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必須在戶口所在地入么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必須在戶口所在地。
一、醫保分三種:
1、農村戶籍,繳納新農合;
2、城鎮戶籍,繳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
3、不限戶籍,有工作單位,繳納職工醫療保險。
其中第一種和第二種都需要在戶口所在地辦理,是與戶口性質有關的。第三種不限戶籍,只需要提供身份證復印件和勞動合同即可。
二、辦理辦法
各地的辦理辦法均有所差異,以下為某地辦理辦法,供參考:具體包括了4個事項,而且還需要申辦人提供資料齊全的,予以 即時辦理;對資料不齊全的,暫不受理,並告知申辦人應補足何種資料。具體如下:
申辦參保(增員)須知
1、未滿18周歲的人員:《戶口簿》(戶口簿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16周歲以下人員未領身份證的可不提供)。
2、18周歲以上仍在全日制學校就讀人員:《戶口簿》(戶口薄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所在學校開具的學籍證明。
3、18周歲以上城鎮非從業居民:《戶口簿》(戶口簿內所有成員資料均需復印);《身份證》(復退軍人需提供退伍或轉業證件)。
4、低保對象:《戶口簿》、《身份證》、《廣東省城鄉居(村)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證》。
(1)戶口不在居住地如何辦理城鄉醫保擴展閱讀: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辦理流程:
經辦部門:①居住在惠城區的橋西、橋東、江南、江北、龍豐和河南岸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惠城區社保局關系股辦理;
②居住在縣城和惠陽區的淡水街道辦事處、大亞灣區的澳頭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所在地社保局關系股辦理;③居住在其他縣(區)鄉、鎮(街道辦事處)的城鎮居民到所在勞動保障管理所或社保局辦理。
業務辦理完畢,經辦人員列印《惠州市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增員校對表》當場交給申辦人,申辦人如發現有錯漏的,須在五個工作日內到經辦部門糾正,逾期不辦的視作無誤處理。
業務受理時間為每月1—24日,當月申報的業務次月起生效,以當年7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為一個社保年度,一次性繳足一個社保年度內的醫療保險費,每年的6月1日至30日應一次性繳納下一社保年度的醫療保險費。
B. 戶口不在居住地,能在居住地買醫保嗎
可以的,無論你在哪個城市工作,都可以在本地買醫保或者養老保險。
C. 不是本地戶口可以入城鎮醫療保險嗎
不是本地戶口可以入城鎮醫療保險。
據山東省人社廳介紹,新規規定,取消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戶籍限制,居住證持有人可在居住地參加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並按當地居民相同標准繳納費用,各級財政按照當地參保居民同樣的標准給予補助。
對無居住證的新生兒,可隨父母在居住地參保。
城鄉居民基本醫保的參保范圍,是統籌區域內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以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保。
參保居民不再區分農村和城鎮居民,不受城鄉戶籍限制。在鄉鎮(街道)、行政村、社區服務中心和學校提供便民參保服務,做到應保盡保。
(3)戶口不在居住地如何辦理城鄉醫保擴展閱讀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等部門發布通知,取消了居民基本醫保參保戶籍限制,明確居住證持有人可在居住地參保。
居住證持有人選擇參加當地居民基本醫保的,個人按當地居民標准繳費,各級財政按當地參保居民標准補助,新生兒可隨父母在居住地參保。同時,結合全民參保登記計劃的實施,加強全省參保繳費信息共享,做好參保信息比對,避免重復參保、重復補助。
按照通知,該省2017年居民基本醫保各級財政人均補助標准新增30元,平均每人每年達到450元。2018年,居民基本醫保人均個人繳費標准不低於180元。
參考資料來源新華網-山東取消居民醫保參保戶籍限制
參考資料來源四川省政府官網網- 參保居民不受城鄉戶籍限制
D. 戶口不在本地,可不可以在本地辦城鎮醫保
戶口不在本地可以辦理醫療保險。
外地常駐並在本地購買住房的人員,可持房屋產權證、公安部門出具的暫住證明、本人身份證、戶口本、1寸紅底照片2張和本地工商銀行開戶存摺(存足醫療保險費200元以上),到所在居住地的鎮、社區辦理登記參保手續。
(4)戶口不在居住地如何辦理城鄉醫保擴展閱讀:
理賠誤區
誤區一:羊毛出在羊身上
有些投保人認為,醫療險每年的理賠金額少於保費,很不合算,所以,生病住院還得靠平時的積蓄。其實醫療險的關鍵作用在於疾病風險的防範和轉移,一旦出現突發性的重大疾病,個人的抵禦能力是有限的,因此,還是應當通過商業醫療保險將自己承擔的風險進行轉移。
誤區二:只有患重疾,醫療險才發揮作用
實際上,醫療險並非只在投保人身患重疾才起作用。當疾病發生時,消費者不僅面臨醫療費用負擔,還要承擔醫療費用以外的開支。此時,專門針對醫療費用的報銷型醫療險就能為投保人分憂。至於津貼型醫療險,無論投保人住院與否,都可對醫療費用進行補貼。
誤區三:年輕時買理賠少,年老時買保費貴
其實,消費者完全可以在年輕時未雨綢繆,做好終身醫療險的規劃,年輕時交保費,年老時就無後顧之憂。
E. 我是外地戶口,想在本地辦理居民最低醫保,怎麼辦理,都有什麼條件
戶口不在本地可以辦理醫療保險。
外地常駐並在本地購買住房的人員,可持房屋產權證、公安部門出具的暫住證明、本人身份證、戶口本、1寸紅底照片2張和本地工商銀行開戶存摺(存足醫療保險費200元以上),到所在居住地的鎮、社區辦理登記參保手續。
(5)戶口不在居住地如何辦理城鄉醫保擴展閱讀
(1)參保人員必須到基本醫療保險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購葯,或持定點醫院的大夫開具的醫葯處方到社會保險機構確定的定點零售葯店外購葯品。
(2)參保人員在看病就醫過程中所發生的醫療費用必須符合基本醫療保險保險葯品目錄、診療項目、醫療服務設施標準的范圍和給付標准,才能由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按規定予以支付。
(3)參保人員符合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的醫療費用中,在社會醫療統籌基金起付標准以上與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的費用部分,由社會醫療統籌基金統一比例支付。
F. 2015年外地戶戶口怎麼在本地辦新農合
首先外地戶戶口不可以在本地辦新農合,國家實行的是屬地原則,需要在戶口所在地辦理參保手續。
我國現行的醫保體制分為:一是城鎮工人醫療保險,二是城鎮居民醫療保險,三是新農合醫保,凡是參加這些保險的,基本都按照戶籍所在地進行的。如果是城鎮戶籍,有工作單位的,就參加城鎮工人醫療保險,無單位的就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鄉村戶口的就參加當地的新農合醫保。因為新農合醫保,當地政府需要很大的財政補貼,所以外省戶口的不讓參加當地的新農合,也就是戶口在哪,就去哪裡參保。
《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指出,城鄉居民醫保制度覆蓋范圍包括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所有應參保(合)人員,即覆蓋除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應參保人員以外的其他所有城鄉居民。農民工和靈活就業人員依法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有困難的可按照當地規定參加城鄉居民醫保。
堅持多渠道籌資,繼續實行個人繳費與政府補助相結合為主的籌資方式,鼓勵集體、單位或其他社會經濟組織給予扶持或資助。各地要統籌考慮城鄉居民醫保與大病保險保障需求,按照基金收支平衡的原則,合理確定城鄉統一的籌資標准。現有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個人繳費標准差距較大的地區,可採取差別繳費的辦法,利用2—3年時間逐步過渡。整合後的實際人均籌資和個人繳費不得低於現有水平。
在精算平衡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各方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穩定籌資機制。逐步建立個人繳費標准與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銜接的機制。合理劃分政府與個人的籌資責任,在提高政府補助標準的同時,適當提高個人繳費比重。
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
《關於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意見》-中國法制信息網
G. 長期在外地居住不方便回戶籍所在地,農業戶口,怎麼辦理醫療保險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在外地工作,單位繳納職工社保,其中包括醫保
如果是讀研(全日制),學校會繳納醫保
除此之外,個人只能在戶口所在地繳納醫保。按戶口性質,城鎮戶口交居民醫保或者靈活就業社保,農業戶口交新農合。如果長期在外地居住,可以在參保的社保局辦理長期異地就醫,定期回老家參保地社保局報銷
H. 戶口不在本地,可不可以在本地辦城鎮醫保
戶口不在本地,可以在本地辦城鎮醫保。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是社會醫療保險的組版成部分,採取權以政府為主導,以居民個人(家庭)繳費為主,政府適度補助為輔的籌資方式,按照繳費標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則,為城鎮居民提供醫療需求的醫療保險制度。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繳納標准:
學生、兒童每人每年籌資標準是100元,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60元,其餘40元由政府補助。重度殘疾、享受低保待遇和特殊困難家庭的學生兒童,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非從業城鎮成年居民按照每人每年560元籌資,繳費和補助標準是:
1、重度殘疾人、享受低保待遇人員、特殊困難家庭人員和低收入家庭60周歲以上老年人,個人不繳費,醫療保險費全部由政府補助;
2、7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120元,其餘440元由政府補助;
3、其他非從業城鎮居民個人繳納醫療保險費330元,其餘230元由政府補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