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什麼是城鄉規劃專業

什麼是城鄉規劃專業

發布時間:2020-12-08 08:50:52

1. 城市規劃專業該怎樣學習

你好,作為一個在城市規劃工作崗位上工作7個年頭的學長,我衷心祝願你在規劃方面有所建樹。
城市規劃是一個邊緣學科,現代規劃專業最早是從上世紀初開始創立,由建築、社會、環境方面的學者最早提出對城市布局進行統一規劃,涉及面相當廣泛。城市規劃與建築學、社會學、經濟學、環境生態學等等諸多方面都有關聯,但涉入都不深。
城市規劃不是一個單純規劃房子或者建築的學科。

城市規劃的主要任務,就是統籌發展,綜合考慮社會發展中的諸多問題,從地理、社會、產業、景觀、生態、安全等多角度,為城市、社會、環境綜合發展提出思路和發展方向。
我國確定的法定規劃有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近期建設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和修建性詳細規劃。
在總體層面上,它包括空間發展規劃、產業發展規劃、交通規劃、社會發展規劃、生態環境規劃、市政工程規劃、地質防災規劃等,涉及到人們生產生活各個方面的問題都值得我們研究。具體為城鎮體系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從總體層面上延伸出發展戰略規劃,即為城市決策者提供思路,明確發展方向。
而近期建設規劃為階段性目標規劃,從字面上就很好理解。
控制性詳細規劃則是城市規劃的基石,研究不同街區的發展就可以從編制不同特色的街區控規入手。
修建性詳細規劃則是更偏重於建築學,事實上在規劃院中已經很少做俢詳規了,特別是小地塊,那都是建築院做的事情。
各種不同類型的規劃是不可能在這里作一一敘述的,因為它包含的內容太多,可選擇的方向也多。
你現在開始學習美術和建築學,應該還是大一或大二,只是涉及了建築學方面的知識,如果在這方面沒有發展,我建議你不要在建築學和美術方面投入太多精力。

認真學好規劃原理,這將會使你受用無窮。我指的不是背誦什麼「左稷右社」,而是規劃的精神和一般方法。
城市總體規劃、區域規劃、城市經濟學、城市地理學、工程系統、道路交通、城市建設史、城市社會學、城市設計等等會告訴你從不同角度如何看待城市規劃,大三才剛剛開始。

不知道你們學校是偏重哪個方面的,規劃設計、地理信息系統、地理學、交通、景觀或者其他,現在很多學校都有規劃專業,但很多都偏重規劃設計,其實這是比較片面的,大學的主要任務是選好自己的發展方向,為以後的個人發展打基礎。

2. 城鄉規劃具體是什麼樣的專業

城鄉規劃專業,以前叫大名鼎鼎的「城市規劃」專業!近幾年才改成的城鄉規劃。

這個專業是幹嘛的呢?說土點叫「現代風水師」,牛逼點叫城市的設計者。

這個專業和牛逼哄哄的「建築學」專業是想對應的,都是5年制本科,而且一般都要求有一定的美術基礎。

這個專業具體學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怎麼管理城市設計城市,怎麼設計小區,怎麼設計公園。。等等等。。這個就是城鄉規劃的主要學習內容和以後的工作內容。

工作就業蠻好,公務員事業單位招的也多,主要的是設計院的需求比較多,當然也有很多從事房地產開發的,反正目前來說城鄉規劃還是一個社會需求量很大的專業,而且這個專業和醫學類等等專業技術很強的專業一樣,專業性很強,基本學生一畢業就能馬上上崗,不用怎麼經過培訓等過程,就是一句話,這個專業你想混著上完大學,不怎麼可能。

如果你運氣好,被老八校的這個專業錄取,那麼恭喜你,只要你不是特別渣,起點能甩一般院校,哪怕是211,985同專業幾條街。

網路:城鄉規劃專業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咨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鄉道路交通規劃、城鄉生態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並能參與城鄉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鄉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鄉規劃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 城市規劃專業屬於什麼系

建築學;

城市規劃是一門綜合學科,在不同淵源的大學,所在系別往往是不同的。大多數大學,比如天津大學,是建築學院(傾向建築學);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而在內蒙古師范大學,是地理科學學院的城市規劃與測繪工程系(傾向地理科學);武漢大學,城市規劃設於城市設計學院。

城市規劃培養目標:該專業培養具備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城市規劃設計、城市規劃管理、決策咨詢、房地產開發等部門從事城市規劃設計與管理,開展城市道路交通規劃、城市市政工程規劃、城市生態規劃、園林遊憩系統規劃,並能參與城市社會與經濟發展規劃、區域規劃、城市開發、房地產籌劃以及相關政策法規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城市規劃學科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3)什麼是城鄉規劃專業擴展閱讀:

城鄉規劃屬於工學中的建築類。傳統的建築學涵蓋非常廣,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等一些專業都被包含其中。隨著建築行業和社會的發展,這些專業逐漸從建築學中分離出來,形成了獨立的專業。所以,規劃和建築學有極深的淵源。該專業開設的主幹學科是城市規劃設計、建築學;主要課程包括建築學基礎課程、設計類課程、城鄉規劃理論課程、軟體技術課程等。

城鄉規劃專業培養的是規劃師。該專業本科多為五年制,也有部分院校為四年制。一般本科一、二年級階段先搭建在建築學專業平台上,學習建築專業相關知識,後兩三年進行規劃專業知識學習。學生畢業後,可取得工學學士學位。

4. 城市規劃專業主要學習什麼科目

下面是同濟大學規劃專業課程安排:/>/>《評估標准》是檢查城市規劃專業教育基本情況的系統化指標,也是檢驗城市規劃課程安排科學性的重要標准。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我校統合所有課程,調整課程之間的相互關系,將各課程針對具體智力條目在教學中所負擔的作用分為三種類型:/>1.主授課程:解決具體條款的專業核心知識內容教育和基本能力培養;
/>2.輔助課程:提供相關知識與背景,支撐主授內容;
/>3.實踐環節:通過實踐過程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並進一步提高理論認識。
/>課程相互關系見附表:
《依照〈評估標准〉中智育標準的有關條款所作課程安排總表》/>針對課程在不同學習內容所擔負的不同角色,系統分配和組織各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協調課程之間的關系。/>/>1城市規劃設計方面/>⑴城市規劃基本原理/>城市規劃基本原理的教學本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在課程安排上分兩類課程一個環節,兩類課程由理論方面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組成,首先通過主授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並掌握規劃目的、任務,掌握規劃必須滿足城市的各項功能和居民對城市的物質與精神方面需求的原則,同時通過城市社會、經濟、環境等的相關課程的安排使學生更進一步了解規劃必須從國情國策出發,符合城市發展的經濟、社會、環境總體綜合效益原則。其次以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結合一定的實踐課程,構成實踐環節,使學生在規劃中應用城市規劃與設計原理方面的能力得到加強。課程的安排有:/>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導引》、《城市規劃原理》、《城市設計概論》、《居住環境規劃原理》/>輔助課程:《區域規劃概論》、《城市經濟》、《城市地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城市道路交通》、《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建設史》、《社會學》/>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⑵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城市規劃程序與方法方面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二方面途徑,一方面專門開設有關原理和知識課程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掌握區域分析、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和詳細規劃的原理和技術知識,另一方面通過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從淺到深,從小到大,使學生有能力參與區域分析及編制城鎮體系規劃掌握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及城市設計構思方法,從確定目標,提出優選方案,制定文件圖紙,到審批、實施,管理各階段的工作要求,內容及其相互關系,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原理》、/>輔助課程:《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地理》、《城市經濟》、《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工程地質》、《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城市綠地系統及風景園林規劃》/>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⑶綜合分析與組織方面/>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的培養,在課程安排上,以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為主線,理論知識基礎與課程設計環節相結合,通過實踐環節形成「兩層次、一環節、三階段」的課程結構設置,所謂「兩層次」,是指圍繞課程設計所設的主授課程和輔助課程;所謂「一環節」是指通過教學中課程設置的實踐環節來加強學生的能力培養;所謂「三階段」針對城市規劃專業的教學特點,將教學安排分三個循序漸進的階段來完善課程結構:/>第一階段:城市規劃理論基礎知識及初步規劃能力的培養階段。該階段以《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和《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為主線,結合課程設計自身的分階段特點,形成相應的教學重點環節,解讀→分析→對策→解答。/>「解讀棗分析」是培養設計能力基礎環節,通過對現場踏勘、收集資料和對設計對象及條件進行分析,在理論課的基礎之上,通過教師有針對性的引導,以調研報告和圖解形式作為階段作業,使學生了解資料搜集,分析、處理矛盾,進行決策的基本理論與方法;「對策棗解答」,通過課堂講授和輔導使學生全面了解並有能力從事居住區、住宅小區的規劃和公共建築群體及環境的規劃方案設計。以上四個環節各有側重,並使學生在全過程中從理論及實踐兩方面了解規劃與設計過程中,動員、組織公眾參與的方式。該階段的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城市綠地?統及風景園林規劃》、《居住環境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工程測量》、《建設場地設計》、《城市設計概論》、《居住建築設計》、《社會學》/>第二階段:規劃能力充實、提高階段。該階段以《城市總體規劃》為主線,在四個環節中結合城市總體規劃自身的特點,在「解讀棗分析」中,通過課堂講授、現場踏勘和調研訪問等環節,使學生一步步了解資料搜集的理論方法,並通過課堂討論,提高觀察思考問題和口頭表達的能力,在「對策棗解答」環節中,對城市總體規劃內容中的各項規劃按設計小組分工負責,協調組織,
通過講授、現場輔導和課堂討論環節,使學生有能力參與組織制定城市總體規劃,協調各項專業規劃,並拓展相關專業知識,加強學生的決策能力。/>課程結構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旅遊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區域規劃概論》、/>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第三階段:加強深化階段。該階段主要通過實踐性環節來完善和加強學生的綜合分析與組織能力,通過畢業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組織,畢業實習、畢業設計和畢業答辯,拓展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來強化學生的綜合分析、組織能力。/>相應的課程安排主要是:/>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⑷表達方面/>表達能力的培養,是能使學生掌握選用恰當的方式和方法表達規劃設計意圖的重要手段。/>表達方面在教學安排中分為三個層面:/>(1)繪制規劃設計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城鎮或建築群的表現圖或模型製作的基礎能力;通過建築設計系列課進行初步訓練。/>(2)階段草圖、現狀分析圖表、圖解文字等專業基礎能力,通過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在初步訓練的基礎上,加強和鞏固。/>(3)口頭表達作為專業必備能力,在規劃設計課中通過現狀分析討論和方案研討等環節的演練,初步訓練口頭表達能力,在五年級的實踐環節中進一步提高。在畢業答辯環節中進行考核。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建築設計》、《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模型製作》、《城市測繪》/>實踐環節:《畢業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gis和cad是做為現代城市規劃工作必備的知識和能力,教學過程安排了計算機課程,並在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等環節中進行應用訓練。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地理信息系統》、《城市規劃軟體應用》/>輔助課程:《計算機應用基礎》、《工程測量》/>實踐環節:城市規劃設計系列課程/>/>2相關設計技術方面/>⑴建築設計/>教學計劃將建築設計作為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專業基礎內容,通過建築設計基本原理講授和建築設計實踐,了解建築設計原則、方法和程序,使學生理解城市與建築的生成過程,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中應用建築設計基本原理,協調建築單體、群體與城市整體環境的關系,並具有建築方案設計的初步能力。/>建築設計基本原理的教學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是專門開設的系列原理課程,主要是進行課堂講授,使學生了解有關建築的基本理論知識,理解建築設計的目的和意義,把握建築設計中的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原則;另一方面是結合建築設計系列課程,講授相關建築設計的原理與方法,以加強學生對建築的整體認識和掌握建築設計中的環境、經濟、技術、美觀、功能等相關因素對建築的決定作用及相互的辯證關系。教學計劃中既考慮了各門原理課在理論上的連貫性,同時兼顧到與設計課的銜接和配合,有利於學生對建築設計原理與建築設計的相互理解與應用。此外,還配合設計安排有選修課或講座。/>建築設計系列課程側重培養學生對建築設計思維方法、設計程序和專業技能的掌握,通過由易到難的系列設計課程,使學生對於城市中最常見的建築類型有一定的認識,深入了解建築的生成過程,提高學生對建築設計方案的分析能力、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建築概論》、《建築設計原理》、《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
/>輔助課程:《建築歷史》、《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建築流派》、《傳統建築理論》、《構圖原理》、《建築力學》、《建築結構》、《建築材料與建築構造》、《建築物理(聲、光、熱)》、《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城市參觀》/>實踐環節:《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⑵景觀規劃設計/>景觀規劃設計是貫穿於城市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教學按兩條線索安排,其一:理論課程,包括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城市規劃原理等。其二,實踐課程,貫穿於所有城市規劃設計和建築設計課程,並結合部分重要理論課程增加實踐性設?環節,使學生了解和掌握從宏觀到微觀不同尺度、自然和人文不同類型的景觀規劃設計。城市綠地系統和園林綠化的規劃設計是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以上教學環節,使學生了解景觀設計的理念、原則、內容、方法和程序;了解風景區、城市綠化系統、園林等規劃設計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技術要求;了解綠化及植物配置的基本知識;有能力在城市規劃及園林設計中應用景觀規劃設計基本原理。/>具體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設計概論》、《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自然和文化遺產保護》、《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環境心理學》、《城市參觀》/>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綠地和風景園林規劃設計實踐》/>/>⑶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城市交通道路網規劃設計的知識教育和能力培養,主要通過兩種途徑進行,一方面通過理論和技術知識課程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道路系統規劃的目的、設計原則、工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掌握道路交通規劃的基本原理,掌握城市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及相關工程設施的一般技術要求;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道路交通規劃基本原理的應用能力和掌握城市道路網規劃、道路選線、平面、斷面設計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道路與交通》/>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城市對外交通》、《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工業園區規劃》/>實踐環節:《城市道路設計作業》、《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建設場地設計》/>/>/>3
相關知識方面/>⑴城市環境與地理/>/>城市環境與地理方面教學安排主要圍繞城市規劃專業理論與實踐環節所必需的相關內容組織教學,通過課堂講授使學生系統了解城市生態、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等自然環境要素的基本知識及其對城市影響的重要性;結合輔助課程教學和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地理、區域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的相關知識。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城市地理》、《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工程地質》、《區域規劃概論》、《城市規劃原理》、《風景名勝區規劃設計》、《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⑵城市經濟/>/>教學計劃在這方面教學安排主要通過理論知識的講授,使學生了解城市經濟與城市規劃建設相關知識,了解城市經濟發展預測分析、房地產開發、投資等相關知識。另一方面圍繞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結合我校城市規劃專業教學計劃特色,通過實踐性教學環節(主要是規劃設計課程),使學生掌握有關城市規劃的各項技術經濟指標的統計、計算方法以及制訂技術經濟指標的依據和原則。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經濟》、《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⑶城市社會/>/>城市社會方面課程安排以《社會學》為主要講授內容,結合《城市規劃原理》、《城市經濟》、《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等相關課程內容進行充實與完善,使學生了解城市人口、職業、教育、住房、社區等社會調查的技術要求及相關知識。通過《城市總體規劃》中的有關城市社會方向的教學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人口統計分析、規模預測的技術方法。課程安排為:/>主授課程:《社會學》、《城市建設史》/>輔助課程:《城市規劃原理》、《居住環境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⑷城市文化歷史/>城市文化歷史方面知識在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課程講授,使同學了解中外城市發展歷史、了解現代城市規劃設計基本理論、主要流派及學術特長,了解有關城市和建築優秀風格形成的特點,並認識保持發展城市文脈的重要意義。通過理論講授和規劃設計實踐使學生了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基本要求,了解城市歷史保護地段及歷史文物建築保護的目的、原則及相關技術要求。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建設史》、《建築歷史》、《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輔助課程:《建築流派》、《中國傳統哲學與建築》《城市設計概論》、《外國近代建築理論》、《城市規劃原理》、《生態與可持續發展概論》/>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⑸城市法規/>城市法規方面課程安排結合城市規劃專業培養目標要求以理論課講授為主線,通過城市規劃理論課程?相關內容介紹和在城市規劃系列課程設計中結合有關法規內容的實踐環節,使學生掌握《城市規劃法》的基本內容,了解《土地管理法》、《環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等相關法律基本內容,了解有關城市的規劃和管理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輔助課程:《法律基礎》、《城市規劃原理》、《自然與文化遺產保護規劃》、《思想品德修養》/>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⑹城市建設和管理/>為使學生有參與城市建設和管理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講授相關知識,使學生具有一定的基礎知識,然後讓學生通過規劃師業務實踐在城市建設和管理部門的實際工作學習中進一步鞏固應有的土地和房地產開發與管理的基本知識和培養實際的規劃管理能力和初步具有公文寫作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規劃管理與法規》/>輔助課程:、《城市經濟》、《城市規劃原理》/>實踐環節:《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⑺城市工程基礎設施/>城市工程基礎設施是城市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課程的講授和設計實踐環節,使學生了解城市給排水、電力電訊、供熱燃氣、防災等工程規劃和管網綜合規劃、場地准備、豎向規劃等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使學生了解各工程專業的基本內容和任務,並建立「系統」、「綜合」的概念,初步掌握選址、工程工種配合等方面的基本要點,另外,通過具體規劃設計環節的參與,使學生逐步加深對本部分內容的認識,了解設計過程、方法及內容,初步具備配合、協調的能力。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市政工程系統規劃》、《建設場地設計》/>輔助課程:《城市道路及交通》、《城市工程地質》、《工程測量》、/>《城市規劃原理》、《工業園區規劃》/>實踐環節:《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4實踐環節方面/>實踐環節是城市規劃專業的重要內容,貫穿於城規專業學習五年過程的始終。按照學生對城市和規劃專業的由淺入深的認識過程,該環節又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主要課程是城市參觀、美術實習、色彩寫生實習、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與建築認識實習和建築設計等,通過這些課程使學生對城市和規劃有一個初步認識;第二階段為專業階段,主要課程結合理論講授開設規劃設計實踐,以及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等課程設計,以使學生在掌握城市規劃專業理論的同時具備進行各類規劃設計的能力;第三階段為向職業規劃師過渡階段,這個階段的主要課程是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通過實踐環節的課程學習,使學生初步樹立作為未來規劃師的職業道德觀,掌握現行城市規劃編制各階段的工作程序,了解規劃編制的審批制度以及與規劃有關的組織機構的體制和管理制度,與此同時,對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內容和技術要求有一定程度的認識。/>課程安排如下:/>主授課程:《城市總體規劃》、《居住環境規劃設計》、《城市中心區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實踐》、《規劃師業務實踐》、《畢業設計》/>輔助課程:《建築設計初步》、《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設計》、/>《模型製作》、《工程測量》、《城市參觀》、《城市測繪》/>5外語方面/>城市規劃專業絕大多數學生選擇英語為第一外語,少數選擇日語或俄語。/>為保證五年中持續進行外語學習,除一、二年級開設外語課外,在四年級(或五年級)中由專業教師開設專業英語課,並在部分課程的教學中,由教師指定或選擇一部分外語參考資料文獻輔助課程的學習。部分學生被安排參加外籍教師任課的班級學習,強化語言的應用能力。

5. 城市規劃專業畢業出來是什麼職稱

一般城市規劃專業畢業的他可以進市政部門然後考規劃局公務員。也可以進規回劃設計院這個相對來說好答一些。還可以進一些企業公司這個效益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就是如果自己對設計這方面不感興趣的話,那就可以轉行干別的看你自己的喜好。

6. 學習城鄉規劃的日常是什麼樣的

其實每一個學校的城規課程都不太一樣。如果沒有具體學校或者知道在該校城規分屬哪一個學院的話,在這里很難告訴你城鄉規劃的日常是怎麼樣的。

例如:在清華大學、東南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學校,城規屬於建築學院,同濟大學的城規屬於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也是偏建築和設計),武漢大學,城市規劃設於城市設計學院(偏設計);而中山大學的城市規劃專業則是屬於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下的城市與肢仔區域規劃系(偏地理科學、有點文科氣息),在內蒙古師范大學,是地理科學學院的城市規劃與測繪工程系(傾向地理科學)。

不同大學的培養側重點、教學計劃和師資都不同所以很難一概而論說城規的日常。

城規本身是從建築里走出來的一個小孩(很多優秀的城市設計師出身就是建築師),所以很多大學的城規會在建築學院里。那我也就我在華工建築學院里的城規日常生活簡單說一下。

總的來說就是:圖!模!

另外,還有一樣老師一直在強調,從大一規劃概論課就無比強調但是懶人就是一直沒有堅持下來的很重要的事情——多看書!多看書!多看書!

從大一開始就一直被瘋狂推薦各種書單,從學長學姐、班主任到教授等,一直被安利各種優秀的書籍,然而就是……emmm,至於推薦書單,網路知乎都很多,我也不說了。

7. 有城市規劃專業的學校都有什麼

目前我國共有114所高校開設有城市規劃專業,以下是前10名的詳細介紹
第一名:同濟大學A++
原同濟大學建築系於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合並而成,同年,同濟大學由金經昌教授主持在國內首先創辦了城市規劃專業(四年制),當時的名稱為都市計劃與經營專業,並設立都市計劃教研室。1956年該專業分為城市規劃專業和城市建設工程專業(五年制)。1960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碩士研究生。1986年成立城市規劃系。1986年開始招收城市規劃專業博士研究生,1992年設博士後流動站。同濟大學城市規劃專業是全國重點學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碩土點,含城市和區域發展、城市設計、城市交通規劃、住房和社區發展、城市發展歷史與遺產保護、城市開發與規劃管理、城市規劃技術方法、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八個研究方向;設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博士點,並設有一個博土後流動站

第二名:華中科技大學A++
城市規劃專業沿襲於當初的建設部直屬的武漢城市建設學院,1979年在武漢建築材料工業學院建築工程系開辦了城市規劃專業,至1983年共招收了5屆共5班城市規劃專業學生170人。1985年2月,武漢建材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在校三個班搬遷至武漢城建學院新校園,並成立武漢城建學院城市規劃系,下設城市規劃和風景園林兩個專業。1993年武漢城建學院系部調整,風景園林系撤銷,並入城市規劃系;城市管理系撤銷,其中城市管理專業的部分城市規劃專業教師並入城市規劃系,成立新的城市規劃與建築系,下轄建築學、城市規劃兩個專業。2000年5月原華中理工大學建築學院與原武漢城市建設學院規劃建築系合並成立華中科技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

第三名:天津大學A++
天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1951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37年創建的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津沽大學建築系(原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北方交通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建築系(原唐山工學院建築系)與天津大學土木系共同組建了天津大學建築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學建築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學進行學院制改革,在原建築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於2000年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並於2004年獲得優秀資格認證。1998年學院的建築學學科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和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均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包括自主申請設置的建築環境設計博士點,共有5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擁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設計藝術學、建築環境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等8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國家批准又設立建築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順利通過復評,是該學科目前全國僅有的3個重點學科之一。
學院十分重視專業教育的開放性和國際化,與海內外許多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義大利羅馬大學、米蘭工業大學、那波利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亞琛應用科學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九州產業大學,韓國釜慶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中原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均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開展師生互訪、學生作業互展、聯合教學和合作科研項目等活動;每年都有師生派往國外知名大學學習深造,並接受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第四名:重慶大學,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的前身重慶建築工程學院建築系,是 1952 年全國院系調整時由原重慶大學、西南工專等院校的建築系合並而成,是國內最早的八大建築院系之一。 1994 年學校更名重慶建築大學,建築系更名為建築城規學院; 2000 年新重慶大學組建後,更名為重慶大學建築城規學院。 城市規劃專業創辦於 20 世紀 50 年代末,是國內最早創辦的專業學科之一。 1998 年城市規劃本科和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0 年建築學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教育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2004 年城市規劃本科與城市規劃與設計碩士研究生第二次國家評估優秀級通過。 建築城規學院有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技術科學、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設計藝術學七個碩士點;有建築學以及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 包括一級學科所含的四個二級學科博士點 ) ,自主建設景觀建築學、室內設計兩個博士點;有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山地城鎮規劃與建築科學》是學校「 211 工程」重點建設項目。
(傳統的老八校,不強都不行啊,再加上今年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可以預見重大前程似錦啊,2008年排名可以和東南大學有的一拼啊,祝福重大越走越好...呵呵,還有那美味的麻辣火鍋:)

第五名:華南理工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建築學系是我國高等院校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建築學系之一,學科形成於1932年的勷勤大學,1938-1952年並入原國立中山大學工學院,1952年經院系調整與其它院校同專業合並形成華南工學院建築學系。現在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是國家博士學位授予權一級學科,建築學和城市規劃專業是廣東省高等學校名牌專業。建築學系設有五年制建築學、城市規劃和景觀建築設計三個本科專業。在建築學一級學科博士點下,設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博士點和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及景觀建築設計等5個碩士點。2002年、2004年城市規劃碩士研究生及本科教育也分別通過了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於2005年被評為廣東省名牌專業。
(地理位置好,地方又有MONEY,後勁十足哦,8錯8錯,可惜光芒被老大中山大學給遮掩了,不過還是大有可為哦) ]

第六名,南京大學,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原地理學系) 素有中國地理學搖籃的美譽,是中國最早設立的地理學系之一,源於1921年竺可楨先生在東南大學創建的地學系,該系設地理氣象和地質礦物兩個專業。1930年東南大學由第四中山大學改名為中央大學後,地學系也分成地理學系和地質學系,地理學系設地理、氣象兩個專業。1945年氣象專業獨立成系。1949年南京解放,改為南京大學地理系。1952年院系調整,原浙江大學地理系(地質地理系)、四川大學地理系和金陵女子大學地理系部分師生並入南京大學地理系。1954年在國內率先成立自然地理學和經濟地理學專業。1960年代後,又先後率先成立地圖學、陸地水文、地貌學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87年易名為大地海洋科學系,設有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圖學(地理信息系統)、自然資源(陸地水文)、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學專業。1995年易名為城市與資源學系,設經濟地理與城鄉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地理信息系統與地圖學、資源環境區劃與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旅遊規劃與管理、地貌與第四紀地質等專業。2006年4月根據學科發展的需要,南京大學批准成立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下設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國土資源與旅遊系、地理信息科學系、海岸海洋科學系四個系。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擁有國家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理科培養基地——地理學專業點和自然地理學國家重點學科點及地理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和地理學博士後流動站。本學院還是教育部地理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單位、建設部高等城市規劃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單位,是國內最重要的地理學、城市與區域規劃、資源與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以及海洋科學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之一。學院現設有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土地管理與房地產開發方向)、地理信息系統、旅遊管理(經濟學)、城市規劃與設計(5年制工科)等5個本科生專業.本院具有國家建設部《城市規劃設計》甲級資質證書 嬄~霽奐磉?
(比較特別的一所學校,因為他把城市規劃劃分到了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不同於傳統的建築學院,這是如此,使得城市規劃專業獲得了不少專業素養和歷史積淀,該專業進步明顯,由最初的十名開外,踴躍飛躍到前六,前景不可低估哦....再加上南大響當當的牌子,吼吼) J

第七名: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前身為創辦於1895年的中國近代第一所大學——北洋大學,1951年更名為天津大學。天津大學建築學院的辦學歷史可上溯至1937年創建的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後,津沽大學建築系(原天津工商學院建築系)、北方交通大學北京管理學院建築系(原唐山工學院建築系)與天津大學土木系共同組建了天津大學建築工程系。1954年成立天津大學建築系。1997年6月,天津大學進行學院制改革,在原建築系的基礎上,成立了天津大學建築學院。城市規劃專業於2000年通過全國高等學校城市規劃專業教育評估委員會的評估,並於2004年獲得優秀資格認證。1998年學院的建築學學科被批准為國家一級學科,下設的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建築歷史與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和建築技術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均有博士學位授予權,包括自主申請設置的建築環境設計博士點,共有5個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並擁有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科學、設計藝術學、建築環境設計、藝術學和美術學等8個專業的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國家批准又設立建築學科博士後流動站。2001年建築設計及其理論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2007年再次順利通過復評,是該學科目前全國僅有的3個重點學科之一。
學院十分重視專業教育的開放性和國際化,與海內外許多知名學府和研究機構建立了長期穩定的交流與合作關系。如與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州立大學、明尼蘇達大學、弗吉尼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義大利羅馬大學、米蘭工業大學、那波利大學,德國柏林工業大學、卡爾斯魯厄大學、亞琛應用科學大學,英國卡迪夫大學、謝菲爾德大學,法國拉維萊特建築學院,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學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大學、神戶大學、九州產業大學,韓國釜慶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台灣中原大學,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均有密切的學術交流與合作,長期開展師生互訪、學生作業互展、聯合教學和合作科研項目等活動;每年都有師生派往國外知名大學學習深造,並接受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
(又是一所鼎鼎大名的好大學,這可是近代中國第一所大學啊,悠久的歷史塑造了其持久的人氣,城市規劃專業也沾了建築的光,扶搖直上....呵呵,天津的狗不理包子據說不錯)

第八名: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原名西安建築工程學院,於 1956 年由東北工學院、西北工學院、青島工學院和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等四所院校的土木、建築、市政類系(科)合並而成,積淀了我國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築、市政學科的精華,為我國著名的土建類院校之一。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學院具有悠久的歷史。其前身是原蘇南工業專科學校的建築科(1923年)和原東北大學建築系(1928年由梁思成先生創立),1956年全國高等院校院系調整,南北兩所古老的建築系遷移至西安,合並成為我校建築學院前身。在繼續辦好建築學專業的基礎上,1956年,開辦總圖運輸設計(原稱工業運輸與總圖)專業;改革開放以後,開始在建築學專業增設城市規劃方向;1986年正式開辦城市規劃專業,並開始招生;1996年開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
自50年代,在前蘇聯莫斯科建築學院的專家指導下,建築學院開始培養研究生。1981年我國設立學位制度以來,建築設計及其理論(1981年)、建築歷史與理論(1983年)、建築技術科學(1983年)、城市規劃與設計(1986年)相繼獲得碩士授予權。1993年建築歷史與理論學科獲得博士授予權。學院的城市規劃專業為陝西省名牌專業.
(古城西安,人文歷史積淀深厚,再加上其城市規劃專業可是吸取了當時全國的精華而成,想必也是好的一塌糊塗啊....呵呵,西安素以小吃品種多、口味全著稱,不可錯過哦)

第九名:北京大學;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是建立在1955年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的經濟地理專業。在文革後期,北京大學經濟地理和歷史地理的教員率先在國內突破原來的框框,把城鄉規劃作為學科發展和學生培養的應用領域。到80 年代前期圍繞著城市研究,又在國內倡導了城鎮體系規劃、城市土地分等定級、風景資源評價與規劃等新的研究和應用方向。1980年代後期,北京大學地理系改稱城市與環境學系,其中經濟地理專業又稱"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1997年,城市與環境學系設區域經濟與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共同擔當城市與區域規劃專業的教學。1999年,根據國家建設部行業要求,又由教育部特批設立五年制城市規劃本科專業並從2000級起開始正式招收。2002年6月,城市規劃本科專業被編入新成立的環境學院,原城市與環境學系的人文地理教研室和城市規劃教研室組建成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北京大學環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正以豐富的研究方向、鮮明的辦學特色、突出的學術地位和豐碩的實踐成果而活躍在國內外學術界和規劃界。
本系下設人文地理與城市規劃兩個教研室,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職教師18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9名,講師7名。下設城市地理、經濟地理、區域規劃、城市規劃與設計、土地經濟學(含房地產開發與研究)、風景區規劃與世界遺產研究、景觀規劃設計、旅遊與城市遊憩空間規劃等8個主要研究方向。具有城市規劃(5年制)、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4年制)兩個本科專業和人文地理碩士點以及人文地理博士點。城市規劃的碩士、博士點也正在申請中。現有在校本科生120餘人,碩士生40人,博士生30人。
早在1988年,就是國家教委評選的國內唯一的人文地理重點學科點。在2001年的第二次國家重點學科評選中,該專業再次以絕對的首位優勢成為全國重點學科。近五年來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6項,完成區域城鎮體系、城市總體及分區、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城市土地利用、旅遊發展等各類規劃70餘個。有國家奧運中心、中關村西區等6個重大項目在國際規劃設計招標中中標或獲獎。
(貌似不出名的北大規劃專業有了北大的王牌,豈不是有"雞犬升天"的感覺呢,所以呢,呵呵....實力還是不錯的,前景也是不錯的,去北京看08奧運也不錯....)

第十名: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是我國早期建立的建築院系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與哈工大誕生同年的1920年。當時為隸屬於中長鐵路的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鐵路建築科;1922年學校改名為哈爾濱中俄工業大學,設鐵路建築系和電機系;1927年鐵路建築系改為建築工程系。1928年,學校由東省特區與中東鐵路共管,校名改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當時的工業與民用建築專業採用建築結構和施工並重的教學模式。1958年起設立建築學專業,實行6年學制。1959年國家實行院系調整,土建類專業從哈工大分離出來成立哈爾濱建築工程學院,建築學科納入土木工程系。1977年恢復建築學專業本科高考招生,1979年恢復設立建築系。1985年增設本科城市規劃專業。1995年增設本科環境藝術設計專業。1999年成立哈爾濱建築大學建築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始於1952年,當時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開辦含有建築學專業的研究生班。1959年起招收導師制研究生。「文革」後1978年恢復招收導師制研究生。
2000年6月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哈爾濱建築大學合校後,原哈爾濱工業大學的藝術設計系、建築系並入,組建了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2004年3月成立了建築系、城市規劃系和藝術設計系。下設建築設計(一、二、三室)、建築歷史與理論、建築技術、城市規劃、城市設計、環境設計、產品與視覺傳達設計、公共藝術設計等10個教研室,並設有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建築和城市設計等九個研究所,此外還設有實驗中心、數字信息中心、建築圖書分館、資料檔案中心等教學和研究輔助機構。
城市規劃本科專業成立於1985年,同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是我國較早創辦城市規劃專業的院校之一。城市規劃專業本科與研究生教育於1998年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並於1999年被評為建設部重點學科,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4年再次以A級通過國家專業教育評估。城市規劃專業經過多年奮斗,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居領先地位。本專業擁有國家甲級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承擔了大量的城市規劃設計與研究項目,是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良好基地。
(擁有80多年的歷史積淀,薈萃眾多大家,可是就是好遠哦.....如果地理位置好點,肯定會紅很多哦....不過俄國風情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呵呵)

暫時只收集到10個,將就看看吧

8. 城市規劃專業干什麼

一般城市規劃專業畢業的他可以進市政部門然後考規劃局公務員。也可以進規劃設計版院這個相對來說好一權些。還可以進一些企業公司這個效益是比較好的。還有一種就是如果自己對設計這方面不感興趣的話,那就可以轉行干別的看你自己的喜好。

閱讀全文

與什麼是城鄉規劃專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