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丹江口水庫建設前蘇聯參與了嗎
開始有蘇聯人所建,因規模太小,1957年中國人改造,建造出堤壩
❷ 丹江口市土涼大橋建設起是什麼樣子
那個橋以前叫江北大橋或者丹江口二橋,現在改為丹江口大橋,以前的橋本人沒有拍過照,現在將近期的樣貌圖片發給你,我自己拍的
❸ 為了做好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國家及庫區兩省採取了多種措施,全面推進移民安置
C
為了做好丹江復口庫區移民安置,制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國家及庫區所在省通過先行試點規劃、移民參與、政策優惠和幫扶等多項措施,全面推進移民安置新村建設,確保搬遷移民生產生活順利過渡,庫區安置區經濟社會秩序穩定。因為南水北調工程,沿線的移民故鄉變「他鄉」,靠水卻不能再「吃水」,時至今日,有的移民們家中還珍藏著從家鄉帶來的漢江水和故鄉土。
❹ 丹江口大壩的工程建設
2010年3月31日,隨著最後一罐混凝土入倉並振搗完畢,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混凝土壩段最後一個壩段加高到176.6米設計高程,至此,丹江口大壩需要加高的54個壩段全部加高到頂。這標志著南水北調中線源頭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取得重大階段性勝利。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是在1973年建設的丹江口水利樞紐工程基礎上貼坡加高而成的。工程完成後,壩體高程將從原來的162米加高至176.6米,表孔壩段溢流堰頂高程由原來的138米加高至152米,升船機規模由150噸級提高到300噸級,任務調整為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發電、航運等綜合利用。正常蓄水位從157米提高至170米,可相應增加庫容116億立方米,通過優化調度,多年平均可為中線一期工程供水95億立方米,對緩解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的緊張局面、促進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具有巨大的作用,並可為南水北調中線二期工程調水奠定基礎,加高大壩將進一步提高水庫的防洪能力和下游的防洪標准,為減輕漢江及長江幹流漢口段和武漢市的防洪壓力創造有利條件。工程的建設,還可改善樞紐的發電和漢江幹流的通航條件。工程總投資為24.25億元。
丹江口大壩加高不同於新建大壩,由於是在原有大壩的基礎上加寬加高,技術復雜,施工難度大,工藝要求高,施工布置受到制約。大壩加高施工期間,樞紐仍處於正常運行,擔負防洪、發電等任務,需要協調好工程加高施工和樞紐正常運行調度之間的矛盾。另外,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貼坡混凝土溫度控制要求難度大,由於混凝土溫控要求嚴格以及為了保證安全度汛,貼坡混凝土及溢流壩的加高不能全年施工,只能在低溫季節和枯水期進行,對工期要求比較嚴格。
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自2005年9月26日開工建設以來,經過全體參建人員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績:2005年11月25日,第一倉主體混凝土開始澆築,創造了前期准備工程和主體工程同年開工建設的佳績。2007年3月7日,第一倉大壩加高混凝土開始澆築。2007年6月23日,大壩加高貼坡混凝土全線達到原壩頂高程。2008年12月28日,右岸土石壩填築到176.6米設計高程。2009年6月20日,混凝土壩壩頂全線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