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福建省居民醫保新政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2016年居民醫保參保繳費政策內主要有以下變化:一是容個人繳費標准將作適度調整。隨著醫療消費水平提高,國家逐年增加了居民醫保的財政補助資金,2016年的個人繳費標准也將適當提高。繳費標准為學生和少年兒童60元、年滿60歲的老年居民100元、其他未就業城鎮居民300元,分別提高10元、30元和100元。低保對象、殘疾人員、「三無」人員個人仍不用繳費。
二是新生兒醫療費實現「追溯」報銷。新政策規定,新生兒自出生之日算起,90天內(含90天)繳費參加居民醫保,其自出生之日起發生疾病住院的醫療費用可按規定由醫保基金給予支付。
三是門診約定機構不可「擅自綁定」。從2016年1月1日起,參保居民只需在首次門診就診時持《醫療證》到選定的門診約定機構辦理約定手續,就可以按規定享受門診統籌待遇。不用事先辦理約定手續,門診約定機構也不得違背參保居民意志進行「擅自綁定」操作。
⑵ 福建城鄉醫保怎麼交
居民醫保繳納。
途徑一:在微信里繳費
第一步:打開微信的「我」—「支付」,選擇「城市服務」

⑶ 福建城鎮醫保網上繳費
手機上繳納醫保,可以用支付寶或者醫保通軟體繳費,如果是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在網上繳納需要當地政府統計信息,錄入系統後才可以繳納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⑷ 福建城鎮居民醫保限制
城鎮居民醫保對參保人的年齡沒有限制。
只要是具有本市城鎮戶口,不屬於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任何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參加城鎮醫療保險。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成部分,具有強制性,採取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⑸ 福建居民醫保報銷比例
福州居民醫保報銷比例
參保城鎮居民首次住院和門診大病治療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由城鎮居民醫保基金支付的起付標准和比例如下:
醫療機構起付標准支付比例
成年人未成年人成年人未成年人
三甲(不含專科)800元400元55%60%
三乙、二甲及二甲以上專科400元200元65%70%
二乙、一級300元150元75%80%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150元75元85%90%
參保城鎮居民年度內多次住院按上述起付標准依次遞減100元,直至降至零為止。
在保險年度內(1月1日—12月31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最高支付限額為60000元(包括起付標准以下費用和個人負擔部分費用),6萬元以上至14萬元以內(含14萬元),醫保政策范圍內的住院和門診大病醫療費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統籌基金支付比例為30%;高血壓、糖尿病門診大病醫療費年度內最高支付限額分別為4000元。
從2013年1月1日起,一個參保年度內,對參加福州市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參保人員因患大病發生的個人負擔的醫保目錄內住院及門診大病醫療費用,超過上一年度統計部門公布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部分,10萬元以內,給予大病補償,補償比例為50%。
參保人員的醫療費從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是如何計算的
舉例如下:
例1:參保城鎮居民李某,男,60歲。本年度首次住院在市一醫院,住院醫療費用共計7600元,其中醫保目錄范圍內費用7300元,自費費用300元。市一醫院為三乙醫院,成年人在三乙醫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准為400元,支付比例為65%,李某本次住院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為:(7300-400)×65%=4485元。
例2:參保在校學生小張本年度首次住院在晉安醫院,住院醫療費用共計7600元,其中醫保目錄范圍內費用7300元,自費費用300元。晉安醫院為二乙醫院,未成年人在二乙醫院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准為150元,支付比例為75%,小張本次住院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為:(7300-150)×80%=5720元。
例3:參保城鎮居民吳某,男,50歲。本年度高血壓病在社區就診累計醫保目錄內費用為3100元,成年人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起付標准為150元,支付比例為85%(最高支付限額為4000元),李某可由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付的費用為:(3100-150)×85%=2507.5元。
提醒:以上是關於福州居民醫保報銷比例相關的介紹,如有疑問,可向福州社保局或者醫保局等辦事部門聯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⑹ 2019年福建居民醫保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今年居民醫保地區不同,交費檔次也不同,有的地方交費為180元/人,但也有地甚至高達360元/人,所以你地區交居民醫保240元/人是屬於正常的交費
⑺ 2019年福建醫保報銷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准雖然上漲,但是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相比仍舊相差很多。首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是一年僅需繳費一次,而無需每月繳納,其次各地繳費標准不同,最低一年僅需220元,即使繳費偏高的地區一年繳費額與之相比也是不多。並且繳費標准高的地區一般而言醫保待遇也會越好,當然城鎮職工醫保繳費高,報銷比例與待遇肯定要優於城鄉居民醫保。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標准雖然上漲,但是與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相比仍舊相差很多。首先城鄉居民醫療保險繳費是一年僅需繳費一次,而無需每月繳納,其次各地繳費標准不同,最低一年僅需220元,即使繳費偏高的地區一年繳費額與之相比也是不多。並且繳費標准高的地區一般而言醫保待遇也會越好,當然城鎮職工醫保繳費高,報銷比例與待遇肯定要優於城鄉居民醫保。
⑻ 福建省城鎮醫保交多少錢
是按照個人工資比例繳納的,醫保辦理:
1.如果是城鎮居民的話,自己個人交醫療專保險,需要攜帶身屬份證、戶口本原件以及復印件、一寸彩照一張到戶口管轄的社區居委會或者社保所繳費登記,即可購買。農村居民可以參加農村合作醫療,一般村委會會通知你什麼時候交,會統一辦理。
2.如何你是個體戶參保,可以選擇只建統籌基金,不建個人帳戶,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4.2%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也可以選擇按當地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8%繳納,建立個人帳戶。
3.自己個人交社保的費用是根據當地去年社平工資進行計算的,且每年都不是一樣的。比如A地平均工資為20000元,那麼養老保險交納額為20000*20%=4000左右/年,醫療為20000*10%=2000左右/年。另外也規定了最低檔和最高檔,最低檔的交納不得低於社平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最高檔為職工月平均工資的300%。
4.一般以最低檔居多。另外,養老保險最低交納年限為180個月即15年,醫療保險至少需要交納25/30年,達到退休年齡就可以申請享受養老金待遇和醫療報銷。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⑼ 福建省農民醫保新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福建省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統籌補償方案調整指導意見省衛生廳[福建衛生信息網]2012-11-04字體顯示:大中小根據衛生部、財政部《關於進一步加強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的意見》(衛農衛發〔2011〕52號)和財政部、人社部、衛生部《關於調整中央財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申報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1〕285號)等文件要求,為鞏固和完善我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制度,進一步提高參合人員保障水平,結合我省實際,對調整和規范2012年新農合補償方案提出指導意見。
一、落實新農合籌資標准
2012年起,新農合籌資標准提高到不低於每人每年290元。其中各級政府對新農合補助標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省級財政根據各地財力情況,給予分檔補助;個人繳費不低於每人每年50元。經濟條件較好、醫療費用較高的地方應適當提高政府補助和個人繳費標准。各統籌地區要加強參合管理,認真做好個人參合費用收繳工作,2012年2月底,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要確定參合人數。參合人數確定後,原則上年度內不得變動。各級財政部門按照確定後的參合人數測算和撥付補助資金。
二、規范新農合基金分配
新農合基金由住院統籌基金、門診統籌基金和風險基金構成。新農合籌資總額扣除風險基金後,原則上住院統籌按人均245元(含住院統籌基金230元,重大疾病大額醫療費用補充補償基金15元)、門診統籌基金人均45元(含普通門診統籌基金35元,門診特殊病種統籌10元)進行歸集,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調整。
重大疾病大額醫療費用補充補償基金按照規定提取,達到年人均15元標准(含歷年結余)的,不再繼續提取。
嚴格基金補償范圍。新農合基金只能用於參合農民醫療費用的補償。對於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規定的特殊補償項目,應先執行國家專項補助政策,剩餘部分的醫療費用再按新農合報銷規定給予補償。納入免費治療的項目,不納入新農合基金補償范圍。
三、調整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
(一)調整住院統籌補償方案
新農合住院補償起付線縣級、縣以上(縣外)原則上分別為300~400元和600~1000元,各地可在此范圍內進行適當選擇。鄉級不設起付線。
封頂線是參合農民在一個保障年度內一次或多次住院累計獲得最高的補償金額,2012年應不低於8萬元,個別地方需要調高的,原則上不超過10萬元。
新農合籌資標准提高後,總體上鄉級、縣級、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報銷比例較2011年提高5至15個百分點。根據各統籌地區近年住院率和「次均可報銷費用」情況(兩者的乘積即「人均可報銷費用」),省新農合技術專家指導組對各地進行分檔,共分三檔,各地應按照本縣(市、區)人均可報費范圍選擇相應的檔次。原則上縣級、縣級以上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補償比分別為75%~80%、45%~65%;鄉級住院補償採取分段補償:即鄉級住院可補償費用500元以下部分(含500元)的補償比為60%,超過500元部分補償比為90%~95%。具體補償參考方案如下:
2012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償參考方案
人均可報銷費用(元)普通門診補償住院補償(分段補償)
鄉鎮級醫療機構縣級縣級以上醫療機構
≤500元>500元
補償比封頂線補償比補償比補償比補償比
174~29260%40060%95%80%~85%60%~65%
293~33660%40060%95%80%~85%55%~60%
337~46660%40060%90%75~80%%45%~55%
(二)調整重大疾病住院大額醫療費用補充補償方案
堅持以各設區市為統籌單位開展重大疾病住院大額醫療費用補充補償工作,設區市新農合管理中心統籌管理重大疾病住院補充補償工作,縣級新農合經辦機構為參合農民辦理重大疾病補充補償服務。
完善重大疾病大額住院醫療費用補充補償方案。各統籌地區可根據大病基金運行以及整體補償比例提高的情況,適當調整起付線和補償比例,2012年起付線可降低到1-1.5萬元,補償比例70%-80%。醫療費用較低的設區市可根據基金運行實際,進一步降低起付線,提高保障水平,有效解決高額醫療費用患者的經濟負擔。在一個統籌區域內,所有參合人員實行同等的報銷待遇。
(三)適當提高門診特殊病種保障水平
繼續完善門診特殊病種補償方案,提高保障水平,引導患者合理就醫,緩解住院壓力,在「定病種」、「定葯物」、「定診療項目」的基礎上,對高血壓、糖尿病、重症精神病等3種病種縣級門診費用按照50%,鄉鎮衛生院門診費用按照90%的政策補償比例給予補償,具體辦法由省衛生廳另文下發。
調整惡性腫瘤的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器官移植抗排異反應、血友病、再生障礙性貧血、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硬化(失代償期)、慢性心功能不全、腦卒中及後遺症、重症肌無力等9種病種的補償比例,達到與同級別醫院的住院補償比例一致,不再單獨設置其封頂線,與住院醫療費用補償共用住院封頂線。
提高重症尿毒症透析保障水平,採取定額補償辦法,每周按不高於3次的透析次數,每次透析費用給予70%的補償,年度限額4萬元,明顯減輕重症尿毒症患者的醫療費用負擔。(四)全面開展普通門診統籌工作
進一步完善普通門診補償方案,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普通門診補償和鄉級低費用段住院補償有效銜接。每次門診不設起付線,統一按照60%的比例予以補償。提高普通門診封頂線,每人年封頂線400元左右,具體標准由各統籌地區根據基金運行情況確定。各地要積極創造條件,將實施鄉村一體化管理、基本葯物制度以及能與新農合信息系統聯網的村衛生所納入新農合普通門診定點范圍,方便農村居民常見病就醫,但每個行政村只能開通一個衛生所。按照40~50%的比例予以補償,其中村衛生所普通門診補償封頂線每人年50元左右。
將一般診療費納入新農合的報銷范圍。要進一步加大普通門診宣傳力度,擴展宣傳途徑,提高知曉率,引導參合農民積極利用新農合普通門診服務。要強化定點醫療機構醫務人員培訓,提高門診服務水平和提高新農合門診補償效率。各地要簡化普通門診報銷手續和服務流程,要進一步加快社保卡的普及應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方便農民群眾報銷補償。
(五)完善農村重大疾病保障工作
進一步鞏固提高農村兒童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臟病保障水平工作,擴大定點醫療機構范圍,細化篩查程序、完善轉診救治和結算工作。逐步增加病種,將乳腺癌、宮頸癌、耐多葯結核病等重大疾病納入保障范圍。
四、加強新農合基金管理和定點醫療機構監管
(一)加強基金管理
基金結余率過高的縣(市、區)要有針對性地調整補償方案,合理提高補償比例,實施二次補償,提高基金使用率。存在基金超支風險的地區要加強住院率的控制和醫療費用的監管,適當調整統籌補償方案,維護基金平穩運行。
(二)積極推進支付方式改革
所有縣(市、區)都要在開展普通門診統籌的同時推行門診統籌總額預付制度。繼續在11個縣開展住院按病種(組)付費、總額、床日付費方式改革,取得經驗後逐步推開。積極試點住院按床日付費、門診按人頭付費等付費方式改革。通過支付方式的改革,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上漲,保證基金安全,力爭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三)加強新農合監管
要進一步加強新農合精細化管理,改進監管手段,提高監管水平。嚴格執行省衛生廳確定的醫療費用上漲限額、目錄外葯品使用比例,對於人均住院費用增長和目錄外醫葯費用比例超過規定的定點醫療機構,要按照規定嚴肅處理。要強化定點醫療機構日常監管。把合理用葯、合理檢查、合理使用抗生素、開展支付方式改革、控費工作、目錄外葯品控制等作為考核定點醫療機構的重要內容,列入醫療機構定點資質的重要條件。各級衛生行政部門要將定點醫療機構新農合執行情況納入醫院評審、評價范疇,加強新農合運行情況的監督檢查指導,規范定點醫療機構服務行為。
(四)加強轉診管理
要本著便民利民、就近就醫的原則,尊重參合農民的自主選擇權。相鄰地區可探索建立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互認制度,方便參合農民就近就醫。縣級新農合管理經辦部門加強轉診管理,引導農民群眾就近住院就醫。要結合實際制定轉診審批制度,合理控制轉縣外就醫的患者比例,轉縣外就診率控制在25%左右。參合患者轉省外醫療機構就診時,應有省級定點醫院的轉診意見,並經縣新農合管理部門同意。對於應辦理轉診手續而未辦理自行到縣外醫療機構就診的患者,可適當降低補償比例,具體比例由各縣確定。對於國外(境外)醫療機構就診發生的醫療費用一律不予以補償。
(五)加強合醫證(社保卡)管理
要充分利用社會保障卡完善新農合管理和支付結算工作,各統籌地區要加強用卡管理,加快農村居民社會保障卡發放進度,完善各定點醫療機構用卡環境。加大宣傳,引導參合農民就診時尤其是門診就診時正確使用合作醫療證(卡),方便應用證(卡)結算工作。
各縣(市、區)要按照本指導意見,結合實際,盡快出台本地2012年新農合補償調整方案。各設區市衛生、財政部門要按照本意見要求,加強對所轄縣(市、區)新農合統籌補償方案調整工作的指導,負責縣(市、區)補償調整方案的審核工作,並報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領導小組備案。補償政策突破本意見的,應提出具體的依據,經省新農合領導小組辦公室批准後實施。各縣(市、區)2012年新農合補償調整方案、各設區市2012年重大疾病大額住院醫療費用補充補償調整方案應與2月底前出台實施。
本意見未涉及的其他補償政策,繼續按之前省衛生廳、財政廳印發的補償方案執行。
⑽ 福建城鄉居民醫保整合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登入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網站,點擊「福建省社會保障卡」,可查詢到使用方法。
社保卡醫院就醫結算
根據福建省衛生廳、福建省數字福建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福建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福建省財政廳《關於在全省醫療機構推行社會保障卡作為醫療就診卡的通知》(閩衛信息[2009]182號),社保卡將取代醫院的就診卡,社保卡金融電子錢包將逐步取代醫院的預繳金賬戶,實現全省就診一卡通。社保卡金融電子錢包在醫療機構的支付結算流程請咨詢相關就診醫院。
溫馨提示:
參保人首次持社保卡到各醫院第一次就醫時,請務必到就診醫院的指點窗口進行建檔,之後即可作為醫保一卡通在該醫院正常就診。就診時,參保人應認真了解社保卡就診流程,實行刷卡掛號,刷卡就診,刷卡結算。持社保卡就診時無需辦理醫療機構的就診卡,並可利用社保卡附帶的電子錢包,方便快捷地實現一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