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6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1886元.
從全國看,國家統計局數據內顯示,上半年全國居容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86元,同比名義增長8.7%。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了6.5%,接近上半年6.7%的經濟增速。人社部勞動工資研究所研究員劉軍勝分析認為,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背景下,上半年居民收入增加仍保持6.5%的水平,實屬不易。從各地已公布數據的地區來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不低於8.7%的省區市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江西、安徽、重慶、雲南、貴州、青海。西部地區收入增速較高,貴州、青海兩地城鎮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義增速分別達到9.3%、9.2%,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滿意請採納。
❷ 影響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因素有哪些
就業率
人均工資性收入
資產性收入
稅負
通脹率
❸ 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2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4565元。
國家統計局2013年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總收入為2695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名義同比增長12.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9.6%,比上年加快1.2個百分點。
根據各省(區、市)公布的數據,統計發現,上海、北京、浙江、廣東、江蘇、天津、福建、山東這8個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了全國水平。其中,上海最高,為40188元,是唯一突破4萬元大關的地區。其次是北京,人均可支配收入達36469元,江蘇則排第五位,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9677元。

(3)城鄉居民可支配收擴展閱讀: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農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區別:
從指標的含義上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鎮居民的實際收入中能用於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它是用以衡量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指標。而農民純收入,則是指農民的總收入扣除相應的各項費用性支出後,歸農民所有的收入。
從形態構成上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只有一種形態,即價值形態。它只是反映城鎮居民的現金收入情況。而農民純收入的實際形態有兩種,一種是價值形態,另一種是實物形態,主要是指農民自留的糧食、食油、蔬菜、肉禽蛋等。
從可支配的內容看,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全部用於安排日常生活的收入。而農民純收入除了用做生活消費,其中有相當一部分要留做追加的生產費基金,用於農民的生產和擴大再生產。另外,從兩者所反映的實際收入的角度看,農民純收入基本上反映了農民收入的真實水平。
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沒有包括城市居民在醫療、住房等方面間接得到的福利性收入部分。因此,在運用上述兩項指標進行城鄉居民收入對比時,要充分考慮兩者的區別,全面正確地加以分析。
❹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意思是什麼
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是總收入中扣除應繳納的所得稅和個人交納的各種社會保障支出以後的收入
今年上半年,江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80.78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11.06元,增長11.7%。
❺ 201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去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吧。或者相關權威機構的數據報告。如果你想要了解往年的,都會有相內關資容料數據可查的。另外,18年經濟不太景氣,不知影響到居民收入沒?這種數據了解一下,也是可以的。祝生活愉快!!!!!!加油^0^~美好每一天!!
❻ 什麼是 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一個統計上的概念,它和居民收入是有差別的。通俗地講居民可版支配收入是權指居民能夠自由支配的收入。就是從居民家庭總收入中扣除了繳納給國家的各項稅費,扣除了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比如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餘下的收入。扣除的這些繳納是按照國家的稅法和國家有關規定,住戶必須繳納的。因為這些繳納不能夠再用於其他方面的支付。住戶購買的那些商業性的保險不能扣除。商業性保險不是國家規定的必須購買的,而是住戶根據自己的收入水平和情況自主選擇的,可以買,也可以不買。從記帳戶來講還要扣掉我們發給的記賬戶補貼,如果把記賬戶補貼算進去就算高了居民的收入。剩下的那些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只是居民收入的一部分,是比較大的一部分。
❼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英文怎麼說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網路] UPDI; Dira;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Per-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 Residents;
[例句]農民人均純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實際增長6%。
Rural per capita net income and urb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should both rise by6% in real terms
❽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怎麼計算
城鎮居抄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計算公式襲: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所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調查戶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人均收入。它將調查戶家庭的總收入,扣除個人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再除以居民家庭的常住人口,得出該數據。

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是當年統計上年度的,根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2月28日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8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821元,比上年增長8.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3%;
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0883元,增長8.3%。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比上年增長7.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1554元,增長8.3%。所以2018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616元。
❾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自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計算公式
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
❿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麼意思
應該是年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