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翼城縣那幾個小區是大產權
一、所謂「小產復權」是指在農民制集體土地上建設的房屋,未繳納土地出讓金等費用,其產權證不是由國家房管部門頒發,而是由鄉政府或村政府頒發,所以叫做「鄉產權」,又叫「小產權」。
二、鄉鎮政府發證的所謂小產權房產,實際上沒有真正的產權。這種房沒有國家發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購房合同國土房管局也不會給予備案。所謂產權證也不是真正合法有效的產權證。
三、是否為小產權房也很容易判斷:
1,我們所說的商品房是要"五證"俱全的,可以按揭,而小產權的房子不會在交易市場備案和交易的,也不可按揭貸款購買的。
2,大產權的商品房土地性質為國有出讓性質的(可以辦理出《國有土地使用證》),小產權多為集體土地性質的(辦理不出《國有土地使用證》的)。
3,大產權房是可以辦理出預售證的,而小產權房是明令禁止買賣的,更不用說沒有預售證了。
4,大產權房是可以網簽,在房管局做備案的,小產權不能在房管局做備案的。
2. 2016年翼城縣政府各領導分工安排
根據2016年8月18日翼城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調整縣政府領導工作分工的通知
翼政辦發〔2016〕68號
縣政府領導工作分工調整如下:
高永賢縣長:主持縣政府全面工作,主抓人事、編辦、財政、監察、審計、教育。
許擁軍常務副縣長:負責縣人民政府常務工作,負責政府機關、政府法制、監察、工業經濟運行、社會保障、重點項目、行政審批、安全生產、煤炭工業、園區建設、電力運行、發展改革、物價、信息化管理、商務糧食、招商引資、民營經濟、礦產資源監管等方面工作。
分管:政府辦(人防辦)、機關事務管理局、接待處、重點辦、應急辦、發展和改革局(綜改辦)、政務大廳管理中心、監察局、經濟和信息化局(商務糧食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統計局、安委辦、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煤炭工業局)、國土資源局(礦產資源部分)、糧食服務中心、物價局、中小企業服務中心、城鎮集體工業聯合社、工業園區管委會。
聯系:總工會、供電支公司、煤炭運銷公司、移動公司、聯通公司、電信公司、陽煤、晉煤、山鍛、春雷、首旺等駐翼企業。
牛永福(縣政府黨組成員):負責文化、體育、文物旅遊、廣播電視、政府網站、對外宣傳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局(文化體育部分)、文物旅遊局、廣播電視中心。
范欽國副縣長:負責財稅、政府采購、金融、保險、企業上市、國有資產監管、投資平台建設、婦女兒童等方面工作。
分管:財政局、金融辦、供銷合作社、物資管理中心、史志辦、國庫支付核算局、國際資金管理局、非稅收入管理局、政府采購中心、縣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聯系:國稅局、地稅局、郵政局、人行、銀監辦、工行、建行、農行、中行、農發行、郵政儲蓄銀行、信用聯社、人壽公司、財險公司及其他保險機構、煙草公司、石油公司、新華書店、銀河證券營業部及其他證券機構。
李放明副縣長:負責民族宗教、信訪穩定、社會管理、民政、衛生、計生、食品葯品、工商質監等方面工作。
分管:民族宗教局、信訪局、民政局、衛生計生局、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工商質監局、地震局、檔案局、檢驗檢測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殘聯、老齡委、縣醫院、中醫院、婦幼保健院。
聯系:葯材公司。
楊文明副縣長:負責教育、科技、交通、運輸、環境保護等方面工作。
分管:教育科技文化局(教育科技部分)、交通運輸局、環保局、科技服務中心。
聯系:公路段。
於 樂副縣長:負責公安、住建、規劃、司法、消防、國土、人民武裝等方面工作。
分管:公安局、司法局、住房保障和城鄉建設管理局、國土資源局(土地管理及泥石流、滑坡、地面沉陷等自然災害)、公安局交警大隊、公安消防大隊。
聯系:人武部、住房公積金管理部。
胡國華副縣長:負責農業、農村、水利、林業、綠化等方面工作。
分管:農委、水利局、林業中心、農機中心、畜牧中心、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綠化辦。
聯系:氣象局。
賈永強(政府辦主任):協助縣長處理縣人民政府日常政務工作,負責縣人民政府辦公室工作。
許正虎(縣長助理):協助常務副縣長分管安全生產工作。
3. 翼城最繁華的地方在哪
翼城縣是全國經濟增幅最有競爭力的百強縣之一,是臨汾市的鋼鐵大縣、鑄造強縣和果菜名縣。縣域總面積為1170平方公里,摺合174萬畝,轄4鄉6鎮,212個村委會,總人口30.6萬人。
區位優越,交通十分便利。翼城縣位於山西省南部,地處黃河流域汾澮之間。東北部群山環抱,西南部平坦遼闊;東西寬44公里,南北長53公里,境內平川、丘陵、山區大體各佔分三分之一。地理座標為北緯35°23′—35°52′,東經111°34′—112°03′。翼城自古為承東啟西之咽喉要地,縣境東臨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眥鄰,南與絳縣、垣曲相連。不僅地處臨汾、運城、晉城三市交界處,而且屬秦、晉、豫「大三角」之中心地帶。縣城距沁水30公里,曲沃25公里,垣曲101公里,臨汾86公里,晉城156公里,運城120公里,太原360公里,西安354公里,鄭州328公里,北京965公里,交通便利,四通八達。被譽為「小隴海線」的侯月(山西侯馬—河南月山)電氣化鐵路、晉韓(山西晉城—陝西韓城)二級公路以及正在建設的陽侯(陽城—侯馬)高速公路橫穿東西;臨翼、王續、翼么三條二級出境公路縱貫南北,與同蒲、隴海、京廣、京九等鐵路干線融於一體,與大運、晉焦、長治至太原、運城至西安大三角高速公路緊密相接。全縣城鄉公路密如織網,10個鄉鎮和90%以上的行政村通了油路,總里程達1600餘公里。
礦藏遍布,資源優勢明顯。翼城三面環山,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以煤、鐵、石灰岩為主的三大礦產資源,現已開發利用。已詳查探明的礦藏有金、銀、鉛、錫、鋁、鋅等有色金屬和大量的花崗岩、石英石、大理石、白雲石、重晶石、硅石、洋坩、硃砂、硫磺等非金屬礦藏和含多種稀有元素的礦藏共30餘種,尤以煤、鐵為最。據勘探詳查,鐵礦礦點有12處,儲藏量近1億噸;煤炭總儲量近20億噸,其中貧瘦煤、貧煤15億噸,無煙煤近5億噸,含煤面積194.4平方公里,且多屬低硫、低灰、高發熱量優勢電煤。全縣共有各類煤礦46座,年生產能力達600萬噸,加上正在籌建的與發電廠相配套的年產300萬噸的大型動力煤煤礦,煤炭年產量可達到1000萬噸。翼城石灰岩資源面廣點多,分布於南梁、中衛、王莊、隆化、里砦等5個鄉鎮,年開採石料在55萬方左右。
翼城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408.7小時,年平均氣溫11.8℃,年平均降水量為510—585毫米,年河川徑流量0.87億m3。全縣水資源總量為1.476億m3,重復水資源量為0.203億m3。全縣有中、小型水庫15座,總庫容量5726.2萬m3,塘壩55座,水井791眼,農業用井671眼(深井255眼)。其中小河口水庫為中型水庫,位於澮河北支,庫容量4430萬m3。翼城可集中利用的城區生活污水、工業園區污水與礦坑排水總量共計1026.1萬m3/a,年產900萬噸的城市污水處理廠將於明年建成投用。
環境寬松,重工產業強勢崛起。翼城物產豐富,發展工業得天獨厚。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礦業開采與生鐵冶煉。漢武帝時還於翼城置鐵官,督辦本縣冶鐵事宜。改革開放以來,翼城采礦、煉鐵業迅猛發展,煤炭、冶煉已成為縣域工業的支柱產業。特別是我縣的動力煤巨大儲量和開采能力,成為發展火力發電、煤化工業的絕佳選擇。為此,縣委、縣政府把建設坑口電廠,加快煤炭轉化列為全縣工業調產的戰略重點,並積極申批投資55.43億元的2×60萬千瓦坑口火力發電項目。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翼城縣依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冶煉業。「翼城生鐵」憑借含硫低、純度高、品質優飲譽大江南北。不僅供應國內市場,而且遠銷韓國、日本。進入21世紀,全縣上下堅決貫徹國家產業政策,致力傳統產業新型化,接替產業規模化,內引外聯,關小上大,提檔升級,一批現代化鋼鐵企業集團蜂擁而起,形成了年產國際優質生鐵300萬噸的產業規模。近年來,翼城縣以建設名列全省的「鋼鐵大縣、鑄造強縣、果菜名縣、煤電重縣」為目標,突出工業科技調產,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制定了「翼城縣招商引資優惠辦法」,出台了一系列稅費優惠、財政支持、人才引進、引資獎勵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努力營造加快發展的「凹地」效應,切實加強院縣、院企合作,同全國20餘所重點院校和10餘家國內外大中開型企業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使一批科技含量高、經營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強的重點項目相繼在翼城落戶並投產。2002年,總投資18億元,集煉鐵、軋鋼、軋材、焦化為一體的年產百萬噸鐵、百萬噸鋼、百萬噸材的山西宏陽鋼鐵公司一期工程全面竣工投產;全國組合機床行業「龍頭老大」大連機床集團投入巨資將其主導產品通用機床的組裝移師翼城,建起了萬台機床生產基地;豐昆、福旺、振澮、華爾、華樂等鑄造企業生產的一批具有國際國內先進水平的鑄造項目相繼投入批量生產,形成了年產鑄件50萬噸的產業規模。目前,全縣已建起城東鋼鐵工業、封比汽車制動鑄造、華爾車床鑄件加工、澮史精密鑄造、里砦生鐵冶煉等五大工業園區。一個以冶煉、煤炭為主,食品加工、鑄造、機械、建材為輔的主導產業突出、布局日趨合理的工業體系正逐步形成。
面向市場,現代農業縱深拓展。農業是翼城縣的傳統經濟。早在西周古唐,就曾孕育了「異畝同穎」大面積豐收的景象。盛唐時期,南梁翔翱泉附近五鄉之境便「奇樹蓊鬱,芳畦霍麋,紫穗飄香,青花吐色」。建國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翼城縣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農業得到長足發展,先後被國家、省有關部委樹為「商品糧基地縣」、「平原綠化先進縣」、「瘦肉型豬基地縣」、「畜牧產業化示範縣」。翼城人依據山區、丘陵森林茂密,土層深厚,林草廣袤;西南平川沃野萬頃,日照充足,水利條件優越的條件,瞄準市場需求,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促使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特別是進入21世紀後,全縣掀起了向設施農業、綠色農業、現代農業全面進軍的高潮,全力打造「果菜名縣」的品牌。到2003年,已發展日光溫室10000餘座,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8萬畝,棗草間作20萬畝,丘陵山區酸棗接大棗1800萬株,優質干鮮果基地6.3萬畝。並順利完成「舜都」牌果蔬、「舜田」牌小雜糧兩大系列農產品商標注冊和綠色認證。同時,全縣發展「百戶萬頭」集中養殖園區4個,養殖大戶400餘戶;堯森公司率全省之先,建起了國際領先水平的組合式氣調保鮮庫和三條農副產品深加工生產線;中港公司、舜都公司、澮史乳業等分別在特養業、中葯材、果品、小雜糧等多種領域擔當起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一個打破傳統種植結構,以市場為目標,以效益為中心,全面與國際接軌的農業產業化格局已初步形成,現代農業正在向縱深拓展。
社會進步,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翼城縣委、縣政府堅持政治、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並駕齊驅,促進了全縣經濟、社會及各項工作的全面進步。通過「三講」教育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認真落實「十六大」精神,切實加強黨的建設,全縣各級黨的組織更加堅強,基層組織得到鞏固,精神文明創建活動蓬勃開展。目前,全縣已有國家級文明村1個,省級文明村6個,市級文明村17個,文明先進村46個,「十星級文明戶」6000餘戶。已建成園林化新村47個,文明學校64處,文明聯村路96條,文化活動中心20餘個,並涌現出了一大批文明村的典型,文明村鎮的質量和水平大大提高。十五期末,「撤縣設市」是翼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舉措,「經營城市」是翼城縣吸引外資參與縣城建設的主體思路。圍繞這一思路,近幾年來,翼城縣鋪開了水、路、電等基礎設施和市政建設工程項目,完成了29處飲水解困工程和南水北調、灤水北引、小河口水庫除險加固等重點水利工程,完成了王莊、橋上、老官莊110KV三座變電站建設和五座變電站增容改造,新建了一批商貿中心。2003年,總投資2.6億元的解放路拓寬改造工程已全面啟動,目前正加緊建設。與此同時,全縣經濟出現強勁增長態勢。2003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完成23.4億元,比上年增長18% ;財政收入首次突破2億元大關,達到2.3456億元,比上年增長46.4%;現價工業增加值完成12.8億元,比上年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929元,比上年增長19%;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602元,比上年增長7.75%,成為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提升最快」的百強縣之一。
縣域遼闊,環保容量很大。翼城縣縣域總面積達1170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達到38.1%。2003年,縣委、縣政府積極實行「關小上大」,對全縣65座100m3以下的小高爐全部予以關停取締,在澮河兩岸、縣城周圍實施綠色生態屏障工程,在山區實施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建設了百里百米經濟林帶,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空氣自凈能力強,環境容量大。去年我縣已完成了區域環評,對包括2×600MW煤電項目在內的全縣排污總量進行了科學計算,還有較大的環境容量。初步確定的隆化鎮北衛、南唐鄉南唐、北唐三處預選廠址都遠離環境敏感區、環境敏感點,距離煤源均不超過20公里,由於運輸里程短,可有效減少二次揚塵污染。
歷史悠久,極具人文魅力。翼城是中華民族古文明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文物古跡繁多,文化底蘊深厚。考古表明,早在舊石器時代境內即有人類棲居,現存仰韶文化、龍山文化以及商、周與漢屬文化遺址多達40餘處。史載:翼古稱唐,屬堯及其後裔開疆封域。西周初年,周成王戲剪桐葉為珪,封其弟叔虞於唐,都今翼城西之唐城,旋遷都於今翼城東南翔翱山下之故城,以山形為舒翼之鵬,故名翼。至其子燮父改唐為晉,開啟晉之春秋霸業。目前,已發掘的國家、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和古遺址8處,市、縣級重點保護文物古跡近300處。保存完好的古遺址有:葦溝—北壽城西周文化遺址,天馬—曲村晉文化遺址,棗園新石器文化遺址等6處。古墓葬有西周唐叔虞墓、周將軍閻沒墓、周小子侯墓、周鄭太子墓等數十處。古建築有明代玉皇樓、元代四聖宮、元代舞樓(喬澤廟)、清代關帝廟、明代木牌坊、石牌坊、文峰雙寶塔等上百處。古碑碣石雕有:元裕公和尚道行碑、宋蘇軾書《醉翁亭記》碑、清風竹驚鶴圖碑等數十通。
翼城山川秀美,自然風光旖旎,旅遊資源豐富。位於縣域東南的歷山舜王坪風景區為華北最大的自然保護區。舜王坪地勢奇特,年平均氣溫10℃—12℃,為絕佳避暑勝地;區內的瓜子寨、梳妝台、玄雲洞、十八盤、桃花洞、珍珠簾、黑龍潭等景點,風光秀麗,景色迷人。此外,還有佛爺山風景區、翔山風景區、綿山風景區、海子溝大橋、介湖水上樂園、北關世紀文化廣場等一批新的旅遊景點,正在以全新的面貌招徠眾多遊客。
翼城不僅地靈人傑,而且人氣頗佳,在長期的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翼城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文沉澱,這就是「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敢於創新,勇於奉獻,不甘落後,爭創一流」的「翼城精神」。正是憑著這種精神,翼城縣的多項工作都在全市全省領先。相信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黨的十六大精神鼓舞下,翼城縣委、縣政府一定會帶領全縣人民迎難而上,克難攻堅,與時俱進,把翼城縣建設的更加美好。
編輯詞條
4. 山西省翼城縣很富裕么
山西省翼城縣位於省境西南,中條、太岳兩山之間,縣境東臨沁水,西接曲沃,北和浮山、襄汾眥鄰,南與絳縣、垣曲相連。不僅地處臨汾、運城、晉城三市交界處,而且屬秦、晉、豫「大三角」之中心地帶。翼城總面積為1163平方公里,下轄:唐興鎮、南梁鎮、里寨鎮、隆化鎮、橋上鎮、西閆鎮6個鎮和中衛鄉、南唐鄉、王莊鄉、澆底鄉4個鄉,縣政府駐唐興鎮。經濟發展與此同時,全縣經濟出現強勁增長態勢:全縣生產總值達到43.9億元,比上年增長15%;財政收完成6.5億元,比上年增長20%(不含一次性收入),力爭突破7億元;現價工業增加值完成24億元,比上年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450元,比上年增長16%;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500元,比上年增長10%;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計劃生育試點);空氣質量嚴格控制在三級以內,力爭二級天數達到180天以上;杜絕重特大事故發生,安全生產形勢有根本性好轉。 翼城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環境優化:積極取締關停低效能高污染的企業,在澮河兩岸、以縣城為中心實施綠色生態屏障工程;在山區實施退耕還林和天保工程,建設了百里百米經濟林帶。全縣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空氣自凈能力增強,環境容量加大。
5. 每期焦點訪談的文字稿
你可以在網路貼吧中搜焦點訪談吧,裡面有每期的文字稿,這是其中一期
頂風建起的別墅區
河南省虞城縣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卻建起了一片別墅,別墅里小橋流水,亭台樓閣,豪華氣派。那麼,這個貧困縣里的別墅群屬於什麼人,又是如何建起來的呢?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央視《焦點訪談》2010年12月18日播出節目《頂風建起的別墅區》,以下為節目實錄:
花草樹木,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這里並不是什麼公園,而是河南省虞城縣一個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中心花園的四周圍繞著幾十棟別墅,這些別墅每棟都有三層高,佔地半畝多,使用面積約300平米,靠近中心的紅色的別墅看起來更氣派一些。
外圍藍色屋頂的別墅盡管別墅與別墅之間的密度小了點,使用面積也和紅色的別墅不相上下,盡管我們無法進入別墅內部,但從外表看,羅馬柱裝飾造型,直達三層的矩形玻璃窗和地下的車庫,都顯示出了豪華氣派的程度。翼城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與當地百姓的一般住房相比,這個全縣唯一的別墅區如鶴立雞群,十分惹眼。
記者:
這棟房子是什麼人在住?
李磊 河南省虞城縣供電公司工會主席:
這棟房子是胡偉。
記者:
他在公司里頭做什麼工作?
李磊:
以前是我們供電公司的上一任局長。
記者:
這個呢?
李磊:
郭書記。
記者:
A22是什麼人在住?
李磊:
A22是原局長,原局長的房子,前面那一棟是退休的一個老領導,黃局長,黃書記。
記者:
過去擔任什麼職務?
李磊:
擔任書記。
記者:
這一棟呢?
李磊:
這一棟是我們副局長。
解說:
原來這個小區叫做珠江花園,是翼城縣原電業局,也就是現在的供電公司的住宅區。中心位置的九棟別墅住的是公司高層領導,邊上的別墅住的是中層領導,最外圍的五棟住宅樓住的是一般職工。
記者:
像普通職工住宅樓那個面積有多大每戶?
李磊:
職工樓是150平方米。
解說:
我們數了一下,珠江花園小區共有61棟別墅,每棟佔地0.5畝左右,如果加上附屬設施和配套路面,這61戶就佔去了七八十畝,相當於整個小區近三分之二的土地。由於我國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為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嚴格的制度和措施。早在2003年初,國家就明確要求,停止所有別墅項目供地,那麼這個大型別墅小區的建設是否經過了審查批准呢?我們首先找到了縣里負責規劃和工程建設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記者:
當時報批的時候是以別墅項目報批的,還是以辦公住宅,住宅樓的形式報批的呢?
吳志峰 河南省虞城縣建委副主任:
2003年的時候,我也不抓這一塊,我也不知道。
記者:
那現在怎麼能夠查出來原始的檔案材料在什麼地方?
吳志峰:
原始材料檔案室管理者。
記者:
這個檔案在不在?
胡文軍 河南省虞城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局辦公室主任:
搬過幾次家了,這些檔案暫時找不到了。檔案員找了那麼長時間也沒有找到。
記者:
你說暫時找不到還是?
胡文軍:
可能是丟失了。
胡文軍:
丟失了。
解說:
在規劃這個部分無法查到檔案,我們准備從別的角度入手。供電局住宅小區的建設是由縣建設局專門負責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股負責的,他們應該也很清楚別墅區建設的相關情況。於是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縣建設局施工股。
記者:
你好,看一下珠江花園開工證。
張磊 施工股股長:
開工證。
記者:
對。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你哪兒的?
記者:
我是中央電視台的。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你找誰?
記者:
找施工股。
張磊 施工股股長:
我也是找人辦事的。
記者:
你不是剛才坐在那兒嗎?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不是,我倆這兒說話呢,他人出去了。
記者:
他人去哪兒了?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人出去了。
解說:
剛才還很熱鬧的施工股,一下人去無空了,我們無意間發現了這張桌子玻璃板下的照片,和剛剛離開的是同一個人,原來自稱來訪者的那位就是這間辦公室的主要矛盾主人,施工股股長張磊。
建設局施工股拒絕接受采訪,我們又找到了專門負責土地管理的縣國土局,了解別墅項目的用地情況。
耿建設 河南省虞城縣國土局副局長:
通過政府批准出讓,協議出讓供它的。
記者:
以協議出讓形式。
耿建設:
對。
記者:
當時供給多少土地呢?
耿建設:
當時是105畝,那一片吧。
解說:
在縣國土局與供電公司的土地協議出讓合同上,我們看到土地的用途是辦公住宅,並沒有別墅的內容。
耿建設:
當時他沒說是別墅,當時他們辦地時,只是說住宅辦公。
解說:
既然小區的土地用途是辦公住宅,那麼小區里自然應該有辦公場所,可我們找遍了整個小區,除了別墅和住宅,只找到了這樣一個看上去不太像住所的房子。
記者:
這棟房子是干什麼的?
供電公司小區居民:
這是會所,職工幹部活動中心。
記者:
那這小區也沒有見著有辦公樓啊。
供電公司小區居民:
沒有,這里沒有,這里是家屬院。
解說:
審批的土地用途中的辦公項目實際上子虛烏有,那麼住宅項目里是否可以包括別墅呢?
記者:
政策允許建這個嗎?
耿建設:
別墅可能是,當時也應該不允許建別墅。
記者:
那麼怎麼會沒人管呢?
耿:
這事我也跟你說不清。
解說:
後來我們從縣規劃局拿到了一張供電公司住宅小區建設的規劃圖,就是外行也可以一眼看出,這個項目在規劃的時候明顯就是一個別墅區。可見這個別墅項目的建設在縣里並不是什麼秘密。
記者:
這個是別墅房,還是住宅樓房?
吳志峰:
這個看不太清楚。
解說:
這是虞城縣供電公司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單據。按照國家規定,只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才算是正式取得了土地使用權。
我們注意到交款時間是2003年6月30日,而就在交款的四個月之前,也就是這一年的2月份,國土資源部已經下發了《關於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的緊急通知》,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可是虞城縣國土局還是頂風違規給電業局的別墅項目供了地。更為荒唐的是,在這份土地出讓合同上,建設什麼項目,建築規模有多大,容積率是多少等關鍵內容和數據,居然全是空白。
記者:
這是必須在合同範本里有要求的?
耿建設:
對。
記者:
但是你看現在這里頭,所有的這些項目都沒有填,建的這些別墅你們清楚不清楚?
耿建設:
別墅應該也是住宅用地,具體他們超標或者。
記者:
你說別墅也是住宅,國家對別墅是有明文要求的。
耿建設:
當時在供地之前肯定不知道這個事。在供地之前,肯定不知道這個事。
記者:
後期你們查過沒有?
耿建設:
後期沒有。
解說:
我們注意到,虞城縣國土局是在2003年6月之後給這個項目供的地,而縣建設局給這個項目的施工發放許可證是在2003年9月,這兩個時間都是在國家叫停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之後,大概這才是供地協議上出現了一些空白的真正原因所在。
關於這個別墅項目的建設,虞城縣有關負責人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曹新博 河南省虞城縣副縣長:
這方面是存在問題,應該說存在問題,從土地使用性質上應該存在問題。在監管上應該是有缺位問題,存在這個問題。
解說:
如此大型的別墅項目違規上馬,頂風建設,嚴重違反了國家規定,而這大筆的建設資金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據介紹,這個項目是由供電公司內部集資興建的,在縣供電公司工會查詢的時候,記者意外地發現,工會的工作人員正匆忙刪除一份文件。經恢復後,上面清楚的顯示出供電公司人員繳納建房集資款的數額。
記者:
這個別墅樓跟領導的這個樓,面積有區別嗎?
李磊:
面積沒有區別,全部一樣。
記者:
全一樣。
李磊:
包括裡面的設計都一個圖紙,沒有任何區別。
記者:
那他怎麼會是,這是187200元一棟。
李磊:
對。
記者:
領導這個怎麼是130000元呢?
李磊:
這個情況我得再了解一下。
解說:
我們注意到,當時當地普通商品房的價格是每平米1000元左右,而供電公司員工的住房150平米,繳納住房款85000元,相當於每平方米500多元,公司領導的別墅每套近300平方米,只交了13萬元,相當於每平方米只有400多元。
由於縣供電公司拒絕提供建房方面的財務支出情況,那麼供電公司作為一家國有企業,又是用什麼錢補貼的建設費用呢?這依然是個疑問。
演播室主持人 侯豐: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稀缺,為此國家三令五申叫停別墅建設,可是偏偏就有一些部門和單位我行我素。虞城縣供電公司頂風建設,各級審批部門放任不管,別墅區從建成到現在七年的時間里,為何始終無人過問。而且建別墅的資金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這些都需要繼續調查
6. 2010 12 18焦點訪談文字稿
頂風建起的別墅區
河南省虞城縣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就是在這樣一個地方,卻建起了一片別墅,別墅里小橋流水,亭台樓閣,豪華氣派。那麼,這個貧困縣里的別墅群屬於什麼人,又是如何建起來的呢?記者進行了實地調查。央視《焦點訪談》2010年12月18日播出節目《頂風建起的別墅區》,以下為節目實錄:
花草樹木,亭台樓閣,小橋流水,這里並不是什麼公園,而是河南省虞城縣一個住宅小區的中心花園,中心花園的四周圍繞著幾十棟別墅,這些別墅每棟都有三層高,佔地半畝多,使用面積約300平米,靠近中心的紅色的別墅看起來更氣派一些。
外圍藍色屋頂的別墅盡管別墅與別墅之間的密度小了點,使用面積也和紅色的別墅不相上下,盡管我們無法進入別墅內部,但從外表看,羅馬柱裝飾造型,直達三層的矩形玻璃窗和地下的車庫,都顯示出了豪華氣派的程度。翼城縣是國家級的貧困縣,與當地百姓的一般住房相比,這個全縣唯一的別墅區如鶴立雞群,十分惹眼。
記者:
這棟房子是什麼人在住?
李磊 河南省虞城縣供電公司工會主席:
這棟房子是胡偉。
記者:
他在公司里頭做什麼工作?
李磊:
以前是我們供電公司的上一任局長。
記者:
這個呢?
李磊:
郭書記。
記者:
A22是什麼人在住?
李磊:
A22是原局長,原局長的房子,前面那一棟是退休的一個老領導,黃局長,黃書記。
記者:
過去擔任什麼職務?
李磊:
擔任書記。
記者:
這一棟呢?
李磊:
這一棟是我們副局長。
解說:
原來這個小區叫做珠江花園,是翼城縣原電業局,也就是現在的供電公司的住宅區。中心位置的九棟別墅住的是公司高層領導,邊上的別墅住的是中層領導,最外圍的五棟住宅樓住的是一般職工。
記者:
像普通職工住宅樓那個面積有多大每戶?
李磊:
職工樓是150平方米。
解說:
我們數了一下,珠江花園小區共有61棟別墅,每棟佔地0.5畝左右,如果加上附屬設施和配套路面,這61戶就佔去了七八十畝,相當於整個小區近三分之二的土地。由於我國土地資源日趨緊張,為最大限度地節約用地,國家出台了一系列嚴格的制度和措施。早在2003年初,國家就明確要求,停止所有別墅項目供地,那麼這個大型別墅小區的建設是否經過了審查批准呢?我們首先找到了縣里負責規劃和工程建設的住房和城鄉建設局。
記者:
當時報批的時候是以別墅項目報批的,還是以辦公住宅,住宅樓的形式報批的呢?
吳志峰 河南省虞城縣建委副主任:
2003年的時候,我也不抓這一塊,我也不知道。
記者:
那現在怎麼能夠查出來原始的檔案材料在什麼地方?
吳志峰:
原始材料檔案室管理者。
記者:
這個檔案在不在?
胡文軍 河南省虞城縣住房和城鄉規劃局辦公室主任:
搬過幾次家了,這些檔案暫時找不到了。檔案員找了那麼長時間也沒有找到。
記者:
你說暫時找不到還是?
胡文軍:
可能是丟失了。
胡文軍:
丟失了。
解說:
在規劃這個部分無法查到檔案,我們准備從別的角度入手。供電局住宅小區的建設是由縣建設局專門負責工程建設項目的施工股負責的,他們應該也很清楚別墅區建設的相關情況。於是第二天我們來到了縣建設局施工股。
記者:
你好,看一下珠江花園開工證。
張磊 施工股股長:
開工證。
記者:
對。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你哪兒的?
記者:
我是中央電視台的。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你找誰?
記者:
找施工股。
張磊 施工股股長:
我也是找人辦事的。
記者:
你不是剛才坐在那兒嗎?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不是,我倆這兒說話呢,他人出去了。
記者:
他人去哪兒了?
張磊 施工股股長:
人出去了。
解說:
剛才還很熱鬧的施工股,一下人去無空了,我們無意間發現了這張桌子玻璃板下的照片,和剛剛離開的是同一個人,原來自稱來訪者的那位就是這間辦公室的主要矛盾主人,施工股股長張磊。
建設局施工股拒絕接受采訪,我們又找到了專門負責土地管理的縣國土局,了解別墅項目的用地情況。
耿建設 河南省虞城縣國土局副局長:
通過政府批准出讓,協議出讓供它的。
記者:
以協議出讓形式。
耿建設:
對。
記者:
當時供給多少土地呢?
耿建設:
當時是105畝,那一片吧。
解說:
在縣國土局與供電公司的土地協議出讓合同上,我們看到土地的用途是辦公住宅,並沒有別墅的內容。
耿建設:
當時他沒說是別墅,當時他們辦地時,只是說住宅辦公。
解說:
既然小區的土地用途是辦公住宅,那麼小區里自然應該有辦公場所,可我們找遍了整個小區,除了別墅和住宅,只找到了這樣一個看上去不太像住所的房子。
記者:
這棟房子是干什麼的?
供電公司小區居民:
這是會所,職工幹部活動中心。
記者:
那這小區也沒有見著有辦公樓啊。
供電公司小區居民:
沒有,這里沒有,這里是家屬院。
解說:
審批的土地用途中的辦公項目實際上子虛烏有,那麼住宅項目里是否可以包括別墅呢?
記者:
政策允許建這個嗎?
耿建設:
別墅可能是,當時也應該不允許建別墅。
記者:
那麼怎麼會沒人管呢?
耿:
這事我也跟你說不清。
解說:
後來我們從縣規劃局拿到了一張供電公司住宅小區建設的規劃圖,就是外行也可以一眼看出,這個項目在規劃的時候明顯就是一個別墅區。可見這個別墅項目的建設在縣里並不是什麼秘密。
記者:
這個是別墅房,還是住宅樓房?
吳志峰:
這個看不太清楚。
解說:
這是虞城縣供電公司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單據。按照國家規定,只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才算是正式取得了土地使用權。
我們注意到交款時間是2003年6月30日,而就在交款的四個月之前,也就是這一年的2月份,國土資源部已經下發了《關於清理各類園區用地,加強土地供應調控的緊急通知》,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可是虞城縣國土局還是頂風違規給電業局的別墅項目供了地。更為荒唐的是,在這份土地出讓合同上,建設什麼項目,建築規模有多大,容積率是多少等關鍵內容和數據,居然全是空白。
記者:
這是必須在合同範本里有要求的?
耿建設:
對。
記者:
但是你看現在這里頭,所有的這些項目都沒有填,建的這些別墅你們清楚不清楚?
耿建設:
別墅應該也是住宅用地,具體他們超標或者。
記者:
你說別墅也是住宅,國家對別墅是有明文要求的。
耿建設:
當時在供地之前肯定不知道這個事。在供地之前,肯定不知道這個事。
記者:
後期你們查過沒有?
耿建設:
後期沒有。
解說:
我們注意到,虞城縣國土局是在2003年6月之後給這個項目供的地,而縣建設局給這個項目的施工發放許可證是在2003年9月,這兩個時間都是在國家叫停別墅類用地的土地供應之後,大概這才是供地協議上出現了一些空白的真正原因所在。
關於這個別墅項目的建設,虞城縣有關負責人接受了我們的采訪。
曹新博 河南省虞城縣副縣長:
這方面是存在問題,應該說存在問題,從土地使用性質上應該存在問題。在監管上應該是有缺位問題,存在這個問題。
解說:
如此大型的別墅項目違規上馬,頂風建設,嚴重違反了國家規定,而這大筆的建設資金又是從哪裡來的呢?據介紹,這個項目是由供電公司內部集資興建的,在縣供電公司工會查詢的時候,記者意外地發現,工會的工作人員正匆忙刪除一份文件。經恢復後,上面清楚的顯示出供電公司人員繳納建房集資款的數額。
記者:
這個別墅樓跟領導的這個樓,面積有區別嗎?
李磊:
面積沒有區別,全部一樣。
記者:
全一樣。
李磊:
包括裡面的設計都一個圖紙,沒有任何區別。
記者:
那他怎麼會是,這是187200元一棟。
李磊:
對。
記者:
領導這個怎麼是130000元呢?
李磊:
這個情況我得再了解一下。
解說:
我們注意到,當時當地普通商品房的價格是每平米1000元左右,而供電公司員工的住房150平米,繳納住房款85000元,相當於每平方米500多元,公司領導的別墅每套近300平方米,只交了13萬元,相當於每平方米只有400多元。
由於縣供電公司拒絕提供建房方面的財務支出情況,那麼供電公司作為一家國有企業,又是用什麼錢補貼的建設費用呢?這依然是個疑問。
演播室主持人 侯豐:
我國人多地少,土地資源稀缺,為此國家三令五申叫停別墅建設,可是偏偏就有一些部門和單位我行我素。虞城縣供電公司頂風建設,各級審批部門放任不管,別墅區從建成到現在七年的時間里,為何始終無人過問。而且建別墅的資金究竟是從哪裡來的,這些都需要繼續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