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津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到底能不能報銷生育的費用
首先明確告訴你不可以,生育費用是生育保險進行報銷的,是單位繳納的五險一金中的。是職工社保。而基本醫保只針對醫療費用
醫療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發生治療行為,承保機構按保險合同約定或制度規定,報銷醫療費用支出或給予一定額度津貼的保險。社會醫療保險形式較為單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實施,由僱主和個人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雇員醫療費用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構成。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適用於具有城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07年《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在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上有較大程度的拓展,該意見規定,2007年在有條件的省份選擇2至3個城市啟動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爭取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
同時,在試點城市的參保范圍問題上明確規定,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能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截至2007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291萬人。2009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支付,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到2009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8100萬人。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對參保人就醫要求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就醫制度。參保居民患病就醫時,須持醫療保險卡、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到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憑證享受醫療補償待遇。患者本人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無須辦理轉診手續。因急診、搶救或在異地生病的,可以在就近具備條件的醫院治療,但必須在7日之內向經辦機構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
因病情需要或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治療的,由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並到當地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診手續。如果不按照規定辦理轉診手續而直接轉到省級醫院的,或自行到非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不予以報銷,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自己承擔。
怎麼樣計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由兩部分組成,即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上位列入養老保險實施范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前經勞動保障部門確認的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分別是什麼?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相應調整。各地視本地情況確定繳費率,有些發達地區如上海實行了單位繳費10%的比例。目前單位繳費率的全國平均比例為7.5%左右,個人繳費全國平均2%。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此外,單位繳費的30%左右也劃入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根據職工年齡段確定,年齡越大比例越高,其餘單位繳納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基金。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企業只建立統籌基金,暫時不建立個人賬戶。如天津市2003年對困難企業實行了大病統籌基金制度,用人單位繳納6.5%,個人不繳費,不建立個人賬戶,單獨建立統籌基金,參保人員享受現行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和門診特殊病的同等待遇,但不負擔門診費用。《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職工和用人單位的共同繳費義務,同時第二十七條規定退休職工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費。
醫保卡如何使用以及使用范圍
(1) 醫保卡可以再就醫時候使用。首先,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以現金交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其次,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再次,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最後,拿到結算單據後,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後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後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2) 醫療保險卡的報銷。持卡就醫後,患者只負擔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應報銷的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部門直接結算。持卡人遇到四種特殊情況,需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然後進行報銷:一是急診沒帶社保卡;二是進行計劃生育手術;三是企業欠付醫療保險費;四是補換社保卡期間。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與保障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為城鎮職工提供的醫療保障。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僅保障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職工,而且保障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隨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的深化,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也納入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主要有基本醫療保險及補充醫療保險兩部分構成。
那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哪些呢?有些人患病能報銷80%,而有些人卻只能報銷6%,差距如此懸殊,也給不同的參保人帶來或喜或憂的情緒。所以在此忠告各位朋友,要熟知醫保的各項規定,報銷比例、報銷范圍、定點醫院、醫保葯品這些基本概念是要有的。醫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能不能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福利,就要看我們是不是熟知「游戲規則」了。
先看一個案例,網友李先生做了心臟射頻手術共花費2.5w,醫保只報銷了4k元。張女士是北京人,已退休;由於有慢性病每個月都要看病吃葯,花費也頗多,但她每個月的醫療費用能通過社保報銷88%。為何差距這么大呢?醫療報銷范圍到底有什麼限制?
首先,醫保用葯和非醫保用葯的差別,報銷起付線根據醫院級別也有不同。
一般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萬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麼就先減去五百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一千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這就是起付線的不同。
其次,出差、探親及長期住外地參保職工在外地發生醫療保險費報銷政策規定:
1、參保職工出差、探親在外地發生醫療費用、只報銷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外地急診費用,非急診原因住院,所有費用一概不予報銷。
2、參保職工在外地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按長期住外地人員性質報銷醫葯費。
3、長期住外地人員應由單位提供證明,確定二所定點醫院(應為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辦理《鎮江市長住外地職工醫療費報銷卡》
4、長期住外地職工必須堅持節約原則按規定限量開葯(每就診一次,急性葯量在3日以內,慢性病葯量在10日以內,結核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可延長到30日量),超過上述標准,葯費不予報銷。
5、長期住外地職工轉診、需由當地定點醫院簽署意見,按屬地原則逐級轉診,轉診醫院屬我市職工醫療保險確定的特約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1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費用,其它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2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最後,醫保也有除外責任,下面十項不在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
1、特殊醫療費用中因病情需要進行器官、組織移植,其購買器官、組織的費用以及使用超出《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葯品報銷范圍》外的抗排斥葯品、免疫調節葯品費用;2、工傷、職業病;3、女工生育;4、流氓斗毆;5、酗酒致傷;6、交通肇事;7、他人故意傷害;8、醫療事故;9、美容、健康體檢;10、其他不屬於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
2. 醫保甲類乙類報銷比例
醫保甲類乙類報銷比例各地有所不同。
甲類葯品按照報銷比例的100%報銷。乙類要自付一部分,報銷一部分,具體的報銷比例根據各地政策和具體葯品而有所不同。
醫保目錄是根據國家基本葯物目錄篩選的,甲乙類是按照療效價格比確定的,也就是說療效確切且費用低廉的均被列入甲類,不需自付.而乙類基本有自付比例,同一種葯在不同的省市自付的比例不同。
例如:宜賓市的乙類葯品報銷額度高達100%。宜賓市人社局規定對於參保居民在本市范圍內,實行基葯零差率銷售的鄉鎮中心衛生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使用基本葯物目錄內的葯物,其中屬於乙類葯品的,參照甲類葯品不設個人自付比例。
此外,各地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對醫保乙類品種有調整權利,調入和調出總量控制在品種數量的15%以內,而各地均無權對醫保甲類品種做調整.

(2)天津城鄉醫保生育險報銷比例擴展閱讀
2月23日,人社部公布《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新版葯品目錄」)並發出相關通知。新版葯品目錄由凡例、西葯、中成葯和中葯飲片4部分組成,其中西葯和中成葯部分共收載葯品2535個,較2009年版目錄增加了339個,增幅約15.4%。
人社部要求,各省(區、市)社會保險主管部門對新版葯品目錄甲類葯品不得進行調整,並應嚴格按照現行法律法規和文件規定進行乙類葯品調整。
人社部要求,有關乙類葯品調整,各省(區、市)應於2017年7月31日前發布本地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葯品目錄。調整的數量(含調入、調出、調整限定支付范圍)不得超過國家乙類葯品數量的15%。各省(區、市)乙類葯品調整情況應按規定報人社部備案。
考資料:網路▬醫保乙類(甲乙類區別部分)、
人民網▬宜賓醫保政策調整 乙類葯品100%報銷、
人民網▬新版醫保葯品目錄公布
3. 生育保險天津比例五險
根據天津市人社局【】93號文件公布的2016年社會保險繳費基數標准。城鎮職工最高和最低分別為21045元和4209元。根據繳費比例養老27%,醫療13%,失業1.5%,生育0.5%,工傷0.54%,五險合計占繳費基數42.54%。
單位繳費
養老保險
基本養老保險歷年繳費基數及比例:
繳費基數:下限4209、上限21045
繳費比例:企業19%個人8%
劃入個人賬戶比例:8%
困難企業暫緩繳養老保險費,免收滯納金
醫療保險
基本醫療保險2016年繳費比例為13%,其中:單位繳費比例11%,個人繳費比例2%;
困難企業繳費比例為8%。
同時每年年初還應繳納大額醫療費救助金。
失業保險
失業保險自2016年6月起,繳費比例調整為1.5%,
其中:單位繳費比例1%,個人繳費比例0.5%。
農民工和城鎮職工繳費比例一致。
生育保險
生育保險自2016年6月啟動,繳費比例0.5%。
工傷保險
工傷保險自2016年6月啟動,按照行業基準費率或浮動費率繳納,天津工傷保險基準費率為0.2%至1.9%,其中單位繳費比例為0.54%
特別提示
補繳社會保險費時需補繳滯納金、保值金或利息。
公積金
2016年5月1日起天津住房公積金最高繳存比例由單位和職工各15%調整為12%,企業公積金繳費比例為最高為12%,個人繳費比例最高為12%
個人繳費
養老保險
養老保險繳費基數及比例:
繳費時間繳費基數繳費比例劃入個人帳戶比例
繳費基數:下限2630、上限5714
繳費比例:20%
劃入個人賬戶:8%
醫療保險
個人繳納基本醫療保險比例為8%,繳費基數2015年度為2912元。
一次性繳納大額醫療費救助金:
2015年度為260元
繳納社會保險費基數標准
(一)用人單位和職工繳納城鎮職工基本養老、城鎮職工基本醫療、失業、工傷和生育保險費基數的最低和最高標准分別為2530元和12780元。先行參加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的農籍職工,繳納養老、醫療和工傷保險繳費基數的最低標准為1704元。
(二)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基數為5714元。按照5714元繳費確有困難的,可在5714元與2630元之間選擇確定繳費基數。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繳費基數為2630元。
(三)靈活就業自謀職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基數為2630元。
(四)託管中心中大齡靈活就業人員社會保險補貼的保險繳費基數為2530元。
(五)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人員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繳費基數為2530元。
(六)民政代管一至六級殘疾軍人醫療保險、殘疾軍人醫療補助繳費基數為4260元。
(七)城鎮企業職工與個人繳費人員補繳2016年6月30日前養老保險時,以2016年本市繳納社會保險費所用職工月平均工資4260元為標准計算保值系數。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4. 天津市生育津貼報銷流程
已婚參保人員應於懷孕後12周內,攜帶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本人社會保障卡在本市聯網妊娠登記醫院(即立本建檔醫院)辦理生育保險妊娠登記。下面具體介紹一下流程:
1、發現懷孕了,就要做妊娠登記;
2、現在很多社區醫院都聯網登記了,不用再跑到社險去了;
3、在社區醫院立本的同時可以開通生育險;
4、登記完了之後醫院如果是聯網的,產前檢查費就可以直接劃卡結算了。如果全額墊付的話,就在最後一起拿到單位去報銷(不過現在社險有規定不能全額墊付,全都要求劃卡結算了);
5、需要材料:立本需要帶的材料、社保卡、身份證原件、復印件。

(4)天津城鄉醫保生育險報銷比例擴展閱讀:
生育保險報銷流程,是指用人單位及職工本人就女職工在生育期間的生育醫療費、生育津貼等費用,男職工在配偶生育期間的看護假假期津貼向統籌地區生育保險基金報銷的程序。
生育保險報銷流程是國家通過立法,在懷孕和分娩的婦女勞動者暫時中斷勞動時,由國家和社會提供醫療服務、生育津貼和產假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國家或社會對生育的職工給予必要的經濟補償和醫療保健的社會保險制度。我國生育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兩項。
女職工生育或流產後,由本人或所在企業持當地計劃生育部門簽發的計劃生育證明,嬰兒出生、死亡或流產證明,到當地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手續,領取生育津貼和報銷生育醫療費。
參考資料:生育保險報銷流程-網路
5. 天津醫療保險與生育保險的區別
醫療保險:社會保險民營醫院將納入醫保范圍,近日,中國醫療保險研究會副秘書長、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社會保障研究所副所長李靜湖表示,對民營醫療機構是一視同仁,按照一定的條件都納入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范圍。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是根據財政、企業和個人的承受能力所建立的保障職工基本醫療需求的社會保險制度;
生育保險:生育保險是針對生育行為的生理特點,根據法律規定生育保險,在職女性因生育子女而導致勞動者暫時中斷工作、失去正常收入來源時,由國家或社會提供的物質幫助。生育保險待遇包括生育津貼和生育醫療服務兩項內容。
6. 在天津生育險報銷生孩子費用,是按花錢多少報銷還是有固定的錢數
繳納生育險後,生完孩子可以領一筆生育金。
1、生育險報銷時限:生完孩子報銷生育險一般是第二個月,最晚當年內報銷即可。
2、提交時間:每月1-10日(嬰兒出生後的2個月後辦理)。
3、經辦流程:單位經辦人持以上材料上報社保中心,受理審批後30個工作日支付生育津貼費用。
生育保險報銷條件:
職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應當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用人單位為職工累計繳費滿1年以上,並且繼續為其繳費;
2、符合國家和省人口與計劃生育規定。
生育津貼是根據本人城市平均工資的比例來劃分的:
1.生育保險報銷適用對象是具有本市城鎮戶籍並參加本市城鎮社會保險的從業或者失業生育婦女。
2.繳費基數:以用人單位繳納城鎮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為本單位繳納城鎮生育保險費基數。
3.繳費規定:用人單位每月按繳費基數0.8%的比例繳納城鎮生育保險費。個人不繳納城鎮生育保險費。
4.生育生活津貼期限:妊娠7個月(含7個月)以上生產的,享受3個月。妊娠布滿7個月早產的,享受3個月。妊娠3個月(含3個月)以上,7個月以下流產的,享受1個半月。妊娠3個月以下流產或者患子宮外孕的,享受1個月。
月生育生活津貼標准(生育婦女繳納社會保險費累計滿一年的)
1.從業婦女:按本人生產或流產當月的城鎮養老保險費繳費基數乘以本人按規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貼期限計發。
2.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內的失業婦女:按經失業保險機構核準的本人生產或流產當月的失業保險金標准乘以本人按規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貼期限計發。
3.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限內的失業婦女:按經失業保險機構核準的本人生產或流產當月的失業保險金標准乘以本人按規定享受的生育生活津貼期限計發。
例如:25歲職業女性,月收入2500元,按正常情況生育,可享受3個月每月2500元左右的月生育生活津貼,外加生育醫療費補貼2500元,共計約10000元。
生育醫療費補貼標准:妊娠7個月(含7個月)以上生產的或不滿7個月早產的,享受2500元。
妊娠3個月(含3個月)以上,7個月以下自然流產的,享受400元。妊娠3個月以下自然流產的或者患子宮外孕的,享受200元。
如果沒有繳納生育保險那麼就不能享受以上待遇,如果有生育保險,則在當地的社保中心領取。
7. 2019年天津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生育險問題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我是天津醫保中心的,城鄉居版民醫保不能報銷生育的費權用。生育保險天津確實不能自己購買,只能由單位繳納,繳費當月就可以享受生育保險,不過帶孕參保做妊娠登記時,需醫保有關領導批准才能登記。
8. 2019年天津城鎮居民醫保 生育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天津戶口在外地生產可以領取生育報銷,需辦理異地報銷的手續,報銷所需材料:
1.復印件:醫保證(有職工姓名頁即可);獨生子女證;出生醫學證明
2、出院小結(加蓋生育保險章)
3.出院診斷證明(加蓋診斷章)
4.住院票據、總清單(加蓋生育保險章)
5、匯總明細
6、門診票據(加蓋生育保險章;這個是孕期檢查的時候各種檢查的發票,平時一定要留好)
7、生產醫院的等級證明(註:比如在北醫大三院生的,要開一個北醫大三院是三級甲等醫院的證明。加蓋公章)
8、天津市生育保險妊娠登記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