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7年中國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贏」GDP了嗎
2017年中國經濟統計數據18日出爐,當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贏」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
同時,居民的可支配收入需要剔除各種稅費以及通貨膨脹等因素。趙錫軍指出,2017年,中國在很多方面做出降稅、降費等改革努力,加之當年物價穩定,漲勢溫和,所以對可支配收入的增加產生一定推動。
此外,去年以來,中國在提高最低工資、提高退休金、幫助貧困人口脫貧等方面出台各種措施,針對弱勢群體的轉移支付力度加大,這也有助於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帶動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
2. 城鄉經濟發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有很大差距,2017年城鄉居民收入差距2.7:一對還是錯
貧富差距過大肯定是不正常的,對社會穩定有潛在的威脅。
3.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有多少元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
《公報》表示,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8322元,比上年增長7.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4%。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4445元,增長5.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1%;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0955元,增長8.1%,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8%。恩格爾系數為29.3%,比上年下降0.8個百分點,其中城鎮為28.6%,農村為31.2%。
拓展資料:
居民收入是指一個國家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在一定時期內創造的價值總和。人均國民收入這一指標能大體反映一國的經濟發展水平。
2012年5月29日,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1年全國職工平均工資,其中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24556元,而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42452元,私營企業收入遠低於非私營企業。
其中,非私營單位金融業的平均工資最高,達9萬元以上,最低的農、林、牧、漁業每年收入只有2萬元左右,兩者相差4倍多。私營單位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體業的平均工資最高,達35562元,最低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每年收入只有1萬元出頭,兩者之比為3.03:1。
如果用非私營單位金融業的平均工資與私營單位的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相比,兩者差距超8倍。除了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行業內部的收入差距也是比較大的。
北京的某家大型網路門戶網站,新入職的員工月薪2500元左右,高管年薪50萬元以上,收入差距達20倍。中關村某家IT上市公司,基層普通員工月薪4000元,高管年薪數十萬到幾百萬元不等,收入差距達到幾十倍甚至上百倍。
資料參考:網路 居民收入
4. 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嗎
今日(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發布會,當問到「2018年收入分配重點工作」相關問題時,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表示,據統計,2017年我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7.3%,超過國內生產總值增速0.4個百分點。
孟瑋指出,去年以來,各部門協同推進各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頂層設計方面,推動出台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意見,制訂改革國有企業工資決定機制的意見,頒布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發展規劃等一批政策文件;抓試點方面,積極推進城鄉居民增收試點,穩步實施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科研機構和高校擴大收入分配自主權、職業農民培育信息化等試點工作;再分配方面,提高了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金、最低生活保障標准、醫療救助標准。逐步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確定和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此外,出台了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總體方案。
四是抓公共服務。基本公共服務方面,制定基本公共服務標准體系指導意見,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綜合評估指標體系。教育公平方面,為農村和邊遠貧困地區培養補充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加快推進貧困地區薄弱學校改造。促進就業方面,切實做好高校畢業生、去產能職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工作,完善集體協商質量和效果評估體系。
五是抓數據監測。完善統計監測,促進電子記賬在新一輪住戶調查中擴大應用。加強中等收入群體及技能人才和新型職業農民等重點群體的收入監測。研究建立收入分配政策綜合評估體系。匯總統計中央和省級政務部門信息資源,啟動個人收入和財產信息系統建設。
「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發揮好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在促進居民增收、縮小收入差距方面不斷取得扎扎實實的成效。」孟瑋如是說。
5. 20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年增長9.0%嗎
國家統計局網站今日公布2017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是平均數的9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是平均數的89.1%。
圖2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及構成
20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年增長9.0%。
6. 2017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上年增長了多少
一、居民收入情況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是平均數的9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是平均數的89.1%。
圖1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數與中位數
附註
1、指標解釋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用於最終消費支出和儲蓄的總和,即居民可用於自由支配的收入,既包括現金收入,也包括實物收入。按照收入的來源,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資性收入、經營凈收入、財產凈收入和轉移凈收入。
居民消費支出是指居民用於滿足家庭日常生活消費需要的全部支出,既包括現金消費支出,也包括實物消費支出。消費支出包括食品煙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以及其他用品及服務八大類。
人均收入中位數是指將所有調查戶按人均收入水平從低到高順序排列,處於最中間位置的調查戶的人均收入。
季度收支數據中未包括居民自產自用部分的收入和消費,年度收支數據包括。
2、調查方法
全國及分城鄉居民收支數據來源於國家統計局組織實施的住戶收支與生活狀況調查,按季度發布。
國家統計局採用分層、多階段、與人口規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樣方法,在全國31個省(區、市)的1650個縣(市、區)隨機抽選16萬個居民家庭作為調查戶。
國家統計局派駐各地的直屬調查隊按照統一的制度方法,組織調查戶記賬採集居民收入、支出、家庭經營和生產投資狀況等數據;同時按照統一的調查問卷,收集住戶成員及勞動力從業情況、住房與耐用消費品擁有情況、居民基本社會公共服務享有情況等其他調查內容。數據採集完成後,市縣級調查隊使用統一的方法和數據處理程序,對原始調查資料進行編碼、審核、錄入,然後將分戶基礎數據直接傳輸至國家統計局進行統一匯總計算。
證明人民富裕了。
7. 2017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5萬元了嗎
據報道,1月19日舉行的2017年北京市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相關負責人表示,2017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超過2.8萬億元,2017年,北京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230元,比上年增長8.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比GDP增速快了0.2個百分點。
相關負責人表示,能夠實現這么好的居民收入,主要得益於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基本面的支撐。在2017年全市經濟總體向好,經濟發展、就業面都是基本穩定的,為居民的工資性收入增長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居民財產凈收入和經營凈收入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去年居民出租房屋的收入增幅達到14.2%,人均紅利收入增速達到20.5%,預計2018年我市居民收入水平有望繼續穩步增長。
8. 2017年柳州市城鄉居民低收入家庭認定標準是多少
這個根據不同的省情會有不同的數值:中低收入家庭是指家庭人均年收入在該市財政局每年年初公布的受理標准以下的家庭。例如上海市財政局公布的2006年的受理標准為18645元。如果你在上海而且年收入有這個數就是中低收入家庭中國統計局數十年一貫的統計法,用七分法將中國城鎮居民的收入分為了:最低收入戶(10%)、低收入戶(10%)、中等偏下戶(20%)、中等收入戶(20%)、中等偏上收入戶(20%)、高收入戶(10%)、最高收入戶(10%)。中央和國務院的各種文件中所用的也是統計局的標准,如中低收入家庭所提的是中等偏下收入戶以下的收入家庭,中高收入家庭是指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或者可以簡化而言,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的家庭為較窮的收入群體,低收入戶以下的家庭相對的窮,而中等以上收入的家庭則不能稱為是窮人了。
9. 2017年中國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
2008年中國城市人均年收入排行榜前二十強:
1
東莞
27025
(廣東省)
2
深圳
24870
(廣東省)
3
溫州
24002
(浙江省)
4
上海
23623
5
廣州
22469
(廣東省)
6
寧波
22307
(浙江省)
7
台州
22245
(浙江省)
8
北京
21989
9
紹興
21717
(浙江省)
10
杭州
21689
(浙江省)
11
廈門
21290
(福建省)
12
蘇州
21260
(江蘇省)
13
佛山
21234
(廣東省)
14
無錫
20898
(江蘇省)
15
中山
20317
(廣東省)
16
南京
20317
(江蘇省)
17
湖州
20046
(浙江省)
18
舟山
19856
(浙江省)
19
金華
19855
(浙江省)
20
珠海
19290(廣東省)
結論:廣東省6個市入圍,浙江省8個市入圍,江蘇省3個市入圍,福建省1個市入圍,上海,北京均入圍 。
10. 2017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多少
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74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396元,增長8.3%(以下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同比名義增長),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432元,增長8.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7.3%。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2408元,增長7.3%,中位數是平均數的86.3%。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33834元,增長7.2%,是平均數的93.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1969元,增長7.4%,是平均數的89.1%。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反映居民家庭全部現金收入能用於安排家庭日常生活的那部分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扣除交納的所得稅、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費以及調查戶的記賬補貼後的收入。
計算公式
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總收入- 交納的所得稅- 個人交納的社會保障支出- 記帳補貼)/家庭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