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鐵單位有多少局都分布在哪,子公司在哪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鐵)下屬二十五個工程局。名稱及總部所在地如下:
中鐵一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三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四局(安徽省合肥市)、中鐵五局(貴州省貴陽市)、中鐵六局(北京市)、中鐵七局(河南省鄭州市)、中鐵八局(四川省成都市)、
中鐵九局(遼寧沈陽市)、中鐵十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一局(湖北省武漢市)、中鐵十二局(山西省太原市)、中鐵十三局(天津市)、中鐵十四局(山東省濟南市)、中鐵十五局(北京市)、中鐵十六局(北京市)、中鐵十七局(山西省太原市)、
中鐵十八局(天津市)、中鐵十九局(北京市)、中鐵二十局(陝西省西安市)、中鐵二十一局(甘肅省蘭州市)、中鐵二十二局(北京市)、中鐵二十三局(四川省成都市)、中鐵二十四局(上海市)、中鐵二十五局(廣州市)。
中鐵各局的資產利潤情況,詳見下表(2017年數據):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50年3月,總部位於北京,是一家集基建建設、勘察設計與咨詢服務、工程設備和零部件製造、房地產開發、鐵路和公路投資及運營、礦產資源開發、物資貿易等業務於一體的多功能、特大型企業集團,也是中國和亞洲最大的多功能綜合型建設集團。
(1)成都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地址擴展閱讀:
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下屬二十五個局的發展歷程。
1、中鐵一局
中鐵一局的前身是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1950年5月1日,為適應西北鐵路建設的迫切需要,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鐵道部西北鐵路干線工程局在甘肅天水成立,擔負著搶修寶天線,修建天蘭線以及蘭新線的艱巨任務。
1952年改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甘肅省蘭州市;1958年改為鐵道部烏魯木齊鐵路局,局址遷至新疆烏魯木齊市;1963年改為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1966年改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1970年並入交通部,為交通部第一工程局;
1974年恢復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局,局址遷至陝西省西安市;1984年,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 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一工程公司;
1985年,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一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鐵道部第一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2、中鐵二局
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是西南鐵路工程局,成立於1950年,局址設在重慶,主要負責西南鐵路的勘測設計、施工和運營工作,是新中國誕生後最早建立的國有大型鐵路施工企業之一,並且修建了新中國第一條鐵路—成渝鐵路。
1958年3月1日,局機關遷駐貴陽市,同年5月7日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78年12月,根據鐵路建設發展規劃和調整施工力量布局的需要,鐵道部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分成第二工程局、第五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二局機關設在成都市,1984年10月1日,鐵二局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公司,1985年按鐵道部要求恢復更名為鐵道部第二工程局。
1994年,建設部、鐵道部相繼 確定鐵道部第二工程局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單位,正式開始企業改制工作。1998年6也1日,成功改制為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一直到如今。
1999年9月24日,中鐵二局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聯合鐵道部寶雞橋梁廠、成都鐵路局、鐵道部第二勘測設計院、西南交通大學四家單位發起設立了中鐵二局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8日,中鐵二局成功在上交所上市,成為中國鐵路系統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公司。
3、中鐵三局
中鐵三局集團成立至今經歷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從小到大,從弱到強,逐步發展壯大,機構名稱幾經調整變更:1952年4月1日,為了適應新建東北林區鐵路建設的需要,鐵道部決定組建鐵道部庫圖段鐵路工程處,這是中鐵三局集團的前身。地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
1953年1月,庫圖段鐵路工程處擴建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十工程局。1954年1月,第十工程局改為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1955年1月,哈爾濱鐵路管理局牙克石工程分局改稱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第七工程局。
1955年8月,第七工程局縮編為鐵道部新建鐵路工程總局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1956年1月,處址由內蒙古自治區牙克石鎮遷入河北省承德市。1958年4月,東北森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處。處址設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1958年鐵路實行工程和運輸管理合一的管理體制,同年12月鐵道部決定將東北鐵路工程處改稱為鐵道部海拉爾鐵路工程局。局址設在內蒙古自治區海拉爾市。
1961年1月,海拉爾鐵路工程局改設為鐵道部東北鐵路工程局。1963年局址由海拉爾遷入哈爾濱市。1968年6月1日,鐵道部決定按數字序號設置工程局,即將東北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1972年4月,局址由哈爾濱市遷入山西省太原市至今。
1970年7月,鐵道部與交通部、郵電部所屬郵政部分合並,成立新的交通部,鐵路由交通部領導。鐵道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1975年1月,國家恢復成立了鐵道部,5月1日交通部第三鐵路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局。
1984年11月,為進一步搞活鐵路施工企業,使鐵路企業逐步轉變為相對獨立的經濟實體,鐵道部決定將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稱為鐵道部第三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根據鐵道部的決定,恢復鐵道部第三工程局的名稱。2000年11月28日,鐵道部第三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三局集團有限公司至今。
4、中鐵四局
說起中鐵四局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國初期的1950年。
當年11月,為保障戰時軍需運輸,中央軍委、鐵道部以東北鐵路特派員辦事處工程總隊為主體、從全國各鐵路局抽調部分骨幹力量,正式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工程總隊,跨過鴨綠江,承擔京義(平壤-新義州)、定清(定州-清水)鐵路線的搶修任務。
1953年11月,鐵道工程總隊順利完成任務凱旋迴國。此後,經過鐵道部西北鐵路工程局(咸陽)和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兩部分11次較大規模分立、組合的機構演變,至1965年1月,以福州鐵路局工程指揮部調入華北鐵路工程局為標志,基本形成了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的主體。
1966年8月,鐵道部華北鐵路工程局正式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為貫徹執行西南三線鐵路建設的國防戰略,經過20天的千里搬遷,局機關從繁華的北京市遷址雲南省富源縣。
1970年6月,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與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合並,組建新建制的鐵道部第四鐵路工程局,機關設址湖北省武漢市。
1974年1月,交通部第四鐵路工程局電氣化工程處調出與交通部電務工程總隊、交通部第三鐵路設計院電氣化設計處合並,組建交通部鐵路電氣化工程局,機關設址北京市。
1977年1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按原局、院建制重新組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和鐵道部第四設計院;同年3月7日,新建的局、院就地分開辦公;經過3個月的搬遷,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安徽省合肥市新址正式辦公,此後便在合肥落地生根發家。
1984年10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撥改貸、利改稅」的改革中,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成為具有法人資格、獨立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1985年9月,鐵道部第四工程公司又更名為鐵道部第四工程局。
2000年6月28日,鐵道部第四工程局在與鐵道部正式脫鉤的基礎上,由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和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職工持股會作為兩個投資主體,設立中鐵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注冊資本9.6億元。
這之後,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多次為中鐵四局增資,截止目前中鐵四局的注冊資本已躍升為45.6億元人民幣。
5、中鐵五局
與中鐵二局相同,中鐵五局的前身也是成立於上世紀50年代的西南鐵路工程局。
1979年1月1日,據鐵道部黨組1978年12月1日通知,鐵道部第二鐵路工程局分建為第二、第五兩個工程局。分建後的鐵五局機關駐貴陽。
1984年10月1日,根據鐵道部通知,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為鐵道部第五工程公司。1985年9月1日,恢復鐵道部第五工程局名稱。1999年12月29日,根據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批復,原鐵道部第五工程局改制為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0年元月12日,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同年6月前,所屬11個工程處由局出資和本單位職工持股會出資,相繼改制為子公司。各子公司建立股東會、董事會、經理層,並建立公司基本管理制度。2001年,中鐵五局與鐵道部正式脫鉤,全面走向市場。
6、中鐵六局
中鐵六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1月6日,由原屬北京鐵路局的北京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太原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原屬呼和浩特鐵路局的呼和浩特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原屬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的豐台橋梁工廠四家企業重組而來。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7、中鐵七局
2003年12月,為了實現鐵路行業的主輔分離,重組鐵路施工資源,原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武漢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洛陽鐵路工程有限公司、襄樊鐵路工程有限公司、安康鐵路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一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6家企業經過資產重組後,設立了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
2007年中鐵七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
8、中鐵八局
中鐵八局集團有限公司由原成都鐵路工程集團、昆明鐵路建設集團、成都橋梁廠重組而成,於2003年12月31日注冊成立。2007年中鐵八局並入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雖然重組後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十幾年,但其歷史卻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50年代初成立的鐵道兵第六師。1952年5月20日,鐵道工程第六師的前身鐵道工程第六師在貴州成立,由第49師第146團、第50師第150團、第51師第152團合編,從遵義、獨山、鎮遠三個軍分區抽調人員組成師部。
1953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同年9月,由鐵道工程第六師改稱為鐵道兵第六師,並於1954年4月8月回國,參加寶成鐵路、鷹廈鐵路建設。1978年,改建為成都鐵路工程局,也即中鐵八局核心部分的成都鐵路工程集團前身。
9、中鐵九局
中鐵九局是由原沈陽鐵路局所屬的沈陽鐵路工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沈陽鐵路局錦州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沈陽鐵路局吉林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施工企業重組而成,於2003年在沈陽正式掛牌成立。
10、中鐵十局
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是通過變更「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名稱的方式重組設立的,其前身為濟南鐵路局工程處,成立於1953年1月1日,由濟南鐵路局原工務施工管理處和濟南鐵路局各分局工程隊整合而成。
2003年12月26日,根據國資委、鐵道部有關要求,在原濟南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四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基礎上成立中鐵十局集團有限公司。
11、中鐵十一局
中鐵十一局的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一師,創建於1948年7月,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一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隨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整體先後歸中央企業工委、國資委領導,更名為中鐵第十一工程局。
2001年8月改制為中鐵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
12、中鐵十二局
中鐵十二局前身為鐵道兵第二師,最早歷史可以追溯到組建於1940年的冀魯邊區回民支隊,部隊時期先後參加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對越自衛反擊作戰。
1984年集體轉工改編為鐵道部第十二工程局,1998年改制更名為中鐵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2000年劃歸中央企業工委管理,2003年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隨同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3、中鐵十三局
中鐵十三局,前身為1948年8月成立的東北鐵道縱隊,1951年2月參加抗美援朝,1953年11月回國。1950年8月,鐵道兵團進行縮編,正式成立鐵道兵團第三師,轄第3、第13橋梁團和第23線路團。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三師,轄第7、第8、第9團。
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1團—第15團。1984年1月改名鐵道部第十三工程局,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序列,更名中鐵13局;2001年改製成立中鐵十三局集團有限公司。
14、中鐵十四局
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前身是鐵道兵四師,1951年6月20日成立,由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1951年6月下旬,根據中央軍委指示,鐵道兵團以直屬橋梁團為基礎組建第四師,下轄第4、第14橋梁團和第24線路團。
1953年9月後改稱鐵道兵第四師,轄第10、第11、第12團。1954年6月鐵道兵整編,師轄5個團,分別為第16團—第20團。1984年1月奉命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6 年 10 月經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為鐵道部第十四工程局。1999 年 12 月與鐵道部脫鉤並更名為中鐵第十四工程局。
2001年9月企業改制後,更名為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一直沿用此名稱至今。
15、中鐵十五局
中國鐵建十五局集團公司其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五、六師合編後的第五師。於1984年1月奉國務院、中央軍委命令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稱為鐵道部第十五工程局。
2001年4月,按照國有企業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正式改為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正式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16、中鐵十六局
中國鐵建十六局集團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十一師和第十三師,成立於1952年。1981年合並為鐵道兵第十一師,是當年鐵道兵的「首都師」,1984年集體改工並入鐵道部,改稱鐵道部第十六工程局。
2000年歸屬中央企業工委管理,更名為「中鐵第十六工程局」。2002年改制為中鐵十六局集團有限公司,2003年國資委成立後,歸屬國務院國資委管理。2008年3月,作為中國鐵建旗下的大集團公司之一,隨同整體成功上市。
17、中鐵十七局
中鐵十七局集團前身為組建於 1952 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七師,1984年初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1985年11月25日,更名為鐵道部第十七工程局。
2000年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委序列;2001年,成立為中鐵十七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18、中鐵十八局
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是由原中鐵第十八工程局整體改制組建,其前身是鐵道兵第八師,始建於1958年10月,1981年3月鐵道兵十四師合編到鐵八師,1984年1月集體轉業並入鐵道部,改稱為鐵道部第十八工程局。
1999年9月歸屬中央企業工委,改稱中鐵第十八工程局,2003年3月,歸屬國資委管理,改稱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2008年3月隨中國鐵建整體上市。
19、中鐵十九局
中鐵十九局前身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第九師,組建於1949年。1984年1月改編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十九工程局。1999年12月與鐵道部脫鉤,劃歸中央企業工作委員會管理,改稱中鐵第十九工程局。
2001年12月26日,正式改制為中鐵十九局集團有限公司。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0、中鐵二十局
中鐵二十局前身是鐵道兵第十師,創建於1949年新中國成立之期。1984年1月執行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命令改工並入鐵道部,稱鐵道部第二十工程局。1999年8月更名為中鐵第二十工程局。2002年3月企業改製成立中鐵二十局集團有限公司,此後該名稱一致沿用至今。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1、中鐵二十一局
2004年3月,根據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的要求,將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烏魯木齊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二十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進行重組整合成一個新的大型國有控股企業,這個企業就是中鐵二十一局。
由於集團公司選址在甘肅蘭州,因此工商營業執照系由蘭州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營業執照變更而來。2007年中鐵十一局整體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22、中鐵二十二局
中鐵二十二局的前身是中鐵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1998年7月8日。
2004年,按照國資委和鐵道部的相關要求,將中鐵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鐵路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鐵十七局集團第五工程公司和中鐵十八局集團第四工程有限公司整合重組成一個新的大型公司,即中鐵二十二局集團有限公司。
之後,中鐵二十二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全資子公司。
23、中鐵二十三局
中鐵二十三局成立於2004年3月,由中國鐵道建築總公司以齊齊哈爾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四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中鐵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以中鐵十五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凈資產對原中鐵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整合組成。
2007年中鐵二十三局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為旗下獨資企業。
24、中鐵二十四局
中鐵二十四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3月16日,由原上海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福建鐵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南昌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三家集團整合重組而成,總部設在上海。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25、中鐵二十五局
中鐵二十五局集團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由原廣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州鐵路工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三家一級施工總承包企業重組而成。
2007年並入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旗下全資子公司。
2. 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領導分工
張樵:主任
負責市建委全面工作。
林祖翔:紀檢組組長
分管監察室。
陳先龍版:副主任權
分管法規處(審批處)、景觀處、開發處,市建設監察支隊,負責市北改辦、市環城辦、城中村改造工作。
屈 軍:副主任
分管村鎮處,負責對口扶貧工作。
王建新:副主任
分管建管處、質安處,市質監站、市安監站、市造價站,負責清欠、招投標工作。
任 務:副主任
分管辦公室、城建處、公建處、市城建科研院、市浣花辦、後勤中心、信息中心,負責市重大辦及重大項目建設開工統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工作、負責災後重建工作。
鍾先進:機關黨委書記
分管人事處、機關黨委、離退處,負責創建文明城市工作。
李雙全:北改辦常務副主任
分管計劃處、財務處,協助陳先龍分管市北改辦。
補學東:副巡視員
分管科技處、勘設處,市散水辦、市牆改辦、市建築設計院。
聶吉和:副巡視員
協助陳先龍分管開發處、景觀處(市環城辦),協助任務分管辦公室。
3. 從成都火車站怎樣到四川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
公交線路:地鐵1號線,全程約8.7公里
1、從成都站步行約210米,到達火車北站地鐵站
2、乘坐地鐵1號線,經過8站, 到達倪家橋站
3、步行約430米,到達四川省建設廳網路地圖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最新數據為准。
4. 2020成都住建局網站哪個入口進去登記搖號
進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官網,進購房者入口.....購房登記就可以進去登記搖號了。
5. 成都城市建設怎麼樣
挺不錯的,自己來感受一下就行了。而且政策規劃都很給力,而且現在大力推進「東進」戰略,建設成華區。恆大在那邊也有個大的商業綜合體,叫「恆大中央廣場」
6. 舉報違章建築應找什麼部門,打什麼電話
如發現有違章建築,可向城市建設局下屬的城市建設管理監察支隊舉報,或向當地房屋土地管理局、規劃局舉報。舉報電話12319。
違章建築主要包括:
⑴未申請或申請未獲得批准,並未取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⑵擅自改變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的規定建成的建築物;
⑶擅自改變了使用性質建成的建築物;
⑷臨時建築建設後超過有效期未拆除成為永久性建築的建築物;
(5)通過偽造相關材料向主管部門騙取許可證而建成的建築物。
(6)成都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地址擴展閱讀
違章建築是指未取得擬建工程規劃許可證(原址、選址建房意見書),在規劃區以外建設,違反《土地管理法》、《城鄉規劃法》、《村莊和集鎮規劃建設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動工建造的房屋及設施。
當違章建築遭受他人侵害時,侵害人是否學要負停止侵害、賠償等責任,實務中有不同的意見。有一種意見認為國家(法院)保護的應當是合法權益,對違法的民事行為帶來的權益,法院不應當保護。而違章建築沒有經過政府有關部門的批准,違反了《城市規劃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對此產生的利益,國家不應該保護。
7. 成都市新津縣建設局和規劃建設局有什麼關系
兩者理論上是在一起的,叫規劃建設局,實際上在省以上沒有規版劃局的,從業務上說,建權設局是主管工程建設、建築業、房地產業、勘察設計咨詢業和風景名勝事業的政府組成部門。規劃局負責組織編制、審查、報批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專項規 劃、體系規劃和城市設計。負責編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及相關工作負責建設項目的選址,參與立項、可行性研究論證,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負責城市規劃區內的建設用地和建設工程的規劃管理,審查設計方案,核發《建設用地 規劃許可證》和《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負責城市規劃區內建設驗線、跟蹤管理、規劃驗收;監督檢查、查處各種違法佔地和 違法建設行為,負責辦理規劃管理的行政訴訟。
8.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 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成都市國土局... 這些部門之間是什麼關系
中國共產黨成都市委員會
成都市人民政府
這兩個就是市委和市政府,(黨委、政府、人大、政協)四大班子其中之二;市委肯定比市政府級別高,各地的市長都是市委副書記。
成都市發展改革委員會,簡稱成都市發改委;
成都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簡稱成都市城建委;
成都市國土資源局,簡稱成都市國土局;
成都市農業委員會,簡稱成都市農委
成都市規劃管理局,簡稱成都市規劃局。
以上這5個單位,均是成都市政府的組成部門,屬於市政府管轄下的單位。
經過2010年的改革,成都市政府現設工作組成部門42個,垂直管理機構2個,民主黨派和工商聯8個,群眾團體13個,直屬事業單位16個。
9. 四川建設廳長和成都市副市長職位哪個高
論行政級別,兩者都是正廳級幹部;四川省住建廳廳長是一把手,成都市副市長也分常務副市長、常委副市長、一般副市長之分;如果常務副市長與省住建廳廳長比較不好說,仁者見智,個人決定常務副市長會更有實權,一般的副市長與省住建廳廳長比較,肯定住建廳廳長好!
10. 地鐵歸哪個部門管呀!
目前地鐵是由發改委負責決定、交通部負責規劃、建設部負責施工、鐵道部提供鐵軌、地鐵運營有限公司負責運營。
拓展資料:
一、地鐵
地鐵是鐵路運輸的一種形式,指在地下運行為主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即「地下鐵道」或「地下鐵」(Subway、tube、underground)的簡稱;許多此類系統為了配合修築的環境,並考量建造及營運成本,可能會在城市中心以外地區轉成地面或高架路段。地鐵是涵蓋了城市地區各種地下與地上的路權專有、高密度、高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Metro),中國台灣地鐵稱之為「捷運」(Rapid transit)。
除了地下鐵以外,也包括高架鐵路(Elevated railway)或路面上鋪設的鐵路。因此,地鐵是路權專有的、無平交,這也是地鐵區別於輕軌交通系統的根本性的標志。世界上最早的(也是第一條)地鐵是英國倫敦的大都會地鐵,始建於1863年。
二、發改委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簡稱:國家發展改革委,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是國務院的職能機構。國家發改委的前身是國家計劃委員會,國家發展計劃委員會。
是綜合研究擬訂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進行總量平衡,指導總體經濟體制改革的宏觀調控部門。
三、交通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簡稱交通運輸部,英文:Ministry of Transpor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縮寫為MOT。交通運輸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下屬的一個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交通運輸部是根據200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在原交通部的基礎上組建的,國家民用航空局、國家郵政局等部門均在此次「大部制」改革中劃歸交通運輸部管理。
四、建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是2008年中央「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建設行政管理的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國家建設方面的行政管理事務。
其前身是1979年3月12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直屬國務院,由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代管。
2008年3月15日,根據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建設部」改為「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2018年3月,根據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批準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城鄉規劃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將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自然遺產、地質公園等管理職責整合,組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管理。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鐵道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組成部門之一。根據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議案,鐵道部實行鐵路政企分開。將鐵道部擬定鐵路發展規劃和政策的行政職責劃入交通運輸部;組建國家鐵路局,由交通運輸部管理,承擔鐵道部的其他行政職責;組建中國鐵路總公司,承擔鐵道部的企業職責;不再保留鐵道部。
參考資料:網路 地鐵網路 發改委網路 交通部網路 建設部網路 鐵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