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9年城鄉醫保財政補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城鄉醫保應該交多少錢,各地會因生活水平的高低略有差異
擴展閱讀~2019年度安吉縣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
一、2019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的籌資標准:個人繳費:成年人458元/人,未成年人(18周歲以下)318元/人。各級財政補助942元/人。總籌資標准:成年人1400元/年,未成年人(18周歲以下)1260元/年。
二、2019年度城鄉居民醫保的參保范圍和對象:
1.具有本縣戶籍且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城鄉居民;
2.非本縣戶籍,在本縣領取浙江省居住證,且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人員;
3.非本縣戶籍,未在戶籍地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安吉縣中小學校(含幼兒園)在校學生。
三、城鄉居民醫保參保繳費的地點:
1、2019年度首次參保的城鄉居民統一到戶籍所在村(社區)辦理參保登記,同時在社保卡相對應的銀行辦理代扣代繳簽約手續,並存入足額費用。
2、已參保並已辦理銀行代扣代繳簽約手續的,直接將費用存入簽約銀行賬戶。(註:請大家關注銀行代扣賬戶扣款信息)
3、通過「支付寶-城市服務-智慧人社」參保繳費。
四、特困人群減免費用的范圍
本縣戶籍的低保戶、五保戶、重點優撫對象、重度精神智力殘疾人、低保邊緣戶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和18周歲以下未成年人、獨生子女死亡不再生育收養及持證殘疾獨生子女的父母、孤兒和困境兒童,個人籌資部分全部由縣財政全額補助。除以上人員外的持證殘疾人個人籌資部分,全部由縣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全額補助,個人不繳費。
待遇情況具體見繳費通知
B. 重慶城鄉醫保財政補助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1、城鄉居民醫保的繳費標准:城鄉居民、大學生參保個人繳費標准分為一檔和二檔,具體繳費金額按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權部門批准發布的標准執行;
2、從2013年起,每年度6月底前參加當年居民醫保的納入當年財政補助,凡是從7月1日起參保的需全額繳納參保費(個人繳費+財政補助);
3、屬於重慶市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資助的居民、大學生在集中參保期內參保的,屬於全額資助的不需繳納個人繳費,其他資助對象只需繳納個人繳費標准扣除資助金額後剩餘的部分;
4、村委會(居委會)、鎮(街)社保所、在渝高校在收取參保居民(大學生)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後應開具社會保險費徵收專用票據,並按規定繳入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基金專戶;
5、以上參考資料來源:≪重慶市城鄉居民合作醫療保險業務經辦規程(試行)≫。
C. 2019年西藏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資金標准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局)、衛生計生委(衛生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衛生局:
為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以下簡稱城鎮居民醫保)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下簡稱新農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申報、審核和撥付流程,加快資金支出進度,現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撥付辦法修訂如下:
一、財政補助標准和資金到位要求
經報國務院批准,2015年,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各級財政補助標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80元。其中,基數120元部分中央財政按原有補助標准給予補助,增加的260元部分中央財政對西部地區補助80%,對中部地區補助60%,對東部地區按一定比例補助。對中央所屬高校大學生參加屬地城鎮居民醫保,中央財政繼續按照所在地規定的學生參保財政補助標准給予補助。此外,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務院西部開發辦關於西部大開發若干政策措施實施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01〕73號)、《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中部六省比照實施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范圍的通知》(國辦函〔2007〕2號)和《國務院關於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2〕21號),比照西部大開發有關政策的中部六省243個縣(區、市)、江西省贛州市以及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中央財政按照西部地區的標准給予補助(具體名單見附件7)。
根據以上財政補助標准和中央財政負擔比例,省級財政部門要進一步完善省、市、縣三級財政分擔辦法,省級財政補助資金要重點向轄區內困難地區傾斜。省級財政收到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文件後,要按規定及時分配撥付至各統籌地區,確保資金在30個工作日內撥入社會保險基金財政專戶。未按規定時間撥付到位的,將予以通報。地方各級財政補助資金,包括省級、市級、縣級財政補助資金,要在每年9月底前全部到位。地方財政補助資金未按規定及時足額到位的,中央財政將在次年結算時相應扣減補助資金,扣減部分由地方財政補足,以保證補助資金的完整性。
二、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撥付辦法和程序
中央財政對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資金統一採取「當年全額預撥,次年據實結算」的辦法,以每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為一個運行年度,將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撥付至省級財政。除上年按照預算管理的統一要求提前下達預算指標以外,中央財政於每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准預算後的30日內全額預撥本年度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資金,並於6月底前結算上年度補助資金。
以2016年為例,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按照以下公式核撥,以後年度類推:
預撥某省(區、市)2016年補助資金數額=該省(區、市)經審核的2014年6月底參保(合)人數×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標准-2015年按照預算管理統一要求提前下達的預算指標
結算某省(區、市)2015年補助資金數額=該省(區、市)經審核的2015年6月底參保(合)人數×2015年中央財政補助標准-2015年已預撥補助資金-因地方財政資金不到位扣減補助資金數-應扣減違規資金
其中:
某省(區、市)2015年因地方財政資金不到位扣減補助資金數=該省(區、市)經審核的2015年6月底參保(合)人數×2015年中央財政補助標准×(1-當年地方財政資金到位率)×10%
某省(區、市)2015年地方財政資金到位率=地方各級財政當年9月底前實際到位資金數(省、市、縣級財政實際到位資金合計數)÷當年地方各級財政應到位資金數×100%
某省(區、市)2015年地方各級財政應到位資金數=該省(區、市)經審核的2015年6月底參保(合)人數×(國家統一規定的2015年各級財政補助標准-中央財政補助標准)
三、地方申請補助資金流程
(一)材料上報。
每年11月底前,省級財政部門會同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部門向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計生委(以下簡稱三部委)聯合上報《XX省(區、市)關於申請20XX年中央財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的請示》(以下簡稱《請示》),包括文字和附表兩部分內容。文字部分主要包括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制度建設情況、參保(合)情況、籌資和財政補助資金到位情況、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情況、基金運行情況、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有關政策建議等。需向三部委上報的附表包括附表1、附表2和附表6(附表3、附表4和附表5不需向三部委報送)。同時,將《請示》及附表1、附表2、附表3、附表4、附表5、附表6抄送財政部駐所在省(區、市)財政監察專員辦事處(以下簡稱專員辦)審核。
地方各級財政撥付當年資金後,各統籌地區財政部門應及時將參保(合)人數、補助資金預算文件和撥款憑證等審核所需的有關材料報送省級財政部門,省級財政部門會同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部門進行匯總初審後,將匯總情況(附原始資料)與補助資金申請材料同時報送專員辦。
(二)材料審核。
各專員辦在11月底前收到補助資金申請材料和資金到位情況材料後,對參保(合)人數、財政補助資金撥付到位情況、城鄉居民個人實際繳費情況等進行審核,次年3月底前完成審核工作,並將審核報告上報三部委。為了確保工作進度,專員辦可在省級部門審核匯總各地上報材料時,提前介入審核工作。
(三)網路申報。
按照《關於啟動使用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資金申報系統的通知》(財辦社〔2014〕31號)的要求,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申請同時實行網路和紙質申報。省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及時登錄全國財政社保信息網「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補助資金申報系統」,錄入6張附表相關數據後報送專員辦,各專員辦審核完成後錄入審核結果並上報中央財政。同時,通過網上申報系統列印出紙質表格,形成正式文件後按規定上報三部委。省級財政部門和各專員辦務必確保正式紙質文件與網上申報系統數據的一致性,中央財政將根據網上申報系統數據計算撥付補助資金。
四、監督檢查
地方各級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衛生計生部門要高度重視補助資金申請材料的上報工作,必須嚴格按照規定時限高質量地上報申請材料。要層層明確工作職責,強化信息比對,提升審核技術手段,切實落實對參保(合)人數、地方財政補助資金到位率、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水平等統計數據的審核責任,堅決杜絕重復參保、重復申報、虛報、統計錯誤等問題的發生。對未能按規定時間上報材料的,以及對經專員辦審核發現有重復參保、重復申報、虛報等問題的,三部委將予以通報,省級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衛生計生部門要專門向三部委提交書面報告,分析原因,作出說明。中央財政除據實扣減補助資金外,還將按重復申報、虛報人數及中央財政補助標準的5%追加扣減補助資金。情節嚴重的,將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追加扣減的中央財政補助資金按照「誰重復申報、虛報,誰補足」的原則,由虛報的地方財政負責補足。
本通知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財政部
衛生部關於調整中央財政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撥付辦法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0〕46號)、《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
衛生部關於調整中央財政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補助資金申報審核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社〔2011〕285號)和《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衛生部關於調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地方財政補助資金考核辦法的通知》(財社〔2012〕223號)同時廢止。
附件:1.省(區、市)2015年度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結算申請表
2.省(區、市)2015年度中央所屬高校大學生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申請表
3.省(區、市)2015年基本醫療保險參保(合)情況分縣表
4.省(區、市)2015年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情況分縣表
5.省(區、市)2015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施情況分縣表
6.省(區、市)2015年參保城鄉居民個人繳費情況分縣表
7.中部地區享受西部政策的縣(市、區)
D. 城鄉居民醫保年內能完成並軌籌資待遇范圍全部統一嗎
城鄉居民醫保將於年內完成並軌。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以下簡稱《工作任務》),要求著力推進分級診療、現代醫院管理、全民醫保、葯品供應保障、綜合監管5項制度建設,不斷推動醫改向縱深發展。國家衛計委5月11日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2017年深化醫改重點工作任務。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楊燕綏也表示,「建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後,增強了醫保基金的互助共濟能力,有利於發揮醫保對醫改的基礎性作用,促進醫保對醫療服務的外部激勵制約,為『三醫聯動』改革打下了堅實基礎。」
不過,也有專家指出,統一城鄉居民醫保制度,還只是改革的第一個環節,醫保合並不是簡單的機構合並,關鍵是明確功能、整合職能、理順機制,實現控費目標的同時,規范醫療行為。此外,實現醫療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均衡化,是醫療領域改革的根本靶向。下一步,在基本醫保全國聯網和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快速推進的情況下,還應通過深化改革實現醫療服務和醫療資源的均衡配置,緩解醫療資源和患者向大城市過度集中的問題。
根據醫改任務要求,在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制度整合基礎上,我國一方面還將提高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准,進一步擴大用葯保障;另一方面也會完善大病保險制度,採取降低起付線、提高報銷比例等措施,提高大病保險對困難群眾支付的精準性。
成果 醫保財政補助連漲八年
財政部社保司副司長宋其超11日在發布會上表示,各級財政將州昌繼續把醫療衛生作為財政支持的重點領域,加大投入力度,支持醫改各項重點工作。
宋其超介紹,2017年全國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14044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4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5.1%,比同期全國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1.9個百分點,醫療衛生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提高到了7.2%。其中,中央財政醫療衛生支出預算安排3982億元,是醫改啟動前2008年的4.7倍,比2016年同口徑支出增長7.7%,比同期中央財政支出預算增幅高出1.6個百分點。
據了解,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從2016年每人每年42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人均提高30元,這是連續第8年提高了財政補助標准。
「新農合制度是從2003年開始建立的,當時籌資標準是『三三制』,中央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0塊錢,地方財政每人每年補助10塊錢,個人每人每年自己繳費10塊錢。」宋其超說:「經過14年的發展,2017年總體籌資規模已經達到了630元,是2003年的21倍。其中,財政補助標准由2003年的20元提高到450元,是22.5倍。個人繳費由2003年的10塊錢提高到今年的180塊錢,是18倍。」
事實上,與養老保險基金類似,在醫療費用快速增長的背景下,醫保基金也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甚至有相當一部分省份出現了當期收不抵支的狀況。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未來隨著財政補助的提高,參保人員的繳費水平也將相應增加。目前各地正研究建立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科學合理、協同增長的機制,強化個人繳費義務。
此外,2017年,公立醫院改革將在全國推開,針對取消葯品加成後公立醫院收入結構的變化,中央財政繼續按照每個縣補助300萬元,每個新增試點城市補助2000萬元,每個城市的市轄區補助100萬元的標准來安排補助資金。同時,宋其超介紹,財政部今年將大力推動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充分發揮醫保資金對於引導醫療行為、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的作用。支持推進基本醫保異地就醫結算工作,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展望 分級診療仍是醫改重點
分級診療仍然是2017年醫改工作重點。《工作任務》提出,分級診療試點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擴大到85%以上的地市,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服務覆蓋率達到60%以上。
2016年5月,國務院醫改辦等7部委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意見》,標志著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正式全面啟動。記者了解到,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已有27個省(區、市)印發了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指導性文件或實施方案,整體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此外,未來分級診療制度的設計,不僅是優先轉診,更是優先住院、優先手術、優先治療,通過把患者人群分級分類,可以實現常見病、多發病在社區得到解決。
此外,《工作任務》提出,全面啟動多種形式的醫療聯合體建設試點。2017年6月底前各省(區、市)要明確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的工作方案。綜合醫改試點省份每個地市以及分級診療試點城市至少建成一個有明顯成效的醫療聯合體。三級公立醫院要全部參與並發揮引領作用,建立促進優質醫療資源上下貫通的考核和激勵機制。探索對縱向合作的醫療聯合體等分工協作模式實行醫保總額付費等多種方式,推動醫療聯合體成為服務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管理共同體。
據了解,截至2016年底,全國已有205個地級以上城市開展了醫聯體建設的相關工作,佔地級以上城市總數的60%以上。國務院醫改辦主任、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王賀勝表示,2016年,全國各類醫聯體上轉病例近千萬例次,同比增長62%;下轉260萬余例次,同比增長117%。
「在過去一年,北京已經創建了53個醫聯體,超過6000萬的患者在基層社區做了首診,在基層完成診療後,通過醫聯體實行各種轉診。」北京市衛計委主任方來英表示,「在北京的任何一家醫院我們也在層級診療,從低年資醫生到知名專家有一個過程。我們在全市組成了36個專家醫療團隊,每個專家醫療團隊的『領頭羊』都是這個領域的頭號教授,在團隊中先完成病人的初步診斷和治療,再轉到知名專家就診。」
專家認為,建設和發展醫聯體,有利於調整優化醫療資源結構布局,促進醫療衛生工作重心下移和資源下沉,提升基層服務能力。
E. 職工醫保和城鎮居民醫保有什麼區別
「靈活就業人員醫保」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主要在適用人員、待遇和特殊疾病種類有區別。
一、適用人員;
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的滿足條件:
1、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
2、就業年齡范圍內無僱工的個體工商戶
3、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但未達到按月領取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繳費年限,在本市繼續繳納基本養老保險費的人員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是以沒有參加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城鎮未成年人和沒有工作的居民為主要參保對象的醫療保險制度。
二、待遇:靈活就業人員醫保的待遇高於城鎮居民醫保待遇。城鎮居民醫保是基本醫療保險和靈活就業人員醫療保險所未覆蓋的人群,是屬於補充險種。繳費底,報銷少(主要針對小孩,老人等)
三、靈活就業人員的特殊疾病種類少。
F. 大學生醫保基金的財政專戶和城鄉居民醫保是同一個嗎
首先,兩者的參保人群不同,城鄉醫保只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農業戶口公民投保,而城鎮居民必須是城鎮戶口的公民才有權辦理。
第二,報銷目錄就不同,醫療報銷范圍,和報銷葯品范圍不同,保障的大病種類也不同。國家和地方政府也正在每年增加可報銷病種的范圍。
第三,報銷比例不同,城鄉醫保報銷目錄內的70%最高,外地就醫在以上基礎上最高報銷45%;城鎮居民醫保扣除起付線(兒童和老人的不同),按照檔次,比例報銷,還有三年的比例賠付期,相比下,三年內是新農合核算,三年後是城鎮醫保核算。
G. 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貼
據獲悉,國家層面城鄉居民醫保年度重點任務清單首次出爐。除了2018年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准同步提高外,還將完善醫保服務協議管理,將監管重點從醫療費用控制轉向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雙控制。此外,明確明年將全面啟動實施全國統一的城鄉居民醫保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