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當代共產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
2008年1月29日,安徽省建設廳副廳長李玉華帶領政府工作組到潁上縣督查冬春救災版及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工作,權走訪抽查了很多困難農戶家中,詳細了解了困難群眾冬春口糧、過冬衣被、住房、救濟資金、建房補貼等落實情況,並檢查了各地救災責任制和救災熱線電話制度實施情況。
通過現場檢查和聽取匯報,李玉華指出潁上縣冬春救助工作不僅完成了各項任務,而且還有創新,把救災工作做得很扎實、細致。他要求潁上縣要繼續深入到每家每戶去檢查,體察民情,掌握災情信息情況,把災情上報網路機制建立好,確保各項救災措施及時到位,確保災區困難群眾安全度過雨雪關,歡度新春佳節。
B. 表現當代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100字以內)
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2008年11月27日)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出生於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
王瑛同志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畜牧系;1982年8月至1986年3月在原巴中縣畜牧局工作;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在原巴中縣整黨辦工作;1987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原巴中市紀委工作,歷任紀委委員、信訪室副主任、紀委常委;1994年5月至1997年11月在原巴中地區紀委工作,任信訪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在中共南江縣委工作,任縣委常委、縣直工委書記;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任縣委副書記、縣紀委書記、縣總工會主席;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瑛同志系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市第一屆、第二屆紀委委員。
王瑛同志生前曾先後多次榮獲上級表彰:
2002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
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巴中十年創輝煌」勞動模範,被省紀委、省監察廳表彰為「辦案先進個人」。
2007年1月被中央紀委、人事部、監察部表彰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
2008年11月27日,黨的好女兒,領導幹部的楷模--南江紀委書記王瑛同志在赴重慶治病途中,不幸逝世。
王瑛在思考紀檢監察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簡稱為「五個零」的王瑛工作法。即:建立投訴中心,為民服務零距離;召開專題聽證會,干群關系零隔閡;開展「三最佳」創評,監督監察零空檔;評選誠信先進,再塑形象零起點;實行投訴查結制,案件查處零擱置。
C. 不明白的問題
為人民服務為核心的人生觀,是科學高尚的人生觀
為人民服務作為道德建設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道德區別和優越於其他社會形態道德的顯著標志。在我們國家,為人民服務不僅是對共產黨員和領導幹部的要求,也是對廣大群眾的要求。每個公民不論職位高低、能力大小,都能夠在不同崗位、不同層次,通過不同形式做到為人民服務。在新的形勢下,必須繼續大張旗鼓地倡導為人民服務的道德觀,把為人民服務的思想融會貫通在各種具體道德規范中。要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競爭與協作、先富與後福、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等關系,提倡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為人民服務做好事,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形成展示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良好道德風尚。
2008年1月29日,安徽省建設廳副廳長李玉華帶領政府工作組到潁上縣督查冬春救災及困難群眾生活安排工作,深入到西三十鋪鎮洪單敬老院、八里河鎮邵圩敬老院和十八里鋪鎮花園村、十八里鋪村及八里河鎮邵圩村、潘郢村等地,走訪抽查了宋傳海、胡新安、汪繼宇、胡仁安、黃學金等困難農戶家中,詳細了解了困難群眾冬春口糧、過冬衣被、住房、救濟資金、建房補貼等落實情況,並檢查了各地救災責任制和救災熱線電話制度實施情況。
工作組聽取了縣委副書記、縣長劉樹生和副縣長張華久同志的工作匯報,查閱資料。元月12日至28日,潁上縣積雪達23厘米,降水量達79毫米,雪壓倒房71間,損毀115間,受災人口4787人,轉移146人,直接經濟損失568萬元。面對災情,潁上縣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扎實有效地開展了各項生產救災工作,通過組織捐贈、對口幫扶等共籌集452.36萬元,其中縣政府下撥冬春救助款70萬元;已落實2007年冬春救濟口糧132.6萬公斤。通過籌集、自購等方式,解決困難群眾過冬棉衣1.45萬件,棉被1.23萬床。目前,縣政府正把2008年第一季度493.2萬元五保戶供養資金和289萬元農村低保資金全部打卡發放到戶,確保困難群眾能夠安全渡過冬春。
通過現場檢查和聽取匯報,李玉華指出潁上縣冬春救助工作不僅完成了各項任務,而且還有創新,把救災工作做得很扎實、細致。他要求潁上縣要繼續深入到每家每戶去檢查,體察民情,掌握災情信息情況,把災情上報網路機制建立好,確保各項救災措施及時到位,確保災區困難群眾安全度過雨雪關,歡度新春佳節。
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2008年11月27日)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出生於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
王瑛同志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畜牧系;1982年8月至1986年3月在原巴中縣畜牧局工作;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在原巴中縣整黨辦工作;1987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原巴中市紀委工作,歷任紀委委員、信訪室副主任、紀委常委;1994年5月至1997年11月在原巴中地區紀委工作,任信訪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在中共南江縣委工作,任縣委常委、縣直工委書記;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任縣委副書記、縣紀委書記、縣總工會主席;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瑛同志系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市第一屆、第二屆紀委委員。
王瑛同志生前曾先後多次榮獲上級表彰:
2002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
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巴中十年創輝煌」勞動模範,被省紀委、省監察廳表彰為「辦案先進個人」。
2007年1月被中央紀委、人事部、監察部表彰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
2008年11月27日,黨的好女兒,領導幹部的楷模--南江紀委書記王瑛同志在赴重慶治病途中,不幸逝世。
王瑛在思考紀檢監察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簡稱為「五個零」的王瑛工作法。即:建立投訴中心,為民服務零距離;召開專題聽證會,干群關系零隔閡;開展「三最佳」創評,監督監察零空檔;評選誠信先進,再塑形象零起點;實行投訴查結制,案件查處零擱置。
(1)獨特的王瑛工作方法
通過開展「五個零」的活動,南江的投資環境大大改善,2003年以來,先後有15多個省市的50多家客商來南江投資興業,總投資達到6個多億。
(2)堅強的人格魅力
記者在采訪王瑛書記的生前好友時,發現許多人都用一個相同的詞來描述王瑛,那就是----堅強。作為王瑛的上級,巴中市紀委副書記雷超這樣評價她:作為一個女性,她卻有著令人佩服的果斷和理性;她體弱帶病,卻有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毅力。王瑛的堅強超乎她身邊所有人的意料,朋友們因此形象地把她稱為「鐵骨」。
(3)對他人無盡的關愛
王瑛是一個十分具有愛心的人。在生活中,王瑛象對待親人一樣關心機關幹部職工,心裡更裝著山區的老百姓。資助家境貧寒的黃霞上大學。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愛戴。2008年11月底,當聽聞王瑛書記去世的噩耗後,數名背二哥(從事搬運工作的苦力)趕赴巴中,代表數百名南江背二哥,在靈前打出「王瑛書記,一路走好」的標語,感動了無數巴中人。
做時代先鋒 為黨旗增輝
—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有感
寒假期間,作為一名共青團員的我,有幸來到位於黃浦江畔的上海檔案館參觀共產黨員先進事跡的文獻圖片。
走進展覽大廳,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許多優秀共產黨員的照片、事跡和榮譽。有為困難群眾的溫飽而牽腸掛肚的市民政局救災處處長楊長海;有三顧家門而不入,以「平凡的工作中追求不平凡的事業」為信念的好刑警董福明;還有為我國4500萬畝低窪鹽鹼地開發水產養殖讓千百萬生活在哪裡的貧困農民脫貧致富而不懈努力,無私奉獻的水產研究員王慧……。
看著這些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我頗有感觸,我想正是因為有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具有立黨為公、勤政為民的思想,正是因為他們具有與時俱進、銳意進取的創新精神,正是因為他們具有奮發有為、顧全大局的意識,使得我們的黨和國家茁壯成長。
作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應當要此機會學習他們先進的精神,學習他們認真扎實求真務實的良好作風,為上海早日實現 「兩個率先」,建成「四個中心」的宏偉目標而努力奮斗
2\
參觀上海檔案館 感受黨員先進性
4月6日,我校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懷著激動的心情,參觀了「做時代先鋒,為黨旗增輝——上海市共產黨員先進事跡檔案文獻圖片展」。
走進紅色的展廳,首先吸引大家目光的是一根泛出光澤的扁擔。人們不會忘記,楊懷遠36年來用57根扁擔演繹出一個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崇高責任:「寧願自己多吃苦,不願乘客一時難。」轉過了一個彎,一輛破舊的自行車突兀地躍入了記者的眼簾。這輛自行車屬於被稱為「生命保護神」的全國優秀醫務工作者、上海市優秀共產黨員俞卓偉。「全天候、全方位,一線作戰、靠前指揮」,這輛自行車正記錄著他在醫院來回奔波的路程,更承載著他對病人真誠的愛。在眾多的展品中,還有一本獨特的帳冊——黃浦區豫園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春根的《社情民意記事帳》。帳冊的第一頁,赫然寫著「關於對當前動遷的一點思考」。這本獨特的帳冊上每一筆都實實在在地記錄著這位好乾部為民的衷腸柔情和做人的凜然正氣。
一句句體現黨員崇高品質的語言,一幅幅生動感人的圖片,一篇篇彌足珍貴的文獻,一件件凝聚著對人民群眾款款深情的實物,講述了一個個真實動人的故事,展現了上海解放以來全市各條戰線具有時代特徵和代表性的50名共產黨員的先進事跡。
老師們參觀後紛紛表達參觀感想。作為一位已有幾十年黨齡的老黨員,顧愛琴書記表示:先進性是歷史的,也是具體的,只有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真正體現共產黨員的先進性。李鈺老師剛入黨,她覺得看了展覽很受教育,也很受鼓舞,使廣大黨員學有榜樣,趕有方向。年輕的入黨積極分子們也說,看了展覽後覺得對自己的思想觸動很大,認識又提高了一個層次,這些黨員的人生格言應成為自己的座右銘,他們也要成為這些優秀黨員的「追星族」。
3\
1月26日,浦東分局黨總支組織系統內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檔案館參觀學習。檔案館中的珍貴檔案文獻和歷史照片,展示了近200年來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發展的脈絡。同志們看老照片、讀歷史資料、觀老電影,靜心品味著歷史,追溯上海的「記憶」,深切的感受到了上海的風度、上海的速度、上海的高度和「海納百川,服務全國,追求卓越,艱苦奮斗」的上海精神。展覽中,我們既看到了上海日新月異的變化發展,也看到了浦東開發開放以來的滄桑巨變。尤其是現在的浦東,已成為人才和財富的聚集之地,先試先行的創新之地,超常發展的騰飛之地。通過參觀學習,大家表示:身為浦東的食品葯品監管人員,要努力發揚黨的優良傳統,樹立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關、地位觀、利益觀。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求真務實,與時俱進,為浦東的食品葯品監管事工作更上一樓層而努力。
月25日下午,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全體會議,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草案)》等法案,國務委員兼國務院秘書長馬凱列席會議。 中新社發 任晨鳴 攝
中新社北京二月二十五日電 (記者 孫宇挺 周兆軍)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二十五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一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主持會議。
這次常委會會議的一項重要任務是為即將舉行的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做准備。為此,會議審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稿、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議程草案、主席團和秘書長名單草案、列席人員名單草案。同時,會議繼續審議食品安全法草案、刑法修正案(七)草案、保險法修訂草案。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錫榮向今天的全體會議作了關於食品安全法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匯報了草案關於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加強保健食品監管、強化食品安全全程監管、加強食品廣告管理、減輕食品生產經營著負擔、明確民事賠償責任優先原則等方面的修改情況。法律委員會認為,目前草案已比較成熟,建議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會議聽取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李適時、孫安民分別作的關於刑法修正案(七)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關於保險法修訂草案審議結果的報告。法律委員會認為,這兩部法律草案已經比較成熟,建議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通過。
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於提請審議批准中國和秘魯關於民事和商事司法協助條約、中國和墨西哥引渡條約、中國和日本領事協定的議案。受國務院委託,外交部部長楊潔篪就上述議案作了說明。
會議還聽取了全國人大常委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主任委員黃鎮東作的關於個別代表的代表資格的報告,審議了有關任免案等。(完
譚老伯是一名老黨員了,有38年的黨齡。盡管不住在這個小區里,但他卻堅持義務掃地已經有6年多了。除了在麗珠小區里義務掃地之外,譚老伯在自己居住的玻璃廠宿舍區里也同樣義務掃地,還因為宿舍樓的水壓低,高層的住戶經常沒有水用,譚老伯就義務幫開電抽水,一天三次,每次都要看守三四十分鍾,雖然沒有任何報酬,譚老伯卻能堅持多年.
我覺得這個人相當好,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簸箕,掃把這些工具全部是他的。星期天休息時間,他照樣騎自行車過來,把街道清掃干凈,再騎自行車回去。我覺得他這種精神相當可嘉。
D. 當代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
共產黨員吳智勇
銷售公司作為工程機械廠的龍頭部門,總經理吳智勇以一個黨員的標准嚴格要求自己
以務實的工作作風,扎實的工作態度,帶領公司全體員工舞起銷售的龍頭,創造了可
喜的成績,促進了工程機械廠的經營發展。
他認為公司就是大家的堅強後盾,將服務延伸至每個家庭。誰家有個難事、急事,他
總是第一時間給予協助解決。員工喬遷新居的現場有他組織的搬家隊;員工的親人生
病住院有他親切的慰問。
E. 潁上縣第一中學的現任領導
這個圖是三中好吧
F. 關於當代共產黨為人民全心全意服務的新聞
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2008年11月27日)王瑛,女,回族,1961年11月出生於四川省阿壩州小金縣,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8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年7月參加工作。
王瑛同志1982年7月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畜牧系;1982年8月至1986年3月在原巴中縣畜牧局工作;1986年4月至1987年4月在原巴中縣整黨辦工作;1987年5月至1994年4月在原巴中市紀委工作,歷任紀委委員、信訪室副主任、紀委常委;1994年5月至1997年11月在原巴中地區紀委工作,任信訪室主任;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在中共南江縣委工作,任縣委常委、縣直工委書記;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2001年3月至2002年7月任縣委常委、組織部長;2002年8月至2006年11月任縣委副書記、縣紀委書記、縣總工會主席;2006年12月至2008年11月任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王瑛同志系省第八次黨代會代表,市第一屆、第二屆紀委委員。
王瑛同志生前曾先後多次榮獲上級表彰:
2002年10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
2003年被巴中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巴中十年創輝煌」勞動模範,被省紀委、省監察廳表彰為「辦案先進個人」。
2007年1月被中央紀委、人事部、監察部表彰為「全國紀檢監察系統先進工作者標兵」。
2008年11月27日,黨的好女兒,領導幹部的楷模--南江紀委書記王瑛同志在赴重慶治病途中,不幸逝世。
王瑛在思考紀檢監察工作服務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簡稱為「五個零」的王瑛工作法。即:建立投訴中心,為民服務零距離;召開專題聽證會,干群關系零隔閡;開展「三最佳」創評,監督監察零空檔;評選誠信先進,再塑形象零起點;實行投訴查結制,案件查處零擱置。
(1)獨特的王瑛工作方法
通過開展「五個零」的活動,南江的投資環境大大改善,2003年以來,先後有15多個省市的50多家客商來南江投資興業,總投資達到6個多億。
(2)堅強的人格魅力
記者在采訪王瑛書記的生前好友時,發現許多人都用一個相同的詞來描述王瑛,那就是----堅強。作為王瑛的上級,巴中市紀委副書記雷超這樣評價她:作為一個女性,她卻有著令人佩服的果斷和理性;她體弱帶病,卻有著頑強不屈的精神和毅力。王瑛的堅強超乎她身邊所有人的意料,朋友們因此形象地把她稱為「鐵骨」。
(3)對他人無盡的關愛
王瑛是一個十分具有愛心的人。在生活中,王瑛象對待親人一樣關心機關幹部職工,心裡更裝著山區的老百姓。資助家境貧寒的黃霞上大學。受到了當地老百姓的愛戴。2008年11月底,當聽聞王瑛書記去世的噩耗後,數名背二哥(從事搬運工作的苦力)趕赴巴中,代表數百名南江背二哥,在靈前打出「王瑛書記,一路走好」的標語,感動了無數巴中人。
G. 讀報紙或進行社會調查,摘錄或寫一則表現當代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新聞,並
偉區長征街道東方路社區黨員李鐵斌: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退休老黨員李鐵斌是宏偉區長回征街道東方路社答區的一名普通黨員,今年64歲。退休以來,他主動擔當了社區普法義務宣傳員。他退休不褪色,始終銘記自己是一名共產黨員,帶頭履行"八榮八恥",用自己的余熱照亮社區居民的心田。 李鐵斌非常支持社區工作,多年來義務擔任社區法制教員。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了保證普法課質量,他情願放棄一切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查找材料、收集素材、編寫教案等工作中來。他心臟不好,血壓偏高。每逢炎熱夏季,一個小時的普法講課下來,他總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即使這樣,他依然堅持為居民上課,從不說累,幾年如一日。為了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他一直堅持參加法院各種案件的陪審,並經常免費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寫訴狀等法律援助,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平時,他自覺宣傳法律知識,告誡違法行為,平息了多起爭端。他積極參加社區組織的普法入戶活動,每當學生寒暑假期間,他專門為社區的中、小學生開辦法制教育課,幫助未成年人樹立遵紀守法的觀念。 李鐵斌用一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熱心,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彰顯了共產黨員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