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宣傳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後參保人不接受怎麼辦
居民養老保險不是強制的,不接受就不上。
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覆蓋城鎮戶籍非從業人內員的養老保險制度,容這項制度和城鎮職工養老保險體系、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共同構成我國社會養老保險體系。
城居保有兩個突出特點:
一是城居保的資金來源除個人繳費外,還有政府對參保人繳費給予的補貼,個人繳費越多,政府補貼也越多,而且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全部計入參保人的個人賬戶。
二是城居保的養老金由個人賬戶養老金和基礎養老金兩部分構成,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由賬戶儲存額,也就是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總額來決定;基礎養老金則由政府全額支付。
B. 畢業後需要去社區報道嗎 沒有正式的工作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辦
沒有規定畢業後抄需要去社區報到,除非你想通過社區勞動保障事務站找工作、享受低保等。不過,你如果想參加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很多地方規定就得先到社區辦理登記、參保、繳費。
如果條件允許,並且便於以後就業後關系的轉移接續,你可以考慮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國務院《關於完善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2005]38號)明確指出:「城鎮各類企業職工、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都要參加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並且「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繳費基數為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繳費比例為20%,其中8%記入個人賬戶,退休後按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計發基本養老金。」
根據國務院通知要求,各省制定了本省的實施辦法。因此,你可以將自己的檔案交給當地社保局託管,然後辦理養老保險參保繳費。然後你可以以所參加的這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為依託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如果經濟實力不足也可以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祝你早日就業!
C.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到銀行交費的宣傳單怎麼寫
銀行有大堂經理會接待的。不懂問他。
D. 戶口在四川,工作地在浙江湖州,在湖州交滿了15年養老保險,可以在四川領么,聽說還要每年回湖州報道
你可以將社保轉移回你的戶籍所在地~
下面是 辦理方法 希望你採納
跨省社保辦理流程專:
一、所需屬資料:
1、接收地社保開具《接收函》,《接收函》上必須提供轉移人身份證號碼、轉入地社保所在銀行名稱及轉入地社保帳號。
2、本人須持《接收函》、社保手冊、終止合同書到公司辦理社保轉移手續。轉移手續辦理時萬家盛世人力資源公司會給轉移人開具《養老保險轉移清單》及《養老保險帳戶明細》。
3、本人須持由公司開具的《養老保險轉移清單》到醫療保險辦公室辦理醫療保險轉移手續及醫保帳戶結清手續。
二、轉移程序:
第一步:參保人跨省流動前到原參保地社保機構開具《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繳費憑證》。
第二步:參保人持繳費憑證、戶口、身份證等到新就業地社保機構申請接續關系。
第三步:新就業地社保機構在15個工作日內審核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
第四步:原參保地社保機構在收到《聯系函》後15個工作日內,將清理申請人的參保繳費是否有欠費並辦理養老保險基金劃轉,終止申請人在當地的參保關系,向新參保地發出《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接續信息表》。
第五步:新參保地社保機構在收到《信息表》和轉移基金後15個工作日內辦結相關手續。
E. 如何做好居民養老保險宣傳工作
城鄉養老並軌的大方向是正確的,這是人們的一種普遍追求。不過,在這樣的專過程中,到底應該如何屬實現,到底應該如何消除人們,尤其是城鎮居民對於養老制度的憂慮才是一個關鍵的環節。因為從現實看,農村的基本養老保險不過就是每個月55元的基準
F. 畢業後需要去社區報道嗎 沒有正式的工作 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怎麼辦
如果不領失業保險是用不到他那去的。
G. 泰國養老簽證需每90天到移民局報道一次在國內怎麼辦
在國內就無所謂了,所謂90天報道是指從入境泰國那天算起,滿90天以前要去移民局報道。出境了就不算了,再次入境後按入境日起開始算90天內再去報道。
H. 王棟的事跡及成就
王棟同志牢記記者的社會責任,積極參加各項重大宣傳戰役,主動承擔重要的報道任務。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他及時與赴川的天津醫療隊、房屋定損隊等連線報道抗震救災的情況,使早間新聞時段做到天天都有來自地震災區天津人抗震救災的聲音。為了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電台組織記者赴珠三角采訪,他積極報名參加,並採制了10篇深入反映珠三角改革開放發展歷程的報道。
王棟同志還注意處理好家庭和本職工作的關系。在抗擊非典的時刻,他的愛人在他的支持下參加了醫院進入白區的護理隊伍,而他則參加了電台的抗擊非典重點報道隊伍。他進入白區采訪回台還要連夜做節目。可憐他的小兒子只好讓母親照管。而此時,他的父親正患癌症住在醫院里,他還要抽出時間照顧父親,為父親買葯送飯,直到過世。
王棟同志努力做專家型記者。他深入社區調研、走訪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結合天津市創建的居家養老政府埋單的新模式,採制了錄音述評《居家養老政府埋單,中國養老的方向性模式》。在天津電台播出後,引起有關部門關注,市財稅、市勞動保障、市老齡委等部門及時出台居家養老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居家養老在天津生根開花結果。這篇新聞評論還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
王棟同志作為一名黨的新聞工作者,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作為一個常年在一線采訪的記者,他不但在關鍵時刻,打得贏、沖得上,還善於在熱點問題方面,在政治上、政策關上把好關。他在一次采訪獨居老人病逝兩日無人知曉的社會新聞中了解到,中國地級以上大中城市空巢家庭(包括獨居)的比例已經達到56.1%,如何養老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但王棟同志沒有簡單地寫成批評報道,胡亂評點,而是通過深入社區調研、走訪專家學者和相關部門,結合天津市創建的居家養老政府埋單的新模式,採制了錄音述評《居家養老政府埋單,中國養老的方向性模式》,節目在天津電台播出後,引起有關部門關注,及時出台居家養老的相關配套政策,推動居家養老在天津生根開花結果。評論對推進居家養老社會化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有了政府的帶頭示範效應,尊老敬老,使每一個老年人頤養天年的良好社會風氣就會逐步形成並蔚然成風。天津的做法,成為全國社會化養老的一個方向性模式。在2007年度中國廣播影視大獎評選中,這篇新聞評論獲得中國廣播影視大獎。
王棟同志采訪作風深入、有較強的職業精神。2008年5月,在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他第一時間報名參加抗震救災的報道,並且及時與赴川的天津醫療隊、房屋定損隊等連線報道抗震救災的情況,每天入夜才離開工作崗位,使早間新聞做到天天都有來自地震災區天津人抗震救災的聲音。《天津人在四川地震重災區建起第一所帳篷小學》、《天津最大一批援助物資運往地震災區》等30多篇錄音報道,全面展示了天津人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手足之情,成為救災報道的亮點。
王棟同志總是積極參加重大戰役報道和重點工作報道,他認為這是記者鍛煉自己的極好機會。2008年8月,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召開,天津是奧運協辦城市。他又奔赴各個角落,采訪市民喜聞樂聽的報道,用聲音記錄天津城市建設、社會管理、人文環境等各方面服務奧運、參與奧運的作為,由他採制的奧運題材新聞報道:《京津城際高鐵開通》、《奧運火炬傳遞》、《奧運給我們帶來多大商機》等產生較大反響,一些聽眾在聽過報道後打來電話說:「這為辦好奧運增強了信心與力量。」
王棟同志新聞敏感性強、報道既有深度又有廣度。他既曾遠赴改革開放最前沿——珠三角,又曾到雪域高原——西藏進行采訪。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王棟同志隨天津電台采訪小分隊赴珠三角采訪,一連10多天,冒著有史以來的高溫,深入一線,采訪見證這段歷史的政府部門和普通百姓,了解大量一手素材。
2007年王棟同志作為「百名記者在基層」赴西藏小分隊一員,采訪天津援藏幹部和天津援藏項目的進展情況,創出天津廣播發展史上的兩個新紀錄,即派出記者赴內地采訪行程最遠,往返行程達10000多公里;采訪地點海拔最高,海拔高度超過4200米。赴藏采訪,除了形式上的創新外,更重要的還在於讓一線編播人員深入到火熱的生活中,以天津廣播人的新思維、新視角、新觀念,去報道援藏、感受援藏、思考援藏。這兩次采訪歸來後,他所采寫的30多篇稿件播出後,獲得一致好評。
在工作中,王棟同志敬業守則,任勞任怨,顧全大局,不計較個人得失。他采訪深入細致,有角度、有深度,共有50多篇作品獲省市級新聞獎。
I. 新聞媒體對養老方面報道
聽他們講,關於養老報道,這一張圖片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