鎮轄常村、苗元、石佛、郭庄、灣子、義馬、南河、河口、程村、馬庄10個村民委員會、79個村民小組;行政區域與設鎮前的鄉相同,未調整變更。區劃調整後,義馬市轄4個街道、2個鎮:千秋路街道、朝陽路街道、常村路街道、新義街街道、千秋鎮、常村鎮。
1999年,經三門峽市人民政府批准,設立義馬市泰山路街道辦事處。辦事處下轄移民一、移民二、移民三、移民四、河東、橋頭6個居民委員會。
2000年,義馬市轄5個街道、2個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市總人口136543人,其中:千秋路街道 34051人、朝陽路街道 14222人、新義街街道 23314人、常村路街道 10439人、泰山路街道 7018人、千秋鎮 28509人、常村鎮 18990人。
2005年,義馬市鄉鎮區劃調整:撤銷千秋鎮、常村鎮,改設2個街道辦事處。截至2005年12月31日,義馬市轄7個街道:千秋路街道、朝陽路街道、新義街街道、常村路街道、泰山路街道、新區街道(新增)、東區街道(新增),共有31個居委會、20個村委會,17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61016人。
『貳』 三門峽義馬市有幾個建設銀行
2個。一個在礦務局機關大樓正對面,一個在礦務局醫院對面向西2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