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地鐵周邊規劃
繼今年8月底軌道交通房山線空載試運行以來,這條房山人民的「命脈線」就進入了最後幾個月的調試階段。在12月10日地鐵周邊規劃,房山又傳來好消息:軌道交通房山線開始試夜車,預計12月底將全線開通地鐵周邊規劃。
地鐵周邊規劃房山線初期線路全長約24.728千米,其中高架線約21.430千米,地下線約2.978千米,過渡段約0.32千米,地下線路位於世界公園站至郭公庄站;沿線設車站11座,其中高架站9座,地下站2座;平均站間距2.3千米。全線設車輛段一處,選址於東閻村,佔地約22.8公頃,接軌於蘇庄大街站。
房山線在建設之初就有了明確的功能定位,即:強大的發展引導功能,充分發揮土地潛力,加快城市建設,推動城市功能布局優化,有效疏解中心城人口和產業;新城與中心城之間的快速聯系通道,強化房山新城與中心城區的交通聯系;聯系良鄉組團和燕房組團;組團內部交通出行。房山線的建設是引導北京城市合理發展的有效措施,是實現北京市「兩軸—兩帶—多中心」城市格局的需要。
房山線的貫通最直接的改變就是改善了房山市民的出行條件,此外最大的意義在於交通的通達改善了房山的投資環境,積極推動了房山的經濟發展。房山區內貫通京廣、京原兩條鐵路干線及四條鐵路支線,有大小客貨站24個;貫通京石高速路、107、108國道等公路干線,區、鄉、村公路總長1800多公里,公路覆蓋密度每平方公里1公里。但盡管如此,房山的道路交通狀況還是不能滿足區域的快速發展需求,特別是在城市軌道交通方面,房山和主城區還有著明顯的差距,制約了製造業、商業、旅遊業等對交通依賴性較大的行業發展,而軌道交通房山線以及後續的燕房線的貫通,將極大的改變這一境況,使房山的交通環境大大改善,並促成區位優勢的加強和投資環境的升級。
房山區在實施 「三化兩區」的發展思路和「兩軸、三帶、五園區」的區域發展格局以來,依託其特有的區位優勢,打造和首都城市圈匹配的投資環境,無論是在城市基礎建設、還是在經濟、文化、教育、民生、環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改觀,特別是優惠的招商政策和智庫產業的發展,更是引人矚目。而現今,軌道交通房山線的貫通,又將為房山的投資環境加分。如果說軌道交通是一個城市的血管和命脈,那麼房山現在就疏通了這個生命通道、活力通道,「血液」的暢通將會使房山更加健康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實力企業會為房山的投資環境所吸引,入駐房山,與房山一起建設生態、活力之城。
2. 房山區的城市規劃建設為什麼落後
房山房山,因為山多唄···整個北京城市規劃建設都很落後···不能動的太多,不讓動的太多,不敢動的太多~所以就這么湊合過吧···就這么一破地兒,大量投入的城市建設真是白瞎了,走到哪兒都是太土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