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煙台市牟平區如何辦理建設工程開工前手續
先去經發局(發改委)辦備案、再去規劃局辦用地規劃許可證、工程規劃許可證,到牟平建設局進行圖紙初審,復審,准備質監站、消防、人防、財源辦要的材料。
② 村裡建房,需要什麼費用嗎要什麼證明嗎
你說的是舊村改造么?還是農村自建房?農村自建房按照宅基地證書翻蓋房屋就可以!只要和鄰里說和好就可以了!如果是申請新宅基地的話就如下一、本人提出申請——村社簽章——國土管理所——片區負責人員安排人員會同村建實地選址定點——國土管理所——縣國土房管局——國土管理所——建房戶。二、農房審批,應嚴格執行「一戶一宅」的原則,嚴格審查申請用地的資格和用地標准,在新村居民點之外,原則上只能利用宅基地和未利用地建房,盡量少佔或不佔耕地,禁止佔用基本農田。新村居民點之內,農村居民宅基地控制標准每人20至30平方米,每戶用地最多不能超過150平方米,3人以下戶按3人計算,4人戶按4人計算,5人以上戶按5人計算。新房竣工1個月內應拆除舊房,將舊宅基地恢復耕種條件,退還給集體安排使用。三、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批准住宅地,人均宅基地面積已達到上述規定標准限額的,出賣、出租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除回鄉落戶的外,禁止批准城鎮居民佔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建住宅。用地預審程序用地預審是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在建設項目審批、核准、備案階段,依法對建設項目涉及的土地利用事項進行的審查。一、需提交材料1.建設項目用地預審申請表(國土部門提供,建設用地單位填寫相關內容);負責用地預審初審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用地預審初審意見。2.建設項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局部規劃圖(省級以上項目,由建設單位向項目所在地基層國土所申領,作為報批必備件;市、縣級項目,一般在進行預審現場踏勘時,由建設單位向項目所在地基層國土所申領)。由國土資源部負責用地預審的建設項目,還需提交標注項目用地范圍的縣級以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圖及相關圖件(縣級以上國土資源部門協助提供)。3.城市(村鎮)規劃行政管理部門出具的有效的建設項目用地城市(村鎮)規劃選址意見書及附件(建設項目用地規劃藍線或紅線圖)。4.建設用地單位向有權批准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申請報告,內容包括擬建設項目基本情況、擬選址情況、擬用地總規模和擬用地類型、補充耕地初步方案。5.審批類建設項目應當提供有效的建設項目的項目建議書批復文件、可行性研究報告(含用地規劃總平面布置圖)。項目建議書批復與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合一的,只提供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含用地規劃總平面布置圖);核准類建設項目應提供有效的發展和改革、經濟貿易或行業行政管理等部門同意開展前期工作的告知書和擬報發展和改革、經濟貿易或行業行政管理等部門核準的項目申請報告(應達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備案類建設項目應提供有效的發展和改革、經濟貿易或行業行政管理等部門的建設項目備案批准文件和項目申請報告(應達到可行性研究深度)。列入已經國務院或國務院投資管理部門批準的中長期發展建設規劃的建設項目,還需提供有關中長期發展建設規劃。6、屬於《土地管理法》第二十六條規定情形,建設項目用地需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應當出具經相關部門和專家論證的規劃修改方案及論證意見、建設項目對規劃實施影響評估報告、修改規劃聽證會相關材料和聽證會紀要。7、根據建設項目具體情況,應提交的其它文件、證明材料和圖件。分期實施的建設項目,需提交擬訂的分期實施規劃方案,分期辦理用地預審。二、用地預審受理、辦理1、收件與受理:符合報件要求的用地預審申請及附件材料,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予以接受,轉入受理程序,不符合報件要求的用地預審申請及附件材料,於收件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通知申請人,逾期不通知的,視為收理和接受(按規定需要補充材料的,收件日期以材料補充齊全的日期為准)。2、辦理與辦結:符合受理條件的用地預審申請及附件材料,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一般在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查工作,並出具預審意見,需延長辦理時間的,經負責預審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個工作日。三、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效力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持有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出具的用地預審核准文件向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辦理建設項目的審批(核准、備案)手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有效期為2年,自發文之日起計算。在用地預審核准文件有效期內,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未取得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或有關投資管理部門(或有關行業主管部門)依法注銷審批(核准或備案)文件的,由原出具用地預審核准文件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依法注銷用地預審核准文件;在用地預審核准文件有效期內,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未能在公開出讓中取得土地使用權,則其持有的原該宗地用地預審核准文件自行失效;如該宗地公開出讓時未能確定中標人,則建設項目投資單位持有的原用地預審文件在符合建設項目用地預審規定的情況下仍然有效。 舊村(城)改造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促進城區舊村(城)改造,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山東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煙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煙台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等相關標准規定的通知》(煙政辦發〔2007〕134號)、《煙台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煙台市市區土地征購補償安置暫行規定〉的決定》(煙政發〔2008〕107號)、《煙台市牟平區人民政府〈關於徵收、征購土地地上建築物和附屬物拆遷補償評估工作的實施意見〉》(煙牟政發〔2008〕50號)等法規、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煙台市牟平區城區舊村(城)改造暫行辦法》。
第二條 城區舊村(城)改造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城市舊村(城)改造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以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快城市化進程為目標,以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最終目的,以城市規劃為依據,以市場化運作為導向,以政府為主導,以里村為主體,吸引開發企業積極參與,大力推進和嚴格規范城區舊村(城)改造[以下簡稱舊村(城)改造],推進城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條 舊村(城)改造,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提高村民生活居住質量的原則。通過規范化的舊村(城)改造,切實提高村民的居住條件,改善環境質量。
(二)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統籌考慮舊村(城)改造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證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考慮舊村(城)改造當前實際需要的同時,要按規定預留好發展用地。
(四)堅持整村改造的原則。舊村(城)改造以改善居住條件和城市環境為目的,實施統一規劃、整村改造,嚴格控制零星開發建設。
(五)堅持統一政策、依法改造的原則。在城區范圍內實施舊村(城)改造,必須堅持統一政策,不得各行其是;將舊村(城)改造納入全區房地產開發計劃管理,從項目取得、建設、經營、管理以及拆遷、補償、安置等,均須依法規范運作。
(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原則。
第二章 舊村(城)改造的范圍
第四條 舊村(城)改造指城區東至東外環,南至南外環,西至西外環,北至養馬島北海岸線范圍內的原行政村改造。短期內重點對北關大街、通海路兩側平房區實施整體連片改造。
第三章 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第五條 擬實施舊村(城)整體改造的里村,原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利用建設用地全部依法徵收轉為國有。
對村民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實行實物補償(被拆遷村民房屋補償)或貨幣補償。補償標准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村民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產(根據房屋產權證明標明的使用性質),安置樓房根據低層(1—3層)、多層(4—6層)、小高層(7—11層)、高層(12—18層)的建築高度類型,以房屋所有權證(或房產檔案)記載的建築面積為依據,對平房按照1:1、1:1.15、1:1.2、1:1.3的比例無償置換;對安置樓房建築高度在19層(含)以上的樓房據實換算;類型不同的可互相換算。
(二)在當地公安機關登記的未滿20周歲的獨生子女、雙(多)胞胎、合法的兩胎,每人按成本價增加30平方米的補償標准;20周歲(含)以上適齡青年及已婚無房戶按成本價每人(戶)預留90平方米的住房。
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戶總面積(含未滿20周歲子女增加補償部分)低於90平方米的,按建築面積90平方米補償;人均住宅建築面積低於30平方米的(含未滿20周歲子女增加補償部分),按人均建築面積30平方米補償。
按以上規定增加的建築面積(不含增加的系數部分),由村民按成本價投資,成本價包括建安成本、燃氣和供暖投資。安置村民的房屋建築面積超過政策規定的,超出部分由村民按市場價投資。
(三)補償標准內(含成本價投資部分)的面積免收市或市以下行政性收費。補償標准以內的村民回遷安置房在辦理產權證時,免收契稅。
(四)實行貨幣補償的,按照煙台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最新規定確定的標准執行。
對村民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以規劃部門提供的1992年地形圖為准,地形圖上有標注的,由專業評估機構按以上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評估確定拆遷補償價值或安置面積;對1992年地形圖未覆蓋區域的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於1992年以前建成的,由村委會和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證明,由專業評估機構按以上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評估確定拆遷補償價值或安置面積。
第六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按人均商服用房5平方米的標准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如宗地規劃的商服用房面積不足以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不足部分按人均住宅10平方米的標准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該部分房產確權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出租,所得收入主要用於為村民購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也可用於彌補村民生活收入來源不足,但該部分房產不得對外出售。
第七條 若舊村(城)改造項目規劃的建築面積,扣除補償部分,可出售部分的收入不能彌補開發建設成本的,缺口部分可用項目開發應繳納的區級收取的行政性收費抵頂。
第八條 原村內公共房產屬於辦公、公益和商服用房的,用新建房屋中的公建部分按原建築面積實物補償;屬工業用房的實行貨幣補償,補償標准依據重置成新折舊評估後確定。經批准建造的臨時建築,應自行拆除,不予補償。對原村址部分涉及的村民住宅(或商服用房)佔地(含村內道路等公攤土地)不再另行補償;對村址內涉及的學校、企業等非住宅佔地,按國家有關規定評估確定補償。
第九條 實行整體改造的里村,將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可利用建設用地一次性整體納入政府儲備。除按規定給予補償安置外,可將徵收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指扣除舊村原址佔地以外徵收的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的1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政府按規定實行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原則上10%預留地部分應與政府儲備用地一並出讓,經批准也可單獨出讓。土地出讓後,將扣除儲備成本及各項政策性收費後的預留地純收益返還該集體經濟組織,用於被征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安置。
舊村(城)改造已完成或已無新增建設用地的,不享受10%預留地政策。
第十條 我區的舊村(城)改造項目,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條件的被征地村民,可參加社會保險;對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條件的被征地村民,一律按有關規定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所需費用可按照以下順序籌措: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二)預留地的變現收益;
(三)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的商服用房(或住宅用房)收益;
(四)土地收益分成。
具體安置辦法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區國土資源分局、區財政局等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一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涉及房屋等地上附著物拆遷的,由項目所在地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組織實施,區政府給予組織實施拆遷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適當補助。
第四章 辦理程序
第十二條 擬實施舊村(城)整體改造的里村提出申請,由所在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初審並與區規劃分局等有關部門對接後,報區建設局。區建設局提出舊村(城)改造意見,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研究。
第十三條 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實施改造開發的里村,向區國土資源分局提出土地儲備申請。區國土資源分局牽頭,委託具有房地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在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區國土資源分局牽頭組織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財政局共同參與進行監管,並在勘測記錄上簽字確認;宗地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予以配合。評估報告完成後,由區國土資源分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財政局共同確認,並將確認核實的房地產評估報告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准。
第十四條 區建設局根據批准後的房地產評估報告,結合《煙台市市區土地征購補償安置暫行規定》測算舊村(城)改造安置所需建築面積及補償額,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研究確定。評估結束後,由里村分別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報區土地儲備中心備案。
第十五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安置所需建築面積及補償額,會同區規劃分局、財政局,共同確定安置所需土地面積和安置樓建設投資。
第十六條 實施舊村(城)改造的里村,向區國土資源分局提供區規劃分局出具的規劃用地紅線圖等有關資料。區國土資源分局會同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到實施改造里村舉行徵收土地聽證,進行地籍調查,簽訂徵收土地協議,依法辦理土地徵收報批工作,並形成報告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
第十七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確定的報告,進行綜合測算,擬定公開出讓處置意見,報經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審批。
第十八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復的意見和區建設局提出的《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依據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法定程序實行公開出讓,確定土地使用權者,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十九條 取得土地使用權者根據規劃設計條件,編制規劃方案報批,規劃方案批准後分別辦理相關手續。區環保局審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區發改局下達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區財政局收繳土地出讓金後,由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審批,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手續,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區建設局與取得土地使用權者簽訂房地產開發經營權出讓合同,發放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和房地產開發經營許可證。區規劃分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分別審查建築設計方案和綠化設計方案,加蓋綠色圖章,辦理建築垃圾處理手續;區公安分局消防大隊審核建築工程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核發《建築工程消防審核意見書》;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區建設局受理圖紙審查、工程建設招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簽訂配套責任書,測算配套設施建設資金(並書面通知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土地使用權者必須先建設拆遷安置用房,然後再開發商品房,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舊村(城)改造項目管理的有關要求,進行全過程監管。
第二十一條 在舊村(城)改造過程中,相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管理許可權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9年6月25日起執行,此前區政府制訂的關於舊村(城)改造的相關規定與本暫行辦法不一致的,按本暫行辦法執行。
③ 牟平606走什麼路線
606路牟平中醫醫院——北寨
站點名稱:
牟平中醫醫院、牟平中醫醫院西站、中國人壽牟平公司(玉和照相)、牟平教體局、牟平審批中心、牟平交通局(大昌摩托)、東油崗、富海集團、北市場、中央公園、新瑪特、新牟國際集團、怡海花園、通海路聯想專賣、牟平建設局、牟平區醫院、傑座歐洲城、方家莊、牟平供電公司、牟平勞動服務公司、牟平客運站、牟平公交公司、牟平長途車站、雙良藍天佳苑、牟山路、雙良翰林晨苑、新怡家、鵬程機械、北翠標准件、牟平開發區派出所、海德機床、西苑小區、東華苑、東華商貿城北門、雲海香都、三立集團、辛安河大橋、辛安、劉家埠東站、APEC萊山產業園、業林紡織、王家沙子、輝石埠、馬山街道辦事處、綺麗浪特服裝、華和美服飾、山東商務職業學院、中國農業大學(西站)、農大附屬小學、農大北門、職業學院、南寨、北寨
首末班車時間:
牟平中醫院:首班車6:00;末班車冬季18:30、夏季19:00
北寨 :首班車6:00;末班車冬季18:30、夏季19:00
班次間隔:
高峰期16分鍾,平峰期18分鍾。
④ 舊村改造資金發放情況
煙台市牟平區舊村改造暫行辦法(市)
第一章
為規范和促進城市的老改造的村(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國務院,山東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煙台市人民的政府辦公室通知規定發行的煙台市房屋拆遷補償標准「(煙管治國辦發[2007] 134號),煙台市人民政府決定(吸煙鄭罰[2008] 107號),煙台市牟平區,煙台市人民政府意見實施的徵用,徵用土地地上建築物及附屬物拆遷補償評估工作「(煙牟政發[2008] 50號)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文件的規定,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煙台市牟平區舊村(城)改造暫行辦法」。 「
條舊區改造舊村莊(市)的指導原則是: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的城市舊村(城)改造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快城市化進程的目標,人民群眾共享改革和發展的成果,其最終目的,城市規劃的基礎上,以市場為導向的運作,政府引導,在村為主,吸引開發企業積極參與,大力推廣和嚴格規范的城市舊村改造(市)[以下簡稱的舊村(市)的變換],以促進城市的聲音和快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
第舊村(城)改造,堅持以下原則:
(A)的原則,改善村民生活的生活質量。轉型,切實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村民,通過舊村(市)的標准化和改善環境質量。
(二)堅持原則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統籌考慮舊村(城)改造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的項目,以確保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考慮舊村(城)改造目前的實際需要,根據的規定預留好發展用地。
(四)堅持的原則,整村改造的舊村(城)改造,以改善他們的生活條件和城市環境為目的的實施。統一規劃,整村改造,嚴格控制零星開發和建設。
(五)堅持統一政策的原則,法律上的轉變。舊村莊改造,在市區范圍內(市),我們必須堅持統一政策,應不走自己的路進入該地區的房地產開發計劃管理,舊村莊(市),獲得項目,建設,經營,管理,拆遷,補償改造,安置等,都需要通過法律進行規范運作。
(F)的理念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配套的原則,高效的能源管理。
東東第四舊村(城)改造是指城市以外的第二章舊村(市)改造
環,??南到南部的外環和西外環,北至養馬島北海岸線在原有的行政「城中村」改造的平房區北大街兩側,通海短期重點實施的整體連續變換。
章補償費和安置政策
第五條古老的村落(市)要實現在村子裡,原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土地所施加的建設的整體轉型法律規定國有企業。
村民與實物補償的房屋所有權的合法證明(房屋拆遷村民補償)或貨幣補償的,補償標准村民按照下列規定執行:
(一)財產的法定所有權證明(根據房屋所有權證註明的使用性質),安置的建設的低層(1-3層),多層(4-6層),高層(7-11層),高層(12-18層)的高度,建築類型,總樓面面積?建設認股權證(或房地產檔案)記錄的平房裡在按照1:1,1:1.15,1:1.2,免費更換; 1:1.3的比例安置房屋建築高度在19樓的建築(或更多)的事實轉換器的不同類型的相互轉換。
(二)登記年齡為20歲下唯一的孩子在當地公安機關,雙(多)胞胎,法律輪胎,每人30平方米的補償標准按成本價格上升,20歲(含)或以上的適齡青年和已婚無房戶(戶)預留每人90平方米的住房以成本價。
按就高不就低,家庭總面積(包括補償部分增加兒童的年齡在20歲以下)的原則人均住房面積低於90平方米,每小於30平方米建築面積的?90平方米賠償,增加賠償的一部分平方米(包括20歲以下的兒童),30萬平方米建築面積,人均補償。 BR />增加建築面積在按照上述規定(不包括系數的增加部分)的投資,按成本價由村民,其中包括安裝成本,燃氣,供熱投資成本。房屋建築面積安置的在政策和法規,由村民村民,多餘的投資市場。
(c)補償標准(包括投資成本的部分)的面積的城市或城市的行政事業性收費。村民動議的補償標准辦理產權證的房屋內,免收契稅。
(四)貨幣補償的,按照山東省煙台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標準的最新要求來確定。
村民們沒有證明房屋的所有權,法律,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在1992年地形圖為准,沒有專業評估的地形圖上標明上述補償和安置政策評估值來確定的拆遷補償或安置區; 1992年地形圖覆蓋面積1992年以前建造的房屋,由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認證,由專業評估機構安置的上述拆遷補償政策評估,以確定拆遷補償或安置區的價值所有權的法律憑證。
第六個古老的村落(市)重建項目,5萬平方米,人均商業成本的房間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如地塊規劃提供房間不夠大,無法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小於約10萬平方米人均住宅成本的村集體經濟組織的部分財產確權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從收購的基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社會保障的村民的租金收入,但也可用於彌補缺乏的村民生活的收入來源,但可能不適合銷售的部分財產。第七條的
如果建築面積?舊村(城,扣除補償部分)改造項目規劃,銷售的部分收入不能彌補成本的發展和建設上的差距,部分可區級項目開發中扣除應繳納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底定。第8條
公共財產屬於前村辦公室,公共服務和商服用房的市民在新的原建築面積的住房建設的實物補償;在執行工業用地的情況下,貨幣補償的,補償標準的基礎上復位到一個新的折舊評估確定。批准建設的臨時建築,破壞了,而不是賠償。地址的一部分,原村村民住宅(或商服用房)面積(包括鄉村道路匯集土地)無償參與學校,農村,企業和其他非住宅面積?國家的有關規定評估確定的補償。
第9條村的整體改造實施,進入政府儲備總時間的土地使用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建設。另外的規定給予補償和安置的土地,總金額可以施加新的建築(在老村,該網站的徵收外網的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的區域),1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政府招標,拍賣或掛牌出售的規定。原則,保留土地部分的10%,在配合政府儲備土地單獨轉讓,轉讓批准。土地出讓金,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收益將被從生產,生活安置被征地村民預留的土地儲備成本及保單管理費收入凈額中扣除。
舊村(城),改造已完成或不再新增建設用地,不享受10%的儲備政策。
條舊村(城)改造項目,有資格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的條件下,失地的村民,參加社會保險,失地村民參加城鎮職工不符合條件,應按照有關規定參加農村養老保險的社會保險費用可能會提高按以下順序: BR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
(二)可變現的收益儲備場所;
(c)成本的商村集體收入以房(或住宅空間); BR />(d)土地的收益。
具體安置辦法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區國土資源局,區財政局等部門另行制定。
>第11條舊村(城)改造項目,涉及房屋及地面附著物拆遷,項目用地,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民委員會組織實施,區政府的組織和實施的拆遷鎮政府(街道辦事處) ,村民委員會給予適當補貼。
章申請加入該計劃
提出了全面實施舊村改造(市)12個村提出申請,由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一審對接,區規劃分局等相關部門,提交給區建設局,區建設局提出了舊村改造建議報區(市)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研究領導小組。
面積為房地產開發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第13條批准實施轉型發展,村裡的土地銀行應用程序的區國土資源分行。國土資源分局領導委託的房地產評估資格的評估機構,在這個過程中,評估機構,牽頭組織在地區的區國土資源分局市房地產局,財政局共同參與的監管並簽字確認調查記錄;地塊所在地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匹配。完成評估報告,由區國土資源分局,城市管理和房地產局,財政局共同確認,確認和驗證的房地產評估報告提交區房地產開發和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批准。第14條規定的
區建設局批準的房地產估價報告估計,與「煙台市徵用土地補償和安置暫行規定」舊村(城)改造安置相結合建築面積和補償金額,提交區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確定。評估結束後,由村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提交區土地儲備中心記錄。
15區國土資源分局的建築面積和安置所需的補償金額,在與區規劃分局結合的基礎上,市財政局共同確定的位置所需要的土地面積和安置樓建設投資
在村裡舊村(市),區國土資源分局的改造「第16條的實施提供計劃中的土地紅線圖,由區規劃分局發出的信息。國土資源分局在配合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的村報告提交區舉行土地徵用聽證會,地籍調查,簽訂土地收購協議,按照法律規定申請核定徵收土地的改造的實施,並形成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
十七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該地區的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報告,全面衡量,公開發售的處理意見,據報道,該地區房地產開發與管理領導小組審批。?
第十八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該地區的房地產開發和管理領導小組批準的意見和區建設局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根據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的法定程序實施公開出售,以確定土地使用權,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取得土地使用權19下規劃和設計,編制有關規劃審批手續的情況下,批準的規劃方案。區規劃分局發出的「建設項目選址區環保局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的審查;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發布的年度投資計劃的項目,區規劃分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頒發,區財政局沒收土地出讓金,由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審批程序對國有土地使用權,頒發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區建設局取得土地使用權,房地產開發及管理權出讓合同簽訂,支付的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及房地產開發業務許可證。區規劃分局,城市管理和房地產管理局審查建築設計,綠色設計,綠色的加蓋郵票的建築廢物處置程序;區公安分局消防大隊審核的消防工程設計圖紙和資料,並發行「建設工程消防審核意見「,由區規劃分局發出的」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區建設局受理施工圖審查,工程建設招投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簽訂責任書支持,配套設施建設基金(估算書面通知區城管房地產局),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的發放。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舊村(市年)重建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必須建設安置房,然後商品房的發展,相關部門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舊村(城)改造項目管理,整個過程的監督。
第21條的過程中,改造舊村莊(市)和相關人員的失職,濫用權力,貪污腐敗,管理許可權,由其所在單位或主管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本辦法自2009年6月25日,上發展起來的舊村改造(市)區委,區政府的有關規定,是不符合暫行辦法實施暫行辦法「。
⑤ 煙台市建設局的行政級別
正處級別編制
1、煙台市,山東省地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東北部,東連威回海,南鄰答青島,西接濰坊,北瀕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對峙,與大連隔海相望。轄芝罘區、萊山區、福山區、牟平區、開發區、高新區、金山港區、昆嵛山自然保護區、長島縣,以及龍口、萊陽、萊州、蓬萊、招遠、棲霞、海陽7個縣級市,屬於正廳級別編制。
2、所以煙台市建設局屬於正處級別編制,相當於芝罘區、萊山區、長島縣、蓬萊市的行政級別。
⑥ 農村舊村改造補償規定
各地規定有所不同
例如
煙台市牟平區城區舊村(城)改造暫行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和促進城區舊村(城)改造,根據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山東省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煙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煙台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等相關標准規定的通知》(煙政辦發〔2007〕134號)、《煙台市人民政府關於修改〈煙台市市區土地征購補償安置暫行規定〉的決定》(煙政發〔2008〕107號)、《煙台市牟平區人民政府〈關於徵收、征購土地地上建築物和附屬物拆遷補償評估工作的實施意見〉》(煙牟政發〔2008〕50號)等法規、文件要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煙台市牟平區城區舊村(城)改造暫行辦法》。
第二條 城區舊村(城)改造的指導思想是:認真貫徹國家、省、市有關城市舊村(城)改造的法律法規及政策,以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快城市化進程為目標,以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最終目的,以城市規劃為依據,以市場化運作為導向,以政府為主導,以里村為主體,吸引開發企業積極參與,大力推進和嚴格規范城區舊村(城)改造[以下簡稱舊村(城)改造],推進城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第三條 舊村(城)改造,堅持以下原則:
(一)堅持提高村民生活居住質量的原則。通過規范化的舊村(城)改造,切實提高村民的居住條件,改善環境質量。
(二)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的原則。統籌考慮舊村(城)改造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保證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實效性。
(三)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考慮舊村(城)改造當前實際需要的同時,要按規定預留好發展用地。
(四)堅持整村改造的原則。舊村(城)改造以改善居住條件和城市環境為目的,實施統一規劃、整村改造,嚴格控制零星開發建設。
(五)堅持統一政策、依法改造的原則。在城區范圍內實施舊村(城)改造,必須堅持統一政策,不得各行其是;將舊村(城)改造納入全區房地產開發計劃管理,從項目取得、建設、經營、管理以及拆遷、補償、安置等,均須依法規范運作。
(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標准配套,高效能管理的原則。
第二章 舊村(城)改造的范圍
第四條 舊村(城)改造指城區東至東外環,南至南外環,西至西外環,北至養馬島北海岸線范圍內的原行政村改造。短期內重點對北關大街、通海路兩側平房區實施整體連片改造。
第三章 拆遷補償安置政策
第五條 擬實施舊村(城)整體改造的里村,原集體經濟組織所有的可利用建設用地全部依法徵收轉為國有。
對村民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實行實物補償(被拆遷村民房屋補償)或貨幣補償。補償標准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村民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產(根據房屋產權證明標明的使用性質),安置樓房根據低層(1—3層)、多層(4—6層)、小高層(7—11層)、高層(12—18層)的建築高度類型,以房屋所有權證(或房產檔案)記載的建築面積為依據,對平房按照1:1、1:1.15、1:1.2、1:1.3的比例無償置換;對安置樓房建築高度在19層(含)以上的樓房據實換算;類型不同的可互相換算。
(二)在當地公安機關登記的未滿20周歲的獨生子女、雙(多)胞胎、合法的兩胎,每人按成本價增加30平方米的補償標准;20周歲(含)以上適齡青年及已婚無房戶按成本價每人(戶)預留90平方米的住房。
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則,戶總面積(含未滿20周歲子女增加補償部分)低於90平方米的,按建築面積90平方米補償;人均住宅建築面積低於30平方米的(含未滿20周歲子女增加補償部分),按人均建築面積30平方米補償。
按以上規定增加的建築面積(不含增加的系數部分),由村民按成本價投資,成本價包括建安成本、燃氣和供暖投資。安置村民的房屋建築面積超過政策規定的,超出部分由村民按市場價投資。
(三)補償標准內(含成本價投資部分)的面積免收市或市以下行政性收費。補償標准以內的村民回遷安置房在辦理產權證時,免收契稅。
(四)實行貨幣補償的,按照煙台市城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的最新規定確定的標准執行。
對村民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以規劃部門提供的1992年地形圖為准,地形圖上有標注的,由專業評估機構按以上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評估確定拆遷補償價值或安置面積;對1992年地形圖未覆蓋區域的不具有合法產權證明的房屋,於1992年以前建成的,由村委會和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出具證明,由專業評估機構按以上拆遷補償安置政策評估確定拆遷補償價值或安置面積。
第六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按人均商服用房5平方米的標准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如宗地規劃的商服用房面積不足以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的,不足部分按人均住宅10平方米的標准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經濟組織。該部分房產確權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用於出租,所得收入主要用於為村民購置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障,也可用於彌補村民生活收入來源不足,但該部分房產不得對外出售。
第七條 若舊村(城)改造項目規劃的建築面積,扣除補償部分,可出售部分的收入不能彌補開發建設成本的,缺口部分可用項目開發應繳納的區級收取的行政性收費抵頂。
第八條 原村內公共房產屬於辦公、公益和商服用房的,用新建房屋中的公建部分按原建築面積實物補償;屬工業用房的實行貨幣補償,補償標准依據重置成新折舊評估後確定。經批准建造的臨時建築,應自行拆除,不予補償。對原村址部分涉及的村民住宅(或商服用房)佔地(含村內道路等公攤土地)不再另行補償;對村址內涉及的學校、企業等非住宅佔地,按國家有關規定評估確定補償。
第九條 實行整體改造的里村,將該集體經濟組織的可利用建設用地一次性整體納入政府儲備。除按規定給予補償安置外,可將徵收的新增建設用地總量(指扣除舊村原址佔地以外徵收的新增建設用地面積)的10%留給村集體經濟組織,由政府按規定實行招標、拍賣或掛牌出讓。原則上10%預留地部分應與政府儲備用地一並出讓,經批准也可單獨出讓。土地出讓後,將扣除儲備成本及各項政策性收費後的預留地純收益返還該集體經濟組織,用於被征地村民的生產生活安置。
舊村(城)改造已完成或已無新增建設用地的,不享受10%預留地政策。
第十條 我區的舊村(城)改造項目,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條件的被征地村民,可參加社會保險;對不符合參加城鎮職工社會保險條件的被征地村民,一律按有關規定參加農村養老保險。所需費用可按照以下順序籌措: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
(二)預留地的變現收益;
(三)以成本價提供給村集體的商服用房(或住宅用房)收益;
(四)土地收益分成。
具體安置辦法由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會同區國土資源分局、區財政局等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一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涉及房屋等地上附著物拆遷的,由項目所在地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組織實施,區政府給予組織實施拆遷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委會適當補助。
第四章 辦理程序
第十二條 擬實施舊村(城)整體改造的里村提出申請,由所在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初審並與區規劃分局等有關部門對接後,報區建設局。區建設局提出舊村(城)改造意見,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研究。
第十三條 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准實施改造開發的里村,向區國土資源分局提出土地儲備申請。區國土資源分局牽頭,委託具有房地產評估資質的評估機構進行評估。在評估機構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區國土資源分局牽頭組織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財政局共同參與進行監管,並在勘測記錄上簽字確認;宗地所在地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予以配合。評估報告完成後,由區國土資源分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財政局共同確認,並將確認核實的房地產評估報告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准。
第十四條 區建設局根據批准後的房地產評估報告,結合《煙台市市區土地征購補償安置暫行規定》測算舊村(城)改造安置所需建築面積及補償額,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研究確定。評估結束後,由里村分別與被拆遷人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後,報區土地儲備中心備案。
第十五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安置所需建築面積及補償額,會同區規劃分局、財政局,共同確定安置所需土地面積和安置樓建設投資。
第十六條 實施舊村(城)改造的里村,向區國土資源分局提供區規劃分局出具的規劃用地紅線圖等有關資料。區國土資源分局會同相關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到實施改造里村舉行徵收土地聽證,進行地籍調查,簽訂徵收土地協議,依法辦理土地徵收報批工作,並形成報告報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
第十七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確定的報告,進行綜合測算,擬定公開出讓處置意見,報經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審批。
第十八條 區國土資源分局根據區房地產開發管理領導小組批復的意見和區建設局提出的《項目建設條件意見書》,依據國有土地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法定程序實行公開出讓,確定土地使用權者,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第十九條 取得土地使用權者根據規劃設計條件,編制規劃方案報批,規劃方案批准後分別辦理相關手續。區環保局審查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區發改局下達項目年度投資計劃;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區財政局收繳土地出讓金後,由區國土資源分局上報市國土資源局審批,辦理國有土地使用權手續,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區建設局與取得土地使用權者簽訂房地產開發經營權出讓合同,發放房地產開發項目手冊和房地產開發經營許可證。區規劃分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分別審查建築設計方案和綠化設計方案,加蓋綠色圖章,辦理建築垃圾處理手續;區公安分局消防大隊審核建築工程消防設計圖紙及有關資料,核發《建築工程消防審核意見書》;區規劃分局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區建設局受理圖紙審查、工程建設招標,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手續,簽訂配套責任書,測算配套設施建設資金(並書面通知區城市管理與房產局),核發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
第五章 附 則
第二十條 舊村(城)改造項目實施過程中,取得土地使用權者必須先建設拆遷安置用房,然後再開發商品房,有關部門要嚴格按照舊村(城)改造項目管理的有關要求,進行全過程監管。
第二十一條 在舊村(城)改造過程中,相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按管理許可權由其所在單位或者有關部門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二十二條 本辦法自2009年6月25日起執行,此前區政府制訂的關於舊村(城)改造的相關規定與本暫行辦法不一致的,按本暫行辦法執行。
⑦ 地級市副局長是什麼級別
副科級
地市級下面的區是正處級建制,區直屬的局是正科回級建制,也即其局答長是正科級,副局長自然而然就是副科級了。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局的常務副局長雖然級別是副科級,但是卻也享受正科級待遇。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副主任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機關科室科長各營(分場)黨委書記、營長(分場場長)等,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芳草湖農場工交建商科科長、芳草湖農場工會副主席、芳草湖六場書記、六場場長)。
縣、縣級市下屬,如縣公安副局長、縣建設副局長等。 地級市局下屬,如市建設局法制副處長等。
⑧ 牟平建委那地方叫什麼
建委?應該叫牟平區建設局吧。旁邊是新華里村和寧海信用社
⑨ 08煙台公務員人數
報考部門 報考職位 通過人數
長島縣公安局 公安科員 1
長島縣人民檢察院 檢查輔助人員 6
長島縣縣級機關 城市規劃科員 1
長島縣縣級機關 工程預算科員 12
長島縣縣級機關 基建審計科員 0
長島縣縣級機關 統計科員 2
長島縣縣級機關 新聞宣傳科員 8
長島縣鄉鎮機關 財務管理科員 16
長島縣鄉鎮機關 經管科員 40
長島縣鄉鎮機關 漁養管理科員 5
福山區發展和改革局 經管科員 85
福山區紀委 普通管理職位 203
福山區人民法院 法官 9
福山區人民法院 計算機管理科員 21
福山區宣傳部 宣傳科員 20
海陽市大閆家鎮 海洋經濟管理科員 19
海陽市大閆家鎮 旅遊管理科員 18
海陽市二十里店鎮 秘書科員 8
海陽市鳳城街道 規劃建設科員 16
海陽市公安局 公安科員 9
海陽市公安局 計算機科員 10
海陽市公安局 英語翻譯科員 18
海陽市郭城鎮 普通管理職位 87
海陽市留格庄鎮 普通管理職位 134
海陽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0
海陽市人民檢察院 司法警察 4
海陽市小紀鎮 普通管理職位 44
海陽市辛安鎮 秘書科員 8
海陽市行村鎮 經管科員 18
海陽市行村鎮 普通管理職位 50
海陽市徐家店鎮 普通管理職位 36
海陽市朱吳鎮 秘書科員 7
萊山區鎮(街)機關 安全生產管理科員 15
萊山區鎮(街)機關 林業管理科員 24
萊山區鎮(街)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1132
萊山區鎮(街)機關 司法科員 46
萊山區鎮(街)機關 衛生管理科員 69
萊陽市鄉鎮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626
萊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德語翻譯科員 3
萊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法語翻譯科員 8
萊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韓國語語翻譯科員 19
萊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日語翻譯科員 22
萊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 英語翻譯科員 56
萊州市公安局 公安科員 9
萊州市規劃建設局 規劃審查科員 18
萊州市交通局 法規科員 43
萊州市交通局 交通管理科員 20
萊州市教育體育局 教體管理科員 39
萊州市科學技術局 科技科員 68
萊州市旅遊局 旅遊管理科員 33
萊州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2
萊州市團市委 普通管理職位 63
萊州市衛生局 衛生管理科員 42
萊州市縣級其他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499
萊州市鎮(街)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472
龍口市東江鎮 普通管理職位 73
龍口市東萊街道 普通管理職位 112
龍口市高新區 普通管理職位 163
龍口市黃山館鎮 普通管理職位 54
龍口市龍港街道 普通管理職位 94
龍口市蘆頭鎮 普通管理職位 59
龍口市七甲鎮 普通管理職位 44
龍口市人民檢察院 檢查輔助人員 5
龍口市石良鎮 普通管理職位 54
龍口市新嘉街道 普通管理職位 68
牟平區縣級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1121
牟平區鄉鎮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385
蓬萊市公安局 普通管理職位 57
蓬萊市公安局 偵查治安科員 8
蓬萊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8
蓬萊市鎮(街)機關 普通管理職位 765
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危化品監管科員 102
市財政局 財政管理科員 35
市發改委 組織部選調生 48
市規劃局 規劃審查科員 39
市規劃局芝罘分局 規劃審查科員 10
市國土資源局 地質環境科員 31
市國土資源局福山分局國土資源所 地質科員 7
市國土資源局福山分局國土資源所 法律科員 67
市國土資源局福山分局國土資源所 國土測繪科員 22
市國土資源局福山分局國土資源所 國土管理科員 7
市國土資源局萊山分局國土資源所 國土管理科員 25
市國土資源局芝罘分局國土資源所 國土測繪科員 47
市國土資源局芝罘分局國土資源所 國土管理科員 29
市海洋與漁業局 法規科員 84
市紀委 案件檢查科員 81
市紀委 執法監察科員 90
市經貿委 機械建材科員 168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組織部選調生 10
市糧食局 組織部選調生 3
市民營經濟發展局 組織部選調生 2
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韓國語翻譯科員 6
市人大辦公室 會計科員 64
市人大辦公室 組織部選調生 16
市審計局 法制科員 89
市審計局 會計科員 162
市審計局 投資管理科員 63
市司法局 律師公證管理科員 9
市體育局 體育管理科員 31
市統計局 統計科員 45
市委市政府信訪局 組織部選調生 4
市政府口岸辦公室 普通管理職位 631
市政協辦公室 普通管理職位 456
市政協辦公室 新聞宣傳科員 112
市中級人民法院 法官 117
縣級工商局 市場監管 150
縣級工商局 夜間巡查 150
縣級質監局 專業技術職位 899
煙台市出口加工區管委 日語翻譯科員 40
煙台市福山區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9
煙台市公安局福山分局 法制科員 20
煙台市公安局福山分局 公安科員 33
煙台市公安局萊山分局 公安科員 101
煙台市公安局萊山分局 計算機科員 40
煙台市公安局萊山分局 普通管理職位 67
煙台市公安局萊山分局 文秘科員 13
煙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 公安科員 10
煙台市公安局牟平分局 計算機科員 17
煙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 公安科員 19
煙台市公安局芝罘分局 通信科員 13
煙台市萊山區人民檢察院 檢查輔助人員 50
煙台市萊山區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5
煙台市勞教所 教育管理科員 32
煙台市勞教所 普通管理職位 87
煙台市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30
煙台市芝罘區人民檢察院 檢察官 19
招遠市畢郭鎮夏甸鎮齊山鎮阜山鎮金嶺鎮 秘書科員 50
招遠市財政局 財務會計科員 55
招遠市對外經濟貿易局 涉外管理科員 43
招遠市規劃建設管理局 規劃管理科員 28
招遠市教育體育局 普通管理職位 207
招遠市金嶺鎮 普通管理職位 149
招遠市糧食局 政工科員 37
招遠市玲瓏鎮 法規科員 50
招遠市農業局民政局司法局 秘書科員 45
招遠市審計局 預算審計科員 14
招遠市統計局 統計科員 11
招遠市張星鎮大秦家鎮辛庄鎮 網路信息科員 140
⑩ 地級市區局副局長是什麼級別
副科級
地市級下面的區是正處級建制,區直屬的局是正科級建制,也即其局長專是正科級,副局屬長自然而然就是副科級了。當然也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局的常務副局長雖然級別是副科級,但是卻也享受正科級待遇。
中國行政級別採用行政五級劃分為:國家級、省部級、司廳局級、縣處級、鄉鎮科級,各級分為正副職。中央部委的等級即平常大家所說的「國、部(省)、司、處、科」五級。除國家級以外,其他三級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地方三級行政劃分。 行政級別中是沒有股級的,股級是介於副科級和科員之間的,是一種習慣的稱呼。
鄉科級副職
包括各鄉、鎮、辦事處黨委副書記、黨委委員、副鄉長、副鎮長、辦事處副主任、以及鎮級人大副主任等,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團場機關科室科長各營(分場)黨委書記、營長(分場場長)等,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六師芳草湖農場工交建商科科長、芳草湖農場工會副主席、芳草湖六場書記、六場場長)。
縣、縣級市下屬,如縣公安副局長、縣建設副局長等。 地級市局下屬,如市建設局法制副處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