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津市如何領取生育津貼
天津市生育津貼是由公司憑女職工的生育憑證,到生育保險基金處為其申請生育津貼,以生育津貼作為女職工產假期間的工資。
根據《天津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條例》第十七條 女職工生育或終止妊娠按日享受生育津貼, 符合計劃生育政策生育後再次懷孕終止妊娠的除外。生育津貼日標准按照本人上年度月平均繳納生育保險費的工資數額除以30.4計算。
(一)妊娠不滿12周終止妊娠,享受15天的生育津貼;
(二)妊娠滿12周至不滿16周終止妊娠的,享受30天的生育津貼;
(三)妊娠滿16周至不滿28周終止妊娠的,享受42天的生育津貼;
(四)正常生育或妊娠滿28周以上終止妊娠的,享受90天的生育津貼。
第十八條 女職工生育遇有下列情況時,增加生育津貼:
(一)難產的,增加15天的生育津貼;
(二)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個嬰兒,增加15天的生育津貼;
(三)分娩時實施輸卵管結扎術的,增加14天的生育津貼;
(四)女職工晚育(年滿24周歲以上生育第一個子女)並領取《獨生子女證》的,增加30天的生育津貼。
(1)天津市城鄉居民生育險擴展閱讀:
《天津市城鎮職工生育保險條例》第十五條 享受生育保險待遇的職工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用人單位按照規定參加生育保險,並按月足額繳納生育保險費;
(二)生育或實施計劃生育手術符合國家和本市計劃生育規定。
第十六條 下列費用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
(一)產前檢查費;
(二)生育醫療費;
(三)生育津貼;
(四)計劃生育手術費。
⑵ 2019年天津城鎮居民醫保 生育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天津戶口在外地生產可以領取生育報銷,需辦理異地報銷的手續,報銷所需材料:
1.復印件:醫保證(有職工姓名頁即可);獨生子女證;出生醫學證明
2、出院小結(加蓋生育保險章)
3.出院診斷證明(加蓋診斷章)
4.住院票據、總清單(加蓋生育保險章)
5、匯總明細
6、門診票據(加蓋生育保險章;這個是孕期檢查的時候各種檢查的發票,平時一定要留好)
7、生產醫院的等級證明(註:比如在北醫大三院生的,要開一個北醫大三院是三級甲等醫院的證明。加蓋公章)
8、天津市生育保險妊娠登記表
⑶ 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到底能不能報銷生育的費用
首先明確告訴你不可以,生育費用是生育保險進行報銷的,是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是職工社保。而基本醫保只針對醫療費用
醫療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發生治療行為,承保機構按保險合同約定或制度規定,報銷醫療費用支出或給予一定額度津貼的保險。社會醫療保險形式較為單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實施,由僱主和個人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雇員醫療費用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構成。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適用於具有城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07年《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在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上有較大程度的拓展,該意見規定,2007年在有條件的省份選擇2至3個城市啟動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爭取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
同時,在試點城市的參保范圍問題上明確規定,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能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截至2007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291萬人。2009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支付,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到2009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8100萬人。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對參保人就醫要求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就醫制度。參保居民患病就醫時,須持醫療保險卡、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到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憑證享受醫療補償待遇。患者本人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無須辦理轉診手續。因急診、搶救或在異地生病的,可以在就近具備條件的醫院治療,但必須在7日之內向經辦機構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
因病情需要或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治療的,由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並到當地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診手續。如果不按照規定辦理轉診手續而直接轉到省級醫院的,或自行到非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不予以報銷,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自己承擔。
怎麼樣計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由兩部分組成,即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上位列入養老保險實施范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前經勞動保障部門確認的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分別是什麼?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相應調整。各地視本地情況確定繳費率,有些發達地區如上海實行了單位繳費10%的比例。目前單位繳費率的全國平均比例為7.5%左右,個人繳費全國平均2%。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此外,單位繳費的30%左右也劃入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根據職工年齡段確定,年齡越大比例越高,其餘單位繳納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基金。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企業只建立統籌基金,暫時不建立個人賬戶。如天津市2003年對困難企業實行了大病統籌基金制度,用人單位繳納6.5%,個人不繳費,不建立個人賬戶,單獨建立統籌基金,參保人員享受現行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和門診特殊病的同等待遇,但不負擔門診費用。《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職工和用人單位的共同繳費義務,同時第二十七條規定退休職工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費。
醫保卡如何使用以及使用范圍
(1) 醫保卡可以再就醫時候使用。首先,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以現金交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其次,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再次,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最後,拿到結算單據後,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後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後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2) 醫療保險卡的報銷。持卡就醫後,患者只負擔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應報銷的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部門直接結算。持卡人遇到四種特殊情況,需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然後進行報銷:一是急診沒帶社保卡;二是進行計劃生育手術;三是企業欠付醫療保險費;四是補換社保卡期間。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與保障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為城鎮職工提供的醫療保障。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僅保障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職工,而且保障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隨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的深化,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也納入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主要有基本醫療保險及補充醫療保險兩部分構成。
那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哪些呢?有些人患病能報銷80%,而有些人卻只能報銷6%,差距如此懸殊,也給不同的參保人帶來或喜或憂的情緒。所以在此忠告各位朋友,要熟知醫保的各項規定,報銷比例、報銷范圍、定點醫院、醫保葯品這些基本概念是要有的。醫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能不能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福利,就要看我們是不是熟知「游戲規則」了。
先看一個案例,網友李先生做了心臟射頻手術共花費2.5w,醫保只報銷了4k元。張女士是北京人,已退休;由於有慢性病每個月都要看病吃葯,花費也頗多,但她每個月的醫療費用能通過社保報銷88%。為何差距這么大呢?醫療報銷范圍到底有什麼限制?
首先,醫保用葯和非醫保用葯的差別,報銷起付線根據醫院級別也有不同。
一般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萬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麼就先減去五百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一千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這就是起付線的不同。
其次,出差、探親及長期住外地參保職工在外地發生醫療保險費報銷政策規定:
1、參保職工出差、探親在外地發生醫療費用、只報銷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外地急診費用,非急診原因住院,所有費用一概不予報銷。
2、參保職工在外地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按長期住外地人員性質報銷醫葯費。
3、長期住外地人員應由單位提供證明,確定二所定點醫院(應為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辦理《鎮江市長住外地職工醫療費報銷卡》
4、長期住外地職工必須堅持節約原則按規定限量開葯(每就診一次,急性葯量在3日以內,慢性病葯量在10日以內,結核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可延長到30日量),超過上述標准,葯費不予報銷。
5、長期住外地職工轉診、需由當地定點醫院簽署意見,按屬地原則逐級轉診,轉診醫院屬我市職工醫療保險確定的特約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1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費用,其它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2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最後,醫保也有除外責任,下面十項不在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
1、特殊醫療費用中因病情需要進行器官、組織移植,其購買器官、組織的費用以及使用超出《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葯品報銷范圍》外的抗排斥葯品、免疫調節葯品費用;2、工傷、職業病;3、女工生育;4、流氓斗毆;5、酗酒致傷;6、交通肇事;7、他人故意傷害;8、醫療事故;9、美容、健康體檢;10、其他不屬於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
⑷ 天津市生育險怎麼報銷
不能報銷。 生育險是在生孩子前交費滿一年才可以報銷。 如果說生育險有效的話,在哪裡都可以報銷的。可您是趕不上了,我愛人差了二個月,都是自己掏的錢。
⑸ 天津市生育保險的報銷內容是什麼
女職工生育的檢查費、接生費、手術費、住院費和葯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超出規定的醫版療服務費權和葯費(含自費葯品和營養葯品的葯費)由職工個人負擔。女職工生育出院後,因生育引起疾病的醫療費,由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其他疾病的醫療費,按照醫療保險待遇的規定辦理。女職工產假期滿後,因病需要休息治療的,按照有關病假待遇和醫療保險待遇規定辦理。
生育保險政策強調,生育津貼高於本人產假工資標準的,用人單位不得剋扣;生育津貼低於本人產假工資標準的,差額部分由用人單位補足。舉例來說,一名女職工每月生育津貼為5000元,而用人單位當月的平均工資為4500元,由生育保險基金統一支付給單位後,超過平均工資的500元用人單位不能剋扣;假如女職工每月生育津貼為3500元,而用人單位當月的平均工資為4500元,其中的1000元差額需要用人單位補足。
⑹ 天津社保及生育保險
只能掛靠單位辦理社保了。生育保險只能經由工作單位辦理,連續繳費版一年(或半年武漢的)權,就可以享受生育保險基金統籌了。
你要有天津的城鎮戶口,可以辦理城鎮靈活就業人員社保補繳續保,包括醫療保險和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在連續繳6個月後,就可以享受住院統籌了。
⑺ 天津市城鎮人員如何辦生育保險
一、發現懷孕要去做妊娠登記,需要的資料: 1、醫保證及復印件 2、有檢查資格的醫院提供的化驗單及診斷證明書(診斷證明上需蓋有生育保險章,還要有預產期) 3、生育服務證及復印件 4、填好的社險提供的妊娠登記表 以上是做妊娠登記的手續,登記完畢,社險會給你一張蓋章的妊娠登記表,留著以後做住院登記時用。 二、好像是10周之內,而且是開據診斷證明書10天之內。 三、在你上保險的社險,問一下你們的人事,他會告訴你的。 切記,一項都不能少,不然,挺麻煩。 至於那個10周之內,最好是及早不及晚. 四、生育服務證也需要雙方單位的初婚初育證明,化驗單、身份證、戶口本區社區服務中心辦。 備註:10天是診斷證明書的期限。10周是你做妊娠登記的時限 生育服務證要去社區服務中心開,辦生育服務證時,需要的資料,包括男女雙方單位開的初婚初孕證明。
⑻ 天津市生育保險繳納多長時間以後才可以享受
先回答簡單的問題, 天津市生育險要連續繳納9個月才可以享受.
如果連續繳納內了9個月容的保險, 在外地生孩子可以報銷, 需提前備案.
你這種情況要分在職和失業2種情況. 在職的目前無法補繳以前欠繳的費用.
企業一般不錄用懷孕的女員工, 如果你目前在職, 就可以咨詢公司負責醫保的同事, 因為社保不面對個人咨詢.
失業的情況我不清楚怎麼負擔. 我覺得你如果失業狀態, 最好親自咨詢社保, 給你下面的鏈接,找到你所屬的分中心咨詢吧! 不過一般都需要上門咨詢, 他們電話很難打. 建議親自咨詢權威部門自己才有把握!
天津勞動和社會保障局 社保分中心:
http://www.tj.lss.gov.cn/ecdomain/framework/tj/ldicbhlj-igbh-bbnn-ljom-jbjaoleaoabn.jsp
⑼ 天津市生育津貼報銷流程
已婚參保人員應於懷孕後12周內,攜帶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本人社會保障卡在本市聯網妊娠登記醫院(即立本建檔醫院)辦理生育保險妊娠登記。下面具體介紹一下流程:
1、發現懷孕了,就要做妊娠登記;
2、現在很多社區醫院都聯網登記了,不用再跑到社險去了;
3、在社區醫院立本的同時可以開通生育險;
4、登記完了之後醫院如果是聯網的,產前檢查費就可以直接劃卡結算了。如果全額墊付的話,就在最後一起拿到單位去報銷(不過現在社險有規定不能全額墊付,全都要求劃卡結算了);
5、需要材料:立本需要帶的材料、社保卡、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9)天津市城鄉居民生育險擴展閱讀:
生育保險報銷流程,是指用人單位及職工本人就女職工在生育期間的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等費用,男職工在配偶生育期間的看護假假期津貼向統籌地區生育保險基金報銷的程序。
生育保險報銷流程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的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
女職工生育或流產後,由本人或所在企業持當地計劃生育部門簽發的計劃生育證明,嬰兒出生、死亡或流產證明,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手續,領取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
參考資料:生育保險報銷流程-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