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堅持全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方針,重點是什麼
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重點
Ⅱ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點是( )。
【答案】A。
解析:黨的十七大報告強調「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內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容」,明確提出「要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為基礎,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重點,以慈善事業、商業保險為補充,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任務。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Ⅲ 請問衡量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主要都有哪些指標
1、GDP:國內生產總值是指一個國家在某一段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和服務的價值總和。國內生產總值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運行規模的最重要指標。
2、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宏觀經濟指標。它是在特定時段內度量一組代表性消費商品及服務項目的價格水平隨時間而變動的相對數,是用來反映居民家庭購買消費商品及服務的價格水平的變動情況。
3、PPI: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出廠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數,是反映某一時期生產領域價格變動情況的重要經濟指標,也是制定有關經濟政策和國民經濟核算的重要依據。主要的目的是衡量企業購買的一籃子物品和勞務的總費用。
4、BOP:國際收支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從國外收進的全部貨幣資金和向國外支付的全部貨幣資金之間的對比關系。收支相等稱為國際收支平衡,收入大於支出稱為國際收支順差,支出大於收入稱為國際收支逆差。一個國家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是一個國家經濟狀況穩定的表現。
5、就業率
是反映勞動力就業程度的指標。指在業人員佔在業人員與待業人員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全部可能參與社會勞動的勞動力中,實際被利用的人員比重。一定時期在業人員越多或待業人員越少,則就業率就越高,反之越低。計算和研究就業率,實質上是要提高就業的經濟效益。
Ⅳ 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點是什麼
應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一、加快完善各項社會保障制度。一繼續完善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鞏固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成果,完善省級統籌辦法。推進做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試點、事業單位養老保險試點。落實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關系轉移暫行辦法。加快解決未參保集體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障等歷史遺留問題。二是完善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政策。健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落實關閉破產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納入職工醫保的政策,逐步將尚未參保的其他關閉破產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納入醫療保險。提高醫療保險統籌層次,落實基本醫療保險轉移接續暫行辦法和異地就醫結算服務政策。加強生育保險醫療服務。三是改革完善工傷保險和失業保險制度。積極推動農民工參加工傷保險。加大使用失業保險基金幫助困難企業穩定就業崗位工作力度。建立失業保險動態監測制度和失業預警機制。四是完善城鄉社會救助制度。落實和健全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大城鄉困難群眾救助力度。加大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社會救助工作力度。加強殘疾人社會保障和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好扶殘助殘政策,增加對老年人、未成年人和重病患者等特困低保家庭的生活補助。將農村五保供養資金納入縣級財政預算。
二、加強社會保險擴面和征繳工作。重點推進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障,促進靈活就業人員、城鎮居民等群體參加城鎮職工或居民社會保險。將關閉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和困難企業職工全部納入醫療保險范圍。做好「老工傷」人員納入工傷保險統籌管理工作。基金征繳堅持兩手抓,一方面抓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三部門關於「五緩四降三補貼」穩定就業政策延續一年的措施落實,另一方面抓生產經營正常企業的參保繳費工作,實現各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持續增長,努力做到應收盡收。
三、繼續提高社會保障待遇水平。認真做好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調整工作,研究建立基本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做好新農保試點地區的基礎養老金發放工作,確保60歲以上農民領到基礎養老金。穩步提高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待遇。通過提高住院醫療保險支付比例等措施,減輕個人醫療費負擔。提高新農合籌資比例和補償標准,繼續提高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待遇水平。按時足額發放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和支付其他各項社會保障待遇。政府繼續增加社會保障投入。
四、加強社會保障基金監督和社會保險經辦管理。落實國務院關於試行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的意見要求,完善社會保險基金管理。鞏固社保基金專項治理成果,開展醫保基金管理使用和企業年金投資專項檢查。加快建立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體系,建立個人終身社會保障號,盡快實現全國聯網,推進社會保險「一卡通」,努力實現對社會保障對象「記錄一生、跟蹤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的目標。多渠道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健全監管方式,用好人民群眾的「養命錢」、「救命錢」,實現保值增值。
五、做好救災應急和優撫安置工作。完善救災補助項目和標准,規范救災款物的管理和使用。健全救災減災社會動員機制,提高城鄉基層救災應急水平。落實和完善優撫安置政策,提高優撫安置對象待遇和重點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准。落實軍休人員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解決復退軍人的實際困難。
六、積極發展社會福利事業。加快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事業,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的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完善適度普惠的老年福利政策和養老服務體系。改善城市「三無」老人、孤殘人員生活。完善和落實社會力量興辦養老服務機構的扶持政策,提高養老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做好孤兒和困境兒童的救助和福利服務。
Ⅳ 125.當前,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重點是( )
C.基本養老、基本醫療
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Ⅵ 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需要重點 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逐步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多渠道籌集社會保障基金。擴大社會保障基金來源,一方面要鼓勵和引導參保人員積極繳納社會保險費,鼓勵社會捐贈;另一方面要加大公共財政的建設力度,增加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特別是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的資金來源主要是財政,必須保持必要的投入力度。
二是繼續推進各項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工作。擴大社會保障覆蓋范圍,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要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建立以大病統籌為主的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加快推進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推進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制度建設。加快建立適應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在社會救助方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目前農村還沒有實現全覆蓋,針對這一制度建設方面的問題,要「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這對完善作為社會保障最後一道「安全網」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同時,要完善城市低保、農村五保供養、特困戶救助、災民救助、城市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等制度。在社會福利方面,要發展以扶老、助殘、救孤、濟困為重點的社會福利,發展殘疾人事業和老齡事業。
在慈善事業方面,「完善社會捐贈免稅減稅政策」,將有力地推動我國慈善事業的發展,使慈善事業惠及到更多的困難群眾。三是要發揮商業保險在健全社會保障體系中的重要作用。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慈善事業都是國家通過立法實施的以保障基本生活為目的的社會保障制度,滿足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商業保險在這個基礎上發揮補充作用,誰投保誰受益,多投保多受益,滿足更高層次的社會保障需求。
Ⅶ 網上怎麼交農村養老保險
網上交農村養老抄保險的方法:
1、首先關注「某某社保中心」,進入該社保中心公眾號。
2、有個「我的社保」選項,點擊一下,彈出選項。
3、然後點擊「社保繳費」,一般只在需要繳費的時間段,公眾號才會開通繳費功能。
4、公眾號開通繳費功能後,裡面我們會看到城鄉居民養老繳費、靈活就業人員繳費、事業人員繳費等等,大家可以根據自己所述的類型,選擇繳納什麼樣的費用。
5、選擇好之後,就可以添加需要繳費的人員姓名、身份證號碼,接下來選擇繳納養老保險的檔次,輸入需要繳納的金額,就可以用微信支付來繳納養老保險了。
Ⅷ 學生保險報銷多少
學生險是是經中國保監會批准開辦的業務,它的責任是非常廣泛的,這份保險承擔學生的內意外身故、殘疾、意外容傷害門診醫療或者是疾病住院醫療等多種保險責任。那麼學生險住院能夠報銷多少?
學生險的報銷比例:
如果是在門診治療的話,所產生的費用如果不足1000元的話,它的報銷比例是35%;如果超過1000元但是卻不足5000元的話,它的報銷比例是45%;如果是超過5000元但是卻又不足10000元的話,它的報銷比例是55%;如果超過10000元的話,它的報銷比例是65%。
如果是在住院部治療的話,住院所產生的費用報銷的話,是按照醫院的級別來進行報銷的,報銷比例也是有所不同。例如:不滿10000元的費用,三級是55%,二級是65%,醫療機構是75%。同理,滿10000元到20000元部分,三級是60%,二級是70,醫療機構是80。20000元以上的話,三級是65%,二級是75%,醫療機構是85%。當然每個地方的報銷政策不一樣,具體可以向當地的社保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