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工傷事故找建設局有用嗎
親、工傷事故、找建設局是無用的、若想追責、可找安全局、若想賠償、可先去勞動仲裁、然後、去法院起訴!
㈡ 城鎮煤氣供應公司的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應急預案應該在哪個部門備案是區安監局還是住建局
應該是在安監局,是不是需要在住建局備案,要看當地的要求了。
㈢ 我是城建局下屬企業的一名合同工,我出了交通事故,請問,會不會影響到我的工作還有請問司法解釋在哪裡
不影響工作,
《勞動合同法》
第四十二條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版位不得依照本法第權四十條、第四十一條的規定解除勞動合同:
(一)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二)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四)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五)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六)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三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㈣ 2004年蘇州吳江有什麼大的事件
一、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積極探索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辦法,農村基本養老保險覆蓋率達到45%以上;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鎮覆蓋率100%,行政村覆蓋率100%,人口覆蓋率95%以上;大幅提高農村合作醫療保險金標准;進一步完善特困人群醫療救助機制。責任單位:市勞動和社保局、衛生局、市委農辦。
二、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建設吳江市預防保健中心(疾病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婦保所和傳染病房),完善預防保健的三級網路。責任單位:市衛生局、建設局。
三、推進城鄉統籌就業。搞好勞動力中介機構建設;加大就業與再就業培訓工作力度,全年完成就業培訓1萬人,新增就業崗位4萬個,積極安置本地勞動力就業。責任單位:市勞動和社保局。
四、建設「綠色吳江」。大力推進全市綠化景點建設,松陵城區新增公共綠地900畝,建成垂虹景區;完成農村綠化面積1.2萬畝;加快「綠色通道」建設。責任單位:市城管局、農林局,吳江經濟開發區。
五、提高城鄉水環境質量。擴建松陵城區污水處理廠,增加1.5萬噸/日污水處理能力,建設盛澤鎮、桃源鎮、平望鎮、蘆墟鎮和黎里鎮污水處理廠;建設沿太湖各鎮污水處理廠;加強市區內外河道水體的循環,啟動西塘河整治工程,進一步改善水環境質量。責任單位:市建設局、環保局、水利局,盛澤鎮、桃源鎮、平望鎮、蘆墟鎮、黎里鎮。
六、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建設市區10條道路的路網延伸工程和市區部分路段、商業街的亮化工程;繼續抓好動遷房建設,市區拆除舊房、遷出工廠20萬平方米,加快定銷商品房的建設進程,新開工定銷房不少於20萬平方米;建設市體育訓練館和南郵吳江高等職業技術學院二期工程;松陵城區基本實現天然氣供氣,用戶達到6000戶。責任單位:市建設局、城投公司,體育局。
七、實施公交優先戰略。新增更新城鄉公交車50輛,新建一批公交場站設施,進行中巴車線路的公交化改造,提高城鄉公交線路的延伸覆蓋率;建成300個公共停車泊位;適度進行城市計程車擴容。責任單位:市交通局、建設局。
八、實施食品葯品放心工程。建立健全食品質量安全檢測體系,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准入制度,加大「菜籃子」和葯品市場的監督檢查力度。責任單位:市質監局、葯監局、農林局、衛生局。
九、建設無公害水產品基地。完善市水產品質量檢測站功能;有效實施好品牌戰略,新增省級乃至全國名牌產品1-2隻,爭取申報認證2隻綠色食品,搞好省無公害水產品產地認定整體推進試點市建設。責任單位:市水產局。
十、建立突發事件應急保障系統。提高對突發事故和各種災害的應急處理能力,完善市應急救援和指揮通信系統以及全市范圍內的110、119、120應急聯動體系,新增消防雲梯車1輛、救護車3輛;建設「平安吳江」。責任單位:市公安局、衛生局、消防大隊。
㈤ 工程未報建,出了事故,建設局有責任嗎
未頒發施工許可證,就開工。如工程建設了一段時間了,建設局存在監管不及時或不到位的責任
㈥ 坍塌事故應急救援演練正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第86條規定和《淮北市特大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為及時、有效地開展我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事故損失,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救援工作原則
淮北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應急救援是指在發生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時,能迅速有效地組織施救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防止事故擴大。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應急預案工作應緊持以下原則:
(一)統一指揮、分工負責、相互配合、快速高效;
(二)以事故發生單位為主組織自救;
(三)事故發生單位承擔施救費用;
(四)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必須支持、配合事故救援工作,並提供事故施救所需的一切便利條件。
二、應急救援工作的組織領導
(一)市建委成立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應急施救領導小組,統一組織指揮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
1、領導小組組成人員
組 長:曹 劍
副組長:徐欽連
成 員:張 林 黃昌傑 應立偉 胡 奎 任衛東
2、領導小組主要職責
統一協調建設系統各部門應急施救突發性建築物坍塌事故;組織制訂並實施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應急救援計劃;統一調配施救的人員、物資、器材;適時批准進入和終止緊急狀態;必要時,請求市安委會聯系有關單位參與應急救援工作;組織落實市政府及其安全生產委員會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領導小組下設綜合組、工程技術組、施救組、安全保衛組、善後組和辦公室。
1、綜合組
(1)組成人員
組 長:張 林
副組長:王廣珠
成 員: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分管安全副局長、建設行業各單位辦公室主任
(2)主要職責
負責組織制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的應急救援計劃和保障方案;負責事故應急處理的綜合協調工作;負責調配建設行業各單位施救的人員、物資、器材;負責宣傳、信息傳遞,聯絡消防、公安等有關部門支持;負責向事故調查組提供事故有關情況、資料和事故調查必須的物品;負責起草災害急救援工作報告。
2、工程技術組
(1)組成人員
組 長:黃昌傑
副組長:張道華
成 員: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行業分管技術領導主要職責
(2)主要職責
迅速查明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性質、類別、影響范圍等基本情況,制定搶救與救援方案,報領導小組審定後實施;承辦領導小組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3、施救組
(1)組成人員
組 長:應立偉
副組長:葛雲露
成 員: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行業各單位分管領導
(2)主要職責
具體制訂並實施防止事故擴大的安全防範措施;統一指揮現場施救隊伍;迅速組建搶險救災、傷員救治及轉送行動;承辦領導小組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3)施救組下設「建築物坍塌應急救援搶險隊」,搶險隊組
成人員名單及搶救設備器材表附後(見附表一、二)。
4、安全保衛組
(1)組成人員
組 長:胡 奎
副組長:李沛鴻
成 員: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行業分管後勤領導
(2)主要職責
組織協調公安、消防和建設系統安全保衛人員對現場進行保護,維護災害發生區域治安、交通秩序;指揮疏散災害影響區域的人員;負責阻止未經批準的現場拍攝、采訪等;承辦領導小組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5、善後組
(1)組成人員
組 長:任衛東
副組長:呂家琴
成 員: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行業工會主席
(2)主要職責
負責事故中遇難人員的遺體、遺物處置;負責處理事故傷亡人員的撫恤、安置;負責事故傷亡人員親屬的安撫接待;承辦領導小組負責人交辦的其他工作。
三、應急准備
(一)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系統各單位應當結合實際制定本部門、本單位建築物坍塌等事故應急救援預案,明確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職責,必須包括以下內容:
1、應急救援工作基本任務、應急防範重點區域和單位;
2、應急救援組織領導機構、應急隊伍及其職責;
3、應急救援的准備和快速反應的詳細方案;
4、應急救援現場處置和善後工作具體實施計劃;
5、應急設施、設備、器材和其他物資保障;
6、事故應急救援工作請示報告制度。
(二)縣建委、三區建設局、建設系統各單位應當加強全體職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全體職工防範特大安全事故的應急能力。
(三)制定建築物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的建設系統各單位應當定期組織應急救援演練,保障應急能力。
四、應急處理
(一)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發生後,事故發生單位應迅速採取措施,封閉並保護現場,搶救受傷人員和物資,疏散事故危險區域人員,控制事態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二)各部門接到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報告後,其主要負責人、分管負責人應立即趕赴事故現場,迅速組織救援工作。同時,根據事故特點和處理程序,緊急協調指揮有關部門、單位人員迅速趕到事故現場。
(三)必要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安全事故應急施救領導小組建議市人民政府對事故發生地局部採取緊急狀態,對事故現場及周邊劃定警戒區域,實行交通、治安管制,責令受到嚴重威脅的生產經營單位立即停止生產經營活動,並撤離、疏散人員。
(四)應急救援工作應制定嚴格的安全技術措施,周密組織,嚴防事故損失擴大。
(五)參加現場救援處置的人員必須嚴格按照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未經領導小組負責人批准,不得擅自改變計劃。
五、預案啟動
當發生建築物坍塌事故時,經市建設系統建築物坍塌事故應急救援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後,書面通知啟動本應急救援預案。
㈦ 蓋民房出現死亡事故怎樣處理1
私人蓋樓房,目前一般都是農村居民建的農房,城鎮居民都是商品房、不會自己建。農村居民蓋樓房需要如下手續: 一、村委會審核簽字: 1、村民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 2、村委會實地審核並簽字。 二、鄉(鎮)政府審核簽字: 1、建設站實地調查; 2、鄉(鎮)政府主管領導審核簽字。... 私人蓋樓房,目前一般都是農村居民建的農房,城鎮居民都是商品房、不會自己建。農村居民蓋樓房需要如下手續: 一、村委會審核簽字: 1、村民向村委會提出書面申請; 2、村委會實地審核並簽字。 二、鄉(鎮)政府審核簽字: 1、建設站實地調查; 2、鄉(鎮)政府主管領導審核簽字。 三、規劃分局審核、建設站受理: 1、建設站受理並核發《翻建住宅申請表》; 2、繪制規劃紅線圖紙; 3、填寫《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4、建設站辦理完畢報送規劃分局。 四、規劃分局審核受理: 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及紅線圖。 五、建設局審核: 1、審核建房戶建房手續; 2、收取配套費。 六、村民住宅放線: 1、經辦人填寫定驗線、記錄冊並交建房戶及施工單位簽字; 2、按照建築紅線圖,由規劃分局及建設站共同為建房戶放線。 七、建設過程中監督檢查: 1、建設站、規劃分局批後管理監督檢查建築紅線; 2、建設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 八、竣工驗線: 規劃分局驗線並核發《建設工程竣工認可書》。 九、房產局審批: 房產局辦理房產手續。 全部
㈧ 舊房、危房的應急預案怎麼寫
為提高應急救援快速反應能力,及時、有效地處置危房安全事故,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根據《國家總體應急預案》、福建省建設廳《福建省建設系統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莆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加強危房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和莆田市建設局《莆田市建設系統重特大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及省、市政府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危房管理的實際,特製定本預案。
一、應急組織體系與職責
(一)領導機構
莆田市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對全市危房安全事故管理工作進行統一領導。負責修訂完善全市危房安全應急組織體系和應急預案,及時了解掌握全市危房安全事故情況,按規定向市政府和建設廳報告情況。
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由市建設局局長擔任,副組長由市建設局分管副局長擔任,成員由相關單位領導組成。
(二)辦事機構
危房應急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危房應急辦)是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的日常辦事機構,辦公室設在市建設局房管科,主任由房管科科長擔任,成員由市建設局相關單位人員組成。負責協調全市危房安全事故的應急管理工作,組織編制、修訂、完善應急預案。
事故發生後,負責了解事故現場人員傷亡、經濟損失及救援實施等情況,及時向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報告;協調應急救援管理工作。
(三)工作機構
本市建設系統具有處置危房安全事故的職能部門和相關單位,作為應急管理的工作機構,承擔相關類別的應急管理工作。負責制定本系統、本單位的應急預案;在危房安全事故發生時,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管理,誰負責」的原則,各縣(區)政府對本轄區范圍的私有房屋及公共建築物的安全管理工作負總責;市建設局負責對全市危房安全管理工作進行指導和督查。
二、工作機制
(一)預測與預警
建立預測與預警機制。危房應急辦負責預案啟動前信息處理,對收集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判斷,對可能會發生突發事件的信息進行風險分析,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預測;並適時地向相關單位發布預警。
(二)預警發布
危房應急要及時、准確地報告事故的有關情況;並根據事故的管理許可權、危害性和緊急程度,依照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的意見適時發布、調整和解除預警信息。
(三)預案制定和實施
在市政府統一領導下,市建設局負責制定莆田市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對各縣(區)建設局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的制定和實施進行指導;各縣(區)建設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結合本轄區的實際情況,負責建立和完善本轄區危房安全事故應急預案,並負責組織實施工作。
三、應急處置
(一)事故報告
1、報告原則:有關單位應遵循:「迅速、及時、准確」的原則,在第一時間上報危房安全險情和事故情況。
2、報告程序:
(1)危房安全險情或事故發生後,負有報告的責任單位或個人必須以最快的方式立即向事故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
(2)事故所在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事發後或接報後,迅速核實有關情況,並立即報告同級人民政府和上一級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必要時可越級上報。
3、報告內容:
(1)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別、人員傷亡情況;
(2)該危房項目名稱、座落位置、受災面積、結構類型、隱患狀況、鑒定意見、責任單位及責任人、整改措施、整改時限、落實情況;
(3)險情基本情況,事故的簡要經過,緊急搶險救援情況,直接經濟損失等;
(4)原因的初步分析,採取的措施情況;
(5)事故報告單位、簽發人及報告時間。
(二)先期處置
發生危房事故的單位,應根據職責和規定立即啟動單位應急預案,做到該拆除的拆除、該停用的停用、該加固的加固,人員及財產該撤離的撤離,對事故的勢態進行有效的控制,並按「事故報告」的要求,立即上報危房應急辦。
(三)應急響應
在先期處置未能有效控制的情況下,各有關單位應遵循「統一指揮、快速反應、各司其職、協同應對」的原則,共同做好危房安全事故的應急處置工作。
1、各縣(區)接到本轄區范圍內發生危房安全事故報告的,由其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按照當地政府應急指揮命令和應急預案中的職責分工,做好搶險救援工作,及時將有關情況向當地政府和市危房應急辦報告。
2、接到市建設局局屬單位發生危房安全事故報告時,危房應急領導小組接報後20分鍾內趕到現場開展救援指揮工作,由房地產業管理科負責人擔任現場應急總指揮。
3、根據發生危房事故的現場緊急情況,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組長確定請求市政府聯系公安(消防)、衛生、交通、環境等相關部門的支援。
四、善後處理
應急救援終止後,危房應急辦協調相關單位積極穩妥、深入細致地做好善後處置工作。
(一)調查與評估
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負責對事故的起因、性質、影響、責任、經驗教訓和恢復重建等問題進行評估,及時形成事故調查報告上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由危房應急領導小組向市政府和省建設廳匯報。
(二)恢復重建
發生事故的單位應根據受災情況,積極制定重建計劃,上報危房應急辦審核。危房應急辦應及時派員調查,監督落實重建計劃的實施。
(三)責任與獎懲
實行責任追究制和貢獻獎勵表彰制。對遲報、謊報、蟎報和漏報安全事故重要情況或者應急管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職、瀆職行為的,依法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在應急管理工作中做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個人給予獎勵和表彰。
㈨ 建設工地發生了事故,住建局是否有權停工
是的住建局有權停工。
㈩ 工程不備案出事故住建局有責任嗎
有責任、一般情況下、所有基建工程、都必須到城建備案、並必須經其下線批准、方可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