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

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2020-11-27 14:58:42

⑴ 安徽重點發展五大城市有哪些

安徽省社科院通過綜合評定,定量測評各地發展情況,根據模型計算結果,安徽“發展指數”前5名的城市分別為合肥、蕪湖、黃山、馬鞍山和宣城市。

宣城市創新發展中,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在全省范圍內處於領先水平,而其他指標排名相對靠後。協調發展中,縣域GDP佔全市比重這項指標處於全省領先水平,而二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排名相對靠後。綠色發展中,萬元GDP水耗和萬元GDP占城市建設用地這兩項指標都排在全省第一。

⑵ 沈陽各區的重點小學、初中分別是哪些

和平

小學:育才小學,南京一所學校,復興兩所學校,同澤一所學校,榮譽兩所學校。

中學:二十中學,134中學,育才中學,鐵路中學。

瀋河區

小學:朝陽一所學校,藝術兩小學,實驗小學

初中:實驗中學,第七中學

鐵西

小學有陽光小學,應昌小學,榮譽,凱二,開三

中學有裴穎(Carrefour附近),余天,邢覃。

皇姑根據地點劃分

遼寧省大學附近:珀爾里弗五所小學(小學),43所中學(初中),120所中學(高中)。

塔灣附近:虹橋中學(初中)

近遼寧中醫:省級實驗學校(小學甚至初中),省級實驗中學

寧陝路:寧陝路小學

北行:岐山一所學校(小學)

這是這個城市的五個區。至於Yu Hong,沈北東陵和蘇家屯的好學校一般都是私立的。

希望採納

查詢

地圖上有好幾所名校。發生什麼事?

答答

是的

正規小學在

興化公園南部

主街八街是一般學校

其他的,如開發區,都是分校。

送校長是普通學校。

然後重新聘用的教師進行榮譽教育。

這比普通小學好

但是沒有學校是好的

希望採納

拓展資料

1沈陽第十一中學2沈陽第一百二十中學3沈陽120中學。

4沈陽虹橋中學5沈陽第三十中學6沈陽43中學。

7沈陽第三十中學8沈陽鐵路實驗中學9沈陽專升本

10沈陽中學11沈陽同澤中學12沈陽實驗中學

13沈洋慧敏中學14沈陽120中學15沈陽第二中學。

16沈陽光明中學17沈陽33中學18沈陽第四十三中學。

19沈陽虹橋中學20沈陽36中學21沈陽實驗中學

22沈陽第五中學23沈陽11中學24沈陽24中學。

25沈陽27中學26沈陽1中學27沈陽第四中學。

28沈陽二十中學29沈陽翔宇中學30沈陽第三十一中學。

31沈洋光泉中學32沈陽第四十中學33沈陽第二十七中學。

34沈陽第十中學35沈陽青松中學36沈陽第四十三中學。

37沈洋翔宇中學38沈陽第九中學39沈陽第二十中學。

40沈陽第二十七中學41沈陽第四十中學沈陽42專

43沈陽36中學44沈陽育才中學45沈陽第七中學。

46沈陽第五十六中學47沈陽第三十八中學48沈陽第二十一中學。

49沈洋紅青中學50沈陽第五十一中學51沈陽中學。

52沈陽20中學53沈陽30中學54沈陽40中學

55沈陽中學招生56沈陽134中學57沈陽二十中學

58沈陽三十一中學59沈陽三十三中學60沈陽二十七中學。

61沈陽私立中學62沈陽同澤中學63沈陽鐵路實驗中學。

64沈陽第二十四中學65沈陽第三十六中學66沈陽第三十五中學。

67沈洋宇元中學68沈陽玉光中學69沈陽26中學。

70沈陽11中學71沈陽15中學72沈陽21中學。

73沈陽22中學74沈陽26中學75沈陽134中學

76沈陽市南昌中學77沈陽回族中學78沈陽十一中學

79沈陽育才中學80沈陽五十六中學81沈陽第二十四中學。

82沈陽玉田中學83沈陽第二十八中學84沈陽第十一中學。

85沈陽第五十六中學86沈陽第四十四中學87沈陽20中學

88沈陽28中學89沈陽27中學90沈陽40中學。

91沈陽51中學92沈陽56中學93沈陽豐田中學

94沈陽83中學95沈陽台山中學96沈陽107中學。

97沈陽市重點中學98沈陽第二十中學99沈洋光泉中學

100沈陽第二十六中學

⑶ 西藏大學有哪些王牌專業

老油條來答一波,西藏大學的地理位置在高海拔的拉薩,對於與民族文化和高原生態及高原醫學有關的學科,有著天然的優勢,所以,我們的西藏大學有著許多的王牌專業,下面來介紹一下:
自治區級重點學科: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中國少數民族歷史、美術學、音樂學、行政管理、計算機應用技術、理論物理、外科學、生態學、森林培育、水利水電工程、預防獸醫學、作物栽培與耕作學等。


⑷ 中國的行政機構有哪些

國務院是國家最高行政機關和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其組成部門均屬我國行政部門:

1、國務院: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由總理、副總理、國務委員、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審計長、秘書長組成。

國務院實行總理負責制。國務院秘書長在總理領導下,負責處理國務院的日常工作。國務院設立辦公廳,由秘書長領導。

2、國務院組成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國人民銀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商頃仿簡務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應急管理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署。

3、國務院直屬特設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體育總雀褲局、國家國際發展合作署、國務院參事室、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統計局、國家醫療保障局、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大陸

4、國務院辦事機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國務院研究室。

5、國務院直屬事業單位:新華通訊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氣象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

6、國務院部委管理的國家局:國家信訪局、國家能源局、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中國民用航空局、國家文物局、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移民管理局、國家鐵路局、國家郵政局、國家中醫葯管理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國家知識產權局。

(4)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行政機構是指行政機關內部的或者派出的、一般對外不能以自己名義發布決定和命令的單位,其行為的對外法律後果歸屬於其所屬的行政機關。在中國,有兩類行政機構。

一類是行政機關的內部機構,它們由於其所屬行政機關的級別不同而有不同的行政級別,在稱謂上表現為室、科、處、司等。

另一類是行政機關的派出機構,如公安派出所、稅務所、工商所等。無論是內部機構還是派出機構,都與行政機關不同,通常不被視為行政主體。但是,在特定情況下,如果法律、法規給予其特別投權,使其在一定范圍內具備了獨立行使行政職權的資格,那麼,它們就成為行政主體。

⑸ 住建局是干什麼的主管那些事

住建局全稱為住房與城鄉建設局,也簡稱為建設局,為國務院組成部門。主要職能:

1、承擔保障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的責任。

2、承擔推進住房制度改革的責任。

3、承擔規范住房和城鄉建設管理秩序的責任。

4、承擔建立科學規范的工程建設標准體系的責任。

5、承擔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監督管理房地產市場的責任。

6、監督管理建築市場、規范市場各方主體行為。

7、研究擬訂城市建設的政策、規劃並指導實施,指導城市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安全和應急管理,擬訂全國風景名勝區的發展規劃、政策並指導實施。

8、承擔規范村鎮建設、指導全國村鎮建設的責任。

9、承擔建築工程質量安全監管的責任。

10、實施,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推進城鎮減排。

11、負責住房公積金監督管理,確保公積金的有效使用和安全。

12、開展住房和城鄉建設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13、承辦國務院交辦的其他事項。

(5)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設15個內設機構:

1、辦公廳。

負責文電、會務、機要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信息、安全、保密、新聞宣傳、政務公開和信訪等工作;按照國家檔案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指導城市建設檔案工作。

2、法規司。

組織起草法律法規草案和部門規章;承擔有關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工作;指導住房和城鄉建設普法、行政執法、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

3、住房改革與發展司(研究室)。

擬訂適合國情的住房政策;指導住房建設和住房制度改革;組織編制全國住房建設規劃和年度計劃並指導實施;研究分析住房和城鄉建設的重大問題;起草綜合性文稿。

4、住房保障司。

擬訂住房保障政策並指導實施;承辦中央廉租住房資金安排的有關事項;組織編制住房保障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監督實施。

5、城鄉規劃司。

擬訂城鄉規劃的政策和規章制度;組織編制和監督實施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指導城鄉規劃編制並監督實施;指導城市勘察、市政工程測量、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和城市雕塑工作;

承擔國務院交辦的城市總體規劃、省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審查報批和監督實施;承擔歷史文化名城(鎮、村)保護和監督管理的有關工作;制定城鄉規劃編制單位資質標准並監督實施。

6、標準定額司。

組織擬訂工程建設國家標准、全國統一定額、建設項目評價方法、經濟參數和建設標准、建設工期定額、公共服務設施(不含通信設施)建設標准。

擬訂工程造價管理的規章制度;擬訂部管行業工程標准、經濟定額和產品標准,指導產品質量認證工作;指導監督各類工程建設標準定額的實施;擬訂工程造價咨詢單位的資質標准並監督執行。

7、房地產市場監管司。

承擔房地產市場的監督管理;擬訂房地產市場監管和穩定住房價格的政策、措施並監督執行;指導城鎮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和開發利用工作;提出房地產業的發展規劃、產業政策和規章制度;擬訂房地產開發企業、物業服務企業、房屋中介的資質標准並監督執行;組織建設並管理全國房屋權屬信息系統。

8、建築市場監管司。

擬訂規范建築市場各方主體行為、房屋和市政工程項目招標投標、施工許可、建設監理、合同管理、工程風險管理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擬訂工程建設、建築業、勘察設計的行業發展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擬訂建築施工企業、建築安裝企業、建築裝飾裝修企業、建築製品企業、建設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咨詢單位資質標准並監督執行;認定從事各類工程建設項目招標代理業務的招標代理機構的資格。

9、城市建設司。

擬訂城市建設和市政公用事業的發展戰略、中長期規劃、改革措施、規章。

指導城市供水、節水、燃氣、熱力、市政設施、園林、市容環境治理、城建監察等工作;指導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和管網配套建設;指導城市規劃區的綠化工作;承擔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世界自然遺產項目和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項目的有關工作。

10、村鎮建設司。

擬訂村莊和小城鎮建設政策並指導實施;指導鎮、鄉、村莊規劃的編制和實施;指導農村住房建設、農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提出進城定居農民的住房政策建議;指導小城鎮和村莊人居生態環境的改善工作;組織村鎮建設試點工作,指導全國重點鎮的建設。

11、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司。

擬訂建築工程質量、建築安全生產和建築工程竣工驗收備案的政策、規章制度並監督執行。

組織或參與工程重大質量、安全事故的調查處理;組織擬訂建築業、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業技術政策並監督執行;組織工程建設標准設計的編制、審定和推廣;組織編制城鄉建設防災減災規劃並監督實施;擬訂各類房屋建築及其附屬設施和城市市政設施的建設工程抗震設計規范。

12、建築節能與科技司。

擬訂建築節能的政策和發展規劃並監督實施;組織實施重大建築節能項目。指導房屋牆體材料革新工作;組織擬訂住房和城鄉建設的科技發展規劃和經濟政策;組織重大科技項目研究開發;組織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的實施及引進項目的創新工作,指導科技成果的轉化推廣。

13、住房公積金監管司。

擬訂住房公積金政策和發展規劃並組織實施;制定住房公積金繳存、使用、管理和監督制度;監督全國住房公積金和其他住房資金的管理、使用和安全;管理住房公積金信息系統。

14、計劃財務與外事司。

組織編制住房和城鄉建設的行業發展規劃;參與研究建設領域財稅價格政策;管理部信息統計工作;負責機關各項資金和國有資產的管理和使用;監督直屬單位、部管社會團體的財務和國有資產的管理;承擔住房和城鄉建設行業的國際交流合作和外事工作。

15、人事司。

承擔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及機構編制管理事項;組織制定行業職業標准、執業資格標准、專業技術職稱標准;按規定承擔組織擬訂高等院校建設類專業的教育標准和評估標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設局





⑹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的分支機構

承擔國土規劃、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 細規劃、各種專業規劃的咨詢任務,城市規劃體系、程序、方法的研究,城市設計及居住區規劃方面的研究,城市規劃有關技術標准、技術法規的研究。
完成了一批有影響的的各類規劃設計研究項目,如濟南、呼和浩特、柳州等市的空間戰略規劃或總體規劃,西安、沈陽、株州等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規劃,在重慶江北城CBD、昆明主城核心區和北京市金融街環境設計等國際方案徵集中中標,主持編制了《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國標)和《城市規劃編制辦法》(部標),在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居住區及其環境的規劃設計」中中標。 承擔區域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和城市設計等各類規劃的咨詢和設計任務;開展區域與城市發展策劃、建設項目的評估、預可行性研究等工作。
承擔和完成了全國城鎮體系規劃、杭州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研究、麗江市城市總體規劃、北京大柵欄地區保護、整治與發展規劃設計、湖南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項目等一批有影響的項目。 基於城市規劃理論、文化遺產保護等基礎研究,承擔的規劃設計項目涉及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等各個領域,同時具備規劃體系、城鎮化發展、歷史名城保護政策和技術標准研究力量。
承擔並完成了廣州、南京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北京舊城 25 片歷史文化保護區規劃(具體承擔了其中景山等 8 片)、清東陵、清西陵總體規劃等一批有影響的項目,負責主編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規范》(國標)已完成並上報待批。 主要承擔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分區規劃、詳細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各類開發園區規劃、各種專項規劃等方面的咨詢、設計和研究任務。
主要完成的項目有:哈爾濱、佛山、湖州、南京河西區、長春綠園區城市空間發展戰略,順德市域城鎮體系規劃,黃山市城市總體規劃,麗水市行政中心區城市設計等一批國內有一定影響的項目;參加了北京市空間發展戰略、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研究等;正在進行中的科研項目有北京市代征地、城市設計的立法調研,科技部城市用地集約利用研究等科研項目。 承擔城市發展戰略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市總體規劃等方面的咨詢、規劃設計和研究任務,以承擔城市分區規劃、詳細規劃、景觀規劃、城市設計和景觀建築工程設計為特色。
承接和完成了海南省城鎮體系規劃、廣東省汕頭市城市總體規劃、海南博鰲水城旅遊區總體規劃(亞洲論壇)、海口市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招標(中標)、成都市城市發展戰略規劃、成都市城市總體規劃、浙江台州市「 綠心 」景觀規劃設計、海南七仙嶺溫泉旅遊度假區規劃設計、海口西海岸城市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等一批有影響的規劃設計項目。 業務涉及交通規劃、交通工程、公共運輸、市政工程、城市規劃設計、經濟與財務分析等領域。進行城市交通政策、技術標准、技術法規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有:城市交通戰略和政策、綜合交通體系、城市交通與土地利用、城市軌道交通技術、公共運輸、交通信息技術、城市道路與交通工程設計、停車技術等。
先後完成了天津、杭州、成都、濟南、珠海、株州等許多大城市的綜合交通規劃,北京、寧波、廈門、鄭州等城市軌道交通網路規劃,北京、廈門等城市公交線網專項規劃,上海人民廣場、深圳市羅湖口岸綜合樞紐規劃,北京市王府井商業中心區交通咨詢,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系統交通組織規劃等。主辦了我國城市交通領域唯一的專業科技期刊《城市交通》和城市交通網站。 承擔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綜合防災、小城鎮發展等課題研究和規劃設計任務;進行有關工程專業方面的國家標准、規范等的編制;承擔區域規劃、城市總體規劃、詳細規劃、城市設計、城市發展戰略等城市規劃設計和研究任務。
承接了各類城市規劃和工程專項規劃設計任務,如西寧市總體規劃、青海省城鎮體系規劃、楊凌生態示範區建設規劃、汕頭龍湖東區排水改造規劃、新疆自治區總體規劃等,並進行了大量城市生態環境、公共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信譽。 承擔與城市水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有關的科研、規劃及咨詢,城市水系統規劃,給水、排水、節水、污水處理與再生利用、垃圾處理等方面的工程規劃、設計、咨詢和研究,水環境保護規劃、水域景觀規劃、防洪規劃,水質檢驗與評價,城市水管理信息系統開發等。建立城市水信息系統、管理系統,作為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的牽頭機構,定期或隨機抽檢國家站所在城市的供水水質及相關的凈水材料、設備的質量,組織城市供水企業資質論證和審核中有關水質的審查工作;組織編制、修訂城市供水水質標准及水質檢測規劃、規范等。
完成的研究和設計項目有:湘江水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戰略規劃、青島市城市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發展策略、中國城市水資源可持續開發與利用、北方地區城市發展及其用水研究、供水價格研究(亞洲銀行援助項目)、城市供水信息管理系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援助項目)等。 專門從事風景名勝區規劃、城市景觀設計、特色城市規劃、城市園林綠地與生態系統專業規劃設計、研究及咨詢工作;承擔有關標准法規方面的研究。主要業務范圍包括:國家重點與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與詳細規劃、省級風景區體系規劃、各類旅遊規劃、特色城市總體規劃與發展戰略規劃、城市園林綠地與生態系統規劃,城市景觀設計、各類城市公園、人居環境、世界遺產地、各類遊憩娛樂地規劃設計、高速公路景觀規劃設計、自然地域大地景觀規劃等。
完成了國家計委、自然科學基金會、建設部以及各地人民政府委託的大量規劃設計、科研與標准規范成果,如貴州省風景名勝區體系規劃、沈大高速公路景觀規劃、北海銀灘旅遊度假區規劃、湘江生態經濟帶總體規劃等。 進行國內外城市規劃學術研究,成為全國城市規劃學術信息中心。建設和維護全國城市規劃行業資料庫及信息系統,通過中國城市規劃行業信息網提供權威資訊服務;編輯出版《國外城市規劃》、《城市規劃通訊》和《每周信息》等刊物。
旅遊規劃研究中心的主要職能是承接以旅遊規劃為核心的規劃設計項目,主要為區域與城市旅遊規劃、旅遊度假與遊憩環境規劃設計和風景旅遊與城市景觀規劃設計。完成了一批旅遊規劃設計項目,如無錫市旅遊發展、拉薩市旅遊發展、福建武夷山旅遊發展的總體規劃,山西晉中市(平遙古城)旅遊規劃,大連安波度假區詳細規劃等。 業務范圍:承擔各類城市詳細規劃、城市設計;承擔各類公共建築設計和居住區的規劃與建築設計。
完成的項目主要有:新疆昌吉世紀花園國家康居示範工程規劃與設計、綿陽市園藝行政中心詳細規劃,北京世紀天橋商廈、北京大運村運動員公寓、國家信訪局幹部培訓中心、北京平谷醫院綜合樓建築設計等。 承擔重慶及西部地區區域規劃與城鎮群規劃、城鎮體系規劃、城鄉統籌規劃、城市戰略規劃、城市總體規劃、城市設計、詳細規劃、鄉村規劃、城市交通與市政工程規劃等各類城鄉規劃設計、咨詢任務。

⑺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是什麼有何現實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提出背景基於三個方面:

一是中國處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時期,是這個特殊階段的需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現階段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需要有別於資本主義社會的價值觀進行引領。

二是基於人民價值觀塑造的需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人民具有更貼合社會主義社會的價值准則,也需要對存在的不正之風如拜金主義、奢華享受等進行糾偏。

三是基於和諧社會構建的需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經濟建設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貪腐等問題,讓構建和諧社會矛盾重重,需要核心價值觀全面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指導意義:

1、深化了對社會主義價值及其本質的認識。核心價值觀是對社會主義的本質及價值屬性的深刻解答。

2、構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價值之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本國改革開放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出的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靈魂。

3、有助於凝魂聚氣、凝聚共識促改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凝練和提出,正值中國的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的關鍵時刻,有便於團結人民,銳意改革,共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4、增強了民族文化自信,提升了國家文化軟實力。經濟、科技、軍事實力等表現出來的「硬實力」和以文化和意識形態吸引力體現出來的「軟實力」相輔相成地並用,是現代國家真正強大的兩根支柱。我們要充分相信中國幾千年來傳承下來的優秀文化。

(7)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層次和辯證關系

「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也是從價值目標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居於最高層次,對其他層次的價值理念具有統領作用,是國家在現階段意志的體現。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也是從社會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它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屬性,是我們黨矢志不渝、長期實踐的核心價值理念。

「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從個人行為層面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基本理念的凝練。是評價公民道德行為選擇的基本價值標准,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程中公民必須恪守的價值准則,只有達到這些價值觀的要求,才能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相匹配。

⑻ 一線城市的標準是什麼

國內常被提及的所謂一線、二線、三線、四線城市的概念最早起源於房地產市場,現在已演變成為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的劃分。

常規的指標包括綜合經濟實力、城市發展與規模(建設水平、人口和面積等)、輻射力與影響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等等。目前一線城市主要按照城市綜合實力和競爭力來劃分,另有說法指中國四大直轄市。

拓展資料:

一線城市指的是在全國政治、經濟等社會活動中處於重要地位並具有主導作用和輻射帶動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體現在城市發展水平、綜合經濟實力、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科技創新能力、交通通達能力等各層面,一線城市在生產、服務、金融、創新、流通、綜合商業指數等全國社會活動中起到引領和輻射等主導功能。

一線城市是房地產概念指房價較高的城市。是指在商業活動中,企業也會將具有重要市場地位的城市稱為一線城市。

一線城市的劃分沒有固定的標准。既可按行政級別劃分,也可按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劃分,或者按照經濟發展水平和GDP總量等標准劃分。主要體現在這些城市的輻射力與影響力、信息交流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等等。社會評判一線城市的常見標准包括其他因素:城市發展水平、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輻射帶動能力、對人才的吸引力、國際知名度等等。

⑼ 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歸根到底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解決環境問題,其本質就是一個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人、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問題。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中,人與自然從遠古天然和諧,到近代工業革命時期的征服與對抗,到當代的自覺調整。

努力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現代文明,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這一矛盾運動和對立統一規律的客觀反映。

有些同志認為環保與經濟發展是對立的,認為要保護環境必然要犧牲經濟的發展。

這些年的實踐證明,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二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可以達到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

美國的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狀況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可資借鑒的範例。

(9)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擴展閱讀:

環境保護一般是指人類為解決現實或潛在的環境問題,協調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而採取的各種行動的總稱。

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術的、行政管理的,也有經濟的、宣傳教育的等。

十八屆五中全會會議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鐵路、公路干線、大型港口碼頭、機場和大型工業項目等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壞。

農墾和圍湖造田活動、海上油田、海岸帶和沼澤地的開發、森林和礦產資源的開發對環境的破壞和影響。

新工業區、新城鎮的設置和建設等對環境的破壞、污染和影響。

⑽ 科學發展觀的內涵是什麼

「科學發展觀」歸納起來大致有這樣三個方面,即:全面發展觀、協調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觀。
1.全面發展觀。這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范疇的認識,就是要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促進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認為,經濟是一個社會生存、發展的基礎,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最根本的力量。同時,他們也重視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認為社會全面進步與人的全面發展具有內在一致性。
2.協調發展觀。這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形態的認識,就是要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協調發展。其中,物質文明所體現的是與一定社會的生產關系即經濟制度相依存的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進步程度;精神文明所體現的是科學、文化、宗教、藝術、道德、倫理、哲學、經濟、政治、法律等思想理論和意識形態的發展狀況和進步程度;政治文明所體現的是社會政治法律制度的發展狀況和進步程度,它是反映特定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水平的標志。三個文明中的每個文明既是相對獨立的,又是相互作用、相互貫通、相互滲透的。物質文明為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提供物質基礎,物質文明程度的提高可以推動政治制度的變革和思想道德及科學文化水平的提高;政治文明決定精神文明的性質和物質文明發展的方向,進而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進程;精神文明可以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提供思想引導、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人類文明的進步主要體現在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個方面的協調發展上。
3.可持續發展觀。這是「科學發展觀」關於發展時效的認識,就是要在開發利用自然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上個世紀70年代,圍繞著「環境危機」、「石油危機」和羅馬俱樂部提出的《增長的極限》,全球曾經爆發了關於「停止增長還是繼續發展」的爭論。聯合國指定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經過長期研究,於1987年發布了長篇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首次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定義:「既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後代人滿足其需求的發展」。中國黨和政府不僅充分認識到可持續發展問題的艱巨性、緊迫性和長期性,而且作出了不懈努力。
應該說,新的科學發展觀涵蓋了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與人的發展、經濟發展與政治發展、經濟發展與文化發展、經濟發展與自然的發展、人和自然和諧等多重關系,構成了一個新型的綜合發展理念,體現了中央新一屆領導集體對發展內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學把握,對發展思路、發展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在全面理解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上,溫
總理要求:1.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2.堅持經濟社會協調發展。3.堅持城鄉協調發展。4.堅持區域協調發展。5.堅持可持續發展。6.堅持改革開放。7.堅持以人為本。

閱讀全文

與城鄉建設發展研究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