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延安市城建局局長
延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局黨委書記:蘇瀛分工:主持黨委全盤工作。局長、局黨委副書記:陳進虎分工:主持行政全盤工作。局黨委副書記:劉亞利分工:負責黨務、政務、財務管理、房地產管理、精神文明建設、信訪協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計劃生育工作,分管黨委辦、政秘科、市房產辦、機關後勤服務所、信訪辦、團工委。紀工委書記:周文武分工:負責紀檢監察,分管監察室。副局長:孟明輝分工:負責工程質量安全和工程監理、工程招投標、工程造價、企業改制工作;分管建築業管理科、市建設工程招投標管理辦公室、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中心站、建設工程造價管理辦公室、市建築工程總公司、市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市政建設工程公司、直屬總公司、城鎮開發公司、建築材料檢測中心。副局長:李建軍分工:負責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城建檔案、風景名勝區管理、抗震設防、科技教育、專業技術職稱評定、局系統信息化建設、勘察設計行業管理工作,分管城鄉建設科、城市建設項目辦公室、小城鎮研究服務中心、城建檔案館(城建檔案管理辦公室)、信息中心、建築設計院、工程地質勘測院。調研員:席功山分工:負責工會、建築節能與牆體材料改革工作,分管工會、市建築節能與牆體材料改革辦公室。 延安市城鄉規劃局 黨組書記、局長:曹世斌分工:主持黨組、行政全盤工作。副局長:馬生虎分工:負責政策法規、建築市場管理、規劃批後管理、違法建設查處;負責規劃區范圍內個人建設項目審批,分管政策法規科、建築市場管理辦公室、規劃監察大隊、城市建設規劃管理辦公室。副局長:沈曉霖分工:負責南川、杜甫川片區(中心街以南包括鳳凰山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一書兩證」發放、規劃方案審查、竣工驗收等規劃管理工作,分管用地規劃管理科。總工程師:郝生富分工:負責規劃編制工作,負責「三山兩河」協調工作,負責東川片區(東關大橋以東包括寶塔山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一書兩證」發放、規劃方案審查、竣工驗收等規劃管理工作;分管建設規劃管理科。總規劃師:宋衛東分工:負責西北川片區(中心街以西包括清涼山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的建設項目規劃選址、「一書兩證」發放、規劃方案審查、竣工驗收等規劃管理工作;分管市規劃設計院、規劃測繪院。助理調研員:薛永峰分工:負責政務公開、政務大廳企業資質申報受理。
Ⅱ 延安市寶塔區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延安市寶塔區城鄉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3月07日。
法定代表版人:劉林弢
成立時間:2004-03-11
注冊資權本:31702.972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612601100001415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國有控股)
公司地址:陝西省延安市寶塔區馬家灣建材廠
Ⅲ 想知道: 延安市志丹縣住房和城鄉建設規劃局在哪
在林業局對面
Ⅳ 關於毛澤東寫《延安,我把你追尋》時代背景
地理狀況
延安市位於陝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介於北緯35°21′~°31′,東經107°41′~110°31′之間。北接榆林市,南連咸陽、銅川、渭南市,東隔黃河與山西省臨汾、呂梁地區相望,西依子午嶺與甘肅省慶。陽地區為鄰全市總面積37037平方公里,共轄1區12縣、196個鄉鎮、3426個行政村,總人口193.88萬,其中農業人口154.1萬,人口密度52/平方公里。屬內陸乾旱半乾旱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年均無霜期170天,年均氣溫7.7℃—10.6℃,年均日照數2300—2700小時,年均降水量500毫米左右。
歷史沿革
延安是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軒轅黃帝的陵寢就安卧在延安境內的橋山之巔,被炎黃 子孫尊稱為「人文初祖」。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延安以其「邊陲之郡」、「五路襟喉」的特殊戰略地位,吳起、蒙恬、范仲淹、沈括等許多中國古代名將在此大展文韜武略,上演了一幕幕金戈鐵馬的悲壯史劇。
二十世紀上半葉,延安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寫下了輝煌的一頁。民族英雄劉志丹、謝子長創立的陝北革命根據地,成為中央紅軍長途征戰的落腳點。從1935年到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是中國人民解放斗爭的總後方,十三年間,這里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整風運動、大生產運動、中共七大等一系列影響和改變中國歷史進程的重大事件。特別是毛澤東等老一輩革命家親手培育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實事求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珍貴財富,已經成為全國人民團結一致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精神支柱。1982年延安市被國務院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1996年11月,國務院批准撤銷延安地區,設立地級延安市。
人文自然資源
延安自然、人文資源豐富,具有很大的經濟發展潛力。全市土地總面積5556萬畝,人均29畝,且土層深厚、適生作物眾多、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業的前景十分廣闊。在廣袤黃土的深處,蘊藏了十分豐富的礦產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4.3億噸,煤炭儲量71億噸,天然氣33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萬噸,為延安工業經濟的騰飛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
歷史的潮汐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延安豐厚的人文旅遊資源,掩映在蒼松翠柏中的軒轅黃帝陵,是炎黃子孫尋根祭祖的民族聖地,雄奇壯美的壺口瀑布,象徵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永往直前的民族精神。北宋時期開鑿的清涼山萬佛洞和鍾山石窟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特別是歷時千年開鑿的鍾山石窟,專家們稱它完全可以和敦煌相媲美。
舉世聞名的棗園、楊家嶺、王家坪等一大批革命舊址,吸引了國內外的遊客。這一孔孔土窯洞、石窯洞和低矮瓦房,曾是指揮千軍馬的司令部。
數千年的歷史文化積淀,孕育了韻味淳厚的黃土風情文化。粗獷豪放的延安腰鼓,高亢激越的陝北民歌,古樸精美的民間剪紙,熱烈歡快的陝北大秧歌,無不寄託著延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希冀。
發展狀況
改革開放以來,延安市堅持「依託資源、面向市場、擇優開發、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大力開發特色主導產業,國民經濟保持了較快發展速度,城鄉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預計達到96.2億元;糧食總產66.6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1444元;財政總收入18.0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9.5億元。
——群眾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主導產業開發初具規模。「七五」以來,大力推廣了地膜覆蓋、大壟溝種植、適時早播等旱作農業技術,糧食產量先後跨越了6億公斤、7億公斤、8億公斤和9億公斤四個台階,2000年在遭受乾旱等多種自然災害的情況下,農村人均生產糧食仍穩定在500公斤左右,群眾的溫飽問題基本得到解決。煙、果、羊、薯四大主導產業開發初具規模。2000年,全市烤煙產量1.95萬噸,蘋果總產43.68萬噸,羊子存欄91.64萬只,薯類總產74.19萬噸,以主導產業為主的多種經營收入佔到農民人均純收入的70%以上。止1999年,全市8個國定貧困縣全部實現越線目標,扶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
——山川秀美工程全面啟動,水土流失治理步伐進一步加快。引進外資治理的延河流域、杏子河流域等取得顯著成效,受到國內外專家的廣泛關注和一致贊譽。山川秀美工程建設全面啟動,全市廣大幹部群眾治理水土流失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到2000年底,全市累計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積1.9萬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總面積的65.1%,農民人均基本農田達到2.4畝,農業生態環境持續惡化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初步形成以能源開發為主體的工業布局,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2000年,全市獨立核算國有工業和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非國有工業企業完成產值96.9億元(現價),增長4.9%。石油、煤炭、卷煙、電力四大骨幹產業繼續發揮了支撐經濟全局的作用。全市原油產量246萬噸,原油加工量306萬噸;規模以上企業原煤產量148.52萬噸;卷煙產量14.49萬箱;發電量3.39億千瓦時。市編31戶國有工業企業全年實現稅金1.8億元,利潤4.19億元,保持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財稅收入持續快速增長,城鄉市場日趨活躍。2000年全市財政總收入達到18.02億元,增長26.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8.89億元,比上年增長23.1%;金融機構年末各項存款余額97.6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0.5億元;各項貸款余額84.9億元。全市商業網點1.43萬個,其中個體1.4萬個,集貿市場195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19.5億元,城鄉市場繁榮活躍。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投資環境明顯改善。延安機場經過擴建,可以起降大、中型飛機,延安—西安、延安—北京航線保持暢通。西延鐵路於1992年8月全線開通營運,神延鐵路年內將建成通車。銅川至黃陵高速公路基本竣工,延安至安塞高速公路正在加緊建設,城鄉電網改造基本完成,延安郵區中心即將投入使用。1996年底,全市農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路、村村通電、村村具備通程式控制電話條件」的「三通」目標。
——對外經濟技術協作力度加大,初步形成了全方位開放的格局。先後與山東省濰坊市,江蘇省連雲港市、鹽城市、無錫市、福建省福州市,上海寶山區,北京石景山區,深圳龍崗區等市區締結了友好關系,與上海市盧灣區達成了建立友好市區意向。引進聯合國糧食計劃署和世行資金實施了杏子河、延河流域綜合治理,取得顯著效果。世行貸款延河流域治理二期項目、德援造林項目、比利時援助的農村人畜飲水項目,聯合國扶貧項目和日元農業綜合開發、城鎮供水等項目正在組織實施。與德國埃爾富特市正式締結友好城市關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合作開始啟動。
——社會事業穩步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2000年,全市擁有各級各類學校4918所,在校學生51.65萬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9.23%。196個鄉鎮全部完成了「普九」任務,7個縣完成了「九」任務,全市提前兩年完成了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任務。初級衛生保健網路逐步健全,長期危害群眾健康的克山病、地甲病、大骨節、氟中毒等地方病基本得到控制,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48‰。城鄉人民生活水平明顯提高,2000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83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8.13平方米;農民人均純收入1444元,農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12.46平方米。全年完成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