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居民依法自治達標情況

城鄉居民依法自治達標情況

發布時間:2020-12-06 09:48:55

⑴ 你認為德治、法治、自治對於一個國家的治國理政的來說都有何利弊,應當如何解

我認為德治法治自治對於國家治理國家來說都有和利比應,當如何解德治和法治同等重要?

⑵ 為什麼當前要強調"要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主要治理方式,依法治國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經過60多年的不懈努力,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以憲法有關規定為根本、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幹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相比,民族法治建設還存在許多問題,主要表現為:民族區域自治法在部分領域還缺乏配套的、細則性的部門規章、地方自治條例等規范性文件;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糾紛呈現易發、高發趨勢,對用法律保障民族團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區部分群眾法制意識不強,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和問題有不少是由於群眾不懂法或者不守法釀成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要牢固樹立大局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進一步用法治精神引領、用法治思維謀劃、用法治方式實施和推進各項工作,加強和改進立法,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強化監督檢查,增強全民法治觀念,不斷開創民族工作法治化的嶄新局面。

健全配套法規,建立完備的民族法律法規體系。當前,重點是要堅持憲法確立的有關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框架,建立健全與民族區域自治法相配套的具體規定,把法治貫徹到民族工作的每一個領域和環節。積極推動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的規章或規范性文件;推動和幫助民族自治地方制定或修訂自治條例、單行條例以及依照本地實際,對相關法律法規做出變通規定;積極參與有關法律法規涉及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條款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強頂層設計,制定好民族法治體系建設「十三五」規劃。根據形勢發展需要,加快修訂《城市民族工作條例》和《民族鄉行政工作條例》。民族自治地方行政體制改革、少數民族權益保障、清真食品管理、散居和城市地區民族事務治理等需要通過法律進一步規范的,都要確立合適的法律形式。這一過程中,要廣泛徵求各族群眾意見。

堅持嚴格執法,建立高效的民族法治實施體系。從國家層面來說,要堅持依法治國,履行好國家機關法定權利義務,既要在法律框架內保障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又要依法制定和落實加快民族自治地方發展的政策措施。從民族自治地方層面來說,要保證憲法和法律在該地方的遵守和執行,堅持依法治理地方事務,在貫徹國家統一政令的前提下依法行使自治權。各地各部門都要建立健全依法決策機制、重大決策合法性審查機制,積極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法律顧問制度,同時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和正常宗教信仰要予以尊重,依法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執法過程中要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完善執法程序,明確具體操作流程,充分尊重少數民族群眾的感情和心理,積極爭取各族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堅持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法律為准繩,決不搞法外的從寬從嚴,法律規定什麼權益就保障什麼權益,是什麼問題就按什麼問題處理。對於極少數蓄意挑撥民族關系的違法犯罪分子,不論什麼民族、信仰哪種宗教,都要堅決依法打擊。

強化監督檢查,建立嚴密的民族法治監督體系。開展好監督檢查,是確保民族法律法規貫徹落實的重要一環。堅持以問題為導向,抓住各族幹部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不斷擴大監督檢查工作內容和對象的覆蓋面,注重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務求實效。當前,要以執法部門、窗口行業、網路網站為重點,加大對民族法律法規貫徹落實情況的督查力度。不斷加強民族關系監測、預警、評估,發現問題要做到快速反應,立即督查,及時處理,將問題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事態擴大造成不良影響。規范工作程序,創新方式方法,建立各部門各方面協調配合、自查與督查相結合、重在平時抓好平常的長效機制,確保各項法律規定真正落到實處。

完善體制機制,形成有力的民族法治保障體系。法律的權威源自人民的內心擁護和真誠信仰。全民普法是一項長期、基礎性工作,要制定好民族法治宣傳教育發展規劃,廣泛深入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政策和國家民族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幫助各族群眾牢固樹立法制意識,自覺遵守國家法律和有關規定,懂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誰都沒有超越法律的特權。推進覆蓋城鄉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加強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健全司法救助體系,推動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加快邊疆地區、民族地區法治專門隊伍建設,舉辦各類培訓班,提高各族幹部職工依法行政、依規辦事的能力,把法治建設成效作為衡量民族地區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工作實績的重要內容,納入政績考核指標體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能不能依法辦事作為考察幹部的重要內容。發揮民族地區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幹部的法治觀念、法治為民意識,提高辦事能力。加強涉外法律工作,積極參與執法安全國際合作,共同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等犯罪行為。

⑶ 法治與自治的關系

法治就是有調油款的東西,自製是自己用道德來約束自己。

⑷ 高中政治 請問為什麼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有利於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村民自治和區民自治是基層民主的兩種方式,可以保證人民群眾直接行使主權力。但是如果選項說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是錯誤的。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是人大代表。這兩個是重要考點。

⑸ 如何全面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來推進城鄉社區治理

社區是社會的根基,社區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基礎,推動實現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對於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目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黨的十八大明確將社會管理與民生並列為社會建設的重要內容,提出「加快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社會管理體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十八屆三中全會確立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明確提出「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改進社會治理方式」、推進「城鄉社區治理」等改革任務,形成了從國家治理、社會治理到社區治理一體貫通、一脈相承的治理體系,為推進社區治理創新指明了方向。在此背景下,江蘇積極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需求,按照創新社會治理體制的框架指引,加快轉變治理方式,推動社區建設和發展從「政府本位」向「社會本位」轉變,從由政府單一主體向政府、社區居民和社會組織多元主體轉變,從政府管理、控制社會向政府調控、引導、服務和整合社會轉變,逐步構建起政府、社區居民、社會組織多元參與的社區治理模式。
優化政府治理結構,增強政府服務能力。積極推動基層行政管理體制改革,進一步規范鄉鎮(街道)職能,明晰基層政府與自治組織的權責,回收政府行政性事務,為社區「松綁」。南京玄武、秦淮等地推行「街道中心制」和社區公共服務「整體外包」改革,推動大中城市城區街道去「經濟化」,強化其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深化社區去「行政化」改革,聚焦自治和服務。無錫、鎮江等地通過社區「扁平化」、「網格化」服務管理,最大限度整合社區內外的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資源,推動公共資源向社區下沉,強化服務管理責任,切實增強社區綜合服務功能。
推行「政社互動」模式,改進社區治理方式。太倉市自2008年起,率先開展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簡稱「政社互動」)的創新探索,實現了基層政府轉職能、基層自治組織增活力、居民群眾廣受益多方共贏的效果,被專家譽為繼審批制度改革後行政體制改革「第二次革命」,得到中央領導和民政部等有關部委的充分肯定。自去年下半年,我省全面部署和推廣「政社互動」,通過編制《村(居)民委員會依法履行職責事項》和《村(居)民委員會協助政府工作事項》「兩份清單」,明晰責任主體和權責邊界,變「上下級關系」為「平等對話關系」;鄉鎮(街道)與村(居)民委員會協商簽訂「協議書」,實行「契約化」管理,變「行政命令」為「依法協助」;改進考核方式,變「單向考核」為「雙向評估」。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已有337個鄉鎮推行了「政社互動」,占總數的26.6%。
建立「三社聯動」機制,創新服務管理模式。以社區為平台,社會組織為載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為支撐,建立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三社聯動」機制。南京玄武區、建鄴區、鼓樓區等通過「三社聯動」機制建設,增強社會組織承接功能,促進專職社工活力釋放,形成公益創投、購買專業服務的典型經驗。無錫崇安區通過「夯實平台、提升品質、強化參與、放大效應」,構建「四聯治理」工作體系。南通崇川區將公益創投理念應用於社區服務領域,積極探索政府購買、社會資助等資金來源渠道,賦予「三社聯動」新的內涵。
推動社區減負增效,完善社區服務體系。通過推動社區減負增效,完善社區服務體系,不斷加強社區治理主體之間的平等合作與協商,為社區治理與和諧善治奠定基礎,讓基層政府回歸公共服務本份、自治組織回歸自治管理本位、居民群眾回歸自我服務本元。省級出台政策性文件,規范社區考核評比,從行政層面為社區減負、「松綁」。省財政從2011年起每年預算1億元社區建設專項資金,採取「以獎代補」引導方式,推動和實施城鄉社區「兩大平台」建設,為促進社區「減負增效」創設載體。南京市出台社區減負七項規定,取消25項工作任務,48類評比,42個機構,72項台賬,整合20條社區網路,增加自治服務、便民服務,改進考核方式,較好解決了社區負擔重的問題,為全省乃至全國提供了鮮活經驗。
發展基層協商民主,推進社區民主自治。強化以黨的領導為核心,開展形式多樣的基層民主協商,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最大限度激發自治活力,推動實現從「為民做主」到「讓民做主」,由「社區管治」到「社區善治」的轉變。太倉、邳州、連雲港、泰州、江陰等地積極探索,形成了「政社互動」、村級「四權」建設、「三會村治」、「直評村官」、「以民主促民生」等基層協商民主的有效形式,促進了基層和諧穩定。
近年來,我省各地以改革創新為著力點,積極培育社區治理主體、創新社區治理方式、明晰社區治理目標、豐富社區治理內容,不斷提高社區治理成效,推動社區治理不斷向深度和廣度發展。但是,對照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新形勢下城鄉社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的要求,我省社區治理的發展還不平衡,比如在社區經費保障問題上,《意見》明確要求,將社區建設「五項資金」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但不少地方還沒有完全落實。社區人員待遇較低、工作經費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區工作人員工作的積極性和社區建設工作的深入推進。在社區服務設施建設上,《意見》明確了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三級社區服務中心的建設標准和提供方式,但目前一些地方仍有一定數量的城鄉社區「硬體」不達標,甚至還有少數空白點。在社區准入上,《意見》要求大力壓縮針對社區的各種會議、台賬、材料、報表,規范面向社區的各類檢查評比和創建達標活動,但落實效果不是很好,社區負擔依然很重。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省社區治理必須邁出新的步伐。一是深入開展社區創建,不斷提高村(居)務公開民主管理水平。以「創建考核」為抓手積極推進社區治理創新,深入開展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和省級和諧社區建設示範單位創建活動。二是全面推行「政社互動」,積極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方式。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行「政社互動」的總體部署和安排,全面推進「政社互動」工作。釐清行政事務和社區自治事務,明晰「行政權力」與「自治權利」界限,促進政府行政管理與基層群眾自治管理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推動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力爭到今年底,蘇南50%、蘇中30%、蘇北20%的縣(市、區)實行「政社互動」模式,至2017年全省實現全覆蓋。三是加快實現社區減負增能,大力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效能。按照「能刪則刪、能調則調、能並則並、能壓則壓」的原則,大力壓縮影響社區工作、增加社區負擔的各種會議、台賬、材料、報表,進一步規范面向社區的各類檢查評比和創建達標活動,嚴格社區工作準入,讓社區工作者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服務居民、搞好自治,切實提高基層社會管理服務效能。積極推廣南京市社區減負經驗和模式,省級層面出台社區減負相關文件。同時,加快社區信息化平台建設,運用現代化手段,真正提升社區服務功能,減輕社區負擔。四是深化拓展「四個民主」,穩步推進基層民主法治建設。提升村(居)委會成員能力素質,完善基層協商民主機制。建立健全「三社聯動」機制,努力提升基層社區的專業化服務水平。按照「政府扶持、社會運營、專業發展、項目合作」的原則,建立健全「三社聯動」機制,大力培育發展貼近城鄉社區居民需求的公益慈善、文體娛樂和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引導社會組織有效承接政府及相關部門面向社區的公共服務事項。今年,省民政廳將制定出台促進「三社聯動」機制建設的扶持政策,加強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稅收減免、政策支持等有效途徑,為推動社區、社會組織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持續健康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條件和制度環境。

⑹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哪一機關不享有自治條例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根據我國《憲法》規定,下列哪一機內關不容享有自治條例、單行條例制定權( A)
A.自治區人大常委會
B.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
C.自治州人民代表大會
D.自治縣人民代表大會
根據我國《憲法》第一百一十六條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民族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自治區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自治州、自治縣的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省或者自治區的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准後生效,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⑺ 法治與自治的關系

這個是有一定的關系,但是也有一定的差異的,所以還是有點區別的

閱讀全文

與城鄉居民依法自治達標情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