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市應當發揮( )等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體育活動。
城市應當發揮居民委員會等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體育活動。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第十二條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為公民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創造必要的條件,支持、扶助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城市應當發揮居民委員會等社區基層組織的作用,組織居民開展體育活動。農村應當發揮村民委員會、基層文化體育組織的作用,開展適合農村特點的體育活動。
第四十四條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對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的規定,將城市公共體育設施建設納入城市建設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合理布局,統一安排。城市在規劃企業、學校、街道和居住區時,應當將體育設施納入建設規劃。鄉、民族鄉、鎮應當隨著經濟發展,逐步建設和完善體育設施。
第四十五條
公共體育設施應當向社會開放,方便群眾開展體育活動,對學生、老年人、殘疾人實行優惠辦法,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佔、破壞公共體育設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臨時佔用體育設施的,必須經體育行政部門和建設規劃部門批准,並及時歸還;按照城市規劃改變體育場地用途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先行擇地新建償還。
(1)加強城鄉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擴展閱讀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
第四十七條
在競技體育中從事弄虛作假等違反紀律和體育規則的行為,由體育社會團體按照章程規定給予處罰;對國家工作人員中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八條
在體育運動中使用禁用的葯物和方法的,由體育社會團體按照章程規定給予處罰;對國家工作人員中的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四十九條
利用競技體育從事賭博活動的,由體育行政部門協助公安機關責令停止違法活動,並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在競技體育活動中,有賄賂、詐騙、組織賭博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條
侵佔、破壞公共體育設施的,由體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並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有前款所列行為,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一條
在體育活動中,尋釁滋事、擾亂公共秩序的,給予批評、教育並予以制止;違反治安管理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給予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五十二條
違反國家財政制度、財務制度,挪用、剋扣體育資金的,由上級機關責令限期歸還被挪用、剋扣的資金,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Ⅱ 大學的室外籃球場是不是公共體育設施
不是,屬於學校的體育設施。
公共體育設施是城市綜合功能的重要載體,也是現代城市建設的閃光點,都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築。滿足居民在開展體育活動,進行運動休閑等方面的生活需求,是現代城市必須具備和完善的重要功能。
體育設施是發展體育事業,實現《體育法》確定的我國體育工作方針的重要物質基礎。公共體育設施的規劃和建設更是實行全民健身計劃,進一步改善國民體質與健康狀況,提高中華民族整體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所必不可少的保障條件。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加強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中指出:「各地要認真落實國家對體育場地建設的要求和城市規劃關於運動場地面積的定額指標。」國務院印發的《全民健身計劃綱要》也明確提出:「體育場地設施要納入城鄉建設規劃,落實國家關於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和學校體育場地設施的規定。」
大型公共體育設施也是現代城市的標志性建築,成為城市建設中的亮點。原城建部和國家體委聯合發布的《城市公共體育設施用地定額指標暫行規定》中,根據不同規模城市的人口密集程度,對各種體育場、體育館、游泳池、訓練房等設施的規劃標准、觀眾規模、用地面積、人均面積等指標做出了具體規定,對國家要求設置的最基本的體育設施及其用地定額提出了具體的指標要求。
Ⅲ 在一個新城市中,是多建體育設施好,還是建購物中心好
一個是利民,提高市民整體身體健康指數。
二個是刺激消費,一般一個五級縣城回擁有3-5個購物中心足以答滿足人民需求。
從長遠角度來講,體育設施的建設是尤為重要的,讓市民有地方可去,有地方可鍛煉。而購物中心,則會有更多的商人去建設購物中心。
Ⅳ 住建部、體育總局:2035年,地級市社區實現足球場全覆蓋
記者12月23日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獲悉,住房城鄉建設部、體育總局近日發布關於全專面推進城市社區足屬球場地設施建設的意見,要求203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社區實現足球場地設施全覆蓋,具備條件的城市街道、街區內配建一片標准足球場地設施。
意見要求,2025年,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健全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工作機制和管理模式,按照完整居住社區建設標准,實現新建居住社區內至少配建一片非標准足球場地設施,既有城市社區因地制宜配建社區足球場地設施。
意見強調,各省級住房和城鄉建設、體育主管部門要指導城市結合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全民健身場地設施建設等工作,建立社區足球場地設施建設推進機制,確定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逐項抓好任務落實。
意見指出,要充分挖潛利用現有場地資源,在群眾身邊「因地建場」。緊密結合城市生態修復功能完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完整居住社區建設等城市更新工作,在徵得居民同意的前提下,通過租賃、購置、置換和改造等方式,合理利用具備條件的城市空閑地、邊角地、公園綠地、城市路橋附屬用地、廠房、建築屋頂等空間資源,建設改造社區足球場地設施。
Ⅳ 現今群眾體育公共設施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城市群眾體育公共設施管理建設管理體制不完善,過於僵化。
2.城市群眾體育公版共設施管理權效益不高,財務虧損嚴重,資產負債率較高。
3.由於各個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城市領導者在思想觀念上也存在差異。
4.城市公共設施維護經費嚴重不足,管理維護要求遠遠達不到。
5.我國還沒有形成規范、合理的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管理隊伍。
6.市民素質低,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管理工作不能深入民心。
Ⅵ 沈陽建築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學校的體育設施都有哪些
學校的體育設施還算完善,有很多很多的籃球場,幾個網球場,兩處國際標准塑膠操場,還有三所室內體育館。
Ⅶ 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包括哪些內容
1、市容環境衛生達到《城市容貌標准》要求。建成數字化城管系統,並正常運行。城市主次幹道和街巷路面平整,主要街道無亂張貼、亂塗寫、亂設攤點情況,無亂扔、亂吐現象,廢物箱等垃圾收集容器配置齊全,城區無衛生死角。
城市河道、湖泊等水面清潔,岸坡整潔,無垃圾雜物。建成區綠化覆蓋率≥36%,人均公園綠地面積≥8.5平方米。城市功能照明完善,城市道路裝燈率達到100%。
2、生活垃圾收集運輸體系完善,垃圾、糞便收集運輸容器、車輛等設備設施全面實現密閉化,垃圾、糞便日產日清。
主要街道保潔時間不低於16小時,一般街道保潔時間不低於12小時。建築工地管理符合《建築施工現場環境與衛生標准》要求。待建工地管理到位,規范圍擋,無亂倒垃圾和亂搭亂建現象。
3、生活垃圾、污水、糞便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管理和污染防治符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標准要求。推行生活垃圾分類收集處理,餐廚垃圾初步實現分類處理和管理,建築垃圾得到有效處置。
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實現生活垃圾全部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全部收集和集中處理;其他城市和直轄市所轄行政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0%,生活污水集中處理率≥85%。
4、生活垃圾轉運站、公共廁所等環衛設施符合《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准》、《城市公共廁所衛生標准》等要求,數量充足,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城市主次幹道、車站、機場、港口、旅遊景點等公共場所的公廁不低於二類標准。
全國愛衛會接到省、自治區、直轄市愛衛會的推薦或申請報告後,由全國愛衛會辦公室組織有關專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核,並根據審核結果適時組織調研和暗訪。調研和暗訪的目的是掌握情況,復核申報材料,並幫助申報城市做好改進、提高工作。因此,調研和暗訪次數可能是一次或是若干次。
全國愛衛辦對於切實具備考核條件的申報城市,將在調研和暗訪的三個月後進行考核鑒定。考核鑒定包括資料考核(聽取全市創建工作匯報,查閱各種有關文件、技術資料等)和現場考核。現場考核在所有城區范圍內進行,採取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的方式,隨機抽查,所查場所、單位、居民區的數量應足以反映整體情況。
Ⅷ 城鄉 體育設施 均等化作文2000字
當今中國,城鄉差別在各地區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統籌城鄉發展,成為越來越迫切的時代課題。在我市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戰略決策中,實現「全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是城鄉百姓迫切關注的內容之一。
記者了解到, 《關於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及《加快推進全域城市化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均明確提出,我市全域城市化發展要改善基本公共服務,統籌城鄉均衡發展。為此,在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就業、人口計生、公共交通等八個方面勾畫出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藍圖,真正讓農村居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均等」的公共服務。
公共教育均等化:勵優質教育資源向新城鎮和郊區延伸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意見》提出,要加快推進城鄉教育一體化發展和教育現代化,鼓勵優質教育資源向新城鎮和郊區延伸,逐步建立起與城鄉一體化相適應的教育投入、教育管理、教育質量等保障制度。建立人力資源區際組團發展機制、全域資源共享機制和校際資源深度合作機制。構建「廣覆蓋、保基本」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大力發展公辦幼兒園。統籌農村中小學(幼兒園)布局規劃,按照遼寧省「基礎教育強縣」建設標准,建設北三市和長海縣中小學校。擴大城區特色普通高中面向農村地區招收特長生數量。提高農村地區高中階段普及率。加快建設普灣新區國家職業教育基地。
《方案》要求:到2015年,全市幼兒進入公辦幼兒園的比例達到60%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5%,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4.7年。加快實現全市城鄉教育一體化;加快農村地區教育發展;切實加強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統籌規劃高中教育發展;促進高等教育創新發展。到2020年,進入公辦幼兒園的幼兒比例達到70%以上,義務教育實現優質均衡發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100%,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68%,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達到15.5年。
公共衛生均等化:建立城鄉一體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
公共衛生服務關系百姓健康大計。《意見》提出,要加快建立城鄉一體的新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支持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城市社區衛生和基本醫療保障,重點完善農村三級醫療衛生服務網路,支持村衛生室、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准化建設。以區域為基礎,縱向整合三級醫院、社區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療衛生資源,探索分級醫療、基層首診和雙向轉診制度。鞏固完善基本葯物制度,將村衛生室全部納入基本葯物制度實施范圍。進一步加強市、縣、鄉(村)疾控體系建設,加強流動人口的公共衛生服務和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以縣級醫院為重點,分步驟、分層次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方案》要求:到2015年,建立與四大城市組團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公共衛生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主城區和新市區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黃、渤海區域組團公共衛生管理機制進一步完善。醫療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醫療技術總體水平得到提升。到2020年,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衛生制度基本建立。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醫療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醫療衛生機構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更加健全,初步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
公共文化均等化:設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
公共文化發展決定百姓參加大眾文化活動的權益。《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城鄉一體的文化事業,大力扶持文化創意、影視劇製作、動漫遊戲、文化旅遊、會展等重點文化產業發展,提高城鄉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能力。加快推進「四館三中心」建設,完善公共圖書館、文化館、博物館、藝術館、影劇院等設施功能。建設以大型公共文化設施為主體,以社區和鄉鎮基層文化設施為基礎,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網路。進一步提升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服務功能。村(社區)基層文化活動室實現全覆蓋。
《方案》要求:到2015年,構建網路健全、結構合理、運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區域和群體間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利化。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逐步成為全市支柱產業。初步形成統一開放、繁榮健康、競爭有序的社會主義文化市場體系。到2020年,深入推進覆蓋城鄉的、可持續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便利化。文化事業整體水平和產業發展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公共體育均等化:善城鄉一體的公共體育設施網路
《意見》提出,要加快發展城鄉公共體育事業,不斷完善城鄉一體的公共體育設施網路,推進區市縣全民健身活動中心、街道和鄉鎮社區體育活動中心建設,努力實現城鄉社區配套健身設施和建制村「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覆蓋。廣泛開展傳統民俗體育活動和豐富多彩的群眾體育活動。
《方案》要求:到2015年,面向大眾的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務體系基本形成。體育設施進一步完善。體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到2020年,深入推進覆蓋城鄉的、可持續的現代化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實現城鄉公共體育服務均等化、便利化。體育事業整體水平和產業發展實力位居全國前列。
社會保障均等化: 實現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
社會保障制度是否完善事關重大。《意見》提出,要加快完善城鄉一體的社會保障制度,逐步實現城鎮職工、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有效銜接,加快完善城市規劃區內失地失海人員養老保險政策。創新醫保管理制度,推進各類醫療保險並軌。擴大失業保險覆蓋范圍,逐步實現失業保險全覆蓋。全面推進工傷保險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工傷保險待遇水平。完善生育保險制度建設,逐步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完善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鄉低保標准自然增長機制。完善醫療救助制度,適時提高醫療救助標准。加強基本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逐步推進城鄉適度普惠型養老服務。
《方案》要求:到2015年,基本社會保障制度覆蓋城鄉居民,社會保障水平和統籌層次進一步提高。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9%,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0%以上;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以上。建立比較完善的失地、失海農民保障機制。到2020年,健全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制度,實現保障對象全域化、保障方式多樣化,切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就業促進均等化:鄉勞動者平等就業
就業關繫到勞動者合法權益及社會和諧穩定。《意見》提出,要加快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政策體系和服務體系,堅持就業優先,實現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靈活就業、穩定就業。大力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工程。加強農村職業教育、農民工技能培訓、安全生產知識培訓和創業培訓。加強農村就業服務工作平台建設,實現全市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網路全覆蓋。強化失地失海農民的職業培訓。
《方案》要求:到2015年,就業規模持續擴大。城鄉一體化的就業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業帶動就業機制不斷健全,就業局勢保持穩定。全市新增城鎮就業1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到2020年,就業渠道通暢,城鄉一體的就業機制進一步健全,勞動者均能享有平等的就業機會。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3%左右,失業半年以上者得到有效的就業援助。勞動者的就業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人口計生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城鄉一體的生育政策
《意見》提出,要逐步實施城鄉一體的生育政策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將農村部分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擴大到全市范圍。深入開展出生缺陷一級預防工作。積極推進流動人口享受免費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和獎勵政策。
公共交通服務均等化:城鄉公共交通服務差距
城市發展,公交優先。《意見》提出,要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加大政府對公共交通投入力度,縮小城鄉公共交通服務差距。加大公共交通樞紐站、停車場等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客運線路逐步實行公交化改造,建立中心城市與各城市組團、各中心鄉鎮、建制村之間的城鄉一體化公交客運網路。
《方案》顯示:到2015年,穩步拓展城市公共交通服務網路,逐步實現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城區和郊區范圍內的全覆蓋。全面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主城區萬人擁有公交車24標台,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45%。到2020年,進一步優化公共交通服務網路,基本實現全域公共交通一體化,為城鄉居民提供均等化的公共交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