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農村醫療保險停止繳費幾年,幾年後再繳費可以嗎
不可以的。不能補停繳的那幾年的費用。《關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實施辦法的通知》裡面規定,農民繳新農合的相關費用,必須要在規定的期限內。如果超出了,就不能補交。
也就是說,醫保100多塊的費用只是保障一個人一年的醫療期,一年交一次費。假如去年年底交了費用,就是保障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如果沒有交費,那今年看病的費用便不能報銷。即使再補交的費用也只能保障後續年度的,並不能補上前面幾年沒交的費用。
這是因為醫保是現交現保制度,也就是說交一年保一年,不像養老險那樣可以累積。如果交了醫保費但一年也沒有生病,沒有報銷,那這個錢也不可以累積到下一年度。所謂一年保一年,就是100多塊錢的費用只管一年的醫療期,不管其他,不能累積。
農村合作醫療不同其他養老保險、職工醫療保險,沒有個人賬戶積累,不返還個人賬戶,也不累計繳費年限,完全屬於消費型保險,正常繳費期每年10月至12月,保下一年醫療保險報銷,一年一交,交一年保一年,斷交不得報銷。
即使醫療保險沒有用上,以前繳費不累計退還,而是充實醫保基金,用於支付其他人員醫療報銷,跟自己無關。

據國家醫療保障局消息,2019年全國范圍內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全面啟動實施。未出台整合方案和尚未啟動運行的地區要抓緊出台方案並盡快啟動實施;已啟動運行的要實現制度深度融合,提高運行質量,增強保障功能。
近日,國家醫療保障局會同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18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這是國家層面首次從統籌城鄉的角度,對城鄉居民醫保年度重點工作進行統一部署。
《通知》提到,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准同步提高。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在2017年基礎上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9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基數部分的補助標准不變,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和中部地區60%的比例安排補助,對東部地區各省份分別按一定比例補助。
省級財政要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力度,進一步完善省級及以下財政分擔辦法,地方各級財政要按照規定足額安排本級財政補助資金並及時撥付到位。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同步新增40元,達到每人每年220元。
各統籌地區要科學合理確定具體籌資標准並劃分政府和個人分擔比例。年人均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水平已達到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的地區,在確保各項待遇落實的前提下,可根據實際合理確定2018年籌資標准。
《通知》明確,整合過程中,要結合全民參保計劃,鞏固城鄉居民醫保覆蓋面,確保穩定連續參保,實現應保盡保,避免重復參保。
完善新生兒、大學生以及已取得居住證的常住人口等特殊人群參保登記及繳費辦法,確保及時參保,杜絕發生參保空檔期。要注意對特殊問題、特殊政策進行妥善處理,穩定待遇預期,防止福利化傾向。
《通知》強調,全面推進和完善城鄉居民醫保門診統籌,通過互助共濟增強門診保障能力。尚未實行門診保障的地區,要加快推進建立門診統籌。實行個人(家庭)賬戶的,要逐步向門診統籌平穩過渡。
《通知》還顯示,完善協議管理,將醫保定點協議管理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有機結合,依託基層醫療機構,發揮「守門人」作用。探索門診統籌按人頭付費,明確按人頭付費的基本醫療服務包范圍,通過與醫療機構平等協商談判確定按人頭付費標准。
針對門診統籌特點逐步完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將考核結果與費用結算掛鉤,確保服務質量。
《通知》還指出,與有關部門做好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宣傳動員和徵收工作的配合銜接,確保按時足額徵收,鞏固參保覆蓋面。在機構改革期間,要保證工作的延續性,確保群眾待遇不斷檔。遇到重大問題要及時報告。
⑵ 職工醫療保險一年多不交了該交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用一張卡嗎
你得拿上身份證戶口本和醫保卡去戶口所在地的社保所從新登記,把你的信息從新錄入,還得辦一張銀行卡一塊拿過去,辦好
⑶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以家庭為單位嗎一人不交全家報銷不了嗎
現在取消了以家為單位繳納醫療保險了,按人繳納,一人一卡。
⑷ 城鎮居民醫保交多少年可以不用交了
社保的養老部分需要累計繳納15年,醫療是累計繳納男25年女20年。
退休年齡可以每月領取養版老金和權享受醫療報銷,但是需要注意,醫療部分只有連續繳費3年以上的才能享受報銷范圍內的100%報銷,0-3年的這段期間,按照連續繳費時間比例報銷。
如果斷開,一定不能超過3個月,超過3個月就要重新計算持續繳費年限了。另外,假設連續繳費25年,在這25年期間和退休年齡後享受醫療報銷,但是繳滿25年後不再續交的話,那麼從不交的時間開始到退休的這段時間是不享受醫療保險的。

(4)城鄉居民醫療不交了嗎擴展閱讀:
醫保具有「低水平,廣覆蓋」的特點,繳費以低水平的絕大多數單位和個人能承受的費用為准,廣泛覆蓋城鎮所有單位和職工,不同性質單位的職工都能享有基本醫療保險的權利。
參保人員完成繳費年限後可以終身享受。其次基本醫療保險具有「雙方負擔,統賬結合」的特點;以「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為原則。
醫保個人賬戶是根據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而設立的、專門用於存儲參保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和用人單位繳費中按一定比例劃入的資金,記錄醫療消費情況的專用賬戶。個人賬戶的資金用於支付就醫和購葯自付部分的費用。
⑸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停一年交可以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復險停一年制交可以,但是會影響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繳一年保一年,不繳不保。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居民不及時參保、續費,明年就無法享受醫療保險待遇。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繳納標准:
中小學生及18周歲以下的居民個人繳費標准為30元;18周歲以下低保、重度殘疾的學生和兒童,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人個人不繳費;18周歲以上低保、重度殘疾人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的老人個人繳費10元。
從每年的9月1日起,參保者本人應到所在的社區或者學校辦理參保、續保手續。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新生兒出生60日內可隨時在其母親參保地參保。
新參保者要提供本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1張,彩色1寸或2寸照片1張。續保者向社區或學校提供本人姓名、醫療保險編碼或身份證號。
此外,新參保或續保的困難人群還需提供相關證件的原件及復印件。
⑹ 城鄉居民醫保買多少年就可以不買了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納一年管一年,沒有繳費年限累計,無論多大歲數繳納多少年了,不繳納就不享受醫療保險。
⑺ 城鄉居民醫保,可以不交嗎是不是就像車險,一年一次
不可以,中斷繳費又續繳的,之前的繳費年限將作廢,就像車險,一年一次。
1、按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的規定,參保人自繳費後的下一醫保年度內享受相應的醫療保險待遇。繳費期結束後,除符合規定的新生兒可以隨時參保,隨時享受醫保待遇外,其他城鄉居民都應在規定時間內參保繳費,過期則無法補繳。
2、居民醫保實施的是預繳費,所以,居民醫保需要每年繳納費用,不繳費將無法享受待遇。「居民醫保的待遇和繳費額度,不同的群體不同,每年也都會有一些調整,因此,一次性繳納幾年的費用,操作起來會有一些難度。
居民醫保重在保障「一老一小」,不管是出生不久的嬰孩,還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只要符合條件的各年齡段人員都可參保。
3、按照規定,要參加居民醫保,需具有本市城鎮常住戶籍,並且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非從業居民,
或者是非本市常住戶籍但常年在本市城鎮(指鄉鎮級及以上政府所在地)就學或入托的中小學生、學齡前兒童、嬰幼兒和本市行政區域內高校(科研院、所)大學生,均可參加居民醫保。
需要注意的是,符合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條件的進城務工的農民居民,也可以自願參加居民基本醫保。

(7)城鄉居民醫療不交了嗎擴展閱讀:
醫療保險的作用:
一、有利於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
醫療保險是社會進步、生產發展的必然結果。反過來,醫療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又會進一步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生產的發展。一方面醫療保險解除了勞動者的後顧之憂,使其安心工作,從而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勞動者的身心健康,保證了勞動力正常再生產。
二、調節收入差別,體現社會公平性。
醫療保險通過徵收醫療保險費和償付醫療保險服務費用來調節收入差別,是政府一種重要的收入再分配的手段。
三、維護社會安定的重要保障。
醫療保險對患病的勞動者給予經濟上的幫助,有助於消除因疾病帶來的社會不安定因素,是調整社會關系和社會矛盾的重要社會機制。
四、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的重要手段。
醫療保險和社會互助共濟的社會制度,通過在參保人之間分攤疾病費用風險,體現出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新型社會關系,有利於促進社會文明和進步。
五、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特別是國有企業改革的重要保證。
⑻ 居民醫保不繳費怎麼辦理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辦理時間一般也是很明確,尤其是比較重要的保險政府也是會給予一定的時間限制,這樣才能夠讓更多人受保。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具體的時間上一般是在11月底到年底。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申辦參保(增員)須知:
①未滿18周歲的人員:《戶口薄》(戶口薄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16周歲以下人員未領身份證的可不提供)。
②18周歲以上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人員:《戶口薄》(戶口薄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所在學校開具的學籍證明。
③18周歲以上城鎮非從業居民:《戶口薄》(戶口薄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復退軍人需提供退伍或轉業證件)。
④低保對象:《戶口薄》、《身份證》、《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業務受理時間為每月1—24日,當月申報的業務次月起生效,以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社保年度,一次性繳足一個社保年度內的醫療保險費,每年的6月1日至30日應一次性繳納下一社保年度的醫療保險費。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與職工醫保區別:
一是面對人群不同。城鎮職工醫保主要面向有工作單位或從事個體經濟的在職職工和退休人員。城鎮居民醫保主要面對具有城鎮戶籍的沒有工作的老年居民、低保對象、重度殘疾人、學生兒童及其他城鎮非從業人員;
二是繳費標准及來源不同。城鎮職工醫保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不享受政府補貼。城鎮居民醫保繳費標准總體上低於職工醫保,在個人繳費基礎上政府給予適當補貼;
三是待遇標准不同。城鎮居民醫保由於籌資水平較低,醫療待遇標准總體上略低於職工醫保;
四是繳費要求不同。城鎮職工醫療保險設立最低繳費年限,達到繳費年限(男25年、女20年)的,退休後不再繳費即可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不設立最低繳費年限,必須每年繳費,不繳費不享受待遇。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2019年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沒有交,需要補交嗎還是直接交2020年的
需要補交如果你願意可以一直補交到2020年
⑽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去年交260元,裡面另外的50元有什麼作用,交好還是不交好呢
各地的繳費標准不一樣,建議你直接向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