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常德市「十三五」規劃的總體要求
常德市十三五規劃提出了「一個中心、三個邁進、五個常德」的總體要求。「一」就是堅持「一個中心」的發展定位,把常德建設成為泛湘西北現代化的區域中心城市;「三」就是實現「三個邁進」的發展目標,建設現代交通體系、邁進「高鐵時代」,建成現代「雙百城市」、邁進「大城市時代」,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邁進「千億產業時代」;「五」就是堅定「五個常德」的發展路徑,堅持創新發展、建設智慧常德,堅持協調發展、建設健康常德,堅持綠色發展、建設美麗常德,堅持開放發展、建設現代常德,堅持共享發展、建設幸福常德。
『貳』 常德未來十年的規劃是怎麼樣的
《常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9-2030)》
(中規院編制,2011 年通過)
● 城市發展目標
具有獨特競爭力的經濟強市的生態宜居的人文城市。
● 城市性質與職能
城市性質:湘西北城區中心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和生態宜居城市。城市職能包括:湘西北城區商貿物流中心,新型工業基地,旅遊服務基地和文教基地。
● 人口與用地規模
至 2020 年,中心城區城市人口規模115 萬人,至2030 年155 萬人,城市建設用地規模60 平方公里。
● 遠景城市發展策略與重點
遠景城市發展策略:在擴大城市防洪圈的前提下,跨國馬家吉河向東擴展,為城市更長遠的發展打開局面。 遠景發展重點:遠景向東發展應注意好與建成區的銜接,控制城東片區主幹道向東延伸,保留東江片區南北向幹道向南跨馬家吉向南延伸的可能性,從而確保遠景發展地區主幹道網路的功能性和完整性。新增江南城區與遠景發展用地之間的跨沅江通道,與重大交通性主幹道銜接。
常德市江南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
系由常德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改制而來的一家國有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注冊資本為人民幣陸億元整,地址位於常德市鼎城區。公司定位為城市綜合運營服務商,形成以房地產開發為主業,集合商業運營、物業服務、文化創意以及城市配套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
江南城發積極響應常德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江兩岸,協調發展」的戰略規劃,聚焦於江南片區,以前瞻的理念、創新的思維以及科學的規劃,提質城市形象,帶動產業升級,構建常德新城市中心,讓常德的城市名片大放異彩,讓常德人民的城市生活更幸福、更美好。
1990/03
常德市房地產開發公司成立。
2010
常房收歸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名下管理。
2013
年底,為加快常德市江南城區建設步伐,實現「一江兩岸同步發展」,鼎城區委、區政府提出了「推進二次創業,建設現代鼎城」的城市經濟發展戰略部署,臨江棚戶區改造項目啟動。
2015/05
為響應落實常德市政府「一江兩岸」和棚戶區改造的總體部署,承擔江南臨江片區棚戶區改造項目的建設任務,由常德市城市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南恆年置業投資有限公司牽頭,聯合常德市鼎城區朗州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以及長沙巨石陣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向常德市國資委申請將常房改制。
201507/30
常房改制申請獲批通過(常國資函[2015]28號)。
201510/12
常房核准更名為常德市江南城市發展有限公司。
201512/01
在完成了常房的資產整體剝離之後,常德市江南城市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掛牌成立。
201602/29
江南城發鼎城區臨江棚戶區改造項目正式啟動,項目被列為常德市「項目推進年」重點工程項目。
201605/30
國開發展基金有限公司以戰略投資人身份入股江南城發。
『叄』 常德市和益陽市 誰城市建設更好配套設施更完善
益陽跟常德有什麼可比性?零幾年的益陽市,還不如常德的鄉鎮。益陽人的蠢,倒是深有體會。那些住在城市郊區的農民,一個個蠢的無法形容。
『肆』 2019常德市 vs衡陽市誰的城市建設更先進一些意思是說誰的配套設施更便民一些
常德和衡陽是湖南兩個排名靠前的城市,一直難分高低,各有特點和優缺點的。個人覺得在省內比拼沒有什麼意思,應該眼光放遠一點。對比省外城市才是正道。
『伍』 常德市和吉首市哪個比較發達,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規劃哪個城市好一些
我廣西人,你說的我兩個都去過,個人感覺吉首無論經濟還是城市規劃都要比常德差一大截…應該跟常德的桃源差不多吧,可能又稍微好點…
『陸』 常德市2008年至2020是如何進行城市規劃
常德市1999年一2020年城市總體規劃方案(摘要)
一、概述
(一)現狀概況
常棵市位於湖南省西北部,沅水下游和澧水中下游,東濱洞庭,南通長沙,西連黔川,北臨鄂西。市域地處亞熱帶季風涅潤氣候區,洞庭湖平原。地勢西高東低.兼備平湖,丘崗、山地地形特徵。全市現轄兩區、一市、六縣,面積18190平方公里,1998年底戶藉人口595.03萬人,國內生產總值303.7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常德市中心城區由江北城區、江南城區、德山開發區三片組成,至98年底,三片建成區面積48. 25平方公里,城市人口47. 25萬人。其中江北城區為常德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設用地面積31.1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 29.76萬人;江南城區為鼎城區政府所在地,建設用地面積9.35萬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6萬人;德山開發區為常德市的主要工業基地,建設用地面積10.4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8.73萬人.
(二)規劃期限
近期2005年,遠期2020年,遠景2020年後30-50年。
(三)規劃區范圍
本次規范確定的城市規劃區范圍為:江北地區、武陵鎮、德山開發區、柳葉湖旅遊度假區、護城鄉、東郊鄉、東江鄉、河伏鎮、丹洲鄉、南坪崗鄉、蘆荻山鄉、灌溪鎮、白鶴山鄉、斗姆湖鎮、石門橋鎮,太陽山林場,總面積約638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鎮體系規劃
(一)區位條件
常德市域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捷,地處我國「東靠西移」戰略的中間地帶,是長江流域經濟發達的上海、江蘇與相對落後的雲、貴、川的過渡區,它既受以廣州、深圳、香港為中心的南中國經濟圈的輻射影響,也是湘西北匯入長沙經濟帶的必經通道。
(二)城鎮發展戰略與布局
常德市跨世紀的城鎮發展戰略為:強化中心城市,加強縣城建設,積極發展中心鎮。城鎮發展布局將在現有基礎上形成「一個中心,兩大城市群,三條軸線,四類空間,五個等級」的戰略布局。一個中心即以常德市城區為市域中心城市;兩大城市群是以石門為核心的西北城市群和以津市、澧縣為核心的東北城市群;三條軸線指南部發展軸(319國道、石長鐵路、長常高速公路沿線)、北部發展軸(從津市、澧縣沿澧水流域到石門)和中部發展軸(207國道、石長線和1836省道沿線);四類空間是以常德市城區為中心的大都市區,以各城鎮發展為依託的城鎮密集區,以交通干線和沿線重要城鎮為骨乾的城鎮點軸發展區和西部山區的城鎮點狀發展區;五個等級是指中心械市——次中心城市——縣城一一中心鎮———般鎮的五級城鎮體系結構。
(三)總體發展目標
20l0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實現6O0億元左右,2020年達到1500億元左右,人均GDP超過20000元。建立—個適宜常德市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等級規模完善,空間市局合理,功能組織協調的城鎮體系結構。城市化水平,2010年:40%,2020年:50%。
三、中心城區總體規劃
(一)城市發展戰略
大力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與經營環境的改善,加強城市建設力度;發揮中心城市的凝聚力,促進經濟發展;大力發展旅遊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保護環境,塑造有特色的宜人的現代
化城市環境。
(二)城市性質、規模
常德市位於湘鄂邊境,同屬武漢經濟圃和湖南濱湖經濟區,同時受到湘中經濟圈、湘北經濟圈、湘西經濟圈、鄂中南經濟圈、鄂西南經濟圈的影響。處於國家開發中西都地區「東靠西移」的過渡地帶,是湖南省北部聯系長江流域重要的門戶與通道,濱湖經濟區的重要城市之一,湖南省建設湘西北地區的重點 。 因此性質擬定為:湘西北的中心誠市,交通樞紐和流通中心,以輕型工業為主的現代化城市。根據預測,2005年城市人口 60萬(其中江北城區38萬,江南城區10.5萬.德山開發口10. 5萬),2020年城市人口 100萬(其中江北城區60萬,江南城區20萬,德山開發區20萬)。城市建設用地規模,2005年控制在60平方公里左右,2020年控制在95平方公里左右。
(三)城市用地發展方向及總體布局
江北城區近期沿武陵大道兩側向北發展,遠期適當向東發展,主要向北、向西發展。德山開發區上要向南發展,江南城區向西、向南發展。城市未來的總體布局仍是—城三鎮形式。江北城區作為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江南城區作為區域性商貿市場中心,德山開發區作為市級工業基地,並在發展中完善其城市職能。
(四)城市用地布局規劃
l、居住用地規劃
考慮到常德市城區原有居住用地相對分散.對居住用地按居住片區進行規劃布局。城區規劃12個片區,其中江北城區5個,江南城區3個,德山開發區4個。
2、公共設施用地規劃
(])行政辦公用地規劃
為強化江北城區的行政職能,在洞庭大道北側,龍港路與皂果路之間布置市政廣場及相應的行政用地,形成江北城區新的行政中心,也是常德市城區的行政中心。 同時增強各行政單位的綠化用地,改善行政辦公的環境。
(2)商業金融用地規劃
江北城區在規劃中形成兩個較大的商業中心,—個是對原有人民路周圍的商業用地進行改造增建,擴大規模,形成具有傳統氣息的商業中心;另—個是結合新的行政中心布置—定的商業用地,形成新的現代
化的商業中心。金融中心以現在的洞庭大道中段為基礎,加以配套、完善,作為將來的金融中心。江南城區結合市場用地適當布置一定規模的商業金融用地。德山開發區沿乾明路兩側布置小型的商業用地。
(3)市場用地規劃
江北城區和德山開發區對原有市場進行改造,適當增加部分專業市場。江南城區適當擴大原有市場規模,加強配套設施建設,增加專業市場。
(4)文化娛樂用地規劃
江北城區結合新的行政商業中心,布置一處文化娛樂用地,形成整個市區綜合性文化娛樂中心。江南城區在沅南路北側新增—處文化娛樂用地,形成其文化娛樂中心。德山開發區在崇德路南側建成該區的文化娛樂中心。
(5)體育設施用地規劃
現有市體育中心作為整個市區的體育活動中心,老體育館環境改善後作為江北城區的體育活動中心;江南城區現有體育館作為其體育活動中心;德山開發區在桃林路北側新增一處體育用地,形成其體育活
動中心。
(6)醫療衛生用地規劃
規劃新增加2所綜合性醫院。一所位於江北城區芙蓉路北段東側,主要為江北城區西北部新建城區居民服務;另一所位於德山開發區南部新建城區的中心。
(7)科研教育用地規劃
規劃中新增的科研教育用地主要集中在江北城區。在江北城區西北部芙蓉路西側,規劃一個佔地85公頃左右,環境優美,大中專院校雲集的新型科研教育園區。市區—些比較分散、教育設施落後的大中專
院校經拆遷後主要在該園區選址。
3、工業倉儲用地規劃
(1)工業用地規劃
江北城區主要集中在城域區的西南與東南兩處;城區其他比較分散的工業,除了幾處對城市環境沒有污染的工業外全部搬遷。江南城區近期在城市東部安排一處工業用地;遠期結合南站港區的建設,在西部 安排一定規模的用地。德山開發區南部布置兩處工業用地,西部布置一類工業,東部可以布置污染程度較小的二類工業。
(2)倉儲用地規劃
規劃5個大型的倉儲中心,即落路口港區倉儲中心、鹽關碼頭倉儲中心、南站港區倉儲中心、德山專用碼頭倉儲中心、德山火車站倉儲中心。
4、開發區規劃
德山開發區作為常德市區重要的經濟開發區,應重點發展工業,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形成常德市的工業基地,同時應完善其城市功能。柳葉湖旅遊度假區作為省級旅遊度假區,應重點做好旅遊景點的開發、建設,配套完善服務設施。武陵開發區地處江北城區,可適當發展一些一類工業。
(五)對外交通規劃
1、公路
利用新建和原有的207國道、319國道過境段,組織市區快速外環,把國道207、319和省道1801、1804及長常高速公路通過立交形式姐織在一起,保證城市出入口暢通。規劃新建常德到張家界、吉首等高速公路,將常德汽車北站搬遷至常德火車站西側,將常德汽車南站搬遷至金霞大道北側,在德山火車站附近新建德山汽車站。
2、鐵路
規劃三條鐵路專用線:鹽關碼頭專用線,德山糧庫專用線,火車站貨場專用線。
洛湛鐵路常德城區段沿石長鐵路北側、東側布置。
3、水路
規劃將沅江航道改造為三級航道,使其能夠常年通行1000噸級的船舶。對港口布局作些調整,規劃七個港區,即夾街寺港區、落路口港區、中心區港區、鹽關港區、南站港區、德山港區、德山專用碼頭區,原有大西門港區取消,中心港區將煤碳、砂、等有礙城市環境的物質向鹽關港區轉移。落路口汽車渡口、青年路汽車渡口作為戰備碼頭保留。
4、航空
對機場周圍用地進行控制,為機場擴建留有餘地,同時將機場路拓寬並向南延伸至常長高速公路入口。
(六)城市道路交通規劃
1、道路承航規劃
(1)路同規劃
中心城區幹路網採用棋盤式布局形式。近期過境交通由南坪路、啟明路、樟橋路和沅江東大橋組成的東干線承擔;中、遠期沅江西大橋建成後,由金丹路、金霞路、善卷路組成的西干線承擔;城區三片的交通聯系主要由沅江大橋承擔。規劃洞庭大道在柏園橋東側辟為十字路口,即向北延伸至南坪路,與1804省道連結,向東延伸至啟明路:建設西路向西延伸至人民西路。城區形成兩條主幹線:西干線由金丹路、沅 江西大橋、機場路、金霞路、玉霞路、善卷路、忠德路組成;東干線由南坪路、啟明路、沅江東大橋,樟橋路組成。兩條主幹線紅線控制為50米。
(2)城市廣場規劃
規劃在常德火車站,常德火車東站、德山火車站和德山長途汽車站布置交通集散廣場;在江北城區洞庭大與皂果路交匯處西北角,布置一處市級遊憩集會廣場,同時在江北、江南、德山各布置4—6個區級遊憩集會廣場.供市民工余時間和節假日生活遊憩活動使用。
2、公交網路規劃
公交線路。結合近期建設,對現有的10條線路進行調整,同時增設9條新線路:火車站至白鶴山、火車站至桃花源、江南城區環線、武陵開發區至柳葉湖、江南城區至德山開發區、火車站至花岩溪、師院東院 至西院;三岔路至萬金障農場。公交站場設施分首末站、停車場、保養場三部分。江北城區東部靠近鐵路設一處公交保養場,負責整個城區車輛的保養:公交首末站的設置結合居住區規劃,在每3—5萬人的居住用地或居住小區設置一處;公文停車場的設置與公交保養場、公交首末站相結合,在江北城區沒置4處,江南城區設置2處,德山開發區設置3處,
9、交通設施規劃
在城區三片的出入口設處外來機動車輛公共停車場。市內公共停車場主要設在商貿、娛樂集中的地區和交通樞紐附近,共規劃23處。加油站按服務半徑每1. 5公里設一座,共設17座。
(七)綠地系統及城市景觀特色規劃
1、綠地系統規劃
加強城市及其周邊大環境的綠化建沒,利用城區邊緣山地擴大和開辟林地、園地,並沿鐵路、高速公路兩側建設防護林帶,創造城市的綠色大背景。建設完善柳葉湖、江北水系綠化帶、江北中心區綠地、濱湖公園、臨訌公園、江南城區中心綠地、德山公園,形成較大面積的綠色空間。利用江北水系綠化帶、城市林蔭道等帶狀綠地串聯各類大小廣場、綠地,使綠色空間得到有機的聯系,靈活的拓展。爭取2020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接近15平方米/人。
2、城市景觀特色規劃
常德市城市宏觀自熱環境要素可概括為『三山、三水」,即:太陽山、德山、河伏山,柳葉湖、沅水、江北水系。因此.城市特色的塑造主要突出山、水要素。城區的整體特色為山、水交相輝映的現代化新城,同時各片區又有重點的塑造各自的特色。江北城區臨沅江水面帶注重城市立面的塑造,臨柳葉湖以開辟綠色空間為主,沿江北水系則以小橋、流水,錯落起伏、富有生氣韻律的靈活空間面貌為主。江南城區沿沅江應與江北城區的建設相呼應,繁榮、流動的鬧市為其主要特色。德山開發區山、水條件俱佳,臨江工業區在未來的建設、改造中注意形象的塑造,大部分地區結合丘陵地形進行建設,形成山地城市風貌。
(八)市政工程設施規劃
1、給水工程規劃
近期人均綜合用水量指標取700升/人.日,遠期取900升/人.日。水源以沅江地表水為主.近期完成四水廠—期工程(15萬噸/日),遠期逐步擴建四水廠和三水廠,取消一水廠,實現全城多水源環狀供水。
2、排水工程規劃
城區三片分別建立獨立的排水系統,排水體制主要採用分流制,部分老城區採用合流制。三片各建—座污水處理廠,江北城區污水處理廠規模為35萬噸/日,江南城區7萬噸/日,德山開發區12萬噸/日。
3、電力工程規劃
常德城區高壓電網採用220KV、IlOKV兩個電壓等圾,取消原有35KV電壓等組。220KV電網結構,擬採用環繞城區周圍形成220KV的環網結線力式,並主要通過500KV崗市變電站取得省內外大型水、火電廠送來的電源。110KV電網結構保證每個變電站有兩個電源。
4、通信工程規劃
(1)電信
2010年話機普及率達到50部/百人;2020年話機普率達到65都/百人,市話交換局七個,長途交換局二個。
(2)郵政
在江北新建常德市郵政大樓,火車站支局,黃家大屋郵政所等15個郵政局所;在江南新建長家崗郵政所、朱家崗郵政所等8個郵政局所。至2020年,市區設局所50個。
(])廣播電視規劃
2020年,全市的無線廣播電視的覆蓋率達到98%,有線廣播電視的覆蓋率達85%以上,電視的采、編、播、傳輸和接收實現全數字化;建成全市的有線廣播電視光纖基礎網,實現網路傳輸數字化。
5、燃氣工程規劃
近期氣源採用液化石油氣,遠期主要採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為輔助氣源。近期居民氣化率100%,其中管道氣化率39.2%,瓶裝氣化率60.8%;遠期管道氣化率93.2%,瓶裝氣化率6.8%。
6、環境衛生規劃
近期內實現垃圾衛生填埋達到無害化要求;遠期在實現垃圾分類收集和垃圾、糞便處理無害化的同時,達到綜合利用的要求。公廁按每2500人城市人口一座公廁的標准設置,主要繁華街道公廁間距為300
—500米,一般銜道為800—1000米。垃圾中轉站以小型站為主,積極推廣使用具有「垃圾分類收集、處理,中轉」等多項功能的垃圾中轉站。在肖伍鋪到大龍站沿線以東一帶的山地中規劃—垃圾填埋場,佔地面積約400畝,用於江北城區的垃圾投填埋;另在益陽沖填埋場附近規劃—垃圾填埋場,佔地面積120畝,用於江南城區,德山開發區的垃圾填埋。
(九)環境保護規劃
規劃區空氣環境質量控制在國家環境質量二級標准以內,水廠取水點附近,沅江水質要滿足Ⅱ類地面水質標准;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的水質滿足Ⅲ類水質標准;工農業用水區的水質滿足Ⅳ類水質標准;內湖
水體水質達到lll類水質標准,內河水質達到V類水質標准。雜訊控制區覆蓋率達到90%。
(十)文物保護與旅遊規劃
確定縣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和重點文物的保護范圍、建設控制地帶。深度開發常德市旅遊資源、重點發展常德城區和桃花源、夾山寺、壺瓶山、花岩溪、城頭山古文化遺址等旅遊區,搞好市區德山、河伏山、太陽山的開發建設,合理規劃旅遊線路,形成以中心城區為中心的東西、南北旅遊通道。
(十一)綜合防災規劃
1、防洪規劃
城市防洪近期按50年—遇.遠期江北城區按200年一遇,江南城區和德山開發區按100年一遇標准建設。防洪工程的主要任務是在現有防洪體系的基礎上,按規劃防洪標准加高加固堤防。
2、防震減災規劃
重大建設工程及生命線工程如洪水、供電、交通、通信、醫療、燃氣、糧食、消防等設施,均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並根據評價結果確定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新建工程必須根據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抗震設計和建設。避震疏散用地不少於每人3平方米。城區重大工程,生命線工程和各類工業民用建築,要基本具備抗禦六級左右地震的能力。
3、人防規劃
常德市為三類人防重點城市。城市總體防護按照「片區防護,基礎配套、分層布局、平戰結合」的模式,進行長期建設。規劃修建市及區級指揮所,修建四所地下醫院、八個急救中心,十二個急救站。
4,消防規劃
規劃消防站13座,其中江北城區9座,江南城區2座,德山開發區2座。將消防指揮中心遷往柳葉路消防站 消防供水以城市自來水為主;消防用水管道與城市給水管道共用—套系統,城市消火柱間距不超過120米。
(十二)近期建設規劃
江北城區對舊城區進行改造,改善其居住環境,完善武陵大道北段兩側的建設,進一步建設充實朝陽路兩側柳葉湖與濱湖路之間的城市用地。江南城區近期在沅江、金霞大道、機場路之間形成布局合理和具有良好建設形態的城市用地。德山開發區近期在現狀建設用地與崇德路之間形成一定的城市規模。
(十三)城市遠景發展構想
遠景江北城區用地向西、北部擴展,江南城區向南部發展,德山開發區向南發展。將常德市建成物質環境和生態環境高度協調、景觀優美、各類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完善、富裕文明的現代化大城市
『柒』 常德市房管局領導架構
局長、黨組副書記 張聖友
主持全面工作。
黨組書記、副局長 胡振宇
協助主持全面工作。
負責局班子建設、黨務工作、幹部隊伍建設、目標管理考核、績效考核、信訪、法制、應急管理、維穩、人大代表議與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市長熱線、《常德房地產》雜志等工作。
分管局法制科、德山房管分局。
黨組副書記、副局長 雷志欽
負責財務審計、編志工作。
分管局財務科。
聯系鼎城區房管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 廖愛民
負責房地產發展規劃、房地產開發企業管理、房地產開發經營管理、房地產市場監管、房地產執法監察、房地產價格監測與披露、房地產市場信息系統分析、房地產產業研究工作。
分管局房地產市場監管科、市房地產執法監察大隊。
聯系市房地產業協會、桃源縣房管局。
黨組成員、紀檢組長 曾建新
負責紀檢監察、政工人事、優化經濟環境、機關效能建設、政風行風建設、城市創建、計劃生育、統戰、老乾和房屋租賃管理工作。
分管局人事科(監察室)、市房屋租賃所。
協助分管局系統黨務工作。
聯系澧縣房管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 唐述安
負責物業管理、白蟻防治、安全生產、社會管理、敞開式小區規范管理、住房維修資金歸集與管理工作。
分管局物業服務管理科、市住房維修資金歸集管理中心、市白蟻防治所。
聯系市物業協會、安鄉縣房管局。
黨組成員、副局長 黃貴
負責城市房屋徵收補償、棚戶區改造、拆遷維穩、危房鑒定、住房保障、招商引資、防汛救災和項目建設工作。
出任市棚改辦副主任。
分管市房屋徵收管理處。
協助局長分管市棚改辦工作。
聯系石門縣房管局。
黨組成員、聯合工會主席 張萼芬
負責工會、機關事務管理、檔案保密、信息統計、宣傳、滿意政府建設、政務公開、綜合治理、對口支援、建整扶貧、教育強市、雙聯、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等工作。
出任局新聞發言人。
分管局辦公室、信息管理中心。
聯系津市市房管局。
黨組成員、市房地產產權管理處主任 付忠革
負責產權產籍管理、房改、二手房市場及中介管理、房屋測繪管理、政務窗口建設工作。
分管局房改和中介市場管理科、市房地產產權管理處、市房屋交易中心。
聯系市西湖管理區房管局、西洞庭管理區房管局。
調研員 黎體純
協助分管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協助開展房地產市場政策調研及信息化建設、房地產行業指導工作。
聯系市房地產業協會、漢壽縣房管局。
副調研員 伍作棟
負責處理原市舊城辦遺留問題。
協助分管城市房屋拆遷維穩、棚戶區改造、白蟻防治工作。
聯系市物業協會、臨澧縣房管局。
副調研員 寧慧
協助分管人事、紀檢監察工作。
副調研員 楊金海
協助分管房屋徵收拆遷、棚戶區改造工作。
『捌』 常德市和宜昌市誰建設的好一些意思說誰更能適合居住一些
宜昌市建設好一些。更適合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