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可以異地報銷嗎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不可以異地報銷的。
申辦參保(增員)須知
1、提供資料(以下資料需附原件及其A4紙復印件):
①未滿18周歲的人員:《戶口簿》(戶口簿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16周歲以下人員未領身份證的可不提供)。
②18周歲以上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人員:《戶口簿》(戶口薄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所在學校開具的學籍證明。
③18周歲以上城鎮非從業居民:《戶口簿》(戶口簿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復退軍人需提供退伍或轉業證件)。
④低保對象:《戶口簿》、《身份證》、《廣東省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1)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繳費擴展閱讀:
辦理流程:
經辦部門:①居住在惠城區的橋西、橋東、江南、江北、龍豐和河南岸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惠城區社保局關系股辦理;
②居住在縣城和惠陽區的淡水街道辦事處、大亞灣區的澳頭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所在地社保局關系股辦理;
③居住在其他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所在勞動保障管理所或社保局辦理。
業務辦理完畢,經辦人員列印《惠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增員校對表》當場交給申辦人,申辦人如發現有錯漏的,須在五個工作日內到經辦部門糾正,逾期不辦的視作無誤處理。
業務受理時間為每月1—24日,當月申報的業務次月起生效,以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社保年度,一次性繳足一個社保年度內的醫療保險費,每年的6月1日至30日應一次性繳納下一社保年度的醫療保險費。
Ⅱ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可以異地報銷嗎
這個當然是可以了,不過當你住院後。耍與當地的社保機構。聯系協調。那樣回來後,就可以報銷的。
Ⅲ 異地農村醫療保險怎麼在網上交費
1、以惠州地區為例,首先在微信中找到「惠企雲服」,如圖所示;
Ⅳ 城鎮居民醫保可以在異地網上交費嗎
不可以。
從2018年起,城鄉居民醫保繳費也不再由社保經辦機構承擔,轉由稅務部門負責,參保居民可就近前往市各地稅辦事大廳辦理。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都應及時繳納年度居民醫保參保費用,逾期未能足額繳費者,將影響參保人員享受下一年度居民醫療保險待遇。
參保人員原則上可在工作或居住地選擇1至3家醫療保險定點公立醫療機構作為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原政策規定參保人員可在異地選擇1至2家,現放寬至1至3家;所選醫療機構應是當地公立的定點醫療機構。
(4)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異地繳費擴展閱讀:
1、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標准以18歲為界限分別劃定,其中,18周歲及以上每人每年200元,18周歲以下每人每年120元,低保人員(含一、二級重度殘疾)個人繳費由財政承擔,個人不繳費。新政規定,今後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統一為每人每年180元,不再區分18周歲以上或以下。
2、異地人員發生的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醫療費用,不再先負擔個人先行自付比例20%;
3、起付標准由1000元降低至:三級醫院600元、二級醫院500元、一級醫院400元;
4、同時參保職工住院起付線根據年度住院次數自動遞減(自第二次住院起,每次遞減100元,直至0元),門診特殊疾病起付線為980元/年。參保居民住院起付線不遞減。
Ⅳ 農村醫療保險可以異地交費嗎
不可以異地繳納農村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是由政府支持、農民群眾與農村經濟組織共同籌資、在醫療上實行互助互濟的一種具有醫療保險性質的農村健康保障制度。
即農民每年交一定數額的合作醫療資金,集體與政府也可投入一部分,共同形成專項基金,農民就醫時可按一定比例報銷醫葯費。它在70年代曾一度覆蓋了90%以上的農村。實踐證明,多種形式的農村合作醫療是農民群眾通過互助共濟、共同抵禦疾病風險的好方法,也是促進我國農村衛生事業發展的關鍵。
農村醫療保險制度建設要處理好普遍保障與分類實施之間的關系。普遍保障是指農村社會保障的對象范圍,包括所有農村社會成員及他們所需要的社會保障的各個方面。
社會保險的科學機理是大多數人群分攤少數人群的風險,覆蓋面越大,每個保障對象遭遇風險的概率越小,補償越穩定,這就要求農村社會保障具有普遍性。
分類實施是指農村社會保障的主體、項目、資金籌集、管理方式、待遇標准等方面,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在不同地區、不同時期有所側重和區別。如前所述,我國農村幅員廣大,區域經濟發展很不平衡,為農村實施統一的全國范圍的農村社會保障設置了客觀障礙,同時,農民對社會保障的要求也不一樣,因而必須從農村實際出發,不可搞「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