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黃南藏族自治州城鄉建設局

黃南藏族自治州城鄉建設局

發布時間:2020-12-16 19:53:25

❶ 黃南藏族自治州的歷史沿革

元屬吐蕃等處宣慰司轄。
明洪武三年(1370年),設河州衛、改必里萬戶府為必里千戶所,轄黃南南部游牧部落。
1375年,改貴德為貴德守御千戶所,下設10屯,今黃南州有其7。
宣德元年(1426年),今同仁、澤庫地區遂由隆務寺夏日倉活佛─隆務囊索代而治之,逐漸形成熱貢地區政教合一統治制度。萬曆年間(1537─1619年),黃南地區為蒙古土默特部洪薩巴圖爾控制。
清雍正四年(1726年)置駐西寧辦事大臣,今河南縣由該辦事大臣節制。今同仁、尖扎、澤庫地區先後屬甘肅臨洮府、西寧府、河州府、蘭州府,分別由貴德廳、循化廳轄治。
1929年7月,由甘肅省析置青海省,由循化縣析置同仁縣,今河南縣由省直轄。1937年,省在隆務鎮 設第七專員公署,轄同仁同德兩縣。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今同仁、澤庫兩縣的大部分地區,隸屬青海省第七督察專員公署。河南地區仍沿襲清代舊制,由蒙古族親王統轄,尖扎地區屬貴德縣管轄。
1949年黃南地區解放,1949年9月22日成立同仁縣人民政府,1952年3月17日成立同仁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7月改為縣)。1952年7月3日由貴德縣析置尖扎藏族自治區(縣級、1953年7月改為縣),由同仁縣析置澤庫縣。
1953年9月30日,政務院批准設立黃南藏族自治區(地級),自治區人民政府駐同仁縣隆務寺,轄尖扎、同仁、澤庫3縣;1953年12月22日正式成立 。
1955年5月22日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區據憲法規定改為黃南藏族自治州 。1954年10月成立河南蒙族自治區(縣級,1955年6月改稱自治縣)。
1959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原由省直轄的循化撒拉族自治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由黃南州代管。
1962年12月,循化撒拉族自治縣又恢復省直屬地位。
1964年,原由省直轄、委託黃南藏族自治州代管的河南蒙族自治縣更名為河南蒙古族自治縣。1987年設李家峽行委(縣級)。
2000年,黃南州轄同仁、尖扎、澤庫、河南蒙古自治縣及李家峽行委。共39個鄉鎮,其中:農業鄉鎮21個,牧業鄉18個。據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黃南州總人口214642人。其中:同仁縣 77040人、尖扎縣 51064人、澤庫縣 54288人、河南縣 32260人。
2001年3月19日,撤銷澤庫縣夏德日鄉,設立並命名為澤曲鎮。撤銷河南縣智後茂鄉,設立並命名為優干寧鎮。撤銷尖扎縣坎布拉、多加、直崗拉卡3鄉,合並設立坎布拉鎮;撤銷加讓鄉,並入馬克唐鎮。撤銷同仁縣保安、麻巴2鄉,合並設立保安鎮。
2002年,撤銷李家峽行委。
2006年8月,黃南州:新增1個鎮,鄉鎮總數由35個(7鎮28鄉)調整為32個(8鎮24鄉)。
同仁縣:撤銷牙浪鄉,並入隆務鎮。
澤庫縣:撤銷恰科日鄉,並入澤曲鎮;撤銷多福順鄉,設立麥秀鎮。
河南縣:撤銷托葉瑪鄉,並入優干寧鎮。

❷ 黃南藏族自治州的經濟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66.4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9.19億元,增長4.6%,拉動經濟增長1.23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28.17%;第二產業增加值24.95億元,增長13.4%,拉動經濟增長5.2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7.5%。第三產業增加值22.33億元,增長10.8%,拉動經濟增長3.72個百分點,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33%。三次產業結構由2012年的29:37.5:33.5,轉變為28.87:37.54:33.59。

2013年黃南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為17417公頃,比上年下降0.03%。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7885公頃,比上年增加60公頃,增長0.77%;油料作物播種面積為4651公頃,比上年減少87公頃,下降1.84%;蔬菜種植面積達到298公頃,與上年基本持平。2013年糧食總產量29383噸,增長0.04%;油料總產量6890噸,增長4.89%;蔬菜總產量9017噸,比上年增長1.73%。
2013年末草食牲畜存欄總數195.59萬頭(只),比上年下降3.07%。其中大牲畜存欄52.51萬頭,下降8.1%;羊存欄143.08萬只,下降1.08%。黃南育活仔畜91.81萬頭(只),成活率為97.56%,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成幼畜死亡1.65萬頭(只),死亡率為0.82%,比上年降低0.48個百分點。肉類總產量達44258噸,比上年增加2165噸。其中:牛肉26265噸,比上年增加1757噸;羊肉17335噸,比上年增加337噸。牛奶產量48556噸,比上年減少1354噸。羊毛產量1291噸,比上年減少52噸。
2013年黃南完成造林合格面積1366公頃。零星植樹91.69萬株,年末實有封山育林面積47640公頃。 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66623.6萬元,比上年增長13.8%。按城鄉分:縣的零售額48444.6萬元,增長12.8%;縣以下零售額18179萬元,增長16.6%。按行業分:批發零售貿易業49165.6萬元,增長16.3%;住宿零售額1885萬元,比上年增長14.2%;餐飲零售額15573萬元,增長16.3%。
黃南共接待遊客273.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2.7%。其中:國外遊客0.4萬人次,下降20.3%;國內遊客272.8萬人次,增長12.8%。旅遊收入7.02億元,比上年增長21.2%。
2013年完成郵電通信業務總量17941萬元,比上年增長24.07%。年末市話用戶1.72萬戶,比上年下降8.63%。行動電話用戶25.38萬戶,增長14.12%。年末互聯網用戶1.28萬戶,增長31.95%。
2013年黃南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為793037萬元,比上年增長13.36%。其中儲蓄存款余額271384萬元,增長16.75%;單位存款余額512223萬元,增長12.34%。各項貸款余額為256176萬元,比上年增長20.01%。其中短期貸款64699萬元,增長18.06%,中長期貸款191476萬元,增長25.43%。
2013年保費收入8011萬元,比上年增長3.06%。保賠支出4492萬元,比上年下降27.5%,綜合賠付率56.07%。

❸ 黃南藏族自治州哪個縣經濟比較好

那應該是同仁縣了吧!是一座經濟發展不錯的縣城,環境也十分清幽!望採納! 同仁縣位於青海省東南部。東鄰甘肅省夏河縣西連貴德縣南接澤庫縣北與循化、尖扎縣接壤,距省會西寧市181公里。 縣轄1鎮、12鄉、75個村(委)會,其中:農業鄉4個,半農半牧鄉6個,純牧業鄉3個。全縣 同仁縣
總人口為7.34萬人,其中農牧業人口5.4萬人,總面積3275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住所地:隆務鎮,郵政編碼:811300,電話區號:0973 。1999年全縣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8828萬元(現價),工農業總產值達59497萬元(現價),其中:農牧業產值36236萬元,工業總產值23261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1441.25元。同仁隆務河谷地區獨產的黃果梨是生津止咳,清痰化瘀的稀有珍果,由此被譽為中國的「黃果之鄉」。同仁野生的植物資源也較為豐富,其中雪蓮、冬蟲夏草、秦艽、大黃、黃芪等名貴葯材久負盛名。同仁地區也盛產牛羊肉、皮張、絨毛、牛絨服裝等而聞名。同仁縣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是著名的藏族畫家之鄉,是青海唯一的一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隆務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有充滿神秘色彩的藏鄉民間「六月會」和以唐卡、堆綉、雕塑為主的「熱貢藝術」。自然條件同仁縣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同仁縣地處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隆務河縱貫全境南北,形成東西部山區和中部河谷地區。境內山巒起伏,河谷相間,地貌復雜多樣。地勢南高北低,最高海拔4767米,最低海拔2160米,相對高差2607米。年平均氣溫5.2℃,年均降水量425.7毫米,無霜期約61-150天,年均日照2413.1-2634.9小時,屬冷溫乾旱氣候區,是天然的避暑勝地。水電資源得天獨厚,有大小河流11條,其中隆務河縱貫南北,屬黃河一級支流,沿隆務河已建成梯級水電站5座,裝機容量1.36萬千瓦,並與西寧大電網聯網,1988年跨入首批農村初級電氣化縣行列。礦產資源分布廣,品位高,金、銀、銅、鋅、鉛、石英石等均有很高的開采價值。野生動植物千姿百態,珍稀動物有鹿、香獐、羚羊、石羊、黃羊、熊,雪蓮、冬蟲草、大黃、黃芪、彌花黨參、秦艽等名貴葯材久負盛名。

❹ 青海省 黃南藏族自治州是哪個市的

青海省 黃南藏族自治州是青海省的一個自治州,它直屬省上領導,與地級市是平級的。

❺ 黃南藏族自治州-基本州情是什麼

黃南藏族自治州位於抄青海省東南部,地處九曲黃河第一彎,東南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瑪曲縣和本省果洛州瑪沁縣為鄰,西北與本省海南州同德縣、貴德縣和海東地區的化隆、循化縣接壤。
黃南藏族自治州位於青海省東南部,地處九曲黃河第一彎,東南與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碌曲縣、瑪曲縣和本省果洛州瑪沁縣為鄰,西北與本省海南州同德縣、貴德縣和海東地區的化隆、循化縣接壤。自治州成立於1953年12月22日,轄同仁縣、尖扎縣、澤庫縣、河南蒙古族自治縣,有28個鄉和7個鎮。全州總面積1.88萬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2.63%。總人口21.25萬人,有藏、蒙古、漢、回、土、撒拉、保安等15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92.19%,其中藏族占總人口的65.94%(全州藏族均為安多藏人。),蒙古族占總人口的13.51%,漢族占總人口的7.93%,回族占總人口的7.86 %,土族占總人口的4.6%,撒拉族占總人口的0.28%。州府所在地隆務鎮距省會西寧市182公里。郵政編碼:811300,電話區號:0973 。

❻ 2018年的黃南藏族自治州公務員,吉毛才讓考上公務員了嗎

2018年早就結束了,如果考上的話早就上班了,這都馬上要開始2019年的公務員招錄工作了,你盡然還糾結在2018年裡,好好復習~

❼ 黃南藏族自治州財務代理公司是做什麼的

黃南藏族自治州財務代理公司: 一、代辦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版合夥企業、個體工商戶權等各類工商企業營業執照注冊、年檢、變更、注銷、代理記帳。
二、協辦企業驗資、企業轉讓手續。
三、提供辦理有關政府職能部門的批文、許可證的咨詢及協助。
四、代辦國、地稅稅務登記證,法人組織機構代碼證。
五、為企業提供有關建立財會、稅務架構及增收節支的參考性建議。
六、擔任企業工商財稅常年顧問。
七、承接代理記帳、報稅業務。

❽ 黃南藏族自治州注冊地址變更怎麼辦

黃南藏族自治州l跨區的注冊地址變更和同區的注冊地址變更是不同的。
l方案一:同區的注冊地回址變答更,需要網上申報——工商預約——工商分局遞交——工商局取照——稅務備案。
後面還需要辦理銀行信息備案、社保信息變更、知識產權信息變更。
l方案二:跨區注冊地址變更,需要先辦理清稅——稅務遷出——稅務接管所得遷入——新工商的網上申報——預約——遞交——取照。
後面依然需要辦理銀行信息備案、社保信息變更、知識產權的注冊地址變更等。
註:如果企業跨區變更,也可以選擇只跨區變更工商,不變更稅務。
即納稅主管所依然是原所。
如果是這樣,辦理方案請參考變更「方案一」。

❾ 黃南藏族自治州如何建立完整的培訓體系

黃南藏族自治州企業培訓體系建立的原則 由於不同的企業在文化、戰略、規模、行業領域等許多方面有著較大的差異,因此企業培訓體系的建設也必須從企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出發,在搞清楚培訓體系所包含的內容和本企業培訓現狀外,還要注意遵循以下六個原則:基於戰略原則:培訓的目的是通過提升員工的素質和能力來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讓員工更好地完成本職工作,實現企業經營目標。因此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根據企業的現狀和發展戰略的要求,為企業培訓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的人才。 動態開放原則:企業要生存必須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這就要求企業的培訓體系必須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而不是固定不變的。培訓體系背心根據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目標進行及時的調整,否則培訓體系就失去了實際的意義,就不可能真正發揮推進績效改善和提升企業競爭力的作用。 保持均衡原則:一個有效的培訓體系必須保證企業的員工在不同的崗位都能接受到相應的訓練,這就要求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保持縱橫兩個方向的均衡。縱向要考慮新員工、一般員工、初級管理者、中級管理者,高級管理者之間的各個不同級別,針對每個級別不同能力的要求,設置相應的培訓課程;橫向要考慮各不同職能部門要完成工作需要那些專業技能,以此來尋找培訓需求和設計相應課程。 滿足需求原則:培訓體系的建設必須要在滿足工作需求的同時,滿足組織需求和員工需求。滿足組織需求,才能保證培訓的人才是組織所需要的,而不僅僅是崗位所需要的;滿足員工需求,才能從根本上調動員工的培訓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保證培訓的效果。 全員參與原則:培訓體系的建設,不只是培訓部門或培訓管理員的事,企業培訓體系中的任何一項工作,都不能只靠培訓部門孤軍奮戰,必須上下達成共識,全員參與,必須得到領導的大力支持,必須得到業務部門的積極配合才能完成。 員工發展原則:如果培訓體系和培訓課程的開發能夠與員工自我發展的需要相結合,就可以達到企業和員工雙贏,在員工得到發展的同時,也能為企業的發展作出相應的貢獻。 內容很多,只是基本一部分,你去搜索原內容看看:領導力 資訊 > 企業 > 企業培訓 > 企業培訓體系的建立領導力 資訊 > 企業 > 企業培訓 > 企業培訓體系怎麼建立才能有效

閱讀全文

與黃南藏族自治州城鄉建設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