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台城是個鎮還是和市
台城是個鎮。
台城鎮位於廣東省台山市,為該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僑文化氛圍濃厚,其中西合璧的騎樓洋樓建築遍布城鄉 ,是嶺南地區騎樓建築最為密集的地區,台城作為縣治已有510年歷史,明朝弘治十二年(1499年)被定為新寧縣縣城,時稱「新寧城」或「寧城」。據明嘉靖《新寧縣志》記載,設縣次年,縣署、學宮便相繼建成,縣城初具規模,范圍包括台城環城西路、台城環城北路和環城南路所組成的三角形地帶。 1914年,新寧縣易名為「台山縣」,縣城俗稱「台城」。1924年~1929年間,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大規模近代化建設高潮,300多幢騎樓商鋪經統一規劃後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築風貌。這樣的建築格局,得益於台山華僑從國外源源不斷寄回的豐厚僑匯,以及新寧鐵路強大的運輸力量。
台山市台城街道地理坐標為東經112.80219度,北緯22.24747度,位於台山市的北部,是台山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台山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和交通的樞紐。東與四九鎮毗鄰,西與白沙鎮接壤,南與三合、沖萎鎮相連,北與水步鎮相接。總面積159.7平方公里,總人口17.6萬人,53026戶,城鎮居民人口13.2萬人,農村人口4.4萬人。有耕地面積23409畝,其中水田15803畝,旱地7606畝,淡水養殖面積7415畝,種水果面積3321畝。新台高速公路、西部沿海高速公路貫越鎮境,陸路可直達港澳,往廣州、珠海僅需1.5小時左右的車程,水路有直航香港口岸的公益港碼頭。水電充裕,學校、銀行、賓館、酒店、食街、超級商場、通訊、醫院、農貿市場等生活設施配套完善,鎮內物品豐富,商業繁榮,購銷兩旺,全鎮工商戶達到6500戶。
轄11個城市社區、26個農村社區:富城社區、東雲社區、環南社區、南塘社區、園田社區、上朗社區、合新社區、新橋社區、橋湖社區、倉下社區、鳳凰社區、石花社區、沙坑社區、北坑社區、東坑社區、板崗社區、河北社區、南坑社區、安步社區、大亨社區、長嶺社區、香雁湖社區、廛溪社區、禮邊社區、橫湖社區、泡步社區、筋坑社區、朱洞社區、水南社區、嶺背社區、平崗社區、淡村社區、羅洞社區、桂水社區、圓山社區、白水社區、三社社區,下設43個居民小組,514條自然村。 舊稱「新寧城」,建於1499年(明弘治十三年)。1938年新寧城改稱為縣城鎮。建國後改名為台城鎮。2001年9月,台城鎮與原附城鎮合並,組建成新台城鎮,鎮政府駐地設在富城大道3號。2006年,撤銷台城鎮,設立台城街道辦事處,8月11日掛牌成立。
㈡ 廣東省台山市有哪些地方最好玩
景點名稱:海僑風情園
景點簡介:海僑東南亞民俗風情園,位於台山市海僑經濟區(華僑農場)內與台山市上下川島隔海相望,本華僑農場是於1963年國務院中僑委為安置歸難僑而創辦,現仍聚居著印尼、越南、泰國、馬來西亞等13個國家和地區的歸難僑
景點名稱:海角城度假
景點簡介:海角城是台山是重點規劃的旅遊項目之一,遠古已有地理、風水家涉足此地,近代張保仔駐扎過營,城內旅遊資源豐富,面臨彎月碧水灘,灘長1300多米,水清沙潔,柔浪輕舞,銀帆碧海,背靠蒼翠群山,石溪盤繞,甘泉緩
景點名稱:國華台山電廠
景點簡介:國華台山電廠是國際一流的火力發電廠,位於以海濱風光、海鮮美食而聞名的銅鼓海濱旅遊區,南面臨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毗鄰黑沙灣海沙浴場、海角城旅遊度假中心、客家山莊等景點,與國內獨一無二的富都漂雪溫泉度
景點名稱:鳳凰峽漂流
景點簡介:中國第一野戰漂
南疆第一瀑簡介:度假區所在的鳳凰峽景區神秘悠古,原始幽深,山清水秀、氣候宜人。四周山巒起伏,奇峰異石;峽谷峭岩跌
景點名稱:北峰山漂流
景點簡介: 經國家林業局審核批准,北峰山「晉升」為國家級森林公園。該公園位於廣東僑鄉台山市東南,距廣州市區約150公里。公園內保存大量南亞熱帶常綠闊葉
景點名稱:浪琴灣
景點簡介: 浪琴灣位於北陡鎮那琴村委會石山村,那腰灣一帶,佔地面積756.3畝。沙灘長800多米,岸上有形態各異的怪石,在西邊岬角處,有一塊突起的形似
景點名稱:石花山旅遊區
景點簡介: 石花山位於台城的東北面,石花山上巨石嵯蚜,望之如花。這里,巨石無數,猶如鳥獸猶如家禽猶如靜物猶如傢具,真是「狀物思形,各有所見」。如蛇頭石、烏龜石、蟾蜍石、豬乸石、鱷魚石、皇冠石、天門石、
景點名稱:梅家大院
景點簡介:梅家大院(即汀江圩華僑建築群)位於端芬鎮大同河畔,於1931年由當地梅姓華僑以及僑眷僑屬創建。大院佔地面積80畝,108幢二至三層帶騎樓的樓房,呈長方形排列,鱗次櫛比,整齊劃一,中間有40畝專供商販擺
景點名稱:銅鼓黑沙灣
景點簡介:銅鼓黑沙灣位於台山赤溪半島,田頭鎮銅鼓龍頸海灣的東部,南面靠近台山發電廠。沙灘長3公里,是世界含有的黑沙灘。它的沙質粒細,黑色,結實,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元素,其中含鐵很高,是保健強身的最佳海浴
景點名稱:喜運來溫泉
景點簡介:溫泉門票88元/人.(1.2米以下兒童38元/人) 溫泉區免費享用「至尊」干、濕蒸汽、水果、西多士、三文治、咖啡、奶茶、軟性飲料、香煙、30多種時尚健體秀身器材、大型溫泉漂流沖浪、螺旋式滑梯沖浪等。&
景點名稱:下川島旅遊
景點簡介: 廣東省台山市下川鎮位於珠江口西側,地處台山市的西南部,是個海島鎮。距山咀碼頭18海里。山嘴距縣城64公里,鎮的四周海面有茫洲、坪洲、水殼洲、山豬洲、王府洲、黃猄洲、鷹洲、花洲、掃桿洲、琵琶
景點名稱:上川島旅遊
景點簡介:上川島旅遊資源極為豐富,為旅遊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島上有水灘12處,其中東海岸的金沙灘、飛沙灘、銀沙灘長度分別是5200米、4800米和800米,以沙白灘平水清而著稱,且無污染、無鯊魚,
㈢ 台山最出名的山是什麼山急`~
台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現轄兩個試驗區,20個鎮和一個華僑農場,共分503個村(居)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人口93萬,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130多萬,主要是旅居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萬多人、旅加18萬多人。「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台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之美譽。以旅遊業和現代流通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圍繞「第一僑鄉,休閑勝地」的主題、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著力包裝、推介台山休閑度假旅遊市場。省級旅遊度假區—上下川島正在努力營造「AAAA」環境,「廣東第一泉」—三合溫泉人潮如流,富都溫泉應接不暇,北峰山漂流、鳳凰峽漂流刺激有趣,還有石花山旅遊風景區、北峰山森林公園、廣海「海永無波」石刻公園等著名景點,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台山觀光旅遊。 華僑、港澳台同胞多,是台山的一大優勢。每年都有大批旅外鄉親、港澳台同胞回鄉探親觀光。他們愛國愛鄉,不但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還積極在家鄉投資興辦實業。 台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市區文化新區頗具規模,影劇院、電視大學、中專學校、科學館、少年宮、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館、書畫院等設施都在其內。32家僑刊發行世界各地。2006年,「台山廣東音樂」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共有學生16.8萬。中小學教室基本實現樓房化, 是全省校舍建設特級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被省評為「優」級。電大台山分校、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衛生學校、排球運動學校等也辦得有聲有色。台山是「全國體育先進市」,素有「排球之鄉」之美譽。排球運動自1914年傳入台山後,已成為遍及城鄉的群眾性體育運動。台山排球隊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青年、少年排球隊曾數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並獲獎。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個、病床173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67人。 目前,台山市已具備了資源、僑鄉、環境、後發四大優勢,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資源、大旅遊、大商貿、大養殖的發展格局。隨著CEPA、「9+2」泛珠三角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接軌大特區,融入珠三角」已成為台山市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台山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正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實施「工業強市、科教興市、農業穩市、商旅旺市、強鎮富市」五大發展戰略,增創資源、僑鄉、環境、後發新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著力發展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鎮級經濟、園區經濟、海洋經濟、旅遊經濟等特色經濟。積極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抓好「三個文明」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開創僑鄉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㈣ 台山市的佔地面積市多少
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 台山概況:(此文源於台山: http://www.gdts.gov.cn/2004/01.htm)台山市,始建於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原稱新寧縣; 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改名台山縣。1992年4月17日,經國務院批准設立台山市。 台山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現轄17個鎮和一個華僑農場,共分313個村(居)委會,3655條自然村。市內人口98.92萬,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130多萬,素有「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台山」之美譽。台山人出國,追溯到清乾隆39年(公元1774年),已有232年歷史。 市境南臨南海,海(島)岸線長587公里,境內有大小島嶼95個,以川山群島中的上川島、下川島為最大。上川島157平方公里,是廣東面積最大的島嶼;下川島98平方公里,面積居全省島嶼第五位。境內有盆地、平原、丘陵、高山、灘塗,土地肥沃,物產豐饒。台山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1.8℃,年平均日照2006小時,年均降雨量1936毫米。 改革開放以後,台山經濟發展尤為迅速。200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109.49億元。全市工業已形成了以機械、鋁材、電子電器、紡織、醫葯、建材、食品、五金、化工、制衣等行業為主的工業體系,產品遠銷世界各地。農業初步建立了優質水稻、海水養殖、淡水養殖、花生、甘蔗、蔬菜、禽畜、水果、花卉、林木等十大生產基地。 台山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水陸交通方便。公路四通八達,通車里程1975公里。2001年建成貫通市境南北、全長53公里的新(會)台(山)高速公路;2002年建成貫通市境東西、全長87公里的廣東西部沿海(台山段)高速公路。港口建設日趨完善。台山發電廠10萬噸級的煤運碼頭已投入使用。建於市境北部潭江河岸的公益港,可停泊數千噸級的集裝箱貨運船和豪華快速客輪,每天都有航班往返香港。建於市境南部廣海灣的廣海港距香港87海里,距澳門48海里。即將建成的還有可停泊萬噸級貨輪的魚塘港。可建設20—30萬噸級深水港的川島港正在進行前期測量和可行性研究工作,發展前景遠大。台山是全省有名的電能源基地,電力建設投資不斷加大。現有火電、水電設施的總裝機容量為245萬千瓦。在建中的台山電廠是規劃總裝機容量亞洲最大的燃煤發電廠,一期工程5台共300萬千瓦(每台60萬千瓦)的發電機組已建成4台,目前火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居全省第一;5號機組正加緊建設,將於今年底並網發電。二期工程4台共400萬千瓦的機組正爭取列入國家「十一五」規劃。投資總額超800億元的台山腰古核電廠已列入國家「十一五」電力發展規劃,前期工作進展順利,明年初將正式動工建設。裝機容量4.95萬千瓦的川島風電場正爭取於今年下半年投入建設。農網改造工程全面鋪開,共有220KV、110KV、35KV等變電站20座,總變電容量112.98萬千伏安。台山是全國電信百強縣(市)之一,近年信息化建設步伐加快,已建成總長近2.6萬纖芯公里的光纖寬頻傳輸網路, IT技術正在加速向經濟社會各個層面滲透,程式控制電話裝機容量32.1萬門,行動電話信號覆蓋全市,有行動電話用戶45萬個,互聯網用戶3.6萬個,中英文版《台山招商網》已開通使用,率先在全國縣(市)中建立開播數字電視平台。城鎮建設日新月異。六福山莊、僑雅花園等多個新住宅小區初具規模。首期工程建築面積16.29萬平方米的台山「碧桂園」正在開發建設中。市區台城連續5次通過「全國衛生城市」復檢。各鎮區建設不斷出現新面貌。 以旅遊業和現代流通服務業為重點的第三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近年來,全市圍繞「第一僑鄉,休閑勝地」的主題、以「海島、溫泉、漂流、僑鄉」為主要內容,著力包裝、推介台山休閑度假旅遊市場。省級旅遊度假區—上下川島正在努力營造「AAAA」環境,「廣東第一泉」—三合溫泉人潮如流,富都溫泉應接不暇,北峰山漂流、鳳凰峽漂流刺激有趣,還有石花山旅遊風景區、北峰山森林公園、廣海「海永無波」石刻公園等著名景點,每年吸引上百萬遊客到台山觀光旅遊。 華僑、港澳台同胞多,是台山的一大優勢。每年都有大批旅外鄉親、港澳台同胞回鄉探親觀光。他們愛國愛鄉,不但捐資興辦公益事業,還積極在家鄉投資興辦實業。 台山又有「文化之鄉」之美譽。市區文化新區頗具規模,影劇院、電視大學、中專學校、科學館、少年宮 、圖書館、博物館、文化藝術館、書畫院等設施都在其內。32家僑刊發行世界各地。2006年,「台山廣東音樂」入選「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全市共有學生16.8萬。中小學教室基本實現樓房化,是全省校舍建設特級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被省評為「優」級。電大台山分校、中等專業學校、電子學校、教師進修學校、衛生學校、排球運動學校等也辦得有聲有色。台山是「全國體育先進市」,素有「排球之鄉」之美譽。排球運動自1914年傳入台山後,已成為遍及城鄉的群眾性體育運動。台山排球隊曾多次在全國比賽中獲獎,青年、少年排球隊曾數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大賽並獲獎。全市共有醫療機構34個、病床1732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167人。 目前,台山市已具備了資源、僑鄉、環境、後發四大優勢,初步形成了大交通、大能源、大港口、大資源、大旅遊、大商貿、大養殖的發展格局。隨著CEPA、「9+2」泛珠三角發展戰略的實施和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接軌大特區,融入珠三角」已成為台山市的發展趨勢和必然選擇。台山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正以發展為第一要務,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認真實施「工業強市、科教興市、農業穩市、商旅旺市、強鎮富市」五大發展戰略,增創資源、僑鄉、環境、後發新優勢,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著力發展工業經濟、民營經濟、鎮級經濟、園區經濟、海洋經濟、旅遊經濟等特色經濟。積極推進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全面抓好「三個文明」建設,不斷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步伐,開創僑鄉現代化建設新局面。
㈤ 台山市水務局的內設機構
一、辦公室
協助局領導處理機關日常工作,對各股(室)的工作進行綜合協調;負責重大會議的組織、政務信息、紀檢監察、職稱評定、文秘、科教、信訪、保密、保衛、宣傳、婦女、計劃生育等行政事務工作;承擔機關和指導基層直屬單位的人事、勞資、離退休幹部管理等工作;負責本系統的黨務工作和安全生產的管理。
二、計劃財務股
組織對水利水電基建工程項目的竣工驗收;負責綜合統計、行業財務管理、審計監督和資產管理工作;負責監督水資源費、水費、堤防保護費的使用工作;指導水利綜合經營工作的開展。
三、水政股
負責執行水利的政策、法規和政策性文件的起草工作;負責水行政復議和水利執法監督工作;負責水資源的統一管理和保護工作;實施取水許可證制度和協調處理水事糾紛;擔負水土保持工作的實施。負責水資源費和水土保持補償費等的徵收工作。
四、農田水利股
負責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鄉村供水、人畜飲水、農村節約用水和科學用水工作;負責農田水利工程的配套計劃和江海圍堤的整治規劃編報、組織實施工作;承擔指導基層水利技術隊伍建設工作。
五、規劃建設股
負責擬訂水利發展計劃、流域綜合規劃;負責組織、協調大中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對大中型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立項申報的審核;組織水利建設項目的報建、開工審批及工程後評價;監督指導工程招投標、建設監理和工程質量;具體負責大中型水利工程項目的勘測、設計工作。
六、工程管理股
負責大中型水庫、水閘等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護工作,對水利工程防洪安全進行行業管理和對水庫大壩安全實施監督管理;負責農田水費的徵收和管理工作;具體指導基層單位綜合經營工作;承擔水庫新、老移民的安置工作。
七、機電股
負責小水電工程的發展規劃和開發利用;負責小水電站、機電排灌、電網等設備更新、改造、擴建等項目的審查、管理;對小水電站、機電排灌站進行歸口統一管理。
八、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防風指揮部辦公室(簡稱三防辦)掛靠水利局,主要負責指揮部的日常工作。負責組織、協調、監督、指導全市防洪、防汛、抗旱的工作。
㈥ 廣東江門 台山市 怎麼樣在線等!!!
經濟方向:以GDP而論,台山的總量、人均都在廣東省67個縣中等略偏上;在江專門五邑地區則總量屬排在江門(三區)之後列第二位,但人均則排在江門、鶴山、開平、恩平之後,為最未位。不過台山的大項目不少,台山電廠首期建成投產後,帶動台山經濟增長比較快,現在台山核電、風電又相繼開工建設,台山的未來不可估量。
生活方面:台山是著名僑鄉,有「海內海外二個台山」之稱,據統計現在台山每年有8000人移民海外。也因為有大量的華僑,所以台山的生活水平不差,也因為有大量的僑匯,台山人民比較與世無爭,民風比較平和。
環境方向:由於台山工業不發達,環境污染少,市內旅遊景點不少,上下川島、富都溫泉等環境不錯。
教師待遇:台山目前的教師待遇不算高,一般的教師收入只有一千多元,屬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地位,台山華僑中學是省重點高中,一般教師,二千多元一個月是應該有的。教師待遇與地方經濟有很大關聯,地方發展了,教師的收入也會相應增加。
㈦ 台山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1.0)上川島、下川島。上川島有中國最早的傳教士墓地,沙灘水質要好於下川島。但下川島旅遊設施要比上川島新。享受一下海鮮與沙灘吧。(冬天去價錢優惠,五星酒店價格是夏天的30%,船票優惠50%,可以看海吃海鮮釣魚等)
2.0)廣東千島湖——端芬鎮大隆洞水庫。登上水庫旁邊的獅子頂峰(海拔330米,登山點海拔50米)可以俯覽大隆洞水庫感受「千島湖」的景觀。登山點在端芬鎮尋皇村。
3.0)梅家大院(端芬鎮),東南亞經典建築風格的古圩鎮。《讓子彈飛》的拍攝地。
4.0)喜運來溫泉度假村(三合鎮),天然的溫泉,此地是三合鎮溫泉圩,名字已經說明了一切。可以到圩鎮的旺角餐廳品嘗當地的雞酒與野菜。
5.0)北峰山國家森林公園漂流(四九鎮)比較刺激。北峰山海拔993米,被譽為廣東富士山。
6.0)東南亞風情園(海僑鎮),那場東南亞排華劫難導致了數以萬計的歸僑。而最終他們在此地安家生活。但保留了東南亞的生活習慣及風俗。到那裡參觀可以領略個中特色。順便徒步海岸線看看紅樹林吧。
7.0)亞洲最大的火電廠國華電廠(赤溪鎮)。此鎮還有有名的黑沙灣(黑色的礦物沙)、核電廠。附近是遠近馳名的海鮮一條街(都伏鎮海鮮街)。海鮮新鮮便宜抵吃!
8.0)台城鎮美食及酒吧(非常多而且各有特色價錢便宜),台城鎮大小餐館多不勝數並且遠近馳名。非常有特色。飯飽後到酒吧與朋友舉杯暢飲也是人生樂事!
㈧ 廣東省台山市怎麼樣,哪位朋友知道給我簡單介紹一下。
我是台山的~
台山市第一中學是台山市最好的高等中學,中考錄取的分數線最高,升學率也最高。其次是台山市華僑中學。其他的中學都差不多。其中台師高級中學、台山市培英中學有一部分是中專,並不是全部都是普通高中。其工資我也不是很清楚,第一中學的可能有2、3千吧,剛開始做的話可能1、2千。因為台山只是小城鎮,收入不能和廣州等廣東的發達城市相比。不過物價相對也較低,交通費也不貴。
上次有人在知道問過差不多的問題,我也答了,復制一下,你看看吧。
如果說經濟在江門地區不是太好,可能就是比恩平好一點,但是由於華僑多,有大量的外匯來源,所以台山應該可以說是一個消費型的城市,娛樂場所特別是夜總會近年來比較旺。
台山近年來交通越來越擁擠,是因為汽車的數量增多和道路規劃的不合理。台山的領導貌似都不是很關心這些東西,所以台山市區的規劃比較差,特別下雨天主幹道會很塞車。
生活環境還算可以吧,由於是小城鎮,所以出行還是比較方便的,在市區去哪裡都不會太遠。除公交車外還有計程車和摩托車等付費的交通工具。自行車也很流行。
如果當老師的話。。。這幾年台山的老師的工資情況有改善,聽說我以前的班主任在台山一中教書的,現在都有2、3千的。華僑中學在台山是僅次於台山一中的高等中學。不過台山這幾年的高考成績都不好,一中前幾年又擴招了,所以華僑中學學生的素質可能不是太高。如果是熱血老師,那可能就比較吃力了。。。
不過不是本地人的老師很多都是剛畢業在台山干幾年,有點經驗就跳槽到南海番禺之類的地方當老師了,因為那些地方待遇比較好,特別是那些貴族學校。台山一中前幾年老師流失就非常嚴重,所以台山的中學師資欠佳,而且一直被家長指責。
希望可以幫到你。
㈨ 廣東省台山市上下川島有一個海,誰知道叫什麼,具體資料詳細點~
你是說廣東江門台山廣海鎮嗎?
你如果去上下川島,必須經過台山廣海鎮,然後才到上下川島高速口下。
廣 海 概 況
廣海鎮地處台山市東南端,靠山近海,為台山市沿海要地。北面與端芬鎮相連,東北面與斗山鎮相接,西部與海宴毗鄰,東面與赤溪鎮接壤,南鄰南海,與上、下川島隔海相望。全鎮總面積132.58平方公里。廣城苑新城區是廣海鎮政府所在地。全鎮轄9個村(居)委會122條自然村,總人口44695人。有旅外華僑、港澳台同胞4萬多人,是著名僑鄉。歷史上廣海鎮是有名的古城,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之一,也是台山市最旺、最發達的商埠和漁港。2004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8.35億元,農村人平收入4292元,2003年、2004年財政收入都超千萬元。
廣海鎮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發達,是台山交通要沖。有15公裏海岸線,水路距香港96海里,距澳門52海里,可由廣海港及南灣漁港碼頭通達世界各國和地區。陸路距台城38.5公里,村道水泥路四通八達,汽車可達江門、廣州和佛開高速公路,廣東西部沿海高速公路從鎮內經過,出、入口在廣海新城外商投資示範區內,汽車可直達湛江或珠海。鎮內基礎設施完善,有11萬伏的變電站,電力供應充足。普及了程式控制電話,建立了行動電話通訊網路。鎮內有1個可蓄水850萬立方米的康洞水庫,還建有幾個蓄水量共200多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自來水管網覆蓋全鎮。
廣海鎮自然條件好,物產豐饒,氣象萬千。有耕地面積23770畝,其中水田20934畝,旱地2836畝,山坡地和圍田較多,海域遼闊,沿海沙灘線達9.05公里,擁有可開發灘塗30000多畝,灘塗面積大,海洋資源豐富,向海洋發展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近10多年來,全鎮加快農業結構調整,大面積開挖魚塘、開發灘塗、養殖優質魚和種植優質水果、蔬菜,現全鎮共有淡水養殖面積4000畝、咸圍養殖5000畝、苗圃(花木)基地2000畝,水果3000畝、蔬菜1000畝,蔬菜特產「廣海芥蘭」揚名四海。擁有深海作業漁船400多艘,噸位13000多噸,2004年全鎮海洋捕撈總產量41472噸,海洋捕撈總產值18719萬元。廣海南灣港是廣東省五大漁港之一,港內有經廣東省計委批准立項興建的台山市水產品中心批發市場,水產品銷售至全國各地。與漁業配套的服務業不斷拓展,鋼絲製造項目被中央水產總局定為重點生產廠,鎮內有船廠、冰廠、冷藏保鮮、織網、供油、水產品貿易等眾多企業和高標準的咸魚加工區,廣海成為台山水產品的集散地,「廣海咸魚」名揚海內外。全鎮氣候條件好,年均降雨量2200毫米,最高氣溫36℃,最低氣溫7℃,適宜農作物生長。2004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66億元,糧食總產量1032噸。
廣海鎮確立工業強鎮的思想,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採取各種優惠的措施,改善投資環境,努力提高服務質量,做好招商引資工作,吸引了大批客商前來投資,興辦了總投入4億多港元、廠區總面積達480畝(30萬平方米)現代化設備的華一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及總投入1500萬美元、廠區面積225畝(17萬平方米)的華美五金製品有限公司頗具規模的工企業和江榮石材廠、光永電子元件廠等。全鎮現有服裝、制衣、洗染、建材、電子、石材、供氣、冷凍、建築等行業的大小工商企業900多家。開發了新城外商投資示範區和由國家環保總局華南環境科學研究所作出總環評(屬三類功能區)並經省環保總局批准可辦製革業的被江門市人民政府定點為江門市製革行業統一規劃統一定點的大沙環保工業園區,吸納了8家外資企業前來投資興業,合同總額6870萬美元。華美五金製品有限公司增資擴產,於2005年上半年投入500萬美元。2004年全鎮工業總產值5.68億元。
目前,大沙環保工業區第一期的1400畝已完成開發和招商,第二期開發的3500畝正在進行填土和招商。第三期計劃於2008年在本區公路北開發1500畝作皮革下游企業用地。投資200萬美元的廣城皮業有限公司和投資1200萬美元的中惠皮業有限公司正在試產中。廣揚皮業有限公司正在進行廠房建設。污水處理廠第一期工程投資1000萬元,日處理污水量4000噸,現正在進行最後的管道和相關設施安裝,即將投入使用,為區內廠商提供二級污水處理服務。
內源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2005年上半年注冊內資總額1680萬元,其中注冊個體戶9戶,分別為中英百貨商場,廣客隆百貨商場,洪記、廣輝、華記、廣興、棠記、啟祥、濟記水產品加工場,注冊資金840.5萬元;繼早年利用內資建成集水產品交易、冷凍、干貨、冰鮮、加工、商住樓、文娛於一體的水產品交易中心和日照水產品加工有限公司及注冊投入內資分別為200萬元、100萬元的森美製革有限公司、森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落戶大沙環保工業區後,2005年又落實分別投資420萬元的廣聯供水有限公司和大沙物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兩家內資企業落戶大沙環保工業區。發揮水產品資源優勢,打造水產品牌,興建高標准、無害化水產品加工區,已建成投入使用的咸魚加工場有7家,正在動工的有6家。
廣海鎮重視抓好精神文明建設,扎扎實實開展各種創建精神文明的活動,發動華僑港澳台同胞捐資大辦公益事業,發展醫療衛生和教育事業。投入大筆資金凈化、美化、綠化城區,大搞村場硬底化建設,使廣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實現了全鎮人口飲上衛生自來水和一村一公廁目標。目前,鎮內有廣東省文明村1條,江門市標兵文明村3條,完中1所,初級中學3所,小學13所(其中廣海鎮中心小學是江門市一級學校),幼兒園2所,一級甲等醫院1所,門診部4間。有海洋大廈、廣海賓館、海中玉酒店等,食、住、娛樂、健身等設施齊備。
廣海鎮有眾多名勝古跡,如海永無波、余氏石室、烽火台、皇帝牌、烈女墳、李斬指、天後廟、靈湖古寺及歷史悠久的南灣漁港等。近年來開發了海龍灣旅遊區和營造了石窟口詩林景點等,吸引了大批中外人士前來旅遊觀光。
㈩ 台山市台城303在台城那裡
商業城方向。
台山市台城303在台城商業城方向。這個店鋪已經關門了,改為回了線上服務,台答山市區分為五個區,分別為寧城區、平康區、僑興區、凌雲區及沙崗湖區。
寧城區為台城的舊城區,東至陳宜禧路,南至河濱東路,西至平湖路,北至石花北路;平康區,為台城新東區,陳宜禧路以東的區域,原來的台城303在車站商業城方向。
(10)台山城鄉規劃局擴展閱讀:
台山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在台城,在這里可以看到非常多中西合璧的騎樓洋樓建築,是嶺南地區騎樓建築最為密集的地區。在1924年~1929年間,台城掀起了第一次大規模近代化建設高潮。
300多幢騎樓商鋪經統一規劃後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形成了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築風貌。這樣的建築格局,得益於台山華僑從國外源源不斷寄回的豐厚僑匯,以及新寧鐵路強大的運輸力量。
除此之外騎樓是樓房與樓房之間,跨人行道而建,在馬路邊相互連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長廊,這就是近代典型的商業建築,騎樓一般分樓頂、樓身、騎樓底三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