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海寧城鄉規劃

海寧城鄉規劃

發布時間:2020-12-08 17:20:41

A. 海寧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局長是誰

海寧市住房和城鄉規劃建設局黨委書記、局長是錢海屏。

B. 海寧市未來發展會怎樣形勢會好嗎嘉興為什麼還這樣

1 因為省里的規劃錯誤,嘉興在上海浦東開發的時候沒有抓住機會。江蘇首先造的是上海到蘇州無錫的高速公路,而浙江首先造的是杭州到寧波的高速,省里重點在發展杭州和寧波。所以才落寞了,不過近幾年發展的勢頭很猛。大有趕超紹興的趨勢。杭寧溫是近期超不過了,但是誰是浙江第四現在還不知道呢。

2 為什麼發展不了同樣地理位置有好處也有不利的地方。嘉興的地理太好了,就是旁邊大城市太多太強了。嘉善平湖基本上被上海吸引了,桐鄉海寧基本上被杭州吸引了,各縣人口不向市區集中怎麼能建成大城市。自己只能守著市區了。

3 人口心理的關系,平原地區自古就是吃飽穿暖,沒有什麼動力也沒有什麼刺激,所以很少有出去闖闖的意願。

4 歷史原因,大家都知道嘉興湖州本來就是分分合合,知道七八十年代還是並在一起的。所以城建一會兒建湖州一會兒建嘉興,很分散,這樣不容易出現大城市。本來嘉興湖州並在一起,就斷了杭州和長三角的聯系。這樣北來的資金基本上就留在嘉興湖州了,現在一分開,杭州就可以游刃有餘的處理了。

5 市區和各市的關系。就講講嘉興和海寧的。攘外必先安內。建國後嘉興從杭州那裡取得了海寧,看上去似乎賺了,但是想想杭州和海寧的關系,1500年前海寧就屬於杭州,經歷唐宋元明清到民國都屬於杭州,短短的50年嘉興和海寧的關系能好到那裡去。所以海寧人基本上到外地都說還海寧人不說是嘉興人。另外大家都知道嘉興的經濟重在各縣市區反倒不太突出,這樣就給了打響知名度的機會和基礎。海寧的文風很盛,完全勝過嘉興,蘇軾乾隆孫中山毛澤東一串和海寧有關的,但是他們他們真的就是來海寧嗎?當然不是,那是海寧屬於杭州,他們來杭州觀潮而不是來海寧,只是潮水在海寧而已罷了。所以說人心都不齊,想弄好經濟難啊。

至於海寧的發展,作為一個縣級市還是不錯了,但是想要進一步發展也是比較難的,畢竟沒有嘉興的依託很難更進一步,雖然有杭州的影響但是畢竟不是本市的,況且杭州還要建設餘杭和蕭山,不可能想到海寧的。所以沒有嘉興發展海寧只能處在縣級市上游但很難很難到前幾名。當然將來的事現在還不知道,有人說海寧要並入杭州,可能性不大,海寧太過狹長,市區對於杭州來說太遠了,而且這樣杭州和嘉興之間就成市區對市區了,中間肯定要有個過渡的。另外可能海寧一分為二,一半劃入杭州一半跟海鹽並在一起組成新海寧。至於這樣情況得看杭州的發展,如果杭州發展迅速,那麼必然要新的土地,海寧無疑是最好的選擇。還有一種就是保持原樣,但是成為杭州和嘉興公治的地方,隸屬嘉興經濟上偏向杭州。這樣情況短期還好但是長期終會出現問題的。

C. 海寧城市規劃區是怎麼劃分的

東面教育園區,東北面開發區,西北面經濟開發區,南面未來市中心,馬橋經編園區,西南面以皮革城為中心的經濟圈,最擴大就要問市長怎麼想了18tt

D. 海寧的自然資源主要有什麼

揭陽抄概況
揭陽市地處襲廣東省東南部,東鄰汕頭、潮州,西接汕尾,南瀕南海,北靠興梅。陸地面積5240.5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長82公里,沿海島嶼30多個。地勢自西向東傾斜,低山高丘與谷地平原交錯相間,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東南部都是廣闊肥沃的榕江沖積平原和濱海沉積平原。

E. 海寧市有可能成為杭州的一個區嗎

很有可能,越來越多的杭州人居住海寧,在連杭經濟開發區跑的汽車牌號大多數為杭州的牌號,農發區內的物業已納入杭州物業交易網,杭州下沙網將位於海寧地界的百聯奧特萊斯稱之為「杭州下沙百聯奧特萊斯」。

F. 海寧市2015年國有土地上徵收拆遷有何規劃

2015年2月9日,海寧市發改局下發了《2015年度海寧市政府投資項目計劃的通知》,在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項目計劃中,市區的:永福里、雙漾里、凌家場、工人路二期榜上有名。

具體情況如下:
1、永福里區塊,房屋徵收部門:市徵收辦、海洲街道(海洲街道、城投集團),徵收范圍及規模:東至永福里一弄、南至工人路、西至白漾河、北至西山路;共有住戶241戶,面積33460平方米。擬投入拆遷補償資金:49057萬元。

2、雙漾里區塊,房屋徵收部門:市徵收辦、海洲街道(海洲街道、城投集團),徵收范圍及規模:北至水月亭路、東至白漾河、南至聯合路、西至雙漾里二弄;徵收居民142戶,住宅建築面積11699平方米;舊廠區建築面積3246平方米;城中村改造居民31戶,建築面積9019平方米;商業建築面積7985平方米。擬投入拆遷補償資金:39724 萬元。

3、凌家場區塊,房屋徵收部門:市徵收辦、硤石街道(硤石街道、城投集團),徵收范圍及規模:火車站前廣場東側,西山路北,東至貨場;住宅129戶,面積為38700平方米。擬投入拆遷補償資金:55218 萬元。

4、工人路二期,房屋徵收部門:市徵收辦(城市有機更新開發公司),徵收范圍及規模:東至海寧賓館、南至長埭路、西至規劃紫陽街、北至工人路;面積約18731平方米。擬投入拆遷補償資金:49400 萬元。

G. 大家覺得海寧城市比桐鄉差多少

不可否認,桐鄉這幾年在城市規劃上,的確有領先海寧的地方,許多地方是值得內我們海寧領導容學習借鑒的。本人在桐鄉有親戚,所以每年都會去一兩次,每次過去都覺得這個城市在進步。不過,作為海寧人,還是要支持家鄉,畢竟人家桐鄉是借鑒了海寧早期發展的經驗的,在城市道路,商場超市,公共花園等方面考慮的更為周詳,這個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的,若海寧的領導層還是一味的建建政府大樓,靠個皮革城說事,忽略了對老百姓公共文化設施需求的滿足,那也許,四五年後真的會有更多的百姓覺得桐鄉走在海寧之前了。海寧加油!!!

H. 海鹽濱海新城規劃包括哪些地方

1 項目背景

嘉興是長江三角洲的經濟重鎮、浙江省接軌上海的前沿城市、上海南翼的港口新市,也是江南水鄉、文化名城。杭州灣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圍繞錢塘江入海口附近的區域,是浙江省北部重要的經濟區。

海鹽是嘉興市東南部的一個縣,緊鄰杭州灣北岸,是著名的「錢江潮」起源區域,歷史文化內涵豐富。海鹽歷有「五源」之說,作為馬家浜文化、崧澤文化、良渚文化交匯地的海鹽也是多種文化發展的源頭:國企改革之源;大陸核電之源——秦山核電;錢江潮之源;戲曲海鹽腔之源;中韓友誼之源——金九先生舊居,另商務印書館創始人之一:張元濟和三毛之父「張樂平」也在海鹽生活過。

海鹽區內規劃即將建成的兩座杭州灣跨海大橋,一南一北坐落於海鹽縣兩端,其交通重要性陡然顯現。海鹽濱海新城位於海鹽縣城區的東北部,交通和景觀優勢明顯。隨著杭州灣跨海大橋、嘉紹跨江大橋的貫通,海鹽從傳統長三角南翼「之」字型交通線路上的重要節點,成為「滬杭、蘇甬、同三」三線交匯的交通樞紐,以海鹽為中心,將形成至滬、杭、蘇、甬四城市100公里左右、1小時即達的立體交通網路。由交通 「末梢」為交通「節點」或交通「樞紐」的轉變,極大提升濱海新城的區域可達性。隨著海鹽人口及產業的發展,原有的老城區亦不堪負重。因此我們需要新的發展空間和具有區域影響力的新功能。

在這種情況下,濱海新城建設為城市提供了新的可能,需要藉助跨海大橋優勢,提高知名度,擴大影響力,以開放的格局,積極融入區域城市發展,吸納各種積極要素,促進城市快速健康的發展。

2 發展定位

2.1 區域位置層面

從長江三角洲層面,跨海大橋的建設為海鹽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一小時通勤圈的建立極大的提升了海鹽的區域可達性。一方面極大的提升了海鹽的知名度,擴大區域影響,促進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人流等向濱海新城加速流動,從而增強海鹽與周邊縣市的有效聯系與交流。另一方面交通的通達度增強,周邊地區的磁力作用也會增強,現在相對弱勢的海鹽中心城區的集聚力將受到削弱,海鹽的各類要素可能會加速外流,很可能會使海鹽成為環杭州灣地區的一個過境通道和經濟發展邊緣地帶。

而在嘉興市域,杭州灣地區交通格局的改變加大了跨海大橋方向的磁力,使海鹽向東北發展的趨勢更加明顯,濱海新城的建設將成為重點。

嘉興都市區以沿路、沿海發展為重點,形成「一心三片」的都市區結構。「一心」即嘉興市區, 「三片」包括嘉善——平湖片、桐鄉——海寧片及濱海片區。其中濱海片區:杭州灣跨海雙橋的建設使嘉興市域,尤其是嘉興濱海地區成為上海大都市區的延伸,可能成為中國最活躍、高素質的浙江資本與國際大資本交匯的地區,也是浙江接軌上海的最前沿地區。海鹽作為市域唯一的濱海城市,將充分利用其優越的區位條件和自然資源優勢,融入市域一體化的進程中,並利用大橋的交通優勢,發展加工製造業、物流業和旅遊業,成為上海南翼重要的新興產業基地和文化旅遊名城。

2.2 濱海層面

跨海大橋的建成給大橋產業區和臨港工業區的發展帶來了直接的影響,進而輻射周邊區域.海鹽濱海新城與嘉興濱海新區以其為軸分列兩翼,形成了「一體兩翼」的濱海城市發展體系。其兩翼分別為以濱海臨港產業、先進製造業為主的嘉興濱海新城和以發展輕工業、濱海旅遊業為主的海鹽濱海新城。

作為與嘉興對應的濱海區域,將和海鹽老城中心區一起,形成西部片區城市生活與服務的核心,在滿足城市自身發展需求的同時,承載部分區域功能。

「一體兩翼」的濱海結構 「一城三地」的發展戰略

2.3 縣域層面

在海鹽市2004年總體規劃中提出了「一城三地」的發展戰略,即打造集臨港產業基地、文化休閑勝地、開放和諧福地為一體的濱海新城。

海鹽沿海的城鎮集中了85%的人口,是今後海鹽發展的重要地區,同時也將帶動形成海鹽濱海帶狀城市的雛形。北部西塘橋鎮融入大橋新區,成為城市產業發展組團的一部分。中心城區位於濱海新城西部,為其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支持,便於新城的快速啟動和基礎設施接駁。秦山核電站在為城市帶來巨大經濟利益的同時,也客觀上制約了城市進一步往南部擴張。以南北湖為特點將充分利用山海湖景觀特色,發展旅遊休閑度假產業,建成城市的後花園。

隨著海鹽的經濟發展,縣域中心區用地日益緊張並不斷向外擴展,規劃區納入了城市主體建設中,將成為城市經濟南北聯系的轉折點。

2.4 城東新區層面

規劃定位為以居住為主,兼具體育文教、休閑娛樂、商業辦公等綜合功能的城市新區;體現地方特色的現代化濱海生態城市新區。其規劃布局結構為「兩帶五廊聯兩片、兩軸八團串三心」。

2.5 發展策略

對於海鹽濱海新城區位及交通、景觀方面的優勢,可以從幾個方面提出其發展策略。①優勢引導策略——充分發揮跨海大橋帶來的交通優勢,推動濱海新城快速發展。②臨港助推策略——確立一體兩翼的濱海新格局,以大橋為體,東西兩新城為翼,依託臨港產業優勢,促進新城建設。③城市拓張策略——作為城市發展的主方向,利用與老城區比鄰優勢,承載城市擴張新需求。④人文生態策略——發揮特有的人文和生態優勢,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展示豐富自然資源。

2.5 規劃定位

綜合之前的論述,對海鹽新城的規劃定位可分為三個層次:長三角層面,為具有區域影響,有機聚合高效的典範之城;濱海層面,為濱水宜居宜業,城海交融共生的活力之都;縣域層面,為承載歷史文化,匯集多元功能的魅力之地。

3 現狀特徵及規劃思路

濱海新城面積約12.4平方公里,包括9.20平方公里的陸域與3.2平方公里的圍墾區域,基地東南臨海,岸線長6公里左右,東北臨港產業區、西北部為高新技術產業區、西南部靠城市中心區,東西大道、海興路和環城東路作為進入城市的主要道路,上層次規劃形成「三縱三橫」主幹道路體系。老滬杭路與周邊幹道關系尷尬,等級、功能定位模糊,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規劃區內有已批項目三處,西南部古城牆遺址和魚鱗塘遺址需加以保護利用,東北部海鹽港區泊位占據規劃區岸線達1/4之多,考慮規劃數量遠大於遠景需求的狀況,(規劃30個泊位,遠景需求8個泊位)建議取消部分碼頭,增大生活岸線,以便進一步體現新城濱海特徵。規劃區內的兩道海塘造成的高差,也是規劃設計的重點問題。
針對這樣的現狀特徵,提出以下規劃思路:①針對新城區濱海界面長的特點,延續水系,將濱海景觀向內湖延展,打開城市與海面的空間界面,形成城市綠肺。②由於原有滬杭老路線型不暢,且周邊路網密度不合理,優化舊滬杭公路與周邊幹道關系,留出一定距離,形成內外兩大環路組織內部交通。③通過整合現狀河網,形成環城水系,伸展放射的河道以將內湖與水環相互聯系,沿線控制生態廊道,形成統一延續的濱水空間。④根據北產業、西城區、東港口的周邊條件,將基地劃分為西部城市拓展區,中部城市核心區和東部臨港服務區,明確城市功能區塊。⑤為體現濱海特色,將觀光休閑、商業休閑、臨港服務三大特徵功能沿海展開,內湖主要承載城市生活服務功能,河道周邊則布置社區服務中心。實現濱水空間向市民開放的目的。⑥沿城市對外交通幹道東西大道和內港河道分別布置商貿市場和港區產業配套,便於展示城市形象和物資快速流通。⑦西部城市拓展區和東部臨港服務區內布置生活居住區,實現與舊城功能的對接。

4 規劃主題及分析

方案主要體現「建城之本」和「鑄城之魂」這兩個主題,分別從解決實際問題和提升精神層次兩方面進行解析。

4.1 建城之本

所謂建城之本,即對基礎條件的改造與完善,其內容包括功能、交通、堤防等。功能大體分為協同發展的三大片區,即城市拓展區、城市核心區、臨港服務區。海鹽老城區目前快速向西部擴張,而沿河風景優美,容易營造尺度宜人的親水空間,因此設片區公共服務中心,並依託主要入城道路東西大道,促進沿線貿易、專業市場等功能快速發展,沿線周邊輻射居住功能組團。在城市核心區依託復合的城市核心功能帶,充分利用濱海優勢,布置最能體現城市形象特徵的商務金融功能,並依託歷史文化遺存發展旅遊觀光功能,內湖則主要承載城市生活的文化娛樂、商業休閑等功能。臨港服務區藉助臨港產業區、海鹽產業區的發展推動東部科研、商貿、辦公、倉儲物流、生活配套及居住功能的逐步成型。

以上各功能片分工明確,各具特色,盡量展現多樣化的城市風貌。

在城市交通方面,採取優化滬杭老路與周邊幹道關系、雙環體系高效運轉的方式。在保證與周邊道路介面對位的前提下,將原濱海大道北移,環城東路西移以緩解其與舊滬杭公路距離過近的尷尬情況,北部路網走向與內港河道取得平行的良好關系,並形成分別聯系三大片區的外部環路和城市核心區內部的內外兩條環路,舊滬杭公路作為濱海觀光性道路,聯系歷史文化、商業休閑、港口服務三大最能體現城市特徵的功能區域。

對於公交體系,方案沿城市環路設公交線,加強各個片區之間的聯系,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能快速的到達濱水的核心地段,沿濱海堤頂路設置專門的花車觀光線,將濱水的功能區串聯起來,延伸市民活動范圍。

海鹽作為濱海城市,堤防是城市發展的屏障,城市安全乃發展之本,堤防安全是城海共生的基本前提。本案在原有大堤的基礎上,結合防洪工程,沿海岸線再築堤防一線。採取固堤厚堤、美化岸線的手段強化城市防洪功能,按100年一遇標准設防,修築起一道綠色的安全屏障。

4.2 鑄城之魂

鑄城之魂,講究城市特色的挖掘與發揚,提出「塑造海鹽『園』城市」的口號,響應「海鹽五源」的內涵,以獨具特色的「新城五園」為表徵實現城市形象的升華。

4.2.1 濱水樂園——新城臨海資源豐富,由此做好 「水文章」是濱湖新城建設的亮點。

方案依託自然水體營造「三重水景」,分別以外海、內湖、河流為主線,塑造多樣水岸風貌,創造生動濱水空間。分別從海、河、湖三方面進行規劃:

「海」——「大氣、活力」,新城氣象

外海作為城市門戶的一重水景,著眼於濱海岸線的建設,力求突顯經濟與旅遊的主題,最能體現城市形象特徵、產業特徵和文化特徵的功能沿岸展開,實現了「城海共生」的理想模式。將國際化的高層建築於湖濱迤邐,以文化公園為背景,以商務碼頭為綴飾,營造層次豐富,雄偉壯麗的景象。

在城市交通方面,採取優化滬杭老路與周邊幹道關系、雙環體系高效運轉的方式。在保證與周邊道路介面對位的前提下,將原濱海大道北移,環城東路西移以緩解其與舊滬杭公路距離過近的尷尬情況,北部路網走向與內港河道取得平行的良好關系,並形成分別聯系三大片區的外部環路和城市核心區內部的內外兩條環路,舊滬杭公路作為濱海觀光性道路,聯系歷史文化、商業休閑、港口服務三大最能體現城市特徵的功能區域。

對於公交體系,方案沿城市環路設公交線,加強各個片區之間的聯系,使市民出行更加便利,能快速的到達濱水的核心地段,沿濱海堤頂路設置專門的花車觀光線,將濱水的功能區串聯起來,延伸市民活動范圍。

海鹽作為濱海城市,堤防是城市發展的屏障,城市安全乃發展之本,堤防安全是城海共生的基本前提。本案在原有大堤的基礎上,結合防洪工程,沿海岸線再築堤防一線。採取固堤厚堤、美化岸線的手段強化城市防洪功能,按100年一遇標准設防,修築起一道綠色的安全屏障。

「湖」——「熱鬧、休閑」,生活風景
第二重水景寓為水城客廳,以內湖的形式承載商業休閑、文化展示等功能。以水上會所、演藝中心、高級酒店、以及各式各樣的國際酒吧街、風情街、娛樂城展示濱湖新城的生機與魅力;奧體公園、綠島冒險園則為人們提供運動休憩之所。

「河」——「親切、恬靜」,水鄉情調

第三重水景為水城後苑,以三產和人居為題,以內部的河網、湖面相映襯,形成與外海、內湖為一體的環城生態網路,各類居住社區沿水而建,再配以沿河道展開,尺度宜人的條條商街,展現樂業安居的祥和景象。

在堤岸處理上,針對兩道海塘與場地高差特徵,通過幾種方式改造以緩和水、堤、城的關系。外部海塘內側直接與後方建築二層連接,消化堤頂高差;外側部分區域處理為平台直接挑出,觀賞外海景觀;內部海塘則採用自然式,兩側預留50米左右綠化帶,以緩坡和綠丘的形式過度堤頂高差。

4.2.2 文化觀園——「塘、牆、鎮」城的文化魂

傳承歷史人文內涵是方案探求的重點之一,對原有文物古跡加以保護及發展以此成為必然。區內古城牆和魚鱗塘兩處文化遺存,通過引水造園的方式對其行經保護性開發,古城牆區域建設遺跡公園展示歷史風采,魚鱗塘周邊引水造河,再現古海塘風采,並形成文化公園,將名人堂、海鹽腔演藝中心、民俗村等展現海鹽文化的設施置入其中,再結合地產項目,開發風情驛鎮,復甦傳統生活空間。

老滬杭公路作為串聯城市發展文化的紐帶,串聯古城牆、魚鱗塘公園、博物館、展覽館、現代藝術中心、奧體公園等景點,直至商業核心、臨港服務中心,將海鹽從古至今、自然人文相互聯系在一起,形成體驗城市特質、閱讀城市精神的文化風景線。

4.2.3 生態景園——「水、城、林」綠的山水情

生態體系塑造以湖為心,引入海景;以河為帶,曲水連城;以綠為契,橫縱延伸,形成海湖交融、碧水環繞、綠林掩城的生態格局。

景觀體系呈現一心三軸的結構。

一個綠島核心:以內湖及綠島為核心,形成核心景觀區。該區域是海鹽濱海新城景觀的集中展示區。是海鹽面向杭州灣的水上門戶。核心區的景觀通過引湖入城,做到自然要素與人工環境的完美結合。

三條景觀軸線:城東五道與城東七路將海景縱向引進新城區,乍秦公路西段聯系城市橫向景觀。

五條水之通廊:規劃通過對水的梳理、整合及拓展,形成聯系內湖與環城河道的五條濱水綠化帶。

九大景觀節點:分別在城市入口、核心景觀、通廊交匯處設置景觀節點,包含傳統園林水鎮及現代廣場花園,體現豐富的都市景觀。

4.2.4 休閑名園——「街、巷、島」人的逍遙趣

構築滿足市民休閑娛樂、遊客觀光旅遊需求的開放空間格局:街市——熱鬧城市體驗、水巷——傳統生活情趣、綠島——揮灑運動豪情。

所有開放空間主要沿海、湖、河流等水系展開,與綠化公園、城市廣場、休閑街道一起,形成既具有自然情趣、運動活力,又具有商業魅力、文化感染力的多樣休閑體驗。觀光線沿外海、內湖和環城水系展開,並沿水景組織公園、廣場等景點。分別以古城牆公園、魚鱗塘公園、奧體公園為節點設置三大城市公園,並在城市的主要節點位置設置城市廣場,作為區域標志空間。

4.2.5 安居家園——「橋、舍、溪」住的江南韻

作為市民新的生活居所,針對各種目標人群建設各句有特色的居住片區,風情驛鎮,亦商亦住古風古韻,湖緣雅舍,小橋流水江岸人家,花園住區,海景湖景高尚居所。

風情驛鎮採取以水建鎮,沿河並行為街,作商業用地,與河垂直為巷,是居住街坊之間的分隔,與熱鬧的街市迥然相異,形成寧靜的居住環境。鎮內臨水成街,因水成路,依水築屋,風格各異的石拱橋將水,路,橋融為一體,並以此營造人本的水鄉公共開放空間。

濱水雅舍以水貫穿整個社區空間,以水組織整體空間形態和秩序以及景觀走廊,可由視線通廊觀望中央綠島。由聯排別墅及單棟別墅組成,以簡潔的現代風格為主。

花園住區建築布局以多層住宅為主,高層沿城市幹道布置。分為觀海社區、臨港服務社區、城市花園社區三種類型。觀海社區環境優美,配套齊全,距老城區近,是新城的門戶社區。城市花園社區完成城市拓展功能,是標準的城市居住社區。臨港服務社區為港口產業配套社區,解決港口服務人員的生活及休閑需求。

5 結語

在全國濱水城市興建的浪潮里,海鹽需要因地制宜,彰顯特色。面對具有傳承文化和開拓進取的海鹽人民,我們採取延續海鹽歷史文化脈絡、發展濱海特色旅遊景點、拓展城市公共服務功能、完善特色居住生活社區等手段實現濱湖新城的崛起。完善的城市功能、大氣的城市形象、優美的海河風光、深遠的文化底蘊也展示了海鹽的城市建設的國際化水準。

閱讀全文

與海寧城鄉規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