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樂山有多少個縣區
樂山共計有10個縣區。
樂山市總共管轄4個區包含市中區、五通橋、沙灣、金口河、高新區、含有犍為、井研、夾江、沐川4個縣、以及2個彝族自治縣峨邊、馬邊。
(1)火炬開發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擴展閱讀:
樂山市建設局:
負責制定城市規劃、村鎮規劃、城市建設、工程建設、村鎮建設、建築業、房地產業、房政管理、市政公用事業、廣告業、城鎮監察與管理、勘測設計咨詢業、裝飾裝修業、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發展戰略、產業政策、改革方案的中長期規劃並組織實施等與城市建設規劃相關的事宜。
『貳』 中山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領導分工
陸德華:局長、黨委書記,主持局全面工作;掛片聯系:小欖鎮、古鎮鎮。崔振南:調研員,協助局長開展局的全面工作。楊紹祺:黨委委員、調研員,分管建築業管理科、房屋安全鑒定所、燃氣管理辦公室工作;掛片聯系:三鄉鎮、坦洲鎮、神灣鎮、板芙鎮以及聯系建築業協會、燃氣協會。甄紅玫:副局長、黨委委員,分管辦公室、維虧悉穩、信訪、窗口、綜合法規科、招標投標管理辦公室、建設工程交易中心、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中山分站工作;掛片聯系:火炬區、南朗鎮。鄭加榮:副局長、黨委委員,分管財審科、安全管理科、建設工程安全監督站、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含檢測中心)、散裝水泥管理站工作;掛片聯系:東區、石岐區、五桂山。馮國強:副局長、黨委委員,分管城市建設科、市政工程建設中心、市政排水事務中心、市綠道網建設管理辦公室、中心城區雨污分流指揮部辦公室工作;掛片聯系:西區、南區、沙溪鎮、大涌鎮。陳暉東:副局冊春長、黨委委員,分管城市管理科、市政維護管理處、園林管理處、環境衛生管理處、垃圾處理項目籌建辦公室工作;掛片聯系:東鳳鎮、南頭鎮以及聯系市政協會、風景州空耐園林協會。羅國選:總工程師、黨委委員,分管設計科技科、村鎮建設科、地震辦、地震檢測站;掛片聯系:黃圃鎮、三角鎮、民眾鎮以及聯系勘察協會、供水協會。羅綺冬:住房保障辦主任(正處)、黨委委員,分管住房發展與房地產開發市場監督科、住房保障辦公室、房屋管理辦公室、房屋租賃管理所、住房保障中心工作;掛片聯系:橫欄鎮、東升鎮以及聯系房地產協會。林德志:黨委專職副書記,分管人事、老乾、黨務、紀檢監察、扶貧、工、青、婦工作;掛片聯系:港口鎮、阜沙鎮。吳賽玉:人事科科長、黨委委員,負責人事科工作。何志鋒:辦公室主任、黨委委員,負責辦公室工作。
『叄』 中山市規劃局副局長區雄
中山市城鄉規劃局
姓名:何俊文
職位: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工:主持全面工作,分管辦公室(財務科)、人事科、監督科、市政科、規劃科、小欖分局、古鎮分局、東升分局、橫欄分局、歷史文化建築保護管理中心。
姓名:蔡楚偉
職位: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工:分管法制科、村鎮科、火炬開發區分局、三鄉分局、坦洲分局、神灣分局、板芙分局、南朗分局、民眾分局、三角分局、火炬開發區臨海工業園規劃管理所。
姓名:衛疆
職位:副局長、黨組成員
分工:分管直屬分局、沙溪分局、港口分局、大涌分局、黃圃分局、東鳳分局、阜沙分局、南頭分局。
姓名:翁計傳
職位:副局長
分工:分管技術科、綜合科、城鄉規劃編研指導中心(規委辦)、市城建檔案館、市規劃設計院,負責局技術審查小組和信息化建設工作。
『肆』 武漢江夏經濟開發區的發展的思路
1、探索出了一整套符合實際的招商思路
13年的開放引進工作實踐使我們深刻體會到:准確把握形勢,堅持從實際出發並根據客觀情況的變化,理順工作思路,確定好工作目標,是搞好開發區各項工作的前提。根據江夏區委、區政府「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把江夏經濟開發區建成江夏經濟增長亮點」的要求,我們在招商定位上瞄準武漢市內的大專院校、大型企業,引進了一批科技型、規模型、效益型項目。在招商的方式上既注重用優美的環境吸引外商,又採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廣結天下朋友進行招商。近幾年來我們緊緊抓住中國光谷建設機遇,發揮其科技、智力優勢,優化自己的產業結構,加快開發區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抓住醫葯科技產業園建設的有利條件,更加註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在項目結構、質量、效益上下功夫。對項目質量從規模、科技含量、效益上實行嚴格控制,對投資規模未超過5000萬元、不是科技型的朝陽企業、無稅收的項目拒絕引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於招商方式方法既穩妥可行,又具時代特點,使開發區的招商工作在近幾年中,形成了一整套的招商工作機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既抓住了「一輪明月」,又摘下了「滿天星斗」。
2、完善了開發區的產業功能布局
堅持項目興區、項目立區不動搖,確立並堅持了「四並舉四為主」的原則:即大小並舉,以中小為主,爭取大項目;內外並舉,以內資為主,爭取外資;多成份並舉,以民營為主;一、二、三產業並舉,以高科技工業項目為主。13年來在引進的171個項目中,工業項目125家,占引進項目的73%,在工業項目中,年收入5000萬元以上項目23家,占工業項目的18%,年經營收入500萬元以上的項目18家,占工業項目的14%;學校旅遊、房地產業23家,占引進項目的14%,其它產業佔11%。已基本形成五大產業版塊:一是光電子、通信產業。以華工科技產業園、精倫電子、嘉銘激光、天華光電、訊泰通信等為代表。二是生物醫葯產業。主要有武漢醫葯科技產業園(健民集團、中聯葯業、長聯生化、久安葯業、烯王生物、國灸科技)、普生制葯、沃爾葯業、三利生物和亞太醫葯網信息園等。三是電力、環保產業。以凱迪電力股份公司、武漢博大電氣集團、方元環境工程、宇虹環保儀器、通源電氣結構等為代表。四是建材化工、食品行業。有葛洲壩水泥、台灣斯米克集團、湖北省構件總廠、現代化工、小蜜蜂食品等。五是旅遊、房地產及文教產業。並已建成了幾個專業特色園區、培植了一批骨幹企業。在最近兩年,我們重點引進生物醫葯、光電子、製造業和文化產業項目。如新建設的湯遜湖民營工業園、三角島工業園和陽光工業園的製造業版塊、知音文化產業園和即將建設的湖北省出版總社的文化產業園等。
3、打造並形成了「江夏」品牌
投資環境是開發區文明和發展的標志,把優越的山水資源與配套齊全的基礎設施和完善的投資服務環境有機結合在一起,是吸引客商,招來鳳凰的最佳品牌。為此,我們在軟硬兩個環境上下力氣,做到了兩手抓。一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自1993年以來,我們投資2億元,建起了日供水2萬噸的廟山自來水廠和一座6.3萬千伏安的鄭橋變電站;開通了萬門程式控制電話通訊系統;建成了連接武漢城區的5公里長寬24米的兩湖大道;完成了火炬路、華超路、華泰路、南湖路、郵政路、陽光一路、陽光二路等支幹道路網建設,完成了醫葯園中心花園及湖堤、清水平台、燈飾等形象工程建設,企業廣告長廊、江夏大道、兩湖大道綠化帶、高壓線路、光纖線路入地、長江自來水連接等工程改造。開發區堅持以高標准,嚴要求來規劃江夏新區,請省、市規劃設計部門反復論證,嚴格按規劃實施。近幾年,我們環境創新的力度更大,下重力打造了一批新設施、新環境、新亮點。新修了全長5.7公里、寬100米的陽光大道及其配套工程,順利完成了江夏大道華一至大宇公司段的擴寬、黑色化工程;新建了污水提升泵站及管道配套,完成了湯遜湖工業園、三角島工業園供水、供電和三條110KAV園區項目供電專線建設工程。三年來總投資達15000萬元,加上企業自己的配套工程,開發區在基礎設施的投入累計達10億元。二是抓軟環境的治理。我們在區縣級開發區中率先實行封閉式管理體制,形成了「兩尊門神」和「兩條隔離帶」的服務體系,在理順地材市場問題上,成立了地材管理辦公室,健全了地材管理制度,規范了開發區的地材市場,既維護了客商的利益,也兼顧了當地農民的利益。在企業的收費上,實行統一收費制度,收費項目由30餘項減少到9項,與此同時,收費標准也大大降低,受到了開發商和企業主的由衷歡迎。三是良好的投資環境,有力的提升了廟山開發區的知名度。如華工工業園、精倫電子、武漢醫葯科技園、博大科技園、正大集團、知音文化產業園、凱迪電力、國測高科、亞太醫葯網信息園、健民葯業集團、中聯葯業、水藍郡、玉龍島花園等項目的建成,促使江夏這一品牌的形成。
4、理順關系實現了開發區全面發展
江夏經濟開發區獨特的地理位置,使之與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形成了不可分割的特殊關系;開發區原掛靠東湖開發區,是國家級高新區東湖開發區的政策區,區域規劃的一致性、招商工作的競爭性、進園企業的滲透性,都充分體現了這個特殊關系。因此,正確處理好與東湖開發區的關系就成為江夏經濟開發區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為此,我們主要圍繞三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全力做好與東湖開發區的協調服務工作;二是利用「掛靠」優勢和自身特點,開展良性競爭。在江夏經濟開發區落戶的企業中,有些是原在東湖開發區注冊而在江夏尋求擴展的企業,如博大電氣公司等;一些是在「兩區」的選擇中「相中」江夏經濟開發區的企業,如武漢電力儀表廠、中聯制葯廠等;還有一些企業是通過東湖開發區「孵化」,被江夏經濟開發區招引過來的,如凱迪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嘉銘激光等。三是根據東湖科技城的總體規劃,努力引進大學科技產業,全方位接受大區的輻射功能,通過服務大區,帶動小區。「依託、服務、競爭、發展」使江夏經濟開發區在與周邊國家級、省級開發區競爭的夾縫中一天天壯大起來。在背靠武漢大都市,依託東湖開發區的強大輻射力的同時,江夏經濟開發區始終按江夏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結合自身的區位、交通、環境、政策優勢,積極培育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產業集群,並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走城鄉結合、可持續發展的路子。一是處理好發展與土地市場整頓的關系,不能因為土地市場整頓而放慢發展。注重把開發建設與保護土地資源相結合,嚴格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建設規劃要求,先規劃後實施,在項目引進時就嚴格按項目規模確定用地面積,盡可能的統籌規劃,確定用地功能,合理利用土地資源,保證開發一片、建好一片。二是處理好發展與自然環境的關系,嚴格控制有污染的項目,嚴格控制炸山填湖,保護好自然環境。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處理好經濟建設、人口增長與資源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加強對湯遜湖、梅南山等自然資源的水邊、湖邊、山體的保護,控制違規建設項目,杜絕引進有污染的項目,盡可能的達到顯山露水,近幾年園林綠化、植樹造林使開發區綠化覆蓋率不但沒有減少,還有增加的趨勢。三是處理好發展與土地利用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讓有限的土地發揮最大的效益。以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生態保護型社會的發展目標,將散亂的村灣規劃建成新型農民社區,將節約的宅基地用於城區公用服務配套建設,有力的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實現了農村變城市、農民變居民,以城帶鄉、以工促農、城鄉互動、協調發展。四是處理好發展與農民安置的關系,土地開發後,農民的出路要認真考慮(就業、養老保險)。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把人民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讓開發區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群眾。我們努力解決經濟建設與農民出路的矛盾問題,著眼開拓發展,確保農村穩定。在開發建設前嚴格按國家政策規定,將農民土地補償費按標准、及時足額補償到位。讓農民在開發中得到實惠,管委會撥出專款,派出專人為「五村」農民建別墅式新村,總投資達一億多元,為了保護失地農民的利益,開發區管委會對失地農民實行「八個一」管理,在保證農民一棟房子、一個門面、一戶一個就業、一戶一個股本的同時:一是鼓勵農民轉換角色進入三產業;二是留出一片土地、投入一些資金扶持村辦企業;三是組織就業培訓,安置部分勞動力進入引進企業就業。妥善處理好農民群眾根本利益和具體利益、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五是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的關系。這些年我們就是在不斷解決問題中求發展,在不斷探索中求前進,充分認識到發展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隨著問題的解決,我們又邁上了新的發展征程。
5、實現了管委會各項工作規范化
開發區的發展與「開發區人」密切相關,與開發區實行的體制緊密相連。近幾年來,為了適應新形勢、新要求,我們初步建立了三個機制;一是以項目為中心,建設機關內部運作體制。管委會把引進項目分為招商洽談等四個環節,分別設立招商處、建設處、農工處、企發處、每個處承擔其中的一個職能,環環相扣,全過程服務,充分體現「小政府、大社會」的特點;二是落實了部門獨立審批、辦證權,大大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建立了運作規范的土地出讓金收支體制。開發區管委會嚴格按國家規定,土地出讓金全部進財政土地出讓金專庫,嚴格土地出讓金管理,實行「三取消」和「三個一」管理(即取消了多家收入,取消了管委會會計,取消了多頭帳戶,建立廟山財政所一個口子收支,一支筆審批,一個銀行開戶)制度。對農民土地補償費及時兌現,未出現拖欠、挪用、截留等不良現象。日常支出由財政部門監督。與此同時,開發區還十分重視黨的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近兩年來分別出台並實施了《創建模範公務員集體實施方案》、《廟山開發區公民道德綱要實施方案》,使全體黨員、幹部、職工的綜合素質和敬業水平進一步提高。開發區的形象有了新內容,工作運轉有了新特色、新活力。開發區的財政收入一年上一個台階,2000年,開發區財政收入為3680萬元,2001年是4750萬元,增長率為29%,2002年財政收入達8750萬元,與2001年相比,增長率達84%;到2003年財政收入猛增到1.33億元,占當年全區財政收入總量的25%,到2004年開發區財政收入完成1.75億元,占年目標任務的108%,佔全區財政收入的1/4強;固定資產投資額9.45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0%;引進內資6.9億元,占年目標計劃的106%;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15.9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0%;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4.76億元,占年目標任務100%;2005年計劃完成財政收入2.3億元。可見,開發區經濟發展已步入了快車道。
『伍』 如何評價中山的城市規劃有什麼建議嗎
我是外地人在中山工作八年 看不見有什麼突飛猛進的發展 三鄉鎮很多道路水渠非常差勁 一條回舊105國道坑了數答以百計的汽車行人電車 一段一公里的道路可以修三到四年 這效率真的是大學都畢業了 治安管理也不行 頻頻電動車被盜 連我停在樓下的便宜車嘉年華後視鏡殼子都被扳走了 簡直奇葩 相反一進入谷都大道路段簡直天差地別 一進入珠海坦州道路建設就一目瞭然的舒適 外地人也沒有什麼優待政策包括孩子入學 辦理車輛入戶 買房子 不過某部分本地人祖上留下的地產日子簡直神仙一樣了
『陸』 城市裡可以自己買地並建房嗎
城市土地一般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出讓,符合條件的單位或者個人是可以參與拍賣,競拍成功取得土地使用權的,自己蓋房子需要符合城市規劃,並辦理各類建房的審批手續,在手續齊全的情況下可以建房。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
第二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勞動群眾集體所有制。 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權由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
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土地。土地使用權可以依法轉讓。 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
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但是,國家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除外。
(6)火炬開發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擴展閱讀:
城區個人自建房不能超600㎡
廣州日報訊 (記者張翔宇)市城鄉規劃局正對《中山市個人自建住房規劃管理辦法》(試行)(下簡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據該《辦法》規定,城區個人自建房建築面積不超過600平方米,同時高度最高不超12米。
市民或與之存在相關利害關系的單位、組織可到市城鄉規劃局網站查閱,可通過書面形式、電話或郵件方式將意見反饋至市城鄉規劃局。
為規范中山市個人自建住房的規劃管理,推進中山市秀美村莊建設,營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鄉風貌,市城鄉規劃局特製定《中山市個人自建住房規劃管理辦法》(試行)。
根據該《辦法》的規定,個人自建住房是指土地使用權人為個人,土地證或不動產權證用途為住宅或商住(含商業住宅)性質,城區總建築面積不大於600平方米,其餘各鎮總建築面積不大於1000平方米的自建自住用途的建築。
中山市行政區范圍內個人自建住房,適用該《辦法》,其中城區包括東區、西區、南區、石岐區、五桂山辦事處、火炬開發區(含翠亨新區由開發區代管區域)。
在個人自建房中,商住用地的商業比例不得超過總建築面積的15%。同時個人自建房建築高度有限制:城區的住宅最高不超過12米;個人商住樓首層高度不超過5米。
個人自建房建築層數以低層為主,原則上不超過四層,第四層可建梯房及輔助用房,但面積不得超過第三層的一半。
同時個人自建住房暫不納入中山市配套公建及容積率管理辦法范圍,無須配套公建及繳納超容補地價費用。城區個人自建住房,居住建築面積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商業建築面積需繳納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
火炬開發區(含翠亨新區由開發區代管區域)、五桂山辦事處及各鎮按其標准收取村鎮基礎設施配套費。
此外,各鎮應根據實際情況、區域特色和鄉村風貌,可制定適合於本鎮的個人自建住房的實施性技術細則,經規劃部門審批後向社會公布、實施。
『柒』 成眉石化園區規劃圖是什麼樣
1、規劃背景
四川省委、省政府立足於四川為西部地區的重要戰略地位,從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國民經濟的發展出發,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就提出了原油入川,建設四川乙烯及煉油工程的重大決策,以此填補四川和西南地區乙烯和煉油工業的空白,使西南地區工業結構特別是化工、輕工、紡織、建築、電子、信息等行業得以推動和升級。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由中石油、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共同籌資興建了四川石化基地,基地內規劃了80萬噸乙烯工程、1000萬噸煉油項目及配套公輔設施。2007年8月27日國家環境保護總局以(現環保部)「環審[2007]332號《關於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對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了批復,目前80萬噸乙烯工程及1000萬噸煉油項目均已取得了國家的批復及核准,其中80萬噸乙烯工程已經開工建設,1000萬噸煉油項目也即將動工建設。
國家環保總局(現環保部)對四川石化基地規劃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審查意見中明確:「基地規劃區存在地下水環境脆弱、納污水體沱江已無環境容量、大氣環境污染擴散能力差等重要環境制約因素,環境較為敏感,基地選址存在不足。因此,石化基地生產總規模應嚴格限制在1000萬噸/年煉油、80萬噸/年乙烯的規劃目標,不在發展下游產品」。基於此,原在石化基地規劃的相關下游產業必須另擇地選址建設。
為此,2007年8月至2008年2月有關專業單位進行了前期工作,將「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初步選址在成都市南部邊緣的新津縣金華鎮境內;2009年底,根據四川省委、省政府有關指示精神,從四川省各地市州的經濟均衡發展考慮,擬將「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移出成都,落戶在眉山市境內。
眉山市結合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工業集中發展區的規劃以及園區的建設條件,推薦了彭山縣境內的三個園址{方案一(青龍鎮東側)、方案二(青龍鎮西側)、方案三(彭山縣西南側)};2009年12月23日和24日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會同四川省城市規劃設計部門專業人員赴彭山現場進行實地考察,2010年1月19日相關專家及有關部門人員對現場進行實地考察,最終推薦在彭山縣西南側鳳鳴鎮境內的選址(方案三)。
至此,「四川石化基地下游園區」正式命名為「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石化園區)」(以下簡稱「園區」),園區推薦選址位於彭山縣西南鳳鳴鎮境內,總規劃面積4平方公里,北距成都市外環線直線距離50公里,處於成都市區下風向,東北距新津縣城20公里,南隔一8平方公里的綠化台地距彭山縣城5公里,西南下風向為淺丘陵地帶,周邊無歷史文物保護區和風景名勝區等敏感區域。
此後,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相繼編制完成了《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總體規劃》和《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規劃總體戰略目標為: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10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2015年園區產業發展和總體規劃基本形成,石化產業投資規模達到200億元左右,石化產業直接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左右。
13.1石化園區規劃的環境可行性綜合論證
13.1.1彭山石化園區規劃定位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發展定位為:充分利用四川在資源、市場、基礎設施等方面的優勢,依託四川石化基地煉化一體化的項目,以建設高技術含量、高附加值、高輻射力的項目為核心,以培育和構建下游產品鏈為重點,實現煉化一體化和石化產品深加工的緊密結合,逐步形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好、資源配置合理、具有持續發展能力、環境友好的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
石化園區的建設,有利於改善我國石油化工總體布局;有利於加快四川省、眉山市及周邊地區化工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和優化產業結構;有利於帶動當地及周邊相關行業的發展,增強綜合經濟實力。因此,石化園區的建設符合國家西部開發政策,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其規劃定位合理。
13.1.2園區總體發展目標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發展目標為: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9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輕重產業結構較為合理,整體布局得以改善,基本實現循環型、集約型、規模化、園區化發展,具備較強的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石化產業投資規模達到200億元左右,石化產業直接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左右。
相對於石油煉化工業,使用基礎化工產品(苯、二甲苯、乙二醇、辛醇、己二腈、乙烯、雙酚A、丙烯酸及酯等)作原料,從事的二次化學品製造及深加工(產品包括:對苯二甲酸、聚酯、聚對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苯酐、DOP增塑劑、不飽和聚酯、順酐、己二酸、聚醯胺、己內醯胺、聚苯乙烯、SBS、MBS、聚碳酸酯、環氧樹脂、高吸水性樹脂、苯丙乳液、硅丙乳液、丙烯酸酯類抗沖擊改性劑、齊聚物/光固化塗料、丙烯酸酯橡膠等)——精細化工業相對具有單位產值污染物排放量小、易於治理等特點,且其附加值大。在遠離成都市區的成都平原東部台地區域的低產、人居分布密度較小的區域從事石油化工中的精細化工是切實可行的。
13.1.3規劃范圍和發展規模的合理性分析
本次規劃區總用地面積約4.33平方公里;到2015年園區PTA生產規模達到100萬噸,聚酯生產規模50萬噸左右,合成材料產業規模100萬噸左右;苯-對二甲苯-鄰二甲苯三大產業鏈配套基本完善。
園區4.33平方公里已經全部布置完畢,確定實施4條產業鏈、12個重點項目,因此,石化園區設置規模是合理的。
13.1.4規劃選址的合理性分析
1、項目選址與區域產業布局符合性論證結論
從產業角度審視本項目的選址,該項目選址與四川省產業發展規劃、成都平原城市群發展規劃的產業規劃的發展目標、發展原則、發展重點及空間布局相符合,它符合未來該區域產業的發展,與主要區域產業規劃符合性較好。
2、項目選址與周邊城鎮總體規劃的符合性論證結論
1)眉山城市:石化產業園區選址定點於彭山,將與眉山城市北部高新技術工業區對接、聯動發展,促進眉山市域產業集聚發展,促進區域一體化發展,加快形成眉山——彭山經濟走廊,同時將極大的促進區域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帶動眉山城市發展。由於眉山城市總體規劃完成於1998年,限於當時環境和條件,沒有預料到項目的選址建設,故在空間布局未能考慮這一發展機遇,需要在正在修編的總體規劃中予以考慮。項目選址於彭山,距《眉山市城市總體規劃(1998~2020年)》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9896米,遠大於該項目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從衛生防護角度看是安全的。
2)彭山縣城:項目的建設將促進彭山縣的化工行業向規模化、專業化、高級化方向發展,使其成為彭山縣的支柱產業及主導產業,符合《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的產業布局。項目選址距《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2009~2020年)》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4072米,遠大於該項目的衛生安全防護距離,從衛生防護角度看是安全的。
3)謝家鎮區、義和場鎮:項目選址距《謝家鎮總體規劃(2009~2030)》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2615米、《義和鄉總體規劃(2009~2030)》的規劃建設用地最近距離3276米,大於國家相關規范要求衛生安全防護距離,不會對鎮區居民的生活環境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四川石化基地從內、外環境條件來看,選址總體上是合理的。
13.1.5規劃用地布局的合理性分析
石化園區將各區域按功能和生產性質劃分成4-6個相對獨立的生產企業入駐化工園區,根據產業規劃使用的主體原料和產出品的不同,規劃出三個主要生產區域:●對二甲苯加工區 (PBT、PTT、PET、PTA)●苯加工區(NL6、NL66)●鄰二甲苯加工區(DOP)。
●石化園區北部規劃為園區行政辦公區和輔助裝置區,主要布置220KV總變;氣體中心;冷凍裝置;生活及消防水系統;生產管理中心;產品研發中心等。
●園區中部主要為各生產裝置區,按產品種類從東向西分別為尼龍生產區;PTA生產區;PTT、PBT、PTT生產區和鄰二甲苯加工區。
●區域南面為各成品倉儲區,該倉儲區兩側分別規劃了運輸道路和鐵路線以之相銜接,以滿足成品的運輸需要。成品倉儲區以南及為園區的鐵路通道區域。園區規劃鐵路由場地東北面彭山站接軌,跨越成昆線和成樂高速公路由東向西進入石化園區。該鐵路線為園區重要組成部分,它將承擔園區95%液體原料;大部分動力煤;和約50%成品的運輸量。
●規劃鐵路以南及為物流區。由東向西分別規劃為原料及成品罐區;化學品倉儲區;動力中心和以之配套的卸煤系統;煤堆場及渣場等區域。該區域承接了石化園區大部分物流的裝卸和儲存量。同時,為滿足公路運輸要求,物流區南面規劃有道路接入,該道路由東向西貫穿該區域並與西面的成新眉快速通道相連。可滿足汽車槽車進入罐區卸車和煤渣運出的需要。
●園區基本呈矩形布置用地,其中利用園區南端的一凹凸地塊規劃布置園區污水預處理廠和火炬系統。
園區突出了功能分區布置,對主要生產裝置用地根據產業規劃使用的主體原料和產出品的不同,規劃出三個主要生產區域以布置按功能和生產性質劃分的相對獨立的企業入駐,生產裝置集中布置在園區中部;北部規劃為園區行政辦公區和輔助裝置區,位於上風向,避免了園區內部污染;將成品倉儲區布置於園區南部,並與規劃的物流區連接,減短了運輸距離;將污水預處理廠及火炬系統布置於園區最南端下風向,避免了對園區內部影響。綜上所述,評價認為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成眉石化園區用地布局從環境保護角度分析合理。
13.1.6基礎設施的合理性分析
13.1.6.1物流及運輸方案論證
本專用線新增運量主要樞紐內短途運輸,其次大部分經由各線進入成都北編組站,少部分經成昆線到彭山站。由於本專用線新增運量形成行車量1天5列,扣除樞紐內1天僅3列,對通道能力影響較小,加之渝懷線、遂渝、既有達成線及寶成線通道能力相對富裕,故通道能力可以滿足本專用線新增運量要求。
13.1.6.2管線
1、園區內管線
管線綜合原則上是架空管廊和埋地管網各走廠區公路的一邊,為節約佔地,本園區街區建築紅線間距布置較緊湊狹窄,根據規范,埋地水管間距較大,佔地寬,為使各種水管能有地方通過,在緊張地段,對部分荷重不太大的壓力水管可能採用架空敷設方式。
設計考慮了電氣電纜和儀表電纜與工藝供熱管道共架敷設,以節省佔地、改善廠容和節省投資;布置合理。
2、火炬系統規劃
火炬排放系統輻射安全距離較寬,為節省佔地,初步考慮對各種排放物,其排放火炬位置都集中設置在一處。為實現資源節約,將設置冷凝液回收系統,以盡可能地減少排放。總體分析,火炬系統位於園區最南端,主導風下風向,有利於污染物擴散,不會對園區內部造成影響,但可能影響其下風向較近的農戶,但只要設置合適的衛生防護距離,則此影響不明顯;因此火炬系統位置布設合理。
13.1.6.3供排水工程
1、供水
取水水源為通濟堰乾渠地表水(通濟堰引水水源為南河幹流地表水),取水地點位於彭山縣謝家鎮通濟堰西乾渠樁號14km處,取水規模:石化園區用水量約為10萬m3/d,為保證園區內的工業用水,規劃從通濟堰西乾渠取水,在園區外設一座凈水廠,為即將開發的園區供水,一次規劃、分期建設。近期規模應為10萬m3/d,遠期規模發展到12~15萬m3/天。
到2015年,整個石化園區用水總量將達到10萬t/d(3500萬m3/ 年)左右,規劃在通濟堰取水,通濟堰可供水量7.0億m3/ 年;能夠滿足石化園區的用水需要,擁有足夠的水資源支撐能力。
通濟堰西乾渠水質常年維持在Ⅲ類,水質能滿足《石油化工給水排水水質標准》的要求。
2、排水
園區生產污水經收集後通過污水干管排入園區南部的污水預處理廠進行預處理,達到污水排放三級標准後通過污水管道排入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處理達到污水排放一級標准後通過污水管道引至岷江下游,在彭山境內(寶珠寺附近)排入岷江。
13.1.7園區移民安置規劃的合理性分析
園區共需徵用各類土地總面積4.33平方公里,園區內共涉及搬遷農戶1100戶,3600人。園區設置的隔離帶為500m,涉及搬遷農戶1000人。彭山縣人民政府已作出承諾,在項目入駐園區前完成拆遷安置工作,實行統規統建、統規自建和和貨幣安置三種方式,由拆遷戶自行選擇安置方式進行安置。拆遷安置工作以四川彭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為主體,彭山縣規劃建設和環境保護局、各鄉鎮政府配合實施。安置點初選址於謝家鎮吳埝村,規劃面積630畝。
從上面可以看出,安置方案將需要搬遷安置的人口搬遷至謝家鎮吳埝村。此處屬於彭山縣城市總體規劃中規劃的城市居住區,搬遷安置規劃合理可行。
安置措施及賠償標准按照眉山市及四川省的相應標准執行,在園區發展過程中,將考慮一定數量的人員就業,不能就業的將納入社保范疇,可以保證失地農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安置區域配套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和環保設施,不會引發新的社會問題和新的環境問題。有利於實現城鄉一體化建設的戰略構想,符合國家現行政策要求,合理可行。
13.1.8環境保護目標的可達性分析
13.1.8.1環境功能區類別的可達性分析
規劃區屬於劃定的工業園區,該區域的環境功能區類別分別為:《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的III類水域區;《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的二類區域;《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的3類區域,主要幹道兩側±35m范圍內為4類區域。
彭山縣環境保護局將該區域劃定為:水環境:《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的III類水域;環境空氣:《環境空氣質量標准》(GB3095—1996)中的二類區;聲學環境:《聲環境質量標准》(GB3096-2008)的3、4類功能區。
可以看出彭山縣環保局劃定規劃區的環境功能區類別是適宜的,既有利於環境保護,又有利於規劃區的發展。
從報告前續章節的分析可以看出:園區建成後無論從地表水、環境空氣或著是聲學環境均能夠滿足區域劃定的功能類別。
13.1.8.2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預測結果表明:
①在正常情況下,岷江枯期流量達到9.47m3/s,流速0.027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 45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550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20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50m以外可以達標.。均滿足混合區(7.5km)邊界斷面達標要求。
②在正常情況下,當岷江實行梯級開發,排放口上下游形成庫區,流速0.015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和氨氮在排口處即可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和氨氮在排口處即可達標。
③在事故情況下,岷江枯期流量達到9.47m3/s,流速0.027m/s,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4.5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4k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2.8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15km以外可以達標。
④在事故情況下,當岷江實行梯級開發,排放口上下游形成庫區,流速0.015m/s時,園區正常排水量0.231m3/s(20000m3/d)時,COD排口下游7.5k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550m以外可以達標。園區考慮回用水40%,排水量0.139m3/s(12000m3/d)時,COD排口下游900m以外可以達標,氨氮排口下游200m以外可以達標。
13.1.8.3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項目廢水站及生產裝置區和貯罐區均按要求進行了防滲處理,正常工況下,項目廢水不會進入到地下水體中,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在毛河、岷江與項目相關的河段,區域水文特徵為地下水向地表水排瀉補給。因此,項目所排放的達標廢水排入岷江後,污染物不會再滲透進入地下水體內,也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
綜上所述,項目正常工況下,項目廢水不會滲透進入地下水體,不會造成地下水污染影響。
13.1.8.4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1)在正常工況下,園區規劃污染源對評價范圍內各敏感點SO2、NOX、PM10、總烴與TVOC的貢獻影響都較輕微。
(2)在評價區域內,PM10本底濃度的占標率已較高,疊加後日均濃度最大值雖未超標,但也接近GB3095-1996二級標准,所剩環境容量較小。
(3)廠界濃度預測結果顯示,受規劃園區中低架源(源高低於100米)影響,園區西側近距離處(500米以內)濃度影響最大,其次為北側,東側影響最低,且隨著距離增加,廠界濃度呈遞減趨勢。園區廠界外1000米以外則主要受高架源(源高大於100米)的影響,廠界南側濃度最高。
13.1.8.5聲環境影響評價結果
預測結果表明:
①主幹道:晝間交通雜訊7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10m;晝間雜訊6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20m;夜間交通雜訊5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30m。
②次幹道:晝間交通雜訊7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10m;晝間雜訊6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均小於20m;夜間雜訊50dB等值線在2009年、2020年距路中心線小於30m。
綜上所述,通過合理布局,工業區工業雜訊和交通雜訊對區域環境影響較小。
13.1.8.6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的環境可行性分析
(1)對大氣環境的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過程中會產生有組織和無組織的有毒有害氣體,無組織有毒有害氣體通過收集,和有組織氣體合並進行無害化處理。填埋處理產生有毒有害氣體通過收集通過無害化處理工藝達到無害化要求。焚燒產生的煙氣通過急冷盡最大可能避免二惡英產生,酸性物質通過除酸塔除酸,煙塵通過除塵器處理,使煙氣達到排放標准最終排放。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大氣環境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2)對地表水的環境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填埋場滲濾液收集和臨時貯存產生的滲濾液通過收集進入滲濾液處理工段,處理達到車間標准後送入全廠污水處理站,處置中心的初期雨水、地面沖洗水、設備沖洗水收集進入全廠污水處理站,經過污水處理站處理達標後排入水體或者在處置中心內回用。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地表水環境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3)對地下水和土壤的環境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臨時貯存的庫房和填埋場按規范要求設置防滲工程,滲濾液得到有效收集;處置中心內部初期雨水也通過收集進全廠污水處理站。因此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給地下水環境和土壤造成的影響是有限的。
(4)對聲環境的影響
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進行最終處置,動力設備泵、風機、交通運輸工具產生的雜訊對中心內職工有一定的影響,由於中心外圍1000米范圍內無居民居住,所以對外環境的雜訊影響是有限的。
綜上所述,在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臨時貯存、綜合利用、焚燒、安全填埋的污染控制措施的技術要求實施,石化危廢送四川省中明環境治理有限公司從環境的角度上看是可行性的
『捌』 中山市火炬開發區附近那裡有開放性的足球場
廣東沿海城市興建區級全民健身廣場 區一級政府建大型全民健身廣場有沒有必要?這個問題對廣東省中山市火炬開發區來說已不是問題。5月1日,該區佔地9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廣場正式啟用。全區首屆全民健身運動會開幕式同時在足球場舉行。健身廣場里共建有1個室外田徑場、7個籃球場、5個羽毛球場、2個排球場、2個門球場、8張乒乓球台、4500平方米的運動廣場、1條健身路徑及52件健身器械,全部供當地居民免費使用。 進行開幕式的標准足球場也對全社會免費開放,任何人都可以帶著足球到草坪上一試身手。另外在健身廣場還建有1個游泳館和4個網球場,進場只需交納少量費用。 對一個區級政府來說,如此規模的全民健身廣場是一個大手筆的作品。總投資3500萬元幾乎全部來自區政府撥款。 火炬開發區有人口15萬,其中外來人口多達10萬左右,區體委一年的工作經費總計200萬,其中一部分用於組織12個全民健身項目。不過,經濟水平上去了,居民產生了多層次的業余文體活動需求,當地6所小學和3所中學的田徑場不足以滿足群眾體育鍛煉的場地需求。新建成的全民健身廣場一下子把當地體育硬體設施提升了好幾個檔次,使全區掀起了全民健身運動熱潮,相信群眾體質和預防疾病的能力會在今後得到提高。 對擁有大量外資工廠的火炬開發區來說,全民健身廣場的落成還將起到優化城區配套服務功能、改善投資環境的作用。 外商代表表示,開發區對外商投資者和外來員工表達了足夠的關懷,全民健身廣場為員工們提供了豐富的業余文化生活及健身場所,他們將全身心地投入到開發區的經濟建設中去。 如今火炬開發區的舉措正在被其他地方效法。中山市體育局局長黃有泉說,全市20多個區均有意向或正在興建大型全民健身廣場。市體育局對此很支持,各區興建健身場所的費用,不含征地款,每100萬元有20萬元是市體育局撥款的。 不僅是中山市,在深圳、珠海等城市,越來越多的區、鎮甚至街道都擁有了自己的全民健身廣場。這些在經濟上較發達的沿海城市,通過興建全民健身廣場,提高群眾的業餘生活質量,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更多的外資,反過來再次促進經濟的發展,這已成為大勢所趨。 對你有幫助,別忘了採納```謝謝```
『玖』 濰坊市高新區城鄉和住房建設局地址是什麼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火炬大廈。電話8786658,聯系譚建民
『拾』 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江南火炬開發區有鴻星爾克公司嗎
地址:泉州市江南火炬開發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