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異地急診醫保能報銷嗎
一、參保人若在醫保定點機構發生的急診費用,經定點醫療機構醫療保險管理部門審核後,納入普通門診統籌結算,給予報銷。但參保人在非醫保定點機構的普通門診統籌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急診醫療費用,統籌金不予支付。
二、參保人急診搶救無效死亡發生的醫療費用、急診留觀轉住院留觀期間發生的醫療費用和門診規定病種參保人急診治療已核定病種疾病的醫療費用,不納入普通門診統籌支付范圍。異地就診的醫療費用是由個人先行墊付,等到治療結束後,由本人或其代理人到醫保中心進行報銷。
三、參保職工的醫葯費報銷需要准備以下資料:
1、個人醫療保險就診證;
2、本市二甲以上醫院批准件(轉診轉院單);
3、由就診醫院蓋章的住院發票、費用匯總清單以及出院小結;
4、代理人身份證以及報銷人員有效銀行卡或存摺的原件及復印件。
四、遼寧醫保報銷比例
1、報銷范圍:參保人員在個人選擇的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或專科醫院,中醫醫院和A類醫院發生的住院費 用;
3、報銷比例:一個自然年度內首次住院起付標准為1300元,以後每次650元。支付比例分三個檔,以三 級醫院為例,起伏標准:3萬元,在職85%,退休91%,3萬-4萬在職90%,退休94%,4萬以上,在職95%,退 休97%。
普通住院9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精神病住院360天為一個結算周期,起伏標准減半。一個自然年度 內統籌基金支付最高7萬元。住院大額最高支付10萬元,住院大額的支付比例一律為70%;
4、就醫管理:如單位足額交費,個人只需交納部分住院預付金,即可辦理住院手續。發生的醫療費用 要符合醫療保險三大目錄庫的范圍;
5、報銷流程:出院時醫院與個人結算清自費和自負部分金額,統籌基金報銷金額由醫院與區醫保中心 結算。
(1)異地急診城鄉醫保可以報銷嗎擴展閱讀:
異地醫保就醫,是指參與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異地醫保就醫並沒有十分明確的法律定義,在社會醫療保險范疇內,「異地」一般是指參保人參保的統籌地區以外的其他國內地區,異地醫保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其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
近年來廣東、山西、湖北、遼寧等多省已經實現異地醫保就醫結算。
「異地醫保就醫」主要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一次性的異地醫療,包括出差、旅遊時的急性病治療以及病人主動轉移到外地就醫,所產生的問題是不能及時結算醫療費用。
二是中短期流動、工作崗位不在參保地的人員的異地醫療,包括單位在各地的派駐人員、派駐機構在當地的聘用人員,還有一種情況是整個單位都處在流動狀態,如建築業等職工的就醫,所產生的問題要麼是不能參加醫療保險,要麼是要墊付醫療費用。
三是長期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的醫療。包括退休後戶口從工作地遷移到安置地的人員,也包括托靠子女無戶口遷移的人員,所產生的問題表面上是就醫結算不及時、不方便,個人負擔重,實質是安置地的醫療待遇往往要好於參保地,異地安置人員感到就醫待遇不平等。
B. 異地急診住院報銷都需要什麼材料
異地急診報銷所需材料:
(1)急診住院醫療費用了票,費用明細匯總清單(醫院蓋章)。
(2)歸檔病歷封面,出院記錄,住院病史,醫囑單(長期、臨時),手術記錄(未做手術的不需要)等醫療文書的復印件,並蓋醫院公章。
(3)外出原因,發病經過的情況說明(病人或家屬書寫),居住地社區蓋章、IC卡復印件。
(4)外出目的地證明材料:如外出務工的,由所在務工單位提供證明;外出探親的,被探對方所在居委會提供證明;外出旅遊或辦事的,提供到達目的地相關證明。
異地就醫報銷流程
第一步,拿一個小城鎮的醫保來說,如果要去異地就醫,先要到縣級及以上的醫院,一般鎮上都會有縣級的醫院,讓醫生開一個轉診證明。
第二步,到醫院社保窗口蓋章。醫院的社保窗口一般會設在收費口那,拿著轉診證明去窗口,那邊的工作人員就會受理了。
第三步,到當地的社保所作個外出治療的登記。
第四步,完成上面的三步,就可以去大城市的醫院住院治療。治療完畢後帶發票、醫療本、還有社保卡、戶口本等到你上級的社保局去報銷就可以了。
異地就醫如何結算
一是就醫地結算模式:開發參保地結算模塊,採用就醫地的《診療項目》、《葯品目錄》、《醫療服務設施》,按參保地醫保待遇標准,系統自動審核、結算,參保人在定點醫院即時結算。
二是參保地結算模式:也是我省平台操作的主要模式:就醫信息回傳,由參保地經辦機構進行審核和結算,定點醫療機構採用結算結果與參保人直接結算。
異地就醫必備材料
1.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專用病歷。
2.本次所住院的住院病案首頁。
3.長期醫囑復印件。
4.臨時醫囑復印件。
5.住院費用清單。
6.本次住院的住院費用票據。
7.所住院醫務科出具的醫院級別證明(需加蓋醫院公章)。
8.單位出具職工異地就醫的情況說明。
9.職工所在單位經辦人填寫《西安市醫療保險參保職工報銷資料匯總表》。
C. 掛急診的時候把新農合填成異地醫保還能報銷嗎
一、新農合異地就醫報銷流程:1、患者本人/家屬帶患者身份證(或戶口本內)、兩張一寸容彩色照片、 新農合醫療證到參合地經辦機構轉診備案手續,也可以致電辦理;2、攜帶患者身份證、新農合醫療證和轉診備案手續到轉診醫院就醫,辦理新農合住院手續,只能找跨省定點醫療機構就醫;3、患者住院接受治療;4、出院後,憑患者本人身份證(或戶口本)、新農合醫療證、病歷復印件、住院結算單(有的是發票形式的)、住院費用清單、轉診備案手續到參合地經辦機構報銷。二、異地新農合報銷所需材料1、患者的《農合證》、戶口本、身份證原件;2、全省統一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外地務工或外地居住的不提供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轉診、轉院審批表,需提供務工所在單位或居住地村級以上部門證明);3、診斷證明;4、出院證;5、住回院醫療費用匯總清單;6、住院收費發票(如提供地方稅務監制的民營醫療單位發票,須提供其衛生主管部門確定其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的文件,是復印件要加蓋出台文件單位的公章);7、加蓋公章的住院病答歷復印件(包括病歷首頁、長期醫囑、臨時醫囑、出院小結)。
D. 醫保急診能報銷嗎
醫保可以報來銷急診,不住院也源可以報銷,只要有符合規定的醫葯費單。
醫療保險報銷比例:
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E. 異地醫保卡在急診的費用和住院的費用都報銷嗎
1、前提條件:起付標准至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限額部分;
2、在職職工支付比專例分別為:社區衛生院屬93%、一級醫院88%、二級醫院86%、三級醫院84%,
3、退休人員支付比例分別為:社區衛生院96.5%、一級醫院94%、二級醫院93%、三級醫院92%,
4、其餘費用由個人負擔。
現階段醫療保險卡消磁、丟失後,按規定將直接更換社會保障卡,具體流程:
(一)若換卡前後為同一銀行,本人憑有效證件到職工醫療保險卡服務銀行辦理掛失手續,街道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憑銀行的《掛失通知單》及本人有效證件,受理社會保障卡的申領,時間為45個工作日。領到社會保障卡並注資後,原醫療保險卡內金額自動轉到社保卡,無需辦理清戶。
(二)若換卡前後非同一銀行,領取社保卡的流程也是一樣。但原醫療保險卡內的金額不會自動轉到社保卡,需要憑有效證件到所參保區的社保分中心,開具《職工醫療保險卡清戶通知單》。憑通知單及本人有效證件到原職工醫療保險卡服務銀行,辦理醫療保險卡的清戶。
F. 異地急診住院醫保如何報銷
異地就醫可以簡單定義為參保人在其參保統籌地區以外發生的就醫行為。「異地」一般是指參保人參保的統籌地區以外的其他國內地區。那麼異地急診就醫住院,醫保如何報銷?如何辦理?需哪些手續?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G.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在異地住院怎麼報銷
1、根據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政策規定,參保人在異地就醫必須先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和備案。(急診患者在外地發病需及時到醫院住院治療的,在住院後的3天內向參保地醫保經辦機構電話申報備案),其中,參保人所花費的醫葯費用必須先由個人全額墊付。
2、出院後1個月內,參保人可以憑身份證、戶口簿、居民醫保卡、出院證明、醫葯費發票及醫院費用明細總清單、異地居住證明或暫住證等資料到戶籍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辦理醫療費用報銷手續。
3、就醫人員住院時必須向參保地的醫保中心申報備案,如果參保人不按照規定辦理報備手續,住院發生的醫療費用醫保機構可以不予報銷。
在異地報銷時,必須先到參保地的醫保經辦機構進行登記和備案,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應有個人先行墊付。出院後准備報銷的一些證明材料到參保人戶籍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報銷醫療費用。
(7)異地急診城鄉醫保可以報銷嗎擴展閱讀:
報銷條件:
《社會保險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准以及急診、搶救的醫療費用,按照國家規定從基本醫療保險基金中支付。[3]
根據我國基本醫療保險待遇支付的基本要求,參保人到醫療保險機構報銷自己看病就醫發生的醫療費用,一般要符合以下條件:
參保人員必須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或持定點醫院的大夫開具的醫葯處方到社會保險機構確定的定點零售葯店外購葯品。
參保人員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范圍和給付標准,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參保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中,在社會醫療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與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部分,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統一比例支付。
報銷比例:
1、門、急診醫療費用:在職職工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符合基本醫療保險規定范圍的醫療費累計超過2000元以上部分。
2、結算比例:合同期內派遣人員2000元以上部分報銷50%,個人自付50%;在一個年度內累計支付派遣人員門、急診報銷最高數額為2萬元。
3、參保人員要妥善保管好在定點醫院就診的門診醫療單據(含大額以下部分的收據、處方底方等),作為醫療費用報銷憑證。
4、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參保人員患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葯需在門診就醫時,由參保人就醫的二、三級定點醫院開據「疾病診斷證明」,並填寫《醫療保險特殊病種申報審批表》,報區醫保中心審批備案。這三種特殊病的門診就醫及取葯僅限在批准就診的定點醫院,不能到定點零售葯店購買。發生的醫療費符合門診特殊病規定范圍的,參照住院進行結算。
5、住院醫療。醫保繳夠20年,才能享受退休後的醫保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