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園區建設局

園區建設局

發布時間:2020-11-28 13:01:49

Ⅰ 想知道: 蘇州市 從何市到蘇州工業園區建設局怎麼坐公交

怎麼可能坐公交車 過去 只能到 最近 的 站 下車然後 打的

Ⅱ 工業園區的建設局長如何干好

2008年國家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主要措施和經驗 借鑒一下吧 2008年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以循環經濟理念為依託,在生態工業模式構建、基礎設施建設和共享、節能減排、環境管理能力建設和宣傳和公眾參與等方面進行了探索,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主要表現在: 第一、通過產業布局和結構優化,促進工業園區污染減排 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主要是通過企業內部清潔生產、企業間共生合作和基礎設施共享、區域產業結構優化等途徑實現工業園區或工業集聚區資源能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污染物排放的最小化,2008年,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建設試點示範的經驗表明,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直接為工業園區的節能減排做出顯著的貢獻。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2008年啟動清潔生產審核企業14家,截至目前,已有41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東岳汽車、樂金電子部品等29家企業完成清潔生產審核。氨綸股份等企業按照計劃開展了持續的清潔生產。氨綸股份有限公司在2007年持續清潔生產的基礎上,2008年又投資1260萬元,實施了精製塔再沸器改造等12項中高費方案,年節約蒸汽43200噸,節約成本580萬元,提高了鍋爐給水溫度,降低了能源消耗,解決了原料漏料問題。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都取得了明顯的經濟、社會、環境效益。斗山工程機械投資121萬元,實施35個清潔生產方案,年節省成本453.4萬元,節電22.28萬千瓦時,減排廢水3.4萬噸,減排COD2.03噸。正海磁材有限公司將釹鐵硼磁材壓型工序由手動操作改造為自動稱量、壓制,提高粉末利用率0.5-1%,年節約成本112萬元。 揚州經濟開發區共實施清潔生產方案188個,實現年節水約23萬噸,節約標煤約10萬噸,節電1.34億度電,COD減排197噸,SO 2 減排240噸;新增揚州第二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揚州海克賽爾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蘇先豐光電有限公司等3家市環境友好企業,5家規模化企業通過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目前園區規模以上企業通過ISO14000認證率已達25%以上。 無錫新區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不斷調整優化產業結構。1~9月全區服務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27.6%,比去年底提高了1.6個百分點。通積極落實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重點支撐項目,加快了污水處理廠提標擴容工程、再生水回用工程、企業提標工程以及截污、納污工作的力度,為完成2008年區域污染減排任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經測算,截至10月底,完成全年上報項目計劃的103.95%;合計完成COD減排1256.75噸,預計到年底可完成COD減排1500噸。 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將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作為節能減排的重要措施,結合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目標的實現,一是積極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不斷提升園區管理水平。2008年開發區管委會下發了《山東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2008年清潔生產審核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實施方案》,確定對區內20家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並在實施過程中嚴格檢查督導,已有7家企業開始了清潔生產審核,8家企業開展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工作;二是重點開工建設了一批節能減排的大項目和技改項目,2008年共投入資金約3億元開展了13個COD減排工程、2個SO 2 減排工程。SO 2 凈減排2000噸,COD凈減排60噸,確保了節能減排任務的完成。如海化集團實施電機變頻改造、配電系統濾波無功補償改造等一系列大的節電改造項目,年節電940萬千瓦時;熱電分公司實施了抽凝機組循環水採暖改造,利用循環水的余熱供生活區取暖,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噸,廢渣排放6000噸,節煤3萬多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量480噸,增效1000多萬元。三是通過企業間生態工業鏈的構建,取得了良好的環境和經濟效益。如熱電廠排放的清水用作純鹼廠工藝冷卻用水,年節約海水1000萬立方米,節電350萬千瓦時,回收化工余熱摺合原煤3.3萬噸,摺合效益達2800萬元;山東海化股份公司投資5.2億元新上綜合利用廢棄物改造純鹼生產裝置項目,每年可消化氯鹼樹脂公司的電石泥548萬方,利用石化分公司的二氧化碳廢氣0.88億方,年可節約標准煤3.3萬噸;濰坊聯興炭素有限公司實施了30萬噸蒸汽的余熱利用項目,年可節約3.87萬噸標准煤。 其它園區也根據自身特點,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過程中推行企業清潔生產,培育和引進循環經濟項目。據不完全統計,在2008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創建期間共有300餘家企業通過清潔生產審核。 節能減排任務是我國未來工作的重點,區域節能減排的任務既是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目的,也是檢驗生態工業園區建設成效的重要依據,我國已開展建設的生態工業園區均按照循環經濟理念,通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先進生態工業技術的應用以及配套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在資源能源節約利用和減少污染物排放方面取得了成效顯著。 第二、逐步完善生態工業網路,提高產業發展的環境友好性。 2008年,各園區在產業鏈有延伸和廢物代謝效率的提高方面積累了一些經驗。 崑山經濟技術開發區生態工業建設以區內現有的電子信息業、精密機械加工業、民生用品業3大門類1000多家企業作為生態系統的結構成員,通過構建開放的柔性生態網路加以實現。柔性生態網路的形成、豐富和完善將在開發區建設過程中通過市場機制構建產業鏈、減量化措施及綠色招商等重點工程因地制宜逐步形成。目前已初步構成以下四大產業鏈。 2008年魯北化工園區根據建設規劃,啟動實施了一批循環經濟生態示範項目。包括:火電廠煙氣脫硫石膏、灰渣資源化示範工程、魯北40000噸/日反滲透海水淡化工程、化工領域循環經濟關鍵節能技術研究與示範、氧化鋁赤泥廢渣資源化利用等多項國債項目以及粉煤灰綜合利用提取氧化鋁工程、48MW風力發電項目、環氧氯丙烷、四氯化鈦等項目,使園區發展循環經濟工作落到了實處,並形成了磷銨、硫酸、水泥聯產,海水「一水多用」,鹽、鹼、熱電聯產,生態電業,油、煤、鹽「三化合一」,鈦白粉清潔生產六條完整的循環經濟生態產業體系。 在廢物鏈方面,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政策引導、技術支持和資金扶持等手段,依託優勢產業和龍頭企業,積極引進和培育資源再生和循環利用項目,形成資源再生產業良性發展格局。建成了綠環再生資源廢物資源化等十一個生態工業鏈條,培育了綠環再生資源、永旭環保等多家「吃廢」企業,實現企業之間廢物的交換和資源化利用。宏華勝精密電子公司產生的蝕刻液、剝掛架廢液和高濃度更新液,全部由超鼎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駐廠回收製取氧化銅,回收效率達99%。煙台希爾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利用相關化學廢液通過酸溶、萃取、反萃、濃縮、置換等方法提取含量為90%以上的金屬粗銦,經過電解形成純度達到99.995%以上的精銦,通過銦、錫反應制備ITO導電粉末。東誠生化是一家利用水產品加工業廢物為原料的制葯企業,利用酶剪切技術從魚皮魚鱗扇貝邊等水產品下腳料中提取膠原蛋白和牛磺酸用於葯品、保健品、化妝品的生產。通用東岳汽車、通用東岳動力總成、鴻富泰精密電子產生的各種不合格產品和廢舊包裝物,由綠環再生資源公司進行專業化加工再生,2008年加工處理線路板邊角余料、廢木材、廢紙箱、廢塑料等廢物10萬噸,實現產值2.5億元,成為機械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廢物的「加工中轉站」。 揚州經濟開發區注重產業鏈招商和完善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從招商引資到整體規劃,每一個環節都按照循環經濟的科學理念進行開發建設,區內各大企業的生產裝置和產品前後連接,上游企業的產品甚至廢料就是下游企業的原料和能源,整體打造「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靜脈產業鏈」。如引進的亞東水泥、金秋建材項目共同消化二電廠的粉煤灰、渣;引進麥拓卡夫特漿料有限公司回收單晶硅漿料夜等,對現有生態產業鏈進行了補充和完善,構建了5條生態產業鏈。 其它園區也不程度地根據自身產業特點,優化和完善生態工業鏈網,部分園區生態工業鏈網已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良好態勢。 第三、強化園區環境管理能力,保障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穩定運行。 完備的環境保護管理職能是生態工業園區建設順利開展和穩定運行的重要保障,通過生態工業園區的建設,大部分開發區在環境管理能力的建設方面都有長足的進步。目前正在建設的綜合類生態工業園區中,其中4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9個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包括3 個已通過驗收獲得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命名的開發區環境管理能力有很大提高,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對各類各級開發區環境管理其能力的加強的作用日益凸顯。 此外,各園區還通過基礎設施的完善,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中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和監管能力。 上海莘庄工業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近千萬元,為集中供熱全面實施煙氣脫硫項目和煙氣在線監測項目。其中煙氣在線監測項目已在07年11月26日拿到了市環保局的正式書面通知通過驗收,12月1日起正式納入上海市環保局固定源煙氣連續監測系統。而煙氣脫硫項目現在已完成施工,處於試用調試階段,脫硫效率在85%以上,計劃今年年底前通過市環保局的驗收。工業區污水集中外排管網建設工程和企事業單位雨污水分流工程已基本完成。新建及改造污水管網近20公里,131家企業進行了廠區內部雨污水分流改造工程,目前工業區內企業污水納管率已達100%。 第四、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實現區域污水排放最小化。 提高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擴展中水利用途徑等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措施在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得到了廣泛地實踐。 煙台經濟技術開發區採用BOT投資模式,在西區規劃建設2座10萬噸污水處理廠,出水水質達到一級B。其中首期2萬噸的大季家污水處理廠已於6月份投入正式運行,古現污水處理廠也於10月份通水調試。同時投資1900萬元,建設配套再生水系統工程,在新區預埋中水管網46公里,服務面積達117平方公里。要求該區域內新建企業建設中水回用對接埠,鼓勵企業通過中水回用、企業梯級利用等手段,減少廢水排放。在建築工程項目中,明確規定規模居住小區必須建設中水設施。目前,共計40多個中水工程項目開工建設,20家中水工程已建成,其中蔚藍海岸小區、新時代大酒店等8家單位中水設施已投入運行,年減少COD排放200噸。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水資源循環系統建設方面成績顯著,產水能力為1萬噸/日的海水淡化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試運行;為區內企業提供去離子水的新水源一廠改擴建項目已完成並穩定運行,目前再生水生產能力已達到4萬噸/日,位居全國綜合類工業園區領先水平。此外,包括中水回用設計在內的西區污水處理廠(一期)通過項目驗收並正常運行,化學工業區污水處理廠(一期)已經投入試運行。 紹興袍江工業區紡織印染行業的水資源消耗佔全區水資源消耗總量的80%左右,廢水排放占整個園區廢水排放總量90%以上,是園區水資源消耗和廢水排放大戶。為減少資源能源消耗,園區印染行業大力推行企業內水循環利用。企業積極開展中水回用工作,促進減排。明業印染、立盛印染和鑫和平印染分別形成了日回用污水10000噸/日、 6000噸/日和 3000噸/日的能力。 無錫新區加快推進污水廠提標擴容工程,完成了梅村、新城污水處理廠二期擴容建設,水處理能力已達到14萬噸/日。新城污水處理廠(9萬噸/日)、梅村污水處理廠(3萬噸/日)、碩放污水處理廠(2萬噸/日)除磷脫氮升級提標改造工程於相繼完工,正式進水調試,改造後的出水全部由一級B標准提升為一級A標准。2008年,無錫新區大力推廣再生水回用工程,委託無錫市市政設計院編制的《新區再生水回用規劃》已順利通過專家組評審和論證,作為區內再生水回用示範工程的德寶水務公司再生水示範工程一期建成投運,二期將在年底竣工投產。 第五、加大宣傳力度,擴大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影響。 通過宣傳、試點建設等形式,拓展政府、企業和公眾之間信息交流渠道,提高公眾對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的認知和參與。 上海金橋出口加工區以碧雲國際社區為試點,建立「全分類全分流」的生活垃圾收集模式,強化居民生活垃圾源頭分類和回收利用的責任感和意識。對家庭廚余垃圾、大件木質垃圾、大件電子垃圾建立獨立的收集系統。廢舊電池、廢燈管等危險廢物專門收集;對家庭廚余垃圾進行就地資源化示範,開展建築節能改造,採用高效節能照明設備;探索適合社區的中水回用方式,深化社區景觀、居民的中水回用、分質使用,開展多方位的節水實踐;開展形勢多樣,內容豐富的綠色社區主題活動。

求採納

Ⅲ 工業園區規劃與建設局屬於什麼單位

您好!工業園區規劃與建設局屬於政府辦事機構,其工作人員享受公務員的待遇。謝謝閱讀!

Ⅳ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局長是誰

園區規劃建設局局長是秦筱靖。

徐國平、李宗陽都是副局長

Ⅳ 想知道: 蘇州市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 在哪

蘇州工業園區規劃建設局位於園區現代大道999號現代大廈。
蘇州地圖網為您指路服務。

Ⅵ 如何進行園區建設

堅持「高端引領、高頭嫁接、高位切入」,大力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產業鏈的內縱向延伸和橫容向拓展。同時,瞄準世界500強、中國500強等龍頭企業、重點企業和知名企業,招大引強,篩選高成長型中小科技企業,擇優扶強,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引導和支持,力爭催生一批產值超百億的行業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產值超千億的產業集聚。
「加快園區建設,為產業聚集提供良好空間。加快項目落地,有利於加快產業聚集,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堅持園區建設、項目落地和產業發展「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徑,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全力打造成為高新技術產業的「頂樑柱」。

Ⅶ 園區建設局有權監管公司公章嗎

公章屬於市場監督管理局或者工商,稅務在管理

Ⅷ 工業園區分局

新鄉工業園區成立於2003年1月。2006年4月,省政府批准和國家發改委、國土資源部、建設部三部委審核,正式被確定為省級開發區。園區現轄11個行政村,總面積33平方公里,是一個集工、商、貿、住為一體的多元化綜合性開發區。工業園區位於新鄉市東城郊結合部黃河故道區,區內80%以上的土地屬待開發的國有未利用地和低產沙荒地,西臨京港澳高速和國道107,東連省道226,南接新荷鐵路,北依濟東高速,省道307線和308線縱橫穿越,交通區位優勢明顯。國家批準的首期開發建設面積14.6平方公里,經過八年多的開發建設,園區建成區面積已達10.5平方公里,基礎設施覆蓋面積達15平方公里,入駐各類工業企業172家,初步形成了專用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和紡織服裝三大主導產業。2010年,實現工業總產值210億元,實現稅收5.71億元,累計利用外資5.1億美元,實現外貿進出口總額2.54億美元。

孫紀濤局長

許珺副局長

孫紀濤簡介:新鄉縣七里營鎮人,1968年4月出生,漢族。歷任新鄉市萬農集團公司辦公室主任;延津縣僧固鄉副鄉長;延津縣土地局副局長;獲嘉縣國土局副局長、主任科員;新鄉市高新區國土分局副局長(正科級);2007年2月至今,任新鄉市國土資源局新鄉工業園區分局局長。

【機構設置】分局於2007年2月成立,現有一正一副兩名局長,5名工作人員,全部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工業園區總面積2758.39公頃,其中耕地894.42公頃,園地5.7公頃,林地42.13公頃,草地2.36公頃,建設用地1637.86公頃,交通運輸用地71.43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98.33公頃,其他土地6.16公頃。全區總人口1.28萬人,人均耕地1.05畝。

【耕地保護】2010年,繼續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嚴格執行基本農田「五不準」制度;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11份,製作和刷新基本農田保護標識牌兩個,刷寫宣傳標語25條;堅決遏制和嚴厲打擊各類破壞耕地,尤其是基本農田的違法行為。確保園區新一輪規劃修編後的耕地保有量500公頃,基本農田100公頃質量不降低,面積不減少,同時,嚴格按照「佔多少、補多少,先補後占」的要求,採取有效措施,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用地保障】按照「產業集聚、布局集中、用地節約」和服務經濟發展的原則,強力推動工業用地招標、拍賣、掛牌出讓,組織實施區內土地使用權收購、儲備前期工作。健全和完善土地供應調控機制,積極為企業提供跟蹤服務。全年為工業項目提供存量建設用地1000餘畝,為廉租房解決土地60畝,上報市資產會公開出讓商住用地408畝。

【規劃修編】2010年,按照省、市統一部署,園區啟動了規劃修編工作,規劃修編工作緊緊圍繞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戰略構想,進行多次供需預測,結合第二次土地調查,查清了全區可供劃入基本農田的數量,合理確定了園區未來20年發展所需的用地空間,繪制了基本農田保護圖和園區用地規模與布局控制圖,並積極開展協調論證,從根本上解決以往用地動輒就碰「紅線」的局面,消除了影響和制約園區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為將來發展留下了足夠空間,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順利通過評審。

【土地調查】2010年,完成了第二次土地調查農村部分內外業調查、上圖、匯總上報,與延津縣、新鄉縣及11個行政村簽訂了權屬界線協議書,對接邊工作進行了確權登記;完成了開發區調查、基本農田上圖,1:500地形圖的測繪和14.6平方公里范圍內每宗地的位置、權屬界線、地類、土地權屬來源、土地利用強度等外業調查,圓滿按期完成了全國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各項任務。

【開發區效益評價】根據國土部《開展開發區土地集約用地評價工作更新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145號),按照新鄉市國土局《新鄉市開發區土地利用集約利用評價工作方案》要求,我局迅速成立了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工作小組,安排專人負責開發區集約用地評價工作,積極與協作單位溝通聯系,通過共同努力,經專家組評審,於2010年6月13日完成園區土地集約利用評價成果數據更新工作。

【標准廠房建設】嚴格按照「管住總量、嚴控增量、盤活存量、集約高效」的原則,繼續大力推廣標准廠房建設,以土地利用方式的轉變,促進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使建設使用標准廠房作為硬措施,把供地和標准廠房建設緊密掛鉤,對適合進標准廠房的電子電器、生物等10餘種項目類型無論投資多大都不再單獨供地。截至2010年底,園區共建成標准廠房40萬平方米,為44家中小企業解決了生產發展問題,正在建設中的火炬園項目,計劃建設標准廠房30萬平方米,建成後可入駐中小企業30餘家。

【地籍管理】規范了辦證程序,強化了地籍檔案管理,做到了每宗土地都有文字檔案和電子文檔。全年為企業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29本,登記面積2657畝,公開提供土地登記資料查詢24次,為32家企業測繪做宗地圖。

【節約集約用地】針對建設項目用地供求矛盾,積極向內部挖潛要空間,全面清查工業園區內閑置、低效用地,大力實施「騰龍換鳥」,招商嫁接優勢項目,提高土地利用強度,提升工業集聚區發展水平。2010年,清理閑置土地5宗,面積52公頃,協議收回後重新安排使用3宗,面積38.3公頃,對其餘2宗下達了《限期動工開發建設通知書》,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

【執法監察】堅持「預防為主、防查結合」的執法監察方針,健全和完善土地執法長效機制,將土地執法關口前移,不斷強化執法手段,嚴厲打擊各類土地違法行為。全年共動態巡查68次,發現並查處土地違法案件8宗,制止5宗,拆除3宗,恢復耕地14.7畝,拆除違法違規建築物3200平方米,嚴厲打擊了土地違法行為,案件的制止率、查處率、結案率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工業園區首次實現2010年土地衛片零違法。

【信訪工作】2010年,共接待群眾來訪30餘人次,辦理信訪案件3宗,調處宅基地糾紛2宗,變群眾上訪為幹部下訪4次,受理群眾來電20餘次,排查不安定因素4起,協調解決4起,信訪案件受理率、結案率均達到100%,不安定因素發生率降低了80%,越級上訪率為0,群眾滿意率達95%。特別是在全國「兩會」、建市「60周年」大慶及重要活動期間,開通了24小時值班熱線和全天信訪值班接待制,實行每日「零報告」、「日報告」制度等,沒有發生來自國土資源信訪穩定問題的干擾和影響。

(陳愛寶)

Ⅸ 如何知道蘇州工業園區在建工程的建設方(業主)的聯系方式,園區建設局的網站上需要登入密碼

找建設局 需要花點錢吧。。。

閱讀全文

與園區建設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