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泉港區基建審計中心屬於財政局還是審計局
屬於審計局。負責對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工作。
Ⅱ 泉州泉港區塗嶺小城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泉州泉港區塗嶺小城鎮建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0年08月2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小城內鎮建設、容鎮村基礎設施建設、土地開發、房地產開發、項目投資、工業區經營管理、招商引資管理等。
法定代表人:林志偉
成立時間:2010-08-25
注冊資本:6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5050510001644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非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泉州市泉港區塗嶺鎮人民政府辦公樓二樓
Ⅲ 泉港區建區幾周年了,具體是什麼時間成立的
2000年4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市泉港區。 名正言順的歷史是從國務院批准那天開始算起 也就是 2000年4月12日 前面那些歷史是人為PS 上去的歷史
Ⅳ 泉港在哪,人口多少,未來有什麼規劃,如何規劃
【區情概況】 泉港區位於福建省沿海中部的湄洲灣南岸,原系惠北地區。1996年成立肖厝經濟開發區,2000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行政區,同年12月掛牌成立。全區陸域面積321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36.47萬人,主要以漢族為主,兼有回族、畲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轄6個鎮、1個街道、1個鹽場,有96個行政村和4個居委會。
【經濟發展】 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 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61億元,比上年增長19.5%;農業總產值10.9億元,增長2.8%;工業總產值142億元,增長23.5%;石化工業總產值96.8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68%,增長40.3%;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04億元,增長50.5%;工業經濟效益指數列居全市首位。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7.6億元,增長6.9%,其中地方級財政收入2.5億元,增長22.3%。金融機構存款余額18.7億元,增長40%;貸款余額25.5億元,增長28.3%;農民人均純收入4631元,增長9%;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億元,增長22.8%。
【地理位置】位於福建中部沿海的湄洲灣南岸,東經118度25分,北緯24度50分,與惠安、仙游、莆田接壤,並與台灣隔海相望,北距上海港510海里,南望黃埔港540海里,東至基隆港174海里,是東南海上航線的輻射中心。
【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泉港區前身為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肖厝管委會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於1996年4月21日正式宣告成立,同年7月11日正式掛牌對外辦公,是泉州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機構,為正縣級行政單位,統一管理協調肖厝區域的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事務,並行使省轄市經濟管理許可權,轄山腰、後龍、南埔、塗嶺、埭港5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是著名的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也是一座新興的石化港口城市。
【面積與人口】轄區陸地面積319平方公里,海域面積105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5萬人,動力13萬人,居民除漢族外,還有回族、蒙古族等少數民族。
【自然環境】屬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攝氏28度,冬季平均氣溫攝氏11.4度,年平均降水量1240.9毫米,相對溫度77%,主導風向為東北風,夏季以南風為主,每年平均風速為7.15米/秒。
【人文環境】現有小學96所,中學22所;在校學生8萬多人,教師4000多人;教學質量位居全市前列。全區有文化娛樂場所130多個,民間職業劇團8個,醫院6家。文學創作、攝影、燈迷、琴棋書畫、戲劇彈唱等不是眾文化生活豐富多彩。
主要特點及優勢地理位置特殊,開發前景廣闊,具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
一是區位優勢。開發區地處閩東南繁榮區域的中間地帶,距台灣基隆港174海里,距高雄194海里,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區,漳泉肖鐵路直達港區,交通條件十分便捷,既是閩東南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又是東南海上航道的輻射中心。此地北上福州可達浙滬、南下廈門可出粵贛,乘火車經鷹廈線可通全國各地,海上船運可直達沿海各港口、台灣及亞太地區。
二是大港口優勢。開發區海岸線總長50多公里,其中深水岸長11公里,可建萬噸級至30萬噸級泊位,碼頭線長。5公里,相當於我國現有萬噸級泊位岸線總長的1/5;良好的建港條件,被譽為"中國少有、世界不多"。目前,已建有萬噸級雜貨碼頭,10萬噸級原油碼頭,5千噸、3千噸和2千噸級成品油碼頭各1座。肖厝口岸已被列為國家一類口岸之一。國家交通部規劃將湄洲灣南岸建成全國四大國際中轉港之一,目前南岸肖厝港區正在抓緊籌建5萬噸級集裝箱碼頭、5萬噸級煤碼頭、5萬噸級糧食中轉碼頭、10萬噸級糧食碼頭、25萬噸級油碼頭,這些項目一旦建成,肖厝不僅將擁有福建省最集中的深水泊位不是,而且將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重要港口。
三是大工業優勢。1992年,年加工原油250萬噸的飛機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在肖厝開發區內建成投產,成為建設肖厝石油化工基地的龍頭企業。至1997年4月,年加工能力已擴大到400萬噸。96年,國務院已批准新建一座年加工能力為800萬噸的煉油廠。至2000年飛機煉化公司將擴建年加工能力1200萬噸,並將建設60萬噸乙烯工程、30萬噸聚丙烯、45萬噸聚乙烯、30萬噸氯乙烯、20萬噸燒鹼等一批石化中下游項目和4萬噸環氧丙烷、4萬噸聚醚等化工項目,肖厝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石油化工基地之一。96年,國務院又批准在肖厝興建總裝機180-190萬千瓦的大型火電廠,這些項目的投資總額合起來將超過1000億,是建國以來飛機最大規模的工業投資計劃。
泉港,一個被譽為「中國不多,世界少有」的海港城市,是中國規劃建設中的大型石化港口城市,是國家規劃建設的湄洲灣石化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海峽西岸經濟區的石化工業龍頭區域。它以港口物流為依託,以石化產業為支撐,優良的投資環境,吸引了八方客商紛至沓來。
隨著總投資額達500億元項目的建成投產,泉港的城市規劃建設,又加快了步伐,它就是福建煉油乙烯一體化!這個500億元的項目,是目前國內第一個集煉油、乙烯生產和成品油銷售全面一體化的合資項目;2008年在泉港建成投產後,年均銷售收入預計可達212.81億元,年利潤25.12億元。根據國內在建同類項目情況分析,「一體化」這艘石化航母至少可產生1∶5的帶動效應,即可帶動1700億元以上的產值,不僅將使海峽西岸形成千億石化產業集群,而且將帶動新型材料、輕工、紡織、電子、汽車、食品、配套產業、第三產業等關聯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由此必然帶來前所未有的人流、物流、商貿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等。僅目前,泉港就已經吸引了中石化、埃克森美孚等1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美國杜邦等30多家跨國集團以及150多家港台企業前來角力競奪,可以看到泉港正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
四是基礎設施優勢。開發區內的水、電、路、通訊、碼頭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齊全。疏港公路、連接國道324線二級公路已建成通車,區內已有等級股總長近90公里。已投入使用的有日供水9千噸、4萬噸的兩座水廠,總投資3.7億元、日供水26-52萬噸的湄洲灣南岸引水工程建設已接近尾聲,97年將全線貫通供水。開發區內有塘頭萬伏、仙境11萬伏、煉化公司11萬伏等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通訊工程與泉州程式控制聯網,建有4個程式控制模塊局、2個電訊基站;已開通2.9萬門程式控制電話,實現無線尋呼和移動通訊,可滿足對外聯絡的需要。
五是政策服務的優勢。96年4月,開發區黨工委經省、市批准宣告成立,作為泉州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機構,行使縣一級黨委、政府的職能,統一管理轄區經濟、政治和各項社會事物,並享受省轄市的經濟管理許可權和享受泉州市賦予的10條優惠政策,可以在地價、項目報批、管理上為投資者提供更優惠、更靈活的服務,開發區管委會實行"小政府、大社會"體制,精簡機構,高效運作,靈活方便,實行一條龍服務,以優質吸引投資者。
Ⅳ 泉港區的建制沿革
泉港區前身為惠安縣部分地方和興化府仙游縣(今莆田市仙游縣)部分和融和而成。
莆田縣設縣於南朝,100多年後劃莆田縣西部地設清源縣,後改名為仙游縣,莆田縣設立300多年後設立惠安縣。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曾任湖廣按察副使的惠安籍的李愷,以上述村連同本來同在楓亭境內的幾個村(今屬塗嶺鎮)與惠北地緣鄰,便於管轄為由,提議把這些地方從仙游縣劃出,劃給惠安。爾後,李愷出面籌得一筆資金,把這些村買下,從此這七個村落計有一萬多畝土地、幾萬多人,便劃給惠安縣管轄,並把位於塗嶺鎮白水坑的惠仙兩縣界碑北移幾公里到界山鎮北部,並把界碑新址重新命名為界山村交界塘。
宋理宗年間,莆田洋埕一林氏村民任廣東廣州增城縣尉,晚年退居於此地太白峰東南麓前端的海灘地,因他思念故鄉莆田,此地地處莆田南邊,故諧音稱此地為南浦,後諧音再改為南埔。
1999年界山村升格為界山鎮。泉港區在2000年前隸屬惠安縣(惠北片4鎮、1山腰鹽場)。
1985年4月11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肖厝鎮,南埔、後龍、山腰3個鄉及塗嶺鄉部分行政區域為肖厝鎮的行政區域,下轄86個村委會。
1991年7月14日,泉州市人民政府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閩政[1985]綜183號文精神,設立肖厝鎮,
1992年9月29日(另一為28日)成立鎮人民政府。
1996年3月1日,省民政廳批准撤銷肖厝鎮,設立後龍、山腰、南埔、塗嶺、埭港5個鎮。
1996年4月2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泉州市肖厝經濟開發管理委員會(簡稱肖厝管委會),為泉州市人民政府派出的正縣級行政機構,統一管理協調區域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事務,下轄南埔、後龍、山腰、塗嶺、埭港5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
1996年7月11日,肖厝管委會正式掛牌辦公。1999年8月經福建省民政廳批准,鎮級行政區劃調整為南埔、界山、後龍、峰尾、山腰、前黃、塗嶺等7個鎮和國有山腰鹽場。
2000年4月12日,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泉州市泉港區。泉港區轄原惠安縣的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埭港鎮5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山腰鎮。12月28日,泉港區正式掛牌成立。
2000年,泉港區轄7鎮:山腰鎮、後龍鎮、南埔鎮、塗嶺鎮、前黃鎮、峰尾鎮、界山鎮。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3422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南埔鎮 69677、 界山鎮 44882、 後龍鎮 38202 、峰尾鎮 46039 、山腰鎮 57094、 前黃鎮 35735、 塗嶺鎮 45668 、福建煉油化工虛擬鎮 4914。
2001年,泉港區駐山腰街道,轄1街道6鎮,99個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