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黑河市建設比得上俄羅斯海蘭泡嗎
如果按規模來說 黑河城市建設比得過海蘭泡(前身是江東六十四屯,現在叫布拉維戈申斯克,現簡稱布市) 黑河人口密集,高樓林立。布市地廣人稀,街道寬闊,建築稀少,但是城市建築風格很美。
B. 黑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怎麼樣
黑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是2003-12-15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內司(國有容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黑龍江省黑河市合作區王肅街246號。
黑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231100755340441C,企業法人范國君,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黑河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城市基礎設施投資
C. 黑河是什麼樣的啊
1992年,國務院批准黑河為首批沿邊開放城市,並賦予相應的優惠政策,支持邊境經濟合作區和大黑河島中俄邊民互市貿易區建設。從此,黑河的對外開放進入了嶄新階段,成為我國沿邊開放的重要窗口。2002年,在原黑河市總體規劃的基礎上,我市編制完成了《黑河市2000—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及各縣(市)區總體規劃和近期建設規劃,並經省政府正式批准實施,在《城市總體規劃》中確定黑河的發展定位是:「到2020年把黑河市建設成為一個有特色的國際貿易、國際旅遊和中國北方地域文化、民族文化、中西文化相融合濱水生態園林型的現代化口岸城市」。
目前,全市城市規劃總面積為106.8平方公里,建成區總面積為67.7平方公里。其中市區37.7平方公里(含黑龍江大橋橋頭區9.88),建成區18.5平方公里
「十五」計劃實施以來,全市城鎮建設新開工建築面積65萬平方米,投資6.5億元,年均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提供就業崗位近萬個。其中:
住宅建設:按照國家鼓勵住房建設的總體要求,以居民實際需求為導向,制定了鼓勵發展集資建房和合作建房優惠政策,科學合理調控房屋建設投資,保持了房屋建設良性發展的態勢。三年來,全市新開工住宅建築面積91萬平方米,人均住房建築面積20. 9平方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平方米。其中市區新開工52萬平方米,總面積達456萬平方米,人均建築面積24.2平方米,高於全省平均水平4.8平方米,位居全省前列,新建房屋空置率為5%。
城市道路:全市城市規劃區內硬化道路長度共計319.51公里,面積541.9萬平方米,人均擁有硬化道路11.42平方米,每平方公里路網密度為4.55公里。黑河市區有主次幹路35條(12條街、23條路),長66.34公里,面積117.6萬平方米,人行道42萬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積8.58平方米。
城市供水:全市供水管道長度623.5公里,年供水總量1606萬立方米,自來水普及率71.77%。黑河市區,投資1.2億元建成了日產5萬立方米的供水系統,供水管道181公里,年供水總量709萬立方米,年售水量307萬立方米。日人均生活用水量54.2升,水質合格率達100%,自來水普及率達到68.61%。
城市排水:全市排水管道長度207.2公里,排水管道每平方公里2.95公里,年排放量1230.6萬立方米(因我市沒有污水處理廠,城市污水基本上全部自然排放)。黑河市區排水管線長53公里,污水管道長9.2公里,年污水排放量567萬立方米,管道敷設不合理、破損嚴重問題比較突出。
城市供熱:全市實行集中供熱面積664萬平方米(主要在黑河市區和北安市)。黑河市區2003年完成黑河熱電廠改擴建工程後,新增加集中供熱面積150萬平方米,總供熱能力達到400萬平方米,目前集中供熱面積達到361.2萬平方米,熱費收繳率93%。
城市綠化:全市城市綠化覆蓋面積864.9萬平方米,公共綠地面積303.4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為11.71%,人均公共綠地6.39平方米。黑河市區綠化覆蓋面積210.0萬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12.12%,公共綠地面積65.3萬平方米,人均擁有公共綠地4.77平方米。
小城鎮建設:全市共有趙光、愛輝、通北、嫩江鎮國家級試點小城鎮4個,雙山鎮、伊拉哈鎮、龍鎮、新生鄉、遜河鎮省級試點鎮5個,市級試點鎮10個,省級示範村30個,省級小康村39個。全市小城鎮人均住房建築面積18.53平方米;住宅磚瓦化率62.24%;自來水普及率達到78.37%。
人防建設: 2004年,全市新建防空設施6300平方米,收取人防結建費232萬元。2005年,全市新建防空設施7500平方米,收取人防結建費321萬元。
大黑河島位於黑龍江主航道中方一側,距布市中心江岸750米,總面積0.87平方公里,與黑河市區以一橋相連。經過多年的開發建設,先後興建了國際商貿城、海關監管倉庫、口岸旅檢大廳、國際貿易洽談中心、國際貿易展銷中心、不夜城商服一條街等設施。島上各項功能齊全,成為全省乃至全國集旅遊、貿易、娛樂等綜合功能為一體的對外經濟區域。 全島四面環水,環境幽雅,風光秀美,地勢開闊,具有開展跨國民間互市貿易和建立自由貿易區的良好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