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東省城市規劃設計收費標准 是哪一年什麼部門頒布的
廣東省城市規劃協會 2004
2.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呃 我是重大的規劃的,之前有個學弟問過類似的,我對廣工情況不是很了解,不過可以給你說一下城市規劃的東西~~~
城市規劃是一門雜學,今年發展較快,已發展成城鄉規劃學。理論上涵蓋建築學、地理經濟學、社會學、生態學、環境學、交通學等你能叫得上名稱的學科內容。
國內上世紀強勢的城市規劃學科構建主要以建築學背景為主,實力較強的為建築老八校(科普:同濟大學、清華大學、天津大學、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原重建工)、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西冶)、華南理工大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原哈爾濱建築大學)),基本都以城市設計見長。後來同濟大學最新轉型,融合同濟交通優勢,在區域、城市總體規劃方面實力大大強於國內其他院校。而中山大學、南京大學等院校的城市規劃則以地理經濟學基礎為主,以策劃、區域經濟分析見長。另外,部分農學院、景觀學院則從景觀生態規劃路徑涉足城市規劃(其實最早城市規劃就是從哈佛的景觀分出來的),部分院校亦有從旅遊等其他方面進入。
重大的主要課程設計……我想想……建築基礎、建築設計、規劃設計、建築概論、建築構造、繪畫、城市規劃原理、城市道路交通、景觀生態學概論、環境學概論、區域規劃概論、社會學概論、中國/外國城市建設史、測繪學、畫法幾何、CAD、GIS、規劃實務、亂七八糟等等。
本科要讀5年哦。畢業之後,除了出國、讀研繼續深造之外,一般可以分為技術路線和管理路線兩條大的技能樹。技術路線以做規劃設計為主。之後就主要從事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技術活。走管理路線,最後有點關系,進入規劃局,不過據說此路線風險大,本人不太了解。
2.專業.學校及學習情況
呃,好像跟上邊重了,那主要說學習情況吧。簡潔點說,城市規劃的本科學習比高中要苦,要苦很多,苦很多很多。想睡覺不能睡覺,看到其他專業到處玩你丫就在畫圖,看到其他專業談戀愛你還在畫圖或者你跟你女朋友一起在畫圖……基本上70%的一天圍著圖紙轉。如果你要從事這一行業,一定要有心理准備。我自己是郁悶了一個學年之後,彷徨了兩年。另外,這個專業收入雖然比其他專業高一些,可是,相信我,都是血汗錢,加班加班又加班,熬夜加點,雙休就別指望了。選這行,慎重。而且相對於建築學,城市規劃有一個很大的不爽在於,城市跟建築不同,不是說了怎麼樣就怎麼樣的,成就感也較弱。我們是團隊合作,建築是單刀。
3. 廣東哪所大學的城市規劃比較好
城市規劃最好的必然是華南理工大學,因為華工建築學是長江以南最牛的,全國知名,但內華工建築只招理科生,容然後中大雖然學科一般但學校很強就不說了,然後廣東高校中深圳大學在建築學和城市規劃這塊是僅次於華工的,但分數也不低,超重本十幾分還是有的,然後像廣東工業大學啊也不錯,當然其他綜合類重點就不說了,具體招不招文科生就得看招生簡章了!
4. 廣東工業大學 城市規劃專業怎麼樣
我就是這個學校和專業畢業的,以過來人的身份說,廣工規劃的學生大部分回具有專業基本功較好、基礎技答術較熟練、謙虛、能吃苦耐勞等特點,源於學校該專業的治學理念是立足培育基礎扎實的規劃人才。而且也有很多很負責的老師,具體就不點名了。
學校來說,雖然比不上老八校它們歷史悠久,但專業歷史也有近20年了,並且已經通過規劃學科評估,在華南尤其是珠三角地區規劃行業內是有一定知名度的。畢業的學生也大部分在珠三角各大設計院、房地產公司、院校中工作,就業情況還算可以的。
但也有不足的方面,由於是工科背景,難以構築完整的規劃知識體系(這個可能存在於全世界的所有規劃專業學校);近年擴招後,每年畢業生人數較多,在全國甚至全球名牌學校畢業生湧向珠三角的時候,廣工的畢業生會在某些單位缺乏競爭力;而且據說近年學風有點轉變,很多對專業認知度不高、熱情不足的學生在求學期間容易產生厭倦心理,畢業後從事本專業的人在逐年減少。
估計你是各高三的學生,希望我能幫到你,也希望你能充分了解這個專業後作出你的選擇,更希望你能成為這個謀畫城市美化未來、市民幸福生活藍圖的偉大行業的一份子,並成為你畢生的追求。
5.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的科研論文
2008年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三大索引、中文核心、教學論文統計 作者 題目 刊物 朱雪梅 傳統街區改造復興模式研究 南方建築 謝滌湘 創意產業的發展構想與老城區更新——以廣州市荔灣區為例 熱帶地理 謝滌湘 面向亞運會的廣州旅遊業發展研究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謝滌湘 市場經濟體制下城市商業網點規劃研究 現代城市研究 謝滌湘 廣州大都市批發市場空間分布研究 熱帶地理 謝浩 公共建築天窗的設計策略 節能技術 謝浩 住宅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初探 安徽農業科學 謝浩 體現嶺南建築特色的中庭空間 城市 謝浩 加強水資源節用管理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建築設計管理 謝浩 以開放的姿態呼喚世界級大師——侃侃「外國建築師與中國建築」的話題 城市 范建紅 經濟發達地區土地利用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以佛山市南海區為例 熱帶地理 張宏 居住、空間、文化 四川建材 何韶穎 論城市化進程對珠江三角洲城鎮空間結構的影響 熱帶建築 華國棟 環境育人 潤物無聲—試論在高校中推行「環境教育」理念 現代經濟信息 謝浩 專業課實驗教學改革探索 民辦教育研究 謝浩 多媒體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民辦教育研究 吳玲玲 城市規劃專業英語的教學改革與實踐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丁麗娟 新形勢下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何韶穎 結合實踐的「城市設計」教學新探索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謝浩 在專業課教學中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科教論壇 謝浩 關於高校考試改革的理性思考 南開教育論叢 謝浩 高校實驗課教學改革探索 高等教育研究 謝浩 基於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 五邑大學高教研究與探索 羅勝京 水墨元素在現代海報設計中的時尚解讀 《藝術教育》 羅勝京 大學校園人文景觀雕塑的適應性設計研究 《藝術探索》 羅勝京 .赫伯特·里德教師觀對高校藝術設計教師專業發展的啟示 《美術界》 2007年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三大索引、中文核心、教學論文統計 作者 題目 刊物 謝滌湘 行政區劃調整與大都市區發展——以廣州市為例 現代城市研究 謝滌湘 城市規劃的應對策略 住宅與房地產 朱雪梅 嶺南建築與庭園空間相結合的特色分析 建築技術及設計 謝浩 適應地域特徵的校園生態設計探討 建築節能 何韶穎 廣州新城區大型居住板塊發展研究 華中建築 周祥 基於虛擬設計工作室的建築學教學方法初探 高等建築教育 謝浩,倪紅 產學研合作教學模式改革 技術與創新管理 周祥 朱雪梅 王瑜 對多樣化需求下建築學人才創造力培養的思考 山西建築 謝滌湘 高校城市規劃教育改革思路探討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王亞 建造樸素和諧的城市公用建築 山西建築 王瑜 建築學專業學生素質的培養 高等建築教育 謝浩 在統一戰線新階段加強參政黨建設的探討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年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三大索引、中文核心、教學論文統計 作者 論文名稱 刊物名稱 周祥 建築使用後評價POE實踐研究——以通信綜合樓使用後評價為例 南方建築 周祥 地鐵建設對城市空間發展的影響初探 山西建築 謝浩 對當前城市建設問題的思考 工業建築 謝浩 溫熱地區的建築熱環境控制 保溫材料與節能技術 朱火保 廣州市小城鎮社區土地利用指標體系分析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王瑜 住宅戶型設計的趨勢 四川建築科學研究 熊砥柱 廣東省高級技工學校第二教學樓設計 南方建築 謝浩 現代家居書房照明設計 建材發展導向 熊砥柱 營造花園式的就醫環境——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遷建項目設計 南方建築 謝浩 家居裝飾設計中色彩的合理配置 福建建材 謝浩 現代家居書房照明設計 陝西建築 朱火保 「有機聚集」理論下的廣州小城鎮建設方法探索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謝浩 實施牆面垂直綠化 構築良好熱工環境 廣西城鎮建設 謝浩 濕熱地區的建築熱環境控制 建築節能 謝浩 高校校園建築的生態化設計 廣東勘察設計 謝浩 對當前城市建設問題的思考 工業建築 江海燕 城市地區森林公園規劃區勘界的原則與方法 福建林業科技 周祥 《論當代文化背景中的建築發展》 中外建築 王立山 終極的美學思想與視覺藝術 裝飾 王瑜 關於建築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江海燕 自然遊憩地步道系統規劃設計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 2005年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三大索引、中文核心、教學論文統計 作者 論文名稱 刊物名稱 周詳 城市規劃管理中的交易費用 城市問題 周祥 MIT開放式課程材料與高等教育理念實踐 黑龍江高教研究 周祥 略論城市規劃法制中的土地產權問題 北方論叢 周祥 多元化電腦輔助建築設計教學探索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社科版 周祥 電腦輔助建築分析及其多媒體課件的製作 建築教育改革理論與實踐 劉旭紅 基於實踐的居住建築設計教育思考 北方論叢 劉旭紅 色彩,讓人居環境生輝 四川建築科學研究 劉旭紅 淺析我國佛塔的建築藝術成就 四川建築科學研究 劉旭紅 妙用地形,創造富有特色的校園空間 華中建築 劉旭紅 .營造個性、健康、輕松的校園環境 建築技術及設計 劉旭紅 居民行為心理與居住小區環境設計 南方建築 劉旭紅 健康住宅探索 高等建築教育 劉旭紅 適應社會需求 創新教學方法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王立山 創造思維與建築設計 建築學報 謝 浩 改善居室日照環境 住宅科技 謝 浩 控制居住區交通雜訊的建築措施 環境污染治理技術與設備 謝 浩 沙面西洋建築風格鑒賞 古建園林技術 謝 浩 論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措施 福建高教研究 謝 浩 努力發揮考試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考試促進人的發展 謝 浩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之我見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科版) 謝 浩 理工科院校的人文素質教育 高等建築教育 謝 浩 解讀後的理性啟迪 科學對社會的影響 謝 浩 實施牆面垂直綠化——構築良好熱工環境 城市管理與科技 謝 浩 住宅建築組群的自然通風設計研究 房材與應用 謝 浩 玻璃幕牆節能設計 上海建材 謝 浩 建設獨具一格的生態城市 羊城晚報 謝 浩 創造和諧的室內色彩環境 室內設計 謝 浩 在專業教育中樹立系統的環境觀 高等建築教育 謝 浩 小蓬仙館異地重建技術研究 江蘇建築 朱火保 廣州小城鎮社區建設模式研究 南方建築 朱火保 廣州小城鎮建設「有機聚集」理論探索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 王瑜 舊鎮新顏——廣州南沙鎮中心街道環境整治規劃 新建築 葛潤南 在保護與發展矛盾中前進的蘇州城市建設 南方建築 葛潤南 經歷共振-住宅房地產開發對廣州城市建設的影響 房地產導刊 葛潤南 CAI在《城市規劃設計》教學中的應用 現代計算機 葛潤南 概念規劃在我國城市規劃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廣東勘察設計 謝滌湘 新制度經濟學視野下的城市群協調發展探討 特區經濟 謝滌湘 城市發展與旅遊產品開發——以廣州市珠江游為例 現代城市研究 謝滌湘 城市邊緣地區綠色開敞空間的保護與利用研究 生態經濟 謝滌湘 土地市場調控與城市理性發展 建設科技 朱竑 青藏鐵路對西藏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影響及對策 經濟地理 何韶穎 培養良好的城市觀與整體建築設計能力--論建築學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 亞洲都市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 何韶穎 整體建築觀念的培養--對建築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 廣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6. 廣東工業大學城市規劃研究生每年獎學金是多少
廣東工業大學的考研問題可以下個app叫做研途寶,裡面有挺多同學的!
獎學金:
1.廣東工業大學學業獎學金第一年為新生獎學金,100%覆蓋所有入學報到新生(按考生的報考情況確定等級,一等獎學金比例不低於20%,二等獎學金比例不低於30%,優先考慮第一志願報考)。
2.助學金100%覆蓋,廣東工業大學學業獎學金覆蓋面100%,第二年開始以學術成果評定,所有全日制碩士研究生均可參評,其中一等獎學金20%,二等獎學金30%,三等獎學金50%。
3.碩士生入選研究生拔尖創新人才培育計劃可以獲得1萬元/年獎學金,特別優秀者學校將提供10萬元/年的經費資助前往國外高水平大學聯合培養1-2年。
4.學校鼓勵研究生兼任教學助理、科研助理、行政助理(簡稱三助)工作,給研究生提供實習和鍛煉的機會。學校每年設研究生三助崗位超過500個,受聘研究生按勞取酬。
5.根據課題研究需要派往與我校合作建設的校外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開展課題的研究生,按研究業績可以獲得1500元/月左右的交通補貼和生活補助,具體根據相關協議由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校外單位)直接支付研究生。
6.經濟困難的研究生可以申請國家助學貸款,以順利完成學業。
這個是非推免生的獎學金,如果你是以推免生的身份進去廣東工大當研究生的話,獎學金又不是一樣的,具體還是要看簡章哦。
7.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是獨立學院嗎
不是。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是公立大學 。
其前身是1956年創辦的享譽華南專地區屬的廣東建築工程專科學校建築學專業。2000年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與其他土建類專業共同組建成建設學院。為適應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和學科建設需要,2009年組建成立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現有建築與城市設計二級學科學術學位碩士點和建築與土木工程專業學位碩士點兩個。建築學專業2010年成為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8. 廣東哪些大學有城市規劃專業,要本科的
中大,華理
9. 廣東工業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本三沒有這兩個專業,碩士生65人左右、建築歷史與理論專業的碩士點,公交d1路專
45路
78路
13路
162路
73路可以到。屬
都是本一專業,中山北路200號,全日制在校生900餘人在市區的南京工業大學虹橋校區、城市規劃設計。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約180人。
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現設有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兩個五年制本科專業和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10. 關於自考廣東范圍內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
廣東范圍內規來劃最強的自兩所學校是 華南理工和深圳大學,華南理工是老八校之一,985高校,每年競爭白熱化。深圳大學的規劃專業隸屬於建築城規學院,實力不俗,並且專業通過教育部評估實力也很強,每年招收研究生中就包括自考的。。。很多畢業好幾年的考深大研究生呢,並且考上了全部是公費,不是很難考,專業課相對簡單一些,畢業後很容易留在深圳發展...可以考慮一下啊...
專業課考城市規劃理論綜合和6小時快速設計,和華南理工一樣的模式,參考書和招生人數2012年的學校網站已經公布了自己可以看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