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問下醫保一檔和二檔有什麼區別
醫保一檔和二檔在繳費比例、適用人群、就醫原則和住院報銷上不同。
1、繳費回比例不答同
醫保一檔繳費比例為8.2%,單位繳6.2%,個人繳2%,繳費基數為員工實、際繳費工資(最低為4488元),總交費368元;醫保二檔繳費比例為0.8%,單位繳0.6%,個人繳納0.2%,繳費基數為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現為7480),總交費59.8元;
⑵ 重慶城鄉醫保二檔怎麼報銷
繳費金額和報銷限額、報銷比例區分
二檔比一檔大概要多交100元左右,門診賬戶一般多個30元左右,住院賬戶多4萬元左右,報銷比例高5% 點擊好評,幸福快樂永遠!!!
⑶ 重慶市,城鎮職工2020醫保二檔和一檔繳費多少
重慶2020年職工醫保二檔要交多少錢
⑷ 重慶醫保個人繳費有幾檔,分別多少金額。每個檔的區別是什麼第二檔會返回多少金額到帳戶
2014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一、二檔繳費標准分別為60元和150元,住院報銷限內額仍為8萬元和容12萬元。
按規定,戶籍在重慶市且未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在校中小學生以及戶籍已轉的在渝高校大學生,均可參保。
參保者繳費後於2014年1月1日開始享受居民醫保待遇,而在渝高校大學生則於繳費當年9月1日開始享受待遇。
超過規定時間參保和繳費的,不僅享受醫保待遇時間將延遲到完清費用之日起90天後,還拿不到目前政府每人每年240元的財政補貼。換句話說,過期繳費者繳費標准為一檔300元、二檔390元。
每個檔的區別是報銷率不同,具體的報銷率要去辦理點問。
⑸ 請問重慶醫保一檔和二檔有哪些區別
一、有無個人賬戶
一檔參保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全部用於建立醫療保險統籌基金,不建立個人賬戶;二檔參保人員繳納的醫療保險費,部分用於建立醫療保險統籌基金,建立個人賬戶,個人賬戶資金以本人繳費基數為基數,按以下比例劃入:
1、不滿35周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3%;
2、滿35周歲至不滿45周歲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5%;
3、滿45周歲至未退休的人員,劃入比例為3.7%;
4、退休人員繳費期內劃入比例為4%,繳費期滿後劃入比例為上年度本市城鎮經濟單位職工年平均工資的60%的4%。
二、診病范圍不同
二檔比一檔的門診特病范圍廣,一檔僅只能享受4種特病待遇,如惡性腫瘤放療、化療、鎮痛治療;腎功能衰竭病人的透析治療;腎移植後抗排異治療;血友病等。二檔卻可以享受20種特病待遇。
三、報銷病種不同
1、一檔(4類)
2、二檔(23類)
(5)重慶市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分二檔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關於醫保繳費期:
職工醫保最低繳費年限為:男滿30年,女滿25年,其中本人按規定實際繳費年限必須滿10年。當達到上述條件,即醫保繳費期滿。醫保繳費期滿後,若您已按月領取養老金,可終生不再繳納基本醫保費,即可享有醫保待遇,大額醫保費則需終身繳納。
二檔實際繳費年限累計滿10年的,醫保繳費期滿後可享受二檔醫保待遇;二檔實際繳費年限不足10年的,可選擇補齊二檔不足年限的繳費,待醫保繳費期滿後可按規定享受二檔醫保待遇。具體補繳按照渝人社發[2013]35號第一條執行。
大學生醫保待遇:普通門診最高報80%
「從2013年9月1日起,大學生普通門診按每人每年50元由校醫院統籌安排,結余作為指標結轉,超支由校醫院負擔。」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經校醫院同意到其他醫保定點醫療服務機構門診就醫的費用,由校醫院按規定報銷。其報銷資金從校醫院統籌安排的大學生普通門診定額中支付。
學生每次普通門診醫葯費用報銷比例分為兩檔:一檔75%、二檔80%。學年度的報銷封頂線由學校根據參保大學生人數、普通門診就醫以及基金控制額度使用情況等,商參保地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確定,原則上不得低於本學年度一檔個人繳費標准。
大學生發生無第三方責任的骨折、關節脫位、呼吸道異物意外傷害情形,其門診醫療費用醫保基金按80%報銷,封頂線為每人每年1000元。
考資料來源:武義新聞網-重慶個人參加職工醫保選一檔還是二檔?有什麼區別?
參考資料來源:鳳凰網-大學生醫保一檔60元二檔120元 住院最高可報12萬
⑹ 基本醫療保險二檔是什麼意思
社保基本醫療保險檔次劃分以及具體的內容各省市的規定各不相同,原因就是因為各省市的省情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也各不相同,所以,各省市制定的社保醫療保險的具體的檔次內容也不相同。
想要查看具體的醫保檔次內容,需要查看個省市社保局或者其他主管單位制定公布的具體規章制度。
比如山東省濟南市:2015年1月1日起,濟南市城鎮居民醫保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制度實現全面整合,將繳費標准統一為三個檔次:
一是「學生兒童檔」80元。
二是「成年居民一檔」300元,相當於原參加城鎮居民醫保的成年居民繳費標准。
三是「成年居民二檔」100元,相當於參加原新農合的成年居民繳費標准。
(6)重慶市城鄉居民醫保繳費分二檔是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建立賬戶:
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國發[1998]44號)的規定,個人賬戶的注入資金來自於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兩部分:個人繳費的全部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的一部分記入個人賬戶。單位繳費一般按30%左右劃入個人賬戶。
但由於每個年齡段職工的醫療消費支出水平存在很大差別,因此在統籌地區確定單位繳費記入每個職工劃入賬戶比例時,要考慮年齡因素,確定不同年齡檔次的不同劃入比例。確定單位繳費劃入個人賬戶的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賬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