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應縣建設局

應縣建設局

發布時間:2020-12-01 03:06:26

Ⅰ 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建設銀行卡卡號前幾位是什麼

6217 0000

Ⅱ 應縣住房公積金投訴電話

為了提高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辦事效率與服務水平,為了增強版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權透明度,加強社會監督,切實維護繳存職工合法權益,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在全國范圍內開通12329住房公積金熱線。簡單來說,公積金繳存職員只要撥打12329即可咨詢公積金貸款、提取、繳存等信息。
公積金服務電話是12329,這是全國通用住房公積金熱線。

Ⅲ 山西省水利廳的領導信息

(1)山西省水利廳廳長:潘軍峰

個人簡歷:

潘軍峰,男,漢族,1957年12月生,山西臨猗縣人,博士學歷。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87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山西省第九屆委員會委員。

1974年3月山西萬榮縣鄭村插隊;1978年3月太原工學院農田水利專業學習;1982年3月到山西省水利科學研究所工作任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91年2月考入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工作;1991年7月任水利管理處主任科員;1995年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副處長;1998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副處長兼省河道管護服務總站站長;2000年9月任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處長;2000年10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總工、黨組成員;2004年6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總工、黨組成員、副廳長;2006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

分工:主持全面工作。聯系山西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廳黨組成員、紀檢組長奧雨迎

個人簡歷:

奧雨迎,男,漢族,1954年12月生,山西興縣人,中央黨校本科函授學歷。1972年12月參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2年12月解放軍工程兵建築115團入伍參加工作,歷任排長、副連長、解放軍51師作訓參謀、第五工程維護大隊作訓股長,1984年9月解放軍工程兵指揮學院指揮專業學習,1986年9月任解放軍第五工程維護大隊司令部副營參謀,1987年12月任太原市自來水公司幹部,1988年2月省軍轉培訓中心幹事、1990年2月任省軍轉培訓中心業務科長、1990年6月任省軍轉培訓中心副主任,1992年6月任山西省忻州奇村溫泉幹部療養院院長,1994年12月任山西省杭州幹部療養院接待處主任兼黨委書記,1996年5月任山西省杭州幹部療養院接待處主任兼黨委副書記。1997年3月任山西省人事廳廳長助理,1998年2月任山西省人事廳黨組成員,1999年8月中央黨校函授經濟管理專業學習,2001年1月任山西省紀委駐質監督局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2008年8月任山西省紀委駐水利廳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廳直黨務、水利教育、水利稽察、系統精神文明建設與群團組織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省紀委駐廳紀檢組、人事處勞資教育工作部分、監察室、機關黨委、稽察處、省水利技工學校、省水利大廈、廳系統社會團體。

聯系山西水利職業技術學院。

(3)廳黨組成員、副廳長裴群

個人簡歷:

裴群,男,漢族,1952年7月生,山西垣曲縣人,中央黨校本科函授學歷。1975年10月參加工作,1978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高級工程師。

1975年10月山西省水利學校任教;1977年1月武漢水電學院治河系學習;1978年1月山西省水利學校教師;1979年1月天津大學水利系學習;1980年6月山西省水利學校教師;1983年11月任山西省水利學校黨委副書記;1985年1月任山西省水利學校黨委書記;1989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直屬機關黨委紀檢委書記;1990年1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人事勞資處副處長(正處級,主持工作);1992年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人事勞資處處長;1995年2月任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主任;2002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財務管理、水土保持、機關後勤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財務處、水土保持局、省水資源征費稽查隊、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省水利經濟事業管理中心、廳機關後勤服務中心、廳機關幼兒園。

聯系廳辦公室、水利公安處、省移民辦公室。

(4)廳黨組成員、副廳長郭正義

個人簡歷:

郭正義,男,漢族,1954年1月生,山西祁縣人,中央黨校本科函授學歷。1975年8月參加工作,197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5年8月山西祁縣任村公社幹部;1976年4月晉中地委黨校學習;1976年9月晉中地委辦幹事;1983年9月山西省委黨校學習;1985年7月任晉中地委辦副科長;1985年12月任靈石縣委常委、宣傳部長;1987年5月任靈石縣副縣長;1991年8月任靈石縣縣委副書記;1994年2月任晉中地區農工部副部長、農委副主任;1995年3月任中共和順縣委書記;1998年5月任中共壽陽縣委書記、政協主席;2003年6月任山西省紀委駐省水利廳紀檢組組長、黨組成員;2008年8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農村水利、離退休人員和外事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農村水利處、科技與外事處的外事工作與農業節水工作、離退休人員工作處、省農田節水技術開發服務推廣站、省汾河灌溉管理局、省河渠建設開發中心。

聯系供水排水處。

(5)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張健

個人簡歷:

張健,男,漢族,1954年7月生,山西鄉寧人,大學本科學歷。1976年8月參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山西省第十屆人大代表。

1976年8月臨汾地區鄉寧縣城關公社工作;1978年3月太原工學院水利系農田水利工程專業學習;1982年4月臨汾行署水利局科員;1984年12月任臨汾行署水利局辦公室副主任;1986年12月任臨汾行署水利局計劃財務科科長;1991年5月任臨汾行署水利局副局長、黨組成員;1996年12月任臨汾行署水利局局長、黨組副書記;2001年3月任臨汾行署水利局局長、黨組成員;2004年6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水利管理、防汛抗旱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水利管理處、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省防汛應急搶險總隊、省河道管理服務總站、省汾河二庫管理局、省汾河水務管理局(省汾河上游水務管理站)。

省汾河水庫管理局、省漳澤水庫管理局。

聯系水利公安處、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6)廳黨組成員、總工李力

個人簡歷:

李力,男,漢族,1960年8月生,山西萬榮縣人,大學本科學歷,碩士學位。1977年2月參加工作,198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7年2月萬榮縣北薛村插隊參加工作;1980年9月太原工學院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專業學習;1984年9月山西省水利勘測設計研究院助理工程師、團委書記;1991年2月山西省水利廳基本建設處工作,1991年7月任主任科員,1995年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基本建設處副處長,1997年3月兼任山西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1998年3月兼任山西省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站長,2001年7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調研員,2003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基本建設處處長,2006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處長,2008年8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總工程師、黨組成員。

分工:負責全廳技術工作。

協助廳長負責基本建設、安全生產、水電、在建工程移民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基本建設處(安全生產辦公室)、廳農村水電及電氣化發展局、省沁河流域開發建設管理中心、省水利工程質量與安全監督站、省張峰水庫建設管理局、省滹沱河坪上水利工程管理局、省吳家莊水庫管理局、省引沁入汾和川引水樞紐工程建設管理局、省柏葉口水庫建設管理局、澤城西安水電有限公司、省東山調水工程建設管理局、省水利建築工程局、省三門峽庫區建設工程局、省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監理公司、省水電公司、省水利機械廠、省水工機械廠。

聯系規劃計劃處、省禹門口水利工程管理局、省移民辦公室、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

(7)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常書銘

個人簡歷:

常書銘,男,漢族,1973年3月生,山西澤州縣人,山西省委黨校在職研究生學歷。1992年8月參加工作,1992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2年7月山西省水利學校水利工程建築專業畢業;1992年8月分配到晉城市外事辦公室工作;1997年3月澤州縣團委工作;2000年9月任澤州縣計委21世紀議程辦公室副主任;2000年12月任澤州縣委宣傳部副部長;2003年5月任澤州縣委宣傳部副部長、正科級報告員;2004年1月任澤州縣晉廟鋪鎮黨委副書記、鎮長;2005年12月任晉城市科學技術局黨組成員;2006年1月任晉城市科學技術局副局長(公選任職);2006年5月任中共高平市委常委、宣傳部長;2011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廳長、黨組成員(公選試用期一年)。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機關政務、政策法規、信息宣傳、應急管理、移民後期扶持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廳辦公室、政策法規處、省移民辦公室、山西水利發展研究中心。

聯系農村水利處、科技與外事處的科技工作部分、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省水資源管理中心。

(8)廳黨組成員、局長張江汀

個人簡歷:

張江汀,男,漢族,1955年5月生,山西河津市人,大學本科學歷,成績優異高級工程師。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92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3月河津市僧樓鄉任教參加工作,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北京林業大學水土保持專業學習;1982年8月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工作,1988年6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副科長,1989年6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科長,1992年3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副隊長,1995年2月任山西省移民辦公室主任,1997年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綜合經營管理站站長,2000年12月任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2006年4月任山西省水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副廳級)。2010年1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成員,2010年12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局局長(副廳級)。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水土保持工作。

具體分管:省水土保持生態環境建設中心、省水土保持項目管理辦公室、省水土保持監測中心、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

聯系省汾河上游水務管理站。

(9)副巡視員范曉兵

個人簡歷:

范曉兵,男,漢族,1952年6月出生,山西萬榮縣人,1970年5月參加工作,198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8年太原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畢業,1994年中央黨校本科函授畢業,高級工程師。

1970年5月山西省鐵道建設兵團班長;1972年1月山西省拖拉機配件廠工人、團支書;1975年9月太原工學院機械製造專業學習;1978年9月山西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幹部;1983年11月任山西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副站長(1993年5月至1993年12月山西省靈石縣縣長助理);1993年12月任山西省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1994年1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廳長助理兼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經濟辦公室主任;1998年8月兼任山西省汾河水利管理局局長、黨委副書記;2000年10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調研員;2000年1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人事勞資教育處處長;2002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助理巡視員兼人事勞資教育處處長;2006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漁業工作。

具體分管:漁業局(省漁政監督管理局、省漁船漁港監督檢驗局)、省三門峽庫區管理局、省水產科學研究所、省魚病防治中心(省漁業環境監測中心、省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省水產育種養殖科學實驗中心、省水產技術推廣站、省水產開發服務公司。

(10)副巡視員李文銀

個人簡歷:

李文銀,男,漢族,1955年7月生,山西應縣人,碩士研究生學歷,高級工程師。1974年3月參加工作,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3月山西省應縣水利局參加工作,1976年12月至1978年12月在山西農業大學土化專業學習;1978年12月至1985年8月山西農業大學任教;1985年8月至1988年8月在山西農業大學土化專業碩士研究生學習;1988年9月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工作,1990年3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副科長,1992年3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副隊長,1995年2月任山西省水土保持勘測規劃設計隊隊長,2000年9月任山西省水利廳水土保持局局長,2005年1月任省水利廳水土保持局局長(副廳級),2010年1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水資源管理工作。

具體分管:水資源處(省節約用水辦公室)、省水資源管理中心、省水資源研究所。

聯系省水資源征費稽查隊。

(11)副巡視員解放慶

個人簡歷:

解放慶,男,漢族,1956年10月生,山西曲沃縣人,中央黨校本科函授學歷。1975年12月參加工作,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5年12月山西曲沃縣里村公社團委副書記(兼水利員);1976年12月太原工學院水利系農田水利專業學習;1979年12月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科員(1985年3月至1987年4月山西省太谷縣北洸鄉掛職鍛煉任副鄉長);1987年4月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主任科員;1990年8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副處長;1992年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水利管理處副處長;1995年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2000年9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處長;2005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

分工:協助廳長分管規劃計劃工作。

具體分管:規劃計劃處、黃河古賢水利樞紐山西建設管理局、省數字水利中心、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省水利建設開發中心。

聯系省引黃入晉工程領導組辦公室、省水文水資源勘測局。

(12)副巡視員賈竑驥

個人簡歷:

賈竑驥,男,漢族,1956年6月生,山西陽高縣人,大學本科學歷,學士學位。1974年2月參加工作,1973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4年2月山西陽高縣友宰公社水利幹部;1978年3月太原工學院水利系農田水利工程專業學習;1982年1月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助理工程師、工程師;1991年6月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主任科員;1992年11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副處長;1995年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科技教育處處長;1998年1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人事勞資處處長;2000年9月任山西省水利廳人事勞資教育處處長;2000年12月任山西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2005年3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兼省水利廳農村水利處處長;2006年4月任山西省水利廳副巡視員。

分工:協助廳長負責供水排水、水利科技等方面的工作。

具體分管:供水排水處、科技與外事處的科技工作部分、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省興源供水開發中心、水利學會。聯系省數字水利中心、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省水資源研究所、省水產科學研究所。

Ⅳ 低保舉報電話山西朔州應縣

是當地的民政局電話,不曉得咨詢114
經濟困難就可以申請低保。
1-6月低保發放完畢,注意查收,其他的等等中,有異常的去當地的民政局咨詢。
需要知道名單名冊以及某人低保情況的,去當地的民政局咨詢,因為涉及隱私,網上不宜公布。
需要舉報或者投訴或者認為有不合理不合法不公平的去當地的民政局,因為民政局是管理低保的法定單位。
許多網友問低保每個月是多少錢?或者某人的低保是多少錢?低保發放時間?低保類別,等級的回復:
錢多少是依據地方財政收入水平,申請人家庭具體的困難程度確定的,沒有唯一的數字答案,有的會多點有的會少點。例如同為低保北京的低保與雲南的低保,其低保金額不一樣,北京的多,雲南的少;同在北京同地方吃低保,其低保金額也不一樣,一般困難戶的少特困難戶的多。
由於低保主要由地方財政開支,各地區發展水平不同,地方財政收入狀況不同(有的地方錢多,有的地方錢少),因此各地方的低保政策會有所不同,具體政策咨詢當地民政局為准,如類別的劃分、補助等級的確定,補助金額的多少,最低生活標准線的確定、低保補助金是按照月發,季度發還是年度發等都需咨詢當地民政局為准。
許多網友問中國殘疾人的福利是多少?回復於下:
各個地區的殘疾人福利都不一樣,沒有統一的標准,詳細的福利詢問當地殘聯。有的富裕的地方福利會好些,比如深圳一個殘疾人一年有1000快左右,有些地方可能一年都沒有一分錢。要說殘疾人福利就是香港了,香港一個殘疾人一個月有1萬-1萬2千左右,比一般打工的還要高,大陸現在根本沒法比。
低保是錢,附錄網友們對錢的評說:
甲:錢是個好東西,可以買來全世界的物質需求,也可以用來幫助很多人,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乙:錢也不是個好東西,毀了多少家庭,多少友誼、親情。
丙:低保錢,會毀了我的尊嚴,窮我也不要。
丁:低保是不花代價獲得的免費午餐,不要白不要,能撈就撈,撈不到想辦法也要撈。
•••••••••••••••••

低保只是保的買米錢,不保吃香喝辣。更不可能保發財致富。
有問題你可以向當地民政局咨詢或者反應。
只要自己認為生活困難的都可以申請低保。注意要把困難說夠說透,有利於獲得審批。
申請是一回事,
能否批准低保是另外一回事。
不申請鬼知道你困難。
官方認可的困難,就困難,不困難也困難,將會獲得低保補助。
官方不認可的困難,困難也不困難,低保補助同你沒緣。
凡是中國公民,只要其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均有從當地人民政府獲得基本生活物質幫助的權利。
低保是在城市已經建立了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保險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條保障線"制度的基礎上,建立實行最低生活保障的制度。目前全國城鄉低保對象達7487.4萬人,其中城市低保2307.8萬人,月標准240元,同比增長7.1%,人均補助水平168元,同比增長15.9%;農村低保5179.6萬人,年標准1136元,同比增長8.8%,月人均補助水平62元,同比增長22%。

向低保審批部門遞交申請低保所需材料:
一、城市低保
1、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要說明以下事項:
①申請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收入情況。
②已婚子女家庭收入情況。
③收入情況包括:申請人本人、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及已婚子女家庭收入的:工資、獎金、補貼;離退休費、社會養老金、下崗職工生活費、失業金;贍養費、撫(扶)養費收入;各種勞務收入;出租或者變賣家產收入;儲蓄存款;其它收入等。
④家庭財產情況。包括:房產(套數、建築面積)、車輛、注冊企業(含個體工商戶)、鋼琴、電腦、空調、冰箱、名貴寵物、其他高檔電器。另外註明:是否繳納住房公積金、是否繳納個人所得稅。
2、申請人應提供的證件:本人身份證原件、復印件;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失業證原件、復印件;殘疾證原件、復印件;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
3、申請人應提供的證明:本人及家庭成員(包括已婚子女家庭成員)的收入證明。有工作單位的人員,由所在單位出具收入證明;無工作單位的人員,由社區居委會調查了解後出具收入證明。
二、農村低保
按屬地管理原則,由申請人向戶口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要詳細說明家庭收入情況,致貧原因。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復印件,是殘疾人的提供殘疾證復印件,因病致貧人員提供近期住院病歷首頁復印件,申請人提供本人及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和已婚子女家庭成員收入證明等材料。
一、農村低保條件
(一)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條件
申請農村低保待遇應同時具備下列條件:
1、持有本縣農業居民戶口。
2、居住在農村村組,家庭承包土地的農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年純收入和實際生活水平低於當地農村低保標准(具體詢問當地民政部門)。
(二)申請農村低保所需的材料
1、書面申請書。2、家庭成員的戶口簿。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的合影。4、土地、山林、水面承包合同或證明。5、外出務工人員收入證明。6、離異家庭涉及有贍、扶、撫養關系的應提供離婚證明。7、非農戶人員的家庭,應提供非農戶口人員的收入證明。8、對勞動能力有爭議的,需提供有效健康證明。9、殘疾人提供殘疾證。10、審批管理機關要求提供的其他有關材料。
(三)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的計算
農村居民家庭純收入以年為單位進行核算,包括所有家庭成員全年農副業生產的純收入及其他合法勞動,經營所得收入的總和,主要包括:
1、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及其他生產性收入。
2、批發零售貿易及餐飲業收入。
3、社會服務業外出務工勞務收入。
4、村組集體經濟分配收入。
5、因征地、拆遷或其他原因所獲得的一次性補償收入中扣除房屋重建及簡要裝修費支出,家庭當年非生活性必需費用支出之後的收入。
6、遺產或財產繼承所得收入。
7、自供自給的實物(以市場價格折算)收入。
8、在購買獎券、彩票等有獎銷售中所獲得的收入。
9、其他應該計算的收入。
(四)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
1、三年內因購買、修建或裝修住房(必要的維修除外)造成家庭生活困難的(因拆遷安置購買、修建房並進行簡單裝修的除外)。
2、好逸惡勞,有承包田(地)且有勞動能力但不耕種的。
3、家庭成員有賭博、吸毒行為或者進行高消費娛樂活動的。
4、家庭擁用非生活所必需的高檔消費品,如汽車、奢飾品及貴重飾品的。
5、家庭生活水平明顯高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
6、弄虛作假騙取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7、其他法律、法規規定不能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五)農村低保待遇申請審批程序
1、申請。由戶主通過村民委員會向居住生活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有關證明材料。
2、初審。村民委員會收到申請書後,組織村民代表開展民主評議,並對申報對象的家庭情況進行初審,將初審結果在村公示3—5天,並指導其填寫《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請審批表》,連同申請人提交的全部材料報鄉鎮人民政府。
3、審核。鄉鎮人民政府在校驗申請人上報材料齊全後,正式受理申請人的申請,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對於符合條件的對象,提出補助意見,由村民委員會進行第二榜公示3—5天,對不符合條件的由鄉鎮人民政府通知申請人,對符合條件的上報縣級審批管理機關。
4、審批。縣級民政部門收到上報申請材料後,立即組織入戶核查、復審,進行依法審批,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通知所在村民委員會再次公示第三榜3天,對無異議的對象發給《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及保障金領取存摺,對不符合享受農村低保待遇的書面通知申請人。
附官方說詞:
目前我國正在積極推行社會救助體系,以便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目前我國社會保障體系主要內容包括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住房救助、教育救助等等。
低保是什麼?
低保即最低生活保障,是指國家對家庭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標準的人口給予一定現金資助,以保證該家庭成員基本生活所需的社會保障制度。其是我國社會救助重要內容之一,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國民基本生活。現行我國低保主要分為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兩大類型。
哪些人可以享受低保?
根據我國《社會救助體系暫行辦法》規定,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人均收入低於當地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符合當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財產狀況規定的家庭,可以申請享受低保。
如何申請低保?
在我國申請低保手續比較簡單,由家庭成員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書面申請即可。經過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通過入戶調查、鄰里訪問等方式對申請人的家庭收入狀況、財產狀況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審批意見。符合條件的給予審批,不符合條件的則向申請人說明理由。如家庭成員申請有困難的,可以委託村民委員會、居民委員會代為提出申請。
低保標準是多少?
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按照當地居民生活必需的費用確定、公布,並根據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適時調整。不同城市低保發放標準是不一樣的(回答問題者註:你所在地區的標准咨詢當地民政局)。例如廣東省按各地生活水平和財政承受能力,將2015年城鄉低保最低標準的設立劃分為四類地區,第一類地區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都是650元,第二類地區城市低保與農村低保都是550元,第三類地區城市低保為520元,農村低保為386元,第四類地區城市低保為410元,農村低保為260元。

殘疾補貼:
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此前對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20%發放低保金,城鄉分別發放每月80元和60元的重殘補貼金。非重度殘疾人在根據收入補差發放低保金的基礎上,再按照低保標准增發20%。根據此次出台的文件精神,低保家庭內的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30%-40%發放生活補貼,低保家庭內的非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25%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內重度殘疾人重殘補貼金政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中對殘疾人的增發部分補貼。低保家庭外的無固定收入智力、肢體、精神、盲視力重度殘疾人按照當地低保標准100%發放生活補貼,家庭人均收入在當地低保標准2倍以內一戶多殘、依老養殘特殊困難殘疾人按照不低於當地低保標准60%發放生活補貼,同時取消原低保外特殊困難殘疾人生活救助金。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城鎮、農村分別按不低於120、80元/月•人的標准發放。逐年提高,逐步實現統一城鄉補貼標准。
《意見》明確,殘疾人兩項補貼實行自願申請、逐級審核、定期復核,按月或按季度於首月10日前由金融機構打卡發放。有條件的地區可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劃分補貼類別和標准,採取憑據報銷或政府購買服務形式發放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

低保的取消
1、保障對象虛報、隱瞞收入或提供虛假證明,經查明後取消。
2、保障對象及家庭成員戴金掛玉、飼養寵物等,家庭生活水平明顯高於鄰居生活標準的可以取消。
3、保障對象及家人在保障期間,家庭添有高檔消費品如彩電、冰箱、洗衣機、行動電話、摩托車、貴重飾品、空調等,或裝修房屋、購買貴重家用電器、新裝固定電話的可以取消。
4、有勞動能力且已享受低保待遇的人員,無正當理由拒不參加村級公益性勞動的可以取消。
5、保障對象連續三個月不按時領取低保金或無特殊理由請他人替領低保金的可以取消。
6、保障對象及家庭成員與享受低保有不相符的娛樂和休閑消費的取消保障資格。
7、已享受低保家庭成員中有賭博、吸毒、嫖娼行為的立即取消享受資格。
8、低保對象在享受低保期間大辦紅白喜事,造成社會不良影響的。
9、家庭年內一次性購買非基本生活必需品金額達300元以上的

人民日報刊載低保中的常見舞弊與漏洞
2014年12月,已有青海、海南、內蒙古3個省份通報2014年清退不合標低保對象超過26萬人。
不該「吃」的亂「吃」,一年多查糾150萬餘人。
青海全省2014年清退不符低保條件的人數占原有低保戶總數比例達10%。預計到今年底,全省城鄉低保對象數量將由2012年的63.5萬人減少到56.7萬人,年可節省財政資金2.2億元。
違規低保並非個別地區現象。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全國查糾城鄉低保錯保漏保151.4萬多人。
根據相關規定,低保的對象主要是家庭人均收入低於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群眾,主要是無生活來源、無勞動能力、年老病殘等生活常年困難的群眾。然而,就是這些困難群眾的一點微薄的生活來源,也被一些「官保保」盯上。
盡管近年來清理力度不斷加大,違規低保仍一茬茬地再現。2013年,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共清退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10萬餘人,其中有大量的「人情保」「關系保」。9個月後,又有13.9萬違規低保被清退。
一些「官保保」更是財迷心竅:河南洛陽市新安縣五頭鎮民政所前所長張景華近日被曝出持有267個存摺,全都是從困難群眾那裡收集而來,用以侵吞包括低保增補資金在內的各類困難群眾補貼50餘萬元。不少群眾不會使用存摺,把存摺放在民政部門託管,給了張景華可乘之機。
從1997年國務院下發通知要求在全國建立城市低保制度開始,到如今低保在城市、農村的全面覆蓋,低保制度經歷了10多年的發展,為城市和農村的許多困難群眾織就了一張「溫飽之網」。然而,這本該由困難群眾享受的福利,卻有不少落入了「官保保」手裡,令人痛心。
基層部門「欺上騙下」,「末梢腐敗」頻現監管漏洞。
2012年,民政部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辦法(試行)》,根據該辦法,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對申請人或者其代理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查,並負責將申請材料等報送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
然而,本該起到「承上啟下」作用的基層管理部門卻在許多「私吞」低保的事件中「欺上騙下」,既當審核的「裁判員」、又當申請的「運動員」。
根據規定,困難群眾申請低保的流程大致可概括為群眾申請-審查受理-家庭調查-民主評議-審核審批-資金發放-動態管理。然而,在這個流程中,常常會出現不嚴格按照制度執行的情況,有的只是走走過場,甚至出現篡改、歪曲的現象,滋生腐敗。
——不予受理,申請無門。一些官員為了保證與自己「關系好」的人拿到低保名額,在第一關就「關」住了一些困難群眾。「低保戶人選往往在村委會開會討論前就已確定。」海南臨高縣一位村民說,其他貧困戶即使申請也不會有迴音。
——缺乏調查,公示不明。部分官員用各種手段不公開信息,把「背景」藏著掖著。湖南耒陽長坪鄉譚南村原村支書黃國華等人竟篡改民主評議會議記錄來決定低保指標的歸屬;還有一些地區的民主評議會長久以來沒有村民代表參加。
——你來我批,矇混過關。一些上級審批部門光履行「從紙到紙」的使命,不深究申請材料的真實性,使得「審批」成了機械運動。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浙江溫嶺一社會救助員利用職務之便,採用冒簽他人名字的方式,26次冒領19名補助對象的補助款11萬余元,並作為個人使用。而這場騙局,上級部門本只要根據規定履行好審核義務即可戳穿。
——一保「終」生,較少復查。根據規定,當家庭人口、收入和財產狀況變化時,低保家庭應報告,上級部門應復核。然而,一些地方並不重視或是刻意無視這種動態管理,頻現「死人吃低保」事件。2011年,江西省湖口縣被曝出某村民過世後仍舊「領」了2年的低保金,而其子是當地民政部門幹部。
暢通監督機制以清理「官保保」
「低保這個事情上,基層幹部的權力太大。」 中國農業大學[微博]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朱啟臻如此感嘆。在整個低保政策中,基層幹部擔負著重要的職責,從而也就擁有著集中的權力。一些「官保保」玩弄職權,無視規章制度,把國家安排自己管理的低保當做發給自己的「紅包」。一些基層群眾把問題反映上去之後得不到反饋,反倒會「惹惱」基層幹部,得不償失,因此往往只能敢怒不敢言。
針對低保不公現象,各地多次開展清理違規低保行動,並集中整改。記者發現,不少整改工作實際上在原有的低保政策中已有要求,如組織集體會議、近親低保單獨備案等,只是過去沒能做到。然而,集中清理行動並非長久之計,「官保保」仍然不斷再現。朱啟臻認為,當前的低保流程嚴重缺乏監督,既沒有監督主體也沒有監督機制,使得國家補助沒有給到應給的補助對象,困難群眾的利益難以得到保護。
調研多地農村問題的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賀雪峰認為,要使得「官保保」問題得到長效解決,需要建立暢通的監督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開機制。「監督機制要落到實處,群眾的舉報要即時受理,嚴格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發現一例,查處一例。」
「可以把權力更多地交給群眾。」朱啟臻表示,對基層幹部權力的約束要從基層群眾做起,讓他們發得了言、見得了文、說得了話。「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基層群眾議事規則,完善監督機制,使低保信息公開透明。」

低保的法律法規
《社會救助暫行辦法》
第六十六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級行政機關或者監察機關責令改正;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一)對符合申請條件的救助申請不予受理的;
(二)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不予批準的;
(三)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救助申請予以批準的;
(四)泄露在工作中知悉的公民個人信息,造成後果的;
(五)丟失、篡改接受社會救助款物、服務記錄等數據的;
(六)不按照規定發放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提供相關服務的;
(七)在履行社會救助職責過程中有其他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行為的。
第六十七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截留、擠占、挪用、私分社會救助資金、物資的,由有關部門責令追回;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第六十八條 採取虛報、隱瞞、偽造等手段,騙取社會救助資金、物資或者服務的,由有關部門決定停止社會救助,責令退回非法獲取的救助資金、物資,可以處非法獲取的救助款額或者物資價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第六十九條 違反本辦法規定,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低保戶死亡政策:
從《關於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規范殯葬管理工作的通知》查詢到,基本殯儀服務內容包括遺體接運(含抬屍、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和骨灰寄存等服務,其服務執行民政部《殯儀接待服務》、《遺體保存服務》、《遺體火化服務》、《骨灰寄存服務》等服務標准。「比如免除普通殯葬車遺體接送費用、三天內普通冷藏櫃遺體存放費用等。」對低保戶可以減免。
減免的辦理程序:符合減免政策的親屬,向死者戶籍所在地民政辦申請,按要求提供死亡證明、低保證等相關材料。報經區縣民政局審批後,到殯儀館辦理基本殯葬服務費減免手續。
關於廉租房(低保房)政策資料:
低保房是百姓社會的口頭語,指代廉租房(或公共租賃房)和經濟適用房兩種社會福利性住房。
廉租房是指政府以租金補貼或實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且住房困難的家庭提供社會保障性質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和租金減免為輔。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聯合印發的《關於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的通知》(建保〔2013〕178號)的規定,從2014年起,各地公共租賃住房和廉租住房並軌運行,並軌後統稱為公共租賃住房。
經濟適用住房是指根據國家經濟適用住房建設計劃安排建設的住宅。由國家統一下達計劃,用地一般實行行政劃撥的方式,免收土地出讓金,對各種經批準的收費實行減半徵收,出售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按保本微利的原則確定。
由於是社會福利性住房,因此兩種住房的申請均需達到一定資格,由政府部門審批、搖號後獲得。

Ⅳ 應縣理想家園有五證嗎

1,五證: 第一抄個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國土局),第二個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
(規劃局), 第三個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規劃局), 第四個是《建設工程施工證》(建設局), 第五個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房管局)。
2,預售證是五證里最後一個辦理的證件,是房管局負責審批辦理的,你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當地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如果預售證已經辦理出來了,說明該小區的五證是齊全的,可以放心購買的!

Ⅵ 應縣幸福新城隆新苑五證齊全嗎

1,五證: 第一個是《國有土地使用證》(國土局),第二個是《建設用地規劃許版可證》
(規劃局), 第三個是《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權規劃局), 第四個是《建設工程施工證》(建設局), 第五個是《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房管局)。
2,預售證是五證里最後一個辦理的證件,是房管局負責審批辦理的,你可以直接電話咨詢當地房管局的工作人員,如果預售證已經辦理出來了,說明該小區的五證是齊全的,可以放心購買的!

Ⅶ 應縣每人平均年收入是多少

春風吹拂菜花香
——應縣接馬峪村改革開放三十年紀實
三十年,在漫長歷史的長河中轉瞬即逝;而始於十一屆三中全會、實行改革開放政策的這三十年,將永遠載入共和國的史冊。三十年來,數億中國農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在神州大地上,描繪出一幅又一幅美景,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應縣接馬峪村三十年的發展變遷,所取得的顯著成就,即是共和國改革開放三十年農村巨變的一個縮影。
乘春風 包產到戶
巧摸索 小試牛刀
接馬峪村,地處應縣東南部,全村有3100多口人,6000餘畝耕地,地肥水美,農業生產條件十分優越。而在1978年之前,全村老少一年辛勤勞作,也僅能維持個溫飽,朴實善良的村民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沉悶的生活。於無聲處聽春雷,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猶如一聲春雷,震醒了沉寂多年的中華大地,又似一陣春風,吹開了農村改革開放的大門。
接馬峪人醒了,他們中最先醒來的是時任村支書的王家順,幾十年的幹部生涯養成了他比別人靈敏的政治嗅覺力:政策要變,農村有盼頭了。果然,好消息接連不斷,從電台上、從報紙中,各地率先進行土地改革試點的成功經驗不斷傳來。他立即召集村幹部們認真研究,並取得縣鄉黨委、政府的支持,於1981年在接馬峪村率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成為全縣最早實行土地改革的村莊之一。地分下去了,生產工具和牲畜也分下去了,可他的心卻提起來了,結果會怎樣呢?他心裡也沒底呀。一年後,事實證明他這一步走對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生產熱情,改變了過去「幹部地頭轉圈圈、群眾地里打堆堆」的出工不出力的吃大鍋飯現象,當年全村上繳公糧超出預定任務11萬公斤,而多數農民也是「倉中有餘糧、頓頓吃白饃」。倉里有了余糧,可手中錢卻還不寬裕,怎麼辦?村子裡幾個頭腦活絡的年輕人開始動腦子了,國家獎勵扶持專業戶、重點戶的發展,能不能就此做點文章呢?時任村主任的郭日進也一直在思考著這個問題。1982年春天,一次,郭日進進城開會,遇見一個騎自行車的小夥子在賣菜,兩簍子青菜不一會就被搶購一空,看著那小夥子滿臉笑容點著票子,郭日進眼前一亮,主意有了,開完會,他就急忙趕回村裡。當夜,集中村幹部開會,討論通過了鼓勵村民在保證口糧和任務糧的基礎上大力種植蔬菜的決定。第二天早上,幹部們就分頭下去搞宣傳、做工作。萬事開頭難,當時很多村民覺得,種那麼多菜,要是賣不了,又存不住,吃也吃不完,不如種糧保險。郭日進明白,要想群眾信服,就得干出個樣子。接馬峪村土地肥沃,灌溉方便,距離縣城十多里路,交通條件也不賴,沒有理由干不好。於是,他聯合幾十名思想開放的村民,當年開始大量種植蔬菜,整整半年時間,他們一心撲在菜地里,夜以繼日,觀測蔬菜長勢,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汗水沒有白流,當年他們所種的茄子、豆角、白菜、西經柿等蔬菜就來了個大豐收。他們滿載豐收的果實行動了,每人一輛自行車,兩個簍子秤一桿,一支幾十人的賣菜隊伍出發了,他們不僅把菜賣進了縣城,而且還賣到了300多里之外的大同礦區。雖說是辛苦點,可收入也高了,年底總算賬,一畝菜地的收入比種糧要高三倍還多。當年,全縣農民人均收入306元,而接馬峪村人均收入突破400元大關,還破天荒地出了郭日進、陳柱保等幾個「萬元戶」。村民們服了,第二年,一股種植蔬菜的熱潮在接馬峪村掀起來了。
轉觀念 大種蔬菜
跑運輸 異軍突起
1983年,接馬峪村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500畝,是上年的5倍。而此時,全縣的蔬菜種植面積也已突破了8萬畝。到了秋天,一支上千人的賣菜隊伍川流在應縣到大同的路上,形成一支浩浩盪盪的現代「馬幫」。這兩年,也著實讓接馬峪人興奮了一把,數著一疊疊鈔票,心裡頭美滋滋的。手中有了錢,喜事就一樣接著一樣來,1984年,村民郭萬雲投資7000多元,推倒了世代居住的那幾間近百年的破土坯房,蓋起了三間寬敞明亮的磚掛面新房,成為村裡的一大新聞,來參觀新房的人絡繹不絕,不到一年時間,村子裡就有十幾處新屋拔地而起。村子富了,村委會買回來一台24英吋的大彩電,每天晚上擺在大隊院內讓群眾看電視,這對半年看不上一場電影的村民來說更是一件稀罕事。接馬峪人有錢的名聲不脛而走,接馬峪村小夥子也成了周圍十里八村姑娘們追逐的目標。兩年時間中,接馬峪村小夥子娶回了三十多個外村媳婦,就連村裡的老大難,無父無母,年過三十的張二也經人介紹,把鄰村一個寡婦帶著一個五歲的女兒迎進了家門,他高興地逢人便講:「取媳婦又當爹,雙喜臨門。」全村購買了40多台黑白電視機,手錶、縫紉機在村裡已不是什麼稀罕物了。時光一年一年地飛逝,接馬峪人靠著菜籃子也一天比一天富裕。但好景不長,到了1990年,隨著大同市菜籃子工程的實施,大同近郊菜區成片建設,應縣蔬菜的主要銷售地大同礦區的市場逐步被郊區的農民佔領,望著一片片潰爛在地頭的蔬菜,無人問津,農民們發愁了。
關鍵時刻,應縣縣委、政府及時制訂了多項鼓勵農民外銷蔬菜的扶助措施,走出去,去開拓更遠、更大的市場!這成為應縣上萬菜農的唯一出路。當時已接任村支書的郭日進帶著幾個助手已奔波在北京、天津、石家莊的路上了,多了一個心眼的他硬是軟磨硬泡地讓一直關心著蔬菜發展的鄉黨委書記跟他一齊出馬,事實證明他這一招真管用。當時市場經濟剛起步,尤其在北方,市場經濟還沒有深入人心裡,很多市場還都是國營的,人家根本不和這些「泥腿子」打交道,訂合同人家認的是政府大印。一個多月的南北奔波,有鄉黨委書記的幫助,他們不僅捧回了一疊蔬菜供應合同,還召來了一批販菜的「南蠻子」,就這樣,接馬峪的蔬菜開始真正意義上的走出了家門。而很多當時販菜「馬幫」的成員也有了一個新頭銜「蔬菜經紀人」。銷售渠道暢通了,村民的熱情更加高漲了,1991年,接馬峪的蔬菜種植面積達到了3000畝,比1983年翻了一番,每年一到蔬菜上市季節,外地客商雲集,車水馬龍,當年的簍子運輸隊早已退出了歷史舞台,取而代之的蔬菜經紀人活躍起來了,走東家、竄西家,操著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與外地客戶談價格、論質量,溝通客商與菜農。蔬菜的長途外銷,隨之而來的許多制約因素逐步凸現出來。
首先是道路問題,接馬峪村距縣城雖只有十多里地,可以前只有一條不寬的砂石公路,跑個農用車還湊合,而對於那些長途大貨車就顯得力不從心了,不寬的路面,兩輛汽車錯車都很困難。落後的道路運輸能力已嚴重地制約了經濟的發展。村兩委班子人馬一邊號召大家集資,一邊跑政府,終於一條由村民出工出石料,由交通局出技術出瀝青的柏油路於1994年建成通車了,道路由接馬峪直通縣城,極大了改善了交通運輸狀況。
信息不暢通也成為一個難題。由於蔬菜市場一日一價,常常發生客商與菜農之間因價格問題而產生的糾紛,安裝一部電話成為很多村民的迫切需求。經過與郵電部門協商,在當時郵電局的支持下,栽桿拉專線,一下子就給村子裡裝了107部電話。作為一名蔬菜經紀人,更要掌握市場的蔬菜行情,村民們驚奇地發現,經紀人宮尚成的腰裡別著一個半頭磚大小的傢伙,還能說話,這就是人們傳說的大哥大,有了它辦事效率提高多了,在當時,人們開玩笑地說:「只有縣長級別的人才能享受這個待遇。」不到一年,大多數經紀人都有了這樣一部大哥大。
每年收菜時節,外地客商來了,經紀人帶著客商一塊一塊地轉菜地,既費時又費工,我們何不建個批發市場呢?讓菜農把菜送到市場,客商驗貨裝車,這樣兩頭都省事,郭日進開始思考這個問題了。當他把想法跟大夥一說,眾人齊聲贊同,就這樣兩個簡易的批發市場建成了:一塊空地,幾間房子,外加幾桿大秤。用現在的眼光看,那根本不算市場,可在當時卻起了大作用。接馬峪人或郭日進本人誰也想不到,幾年後,一座大型的現代化交易市場就在這樣的基礎上拔地而起。
當全村人大部分投身到種菜的高潮中時,有一個不安分的村民心中正盤算著另一個想法,他就是陳柱保。這個三十多歲的漢子沒多少文化,但頭腦靈活,前兩年他也是「簍子隊」的一員,從那時他就覺得,僅憑一輛自行車,兩個簍子,終究難成大氣候。要干就要干大的,他想到了汽車,現在國家鼓勵專業戶、重點戶的發展,銀行也積極支持,並發放無息貸款,可不貸款買輛汽車。當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妻子時,妻子瞪大眼瞧著他:「媽呀,汽車好幾萬塊錢,萬一干砸了,賣了你也賠不起。」確實,當時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有幾個敢有這種想法,可倔強的老陳決定的事,沒有人能叫他回頭。不久,一部嶄新的解放牌汽車開進了村裡,村民們驚呆了,一時間村裡說什麼話的都有,1984年,陳柱保成了全縣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陳柱保的汽車在全村人疑惑的目光中跑起來了,他頭腦靈活,人又勤快,很快與外地客商套上了交情,很多外地客商點名用他的車拉菜。幾趟送菜下來,他也摸出點門道,開始自己單干起來,他南下湖廣、北上京津,由於他拉的菜質量好,價錢又比別的菜販低一些,很受京津等地一些蔬菜市場老闆的歡迎,很快就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一年後,他粗略地算了一下,連自己都嚇了一跳,整整地掙回一部汽車來。這一下,他心裡更有底了,於是他又貸款買了一輛汽車,雇了一名司機和兩名幫工,准備大幹了,這使老陳又一次創造了一個全縣第一——第一個常年僱工的農民。成功的範例帶動了周圍的人,不久村裡人又買回4部汽車和5部農用車,形成了一支浩浩盪盪的販菜車隊,只是這支隊伍可比以前的「簍子隊」氣派多了。此時,接馬峪的蔬菜種植業已初具規模化和產業化,接馬峪村也已大變了樣,超過半數的村民蓋起了新房,彩色電視機和摩托車成為多數村民家中必備之物。1995年,他們所種的架豆、蘿卜等平均畝收入超過2500元,村民的人均收入也躍過3000元大關。接馬峪村紅火了,當時接馬峪村的帶頭人郭日進、郭潤山也火了,各種榮譽也隨之而來。榮譽面前,他們並沒有陶醉,下一步該怎麼走?就在他們還沒理出個思路之時,一場災難卻悄然而至了。1996年,因上一年的蘿卜價錢高漲,帶動了全縣菜農一哄而上大種蘿卜,種植面積比上年增長一倍,接馬峪人也不例外,可到了秋後,蘿卜的銷售價只有每公斤0.12元,不到上年的1/5,而另一種主要產品架豆的價格也只有每公斤0.3元,不到上年的一半,房漏偏遭連陰雨,這一年,大白菜因遭病蟲害的襲擊,幾乎絕收。望著滿地連牛都吃厭了的蘿卜,人們傻眼了,昔日的車水馬龍不見了,那些外地客商不來了。
再說陳柱保和他的車隊,老陳越干越大了,此時的他又干起了客運,貸款買了三部客車,並在村口建起一座車站,車站比縣汽車站還氣派,此後幾年,它一直是接馬峪的標志性建築。也許老陳太超前了,養客車成了他人生的一個轉折點,幾年下來,賠的連自己家中幾萬塊的積蓄都搭進去了,還欠了銀行30萬貸款,這個跟頭栽的可不輕。下一步該怎麼辦呢?老陳在思考,接馬峪人都在思考著新的出路。
舉龍頭 建大市場
抓生產 百業齊興
汲取教訓,謀劃下一步路該怎樣走。村兩委班子成員和經紀人代表、村民代表經過研究、商量,一致同意建設大市場,可說話容易,建一個大型市場需上千萬資金,錢從哪裡來?而此時,應縣縣委、政府也在認真分析應縣蔬菜市場形勢:多年來,應縣蔬菜種植面積急劇擴大,但始終處於一種「有市無場」低級層面上,形不成輻射力,吸引不住大的客戶,生產中缺乏市場主導作用,種植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難以應對市場的風險。1997年初,縣委、政府決定興建大型蔬菜批發市場,選址問題成了關鍵,地址既要在蔬菜生產區,又要有好的交通條件,還需佔用大量土地。有的條件相當好的村子推託不要,而接馬峪村則不同,聞風而來的郭日進挨個領導的辦公室走,大談接馬峪的優勢並保證由村裡出資配置附屬項目,終於投資1075萬元的蔬菜批發市場落戶接馬峪。市場佔地10萬平方米,內部建成水泥路面交易廣場3.4萬平方米,配置大型停車棚180個,可容納萬名菜農、千名菜商、300輛貨車同時交易,年吞吐能力達到5億公斤,是當時全省規模最大的農村產地市場。對蔬菜批發市場的建設,接馬峪人表現出極大的熱情,建市場需要佔地,很多村民情願將自己的承包地無償出讓,村裡的幾十部汽車、農用車夜以繼日地拉土方、拉石子,全力支持市場的建設。蔬菜批發大市場實現了當年開工建設,當年投入使用的計劃,當年市場內實際成交量達4000萬公斤,吸引了廣州、廈門等地客商500餘家。爭取大市場的落戶,接馬峪人最先得到了實惠,也成了最大的受益者,隨著市場輻射力的大斷擴大,每到菜季,天南海北的客商蜂擁而至,他們或是親自來談生意,或是派人常住,周邊鄉鎮送菜的菜農也是大車小車川流不息,這就要求服務業一條龍地跟上去。接馬峪村委會及時調整發展戰略:一方面繼續做大、做強蔬菜種植業,一方面大力發展直接服務於市場運行的餐飲、住宿、百貨、娛樂、包裝、運輸、勞務以及市場中介等服務行業。全村從事服務業的個體戶發展到100多家,從業人員600餘人,2002年營業收入470萬元,其中建成宮泰山大酒店等幾所上檔次、有特色的餐飲、住宿服務體,在大市場內從事流通中介的本村蔬菜經紀人達到68人,其中不乏陳柱寶、席龍、宮泰山等年收入幾十萬的全市著名蔬菜經紀人。而在蔬菜產銷期,從事裝卸、選揀、包裝等項工作的大多是外村人和城市下崗人員,接馬峪村人已不再看那點小錢了,他們有更高的目標。
2000年,擔任十幾年村支書的郭日進被縣里聘為蔬菜批發市場經理,年富力強的郭潤山成了村裡的新領頭人,他一上任就向全村人作下承諾:在任上,自己個人不搞任何經濟實體,也不入股別人的企業。可就是這個自己不辦企業的新支書,卻在短短幾年間帶動了接馬峪村三十幾家私人企業蓬勃發展。
無公害 二次革命
強市場 完善功能
接馬峪人做大了,依託大市場,3000多畝的蔬菜基地初具規模,餐飲住宿等服務業也日漸紅火,下一步該是做強的時候了。上任不久的郭潤山不見了,一個月後,在村民驚疑不定的議論聲中,從山東取經回來的郭潤山出現在村裡,而且做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要在全村推進建設綠色蔬菜基地,同時也為了延伸產業鏈,號召大家籌資建恆溫預冷庫。就在郭潤山在外考察之時,村裡另一個人也沒閑,他就是郭有義,聰明的人總會想到一起去,此時的郭有義跑銀行,求親朋,千方百計籌措資金。2001年,應縣第一座由農民自己籌資興建的百噸恆溫預冷庫在接馬峪村建成投產了,一向不耐儲運的豆角、蘿卜等「短腿」產品「安全」了,產品一下子打入廣州市場,而郭有義憑著冷庫發家了。而此時,另外幾個「能人」也不甘示弱,陳柱保、郭平德等人的冷庫不到兩年的時間也建起來了。我們還是說說老陳吧,這個名聲響鐺鐺的漢子前幾年養車賠了、欠下一屁股債,可他人卻並沒有爬下,又重操舊業,幹上了蔬菜經紀人,憑著搞運輸時結識了許多菜販子的本錢,幾年下來,不僅還清了銀行貸款,而且又投資近百萬建起了全村第三座冷庫。人啊,誰都有跌倒的時候,關鍵是看你能不能爬起來。政策好了「能人」也就多了,宮尚成,這個平日里不顯山不露水的村民腦子里正盤算著更為長遠的事:建冷庫只能讓蔬菜的壽命延長一時,要是上一個蔬菜脫水加工項目不是更長遠、更可靠嗎?主意拿定,接下來就是行動了,2001年,投資200多萬元的脫水蔬菜加工廠建成了,宮尚成又讓接馬峪拿回了一個全縣第一——第一家脫水蔬菜加工廠,幾年後,宮尚成靠著這座廠子成了接馬峪村的「首富」。加工廠的建成,不僅實現了蔬菜的就地轉化,而且使原來質量稍次一點而賣不上價錢的許多蔬菜身價倍增。同時,由於脫水蔬菜加工廠和恆溫預冷庫所帶來的巨額利益不僅帶動了本村人的投資熱情,也吸引了外埠企業的紛紛投資。
2004年,已退居二線的郭日進和江蘇「綠禾」集團成功聯姻,引進資金1200萬元,建成了全縣第一個大型脫水蔬菜加工廠,其產品走出了國門,打進了日本、韓國等市場。隨著大量資金的引入,蔬菜加工貯藏業不斷上檔升級。2007年,招商引資9000萬元的宏田綠園公司正在實施的真空包裝、流水預冷、FD凍乾等7個精深加工項目,預計2009年將全部投產使用。目前,接馬峪村擁有由村民投資建成的冷庫11家,脫水加工廠11家和2家通過招商引資來的大型蔬菜加工企業。據測算,蔬菜脫水加工一項,就會使蘿卜每公斤就地增收0.15元。蔬菜加工業的發展,也帶動了造紙、蔬菜包裝等相關產業的興起,現在村裡有紙箱廠2個,造紙廠3個。全村蔬菜加工儲藏能力現已達到日處理3000噸的水平,創造了2000多人的就業崗位,加工儲藏企業的年利潤2007年達到了2500萬元。
再說無公害基地的建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綠色蔬菜和新鮮應時蔬菜已為廣大市民所鍾愛。接馬峪村很早就有了蔬菜種植大棚,可由於成本高、技術含量要求高,一直沒有推廣開來。看來,要想使蔬菜種植業升級換代,沒有科學技術作後盾是不行的。2003年,郭潤山爭取到農業局的支持,在村裡成立了全縣唯一的村級農民培訓中心,5年間先後舉辦綠色蔬菜培育、病蟲害防治等專題學習班80多期,參訓農民6000餘人次,並聘請北京農業大學張天柱博士、中國農科院博士李世東等一大批專家來授課指導。2005年全村蔬菜種植面積迅速發展到5000多畝,並在全縣率先推動了無公害蔬菜示範種植,形成了全縣發展最早、效益最好的蔬菜生產基地,實行統一規劃、統一技術、統一管理,規范了蔬菜品種、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控、果實採摘、分級包裝、質量檢測、申報認證、市場開發等各個環節行為。同時,他們也逐步認識到品牌效應,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青椒、架豆、土豆、胡蘿卜4個主要蔬菜品種相繼獲得了國家級無公害產品質量認證,以接馬峪村蔬菜基地為代表的「應州綠」注冊商標在2007年獲得了「山西省著名商標」的稱號。目前,全村已全部實現無公害蔬菜的種植,並在已建成120畝溫室日光大棚的基礎上,於2008年建成65畝可移動大棚,全村蔬菜生產已由大路菜向精細菜,由換季生產向全年上市轉變。與省農科院合作的百畝試驗田基地也傳來喜報,成功地引進了國家「863」計劃項目,接馬峪村蔬菜生產發展史上的「二次革命」取得了輝煌成就。
在蔬菜種植加工業高速發展的同時,養殖業、經濟林種植和運輸業也已初具規模。在村子西北口,一片整齊的白色建築與大市場隔路相望,那是村民張天明投資 200萬元建成的生豬養殖場,現已存欄數百頭,按其設計規模,3年後存欄將突破千頭。而在村東,數百畝的蘋果樹、杏樹、結李樹有的已經掛果。村裡已擁有大小機動運輸車輛500餘部,這支運輸大軍走南闖北,出去拉菜,回時拉麵、拉肥等,每年都能創造數百萬元的經濟效益。
2008年,是接馬峪人最為驕傲的一年,全村人均收入4500元,蔬菜大市場年交易量超過2億公斤,行銷29個省市區。接馬峪人真富了,郭潤山笑了,這位當了8年村支書的漢子一直遵守著自己的承諾,今天,他已是接馬峪村的「窮人」了。在他家,我們問起他當初是怎樣想的?他只是淡淡地說:「顧了自己的,就顧不上集體的,況且,我也富了,你看我這新房,30年前想都不敢想。」「他可富了,人家滿滿一箱子寶貝呢」,炕上的妻子一邊說一邊指著一個紙箱子讓我們看,裡面是一大摞榮譽證書,我們隨便翻了幾本:全省十佳支部書記、農村科技帶頭人、朔州市五一勞動獎狀……是呀,換個角度,又有多少人能向他這樣富有呢?讓我們再看一看富裕起來的接馬峪村吧。

Ⅷ 應縣人民醫院怎麼樣

簡介:應縣人民醫院是一所縣級綜合性醫院,現址是1980年由省地縣三級投資建設,1985年建成交付使用。
注冊資本:1311萬人民幣

Ⅸ 應縣木塔扭曲變形傾斜,這些年經歷過幾次修繕

應縣木塔扭曲變形傾斜這些年,前前後後也經歷過幾次修繕,但是並沒有起到什麼根本性的作用,而且幾次修繕之中似乎有了相應專業管理部門的沖突,就是有的管理部門認為,應該大學單有的認為應該修修補補。

現在有社會各界多方力量在關注這個木塔的維修,因為人們認為這個木塔延續了1000年,甚至是更多的時間,他應該存在著去,而不應該因為多方的扯皮相互的踢皮球,誰都不承認對方的方案,就讓他一直在這放點,因為從上世紀提出修葺的意見來說,到現在將近30年的時間一直都沒有什麼有效的改變。

閱讀全文

與應縣建設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