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的職責調整
根據《中共福建省委辦公廳、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福州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方案〉的通知》(閩委辦〔2010〕46號)和《中共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關於福州市人民政府機構改革的實施意見》(榕委〔2010〕28號),設立福州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為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門,正處級。
(一)取消已公布取消的行政審批事項。
(二)將原市建設局的職責劃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三)將原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承擔的內河建設、管理(不含內河環境衛生日常管理)的職責劃入市城鄉建設委員會。
(四)增加負責指導戶外廣告和燈光夜景建設的職責。
(五)增加統籌協調建設系統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六)將公共交通管理的職責劃給市交通運輸委員會。
(七)將指導和管理城市規劃區內地下水(除溫泉外)的開發利用的職責劃給市水利局。
(八)強化統籌城鄉建設的職責,推進建築節能,改善人居生態環境,促進全市城鎮化健康發展。
主要職責
(一)貫徹執行國家和省有關城鄉建設的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起草並組織實施城鄉建設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和政策;擬訂全市城鄉建設科技發展規劃。
(二)擬訂全市城鄉市政公用事業的發展規劃和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安全和應急管理;負責城市道路、橋梁、路燈、供水、節水、排水、燃氣、建設檔案、內河管理、戶外廣告和城市景觀建設等行業管理工作;指導全市城市地鐵、軌道交通的建設;負責溫泉的保護和開發利用。
(三)承擔指導全市村鎮建設的責任。擬訂全市村莊和小城鎮建設政策措施並指導實施;指導農村住房建設;指導小城鎮和村莊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參與歷史文化名城(鎮、村)和歷史文化街區的申報、保護和監督管理工作。
(四)承擔規范全市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指導和監督工程建設標准及定額的實施和工程造價計價,組織發布工程造價信息。
(五)擬訂工程建設、建築業、勘察設計的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改革方案、產業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擬訂規范建築市場各方主體行為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負責城市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等企事業單位資質核准與管理。
(六)承擔全市建築工程和市政公用設施建設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擬訂建築工程質量、建設監理、建築安全生產和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組織或參與工程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擬訂建築業、勘察設計咨詢業的技術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和管理房屋建築和市政公用設施工程的抗震設防。
(七)承擔推進全市建築節能和污水處理工作的責任。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建築節能的政策、規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推進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工作。
(八)開展城鄉建設方面的對外交流與合作,組織協調本市建築企業參與港澳台、國際工程承包和建築勞務合作。
(九)承擔統籌協調建設系統及相關部門的職責。
(十)承辦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⑵ 福州城市規劃建設中存在什麼問題,或者不合理的地方
福州規劃雜亂無章,馬路小,綠化少,人行道人車混行。主幹道可擴展的空間不大回,五一五四等答主幹道邊上樓距小,寫字樓下基本沒綠地,而且那些樓房建得比較靠近馬路,造成了馬路無法再擴大。江濱一帶沿江都已經被高層住宅占滿,以前傳說的建立福州的第二個CBD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內河年年都在整治可是都沒見到成效。金山工業,住宅混在一塊,加上閩江的制約,倉山發展大商業是不大可能的事情,當初應該把大學城建設到金山,把飛機場建到琅岐。城市不在於大,而在於精。
⑶ 想考福州大學的城鄉規劃專業的研究生。是在新校區還是至誠學院
聽在武漢華元一起學手繪的同學說 福大還是蠻好考的 手繪練好 快題多練幾套 最好能背幾套方案下來
⑷ 福州市建設局和福州市城鄉規劃局什麼關系
是堅貞不渝的愛情的關系,嘻嘻
⑸ 福州城市規劃展示館在哪裡,現在能參觀么
福州城市規劃館在福州市東部新城的海峽國際會展中心!現在的城市規劃館還正在建設當中,預計在2012年5月18日向公眾開放
⑹ 對福州城市規劃的看法
最最不滿的就是對於自行車道的規劃和管理!
福州市區內自行車道要麼規劃版不合理(部分權路段太窄太小)要麼標識不清……
就拿左海花鳥市場往遂道那個方向有一段自行車道,寬也就一米五左右,一邊還有花壇,而另一邊就是店門口,門口再放上一輛自行車就沒多少空間了,連行人都不願意從那個地方走,都是走機動車道。
要我們遵守交通規則至少也要為我們提供一個良好的交通環境。
⑺ 福州大學城鄉規劃怎麼樣
環資學院資源與抄城鄉規劃專業和建築學院城鄉規劃是兩個不同專業,有天然差別,錄取分數最直觀,建築學院城規是通過建設部評估,目前畢業生供不應求,工資高但也辛苦,中國至少還有20年城鎮化發展,努力學習,未來屬於你們的。
⑻ 福建省城鄉規劃院和福州市規劃院哪家福利待遇好
市規劃設計院的老闆比較強,會接單,我哥在裡面
⑼ 古槐鎮的鄉鎮規劃
一、規劃背景
1、「海西戰略」已從籌劃進入加快發展的實施階段,建設「福州大都市」是其中的重要目標之一。《福州市總體規劃(2010-2020)修編》工作已近尾聲,正送報國務院審批階段,大福州重大基礎設施布局及走向已經明確。福州重要交通樞紐之一,福州高速鐵路東站已確定布局在江田與古槐兩鎮交界地帶,京台高鐵上島鐵路線和京福高速長平段線路等重大交通通道及樞紐均以確定。濱海新城的構想已進入啟動期,濱海新城呼之欲出。
2、古槐鎮由於具備良好的生態環境和豐富的自然及人文資源,優越的區位及未來交通條件跨越式提升的前景,福州市委市政府給予了極大的關注,選擇其作為市級小城鎮綜合改革建設試點鎮,希望古槐「先行先試」,進步加快發展步伐,又好又快地為濱海新城的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
3、2010年是「十一五」與「十二五」發展規劃交接時段。《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十二五」時期(二○一一年至二○一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
生態保護、區域協調發展、擴大消費、提升產業、民生保障、和諧發展是這一時期的關鍵詞。
二、規劃年限、深度、依據
(一)規劃年限
2010~2015年:與「十二五」發展規劃協調
2016~2020年:與福州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及周邊相關規劃協調
2021~2030年:按省試點鎮《規劃導則》執行
(二)規劃編制深度及規劃區范圍
根據《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報批稿),古槐鎮全鎮域已納入福州市域主中心城市(或稱福州都市區)范圍,未來鎮區是主中心城市濱海新城的重要城市組團,即古槐組團。根據《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點鎮規劃導則(試行)·總體規劃》要求,古槐鎮總體規劃兼有組團型和邊緣型兩種類型特點,因此古槐鎮總體規劃編制深度應按《分區規劃》執行,並充實鎮村體系內容。
同時,結合古槐區位、交通、地理條件和現狀城鄉發展基礎等要素,本規劃應採用城鄉一體化的發展方式,進行城鄉統籌規劃,建議古槐鎮總體規劃編制的規劃區范圍為:鎮域范圍,陸域面積約51.8平方公里。
(三)規劃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2008年)及相關的土地、環境保護、海洋功能區劃等法律、法規。
2、《福建省綜合改革試點鎮規劃導則(試行)》
3、《福州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年)》(報批稿)
4、《古槐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2010~2020年)》
三、古槐的發展定位與城鎮性質
(一)發展定位
1、政府思路:濱海後花園和海港城的中心地帶。
2《福州總體規劃(2010-2020)》:空港——工業型城鎮、福州火車東站所在地。
3、本規劃認為古槐鎮在未來20年的發展中,主要城市職能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濱海新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港城核心區。
②濱海新城的後花園,生態型宜居宜游之地。
③濱海新城產業基地,花園式宜創宜業之所。
(二)城鎮性質
1、遠期:海港城的核心區,以高新產業和商貿業為支撐的生態型城鎮。
2、遠景展望一:福州都市區東部門戶,宜居宜業生態型城鎮。
四、發展戰略
1、創新體制機制,聚集發展要素
2、盤活土地存量,轉變發展模式
3、注重區域對接,促進城鄉統籌
4、實施錯位發展,打造宜居新鎮
五、發展規模
(一)人口規模
1、城鎮人口規模預測
至2030年末,古槐城鎮建設區將形成包括龍田、中街、高樓、感恩、洋下、新橋、華元、昆石、雁塘等9個行政村城鄉建設區在內的城鄉一體化格局,人口規劃近期(2015年末)、中期(2020年末)、遠期(2030年末)人口規模分別取5萬人、7.5萬人、12萬人。
2、鄉村人口規模預測
古槐鄉村人口規模預測一覽表 序號 村名 現狀人口
(2009年末) 規劃人口
(2030年末) 備注 1 福坊 1248 700 2 北湖 1245 700 3 嶼北 2919 2600 緊鄰高新產業區,環境優越,相當部分人口可能採取離土不離鄉。 4 嶼中 2627 2300 5 嶼南 2863 2800 鎮域北部中心村。 6 湖坂 989 700 緊鄰高新產業區,環境優越,且適宜發展特色農業和鄉村農家旅遊,相當部分人口可能採取離土不離鄉。 7 湖南 2116 1900 8 青山 2129 1800 9 洋布 964 800 小計 鎮北區域 17100 14300 減少2800人,占總人口16.4%。 10 前塘 1433 700 11 上店 1459 700 12 井門 2002 1000 13 竹田 4949 3000 南部中心村 14 下村 1611 1000 小計 鎮南區域 11454 6400 減少5040人,占總人口44.1%。 合計 鄉村人口 28554 20700 3、古槐遠期城鎮化水平
根據以上分析,至2030年末,古槐城鎮人口將有可能達到12萬人,而鄉村人口將只保留2萬人左右。若按此計,古槐遠期城鎮化水平將達到85.7%。
(二)城鎮用地規模
本規劃近期建設用地6.13平方公里,人均122.55㎡/人;中期建設用地8.92平方公里,人均118.90㎡/人;遠期13.8平方公里,人均115.02㎡/人;遠景建設用地地規模將達到15平方公里,人均用地指標控制在110㎡/人內,實現集約增長。
六、城鄉統籌空間結構
形成:「一軸、兩心、四區」的空間布局結構。
1、一軸:古槐城鎮發展軸(福北線)。
2、兩心:福州東站交通樞紐及商務服務中心(片區主中心)和古槐鎮區綜合服務中心(輔中心)。
3、四區:
①古槐城鎮建設區(含中街、高樓、龍田、雁塘、感恩、以下、新橋、華元、昆石9個行政村),總建設用地的面積約10平方公里,規劃居住人口約12萬人。
②鎮域北部特色農業及高新技術產業區:地跨福坊、北湖、嶼北、嶼中、嶼南、洋布、湖坂、青山9個行政村。以湖坂為中心村,帶動及服務周邊發展,遠期本區人口規模約1.4萬人。
③鎮域西南部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區:地跨前塘、上店、下村、井門、竹田5個行政村,以竹田為中心村,帶動及服務周邊發展。遠期本區人口規模在0.6萬人左右。
④鎮域西部董奉山生態保育及生態休閑區:以董奉山森林公園為主體,涉及青山、湖南、龍田、中街、昆石、竹田、上店、前塘等行政村的生態林地等保護用地和人文景觀區。
七、城鄉綜合交通規劃
(一)對外交通
1、鐵路:三主線(京台高速上島鐵路線和沿海客貨運專線),一支路(福州機場鐵路支線)以及福州火車東站及高鐵保修場。
2、區域快速道路(四條):東濱快速路(福州東部新城至長樂濱海新區)、營濱路、新福北線、兩港快速路。
3、公共交通樞紐:海港城在福州火車東站設置一處一級汽車客運站和大型公交站場,本區均在其服務范圍。屆時感恩客運站取消。
(二)鎮區道路系統規劃
1、主幹道:三縱三橫一環。三縱即:福北線、濱海中路、兩港連接線。三橫:百福路、古東路、迎賓路(分東西兩段)。一環:由新寧路與園區中路等形成。
2、次幹道(本區涉及16條):融鶴路、感恩路、董奉路、董奉山路、中街北路、中街南路、中街東路、站前西路、站前東路、華元路、新橋路、青山路、高新北路、高新中路、高新西路、高新南路。
3、支路及鄉村道路。
4、廣場:設五處,火車東站西廣場、東廣場、新寧廣場、董奉廣場和濱海廣場。
5、福北線與融鶴路段交叉地帶近期整治方案建議:封閉現有融鶴路出入口,在目前西北側80米處設單向右進入口,在目前入口南側150左右開辟一個出入口,並進行渠化引導,增設黃燈警示。
八、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
(一)教育設施
1、提升完善長樂三中,擴大提升現有感恩中學,在古槐新區建設中街中學(為九年一貫制)。現有嶼頭中學取消,其用地建設作為北部中心小學(嶼頭小學)新址。古槐至遠期全鎮人口將達到14萬人,按國標《GB50188-2007》,需要再建一至兩所中學,考慮到本區南側已布局三溪中學新校,東側有濱海中學(新增)。從區域的角度,本區中學教育設施布局較為合理。
2、根據未來人口分布,整合現有小學布局,遠期共形成10所小學。
(二)醫療設施
1、近期新建鎮區級衛生院,位於新區西北側,佔地約2公頃。
2、遠期作為海港城核心區,本區應預留一處分區級綜合醫院用地,不小於6公頃。
(三)文體設施
1、結合新寧古城風貌區的建設,打造海港城富有文化底蘊的綜合文化中心,形成包括影視娛樂、購物休閑於一體。
2、建議現有古槐中街,打造為傳統特色文化街。保持現有格局(包括新寧公園、中街禮堂在內)。
3、在現有感恩居住區東側,中遠期建設一個分區級體育公園,佔地約15公頃。
(四)其他公共設施布局
1、水廠——依託江田長樂南區水廠。
2、根據電力專項規劃,本區及周邊也共建一座500KV變電站,一座220KV變電站和4座110KV變電站。
3、保留本區內濱海產業區啟動區段的普通消防站用地,中遠期新建高新區普通消防站。
4、近期在古槐新鎮區建設古槐電信分局,預留用地約0.6公頃。
5、近期在新鎮區建設本鎮行政中心,建設預留用地約0.3公頃。
(五)商業服務布局
形成「兩心、一軸、」。
1、兩心
一是結合福州火車東站的建設,逐步打造海港城的綜合服務中心,形成交通樞紐與港城中心的有機結合;是未來福州都市區重要的商業、商務、文化娛樂、旅遊接待的綜合服務中心。並充分利用南洋水網發達的特點,形成水上游線與東站樞紐的互動,打造特色明顯的門戶區。
另一個是古槐近中期應積極推動新鎮中心,是帶動古槐近期建設的啟動地帶,是古槐打造宜居新鎮重要服務中心。
2、一軸
建議以福北線為主軸的古槐商住、商務、商貿軸線,爭取盡早疏導外移現有福北線的過境交通(特別是貨運交通),逐步提升福北線的城鎮交通功能。
九、公共綠地系統規劃
形成「一屏、三帶、六園」
1、一屏:以董奉山和竹田岩為主體,加強生態林地保護與建設,嚴禁本區內開采山石,移風易俗,從區域角度統籌解決集中殯葬(公墓)的建設。在保護的基礎上適度進行旅遊開發。
2、三帶:東濱快速路防護林帶,山海防護林帶和高鐵防護林帶,東濱及山海防護林帶,寬度不小於250米。
3、六園:根據服務人口及服務半徑及現狀基礎,遠期形成百福公園(現狀)、新寧公園、中街公園、感恩公園、洋下公園和站前公園六個鎮區級公園。。
4、防護綠帶:高鐵及高速公路段兩側不小於50米,快速路兩側不小於30米,城市主幹道的兩側不小於10米。
十、近期建設與引導
(一)近期建設的總體戰略
把握機遇,優化體制
突顯優勢,融入濱海
設施先行,打造宜居
明確重點,一軸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