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報銷范圍主要包括哪些?
醫療保險是指被保險人因意外或疾病導致發生治療行為,承保機構按保險合同約定或制度規定,報銷醫療費用支出或給予一定額度津貼的保險。社會醫療保險形式較為單一,是國家通過立法形式強制實施,由僱主和個人按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建立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雇員醫療費用的一種醫療保險制度。主要由基本醫療保險和大額醫療保險構成。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適用於具有城市非農業戶籍,未納入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內的中小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校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2007年《國務院關於開展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指導意見》在醫療保險覆蓋范圍上有較大程度的拓展,該意見規定,2007年在有條件的省份選擇2至3個城市啟動試點,2008年擴大試點,爭取2009年試點城市達到80%以上,2010年在全國全面推開,逐步覆蓋全體城鎮非從業居民。
同時,在試點城市的參保范圍問題上明確規定,不屬於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覆蓋范圍的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包括職業高中、中專、技能學生)、少年兒童和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都可自願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截至2007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4291萬人。2009年全面推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支付,將在校大學生全部納入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范圍。到2009年年底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人數為18100萬人。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對參保人就醫要求是: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行定點就醫制度。參保居民患病就醫時,須持醫療保險卡、身份證或者戶口簿到當地的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憑證享受醫療補償待遇。患者本人可以自主選擇定點醫療機構,無須辦理轉診手續。因急診、搶救或在異地生病的,可以在就近具備條件的醫院治療,但必須在7日之內向經辦機構報告並辦理相關手續。
因病情需要或醫療條件所限需要轉市級以上醫療機構治療的,由市級定點醫療機構出具轉院證明,並到當地居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轉診手續。如果不按照規定辦理轉診手續而直接轉到省級醫院的,或自行到非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不予以報銷,所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參保人自己承擔。
怎麼樣計算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
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由兩部分組成,即實際繳費年限和視同繳費年限。上位列入養老保險實施范圍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前經勞動保障部門確認的工作年限或連續工齡,可作為視同基本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中用人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分別是什麼?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按照《國務院關於建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的規定,用人單位繳費率應控制在職工工資的6%左右,職工繳費率一般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率可相應調整。各地視本地情況確定繳費率,有些發達地區如上海實行了單位繳費10%的比例。目前單位繳費率的全國平均比例為7.5%左右,個人繳費全國平均2%。個人繳費全部計入個人賬戶,此外,單位繳費的30%左右也劃入個人賬戶,具體劃入比例根據職工年齡段確定,年齡越大比例越高,其餘單位繳納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基金。一些困難地區和困難企業只建立統籌基金,暫時不建立個人賬戶。如天津市2003年對困難企業實行了大病統籌基金制度,用人單位繳納6.5%,個人不繳費,不建立個人賬戶,單獨建立統籌基金,參保人員享受現行基本醫療保險規定的住院和門診特殊病的同等待遇,但不負擔門診費用。《社會保險法》第二十三條規定了職工和用人單位的共同繳費義務,同時第二十七條規定退休職工如果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達到國家規定年限的,退休後不再繳費。
醫保卡如何使用以及使用范圍
(1)醫保卡可以再就醫時候使用。首先,在掛號時必須出示社會保障卡,以現金交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醫院為參保人員出具收費票據;其次,到診室看病時,要向醫生主動出示社會保障卡和北京地區醫療機構門急診病歷手冊;再次,交費時,須將社會保障卡和交費單據一起交給結算人員,繳納個人自付和自費費用;最後,拿到結算單據後,認真核對單據上的各項內容,收回社保卡。領到社保卡的參保人員在已開通持卡就醫結算服務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須出示社保卡。未出示社保卡的,所發生費用由個人全額負擔,醫保基金不能支付。參保人員因急診、計劃生育手術、企業欠費、補換卡期間、參保後未發卡等情況就醫的,發生的醫療費用可由個人現金墊付後按原流程再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進行報銷。
(2)醫療保險卡的報銷。持卡就醫後,患者只負擔個人應負擔的醫療費用,應報銷的費用由醫療機構與醫保部門直接結算。持卡人遇到四種特殊情況,需全額現金墊付醫療費然後進行報銷:一是急診沒帶社保卡;二是進行計劃生育手術;三是企業欠付醫療保險費;四是補換社保卡期間。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范圍與保障
城鎮職工醫療保險是為城鎮職工提供的醫療保障。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不僅保障國有企業和非國有企業的職工,而且保障企業化管理的事業單位職工。隨著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改革的深化,一些省、自治區、直轄市將行政事業單位職工也納入了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主要有基本醫療保險及補充醫療保險兩部分構成。
那麼醫療保險報銷范圍有哪些呢?有些人患病能報銷80%,而有些人卻只能報銷6%,差距如此懸殊,也給不同的參保人帶來或喜或憂的情緒。所以在此忠告各位朋友,要熟知醫保的各項規定,報銷比例、報銷范圍、定點醫院、醫保葯品這些基本概念是要有的。醫保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我們能不能享受到它帶給我們的福利,就要看我們是不是熟知「游戲規則」了。
先看一個案例,網友李先生做了心臟射頻手術共花費2.5w,醫保只報銷了4k元。張女士是北京人,已退休;由於有慢性病每個月都要看病吃葯,花費也頗多,但她每個月的醫療費用能通過社保報銷88%。為何差距這么大呢?醫療報銷范圍到底有什麼限制?
首先,醫保用葯和非醫保用葯的差別,報銷起付線根據醫院級別也有不同。
一般A類葯品可以享受全報,C類就需要全部自負費用,而B類報80%,自負20%的比例。
假如一個人在醫院用了1萬元,如果是在一級醫院就診住院,那麼就先減去五百元;如果是在二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一千元;如果是三級醫院就診住院,就先減去2000元,這就是起付線的不同。
其次,出差、探親及長期住外地參保職工在外地發生醫療保險費報銷政策規定:
1、參保職工出差、探親在外地發生醫療費用、只報銷符合醫療保險規定的外地急診費用,非急診原因住院,所有費用一概不予報銷。
2、參保職工在外地居住時間超過6個月,按長期住外地人員性質報銷醫葯費。
3、長期住外地人員應由單位提供證明,確定二所定點醫院(應為當地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及時辦理《鎮江市長住外地職工醫療費報銷卡》
4、長期住外地職工必須堅持節約原則按規定限量開葯(每就診一次,急性葯量在3日以內,慢性病葯量在10日以內,結核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可延長到30日量),超過上述標准,葯費不予報銷。
5、長期住外地職工轉診、需由當地定點醫院簽署意見,按屬地原則逐級轉診,轉診醫院屬我市職工醫療保險確定的特約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1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費用,其它醫院,個人先自付總費用20%,然後按醫療保險規定報銷醫療費用。
最後,醫保也有除外責任,下面十項不在醫療保險報銷范圍內。
1、特殊醫療費用中因病情需要進行器官、組織移植,其購買器官、組織的費用以及使用超出《鎮江市職工醫療保險葯品報銷范圍》外的抗排斥葯品、免疫調節葯品費用;2、工傷、職業病;3、女工生育;4、流氓斗毆;5、酗酒致傷;6、交通肇事;7、他人故意傷害;8、醫療事故;9、美容、健康體檢;10、其他不屬於社會醫療保險基金支付范圍的費用。
2. 2019年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廣大城鄉居民:
按照省、市工作部署,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將從2018年9月1日開始徵收。為方便廣大城鄉居民繳費,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繳費對象
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均可繳費參加我縣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不受戶籍限制。
二、繳費標准
根據《十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國家稅務總局十堰市稅務局關於做好2019年度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繳費工作的通知》(十人社發[2018]53號)規定,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標准為每人每年220元。
三、繳費時限
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個人繳費從2018年9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外出務工及其他特殊人員繳費可延長至2019年2月28日。
四、繳費方式
(一)村組歸集。全縣所有居民以村組歸集為主,村民以家庭為單位在所屬村辦理居民個人參保登記和繳費(村、社區按周將歸集的醫療保險費到所屬鄉鎮農商銀行網點申報解款匯繳,城關鎮所屬村(社區)、農林系統單位到農商銀行營業部解款匯繳)。農商銀行營業部辦公地址:竹溪縣城關鎮鄂陝大道1884號
(二)社區歸集。城關鎮西關、東郊兩個社區所屬的居民,持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本,以家庭為單位在所屬社區辦理居民個人繳費;幸福社區、鼓樓社區所屬的參保居民持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本或參保登記時開據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費通知單》到農商銀行城西支行辦理繳費,也可持社會保障卡、身份證、戶口本到稅務局納稅大廳直接辦理繳費。
西關社區辦公地址:竹溪鎮城關鎮大裕廉租房處(大裕溝廉租房)
東郊社區辦公地址:竹溪鎮城關鎮鄂陝大道693號(塞納左岸路口對面、惠家院賓館院內)
農商銀行城西支行地址:北大街新合作超市一樓
縣稅務局辦稅服務廳地址:竹溪鎮城關鎮幸福路606號
(三)學校(園、所)歸集。直屬教育局的中學、小學(含城關鎮中心學校所屬二完小、三完小)、園(所)在校學生、幼兒由所在學校(園、所)負責辦理參保繳費。共它鄉鎮學校(園、所)原則以家庭為單位在所屬村繳費。
(四)個人繳費。
1、村組歸集:村民以家庭為單位在所屬村繳費。
2、手機APP繳費或APP代繳:城鄉所有參保居民可以通過手機APP直接繳費或APP為他人代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下載並安裝湖北稅務APP,首次登錄需要注冊和實名認證)
3.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150怎樣分配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需要交費
城鎮居民繳費標准:2016年各級政府對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標准在2015年基礎上提高40元達到420元。居民個人繳費在2015年人均不低於120元的基礎上提高30元,達到人均不低於150元。具體為:全日制在校大中專院校學生的個人年度最低籌資標准為90元,其他城鎮居民個人年度最低籌資標准為150元。
農村居民繳費標准:2017年度農村居民參加城鄉居民醫保(原新農合)的個人繳費標準定為每人每年150元。同時根據農村居民外出務工和過節返鄉實際,將個人繳費結束時間適當延長至春節前後,防止農村居民因外出務工等錯過參保時限。
4. 2019年城鄉居民醫保報銷比例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那個都可以,無論哪個都得需要在本地醫保定點醫院辦理轉診證明,進行轉診備案後,才能在異地住院治療出院時就會醫保異地即時結算(報銷)。社保中的醫保報銷比例大。
5. 2019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是2016年頒布《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後,將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整合為一個醫療保險,叫做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也就是說,兩者不是一個時期的險種,不可能同時參加;也可以看做是包含關系,即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包含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實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整合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是我國推進城鄉醫療一體化的重要舉措。
6. 2019年居民醫保多少錢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一年交260元,參加的應該是當地的城鄉居民醫版療保險,權目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國家沒有統一的待遇標准,城鄉居民醫保待遇都是由各地自行制定,所以待遇標准差別還是比較大的,建議你直接向當地醫保經辦部門咨詢或撥打當地社保咨詢電話12333咨詢。
7. 2019年度城鄉居民醫保新參保
保險小編抄幫您解答,更多襲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居民醫保費按年度一次性繳納,續繳次年醫保費用時間為:每年9月至第二年的2月底。繳納2018年度醫保費用的時間為:2017年9月-2018年2月溫馨提示:新參保人員(新生兒及新入戶籍居民等)不受此時間限制,全年都可繳納當年的醫保費用。
8. 2019年城鎮居民醫保何時辦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廣州市2015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須知(城鄉居民)
從2015年1月1日起,全市將實施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原城鎮居民醫保年度(當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將調整為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當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根據此調整,參保人需在2014年9月1日至12月20日辦理2015年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的參保登記及繳費手續。
一、適用對象
具有本市戶籍且未參加職工社會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包括未成年人(未滿18周歲的非在校學生)、靈活就業人員、非從業人員以及老年居民。
二、繳費及待遇享受時間
(一)繳費時間
2014年9月1日至12月20日為2015年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的參保登記及繳費時間。除符合中途參保條件等情況外,年度中途不受理任何參保登記申請。
(二)待遇享受時間
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參保登記及繳費手續,可從2015年1月1日起享受2015年度城鄉居民醫保待遇。在規定時間內辦理參保登記,但年度中途繳費到賬的,從繳費到賬次月起享受醫保待遇。
三、繳費標准
全市(不含增城及從化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含大中專院校學生)為每人152元。
增城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大中專院校學生除外)為每人122元。
從化市城鄉居民醫保個人繳費標准(大中專院校學生除外)為每人91元。
四、參保登記
(一)辦理地點:參保人(監護人、代理人)可就近到本市任一街道(鎮)勞動保障服務機構辦理參保登記手續。農村戶籍居民以家庭為單位到所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辦理參保登記手續。
(二)攜帶資料:
1.戶口簿及身份證原件、復印件各一份(戶口簿復印件應包括含戶主名字的首頁及參保人當頁);
2.任一居民醫保代征銀行的活期個人結算賬戶、賬戶持有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各一份(未成年人可使用任一家庭成員的銀行賬戶作為扣款賬戶);
3.填寫好的《廣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登記表》一份。
★在本市大中專院校或中小學校就讀的本市農村戶籍在校學生應當同時提供學籍證明原件、復印件各一份;出生後六個月內的新生兒應當同時提供出生證原件、復印件一份。
(三)登記流程:攜帶上述資料辦理,登記當月在扣費賬戶里備足款項,由扣費銀行自動劃扣居民醫保費。
五、繳費方式
城鎮居民醫保費用可通過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廣發銀行、郵政儲蓄、交通銀行、光大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浦發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華興銀行、南昌銀行、南粵銀行、廣州銀行、東莞銀行、東亞銀行、廣州農商銀行、廣東農信社等23家銀行賬戶劃扣。
(一)新參保人員在辦理參保登記時須按要求申報扣款賬戶,登記當月由銀行從申報賬戶中扣取個人應繳納的居民醫保費用;
(二)已參保但未申報扣款賬戶的參保人,可選擇到農業銀行、工商銀行、廣州農商銀行進行現金繳費,同時應盡快到各街道(鎮)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申報扣款賬戶,改為「委託銀行劃賬」方式繳費;
(三)原已簽約選擇委託銀行劃賬繳費,但新年度需變更扣款銀行或賬號的,應盡快到各街道(鎮)勞動保障服務機構重新申報扣款賬戶;
(四)農村戶籍居民由所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代征代繳居民醫保費用。
六、領卡指引
(一)新參保人員在辦理參保登記手續時,應一並選擇社保卡制卡銀行。社保卡制卡銀行為:光大銀行、農業銀行、廣州銀行、廣發銀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8家銀行。社保卡制卡銀行一旦選定2年內不得更改。已有社保卡或醫保卡的人員不用選擇,無需重新申領。
(二)新參保人員在繳費成功的次月25日後可到社保卡制卡銀行指定網點領取社保卡。農村戶籍居民由所屬集體經濟組織(村民委員會)統一領取。具體領卡時間和領卡地址可咨詢制卡銀行。
七、溫馨提示
(一)為保障新生兒享受醫保待遇,請家長於新生兒出生後六個月內及時辦理參保登記及繳費手續。如新生兒從出生到辦理參保登記時跨2014年城鎮居民醫保年度及2015年城鄉居民醫保年度的,須足額繳納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醫保費後,方能按規定享受從出生開始的醫保待遇。
(二)續保人員無需重新辦理參保登記手續,但需按照上述繳費方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繳費手續。
(三)當參保人的個人基本資料發生變更時,需由參保人(監護人、代理人)填寫《廣州市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個人資料變更表》一份,並攜帶身份證、戶口簿及相關證明資料原件、復印件向所在街道(鎮)勞動保障服務機構申請。
(四)每月最後2個工作日暫停辦理參保登記及繳費(扣費)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