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崇州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崇州市城鄉規劃管理局

發布時間:2020-11-27 10:42:37

1. 崇州市,天宮村的未來規劃是什麼

申請規劃聚居式城市住宅,園林式度假濕地,大力吸引工業駐入,計劃投資2.75億元,2011年審批該項目,審批合格後自2015年開始規劃該地區。

2. 成都社保局的咨詢電話是多少

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主辦政策及業務咨詢電話:(028)12333。

天府新區成都管委會社會事業局,地址:成都天府大道南段1632號,郵政編碼:610213

值班電話:68381081 傳真:68772842

成都高新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北段18號,郵編:610041

值班電話:85339026 傳 真:85160090

錦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地址:成都市錦江區福字街86號,郵政編碼:610016

值班電話:86754061傳真:86620961

青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成都市青羊區西華門街19號,郵政編碼:610000

值班電話:86257249傳真:86257249

金牛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成都市金牛區沙灣路65號,郵政編碼:610031

值班電話:87705565傳真:87705564

武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武侯區武科西五路360號,郵政編碼:610041

值班電話:8505806185058059傳真:85062376

成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地址:成都市成華區二環路東一段148號,郵政編碼:610051
值班電話:84310212傳 真:84386929

(2)崇州市城鄉規劃管理局擴展閱讀:

社會保險基金監督舉報電話(受理事項:舉報騙取社會保險待遇和侵佔挪用社會保險基金的行為;受理時間:國家法定工作時間內)

高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局:028 85193801

成都天府新區基層治理和社會事業發展局:028 68381186

錦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6629355

青羊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6273479

金牛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7705477

武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5078374

成華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4380569

龍泉驛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4851318

青白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3691652

新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9398786

溫江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2728083

雙流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62580515

郫都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7929759

簡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27028366

都江堰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7119319

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3877373

邛崍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8772223

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2214703

金堂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4920098

新津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2520587

大邑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88297139

蒲江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88550730

成都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028 61888174

四川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 028 86134444

3. 崇州城鄉規劃設計院怎麼樣

從來都覺得設計院待遇好。我們這里的一年出去公費旅遊好幾次。。傷不起反正比一般公務員要好。。。

4. 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內設機構

根據上述職責,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內設14個機構:
(一)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辦公室
組織協調局機關日常政務;負責重要、綜合文件的擬草、審核工作;負責工作目標、文電、會務、機要、檔案等機關日常運轉工作;承擔安全、保密、政務公開、後勤、計生、印章管理等工作;負責組織督促檢查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的各項專項工作;負責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
(二)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政工科(掛黨委辦公室和紀檢監察室牌子)
負責局機關及直屬單位的黨建、紀檢監察和精神文明建設;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責任制,負責本系統幹部職工的黨風廉政、政風行風、經濟發展軟環境和行政效能建設;負責信息採集報送工作,編發工作動態等內部業務刊物;負責局機關和直屬單位的人事管理、隊伍建設、機構編制等工作;負責機關和直屬單位退休人員管理工作;負責機關及直屬單位群團組織工作。
(三)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規劃財務審計科
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規劃和年度計劃;負責局機關財務和固定資產管理工作;負責局機關及直屬事業單位的內部審計工作。
(四)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政策法規科(掛信訪辦公室牌子)
承擔本系統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核和備案工作;負責依法行政工作;承擔行政執法監督、行政復議、行政應訴和行政調解工作;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法律、法規、規章的宣傳、培訓和咨詢工作;承擔對外宣傳、新聞發布工作;負責組織實施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輿情監控、引導、處理工作;貫徹執行國家、省、成都市有關信訪工作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制度;負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系統信訪、維穩、綜治、防邪工作;負責矛盾糾紛大調解的組織協調工作;擬訂涉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公共突發事件的應急預案,協調處理相關群體性突發事件。
(五)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行政審批科
負責工傷認定(受成都市局委託),職業技能為主的職業資格培訓民辦學校審批,職業介紹機構資格認定,集體合同審定,社會保險登記(委託社保局辦理),工傷保險費率審定,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零售葯店資格審定,企業基本醫療保險審核,特殊工種退休審核(受成都市局委託);承擔市政府公布的其他行政審批事項。
(六)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軍隊轉業幹部安置管理辦公室
貫徹落實軍隊轉業幹部安置、解困政策;負責全市軍隊轉業幹部的接收、安置工作;會同有關部門做好轉業幹部隨調家屬的安置工作;牽頭負責全市企業軍隊轉業幹部的解困工作,協助做好維穩工作;負責全市自主擇業軍隊轉業幹部管理和服務工作;負責本市「雙擁」具體工作;承擔市軍隊轉業幹部安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七)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公務員管理科
負責行政機關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登記審批、錄用、培訓、職務任免、考核、獎勵、懲戒、交流與迴避、辭職辭退等工作;依法承辦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和市政府決定的人事任免事項;擬訂人員調配政策,承辦人員調配工作;落實公務員培訓登記、考核、結果使用制度;綜合管理政府獎勵表彰工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訂政府獎勵政策並指導實施;負責有關懲戒與申訴控告工作;負責全市公務員、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單位工作人員信息統計與綜合分析工作;監督有關公務員管理的法律、法規、規章實施情況。
(八)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事業單位人員管理科
組織實施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貫徹執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崗位設置、招聘、考核、任免、獎懲、辭職辭聘等政策;擬訂全市政府系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培訓規劃、計劃;負責全市政府系統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流動管理;負責事業單位人員的統計與綜合分析工作;負責機關工勤人員、臨時用工的管理工作。
(九)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人才開發科(掛專業技術人員管理科牌子)
負責全市專業技術人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農村實用人才隊伍建設和專家管理、專業技術職稱管理工作;擬訂人才資源開發政策,牽頭組織城鄉人才資源規劃、開發和統計工作;負責全市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培養和激勵工作;負責全市專業技術人員、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繼續教育工作;指導企業人才引進工作;負責全市人才信息的綜合管理;負責各項人才開發專項資金的監督管理;承擔市職稱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常工作。
(十)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工資福利科(掛退休人員管理科牌子)
貫徹執行國家、省、成都市收入分配、福利、工齡計算、津補貼、休假(休養)、退職和離退休及受處分人員工資待遇政策;綜合管理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福利和退休、退職工作;編制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工資計劃;負責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基金管理工作;貫徹執行機關、事業單位工勤人員崗位等級規范的具體辦法;執行機關、事業單位技術工人等級考核結果運用;負責全市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的統計與綜合分析工作;參與體制改革中涉及機關、事業單位職工工資福利待遇等問題的政策研究。
(十一)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科
貫徹執行全市機關、企事業單位、城鄉居民、被征地人員基本養老保險政策;貫徹落實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規劃和政策;貫徹執行企業死亡職工遺屬待遇和非因工傷殘職工待遇政策和給付標准;貫徹落實全市城鄉養老保險工作;貫徹執行農民工醫療、生育保障並入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辦法並組織實施;擬定全市社會保障基金財務管理制度;編制全市社會保險基金預決算;貫徹執行全市城鄉養老保險基金管理辦法;貫徹執行全市城鄉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政策和規劃、標准以及基金管理辦法;貫徹執行全市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葯店的醫療保險和生育保險服務管理結算辦法及支付范圍並監督實施;貫徹執行全市社會保險及補充保險基金監督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貫徹執行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及內部審計社會保險基金監督管理辦法並監督實施;配合各級審計部門開展對各項社會保險基金的常規審計和專項審計;負責社會保險基金的監督管理及相關統計工作,受理社會保險基金投訴舉報,查處社會保險基金管理的違規違紀案件;負責內部審計檢查證的申報及日常管理工作。
(十二)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調解仲裁管理科
貫徹執行勞動人事爭議處理辦法和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的地方性法規、規章;承擔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辦公室日常工作;指導鄉鎮(街道)、村(社區)勞動爭議協調機構開展工作;綜合管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的調解仲裁工作,依法組織處理重大勞動人事爭議,指導開展勞動人事爭議預防工作;依法組織協調處理跨地區的重大勞動人事爭議;負責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員的有關培訓和管理工作;負責勞動人事爭議處理情況的統計分析和上報工作。
(十三)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促進科
擬訂全市統籌城鄉就業規劃、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擬訂全市人力資源市場發展規劃、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負責全市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監督管理;按照職責分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組織實施全市就業援助和特殊群體就業工作;建立全市失業預警制度,擬訂全市預防、調節和控制較大規模失業、經濟結構調整中涉及職工安置權益保障的政策措施並組織實施;指導和規范全市職業培訓機構、技工學校、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負責公共就業服務信息管理;完善全市職業技能資格制度,執行職業分類、職業技能標准和行業標准並組織實施;綜合管理全市職業技能鑒定和職業技能培訓工作;負責全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標准體系建設;承擔市促進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的日常工作。
(十四)崇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勞動關系科
組織實施勞動合同制度和集體合同制度,完善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督促用人單位依法與勞動者、單位職工簽訂勞動合同和人事聘用合同;推行企業工資集體協商規則,落實企業職工工資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政策;發布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企業人工成本信息及發展預測報告;落實全市企業工資指導線,執行全市企業職工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工資正常增長、支付保障機制;負責全市工商行政主管部門登記注冊企業的經濟性裁員備案工作;負責和諧勞動關系鄉鎮(園區)創建工作。

5. 談談十二五崇州的發展方向,以及川西旅遊環線的三郎鎮的發展。

「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成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關鍵時期,是崇州基本建成「西部輕工名城,田園宜居之都,山地旅遊高地」,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2011年初,《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經崇州市十六屆人大五次會議審議通過。《綱要》主要闡明未來五年發展戰略意圖,是「十二五」期間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綱領性、綜合性總體規劃,是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責的重要依據,是編制和實施各類專項規劃、鄉鎮規劃、年度計劃以及制定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是全市人民共同奮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深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一城一都一高地」現代中等城市,為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奠定堅實基礎的行動綱領。

一、崇州「十二五」的規劃背景

(一)「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崇州市委、市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實施城鄉統籌、「四位一體」科學發展總體戰略,緊緊抓住試驗區建設重大機遇,積極應對「5.12」地震和金融危機的「雙重壓力」,實現了城鄉統籌和災後重建的有機結合,加快推進了城鄉一體化建設,經濟社會取得了顯著成績。

經濟發展取得新成就。「十一五」以來,崇州市各項經濟指標創歷史新高,經濟發展取得輝煌成就,綜合目標考核進入成都市三圈層先進行列。2010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115.5億元,是2005年的1.97倍;地方財政收入46.5億元,是2005年的26.3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10億元,是2005年的4.78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5億元,是2005年的2.10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農民人均純收入7246元,分別是2005年的1.80倍和1.70倍;各項存款余額達到218億元,是2005年的3.6倍。

災後重建開創新局面。災區面貌煥然一新,率先在成都市實現了「災後重建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建設速度和水平列四個重災市(縣)第一。完成了以民生工程、基礎設施和產業恢復為主的589個災後重建項目,實現投資101.7億元。全面完成居民住房重建任務,農村永久性安置房完工11917戶,災後居民安置率達到100%,公共服務設施超前建設,水平顯著提高。高水平完成實物總量為17億元的重慶對口援建項目111個。

統籌城鄉進入新階段。城鄉一體化進一步完善,「三個集中」順利推進。已建成以榿泉、羊馬、懷遠為代表的66個農民集中居住區(含災後安置點25個),農民居住條件極大改善。農村「四大基礎工程」全面實施。確權頒證基本完成,「四證」頒發率達到99.1%,搭建了農村產權交易平台,完成農村產權流轉5000宗;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實現了農村建設用地最大化,實現了資源向資本的轉化;形成村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五大機制」,推進了村級事務管理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建設,構建了「自主發展」體系;城鎮公共配套設施基本實現全覆蓋。

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按照「重建與發展同步、城市與鄉村互融」的思路,「十一五」期間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完成46所市、鄉(鎮)、村(社區)文化站、室和敬老院建設,城鄉人民文化生活豐富多彩;高標准完成崇州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醫院、鄉(鎮)衛生院標准化建設和疾病控制、醫療救治及衛生監督三大體系建設,衛生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基本建立起與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社保參保率達95.9%,社會保障福利水平不斷提升;綜治維穩工作進一步強化,社會治安穩定,社會管理全面加強,榮獲了省級「平安先進市」稱號。

基礎設施上了新台階。「十一五」以來,崇州市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公共服務能力和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向前邁進了「20年」,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愈發明顯。確定了「六縱六橫三軌三站」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完成了重慶路、川西旅遊新環線、崇懷路、光華大道(崇州段)等省、縣級主幹道的新改建工程,暢通的內外交通網路體系基本構成;教育、衛生、文化、體育、廣電等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全面加強;電網基礎設施改造加快,城鎮飲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天然氣基本實現主城區和鄉鎮管網建設滿覆蓋,污染物處理設施建設加快,城鄉環境極大改善,為構建新型田園城鄉形態邁出了堅實一步。

環境保護取得新進展。節能減排和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成效顯著。截止2010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萬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2%,關閉了全市所有水泥廠,工業廢水、煙塵排放達標率為100%,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城鎮污水收集處理率大袋82.5%,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2.3%,空氣質量優良率達99.7%,成功創建「四川省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榮獲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先進集體」稱號。

(二)「十二五」的發展基礎及規劃綱要編制的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要以科學發觀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崇州市立足當前實際,著眼發展,積極應對各種挑戰,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堅持在發展中促轉變、在轉變中謀發展,「十一五」主要發展目標全面完成,為「十二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實現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長遠戰略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十二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進入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新階段,將更加註重內需主導、消費驅動,更加註重科學引領、創新驅動,更加註重民生優先、社會公平。崇州市作為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重要區域,促進發展方式轉變,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實現跨越式發展,既面臨諸如外部環境的有利變化、平台載體的高起點搭建、發展基礎的全面夯實等難得機遇,也面臨諸如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壓力、經濟結構調整的壓力、區域間的競爭壓力等重大挑戰。為此,《綱要》的編制和通過,對於指導崇州未來五年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二、崇州「十二五」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和總體發展戰略

崇州市委、市政府在認真把握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歷史定位和長遠目標,分析判斷國內外發展大勢和內部條件的基礎上,提出崇州市未來五年發展的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

「十二五」期間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按照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和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總體要求,深入實施崇州市「一城一都一高地」的總體發展戰略。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推動三次產業追趕型跨越式發展,全面加快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根本,全面加強城鄉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全方位推進改革開放;以生態環境為本底,著力推進綠色增長、可持續發展。到2015年,力爭基本建成「產業突出、城鄉一體、田園宜居、社會和諧」的現代中等城市。

(二)發展目標

《綱要》規劃出了崇州「十二五」的發展目標,清晰勾畫出了崇州今後五年的城鄉發展藍圖。

「十二五」期間,崇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15年,基本實現「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戰略目標,成為統籌城鄉和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樣板區,基本建成「現代中等城市」。

經濟發展:地區生產總值(GDP)實現翻番達230億元,地區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速達到15%以上,經濟發展進入工業化中期後半程階段。

產業結構:工業化進程加快,服務業快速發展,農業穩步發展,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比重穩步上升,三次產業結構優化為14:50:36。

城鄉統籌:「三個集中」水平進一步提高,綜合城鎮化率達到50%,工業集中度達到80%。農村「四大基礎工程」深入實施,「六個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更加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差距進一步縮小。城鎮化進程明顯加快,建成「省級文明城市」。

民生改善: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城鄉公共資源配置更趨均衡化,城鄉公共服務水平較大提升。城鄉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長12%。社會保障體系進一步健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達90%以上,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加率達98%以上,年度城鎮登記失業率小於4%。

環境保護: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努力建成低投入、高產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創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模範城市」,萬元GDP能耗和萬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較2010年均下降16%,主要污染物總量減排全面完成四川省、成都市下達的減排目標任務,森林覆蓋率達到46.5%。

對外開放:主動對准國際化,加強外向型經濟發展,招商引資質量和水平不斷提升,區域合作進一步深化,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全面提高,投資規模和質量再上新台階。

(三)總體發展戰略

圍繞成都市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的發展戰略,崇州市提出了「一城一都一高地」發展定位、產業功能區和城鎮發展布局的總體發展戰略。在總體功能分區上,將全市市域劃分為城市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鄉功能融合區、生態旅遊綜合區四個功能區,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功能空間布局。在城鎮發展布局上,將構建「1主1新6支點」為主的城鎮體系。在產業發展上,瞄準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崇州市產業功能區布局將力求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構建全市「11346」,即:一區、一軸、三走廊、四園區、六節點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

1、崇州「一城一都一高地」發展定位

一城,即西部輕工名城.「十二五」時期,崇州市工業以發展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為主,著力實施「一園一心三基地」戰略,建設「西部輕工名城」。

遵循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走集約化、集群化發展道路,著力實施「一園、一心、三基地」戰略,建設成都市消費類電子信息產業配套基地,建設中國現代傢具研發、製造和營銷中心,建成「中國女鞋基地」、「西部管材基地」 和「西部裝飾裝修材料基地」,催動玻璃、蓄電池、食品等傳統產業提檔升級、集中集約發展,實現建設「西部輕工名城」的目標。

按照「一區一主業」和錯位發展的要求,加快編制消費類電子產業發展規劃,瞄準「千億元」園區發展目標,突出「兩個高端」(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狠抓招商選資、高端提升、企業培育三個重點,強化規劃、要素、金融、人才和軟環境五個保障,強力推進工業園區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質量不斷趕超跨越。力爭到2015年,工業增加值達到105億元,佔GDP比重達到45.6%;園區年產值達到1000億元,其中傢具產業達到500億元,消費電子及配套產業達到200億元,園區入庫稅金達到30億元。

「一園」即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富士康重大項目配套產業,發揮塑料光纖在該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大力引進高端電子信息企業,培育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帶動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形成崇州工業高端產業增長極。力爭到2015年,完成5平方公里的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引進規模以上企業50家,產值達到100億元。

「一心」即中國現代傢具研發、製造和營銷中心。著力引進一批全國知名企業入駐,打造崇州傢具區域性品牌。力爭到2015年,傢具年總產值達到150億元,年均增速達到40%。

「三基地」即「中國女鞋生產基地」、「西部管材基地」和「西部裝飾裝修材料基地」。力爭到2015年,建成「西部管材基地」,初步形成品牌裝飾裝修材料產業鏈,建成「西部裝飾裝修材料基地」。

一都,即田園宜居之都。建設世界現代田園城市,這是成都市今後一段時間發展的總體目標。主動對接『西部第一、全國一流』的總體要求,崇州市將深化完善全域規劃,規范城鄉空間開發,著力優化發展布局,提升統籌發展層級,加快構建以城市為核心,以重點鎮、區域中心鎮為節點,以路網為紐帶的網路化空間結構,推進繁華城鎮和優美田園有機融合,打造『自然之美、社會公正、城鄉一體』的田園宜居之都。

圍繞建設現代中等城市的目標,崇州市將在「十二五」期間加快主城區升級,建設「濱江新城」、「濕地新城」,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基本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和聚集能力的西部「田園宜居之都」。力爭到2015年,城市人口達到25 萬以上,建成區面積達到30平方公里以上,綜合城鎮化率達到50%以上;同時,以生態田園理念為統領,圍繞「城在田中、園在城中」的目標,推進街子、元通、榿泉3個重點鎮和懷遠、三江、雞冠山3個特色鎮及其他17個一般鄉鎮建設,力爭到2015年,城鎮人口規模達到11萬人,基本建成現代田園城鎮雛形。

一高地,即山地旅遊高地。崇州旅遊資源豐富、歷史人文厚重,具有山水相融、生態宜居的自然資源優勢,已被成都市納入龍門山脈整體發展的核心區域。尤其是2010年街子古鎮成功創建國家AAAA級景區,更增強了『北部崇州』區域發展動力。按照崇州市委確定的打造「山地旅遊高地」發展定位,我們將結合成都龍門山脈國際生態旅遊綜合發展區的規劃,深度挖掘崇州的旅遊資源,高水平、高檔次開發打造集會議會展、山地運動、療養度假、休閑觀光、生態體驗等為一體的山地旅遊產業,使崇州成為西部一流、全國知名的旅遊高地。

按照崇州市委「山地旅遊高地」的發展定位,崇州市將通過打造以雞冠山、文井江為主的「高端會議度假區」、以街子、元通、懷遠為主的「古鎮文化體驗區」和以重慶路沿線7鎮1鄉黃金走廊為主的「生態觀光休閑區」,著力推進旅遊產業向「高端」路線發展。在北部片區,重點推動琉璃壩「蜀山論壇」項目建設,加快實施鳳棲山居、西源豪庭、成都美村等重大旅遊項目,完成重慶路沿線旅遊開發策劃,促進2個起步區項目開工,完成三郎「意境區」一期項目建設,抓好街子古鎮文化大院建設和核心區立面風貌改造、重要路段路面改造。在中部和南部片區,加快打造羊馬新城,重點推進嘉裕五星級酒店、濕地公園等重大項目,深度打造羊馬北部現代農業創意園;實施榿泉林盤群打造,加速建設榿泉農產品加工聚集點;盡快啟動花果山「天府頤和」項目,配套建設旅遊服務設施,綜合提升花果山觀光農業檔次。

2、城市總體功能區和城鎮發展布局

在總體功能分區上,將全市市域劃分為四大功能區:城市功能核心區、城市功能拓展區、城鄉功能融合區、生態旅遊綜合區,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異的經濟社會發展總體功能空間布局。

城市功能核心區,主要包括崇陽鎮和羊馬鎮,以新型工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打造「西部輕工名城」和「田園宜居之都」主板塊;城市功能拓展區主要包括錦江鄉、濟協鄉、集賢鄉和大劃鎮,以現代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城鄉功能融合區包括梓潼鎮、元通鎮、觀勝鎮、廖家鎮、崇平鎮、白頭鎮、隆興鎮、燎原鄉、榿泉鎮、江源鎮和三江鎮區域,以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推進一三產業互動;生態旅遊綜合區包括雞冠山鄉、文井江鎮、街子鎮、三郎鎮、懷遠鎮、公議鄉、道明鎮、王場鎮的山區和淺丘,以生態保護與旅遊開發並重,推進國際知名的山地度假旅遊勝地建設,打造「山地旅遊高地」。

在城鎮發展布局上,構建「1主1新6支點」 為主的城鎮體系。「一主」,即崇陽鎮城市主城區;「一新」,即羊馬「濕地新城」;「六支點」,即榿泉、街子、元通三個重點鄉鎮和三江、雞冠山、懷遠三個特色鄉鎮。全面完成一般鄉鎮的升級改造,引導人口聚集,擴大城鎮規模,提高城鎮化水平。

3、崇州「11346」產業發展布局

「十二五」期間,崇州市將以提升核心競爭力為動力,以產業融合發展為理念,瞄準產業高端和高端產業,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提出「11346」發展布局,構建全市「一區一軸三走廊四園區六節點」的產業發展空間布局。

「一區」,即為成都崇州市經濟開發區,以電子信息高端產業和傢具產業高端為核心,打造電子信息產業園,建設中國現代傢具研發、製造和營銷中心,實現崇州工業向高端產業、產業高端發展,建成「富士康配套產業基地」。

「一軸」,即為城鄉統籌特色示範軸,以貫穿全市南北全境的懷雞路、崇懷路、崇雙貨運大道為軸線,統籌崇州北部生態旅遊資源、傳統特色手工業,中部工業產業、城市建設,南部現代農業生產加工基地有機鏈接,整體打造崇州產業、城市、文化和環境特色,帶動和促進軸線兩側區域互動發展、整體提升。

「三走廊」,即以街子—雞冠山為走向的北部山區旅遊產業發展走廊,以重慶路沿線6鎮2鄉為走向的淺丘休閑觀光、度假養生等鄉村旅遊產業發展走廊,以羊馬「濕地新城」—崇陽「濱江新城」為走向的城市和服務業發展走廊,通過打造三大走廊,全面提升「田園宜居之都」、「山地旅遊高地」品牌。

「四園區」,即榿泉現代高新農業、花果山生態觀光農業、羊馬都市農業、白頭循環農業「四大現代農業園區」。通過四大園區建設,帶動全市農業規模化、市場化發展,建成成都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核心示範片。

「六節點」,即把崇陽鎮、羊馬鎮、街子鎮、榿泉鎮和三郎起步區、琉璃壩景區作為重點區域打造,促進人口和資源要素向重點區域集聚,提升綜合實力和服務帶動能力,使其成為輻射帶動全市追趕跨越發展的重要節點。

三、推進《綱要》實施需要把握的關鍵問題

在「十二五」期間,根據崇州市當前面臨的形勢和省委、成都市委的戰略決策部署,按照崇州市「十二五」的指導思想和奮斗目標,全市上下必須把握全局,狠抓關鍵,強化組織保障,強化規劃體系支撐和項目支撐,著力在事關全局的重點難點工作上,攻堅克難、科學推進,確保完成規劃綱要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努力在新的起點上推進崇州更好更快發展,全力確保實現崇州「十二五」發展新跨越。

一要努力實現產業優化發展新跨越。要緊緊圍繞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以發展「兩個高端」為主攻方向,遵循循環經濟發展理念,走集約化、集群化發展道路。要優先發展新型工業,以富士康消費類電子配套產業為代表,著力實施「一園一心兩基地」戰略,努力建設「西部輕工名城」;積極發展房地產、現代商貿、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全力打造「山地旅遊高地」和「田園宜居之都」;堅持農業高端化發展,構建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新機制,著力發展有機農業,打造農產品公共品牌,建設有機農業強市,推動農業「市場化、品牌化、規模化」,把崇州市建成成都市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核心示範片。

二要努力實現擴大改革開放新跨越。要繼續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以農村工作「四大基礎工程」、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創新、投融資體制改革為重點,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率先取得突破,力爭將崇州市建設成為深化改革的先行樣板。要以國際化視野和現代化理念,積極開展區域營銷,推進現代投資促進活動,加強多層次區域合作,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營造內外聯動、互利共贏的開放型經濟社會環境,大力提升崇州市對外開放的質量和水平。

三要努力實現新型城鄉形態新跨越。要圍繞「一城一都一高地」發展目標,加快構建現代城市與現代農村和諧相融、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鄉形態,快速推進崇州市現代田園城市建設。要高標准高質量抓好示範線建設打造,加速新型城鎮化進程,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現代田園城鎮。要加快完善交通、信息、保障性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水平。要不斷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扎實推進以就業創業為重點的各項社會保障事業,促進城鄉居民共創共享改革發展成果。要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完善社會管理體制機制,切實發揮社會組織、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不斷促進社會和諧。要注重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增強要素保障能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努力實現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發展。

6. 緊急求助!關於崇州市王場鎮高壓線經過房屋拆遷的的問題

底層生活的民眾就是被官僚。惡霸,流氓。欺壓的最好對象,因為我們缺少維護我們自己合法權益的武器,所以常常被欺負,打壓,不過我們不能做出像報復他家人這樣的事,其實我們底層的群眾真的很無奈,付出的勞動常常的不到相應的回報。尊嚴,在這群無恥的官僚,惡霸,流氓面前不值一提,我們只能希望有高一級的領導能給我們個公平。可以找電視台,最好是大點的,進行曝光,或者去成都市委進行檢舉。其實在惡霸的背後是少不了官僚的做保護傘的,而當官的則可以通過這些見不得人的暴力手段得到更多的利益。最好建議還是剛才說的那2種,至於崇州的那些電台以及相關部門相信大家都是沒什麼信心,說的不好聽,簡直就是狼狽為奸,沆瀣一氣,同流合污。
現在光吃飯不幹實事的人簡直太多了,國家的蛀蟲太多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
祝你能找到一個能拿起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的部門,還你一個公平

7. 誰有崇州市2008年63號征地補償安置實施辦法的全部文件還有附表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請有的朋友發下小弟感

崇州市征地補償安置實施辦法(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保障征地的順利進行,維護征地與被征地雙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四川省〈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辦法》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參照《成都市征地補償安置辦法》,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辦法。

第二條 凡在我市崇陽鎮、羊馬鎮和街子鎮城鎮規劃區內徵收農民集體所有土地的補償、人員安置、住房安置,適用本辦法;我市其他城鎮規劃區范圍內征地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條 征地補償安置工作在市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市統一征地辦公室組織依法實施。市規劃、勞動、農業、統計、公安、民政、物價、發改、建設、審計、監察等有關行政管理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協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做好征地工作。

鄉(鎮)人民政府按照職責做好征地補償安置工作。

第四條 徵收土地經依法批准,並對當事人依法補償、安置後,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向被征地單位發出交地通知,被征地單位應當按通知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不得拒絕和阻撓。

第二章 征 地 補 償

第五條 征地方案經依法批准並公告後,被徵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的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經批準的徵收(用)土地方案,會同有關部門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並在被徵收(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社區)予以公告,聽取被徵收(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經依法批准後,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實施。征地補償、安置爭議不影響征地方案的實施。
第六條 徵收土地,按照被徵收土地的原用途,按下列標准給予補償:
(一)依法徵收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計算倍數按照附表一執行。
(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根據核實的規格、數量,規劃區內按本辦法附表二、附表三、附表四,規劃區外按本辦法附表五、附表六、附表七標准進行補償。同一面積上種有兩類以上青苗及其他作物的按實補償。
(三)有檔案的古樹名木,按照《成都市古樹名木管理條例》規定執行。
第七條 鄉(鎮)企事業單位和部分不具有合法權屬的房屋補償 :
(一)拆遷鄉(鎮)企事業單位的建(構)築物規劃區內按本辦法附表二標准補償,規劃區外按本辦法附表五標准補償,由原建(構)築物所有權人自行拆除,材料歸己。因搬遷造成停工停產支付一定的經濟補償費,但搬遷損失、搬運費及水、電實施遷改費用等,由征地單位按該企業建(構)築物補償額的10%-15%補償。對持有國有土地使用權證的,採用評估的方法進行補償。
(二)不具有土地合法權屬證書和其他合法權證的建(構)築物,經調查核實公示後,結合村(社區)議事會決議,本著實事求事的原則,規劃區內按附表二、三、四,規劃區外按附表五、六、七標准補償;
第八條 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補償:
(一)自依法批準的徵收土地方案公告之日起,搶種、搶栽的農作物、經濟林木。
(二)超過批准使用期限或雖未確定使用期限但已使用兩年以上的臨時用地(含佔地)上的建(構)築物。
(三)違規修建或非法佔用土地修建的建(構)築物以及搶建的建築物、構築物。
第九條 土地徵收後,按規劃需要保留的道路、水利設施由征地單位負責及時恢復或改建,保證水、路暢通。
第十條 徵收土地的各項補償、補助費用,應當自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個月內全額支付,並按規定管理使用。
(一)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由該鄉(鎮)人民政府按照相關規定,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直接用於征地農轉非人員的社會保障和生活安置。如征地農轉非人員在安置後仍有結余,其結余部分由該鄉(鎮)人民政府及時支付給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其使用由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決定,報所在鄉(鎮)人民政府批准後執行。
(二)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支付給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所有者。
第十一條 依法撤銷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制的,由該集體經濟組織所在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在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六個月內依法辦理完畢撤銷建制手續。

第三章 拆遷安置對象

第十二條 拆遷安置對象以征地補償方案批准之日涉及房屋拆遷戶的封戶人員為准。(以下簡稱安置對象)
第十三條 安置對象包括以下七類:
(一)在籍常住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二)原戶口在征地范圍內的現役義務兵、二級(含二級)以下士官、在校大中專學生,正在服刑或勞動教養人員;
(三)大中專學生畢業或肄業後自願回原籍,並經有關部門批准入戶的;
(四)輪換工人只安置回鄉老工人一人;
(五)與被拆遷人關系是夫妻或18周歲以下子女,並且長期共同居住,但未享受在籍分配、國家福利分房、住房補貼的拆遷安置人員;
(六)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已在計劃生育主管部門領取生育指標並有相關單位出具懷孕證明的未出生嬰兒。
(七)已回原籍落戶,且它處無住房的非農業人員(包括港、澳、台僑胞)。
第十四條 在拆遷范圍內有戶不在籍人員,只作補償不作安置,規劃區內按照附表二、三、四,規劃區外按照附表五、六、七標准給予補償。

第四章 規劃區內的拆遷安置方式

第十五條 安置方式:統規統建房安置、貨幣安置。(以戶為單位,只能選擇一種安置方式)
安置房建築成本,由國土局會同建設局、房管局、物價局,每年第一季度向社會公布。
第十六條 統建房安置
(一)被拆遷人屬於一類(一)、(二)、(三)、(四)項的人員,每人無償得到35㎡的住房,並允許每人按市場價的建築成本(2008年按1500元/㎡,以後按每年公布的價格)購買1—5㎡的統建安置房,6—10㎡按市場價的建築成本(2008年按2000元/㎡,以後按每年公布的價格)購買。若被拆遷戶安置住房面積人均不足35㎡,按照上述標准支付安置費。
購買樓房樓層的差價,在上述市場價的基礎上一樓+30元/㎡,二樓+20元/㎡,三樓+30元/㎡,四樓0元/㎡,五樓-30元/㎡,六樓-50元/㎡,電梯公寓不補樓層差價,同時統規統建小區用地由安置地所在村組提供。
(二)被拆遷人屬於(五)、(六)、(七)項安置對象,允許按照市場建築成本價購買,面積不超過35㎡/人,並補樓層差價,且每人(戶)支付小區土地取得成本:每人(戶)購買房屋建築面積×分攤建築佔地面積×小區取得成本單價[每人(戶)分攤建築佔地面積=小區總建築佔地面積÷小區建築總面積×每人(戶)購買房屋建築面積]
(三)(一)、(二)、(三)、(四)項安置對象,每人無償獲得8㎡的商鋪。由集體經濟組織統一經營管理和收益分配,由征地實施單位負責組織實施。若安置對象放棄商鋪以貨幣方式補償的,按照2300元/㎡以現金方式支付。若安置對象放棄商鋪和現金支付方式的可置換12㎡/人統建安置房。
(四)統建房交房標准:外牆裝飾完整、室內門窗安裝完畢,衛生間安裝蹲式大便器,廚衛內牆離地面1.8米以下採用瓷磚裝飾,其它牆面抹灰,地面找平抹光,正門安裝防盜門。小區能正常通車、通行。
(五)涉及天然氣、自來水、照明電和光纖接入住戶小區介面。
(六)涉及統建房小區物管費由政府補貼五年,時間從交房之日起計算。
(七)被拆遷戶選擇統建安置房的順序按被拆遷戶簽訂拆遷協議並實施拆遷的順序選擇安置房,由征地拆遷實施單位組織實施。
(八)安置戶型由征地拆遷實施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組織有資質的公司規劃設計,在徵求群眾意見後將確定的方案報規委會批准後實施。
第十七條 貨幣安置補償方式
(一)按照現行有關房屋產權管理政策,被拆遷戶屬於(一)、(二)、(三)、(四)、(五)、(六)、(七)類安置對象,首先提供房屋產權證明,無產權證的經公示後,60㎡/人以下按實結算;人均超過60㎡/人以上的按60㎡/人計算,並按下列標准進行補償,終結產權。
框架結構樓房: 1500元/㎡
磚混樓房: 1300元/㎡
小青瓦: 1000元/㎡
水泥瓦、石棉瓦(在住房): 600元/㎡
草房(在住房): 500元/㎡

第五章 規劃區外的拆遷安置方式

第十八條 安置方式:貨幣安置和統規自建房安置。(以戶為單位,只能選擇一種安置方式)
第十九條 貨幣安置補償方式
1、按照現行有關房屋產權管理政策,被拆遷戶屬於(一)、(二)、(三)、(四)類安置對象的,首先提供房屋產權證明,無產權證的經公示後,60㎡/人以下按實結算;人均超過60㎡/人以上的按60㎡/人計算,並按照下列標准進行補償並終結產權。
框架結構樓房: 900元/㎡
磚混樓房: 800元/㎡
小青瓦: 500元/㎡
水泥瓦、石棉瓦(在住房): 300元/㎡
草房(在住房): 100元/㎡
2、被拆遷人的地面附著物按附表五、六標准進行補償。
第二十條 統規自建房
城市總體規劃區以外的征地拆遷戶,其家庭未全部農轉非,自願放棄貨幣安置,可以到符合規劃的中心村、居民點就近自建住房。其面積人均為30㎡土地,佔用非耕地為每戶增加30㎡土地。
1、被拆遷戶屬於(一)、(二)、(三)、(四)項安置對象的,村、組人均劃30㎡土地進行統規自建房安置。
2、被拆遷戶屬於(五)、(六)、(七)安置對象的,由村、組按人均30㎡劃地自建,並按人均6000元向市財政繳納基礎設施配套費。

第六章 安置社保就業補貼及其他

第二十一條 安置社保就業補貼及其他
(一)規劃區內對實施統規統建的安置對象,被拆遷戶地上附著物按照附表三進行補償,構(建)築物按附表二標准全額計算,作為安置、社保、就業及其他補償等補貼的補充。
(二)規劃區內拆遷獎勵:被拆遷戶在拆遷動員會上規定時間內簽訂拆遷協議並搬遷完畢,每提前1天按400元/人•天給予拆遷獎勵,提前時間的計算不超過7天;超過時間未拆遷的被拆遷戶不予獎勵。涉及企業拆遷, 每提前1天按1000元/戶•天給予拆遷獎勵,提前時間的計算不超過7天。
(三)規劃區內過渡費:
(1)自願選擇貨幣安置的不發放過渡費。
(2)自願選擇統規統建房安置的人員實行自行過渡,過渡費從房屋拆遷完畢之日起計算,按150元/人•月標准執行,一季領取一次,直到通知交房當月為止,終止過渡;超過一年的過渡費按200元/人•月標准執行。
(四)規劃區外拆遷獎勵:被拆遷戶在拆遷動員會上規定時間內簽訂拆遷協議並搬遷完畢,每提前1天按400元/人•天給予拆遷獎勵,提前時間的計算不超過7天;超過時間未拆遷的被拆遷戶不予獎勵。涉及企業拆遷, 每提前1天按800元/戶•天給予拆遷獎勵,提前時間的計算不超過7天。
(五)規劃區外過渡費:(1)自願選擇貨幣安置的不發放過渡費;(2)自願選擇自建房安置的按200元/人•月過渡費,時間為六個月。
(六)規劃區內、外均以被拆遷戶需要安置的人口計算,按150元/人領取搬家費。
(七)拆遷人和被拆遷人雙方簽訂合同之後,被拆遷人必須按拆遷協議時間完成建築物及其他地上附著物的搬遷,在該期限搬遷的原房屋殘值拆遷人同意歸被拆遷人所有,若被拆遷人到期未搬遷完畢,拆遷人將依法實施拆遷。
(八)被拆遷人在拆遷過程中必須按拆遷安全要求進行拆遷,對拆遷全過程實施監督,在拆遷過程中發生的安全事故概由被拆遷人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第七章 結算方式
第二十二條 規劃區內費用的結算
(一)選擇貨幣安置方式的被拆遷戶,在簽訂拆遷協議後,領取總金額50%,餘下50%待拆遷完畢後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結清。
(二)實施統建房屋安置的被拆遷戶,樓層補差費用、住房面積差額所涉及的費用,在領取安置房鑰匙時一並結清。
(三)實施統規自建安置的被拆遷戶,在簽訂拆遷協議後,領取總金額50%,餘下50%及相關費用待拆遷完畢後5個工作日內一次性結清。

閱讀全文

與崇州市城鄉規劃管理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