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城鄉建設 > 城鄉社區建設

城鄉社區建設

發布時間:2020-11-27 10:09:18

1. 時事政治,黨的十八大以來與社區建設有關的內容

你好,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必須以改善需求結構、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城鎮化為重點,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性問題。」結合舞鋼市實際,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對於更好地抓住推進新型城鎮化機遇,統籌推進「三化」協調科學發展,實現城鄉一體,打造中原明珠,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十八大報告提出,「加快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促進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
新型城鎮化是以城鄉統籌、城鄉一體、產城互動、節約集約、生態宜居、和諧發展為基本特徵的城鎮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鎮、新型農村社區協調發展、互促共進的城鎮化。推進新型城鎮化有利於拓寬農村人口轉移渠道,有效解決農村勞動力亟待轉移與城鎮承載能力不強的矛盾;有利於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逐步解決城鄉差距大、二元結構矛盾突出的問題;有利於推動農業規模化和組織化經營,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和綜合生產能力;有利於突破城鄉壁壘,優化城鄉空間布局、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城市產業向農村拓展、城市優質要素資源向農村流動、城市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城市文明向農村傳播,進一步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鄉一體化發展步伐。
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並提出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內涵,不只是城市的現代化,還包括農村農業的現代化,也就是城鄉統籌發展的現代化。
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增強農村發展活力,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促進城鄉共同繁榮;堅持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針,著力在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方面推進一體化。實踐證明,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才能破解用地剛性需求與保護耕地硬性約束難題;只有拓寬工業發展與城鎮建設空間,才能減少農村人口、推動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組織化經營,才能提高農業勞動生產力和綜合生產能力。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利於將政府掌握的公共資源更多地配置到農村,加快改變公共服務「城高鄉低」的狀況,促進公共服務的城鄉均等和城鄉融合,加快建立有利於資源要素向農村配置的激勵機制,引導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要素向農村集聚,促進農業和農村二、三產業加快發展。

對回答滿意,請採納, 謝謝。

2. 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與社區建設面臨的困難

新型城鎮化適應內外發展勢新期、新階段經濟社發展需要促進產業口向城鎮集聚核統籌城鄉發展手段城鄉體化發展目標歷史程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我省現代化建設偉戰略選擇艱巨歷史性任務我省斷擴內需期力源推我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加速器我省全面建康社強力引擎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助於推河北省經濟健康持續發展 首先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擴內需戰略選擇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持久力促進量農村口湧入城鎮拉消費增同增加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及住房建設等投資需求我省內需城鎮化雄厚內需潛力城鎮化城鎮化既能增加投資能拉消費擴內需必選擇 其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統籌城鄉發展重要途徑通推進城鎮化量農村剩餘勞力向城鎮轉移利於解決三農問題縮城鄉差距實現城鄉共同繁榮發展統籌城鄉必須城市做做強鎮做做強解決三農問題必須加快推進城鎮化使農村富裕勞力傳統農業產解放推農業規模化、產業化現代化增加農民均擁資源量提高農業勞產率商品化率提升城鎮經濟實力增強工促農、城帶鄉能力帶農村經濟社發展 第三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式重要內容促進資源要素集約發著力點面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影響著工業結構調整;城鎮化積聚產業特別服務業影響著產業結構升級;城鎮化帶區域發展影響著區域結構優化;城鎮化決定城鄉體化進程影響著城鄉結構完善另面城鎮化空間利用集約化充體現城鎮化資源要素聚集載體進行合理配置形放功能通集約化發展形合理城鎮布局形態才能促進城市城鎮協調發展才能效發揮城鎮功能才能用較少資源要素消耗取效益 新型城鎮化帶式改變推消費結構消費式升級新型城鎮化帶力資源信息知識聚集促進市場競爭、技術創新改善管理利於提高資源集約利用降低工業排放實現低碳、綠色發展 智能、綠色、低碳新型城鎮化道路我省城鎮化未發展向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助於我省跨越等收入陷阱構建兩型社實現持續發

3. 青島(平度)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青島(平度)城鄉社區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12月28日,主要經營范圍為城鄉社區及相關公共配套建設,土地一級開發整理儲備,村莊合並後騰空土地或其他耕地等土地復墾,現代農業開發,工業園區投資、開發、租賃以及為保障社區建設項目平衡而進行的其他配套產業開發,自有資金對外投資等。
法定代表人:曹沛霖
成立時間:2012-12-28
注冊資本:388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70283020000465
企業類型:其他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青島平度市鳳台辦事處朝陽路3號

4. 要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什麼和什麼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要「把城鄉社區建設成為管理有序、服務完善、文明祥和的社會生活共同體。」

5. 如何創新城鎮社區建設和社會管理

(一)逐步完善「多元共治」的善治格局
全面梳理社區工作,合理劃分城市社區黨組織、居委會、服務站的職責任務,細化具體工作和服務內容。完善社區黨組織牽頭、居委會和服務站參加的例會制度;建立健全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居民委員會以及其他社區自治組織、業主委員會、物管公司、社區代表聯絡員(即社區准人大代表)多方參與的社區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討論社區社會管理中的重大問題和事項,協調溝通相關工作,尤其抓好以下四個著力點,推動社區「多元共治」善治格局的建立和完善。
1.深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在我國基本完成了從傳統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現階段,基層政府應該從微觀的經濟活動中退出來,整合和增強社會管理的職能。
一是要切實轉變基層政府職能。城市區(街道)和鄉鎮一級的基層政府應該加快調整職能,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上來,把經濟職能剝離出來,交由上一級政府處理。讓基層政府不再有經濟指標的壓力,全身心地投入到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中去,使社區與基層政府發生的互動被限制在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
二是要把公共服務盡量下沉到社區。政府的社會管理和服務事務要按照「費隨事轉、權隨責走」的原則下沉到社區,把社區服務站建設好,把公共服務送到居民的身邊。通過嚴格設定專職崗位、規范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等,逐步實現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的分設,強化社區服務站的政務服務職能。
三是要規范政府部門與社區自治組織的關系。進一步理順政府部門和社區組織的關系,逐步理清社區自治組織承擔的行政事務,規范政府部門設置的各類行政考核活動,對凡屬於基層人民政府及其職能部門、街道辦事處職責范圍內的事項,不得轉嫁社區居委會。市、區(縣)各部門進入社區工作,應由市、區(縣)社區建設指導委員會(領導小組)分級審批。各部門經審批允許進入社區的事項,在堅持「權隨事轉、費隨事轉、事費配套」原則下,明確授權內容、對象、許可權、時限和撥付的經費。通過基層政府職能的調整,讓城市社區從受到的行政束縛中解脫出來,成為一種相對獨立、充滿活力,與基層政府有著明顯分界的社會實體。
2.積極發展各類社區社會組織。社會組織是現代社會社會管理的重要一級,沒有充分發育的各類社會組織,就不可能讓城市社區的社會管理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不斷強化社區居委會引領社區自治的功能。要做實社區居民代表大會和社區議事會,組織居民開展民主自治;推行社區「准人大代表」機制,實現社情民意的有效傳遞;擴大社區直選范圍,強化新型社區自治組織保證;鼓勵社區居委會扶持和發展其他社區自治組織,壯大自治組織隊伍。
1.明確社區工作人員身份和待遇。
針對當前社區崗位留不住優秀人才的現實問題,省政府應進一步明確社區工作者的身份待遇等基本問題,建議將社區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定性為政府雇員,實行公開招錄,工作待遇參照公務員管理,考核主體以職能部門和社區居民為主,推行崗位述職和民主評議方式。社區居委會工作人員定性為社會工作者,以社區選舉和政府統一選聘專業社會工作者兩種錄入形式,待遇享受同等職級的公務員薪酬,考核主體為社區居民。
2.規范社區工作者管理。
一要妥善定崗定編。要根據社區規模,明確各種類型社區工作者的配備標准,嚴格控制社區崗位職數。建議社區規模在1000~2000戶以內,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配備工作人員分別不超過5人、3人,2000~3000戶社區居委會和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配備不超過7人、5人,總體規模宜控制在3500戶以內。
二要切實規范管理。按照專業化、職業化要求,通過在崗培訓、轉崗安排等方式,逐步實現社區工作隊伍的規范管理。對於不適合社區崗位要求的人員,進行有序置換,對於同一崗位不同職級、待遇的管理行為,進行有序規范和統一。
三要增強崗位穩定性。建議社區居委會任職期限延長至5年,保持社區崗位的穩定性。
3.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專業化水平。
一要加快落實「一社區一名大學生」計劃。不斷改善社區工作人員專業化結構。嚴格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的招錄標准,其中年齡控制在40歲以下,學歷為大專以上,具有相關服務經驗。
二要實行社區工作者全員培訓。建立3年一度輪訓制度,明確培訓時間和內容。鼓勵和引導我省社區工作者參加國家社會工作者職業水平考試,取得職業水平證書的將給予每月定額補助。
三要提高社區工作者的待遇。經濟上要增加社區工作者的收入,政治上要在公務員錄用、幹部選拔等方面給予優待。
(四)加強以增強社區歸屬感和凝聚力為宗旨的文化建設
社區文化是社區居民在共同生活實踐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區域性、群眾性等特點的文化,包括社區意識、社區情感、社區人文環境等。加強社區文化建設,除了能夠提高社區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外,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社區居民的相互了解,增強彼此的信任。新型社區是一個由「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同一社區居民構成越來越復雜,人們可能具有不同的職業、來自不同的階層,甚至是暫居社區的流動人口,由於沒有「單位制」條件下一起工作的交流機會,同一社區的居民基本上是「老死不相往來」。同時,由於城鄉社區之間社會流動的加快,社區新成員還面臨著有效融入社區的問題。只有通過文化的形式才能把社區居民凝聚起來,增強對社區的歸宿感。
1.加強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社區文化重在建設。要把社區文化建設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統籌規劃社區文化設施建設,加大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尤其要建設好社區文化中心。整合社區文化資源,爭取社會的廣泛支持,走「共建、共享」之路,發揮住社區單位在文化活動中的積極作用。
2.大力支持群眾性的文化活動。社區要配備有文藝專長,熱心於社區文化事業的專職工作人員,參與社區各類文藝團體的管理工作。政府要把為社區培訓文藝人才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經常組織社區文藝骨幹進行培訓,使之成為社區文化活動的主力軍和社區文化活動的帶動人。支持社區居民自發的群眾性文化活動。
3.致力於培育社區的文化特色。每一個社區應根據本社區的地理位置、人員構成、文化層次等,創建本社區文化活動的品牌,形成本社區文化建設的特色。在內容和形式上要堅持以人為本、與時俱進,從社區實際和居民需求出發,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載體,增強社區居民的認同度和參與的積極性。

閱讀全文

與城鄉社區建設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司社保賬戶變更說明 瀏覽:719
威遠縣嚴陵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瀏覽:797
鄂州住房公積金帳號 瀏覽:250
江都區建設局與引江棚戶區 瀏覽:717
揚州住房公積金比例 瀏覽:516
無業買社保還需要買公積金嗎 瀏覽:403
退伍軍人住房補貼新政策 瀏覽:385
工資5000深圳交社保後最後拿到多少 瀏覽:373
管城區城鄉建設和交通運輸局招聘 瀏覽:777
杭州濱江住房公積金 瀏覽:856
社保繳費基數有試用期工資嗎 瀏覽:377
建築工程城市規劃專業 瀏覽:656
現代設計建築設計 瀏覽:9
2014年天津社保繳納基數是多少 瀏覽:758
社保交基數高 瀏覽:275
南京社保卡每月返還多少 瀏覽:732
北京社保卡辦理點 瀏覽:827
黃陂前川衛生院生化分析儀中標公告 瀏覽:677
安徽和君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亳州市 瀏覽:455
社保卡上沒有錄入繳費信息嗎 瀏覽:296