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全工程專業的就業前景怎麼樣
我是本科階段,學習的是安全工程專業,對於就業,大家肯定還是蠻在意的,下面大家看一下這幾個主要的就業去向吧。
當然還有,更高一級的就業渠道,這也需要我們有更專業的知識,以及更准確的風險把握度。那就是進入安全評價機構,幫助機構及政府,企事業單位進行風險預估和風險評估。可是這樣的工作呢,我覺得還是考完研以後,才能有這樣的能力和水平。但是我們也需要知道這樣一個問題,那就是你將來從事的職業。並不完全就一定符合你所學的專業知識。學弟學妹們需要提前做好這樣的准備呀~遠方傳來老學姐的嘆息~
B. 工地施工過程出現安全事故應該找哪個部門管 住建局和安監局是一個單位嗎急急急
建築工程施工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由住建部門實施,是屬於行業管理的安全生產范疇。安監局是統籌管理各行業的綜合管理部門。
工地施工過程出現安全事故應該先報告住建部門的安全監督機構,他們會根據事故的大小及性質作出直接處理或上報的決定的。
住建局和安監局不是一個單位。
拓展資料:
事故發生後,事故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負責人報告;單位負責人接到報告後,應當於1小時內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情況緊急時,事故現場有關人員可以直接向事故發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報告。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接到事故報告後,應當依照下列規定上報事故情況,並通知公安機關、勞動保障行政部門、工會和人民檢察院:
(一)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逐級上報至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二)較大事故逐級上報至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三)一般事故上報至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依照前款規定上報事故情況,應當同時報告本級人民政府。國務院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有關部門以及省級人民政府接到發生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的報告後,應當立即報告國務院。
C. 舊房、危房的應急預案怎麼寫
為提高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有效地處置危房安全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國家總體應急預案》、福建省建設廳《福建省建設系統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危房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莆田市建設局《莆田市建設系統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及省、市政府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危房管理的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領導機構
莆田市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對全市危房安全事故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領導。負責修訂完善全市危房安全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及時了解掌握全市危房安全事故情況,按規定向市政府和建設廳報告情況。
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建設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市建設局分管副局長擔任,成員由相關單位領導組成。
(二)辦事機構
危房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危房應急辦)是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辦公室設在市建設局房管科,主任由房管科科長擔任,成員由市建設局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協調全市危房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工作,組織編制、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事故發生後,負責了解事故現場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及救援實施等情況,及時向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協調應急救援管理工作。
(三)工作機構
本市建設系統具有處置危房安全事故的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作為應急管理的工作機構,承擔相關類別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制定本系統、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在危房安全事故發生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各縣(區)政府對本轄區范圍的私有房屋及公共建築物的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市建設局負責對全市危房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督查。
二、工作機制
(一)預測與預警
建立預測與預警機制。危房應急辦負責預案啟動前信息處理,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對可能會發生突發事件的信息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預測;並適時地向相關單位發布預警。
(二)預警發布
危房應急要及時、准確地報告事故的有關情況;並根據事故的管理許可權、危害性和緊急程度,依照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的意見適時發布、調整和解除預警信息。
(三)預案制定和實施
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市建設局負責制定莆田市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對各縣(區)建設局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實施進行指導;各縣(區)建設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結合本轄區的實際情況,負責建立和完善本轄區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負責組織實施工作。
三、應急處置
(一)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有關單位應遵循:「迅速、及時、准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危房安全險情和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危房安全險情或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的責任單位或個人必須以最快的方式立即向事故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2)事故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事發後或接報後,迅速核實有關情況,並立即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可越級上報。
3、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該危房項目名稱、座落位置、受災面積、結構類型、隱患狀況、鑒定意見、責任單位及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落實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採取的措施情況;
(5)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二)先期處置
發生危房事故的單位,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立即啟動單位應急預案,做到該拆除的拆除、該停用的停用、該加固的加固,人員及財產該撤離的撤離,對事故的勢態進行有效的控制,並按「事故報告」的要求,立即上報危房應急辦。
(三)應急響應
在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各有關單位應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應對」的原則,共同做好危房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1、各縣(區)接到本轄區范圍內發生危房安全事故報告的,由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當地政府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做好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當地政府和市危房應急辦報告。
2、接到市建設局局屬單位發生危房安全事故報告時,危房應急領導小組接報後20分鍾內趕到現場開展救援指揮工作,由房地產業管理科負責人擔任現場應急總指揮。
3、根據發生危房事故的現場緊急情況,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確定請求市政府聯系公安(消防)、衛生、交通、環境等相關部門的支援。
四、善後處理
應急救援終止後,危房應急辦協調相關單位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一)調查與評估
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負責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評估,及時形成事故調查報告上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向市政府和省建設廳匯報。
(二)恢復重建
發生事故的單位應根據受災情況,積極制定重建計劃,上報危房應急辦審核。危房應急辦應及時派員調查,監督落實重建計劃的實施。
(三)責任與獎懲
實行責任追究制和貢獻獎勵表彰制。對遲報、謊報、蟎報和漏報安全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