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海南交通建設局

海南交通建設局

發布時間:2020-12-01 17:52:28

Ⅰ 海南建省辦特區三十年來交通運輸建設取得巨大成就請舉例說明

海南建省辦特區30年來說交通運輸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因為在很多建設上有些許多的成就都是比較好的一些方法。

Ⅱ 海南春節大擁堵有何解決之道

「海南春節大擁堵解決之道是:①建設交通系統供需平衡體系;②提高交通供給內的有效性,可靠性,提高運輸容能力和保障通行效率;③強化交通擁堵的應急准備和應急能力。」

  1. 建設交通系統供需平衡體系

    搭建城市虛擬系統,把城市規劃、交通管理、發改委的職能集成在一起,用統一的數據、統一的方法來對一個城市的交通規劃建成管理與支持,來實現系統的優化。

  2. 提高交通供給的有效性,可靠性,提高運輸能力和保障通行效率

    2.1注重補齊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短板,推動形成區域、城鄉、城際及國內國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的平衡結構,加快推進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網路化水平和運行效率。

    2.2注重提升運輸服務品質。增加高品質、快捷化、差異化、定製化的客運服務供給,鼓勵和引導交通運輸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

    2.3注重各種運輸方式協同發展。更好地發揮鐵路運輸和水運在大宗貨運中的比較優勢,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發揮好綜合交通運輸的組合效率,降低運輸成本。

  3. 強化交通擁堵的應急准備和應急能力

    對城市交通各項應急設施、設備和裝置按照城市的發展同步配備,平時做好相關的應急演練和相關應急有效性的檢驗,隨時待命。

Ⅲ 海南什麼單位可以做交通影響評價(交評)報告啊要求評審有資質的。

海南省三亞市多個文旅綜合體建設項目交通影響評價(交評)報告編制單位是內華咨交評公司高效交付的容,華咨交評公司有十年專注交通影響評價報告編制的經驗,500餘項成功案例,依託交通便捷和交評團隊優勢,實現1天到現場,7天出報告。華咨公司交評評審資質齊全,程序熟悉,建設單位可以溝通一下。

Ⅳ 新疆和海南相比,有一種交通運輸方式是海南沒有的,是什麼(管道除外)

地理位置與行政區劃

臨高縣位於海南島西北部,東鄰澄邁縣,西南與儋州市接壤,北瀕瓊州海峽。陸地面積 1317平方公里。人口42.76萬人。轄10個鎮、154個村委會、17個居委會、733個自然村,境內有2個國有農場。縣政府駐臨城鎮。該縣自然資源和土地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量充沛,具有得天獨厚的農業發展條件,盛產水稻、橡膠、糖蔗、荔枝、香蕉等多種農作物,臨高乳豬、多文空心菜等優良農產品馳名省內外。海岸線長71公里、11處港灣,有金牌、新盈、調樓、黃龍等天然優良港口,淺海灘塗面積5333公頃,發展海水養殖條件優越,海洋捕撈業發達,是全省重要的漁業生產縣。風土人情獨特,被評為「全國民間藝術之鄉」,創造的「哩哩美」漁歌和人偶戲被列為我國民間藝術的瑰寶。旅遊資源有臨高角、高山嶺、桐鄉夏蔭、孔廟、多文嶺、百仞灘、冼太夫人廟等,其中臨高角是海南重點開發的濱海旅遊區之一。

經濟與資源

經濟發展:初步核算,2006年,全縣生產總值400854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下同),比上年增長7.9%。人均生產總值10707元,比上年增長6.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5278萬元,增長7.6%(漁業增加值212785萬元,增長7.1%);第二產業增加值25542萬元,增長10.3%;第三產業增加值70034萬元,增長8.2%。

資源:

農林牧資源:本縣具有發展農業的優越地理氣候條件,是適宜種植各種作物的天然溫室,素有「魚米之鄉」美稱。盛產糧食、瓜菜、糖蔗、花生、芝麻等。主要熱帶作物有橡膠、胡椒、香茅、咖啡;主要豐產林為小葉桉、木麻黃、主要水果有香蕉、芒果、荔枝、龍眼、楊桃、菠蘿蜜等。臨高乳豬是本縣特產,也是主要的出口創匯產品之一;還有豐富的兔、蛇、穿山甲等動物資源。

土地資源:臨高縣地處瓊北台地,大部分土地屬玄武岩風化發育而成的紅壤土,其次是淺海沉積和河流沖積發育而成的砂質土,土層深厚,含有機質多,土壤肥力好,非常適宜於熱帶高小農業發展。全縣耕地面積80萬畝,未利用面積11萬畝。

海洋資源:臨高縣海岸線長71公里,海港11處,海域面積376平方公里,內陸海域5.66萬畝,可利用淺海灘塗4萬畝,海洋漁業資源豐富,是全省的漁業大縣。臨高縣瀕臨北部灣漁場,魚種類多,可捕撈量大,經濟價值高,盛產馬鮫魚、鯧魚、石斑魚、墨魚等600多種,尤其是「臨高玻璃魚」,以其透明、肉厚、味美而聞名遐邇。近海海域適於鮑魚等貝類養殖,海灣灘塗適宜養殖對蝦、珍珠貝、文科哈、螃蟹、石斑魚和黃花魚等。內陸河瑭水庫適宜鰻魚、鯉魚、福壽魚、鰱魚、埃及瑭虱等養殖。

旅遊資源:臨高縣旅遊資源豐富,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獨特。自古以來,臨高名勝聞名遐邇,有桐鄉夏蔭、南海秋濤、百仞灘聲、毗耶靈石、龍潭神雨等著名的臨高八景。臨高人偶戲和哩哩美漁歌更是我國民間藝術中的珍寶。可開發利用的主要旅遊資源有:濱海風光、民間文化、生態環境、觀光農業、漁家風情、休閑漁業、風味美食等等。

基礎設施

通訊:全縣已實現電話交換程式控制化,國內外長途傳輸數字化。縣城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容量為20020門,移動通信網路覆蓋全縣。村村通廣播電視,縣內已實現了光纜聯網,基本形成了現代化的通訊網路系統。

交通建設:臨高縣交通運輸四通八達,陸、海、空交通便利。粵海鐵路西環線、環島高速公路和225國道(海榆西線)穿過境內,縣城距海口市86公里、洋浦港50公里。縣內公路84條,總里程634公里,縣城通往各鄉鎮、主要港口和各經濟開發區的道路全部實現柏油路面。新盈、頭咀、調樓、黃龍等港口可通航貨輪直達廣州、湛江、海安、北海、海口、三亞等港口。縣境內的加來機場擴建工程已竣工交付使用、粵海鐵路西環線的臨高火車客貨站正在興建、金牌3000噸級車客輪渡碼頭已建成、和邦3.5萬噸級雜貨碼頭主體工程已完工並可停靠船舶,臨高縣已成為有「陸海空」交通優勢的縣份之一。

電力資源:電力供應與全省聯網運行,實現了村村戶戶通電。全縣有110KV變電所2座,35KV變電所8座,500千瓦以上水電站8個,500千瓦以下水電站13個,總裝機容量1.54萬千瓦,年發電量6500萬千瓦時。

管道天然氣:東方1-1氣田天然氣洋浦至海口輸氣管道穿過臨高境內。臨高城市天然氣供氣工程竣工後,每日可向臨高城地區供氣1.5-2萬M3,可同進為6000-8000居民輸送清潔天然氣;二期工程竣工後,每日可向臨高城地區供氣5萬M3,用戶量達1.2-1.5萬戶。

供水:臨高水資源豐富,水質好,滿足工農業生產生活用水。縣境內主要河流有文瀾江、東江河、馬裊河、博厚溪和文科溪。全省最大的松濤水庫東乾渠流經縣境內5個鎮(流長50公里),全縣現有中小型水庫7宗,總庫容量為8000立方米。地下水儲藏量約6億立方米,理論可采量4.3億立方米。

Ⅳ 海南省的交通執續誰管呀

交通秩序應該由交通警察管理。但是,作為海南的市民,維護交通秩序,人人有責,因此,遵守交通秩序是我們共同的責任與義務

Ⅵ 谷牧的個人履歷

新中國成立後,谷牧同志任中共濟南市委書記、市長,濟南警備區政治委員。他採取有力措施,抑制通貨膨脹、恢復發展工業、全面完成土地改革,在濟南市逐步建立起以國營經濟為主導、多種經濟成分並存發展的新民主主義經濟模式。他領導開展了濟南市鎮壓反革命、「三反」、「五反」和黨內整風運動,穩定了當地的社會秩序和市場秩序,凈化了社會風氣,鞏固了黨的團結統一。其間,他帶領全市人民積極開展抗美援朝運動。1952年3月,谷牧同志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部長,著重抓理論學習和新聞宣傳工作。同年12月起,歷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二副書記、上海市工業生產工作委員會書記、中共中央華東局工業部部長、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其間,他主管上海的工業、交通工作,在重點解決國營企業任務不足、生產困難等問題的同時,積極做好私營工商業者的工作,推動了上海私營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4年12月,谷牧同志調任國家建設委員會副主任。1955年4月,他任國務院第三辦公室副主任。1956年7月至1965年3月,他任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黨組委員、黨組副書記,1964年8月至1965年3月兼任中央工業交通政治部主任。在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他參與制定了重工業生產技術發展規劃,為新中國經濟的平穩發展和社會主義經濟體系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在大躍進之後我國面臨嚴重經濟困難的形勢下,他積極貫徹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組織「十人小組」開展經濟部門和工業交通戰線的工作,負責全國的生產建設調度。1965年4月,他任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他認真貫徹執行中央關於加速三線建設、逐步改變工業布局的方針,深入西南、西北地區實地考察,部署三線建設布局,為我國三線地區的交通建設、國防工業建設、電子工業建設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文化大革命」期間,谷牧同志受到林彪、江青集團的迫害。1966年9月,黨中央決定谷牧同志協助國務院領導同志抓經濟工作。谷牧同志常常白天挨批鬥,晚上抓工作。面對「四人幫」的倒行逆施,他剛正不阿、堅持真理,進行了頑強斗爭。在最艱苦的時候,他時刻不忘國家建設,全力協助周恩來總理管理工業、交通和生產建設等經濟工作,努力減少「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損失,表現出了共產黨人的高貴品格和革命氣節。
1973年3月後,谷牧同志的領導職務得到恢復,任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革委會主任、黨的核心小組組長,兼任國家計劃委員會革委會副主任、黨的核心小組副組長。在周恩來總理的關心和支持下,由他主抓的港口建設工作取得顯著成績,到1975年底,我國沿海新建了40多個萬噸級深水碼頭泊位,港口綜合吞吐能力比1972年增長50%,為改革開放以後更大規模的港口建設積累了經驗。1975年1月,他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在鄧小平同志主持下,他參與組織實施對國民經濟的全面整頓,並以鐵路運輸為整頓的突破口,推動了鐵路運輸形勢的好轉,帶動了煤炭、電力等行業的生產建設。隨後,他又開展了鋼鐵和其他產業的整頓。他貫徹落實中央的方針,組織調整全國基本建設項目,壓縮投資規模,調整投資方向,努力解決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問題。他重視城市建設和人民生活環境的改善,為解決當時城市發展滯後、市政公用設施不足、城市居民住房困難等問題做了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他堅持在城市建設中做好文物古跡保護工作,制止了一些地方亂占亂建、破壞文物古跡的行為。 粉碎「四人幫」後,谷牧同志分管對外經濟貿易工作。1978年,他率團赴西歐考察訪問,清楚地認識到我國與世界發達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並在中央有關會議上進行了闡述,推動了對外開放戰略決策的制定。1979年8月,他兼任國家進出口管理委員會、國家外國投資管理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他積極主張吸收外國投資,引進國外貸款,爭取世界銀行對我國資金與人才培養等方面的支持,推動外貿體制改革,對新時期對外開放的起步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8年9月後,谷牧同志兼任國家計委副主任、黨組副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基建工程兵政治委員、黨委第一書記。他支持並領導了基本建設管理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擴大國營施工企業的經營管理自主權。他較早提出了住宅逐步商品化的設想,並支持在西安、南寧、柳州、桂林等城市進行建房出售給職工的試點,得到中央的肯定,為後來的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積累了寶貴經驗。谷牧同志為探索符合我國國情的基本建設和城市發展道路,進行了不懈努力,作出了重要貢獻。
1979年,為落實鄧小平同志關於建立經濟特區的指示,谷牧同志會同廣東、福建兩省領導同志研究實施方案。他帶領工作組經過深入調查研究,推動建立了深圳、珠海、廈門、汕頭4個經濟特區。他為我國特區經濟的穩定發展嘔心瀝血,積極推進特區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實和完善。1980年2月至1985年9月,谷牧同志任中央書記處書記,1982年5月至1988年4月任國務委員。1984年,鄧小平同志視察廣東、福建後,谷牧同志按照中央指示,積極推動進一步開放大連、秦皇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使我國對外開放呈現出嶄新局面。在組織經濟特區發展外向型經濟的同時,他還努力推動建立健全吸收外商直接投資的法律法規,改善投資環境,並堅決打擊改革開放中出現的走私等違法行為。1987年,他負責籌備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努力推動海南的經濟發展,為海南經濟特區的建立奠定了堅實基礎。他為推動我國對外開放新格局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80年代,谷牧同志分管旅遊和民航工作。他積極推動旅遊和民航體制改革,促進了旅遊產業和民航事業的蓬勃發展。
谷牧同志在抓好經濟建設中心工作的同時,高度重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他注意學習借鑒國內外的文明成果,積極引進西方先進管理經驗,發掘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優秀遺產。1984年,他擔任中國孔子基金會會長,倡導、推動對孔子學說的研究、傳承和發揚,為發展愛國統一戰線和增進國際交往傾注了大量心血。他還主持了北京恭王府遺址的搶救工作,為保護國家重要文化遺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1988年4月,谷牧同志當選為政協第七屆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兼任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主任。圍繞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等問題,他召開座談會,開展調查研究,提出意見和建議,為中央決策提供重要參考和依據。他堅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方針政策,積極促進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的合作共事,參與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和海外聯誼工作,努力推動人民政協的制度建設,為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鞏固和發展愛國統一戰線、開創人民政協事業新局面,付出了大量心血,作出了積極貢獻。
谷牧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屆、十一屆、十二屆中央委員,第十一屆、十二屆中央書記處書記。 谷牧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09年11月6日14時5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谷牧同志在近80年的革命生涯中,對共產主義理想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無限忠誠,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新中國建立,為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刻苦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和高度的政治敏銳性,堅持真理,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在長期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中經受住了各種風浪的考驗。他堅持黨性,顧全大局,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勤於學習,注重理論聯系實踐,工作深入細致,重視調查研究,善於總結經驗,富有開拓創新精神。他作風民主,寬厚待人,團結同志,善於聽取不同意見,密切聯系群眾,關心和愛護幹部。他光明磊落,無私無畏,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他德高望重,平易近人,嚴於律己,清正廉潔,生活儉朴,對家屬和身邊的工作人員嚴格要求,始終保持了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
谷牧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斗的一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為黨和人民無私奉獻的一生,追求真理、獻身共產主義事業的一生。他的逝世,是黨和國家的重大損失。我們要學習他的革命精神、崇高品德和優良作風,化悲痛為力量,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而努力奮斗。

Ⅶ 海南環島鐵路的建設沿革

海南島的鐵路夢最早可追溯到清末。1886年時任兩廣總督張之洞制定《撫黎章程十二條》時,認為「撫黎以開山為先」,制定出開通「井字」路計劃。他多次上書清廷,要求「築鐵路至海南腹地」,後因其調任湖廣而未能實現。
1919年,孫中山在完稿的《建國方略·實業計劃》時也曾提及海南島鐵路建設:「於化州須引一支線(鐵路),至遂溪、雷州,達於瓊州海峽之海安,約長一百英里。於海安再以渡船與瓊州島聯絡。」(《建國方略·實業計劃·第三計劃·建設中國西南鐵路系統·廣州欽州線》)
1936年,時任國民政府中央經濟委員會常委宋子文抵瓊考察海南島交通建設,後決定用3年時間分兩期工程建設海南鐵路,全長逾400公里。不料尚未開工抗戰爆發,海南鐵路修建計劃擱淺。
1939年日本侵略者佔領海南,為掠奪三亞田獨和昌江石碌鐵礦,1939年至1943年先後在海南西部修建全長240.9公里的鐵路,瓊島第一條鐵路成為日寇榨取資源的抽血管。
新中國成立後,1958年鐵道部制定全國《十五年鐵路網發展規劃》,海南環島鐵路被列入規劃項目。1985年海南西環線開通。
1992年國務院批准海南鐵路通道項目,計劃鐵路通道分為湛(江)海(安)線、海(口)叉(河)線、瓊州海峽火車輪渡「兩線一渡」。2003年的1月7日,載有火車的「粵海鐵1號」從海峽對岸的海安港緩緩駛來,火車終於開上海南島。
2004年12月5日,中國鐵路史上首對跨海列車K408次滿載乘客從海口火車站開往廣州,結束了海南與內地不通旅客列車的歷史。
隨著高鐵時代來臨,2010年底,全長308公里的海南東環鐵路正式開通,從海口到三亞最快僅需90分鍾。高鐵串連起海南東海岸的城市和旅遊景點,成為沿線地區居民和旅客的主要出行方式,客流量從開通時的982萬人次提升至今年的1438萬人次(截至12月20日),平均上座率達到113%。
海南東環鐵路經過5年運行,經歷海南有歷史記錄以來最強的暴雨襲擊,多個台風、上萬次雷電的檢驗,目前運營狀況安全良好。
東環線開通後,新建海南西環鐵路正式動工。作為海南交通史上「一號工程」,該線全長345公里,經過6個市縣,全線設16個車站,分別在既有的海口站和三亞站與海南東環鐵路接軌形成閉環。至此,全球獨一無二的環島快速鐵路通道正式建成。
海南環島鐵路建成意義重大。其獨特的環形設計通過車站與島內高速公路、國際機場、鐵路輪渡等交通方式有效銜接,構建起立體交通體系,可滿足人們多元化出行需求,更為中國進一步積累熱帶高鐵建設、運營提供寶貴經驗,對高鐵「走出去」具有重要示範意義。
未來海南鐵路建設不會止步。海南省已於2010年成立跨海工程籌建辦公室,積極協調加快推進瓊州海峽跨海通道工程建設。根據《中共海南省委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十三五」時期海南將推進湛江至海口高速鐵路融入國家高鐵網,屆時張之洞、孫中山等前人的海南「鐵路夢」,將最終實現。

Ⅷ 海口市交通港航綜合執法支隊怎麼樣

簡介:海口市交通港航綜合執法支隊是於12月26日正式注冊登記的全額撥款副版處級事業單位權,隸屬海口市交通運輸和港航管理局,是目前海南省唯一一支實施運政、路政、水政、港政「四政合一」的交通綜合行政執法隊伍,也是交通運輸部指定的海南省唯一一個「三基三化」試點建設單位。
注冊資本:489萬人民幣

Ⅸ 海南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車牌拍賣公示

一、主要職責擬定本省道路交通管理政策;組織、領導、監督和實施全省公安機關維護道路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依法查處道路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開展交通安全法規宣傳教育,實施機動車輛牌證發放和駕駛員考核、管理等工作;指導市縣公安機關參與城市建設、道路交通和安全設施的規劃;對上訴交通事故案件依法復議。二、內設機構省公安廳交通警察總隊內設政治處、綜合處、交通管理處、車輛管理處、瓊北車輛管理所、瓊南車輛管理所6個正處級機構。(一)政治處負責全省交警系統隊伍建設、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的指導、監督、檢查;負責全省交警系統教育訓練和培訓工作;負責總隊的人事管理、工資撫恤、警銜及全省交警系統表彰獎勵工作;負責總隊的黨務、群團及老幹部管理工作;負責指導、監督、檢查全省交警系統的警務督察工作,協助查處交警隊伍違規案件。政治處下設人事訓練科和警務督察科2個科級機構。(二)綜合處負責全省交警系統落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政策、工作部署的檢查、監督及信訪事項督辦;收集掌握全省交警系統工作信息;負責總隊綜合性文件材料的起草及文秘、機要、檔案、保密、行政事務工作;負責對全省交警系統的財政執收進行監督、檢查、指導及總隊資產管理、後勤保障工作;負責全省公安交通系統科技管理工作;組織、指導全省道路交通管理系統、有線和無線通信網路建設、規劃工作。綜合處下設文秘科、科技科、裝備財務科3個科級機構。(三)交通管理處負責全省道路交通安管理工作,擬定全省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政策法規和發展規劃;負責全省交通秩序管理工作,指導和協調重要警衛、大型活動和重大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交通安全保衛和交通處置工作;負責全省高速公路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負責指導特種車輛及其標志的秩序管理工作;負責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的檢查、監督、指導、管理工作,分析全省道路交通事故,研究預防對策,依法對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案件進行復核;負責全省交警系統的法制、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工作,指導全省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及新聞報導工作。交通管理處下交通事故處理科、交通秩序管理科、高速公路管理科、交通法制宣傳科4個科級機構。(四)車輛管理處負責對全省車輛和機動車駕駛員管理工作進行宏觀管理和監督、協調、檢查、指導工作;擬定全省車輛管理工作的有關政策規定和發展規劃;負責全省機動車駕駛員考試、機動車查驗員的考試考核、發證以及對全省車管崗位民警核發上崗證;負責全省車輛管理方面的印章、表格、證件、號牌的監制工作;依法對機動車檢測機構和駕駛員培訓單位進行監督。車輛管理處下設駕駛員管理科和車輛管理科2個科級機構。(五)瓊北車輛管理所負責轄區內車輛和機動車駕駛員管理工作;依法對本轄區內的機動車進行登記、核發牌證;依法對本轄區內的機動車駕駛員進行考核、發證、審驗及辦理相關業務;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市縣交警部門的車管工作、機動車檢測工作和駕駛員培訓單位進行指導檢查、監督。(六)瓊南車輛管理所負責轄區內車輛和機動車駕駛員管理工作;依法對本轄區內的機動車進行登記、核發牌證;依法對本轄區內的機動車駕駛員進行考核、發證、審驗及辦理相關業務;負責對本轄區內的市縣交警部門的車管工作、機動車檢測工作和駕駛員培訓單位進行指導檢查、監督。

閱讀全文

與海南交通建設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