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社會保障卡和居民健康卡有什麼區別
一、用途不同
1、社會保障卡:社會保障卡作用十分廣泛。持卡人不僅可以憑卡就醫進行醫療保險個人賬戶實時結算,還可以辦理養老保險事務;辦理求職登記和失業登記手續;申領失業保險金;申請參加就業培訓;申請勞動能力鑒定和申領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在網上辦理有關勞動和社會保障事務等。
2、居民健康卡:主要用於居民在醫療衛生服務活動中身份識別、基礎健康信息存儲、跨地區和跨機構就醫、費用結算和金融服務等應用。是實現居民與醫療機構之間、醫療機構相互之間、醫療機構與社會公共服務等相關部門之間信息互通共享的紐帶和關鍵。
二、特點不同
1、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准,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2、居民健康卡:實現醫療衛生服務跨系統、跨機構、跨地域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須依賴的個人信息基礎載體,是計算機可識別的CPU卡。

(1)城鄉居民健康保障局擴展閱讀:
社會保障卡的類型:
從持卡人類型來看,可以分為兩類,即: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
我國勞動保障部有關卡規劃和規范的重點為社會保障(個人)卡,各地區實際發放的也多集中於個人卡,所以我們所說的社會保障卡,就是指社會保障(個人)卡。
⑵ 衛生部關於規范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指導意見的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強領導,把建立統一居民健康檔案工作作為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制度建設、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的重要內容納入議事日程。要明確各級衛生行政部門的職責分工,縣級衛生行政部門是建立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責任主體。要層層落實工作任務,結合本地實際制訂工作目標、實施計劃和方案,確保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取得實效。
(二)加強宣傳,動員居民廣泛參與。各地區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刊、網路等媒體的作用,積極宣傳建立統一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重要意義,提高居民健康意識。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與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委會等基層管理組織和轄區單位的協調與溝通,爭取支持,引導居民自覺自願參與建檔工作。
(三)完善經費保障措施。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積極協調有關部門,按照有關要求,將建立健康檔案工作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並落實相關經費。健康檔案的保管保存、日常運行維護、人員培訓以及信息系統建設等費用應當納入財政預算,保障相關經費投入。經費的撥付應當與健康檔案建立的數量和質量等考核結果掛鉤。
(四)加強健康檔案管理能力建設。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廣泛開展針對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和管理人員的培訓,重點強化居民健康檔案相關政策、知識和技能等,使其充分了解工作要求和工作內容,掌握健康檔案建立、使用和管理的基本技術和方法。採取多種方式提高相關人員收集、管理和應用信息的能力。
(五)加強監督檢查。地方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把建立、使用和管理城鄉居民健康檔案工作作為衛生行政部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要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工作的檢查評估,及時向同級政府及上級衛生行政部門反映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調整相關政策措施。衛生部將不定期對城鄉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使用和管理等工作進行檢查評估。
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一日

⑶ 國家對醫療保障的一些相關措施及安排
除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包括地市級(自治區、省)居民、職工、農民工、生育、離休、慢病)外,我們國家目前大力發展的是社區醫療建設和基於社區健康檔案的居民健康管理。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了對這些醫保及居民健康檔案管理的建設要求,比如河南鄭州,我了解目前分為省市兩個醫保中心,還有新農合。市級醫保中的居民醫保普通人員均可參加,自行繳費或公司代扣,報銷比例大概在30%左右。職工醫保比較優惠50%左右,必須是市級直屬機關或市級公務員,農民工、生育都屬於定額報銷即5000元包治之類。離休和慢性病基本100%報銷。省級報銷政策和市級一致,但是參加人群必須為省級直屬機關或公務員。新農合是目前解決農村地區醫療保險的唯一途徑,發展比較緩慢,報銷手續繁瑣並且由於報銷比例較低,大型的醫院基本都不參與其中。下一步國家對醫療保障的措施還是社區衛生服務和社區健康檔案的建立。這部分我還沒有了解清楚,我主要致力於研究這個行業信息化得發展方向。目前就信息化程度來看,社區信息化程序參差不齊。鄭州目前已經全部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並且正在運作全市社區信息平台化、社區到醫院、醫院到醫院的雙向轉診建設,未來幾年內,醫保政策可能還是無法做到信息互通,但是患者的診療信息逐步走向透明化、規范化,醫療資源的統一管理將會使每個人受益。
⑷ 居民健康卡和社保卡有什麼區別
健康證:健康證是健康檢查證明,證明你某年某月進行了健康檢查。它主要涉及五個行業六種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健康。 社會保障卡:社會保障卡,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IC卡)。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人社部表示將用5年左右時間,使社會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2011年8月3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淮,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⑸ 居民健康保障中心屬什麼性質的單位
為健康保障中心,屬於世葉非營利性單位。
⑹ 居民健康卡和社會保障卡有什麼區別
健康證:健康證是健康檢查證明,證明你某年某月進行了健康檢查內。它主要涉及五個行業六種容疾病,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從業人員和服務對象的健康。 社會保障卡:社會保障卡,是由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一規劃,由各地勞動保障部門面向社會發行,用於勞動和社會保障各項業務領域的集成電路卡(IC卡)。面向城鎮從業人員、失業人員和離退休人員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個人)卡,面向用人單位發放的稱為社會保障(用人單位)卡。人社部表示將用5年左右時間,使社會保障卡普遍具有金融功能。人社部副部長胡曉義2011年8月30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介紹,社會保障卡採用全國統一標淮,社會保障號碼按照《社會保險法》的有關規定,採用公民身份號碼。
⑺ 如何交農村合作醫療費
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本村、組指定的地點辦理參合內登記容,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如果是第一年繳費,會發一個新本子,本子上還需要貼上一家人的相片,所以照片不能太大。很多地方是不能夠代繳的,需要一家裡有個人去,這種繳費的事情,如果沒有親人幫忙,最好還是自己去比較好。

(7)城鄉居民健康保障局擴展閱讀:
繳費要求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准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不低於520元,新增財政補助一半用於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在2018年人均籌資標准上增加15元);個人繳費同步新增30元,達到每人每年250元。
對持居住證參保的,個人按當地居民相同標准繳費,各級財政按當地居民相同標准給予補助。
⑻ 保障人民幸福健康的根本措施
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實現共同富裕、共享改革發展成果為鮮明導向,以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為核心,以完善終身教育、就業服務、社會保障、基本醫療衛生、住房保障、養老服務體系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協調發展,大力增加居民收入特別是中低收入者收入,大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力提升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努力建設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的幸福中國。就是最有力的支持! 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實事,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立足當前扎實辦好民生實事,堅持每年都要辦成一批群眾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實事好事,讓群眾看到更大變化、得到更多實惠。要把實施「居民收入倍增計劃」作為最大的民生實事,作為推進民生幸福工程的基礎和核心。突出抓好農村居民、企業職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難家庭「四個群體」增收,拓寬就業、創業、投資、社保和幫扶「五大增收渠道」,尤其要把農民收入增加作為重中之重來抓,促進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長。必須指出,我省提出的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是實際收入的倍增,而非名義收入的倍增;是結構優化、惠及大眾的倍增,而非簡單的平均數倍增。要按照中央提出的「兩個同步」要求,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確保如期實現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體系建設對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長遠和根本性的作用。大力推進民生幸福工程,必須著眼根本加快構建體系,對保障和改善民生進行系統化設計、制度化安排、規范化建設、長效化推進。要以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就業服務體系、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衛生體系、住房保障體系、養老服務體系「六大體系」為保障,強化基本公共服務功能。構建體系是中央對江蘇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出的鮮明要求,是一項開創性的工作。必須堅持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在落實好現有政策措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體制機制、創新工作思路、創新政策舉措,努力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路子。 民生幸福工程是一個內涵豐富、政策性強、關聯度高的系統工程。必須正確處理好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的關系,處理好做大「蛋糕」與分好「蛋糕」的關系,在不斷創造社會財富的過程中更加公平地分配社會財富。我們不僅要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而且要把發展的成果體現在民生改善上;不僅要講平均數,而且要重視大多數;不僅要繼續改善群眾的物質生活,而且要不斷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我們要始終堅持在加強民生保障的同時,重視增進民眾幸福感;在實現個人幸福的同時,不斷提高全社會的整體幸福感。 民生幸福是與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動態過程。必須按照「當前可承受、未來可持續」的要求,有計劃、分步驟推進。既要積極作為,又要量力而行,既要統籌兼顧,又要突出重點,真正做到因地制宜、有序推進。各級黨委政府要加強組織領導,加大投入力度,創新體制機制,強化基層基礎,加強檢查考核,像抓經濟建設一樣抓民生保障,像落實經濟指標一樣落實民生任務,把增進民生幸福貫穿於「兩個率先」全過程。 民生大於天,幸福最關情。人民群眾是實施民生幸福工程的主體。我們要堅持群眾路線,強化群眾觀點,充分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最大限度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民生幸福工程,最大程度地讓廣大人民群眾感受到民生幸福工程的實際成效,共創更加美好生活,共享更加幸福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